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9100000012

第12章 草根丞相

第3章 陈平——常出奇计,振国之患

第3章第1节 草根丞相

汉高祖刘邦曾问群臣:“吾何以得天下?”群臣回答皆不得要领。刘邦遂说:“我之所以有今天,得力于三个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张良;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不断供给军粮,吾不如萧何;率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位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很多人都熟知汉初三杰,萧何、张良和韩信,他们三人光芒四射,使刘邦内有能相,外有大将,这都是他得天下所依赖的人力资源。而在刘邦足以受用的人才库存里还有一个不能忽视的人物,他就是陈平,他和“三杰”都是汉高祖刘邦智囊团中的顶尖人物。现在后人最乐谈的除了他的奇计,就是他的带有“八卦”性质的“私生活”了。其中颇有争议,看法不一,姑且抛开不论,就他的才能来说,不在三杰之下。秦末乱世,英才辈出,有资格被入选司马迁“世家”系列的,只有陈胜、萧何、曹参、张良、陈平、周勃六人。陈平能列其中,可见其功劳是很大的。

如果把他们四人做个比较,陈平和萧何有相似之处,他们担任丞相,脑瓜精明,可担大任,但萧何没有陈平那么多的“心机”;陈平与张良一样信奉黄老之道,但陈平远没有张良的仁道与洒脱;陈平比起韩信,谈不上什么英雄气魄和震撼雄威。但把陈平的综合实力叠加起来,一点也不比他们三人逊色。他出身普通农民家庭,一步步追随刘邦赢得天下,在众多危险关头,屡施妙计,帮刘邦化险为夷,最终位及丞相,久居朝堂而地位依旧。

这点上,“三杰”无法和陈平相提并论。韩信最终走了兔死狗烹的老路;萧何为免刘邦诛杀,自毁名节,锒铛入狱后,再难有作为;张良为避免落个不好的下场选择隐居,修身闲游;只有陈平历尽三朝而荣耀始终。司马迁给陈平的评语是:常出奇计,救纷纠之难,振国家之患。陈平是个对汉室有过大功劳的人,而且一生没有遭到过起落,对于汉室来说,陈平是极佳的辅政人选,难怪司马迁还说他一生“岂不善始善终哉!非知谋孰能当此者乎”。

良禽择木而栖

陈平并不是一开始就跟刘邦混,跟刘邦之前,他曾事主二人,分别是魏王、项羽,都没能施展智谋,得到重用,这不是陈平的问题,是主明不明、善不善用人的问题。同一个人在不同人的帐下,作用有天壤之别,在这里说不定是小瘪三,到了那里就被奉为座上宾,在张三家被看成一个可有可无的鸡肋,在李四家就是高层决策者。可以说陈平在投靠刘邦之前是良禽择木的过程。从后来的卓越表现看,陈平的脑袋确实比常人多一根筋,但这根筋在刘邦手下才得到了彻底的发挥。陈平评价自己是个阴谋家,有些自我调侃的意思。他的谋略,刘邦看到了,并最大化提供给他施展的舞台。因此,陈平从转投刘邦初期的受人质疑到进入汉室智囊用了很短的时间,在刘邦手下迅速蹿红。

谈到陈平,有一则故事经常被人提起:小时候,有一年,正逢社祭,人们推举陈平为社庙里的社宰,主持祭社神,为大家分肉。陈平把肉一块块分得十分均匀。为此,地方上的父老乡亲们纷纷赞扬他说:“陈平这孩子分祭肉,分得真好,太称职了!”陈平却感慨地说:“假使我陈平能有机会治理天下,也能像分肉一样恰当、称职。”我们不用马后炮的方式去解读故事本身,来个诗朗诵式的夸赞,说他从小就具有宰相的潜质。客观地分析,事情本身说明了一点,陈平小时候有志向,志向还不小,至于切肉的水平高,顶多说是有当屠夫或厨师的希望,其余的都是联想过多。

陈平出身农民阶层,没有任何政治背景,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草根一个。小时候,家里十分贫困,可他喜欢读书,尤其喜欢黄帝、老子的学说。陈平的哥哥见陈平爱交游,便承担了家中的全部劳动,使陈平有时间出外游学。这样看来,陈平算是个好学青年,但关于其他方面诟病不少。

陈平,年轻的时候“姿态甚美”,帅哥一个,却带有点小混混的气派,而且他的私人问题严重,传说和他嫂子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这样一来,陈平的名声就很坏,到了年纪还娶不到老婆,富人自然不愿意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就是穷人家的,稍稍有些姿色的也不肯,少数几个肯的,多半是歪瓜劣枣。最后,他娶了连“剋”五个丈夫的富家女。

毕竟人都有缺点,谁也不可能生出来就是个完美坯子。但陈平个人能力出众,是个用得上的人物。刘邦看人就这么实用,在项羽眼里的“盗嫂”陈平,在他看来绝对是个难得的谋臣。

在找项羽之前,陈平本来在魏王手下干活,干了一阵子,魏王受谗,陈平投奔了项羽。住了一段时间后,陈平很郁闷,项羽独断专行,勇猛有余、智谋不足,也让他觉得没有前途。再说范增在那儿,他是项羽的“亚父”,根本轮不到他出主意。范增的主意,项羽尚且不听,更别说陈平了。所以他有力没处使,决定去投奔一个会听别人意见的人,好一展他的本事。

后来发生的一切,证明了刘邦没有看错人,没有陈平,刘邦不知道要死多少回。陈平没有投错主,刘邦帐下的陈平像鱼入汪洋,给他展示的空间,他便一发不可收拾。

廉价的智谋

陈平一辈子用计无数,给刘邦和自己化解了不少危险。脑袋瓜一转,似乎计策就能信手拈来,别人想得头晕也没辙的难题摆到他面前,只是小菜一碟。

公元前205年春,因司马卯背楚降汉,项羽迁怒于陈平。陈平不仅遭到了项羽的责备,而且他出的计谋项羽也不再采纳。陈平觉得自己成了受气包,说不定哪天小命不保,尤其是他已看清了项羽是个鲁莽武夫,最终是不可能取得胜利的,于是他挂印封金,偷偷地走了。他想起在汉王手下的魏无知是自己的老朋友,不如也去投奔刘邦。

他投刘的时候,有一次渡河不小心上了一艘黑船,就是找你问“要钱或要命”的那种。陈平当然不会像宋江那样束手待毙,但也不极端地进行武力反抗。他先是趁船主不注意把身上的钱财丢入水中,然后主动提出帮船主划船,划了一会儿,借口浑身大汗脱下自己的衣裳,赤条条地坐在船上,当然顺便把自己的破剑放在手边。船主见他衣服时髦,但着实没有任何钱财可抢,何况他还带有武器,这个便宜不好得手而且还带有危险性,还是把他渡过去算了。

大事都能得心应手,小事更难不倒陈平了。类似陈平这种在道德上存在争议,但才高八斗的人物,也只有刘邦能看得上,认真地当一回事用。因为他的标准不是任人唯贤,而是唯才是举。陈平经汉将魏无知推荐,面见刘邦。两人纵论天下大事,十分投机,相见恨晚。刘邦破例任陈平为都尉,留在身边做参乘,并命他监护三军将校。才来的一个道德上有瑕疵的臭小子就得到这么好的待遇,资历老的看不下去了,他们在刘邦面前说陈平品行不端,贪图贿赂,认为这种人不能信任重用。

老将们这么一说,刘邦不得不引起重视,召陈平来质问道:“听说你原来给魏王打工,后来离开魏王投奔楚霸王,现在又来倚靠我,这怎么不让别人怀疑你的信义呢?”刘邦都怀疑了,陈平该如何为自己解围?他的回答很妙:“同样一件有用的东西,在不同的人手里作用就不同了。我给魏王当手下,魏王不能用我,我离开他去帮助楚霸王,霸王也不信任我,所以我才来归附大王。我虽然还是我,但上司可不一样了。我久慕大王善于用人,所以才不远千里来投奔大王。我什么也没带,来到这儿,所以什么都没有,才接受了人家的礼物。没有钱,我就生活不了,也就办不了事。如果大王听信谗言,不起用我,那么,我收下的那些礼物还没有动用,我可以全部交出来,马上辞职回家。”寥寥数语,不无道理。小方面,他保住了自己的饭碗,没有被刘邦扫地出门;大方面,他道明了各方的政治优劣,话中有话,间接地拍了刘邦一个既响又客观的马屁。他承认了收受贿赂,剥光自己任刘邦处置。

一席话说得刘邦疑虑顿消,对陈平倍增好感,并重重地赏赐一番,提升他为护军中尉,专门监督诸将。非有智谋者难有陈平出色的临场表现,他又一次成功地解救了自己,从此之后,他完全放开了手脚,在刘邦帐下大干了一场。

送给刘邦的大礼

公元前209年,烽烟四起。英雄人物想踩着时势,登上历史舞台,来一场漂漂亮亮的演出,留名史册。这是理想,最现实的是揭竿而起,为填饱肚子,为满足基本生活需要,打倒皇帝,自己也混个皇帝当。陈胜吴广的起义虽然最后遭到失败,但给后来者提供了蓝本,也为一些志在改变现状的有识之士创造了平台。各地草莽英雄争相在历史的转折点上探出了头,谁生谁死、是非成败难以知晓。今天刚隆重宣布造反,明天葬身山野都有可能。哪个揭竿而起的英雄向处于犹豫抉择中的你送来请柬,你忍不住诱惑跟了他,显得不太明智。侍奉他就是跟定了他,和嫁人的女孩子一样嫁鸡随鸡,嫁狗随狗。选择一个有前途的主子,好好发挥积攒了一身的能量显得很重要。陈平择主基本是在这段时间拉开帷幕。当时,魏咎被立为魏王,即陈平的第一个主子。陈平不久辞别父老前往临济投奔魏王,后来又转入项羽手下做谋士。项羽不买陈平的账,他也满心郁闷。直到鸿门宴,他才看到了自己一身才能的希望。

刘邦在鸿门宴上的一系列表现,虽然看起来很被动,但相比项羽的固执、不变通,刘邦的善于用人触动了陈平敏感的神经。才华横溢的陈平陷入了“身在楚营心在汉”的矛盾之中,这一点刘邦心领神会。两个人处于暧昧的政治关系中,彼此心照不宣。正在这时,刘邦被项羽软禁在咸阳。刘邦问计于张良,可张良也身陷敌营,一筹莫展。这时,他们想到了陈平,张良决定试试,暗中去找陈平。

没想到两人一见如故,相见恨晚。张良毫不讳言来访的意图,陈平这样答复:“要从项羽身边救出刘邦,首先要调虎离山,必须支开范增,有他在身边,事情就不好办。”陈平请项羽给楚怀王上义帝的尊号,送他到郴州去养老,这样项羽就可以此号召天下了。陈平的话正合项羽的意。

不久,范增上朝见项羽,项羽对范增说:“天无二日,民无二主。”还把陈平的话重复了一遍,说是自己的看法。范增立即附和说:“大王,这事儿还真得解决,宜快不宜迟。而且,这事儿还就得我去。”但范增毕竟也是谋士,不会盲目行事,临行前向项羽提出三“不行”,第一件就是不能让刘邦回到汉中,项羽点头,范增才走。范增后脚刚出,陈平就趁着早朝奏上一本:“现在刚安定下来,必须节约。诸侯们聚集咸阳,每路兵马都不下四万人,军粮的负担极重,若不赶快让诸侯们回国,恐怕老百姓就负担不起了。”

项羽一听,吃了一惊,马上传旨:天下诸侯,路远的给十天期限,路近的给五天期限,在限期内做好回国的准备;唯有刘邦留在咸阳,陪王伴驾。项羽也不是便宜的主,扣住刘邦,在陈平的意料中。他趁各路诸侯返国的机会,让张良使用声东击西的计策。于是,刘邦依张良之意上表,向项羽请假回故乡沛县。

项羽犹疑不决,张良和陈平唱起了双簧。张良先说:“不能叫刘邦回乡取家眷,不然他也许就在沛县称王了。您不如派遣他带着残兵败将回汉中去,再派人去沛县取他的家眷做人质,好教他规规矩矩做人。”

陈平乘机上奏:“陛下都把刘邦封为汉王了,也已经布告天下,臣民共知,却不让他上任,恐怕不足以取信天下吧。人家也许会说,陛下一登位便说谎,那以后发个命令,大家都不听话了。不如听张良的话,把刘邦的眷属当人质,留在咸阳,遣他回汉中去,这样既可以保全信用,又可以约束刘邦,不是两全其美吗?”

项羽想了很久,同意了。陈平出手相救,刘邦回营后立即拔寨起程。声东击西的计策不仅保住了刘邦的性命,更为刘邦日后东山再起赢得了良机。如果不是倾向于刘邦,作为项羽的手下,陈平不会就这么送刘邦一个大礼,对于项羽这可是放虎归山的危险生意。但陈平和刘邦的眉来眼去让他成为刘邦变相逃脱的幕后主谋。在刘邦那里,他是否欣赏陈平还不得而知,但至少陈平在他心中占有一席之地。

同类推荐
  • 重生三国之我是郭嘉

    重生三国之我是郭嘉

    八月,钱塘潮起,曹操在邺城问身旁的郭嘉道:奉孝,我想去江东看潮,你说该怎么办? 郭嘉歪着脑袋想了想,答曰:灭掉孙权便是! 曹操点了点头,又问:可是,我突然又想吃火锅了,这又该怎么办? 郭嘉又歪着脑袋想了半天,答曰:灭掉刘备便是! 曹操低下头,暗自纠结了起来:那我究竟是先吃火锅呢,还是先去看潮呢? 郭嘉顿时一个踉跄,他看着曹操那张无辜的脸,小心翼翼地问:要不咱们猜丁壳? ———————————————————————————————— 本简介由[重生之郭嘉书友群87763108]提供
  • 资治通鉴故事大全集

    资治通鉴故事大全集

    金涛主编的《资治通鉴故事大全集》是一部优秀的历史巨著,它以年为经,以事为纬,事件的年份极其清楚。它收集材料丰富,对历史事件有比较详细的记载,所用材料比较真实可靠。这部书行文优美,结构严谨,长于叙事,不仅是历史巨著,也是优秀的散文作品。
  • 无良皇帝

    无良皇帝

    为自己的新书广告一下《横眉》,为一部都市类型小说。有如下几种方式能找到,在本浏览页把尾数替换为85220。或点击作者博客,可以找到。或在搜索栏中搜索。或在首页白金作者推荐栏中,可以找到。手头上有闲票的哥们,不要吝啬,帮忙投上票,不胜感激。
  • 海盗之谜

    海盗之谜

    带给读者一场视觉饕餮盛宴是谁在罗马帝国的鼎盛时期绑架了凯撒大帝?是谁曾使整个欧洲瑟瑟发抖、为之战栗……是神出鬼没的海盗。本书为你揭秘海盗的世界,挖掘了人类社会、地球乃至宇宙所包含的难解谜题首次披露了大千世界中神秘的、充满悬疑色彩的谜团背后鲜为人知的内幕这套百万字的传奇读本精选了有关国宝、密码、海盗、大谋杀、诡异事件、离奇事件的未解经典内容选配了数千幅珍贵图片,让你领略海上冒险生涯的残酷与激情!
  • 拍案说史:中国历史的暗角与拐点

    拍案说史:中国历史的暗角与拐点

    历史之所以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就是因为它留给我们不胜枚举的闪光点,以惊人的相似重现在历史大舞台上。这些或大或小的闪光点就是历史中风格迥异的暗角与拐点,它们至今仍然是人们茶余饭后的重要话题。暗角是历史发展中的量变,拐点则是质变。高屋建瓴地审视历史,你就会发现:量变的能量可能很小,但日积月累之后,质变就会发生。于是,历史中的拐点总是伴随着国家的巨变,或发展、或灭亡。古人的生存轨迹无不证明着这些道理,也用亲身经历的暗角与拐点警示着后人。历史的长河中一个个王朝覆亡,一代代帝王兴起,历史的暗角与拐点,就是盛衰往复的过程中最夺目、最令人深思的历史瞬间。
热门推荐
  • 别笑,这是大清正史3:十全武功

    别笑,这是大清正史3:十全武功

    《别笑,这是大清正史》系列第三部,描画了自康熙末年诸子争立至嘉庆初年平定白莲教约80年间的历史。其中以雍正、乾隆两朝的政治斗争和军事征伐贯穿全篇,而乾隆帝所谓的“十全武功”则是作者全力论述的重头戏。书中,雍正帝矫诏篡位,残杀兄弟,屠戮功臣,摧残士人及神秘被刺,乾隆帝两平准噶尔、大小金川之战、缅甸之役等丢人现眼的“十全武功”,惨烈的文字狱及各种宗教起义,都得到最优特色的体现。作者眼毒心明,无情地拆穿康雍乾三朝所谓盛世的谎言,将雍正、乾隆内心的阴暗与变态淋漓尽致地剖露出来,足以令深受教科书毒害的读者大跌眼镜,脊背发凉。
  • 魔界仙踪之上古诅咒

    魔界仙踪之上古诅咒

    古老的幽静森林里,一场刺激、精彩的魔法对决正悄然上演。同时三个因莫名的逃亡而来到了魔法界的少年,这里有非正非邪的人马族、高大伟岸的巨人还有凶残的骷髅狼等等,一切神秘的冒险背后是谁的阴谋?还是谁的刻意安排?
  • 名门女王

    名门女王

    冰冷的手术台上,他无情的话将她彻底打入地狱。原来痴心守望两年,却换不来他一点留恋。哀莫大于心死。所以,当迟来的外公问她是否愿意离开这里的时候,她答应了。她与这个城市最后的羁绊,也就只有那个孩子了。当所有人都以为她难产死了,她却以新的身份,登上了欧洲的上流舞台。金钱、权力,都是她脚下草芥,所有人都对她阿谀奉承。她不再是以前那个爱得卑微的女人,现在的她是这个世界的女王!再次回归这座城市,她已是浴火凤凰,尊贵无双、翱翔九天。顾秣——有些东西,过去就是过去,没有谁会在原地等你。就算你后悔,但是对不起,我也不是那吃回头草的马。这个世界上,已经没有任何人值得我流泪,我要做当之无愧的女王!苏日安——有些东西,只有失去,才懂得珍惜。他曾经视她为无物,但是却不知,她早已如空气般渗透每个角落。直到她难产而已,他才发现,自己早已爱上她。我们还是否能够重来?◆声明◆1.本文中出现的一些相关名词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2.本文一对一,但不是回头文,男主也绝不会是负心男哦亲~3.本文男配多多,美男多多,欢迎收藏~4.推荐我的完结V文《重生-腹黑千金》
  • 无用是书生

    无用是书生

    《无用是书生》选取历史上的一群特殊知识分子,意在通过对他们人生命运的解剖,探求其悲剧原因中有多少是种必然,多少只是偶然,多少原本可以避免,并以此照见我们今天的立身处世。近20位历史上的文人,大体每人一篇——既非人物小传,也非名人逸事传奇,而是一个齐整的散文系列,作品每每从独特的角度切入,紧扣人物一生中重要的“点”进行叙述、铺陈、议论,读罢可思、可感、可叹。《无用是书生》由诸荣会编著。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不懂财务就当不好房地产企业经理

    不懂财务就当不好房地产企业经理

    通过《不懂财务就当不好房地产企业经理》的阅读,你将学到:全面掌握三大财务报表,读懂财务报告,非财务人员与财务部门在统一的平台上达成有效沟通,建立起清晰的成本控制意识与内部控制方法,强化财务管理意识,提高企业运作效率,学会使用预算等财务工具加强内部管理,运用财务思维视角运作企业。找到提升运营绩效的方法。,不论何种行业,优秀的经理人必定是一位财务高手,教你轻松驾御房地产企业必备的财务方法与技巧
  • 倾城花痴:大叔求扑倒

    倾城花痴:大叔求扑倒

    花家姑娘怪癖多、难养活……花家的血脉跟她一起GAVMOVER了。可为么要穿越?为么要把花家的各种苦逼属性全都带来?她不要行不行?她想长大,想试试大姨妈的痛,想要36D……要扑到一个酷美男!为么就这么难?大叔,萝莉很好推咩,求扑倒!另外,不许叫花姑娘,不许叫花痴,她叫……(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BOSS来了:嘟嘟快跑

    BOSS来了:嘟嘟快跑

    胡嘟嘟有三好:纯真、可爱、易骗倒。外加贪钱、嘴馋、人缘好。什么?性格莫测的大老板也看上了她?不行啊大老板,人家喜欢的是你旁边的特助先生啊!大BOSS版本:胡嘟嘟,我堂堂Z.S杂志公司的总裁,要钱有钱、要权有权、光这张脸就上了亚洲最帅风云榜的第一,你还有什么不满?总之,这是一部腹黑总裁威胁利诱、步步紧逼、寸土不让的欢喜追妻大剧,精彩不容错过!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