登陆注册
199500000037

第37章 孟子

第3章第3节孟子

孟子生平

孟子(公元前372~前289年),名轲,字之舆,出生在驺国(今山东邹县)马鞍山下的凫

村,故居遗址至今犹存。孟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儒家学说的正

统继承者,被封建统治者奉为仅次于“至圣”孔子的“亚圣”。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

裔,3岁丧父,家境贫困,全赖其母教养。孟母“三迁其居”、“断机教子”,使孟子从小

就立志学儒习礼,“设俎豆,让进退”。此后,“受业子思之门人”,上承子思、孔子之学

,成为儒家正统学派的代表人物。孟子怀着实行“仁政”治国的政治抱负,游说诸侯,历经

邹、任、齐、鲁、宋、滕、梁(魏)等国,曾在齐为客卿数年,在梁业备受优礼和尊重。但

当时“天下方务于合纵连横,以攻伐为贤”,对其行仁政而王天下的政治主张,“(齐)宣

王不能用”,“梁惠王不果其言”,其他各国也都未肯采纳。孟子游说至65岁,其政治理想

仍无法实现,只好像孔子晚年一样,退居老家从事教学与著述,寄希望于未来。他与弟子公

孙丑、万章等一起编著了《孟子》七篇,成为后世研究孟子思想的重要资料。

孟子的思想

孟子是孔子之后又一位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在孟子生活的时代,百家争鸣,“杨朱、墨翟

之言盈天下”。孟子站在儒家的立场加以激烈抨击。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

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他把“亲亲

”、“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孟子一

方面严格区分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阶级地位,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并且

模仿周制拟定了一套从天子到庶人的等级制度;另一方面,又把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比

作父母对子女的关系,主张统治者应该像父母一样关心人民的疾苦,人民应该像对待父母一

样去亲近、服侍统治者。

孟子主张“以德服人”。他说:“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指出使用暴力并不能让人心服

,只有用“德”才能使人“心悦诚服”。孟子反对以暴力治国,主张实施行感化教育政策,

强调精神统治。

民本思想,也是孟子“仁政”学说德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认为:“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

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的其心,斯

得民矣。”孟子从历史经验中得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结论,所以他把

人民置于相当重要的地位。孟子根据战国时期的经验,总结各国治乱兴亡的规律,提出了一

个富有民主性精华的著名命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认为如何对待人民这一问

题,对于国家的治乱兴亡,具有极端的重要性。孟子十分重视民心的向背,通过大量历史事

例反复阐述这是关乎得天下与失天下的关键问题。孟子认为统治者实行仁政,可以得到天下

人民的衷心拥护,这样便可以无敌于天下。

孟子所说的仁政要建立在统治者的“不忍人之心”的基础上。孟子说:“先王有不忍人之心

,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不忍人之心”是一种同情仁爱之心。但是,这种同情仁爱之心不

同于墨子的“兼爱”,而是从血缘的感情出发的。孟子主张,“亲亲而仁民”,“老吾老以

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仁政就是这种不忍人之心在政治上的体现。

孟子认为,这是一种最理想的政治,如果统治者实行仁政,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反之

,如果不顾人民死活,推行虐政,将会失去民心而变成独夫民贼,被人民推翻。仁政的具体

内容很广泛,包括经济、政治、教育以及统一天下的途径等,其中贯穿着一条民本思想的线

索。这种思想是从春秋时期重民轻神的思想发展而来的。在哲学上,孟子是一个唯心主义者

。他认为人生来具有“良知”、“良能”,仁义礼智的道德规范也是先天固有的。在孟子看

来仁义最为重要,仁与义比较,仁又是根本,所以他概括自己的政治思想为“仁政”。“仁

政”学说的理论根据是性善论。

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同时把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即“父子有

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认为,仁、义、礼、智四者之中,

仁、义最为重要。仁、义的基础是孝、悌,而孝、悌是处理父子和兄弟血缘关系的基本的道

德规范。他认为如果每个社会成员都用仁义来处理各种人与人的关系,封建秩序的稳定和天

下的统一就有了可靠保证。

为了说明这些道德规范的起源,孟子提出了人性本善的思想。他认为,尽管各个社会成

员之间有分工的不同和阶级的差别,但是他们的人性却是同一的。他说:“故凡同类者,举

相似也,何独至于人而疑之?圣人与我同类者。”这里,孟子把统治者和被统治者摆在平等

的地位,探讨他们所具有的普遍的人性。这种探讨适应于当时奴隶解放和社会变革的历史潮

流,标志着人类认识的深化,对伦理思想的发展是一个巨大的推进。孟子认为,仁义礼智的

道德是天赋的,是人心所固有的,是人的“良知、良能”,是人区别于禽兽的本质特征

。他说:“仁义礼智根于心”,“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其理由是人人都

有“善端”,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称为“四端”;有的人能够扩

充它,加强道德修养,有的人却自暴自弃,为环境所陷溺,这就造成了人品高下的不同。

《孟子》

孟子的一生,除20多年游历各国外,主要从事教育,认为“得天下英才而教之”是最快乐的

事。他虽没有孔子那样多的学生,但就《孟子》一书所记也有十几人,其中公孙丑、万章等

是他的得意门生。孟子写的文章善用比喻和寓言故事,词句简练,明畅犀利,雄辩而有气势

,在中国散文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孟子》主要记载了孟子及其学生的言行。今天我们所见的《孟子》七篇,每篇分为上下,

约三万五千字,一共二百六十章。篇目有:《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

公》上、下;《离娄》上、下;《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但《

汉书?艺文志》著录“孟子十一篇”,比现存的《孟子》多出四篇。赵岐在为《孟子》作注

时,对十一篇进行了鉴别,认为七篇为真,七篇以外的四篇为伪篇。东汉以后,这几篇便相

继亡佚了。

与论语一样,《孟子》也是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但它比《论语》又有明显的发展。《

论语》的文字简约、含蓄,《孟子》却有许多长篇大论,气势磅礴,议论尖锐、机智而雄辩

。如果说《论语》给人的感觉是仁者的谆谆告诫,那麽《孟子》给人的感觉就是侃侃而谈,

这对后世的散文写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在历史的发展中,《孟子》的地位随着时代的变迁而起伏。赵岐在《孟子题辞》中把《孟子

》与《论语》相比,认为《孟子》是“拟圣而作”。所以,尽管《汉书?文艺志》仅仅把《

孟子》放在诸子略中,视为子书,但实际上在汉代人的心目中已经把它看作辅助“经书”的

“传”书了。汉文帝把《论语》、《孝经》、《孟子》、《尔雅》各置博士,便叫“传记博

士”。到五代后蜀时,后蜀主孟昶命令人楷书十一经刻石,其中包括了《孟子》,这可能是

《孟子》列入“经书”的开始。后来宋太宗又翻刻了这十一经。到南宋孝宗时,朱熹编《四

书》列入了《孟子》,正式把《孟子》提到了非常高的地位。元、明以后又成为科举考试的

内容,更是读书人的必读书了。

历代为《孟子》作注释比较重要的有东汉赵岐的《孟子》注和宋代朱熹的《孟子集注》。清

代的焦循总结了前人的研究成果撰成《孟子正义》一书,是集大成的著作。另有今人杨伯峻

《孟子译注》(中华书局本)。

同类推荐
  • 安徒生童话(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安徒生童话(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安徒生童话》的作者是丹麦作家安徒生。1805年,他生于一个贫苦的鞋匠家庭,早年在慈善学校读过书,当过学徒工。在父母宽松的教育环境下,安徒生很早就展现了其非凡的想象力。他在家中搭起了玩具剧场,并且给他的木偶做衣服,同时他还阅读所有能借到的戏剧剧本。他的父亲去世较早,全家靠母亲给人洗衣服的那一点微薄收入维持生活。尽管安徒生过着十分贫穷的生活,但他却有着远大的理想。经过十几年的奋斗,他终于踏进了文坛“为了争取未来的一代”,安徒生决定给孩子写童话,出版了《讲给孩子们听的故事》。
  • 人小鬼大.2

    人小鬼大.2

    孩子总是天真烂漫、口无遮拦,丝毫不受人情世故的沾染!孩子的话,常常让爸爸妈妈忍俊不禁却又无可奈何。每个孩子都是哲学家,每个孩子都是开心果。8蛋是他们的代表人物。听一听他们的声音,是不是有特别的感受?!
  • 让孩子受益一生的中外励志故事100篇

    让孩子受益一生的中外励志故事100篇

    故事是这个世界上最让孩子喜爱乃至着迷的事物。《让孩子受益一生的中外励志故事100篇》精心挑选了古今中外闪烁着智慧之光的各类故事,它们有着曲折生动的情节、栩栩如生的人物、幽默风趣的语言、耐人寻味的寓意。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这些美好的故事将会一直陪伴在我们左右,影响我们的生活,让我们受益一生。
  • 潘宫的预言6:小王子的怪物侍从

    潘宫的预言6:小王子的怪物侍从

    为了追寻怪兽的踪迹,斗鱼和同伴们空降到一片陌生的地带。没想竟无意闯进了安洛蒂亚行宫,掺和进阴谋不断的皇室争斗。斗鱼来到了行宫旧址,幽暗寂静的走廊里不时传来桌椅挪动声。厚实的墙壁内缓缓探出一双青白手臂,小伙伴们一个接一个地神秘消失。虐待怪兽的暴戾王子和行事古怪的管家,躲在湖底的狰狞水龙与被人遗忘的黄金宝藏。究竟旧址里隐藏着什么秘密?怪兽的真实身份又是什么?正当他们一步步接近事情真相的时候,却遭遇王子的疯狂反扑。难道这个王子是假冒的?在重重压力下,伙伴们誓要将这个谜底揭开!
  • 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手册)

    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手册)

    口语表达能力体现在很多方面,包括发音的准确,语义表达明确等。提高一个人的口语表达能力对其一生具有重要影响。
热门推荐
  • 炽爱似火:夺心邪少

    炽爱似火:夺心邪少

    他妖孽般俊美脸庞,自认为能迷惑世间所有女人,游戏人间玩世不恭在莺莺燕燕之中徘徊,她的出现成功夺取了他的心房,第一次付出真情!结果她成了他嫂子。痛苦万般从大少爷落魄成流浪汉,在他人生最低谷期遇到了,宛如一朵蓝玫瑰似的她,她的出现改变了他人生观价值观,可始终无法得到她的爱!他发誓这一生必须追到她为止!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重生田园地主婆

    重生田园地主婆

    遭遇车祸,重生在农家。为毛身染重病,奄奄一息?老天爷也太不给力了吧!重病也就罢了,一群极品爷奶叔婶和包子爹妈竟然要将自己扔进土窑自生自灭!锦曦表示鸭梨山大……作为一位光荣的穿越者,锦曦要自救,要用自己的双手改造包子爹娘,种出一个富贵荣华出来,做一个坐拥万顷良田,坐看闲庭落花的田园地主婆!
  • 无敌天下

    无敌天下

    强者,永远都是寂寞的,只有战胜寂寞,才能无敌天下!地球少林世家亲传弟子黄小龙携带华夏无上武学秘典《易筋经》莫名穿越到了武魂世界。武魂世界,体内拥有武魂才能修炼斗气成为一名战士,而原本拥有超级逆天武魂的黄小龙在武魂觉醒时,却被家族之人误认为是普通的变异武魂。但是拥有“普通”变异武魂的黄小龙却一次又一次展露惊人天赋,一次又一次击败所谓的超级天才,一次又一次让家族和整个武魂世界震惊!
  • 思慕无期

    思慕无期

    少年彼时,一场荒诞不羁的误会,让深爱的两人形成五年的时差,五年后,夏凉凉重遇已成巨星的陆亚卓,情深,缘在,让两人重归于好,而那段被埋藏了十几年的秘密也冲出了黑暗的牢笼,毁灭了丁深深身边最亲近的人,母亲跳楼身亡,她怀疑了他,面对她的质疑,他颔首承认并用世界上最憋足的借口让她离开,但这次的分离,不是五年,十年,二十年,却是一生一世。
  • 无名的裘德

    无名的裘德

    这是哈代最优秀的作品之一男主人公仅十一岁,父母双亡,贫困孤苦而又多愁善感,但幼小心灵中已深深埋下了求索上进的宏志大愿。袭德的这番经历,是英国十九世纪后半叶乡村教育逐渐普及后有知识的一代青年劳动者要求改变自身地位的图影。
  • 生死梦中

    生死梦中

    北黎顾是娱乐圈的巅峰人物,人气独一无二;周继轩曾经因为失忆忘记了自己以前的事情;美丽青春的夏子清是娱乐圈的新晋歌手,不久前才获得了年度最佳歌手的荣誉,人气一路高涨,为何5年之前那个他,会选择冷静的和她做出分开的选择!
  • 读心律师

    读心律师

    律师有了读心术,案件必胜诉! 小律师李超意外获得读心术,能看穿对手隐藏的心思,于是卑鄙阴谋无处藏身,公平正义必然声张。 李超以读心术帮助当事人争取合法权益,成为律师大英雄,爱情、财富、地位、名誉随之而来……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大宋帝国三百年:赵匡胤时间(全3册)

    大宋帝国三百年:赵匡胤时间(全3册)

    第一部全景式解密大宋帝国的诗史巨作,揭开一个被铁蹄与悲情遮蔽的惊艳盛世!与世休息,使城市经济领先世界三百年!优容士人,令儒学历经千年后走向巅峰!重文抑武,让后嗣十七帝受尽异族欺辱!战场杀伐,帝王权术,帷幄诡计,传奇秘闻,思想智慧……《大宋帝国三百年》中每一页都充满着动人思想!是治世方略、商战兵法、政治宝典,更是大时代的命运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