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9300000073

第73章 (七十一) 郑和下西洋

(七十一)郑和下西洋

郑和(1371~1433年),回族,原姓马,云南昆阳州(今昆明市晋宁县)宝山乡和代村

人,别名三保,所以世人又称他为三保太监。1404年(永乐二年),明成祖赐其姓名为郑和

。从1405年到1433年的28年时间里,郑和先后7次奉诏出使远洋,他率领的船队最远曾到达

非洲东岸和红海海口,其规模之大、路线之长、次数之频繁,在当时世界航海史上也是绝无

仅有的。郑和七次下西洋不仅显示了我国古代航海事业的发达和航行技术的高超,而且还有

力地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

郑和的祖先,是西域普化力国国王所菲尔。普化力国,唐时称布豁或捕喝,元代称卜哈

儿或蒲毕,明朝译作布哈拉,其地在今独联体乌兹别克共和国境内,现仍名布哈拉。宋神宗

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普化力国遭受邻国的侵略,普化力国王所菲尔率众来到中国,归

附宋朝,世袭王爵,到郑和的父亲马哈只时,袭封滇阳侯。郑和出生之时,朱元璋已

南京建立明朝,但云南滇池地区的元梁王仍负隅顽抗,拒不投降。1381年,明太祖朱元璋第

二年春,云南最后平定。7月,郑和之父马哈只去世,享年仅38岁。也就在这里,郑和被阉

入伍。1385年(洪武十八年),

郑和也随大军到了北平,不久就被分到燕王藩邸中服役。

郑和才负经纬,文通孔孟,丰躯伟貌,博辨机敏。他“身长九尺,腰大十围,四岳峻而

鼻小,法反此者极贵。眉目分明,耳白过面,齿如编贝,行如虎步,声音洪亮”(袁忠彻《

古今识鉴》卷八),不但有文才,能言善辩,而且还知兵习战,有智有略。深受燕王朱棣的

器重和赏识。1399年,朱棣发动“靖难之役”,赶走了建文帝,自己登上了皇帝的宝座,是

为明成祖。在“靖难之役”冲,郑和以内臣随从起兵,冲锋陷阵,屡建奇功。由于他靖难之

功,远在诸宦者之上,所以明成祖赐姓名为郑和,并授予内官监太监之职,时年,郑和年方

33岁。

燕王朱棣通过军事政变虽然当上了皇帝,但他的根基很不稳固。为巩固自己的皇位,扩

大明王朝的政治影响,彻底查清建文帝的下落,清除隐患所在,明成祖决意选派郑和为正使

率领船队出使西洋。更为重要的是,经过近30年的恢复和发展,明

朝的农业、手工业、商业等都有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商品经济的繁荣,一方面为郑和远驶

西洋提供了坚实的经济保障,另一方面也产生了和国外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要求。

“西洋”一词始于元朝大旅行家汪大渊的著作《夷岛志略》,他以马六甲海峡为界以西

,即今天的在印度洋一带称西洋,而以东的地区包括了今天的印度尼西亚群岛、新加坡、菲

律宾等称为东洋。明初承袭了这一地理概念。因此,郑和下西洋所指的就是在印度洋沿岸及

非洲东海岸的广大地区。

1405年(永乐三年)冬,郑和率领船队扬帆出海,访问了占城、爪哇、苏门答剌、南渤里

、满剌加、旧港、锡兰、古里等国。经过近两年的远航,于1407年回京复命,圆满完成了诸

项使命。

1406年(永乐四年)夏,当郑和的船队到达爪哇时,正赶上爪哇内战,郑成功成功地解决

了西王的问题,最后西王遣使者携黄金万两到南京谢罪,并表示从此后要向中国一年一贡

或一年数贡,永不间断。

郑和的船队到苏门答剌后,对宰奴里阿必丁正式

举行了封王仪式,复有赏赐,进一步加强了明王朝同苏门答剌国之间的友好关系。

1407年(永乐五年),郑和的庞大使者船队到这里后,郑和向古里国王宣读了

明成祖的敕书,并举行了正式封王仪式,授予沙米诰命银印,

郑和

最后在古里建立了一个碑亭,并立石刻文,成为以后中印友好关系的象征。古里成为郑和下

西洋的交通和贸易中转站。

郑和还成功解决了广东人陈祖义亡命海外,占据旧港(今印尼巨港)行海盗之事。在陈部下施

进卿的帮助下,一举歼灭了陈部。1407年9月,明朝设旧港宣慰使司,命施进卿为宣慰使。

1407军(永乐五年)9月至1409年(永乐七年)夏季,郑和完成了第二次远航出海的使

命。这次他主要出访了占城、暹罗、爪哇、满剌加、南巫里、锡兰、加异勒(今印度南部东

岸的卡异尔镇)、甘巴里(今印度南部泰米尔纳德邦西部的科因巴托尔)、阿拨巴丹、小葛

兰(今印度南部西岸的奎隆)、柯枝(今印度西南岸柯钦)、古里等国。

1407年,暹罗与占城、苏门答剌和满剌加诸国之间发生严重冲突。

1408年,郑和率船队到暹罗。郑和

面会暹罗王,严厉谴责了他的霸权行为,昭禄群齐哆罗谛自知理亏,一一照敕改过,并遣使

再次到北京,表示服罪。郑和对暹罗与邻国之间纠纷的圆满解决,促进了这一地区的和平与

安宁。

郑和第三次下西洋的第一站是占城。当郑和宣读永乐皇帝的诏书时,占城国王及臣下下

象、膝行,匍匐感恩。但当他的船队路经锡兰山时,国王亚列苦奈儿傲慢不恭、勒索钱财,

遭到郑和坚决拒绝,并举兵攻入王城,激战6天,生擒亚烈苦奈儿王,并

押回南京后,明成祖接见了他,并赦免了他的罪行

,但明

朝另立耶巴乃为锡兰山王。自郑和俘虏亚烈苦奈儿后,锡兰山周围的国家得到安宁,他们都

争先同中国建立友好关系,中西海道于是畅通无阻。

1410年(永乐七年),郑和途径满剌加,奉命对拜里迷苏剌举行了正式封王仪式。从此

,在明王朝的支持下,满剌加获得独立发展达117年之久。此外,郑和在满加里还建仓造房

,使其成了以后他出使西洋的贸易转运站和航海候风之地。

1413年(永乐十一年),郑和第四次下西洋路经苏门答剌时,遭到原苏门答剌国王弟弟

苏干剌的进攻。郑和身先士卒英勇奋战,最后擒获苏干剌,押送到南京后被处决。

郑和第四次下西洋的最辉煌之处是成功地访问了非洲东海岸的木骨都束、卜刺哇、麻林

等国。1415年(永乐十三年),麻林国遣使回访明朝,并进贡“麒麟”(即长颈鹿),这是

明朝在其外交史上取得新的突破和重大进展的一个标志。

1416年底(永乐十四年)到1419年(永乐十七年),郑和奉命第五次下西洋,主要出访

了占城、爪哇、彭亨、满剌加、苏门答剌、阿丹、木骨都束、卜剌哇、麻林、溜山等。这次

出使除护送各国使节回国,照例对各国进行直诏封赏外,主要任务是征集诸国珍宝。

如1417年就有下列各国使者访明

:忽鲁谟斯国贡狮子、金钱豹、西马;阿丹国贡长颈鹿、马哈兽;木骨都束国贡狮子、花福

鹿;卜剌哇国贡千里骆驼、驼鸡;爪哇国和古里国贡縻里羔兽等。

1417年8月(永乐十五年),苏禄东王、西王和峒王妻率领亲属及随从头目组成340多人

的使团访明,并进贡珍珠、宝石、玳瑁等物。

阿丹国正当红海海口,是古代西亚重要的国际贸易港口。1421年,郑和率船队路经这里

时,与阿丹国进行了大宗的贸易。

1430年(宣德五年),郑和奉命准备第七次也就是他最后一次远洋时,首先主持了对太仓和

长乐等地天妃庙宇的修建。刘家港天妃宫修成后,郑和撰《通番事迹记》,刻碑刊立于天妃

宫内以示纪念。长乐太平港天妃庙竣工后,郑和撰《天妃之神灵应记》一文,同样刻碑

立于天妃宫内以示纪念。

1432

年(宣德七年)夏,郑和第七次下西洋到满剌加,为了调节与暹罗之间的纠纷,使之和睦相

处,郑和在两国之间奔波了一个多月,最后终于使他们握手言和。由于呕心沥血、劳累过度

,加之年龄已大,约1433年(宣德八年)春,一代伟大的航海家和外交家郑和病逝于古里。

郑和七下西洋都组织了庞大的外交使团,随行人员不尽相同,但每次都不少于27 000

。据史籍可查,第一次下西洋有27 800余人,第三次下西洋有27 000余人,第四次

下西洋

有28 568人,第七次下西洋有27 550人。除使节及随行人员外,还拥有各种航海技

术人员、军事保卫人员及其他杂务人员。为了在长时间的远洋航行中,

为保障全体人员的健康,船队还配有医官、医士180名,平均每150人就有一名医务人员。这

种完备的海上医疗保健措施,在当时的世界航海史上是没有先例的。

郑和舰队每次远航,一般由63艘大、中型宝船组成船队主体,加上其他类型的船只,共

有100余艘船只。其中第一次下西洋乘海船208艘,是历次远洋中船只最多的一次。按尺度、

容量、所用橹的数目、用途以及产地的不同,郑和下西洋所领船舶大致可分为宝船、战座船

、粮船和水船等。在庞大的船队中,数目最多的是战座船,每船可载将士二三百人。

郑和每次奉诏出使西洋,往返时间一般都是2至3年,他和他的船队浩浩荡荡,不畏艰险

,在南到爪哇、西到非洲东海岸的广大地区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据不完全统计,28年的时

间里,郑和船队共经历了30余国。每到一个国家和地区,郑和都要颁读大明皇帝的诏书,赏

赐礼物,并为当地人民带去了大批的丝绸、瓷器、铜铁器等生产和生活用具,因而受到各国

的热情欢迎和款待。亚非各地的土特产如药材、香料、西洋布等也由郑和的船队带回到中国

,从而丰富了中国人民的生活。

随同郑和下西洋的一些人,回来后根据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撰写了一大批著作。如马欢

著的《瀛涯胜览》、费信著的《星槎胜览》和巩珍著的《西洋藩国志》等,详细记载了沿途

亚非各

国的山川地理、风俗人情、物产资源及政治制度和经济状况。这些著作丰富了中国人的世界

知识,打开了中国人了解世界窗口,极大地开阔了中国人的眼界,同时也为我们今天研究这

些地区的历史、地理,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历史资料。

同类推荐
  • 浊浪滔天:洪水的防范自救

    浊浪滔天:洪水的防范自救

    本系列主要内容包括“自然灾害”、“火场危害”、“交通事故”、“水上安全”、“中毒与突发疾病”、“突发环境污染”等,书中主要针对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灾害问题作了详细解答,并全面地介绍了防灾减灾的避险以及自救的知识。居安思危,有备无患。我们衷心希望本书能够帮助青少年迅速掌握各种避险自救技能。
  • 魔鬼妖怪的故事

    魔鬼妖怪的故事

    童话是世界儿童文学中永不凋谢的花冠,是与我们少年儿童捉迷藏的小朋友。童话王国简直就是一个多姿多彩的万花筒,在那些语言浅显、妙趣盎然的美丽童话故事里,有的蕴藏着严肃的人生准则,富于哲理,发人深省;有的反映了社会的真实现象,揭露了黑暗、鞭打了丑恶;有的揭示了大自然的奥秘,使人增长知识,开拓视野。童话奠定了我们的人生基础,影响着我们的一生。因此应该把那些名篇珍品传给后代,陶冶后代。为此,我们编辑了这套《世界经典童话故事全集》丛书,把世界各国许多童话名篇佳作装在一个美丽的花篮里,让它熠熠闪烁的光辉照耀下一代人茁壮成长,使孩子们梦幻般地度过金色的童年。
  • 黑猪村官巴托

    黑猪村官巴托

    这些故事分别讲的是卧牛村的村长巴托。依靠丰富的科学知识,把邻里之间发生的各种矛盾通过聪明才智化解。,凭着聪明、干练,本书共收入了作者精心创作的20个小故事
  • 刘兴诗讲地球曾经的印记:古国印象

    刘兴诗讲地球曾经的印记:古国印象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文明流传到了今天,也有许多文明在前进的道路上突然消失。本书从一个个小故事走进古王国,使我们走进一个个曾经辉煌而又神秘的传奇!使我们更加清晰的了解历史文明。这些故事让青少年在了解历史的同时更关注我们现在的生存环境,从而更让青少年懂得关心我们的地球并去爱护他。
  • 世界上的特种部队考察(世界军事之旅)

    世界上的特种部队考察(世界军事之旅)

    青少年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欲,他们不仅对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有着浓厚的兴趣,也对军事科学充满了强烈的好奇。真实地展现人类军事活动,也许我们无法成为一场军事变革的参与者和见证者,但我们可以把军事百科作为模拟战场。
热门推荐
  • 蜚声世界的中国作家:林语堂

    蜚声世界的中国作家:林语堂

    林语堂一代国学大师,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被提名人。著有《吾国与吾民》《生活的艺术》《京华烟云》等,并将孔孟老庄哲学和陶渊明、李白、苏东坡、曹雪芹等人的文学作品英译推介海外,是第一位以英文书写扬名海外的中国作家,也是集语言学家、哲学家、文学家于一身的知名学者。 《蜚声世界文坛的中国作家林语堂》由厉向君所著,可供广大文学爱好者们阅读。
  • 狂揽男颜傲天下

    狂揽男颜傲天下

    她,莫清玥,本是现代的孤女,如今是王府小郡主,时而懒,时而黠,时而冒出大堆爱心,时而冷酷无情。在家永远随意札着流苏髪,发际斜插简单的木簪子,一袭白衫永远干净清朗,时而一壶茶,一把琴自娱自乐,时而欺负自己的亲亲小哥,“作威作福”,王府人称“恶魔假少爷”。在外一身月白色的长袍,一把软剑,一壶酒,领着小童,逛着帝都各大繁华之处,人称“逍遥世子”。“与其留一个不定时炸弹在自己身边,还不如现在就拔了!”黑暗中,她看着躺在地上的小男孩,冷声叙述。“不要以为没有人不知道,这天下还没有不透风的墙!”昏黄的光线下,她看着跪在地上的美妇,绝美的容颜闪着残忍的神色。“世上没有我得不到的,只是看我有无兴趣罢了!”傲世山巅,她和他一起煮酒焚琴,霍尔,她放言。———————————————————————————————他,莫萧若,凤天皇朝第三子,野心勃勃,腹黑狡诈,总是无害的表情现于世人,唯有她,一眼望尽他的本质——“笑面狐狸假慈悲!”他,玄渊,凤天皇朝丞相的小公子,温柔似水,语若清风,令人心旷神怡,唯有她,能够触动他的灵魂,“你的笑容令我心疼!”他,风吟尘,一代医仙的嫡传弟子,悬壶济世,清灵出尘,嘴畔永远挂着淡淡的笑意,暖如人心。朝饮木兰之堕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故丰神如玉兮,形相清癯,丰姿隽爽,萧疏轩举,湛然若神。“看闲庭花开花落,望天边云卷云舒,一把剑,一壶酒,一世逍遥,可好?”他,景霜寒,一身傲世功夫,不屑武林盟主之位,逍遥恣意,没有表情的脸,不知碎了多少名门千金的心,只有她,看得到他的无奈,“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他,楚行风,楚臣皇朝的太子殿下,嚣张傲慢,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直到遇见她,才明白这世间的女妆亦不逊色男儿!他,江一刀,武林侠客,憎恶分明。一身风风火火,却被她的凉水所熄灭,“本公子最恨的就是火!”还有他他他……——————————————————————————————世间红尘繁华如锦,这江山谁主沉浮?这江湖谁堪笑傲?凤箫声动,玉壶光转,谁醉清玥?———————————————————————————————本文女主强悍,美男多多,各个风味不同,喜欢的就把收藏和票票给来吧,结局绝对完美!明蓝的旧文《战国殇》战国时期,尚在萌芽的爱情被扼杀摇篮中的殇情明蓝的新文,短篇小言《十年过》她用十年爱他;他用十年还她!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中国历史一本通

    中国历史一本通

    本书按中国历史自然呈现的阶段性展现了每个历史时期的风貌,每章先概述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而后选取其中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和人物进行分析,力求揭示中国历史发展的主要趋势和基本特点,并以链接的形式展现了中国历史上的典章制度、思想文化、民族宗教、科学技术等方面的知识,辅以各种精美的历史图片,图文并茂地展示了中国历史文化的精华。
  • 傲夫美侍

    傲夫美侍

    她是瑶国最小的皇女,亦是天命之人,她的命运牵扯着国之兴衰,却为了她姐姐而甘愿收敛光芒,所做所做,只是想让她得到自由,不被权势地位所束缚。她是豪门大小姐,却被最爱的老公背叛,整日以泪洗面,过得生不如死也不肯放手,只为可爱的孩子,还有那微薄的脸面。但她无法忍受的是那小三不但睡她的老公,花她的钱,竟然还打她的孩子。如此蛇蝎之人她要是再忍,就愧为人母,她要与他们拼了。终于,她被前夫和小三害死了,芳魂飘到另一个命运多难的人身上。这一个个妖孽般的男人竟然将她视为耻辱,竟然没有一个是甘心嫁给她的,没有一个是她的真心人。罢了罢了,清然一笑,她褪去旧容,傲慢天下,谁想让她不快活,她便要更快活……世人皆说她:六夫连手,天下无敌!那,她只要一个个的休掉,前途自该逍遥无限!凌皓月——瑶国第一美男,墨黑美眸迷人心志,有桃花般的绝色容颜,五官精致诱人犯罪。…………温柔诱受君。北堂悠然——雪狼族少主,倾城绝美,肤白胜雪,桃花美眸魅人心魂,带着怨恨而来,却喜欢展现娇媚妖娆的一面,明明爱上了女主,却偏不肯坦承。…………傲娇鬼畜攻。轩辕无垢——独一无二的强大存在,只要有他在,那个城就永不沦陷。漆黑如墨的美眸犹如海底一般幽暗深邃,斯文又俊美,神色却淡漠冰冷,对任何人都没有感情,却唯独对女主不一样…………冰山帝王攻。冷寒——魔教余孽,剑眉星目,丰神俊朗,冷月般的俊颜上总是面无表情,气质清冷,非常酷。…………冰山诱攻步飞烟——毒门少主,俊雅出尘,那淡雅的眼神,不是孤傲,不是冷漠,不是轻蔑,而温和却疏远。以研究毒药并对人下毒为荣,算计别人看人出丑为乐,性情多变,内心狡猾腹黑,对女主却十分痴情。…………腹黑闷骚攻。初尘——纯净清透,绝美紫色眼眸我见犹怜,却是刀子嘴豆腐心,喜好唠叨不休,任王府总管,处理事情井井有条,操心奶爸的命。…………无邪笨拙攻。上官月璃——褐发琥珀眸,绝色天命皇女,命是这样的:日之尊,月之魂。逆鳞重生,异魂续命。困则亡,出则生,桃花非劫,蓝颜非祸,坎坷路,无归途。双珠合壁相辉映,成败无定,敌友无界,他朝乾坤倒转天地动,片刻芳华如烟随风舞,万千枯骨铺就巅峰路…………女王可逆受。希望多多支持!多多收藏!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历代赋评注(先秦卷)

    历代赋评注(先秦卷)

    《历代赋评注》全书七卷,选录从先秦至近代三百多位作家的赋近六百篇加以注释和品评。其中大部分作品以前没有人注过。主编赵逵夫教授为著名辞赋研究专家,中国辞赋学会顾问。各卷主编和撰稿人也都是在古代文学研究方面有较高修养的学者,基本上都是高职和博士。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穷人穷心灵,富人富思维

    穷人穷心灵,富人富思维

    本书告诉大家的是一些鲜为人知的财富规律和投资理财方面的技巧和观念,能够让你掌握更专业的投资技巧和理财方法,并获得较多的回报,迅速跻身于富人的行列。
  • 邪凰妖凤

    邪凰妖凤

    【凰尊第四部】这是一个“剑”的世界,强者为尊,是为剑尊!星潋滟,一个惊采绝艳的人物,原本应该受尽荣耀的她,却被人贴上了废物二字。最终,她将逆转苍穹,在这个名为灵魂大陆的地方,犹如一颗闪耀的巨星,带着满身杀意,无比狂傲地颠覆了这个世界。爱我之人,我以性命相守,害我之人,我以地狱相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