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23200000029

第29章 汉文(2)

西汉建国以后,为奖励功臣,高祖论功行赏,封了萧何等一百四十余人为侯。司马迁考察了这些功臣侯者的始末及相关史料,编成了《史记》十表之一的《高祖功臣侯者年表》,本文是该表的序。文中,司马迁探究了这些被封为侯的功臣们受封和后来衰微的发展过程,皆“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而他们之所以日趋没落,主要是他们的子孙因富贵而日益骄横,不能自我管束,以至犯法;其次是法网日趋严密。这些情况,可供后来学者借鉴、参考。

■ 妙评

是表序论,纯从两面夹写,于汉待功臣之寡恩及功臣不善自处之故,曲曲传出,而却无一字呆板,用笔之妙,真不可思议。

——清·李景星《史记评议》卷一

■ 孔子世家赞(选自《史记·孔子世家》) ■

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①”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②。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低回留之,不能去云③。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馀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④!

【注释】

①孔子(公元前551年—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一生周游列国,主要从事著述、讲学;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世家:《史记》五种体例之一。止:句末语气词。景行(háng):宽大的道路。景,大。行,路。

②乡(xiàng)往:即“向往”。乡:同“向”。

③低回:徘徊。

④六艺:指《诗》《书》《礼》《易》《乐》《春秋》,又称“六经”,是儒家重要经典。。折中:取正,用做判断事物的准则。夫子:古代男子的尊称。孔子之门徒尊称孔子为夫子,故又成为对老师的专称。

【鉴赏】

《孔子世家》是《史记》三十篇世家之一,记载了孔子的生平活动和思想。本文是这篇世家末尾的赞,是司马迁对这位儒家圣人的总评价,认为孔子是最高的圣人,表达了他对孔子由衷的推崇、敬仰以及向往之情。

赞语开篇即借用《诗经》里的两句诗作总评揭示出自己对孔子的无限景仰。接着说读其书如见其人,用一“读”字、一“想”字,传达出作者对孔子人格的深深憧憬。接下来谈到仲尼虽逝,然其遗物依然,其遗教犹在。司马迁面对这一切,恍若重逢故人,不忍离去。一“低回留之”,一“不能去云”,写出了作者的眷眷深情。这一切很自然地让司马迁意识到:恰恰是一个人在后世影响的大小,增损着其生命本身的意义。天下君王、贤人众矣,他们生前的荣耀与其自身的生命一起完结;而孔子身为平民百姓,其思想学说却万世流芳,泽被深远,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司马迁给予孔子无以复加的赞誉,即“至圣”!

综观全文,开篇作总评,继而从遗书、遗物、遗教三个方面分述,结尾再以总评加以升华,写尽无限敬仰、崇奉、向慕之意。而前一总评,乃立足于孔子与作者自身的比照,主要从作者自身的感情落笔,因此显得亲切;后一总评,主要立足于孔子与天子、王侯以及后世儒家学者的比照,侧重从孔子的历史影响着墨,因此显得得体。二者相互映衬,而各有韵味。另外,赞语第一层主要是描写,第二层主要是叙事,第三层主要是议论。但描写含情,叙事含情,议论亦含情,读之但觉字里行间深情无限,令人肃然起敬,悠然怀远。

■ 妙评

赞孔子,又别作异样淋漓之笔,一若想之不尽,说之不尽也,所谓观海难言也。

——清·金圣叹《天下才子必读书》卷七

为夫子作赞,若提起道德来,请问从何处说起?此惟引《诗》自述莫测高深,仅有向往之诚……忽以“至圣”两字作结,而道德之尊已在内,何等省力!此极轻极松之笔。

——清·林云铭《古文析义》卷八

“至圣”如何下赞?只写向慕之神。一百五字中,备虚实、纵握、案断诸能事。

——清·浦起龙《古文眉诠》卷二十二

赞语精微淡远,平易中自有风神,读之令人肃然生敬。……或云赞语称孔子处极浅近,不知正太史公笔力高妙、意思含蓄处。

——清·牛运震《史记评注》卷五

■ 外戚世家序(选自《史记·外戚世家》) ■

自古受命帝王,及继体守文之君,非独内德茂也,盖亦有外戚之助焉①。夏之兴也以涂山,而桀之放也以妹喜;殷之兴也以有娀,纣之杀也嬖妲己;周之兴也以姜原及大任,而幽王之禽也淫于褒姒②。故《易》基《乾》《坤》,《诗》始《关雎》,《书》美釐降,《春秋》讥不亲迎③。夫妇之际,人道之大伦也。礼之用,唯婚姻为兢兢。夫乐调而四时和。阴阳之变,万物之统也,可不慎与?

人能弘道,无如命何④。甚哉妃匹之爱,君不能得之于臣,父不能得之于子,况卑下乎⑤!既欢合矣,或不能成子姓;能成子姓矣,或不能要其终,岂非命也哉⑥?孔子罕称命,盖难言之也。非通幽明之变,恶能识乎性命哉⑦?

【注释】

①外戚:帝王的母族、妻族。序:一种文体,相当于引言。继体守文:继承先王正统,遵守先王法度。文:礼乐制度,法令条文。

②涂山:古代部落名。在今安徽寿县。传说夏禹娶涂山氏之女为妻,生夏启。妹(mò)喜:夏桀妃,有施氏女。夏桀对她宠爱有加,言听计从,商汤灭夏,桀和妹喜南奔而死。 有娀(sōng):古国名,在今山西运城蒲州镇。传说帝喾娶有娀国之女简狄为次妃,生契,为殷始祖。妲(dá)己:商纣之妃,助纣为虐。后武王灭商,纣与妲己均被杀。姜原:又作“姜嫄”,有邰氏女,传说为帝喾元妃,周始祖后稷的母亲。大任:即“太任”,周季历之妃,文王的母亲。禽:同“擒”。褒姒(sì):周时褒国女子,姒姓。周幽王宠妃。姒不好笑,幽王悦之万方而不得,乃举烽火以召诸侯,诸侯急至,而知并无外敌人寇事,褒姒大笑。幽王遂数举烽火,以博褒姒之笑。后申侯与犬戎攻周,幽王又举烽火,诸侯以为戏,不至,幽王被杀。

③《易》基《乾》《坤》:即《易》始《乾》《坤》。乾、坤乃《易经》中的两卦,表示阴阳、男女等。《关雎》:《诗经》第一篇,《诗序》以为“《关雎》,后妃之德也”。《书》:即《尚书》,我国古代第一部训诰体散文总集。釐(lí)降:下嫁;指帝尧把两个女儿嫁给舜。釐,治理。亲迎(yíng):迎娶。古代结婚六礼之一。新婿亲至女家迎娶。纪侯娶鲁女,只派大夫纪履繻去迎接,故《春秋》讥之。参见《春秋·隐公二年》。

④弘道:发扬道义。弘,廓大,发扬。

⑤妃(pèi)匹:指夫妇。妃,同“配”。

⑥子姓:犹子孙。要(yāo):求,期求。这两句意为虽有子孙而不能求其善终。

⑦幽明:泛指可见和不可见的,有形的和无形的,如生死、阴阳等。

【鉴赏】

《史记·外戚世家》记载了汉兴以来自吕后开始的汉高祖、文帝、景帝、武帝四朝外戚家族的盛衰史,本文是其开头的一段序。文中作者阐述了夏、商、周三代的得失,以此说明帝王的婚姻的重要性,认为后妃、外戚之祸将危及宗庙社稷和子孙后代,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治乱,阐明了君国兴衰与外戚之间的关系;继论“命”这种无形的力量对“妃匹之爱”的规定,强调了婚姻关系是人伦的根本,必须持慎重态度,且应注重修德。戒劝之深,感慨之诚,无不蕴含文中。

■ 伯夷列传(选自《史记·伯夷列传》) ■

夫学者载籍极博,犹考信于六艺①。《诗》《书》虽缺,然虞、夏之文可知也②。尧将逊位,让于虞舜。舜禹之间,岳牧咸荐,乃试之于位,典职数十年,功用既兴,然后授政,示天下重器③。王者大统,传天下若斯之难也④。而说者曰:“尧让天下于许由,许由不受,耻之逃隐。及夏之时,有卞随、务光者。”此何以称焉?太史公曰:余登箕山,其上盖有许由冢云。孔子序列古之仁圣贤人,如吴太伯、伯夷之伦详矣⑤。余以所闻,由、光义至高,其文辞不少概见,何哉⑥?

孔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⑦”“求仁得仁,又何怨乎?”余悲伯夷之意,睹轶诗可异焉⑧。其传曰: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⑨。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⑩:“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11}?于嗟徂兮,命之衰矣{12}!”遂饿死于首阳山。由此观之,怨邪非邪?

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积仁絜行,如此而饿死{13}。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然回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蚤夭{14}。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盗跖日杀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竟以寿终,是遵何德哉{15}?此其尤大彰明较著者也。若至近世,操行不轨,事犯忌讳,而终身逸乐,富厚累世不绝。或择地而蹈之,时然后出言,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不可胜数也{16}!余甚惑焉,傥所谓天道,是邪非邪?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亦各从其志也。故曰:“富贵如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举世混浊,清士乃见。岂以其重若彼,其轻若此哉?“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贾子曰:“贪夫徇财,烈士徇名,夸者死权,众庶冯生。{17}”同明相照,同类相求。“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18}”伯夷、叔齐虽贤,得夫子而名益彰;颜渊虽笃学,附骥尾而行益显{19}。岩穴之士,趋舍有时,若此类名堙灭而不称,悲夫{20}!闾巷之人,欲砥行立名者,非附青云之士,恶能施于后世哉{21}!

【注释】

①载籍:书籍。考信:稽考、征信。

②虞、夏之文:指《尚书》中的《尧典》《舜典》《大禹谟》。

③岳牧:相传尧舜时有四岳、九牧。四岳:分掌四方诸侯的四个大臣。九牧:九州的行政长官。典:主持。天下重器:天下是贵重的宝器。此指象征国家权力之物。

④王者大统:帝王是最大的统治者。

⑤吴太伯:周文王姬昌的伯父,让位于弟弟季历,自己出逃到荆,自号句吴。伦:类。

⑥其文辞:指有关许由、务光等的记载。不少概见:一点儿都看不到。概,略。

⑦“伯夷、叔齐”句:引文见《论语·公冶长》。希:同“稀”,少。

⑧轶(yì)诗:散失的诗篇,指下文的《采薇歌》。

⑨木主:木制牌位。

⑩叩马:也作“扣马”,牵马使停。

{11}安:疑问代词,哪里。

{12}徂:同“殂”,死去。

{13}絜:同“洁”。

{14}空(kòng):穷,匮乏。糟糠:酒渣、谷皮,喻粗劣的食物。厌:同“餍”,饱足。

{15}盗跖(zhí):传说是春秋时反贵族统治的领袖,“盗”乃蔑称。肝人之肉:即“肉人之肝”,吃人心肝。

{16}蹈:落脚。时然后出言:到了一定时候才说话。

{17}“贪夫徇财”句:见贾谊《鵩鸟赋》。徇:同“殉”,为……牺牲生命。冯:同“凭”,依恃,这里有贪求意。

{18}“云从龙”句:见《易·乾卦》。

{19}笃学:专心致意于学问。附骥尾:比喻追随先辈圣贤或名人之后。

{20}岩穴之士:隐居山野的人,即隐士。

{21}砥:磨刀石,这里作动词,指磨炼,培养锻炼。青云之士:即德高望重、高尚超脱之人。施(yì):延续,流传。

【鉴赏】

列传这种史书体裁,是司马迁在《史记》中的首创,一般是记叙帝王、诸侯以外的人物的事迹,也有少数记外国和少数民族的历史。本篇是《史记》七十列传的首篇,以孔子等人的言论为线索,用许由、务光等的事迹作陪衬,简略地记叙伯夷、叔齐兄弟俩在父亲死后都不愿继承王位、劝阻周武王伐纣和不食周粮、隐居首阳山、直至饿死等生平事迹;又借善人、恶人的不同遭遇,表示了作者对“天道”的困惑。

天道观,或说天命意识,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其实质内涵可概括为两句话,即善有善报,恶有恶报。遗憾的是,这种善良的意愿说到底不过是一种主观设定,它无以获得历史或现实经验的证实,司马迁的困惑便根源于此。对他来说,伯夷、叔齐、颜渊无疑是积仁洁行、德行美好的人,但伯夷、叔齐最终饿死于首阳山,颜渊糟糠不厌,英年早逝;而盗跖横行天下,以人肝为食,却寿终正寝。司马迁百思不得其解,“甚惑焉,倘所谓天道,是邪非邪?”太史公对天道的困惑具有强烈的现实感,他思接千载,感慨万千:不唯感慨历史,亦感慨现实;不唯感慨他人,亦感慨自身。但对天道的困惑并不等于对天道的否定。事实上,他强烈渴望那种上天报善惩恶的能力能够在现实人生中得以实现。对司马迁来说,如果上天不能眷顾世人的德行,道德便失去了根本的保证。

本文笔法奇妙。名为“列传”却不以叙事为主体,直以议论代叙事;名为《伯夷列传》却不以伯夷为主体,直是上下古今。一方面,笔势跌宕奇兀,变化纷繁,有遍地花开之妙;一方面,文意似断实续,形散而神聚,了无芜杂枝蔓。

文章从广博的典籍落笔,既不从伯夷起,又不以伯夷终,凌空起笔,戛然而止。伯夷、叔齐虽为全文关节,却又似在漫不经心之中。篇中数层顿挫,诸多照应,句句洒脱而语语有心,为世间罕见的大手笔,读之知虚实、顿接、起伏、转曲之妙,堪称文章绝唱。

■ 妙评

通篇纯以议论咏叹,回环跌宕,一片文情,极其纯密,而伯夷实事,只在中间一顿序过。如长江大河,前后风涛重叠,而中有澄湖数顷,波平若黛,正以相间出奇。

序伯夷处,全以孔子作主,由、光、颜渊作陪客,组织贯串,照映前后,极其奇肆,又极其纯密,是史公得意之笔。

步步顿折,步步呼应,欲止而复起,欲行而又留。如轻云在天,微风拂之,或卷或舒,婀娜万态,吾乌乎测之!

妙处在杂引经传,层间叠发,而神理自成一片,纵横变化,绝不费手,非史公其孰能之?

——清·吴见思《史记论文》第五册

文如云龙雾豹,出没隐见,变化无方,此《庄》《骚》、太史所同。

——清·刘熙载《艺概·文概》

正意只“举世混浊,清士乃见”数语,文却从四面写来,匣剑帷灯,隐隐中不啻自传。此最史公神情动荡之笔。

——近代·秦同培《精选广注黎氏古文辞类纂》第三册

■ 管晏列传(选自《史记·管晏列传》) ■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①。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②。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③。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④。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⑤。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馀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⑥。

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故其称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⑦。”“四维不张,国乃灭亡⑧。”“下令如流水之源,令顺民心。”故论卑而易行⑨。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贵轻重,慎权衡。桓公实怒少姬,南袭蔡,管仲因而伐楚,责包茅不入贡于周室⑩。桓公实北征山戎,而管仲因而令燕修召公之政{11}。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12}。故曰:“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管仲富拟于公室,有三归反坫,齐人不以为侈{13}。管仲卒,齐国遵其政,常强于诸侯。后百馀年,而有晏子焉。

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14}。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15}。其在朝,君语及之,即危言;语不及之,即危行{16}。国有道,即顺命;无道,即衡命{17}。以此三世显名于诸侯。

同类推荐
  • 经典的散文

    经典的散文

    散文是美的,它能给人以美的享受,然而什么样的散文才是最美的散文呢?秦牧曾说:“精粹警辟的、谈笑风生的、亲切感人的、玲珑剔透的,使你读时入了神、读后印象久久不会消失的好散文,还是不多。”他还说:“一篇好的散文,应该通过各种各样的内容给人以思想的启发、美的感受、情操的陶冶。”品读精美的散文,宛如清风般涤荡沐浴;让散文的清扬与美丽永远地伴随你。
  • 遇见你之后,都是好时光

    遇见你之后,都是好时光

    相遇、分离、等待、回忆,最终释然。本书是一本温暖人心的青春文字,书写了当下年轻人感情的各个横切面,与《匆匆那年》、《从你的全世界路过》等青春书籍,一起掀起“怀念青春,回味温暖”的热潮。四十八篇独具个人风格的温暖爱情故事,是作者的故事,也倒映着每一个用力爱过的人的影子。值得纪念的时光,与幸福有染,与憾恨无关。
  • 2011年散文排行榜

    2011年散文排行榜

    为了梳理和总结2011年中国散文创作,中国散文学会在浩如烟海的散文创作中,推荐编选了2011中国散文排行榜,入选的40余篇作品均富有艺术特质,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代表了2011年度中国散文创作的整体面貌。囊括了包括余秋雨、贾平凹、陈忠实、梁晓声等著名作家的2011年佳作。
  • 世说人语

    世说人语

    精选了郑逸梅写人物、谈掌故、品艺事、话图书的文章上百余篇,撷英采华,变成这部郑逸梅美文类编。共分人物编、书话编、掌故编、艺事编四辑。所选皆为郑文精粹,而又以类相从,可以和而观之,也可性有偏嗜,各取所好,一编在手,尽享快乐阅读的陶然之感。
  • 远去的故乡(高平作家丛书)

    远去的故乡(高平作家丛书)

    路遥之后的农村,经过了百年的喧哗,最终沉寂下来。这种变化很让人伤感,但也给后世留下了许许多多可供思索的空间。这时候,在城市的某一个角落,有一批人在思念楼层下覆盖的麦田和田野上刮过的爽风。韩慧就是其中之一。迅速逝去的东西似乎唤醒了身体里沉睡已久的某些东西,这些东西非常熟悉,比方承担、责任、修平治齐这些非常非常传统的意识,同时又是如此陌生。爆炸式汹涌而来的信息,令人眼花缭乱俗世风景,在内心形成的冲突不言而喻。但是,唤醒的东西无疑是急迫的,那就是表达的欲望。
热门推荐
  • 生活窍门一本通

    生活窍门一本通

    本书涵盖了人们最需要知道的知识领域,书中采用了最简明易懂的语言,最经典的生活经验,为读者提供方便。减少麻烦,是一本最实用的综合性生活指南。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天才召唤师

    天才召唤师

    17号,这是她前世的代称前世被当做实验体的她,杀光了除了父亲所有的人,也包括她自己。再次睁眼,她却已经来到了陌生的世界没落家族,被人伤害致死的云家小姐就是她再一世的身份护她如命的父亲和兄长,成为了她再一次活下去的力量偌大家业糟人窥视,引来了杀身之祸既然她成为了云枫,别人也休想再动云家一分一毫!夺云家财产者,五倍之力还之!谋云家性命者,十倍之力还之!如此还有妄动云家之人,她定会全力还之,不死不休!所以,她选择了毫不犹豫的站起!从此,大陆上少了一个废柴,多了一个绝世天才!战士很难晋级吗?对不起,我拥有秘宝炼体,三天蹿两级哦。魔法师很厉害吗?对不起,我不稀罕。她感知五系的元素,全系的魔法师悄然诞生。召唤师很稀有吗?对不起,我就是千年一遇的召唤师哦,而且还是五系的,魔兽什么的不在话下,还有一只似乎是万年等一只的幻兽的肉球呢 ̄身怀神秘的奇宝,云家的老祖亲自为她指点修炼之路,身旁跟随者一只似乎是上古幻兽的奇怪肉球,身为万年难遇的召唤师,顺便战士魔法师镶嵌师炼器师什么的,她从来都是很低调——低调的嚣张!让我们见证,这一代枭雄,是如何从起点出发,一步步的攀登,直至金字塔的顶端!从此,君临天下,傲气凌人
  •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成语故事之二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成语故事之二

    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它是比词的含义更丰富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而且富有深刻的思想内涵,简短精辟易记易用。并常常附带有感情色彩,包括贬义和褒义,当然,也有中性的。“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成语故事”汇集了众多的成语,详细地讲解了其释义及相关出处,使读者在增长知识的基础上、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
  • 大荒武神

    大荒武神

    大荒之内百族并立,万国称雄,武道繁荣昌盛,精妙绝伦,武者强身健体,粗壮筋骨而力达千斤。其中高手,一拳打出暗合天道,江河倒流,大地碎裂,武道至极,破山河,碎日月,手握乾坤,不朽成神。 身世诡异的古昊出生在这波澜壮阔的大世界之中,从而掀起一页新的篇章。新建的书友群:162183876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李琬若:从中国留学生到美国市长

    李琬若:从中国留学生到美国市长

    李琬若将自己在美国四十多年生活和参政经历真实地告诉自己的同胞听,就是因为她同时爱着两个“祖国”,而她的两个“祖国”之间却对对方真实的东西了解得实在太少,太片面。
  • 活金

    活金

    他体弱多病,却是天定的护灵之人,以德报怨,收服逃窜的金马,挽救受难的村民,觉醒的他,得到了强大的灵力指环,修炼血精,追寻活金渊源,危机困境之下,他成就了传奇人生。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