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9100000043

第43章 做人的理想版本

第10章 曾国藩——怀民胞物与之量,修内圣外王之学

第10章第1节 做人的理想版本

封建官场最后一尊偶像

他慎独、主静、求人、习劳;谨言、慎行、养气、保身。他的一生遍布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痕迹,是典型儒家思想的成功践行者。他的《家书》一气呵成,随性自然,寓人生感受于日常小事中。此一部家书足以体现他的学识造诣和道德修养,从而赢得“道德文章冠冕一代”的称誉,并使其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尊精神偶像。

他就是曾国藩,中国近代史上充满功过是非的重量级人物。

在曾国藩的身上,虚名与实利都得到了集中的体现,他这一辈子实在没有白过,有过失意,有过功业,有过羞愧颓唐,也曾叱咤风云,他的军队沾满了农民军的鲜血,他的晚年又能功成身退,实现圆满人生。他整肃政风、倡学西洋,开启“同治中兴”,使摇摇欲坠的清王朝又苟延残喘了半个多世纪,其功绩难有人可效仿。

传统中国人兜里怀揣的梦想是仕途顺利,拔萃翰林,功成名就,光宗耀祖。从社会底层摸爬滚打的农民、街头市井的流氓混混,到吃穿不愁的乡绅土豪、玩世不恭的纨绔子弟,再加上那些寒窗十年,把八股文训练得滚瓜烂熟的知识分子和一向躲在士农工后面的商人,谁都想争得一官半职,实在不行,多多少少也要沾上些官气。

做官是中国人职业生涯规划的首选,做官可以享尽荣华富贵,泽被后世子孙。对于一向务实的中国人来说,当上一个官,无论官职大小,也算是能向祖宗后人有所交代了。官在大部分人眼里,是崇高的,是要低头来拜的。做个官,对那些有一定能耐的人,未必是难事,但古往今来,大官小官多了,能在官位上做到让人景仰,视为榜样,那就难了。中国人历来对于圣人是顶礼膜拜的,认为他们不仅是替天行道,是神明在人间的代言人,读书人尤其如此,他们最大的愿望大概不是当皇帝,而是成为“帝王师”。

先中状元,就能做大官,再者发大财,这就是成就事业、当帝王师的一般路线。商人重利轻义,属于传统观念中被鄙视之流;地主再有钱,也得受人管制。像曾国藩那样,既是国家统治集团中超级实力派,是名震中外的“圣相”,还在学术界拥有一席之地,把官、权、名、利结合得十分完美,占尽了令人羡慕追求的一切好处,自然就走入传统理想形象的行列。

曾国藩以草根身份进入国家高层,实现了麻雀变凤凰的迅速升级,这是多少读书人日思夜想求之不得的梦想。当然,曾国藩并未沾沾自喜,他的内心深处充满着宏远抱负。他所立定的是君子之志,即“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而后不忝于父母之所生,不愧为天地之完人”。曾国藩意识到,自身修养同内圣外王的心灵终极尚有很大距离,因此初涉京畿就将“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莫问收获,但问耕耘”作为座右铭,时时以“君子当以不如尧、舜、周公为忧,当以德不修、学不讲为忧”。考中进士是曾国藩公务员生涯的起点,同时也是他新生活的开端,他甚至将自己的名号都改换门庭。曾国藩本名子城,到京城后,先改号涤生,取荡涤旧事,告别昨天之意。后又改名国藩,即国家的栋梁。正如这个带有预见性的名字一样,他一步步走向权力的巅峰,撑起晚清的大局。

走进仕途模子

曾国藩的阶级身份既不是地主,也不是读书人家庭,说起来很简单:家中兄妹九人,曾国藩是老大;曾家祖祖辈辈以农为主,生活过得不错。爷爷曾玉屏文化水平一般,但阅历丰富;父亲曾麟书是塾师秀才。家庭对一个人的成长有很大的影响。说实话,曾的家庭并没有多少特别之处,用现在的话说:很传统,很中国。

在考试上曾国藩也不算出众。他六岁开始读书,十四岁应童子试,光是秀才这一关就费了他不少时间,终于在第七次,二十三岁时考上秀才;举人也不过是湖南的第三十四名;会试考了两次 ,第二次才拿了个第三甲第四十二名,赐同进士出身,此时他二十八岁。光从这些来看,曾国藩的考试之路拖拖拉拉,也不出彩,实在没有过人之处,顶多也就是个规规矩矩综合评定还算及格的学生。但在关键时刻,曾国藩超常发挥了。

进士就是进入官场的敲门砖,当然大官还不那么容易就能做上。幸运点的就是到翰林院深造,前提是被点了翰林,这样往上爬的机会就大了。当时的进士分为三甲,一甲的进士三名,即状元、榜眼和探花,他们能顺利拿到翰林院的通行证。二甲的进士则必须通过“朝考”才能进入翰林院,三甲基本上属于被淘汰的那种。曾国藩没什么信心,当即就想回老家,朋友苦劝后才勉强参加了考试。谁也没想到,曾国藩实现大爆发,成绩出奇的好,列一等第三名,试卷进呈御览后,还往前升了一名,改庶吉士,成功进入翰林院。两年之后,曾国藩被提拔为翰林院检讨,从此开始了他十二年的京师为官生涯。他中进士留京后十年连升十级,至三十七岁升为二品官。在这期间,他历任工、刑、吏部的侍郎。前面几乎是蜗牛的速度,后面则堪称以火箭级别升空,真是令人刮目相看。

孤鸿之音

和他的高速升迁相比,清朝在高速下滑。对于一个只求靠当官来满足生活需求的人来说,管他国家怎样,老子照样拿工资就行。但放在一个有责任感的人身上,情况就不同了。咸丰一朝,国家委靡不振,内忧外患,动荡不安。为振兴朝纲,咸丰要臣子们指出朝廷官场的弊病,拿出点建设性意见。

曾国藩针对当时官场的不良风气,上了一本奏章,无论从勇气和语气上来讲都让人佩服,他把当时官场的通病几句话捅了出来:京城里的官办事通病退缩琐屑,同事之间推来推去,谁也不站出来主动扛起责任,斤斤计较,没把大局放在眼里;地方官员办事敷衍塞责,装头盖面,拆东墙补西墙,目光短浅,满口太平盛世,表面文章一大堆。这几种类型的人多如牛毛,只求苟且偷安,混日子,不堪一用。

当时官场上流行唯唯诺诺、点头哈腰,曾国藩的建议在咸丰耳边刮起了一阵强风,提出这么尖锐的意见,除了慨叹难得,也替他捏一把汗,毕竟风险不小。曾国藩十分清楚,他坦言递交折子时已把得失祸福放到了一边。咸丰皇帝看了折子后确实很生气,要治他的罪,因为大臣求情才免了。

其实咸丰开言路,一般人都提些不痛不痒的意见,曾国藩要想保官保命,操作起来没有任何难度,只不过咸丰手上又多了几张废纸。他鹤立鸡群的表现足见他对朝廷心存责任感。他想做一名对国家有积极作用的公务员,不想拿着高薪说昧心之言。官场的腐朽之风和沉沉暮气使得整个国家老气横秋,他要通过自己的努力给领导吹吹风,希望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现状。结果适得其反,他的要求和建议根本得不到重视,朝堂上谁也不想和他同穿一条裤子,自己在朝臣中越来越孤立。

如果历史不给他提供特殊的契机,他不会有后来的声名,他或许就是无数封建官僚中普普通通的一员,淹没在历史的滚滚潮流里。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爆发,把他推向了历史的前台。

同类推荐
  • 再回首:中国共产党历史新探

    再回首:中国共产党历史新探

    本书是一部中共党史的通俗类读物,是中央党校党史教研室教授们的最新力作。本书稿共11篇文章,按时间顺序选取了自建党以来中共历史上的重点难点问题,实事求是地还原了历史事件的真实面貌,使读者加深了对党史的了解和认识。
  • 穿越三国之天下归心

    穿越三国之天下归心

    曹操说:汝的谋略修为远胜于吾,他日必当有一番大作为。孔明说:汝真乃天神下凡,吾佩服之。孙权说:遇到汝,吾才败得心服口服。刘备说:本以为最棘手的大敌是曹操,没想到还有汝!仲达说:汝乃妖孽也,吾不与汝相争便是了……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且看他如何颠覆乱世,成就霸业!名扬天下!
  • 瓜分世界(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瓜分世界(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第二次界大战的胜利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我们历史地辨证地看待这段人类惨痛历史,可以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灾难,使人类文明惨遭浩劫,但同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也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给战后世界带来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促进了世界进入力量制衡的相对和平时期;促进了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解放;促进了许多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促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改革;促进了人类认识的真理革命;促进了世界人民对和平的认识。
  • 大汉王朝4

    大汉王朝4

    本书为《大汉王朝》第四卷,以通俗的笔触和富于细节化的阐述,呈现历史最鲜活的一面。
  • 一个人能够走多远:曾纪鑫读史

    一个人能够走多远:曾纪鑫读史

    那当然是史家的难言之隐。但其实那几分含混和几分闪烁中,入目但是鳞纹交错、毛孔贲张、瑕疵毕露。历史如何能够细看?一细看,还需为尊者讳、为名人遮、为君王避、为时政忌。于是,往往藏着许多细节的真实。更何况,历史不忍细看。,便好比用高倍放大镜看美人。因此,光洁圆润全然不见,读史时,历史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大处着墨,常常会读出几分含混、几分闪烁
热门推荐
  • 南腔北调集(鲁迅作品精选)

    南腔北调集(鲁迅作品精选)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专属恋人:爱情保鲜期

    专属恋人:爱情保鲜期

    他无视一切高高在上,拥有无上权力却孤独冷漠!她善良美丽相信世间美好,却失去唯一亲人!谁知世事无常哪怕拥有再多却换不回亲人的性命,孰不知金钱也不是万能的!意外相遇让两个本来毫无交集的人相识、相知、相遇、相恋,而一切看似完美却带着深深的阴谋,他欺骗了她?还是她骗了他?传说爱情的保鲜期只有七日,而他们初次相遇认识七日、再次相逢也是七日、相知相恋更是七日,不知他们的爱情能不能打破爱情的魔咒……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军事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军事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英国著名科学家弗朗西斯·培根曾言:用伟人的事迹来激励孩子,远胜于一切教育。该书就是遵循这一教育理念,遴选了世界上最伟大的名人,以生动的故事娓娓讲述了他们的成长历程。让孩子们读这161位世界名人故事,依循他们的成长路径前行,“名人”的桂冠就有可能在前面。
  • 母鸡生了只小鸭子

    母鸡生了只小鸭子

    李东文, 70后。1999年开始学习写作,以小说及情感专栏为主,曾在《天涯》《长城》《十月》《西湖》《长江文艺》等杂志发表小说,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读者》等转载。
  • 哈佛教子课

    哈佛教子课

    本书浓缩了哈佛教育方法和理念精华,系统地介绍了每种教育法则的理论发展和实践运用,为天下父母提供了最完美的天才培养之路。全球已有数百万家长从这些教育方法中得到了有力的帮助,使他们的孩子的人生得到了积极的改变。聪明的父母可以从本书中发现一条完美教育的路线指南,让孩子受益一生。
  • 男人,挣钱才是真本事

    男人,挣钱才是真本事

    金钱虽然不是万能的,没有钱实在是万万不能的!男人有钱就变坏!有可能会发生!但如果男人没有钱;男人没钱心太差——压力大活得累,男人没钱处世难——门路少日子艰。男人没钱爱情苦——烦恼多隐患大,男人没钱易走极端——缺点多死脑筋,男人没钱死抠钱——投资理财顾虑多,男人没钱容易被人耍——易受骗被人欺。本书从男人的各个角度,分析了男人的各种性格缺陷和他们面临的种种无奈,文中我们的笔触可能会显得有些苛刻,但是我们知道,有些东西只有这样说出来才足以让人警醒。只要你能意识到息的缺陷,并积极主动地去克服它,那么我们的目的就算达到了。既然这样,做一回“恶人”,也是值得的。
  • 武林外史后续

    武林外史后续

    如果把沈浪当成是赌注,也只能有一个结局,让白飞飞和朱七七来一场公平的PK,那么最后,每个故事都有一个结局,拥有沈浪的人将会是谁?,即使不是你想看到的那种!当我看到白飞飞倒在沈浪的怀中慢慢地死去;当我看到宋离愁眉紧锁;当我看到最终沈浪和朱七七在一起时。一切都好像结束了,一切又都好像是一个新的开始
  • 天诛荒

    天诛荒

    蛮荒时代,征战成为大地之上的主要风景,人族虽能战胜并操控兽族,但半兽人却始终让他们感到绝望,于是人族以永世供奉的契约得到了神族的帮助,就在所有半兽人都将被消灭之时,神族却停止了攻击,仇恨的种子便开始在大地上蔓延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