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色彩鲜艳美丽而没有芳香的花朵,不能给戴它的人带来多大的快乐;听到嘉言而不去身体力行,也是没有多大益处。
进荀子《劝学》中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每天精进一点点,是铸就你事业成功大厦的基石,是你立身于世界的垫脚石,更是你人生道路上的铺路石。这一点点的进步里面,有汗水,也有掌声,有泪水,也有鲜花。
参禅
禅是社会的,大众的,是大自然中共有的,宇宙中原有的。禅,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就在我们眼前、左右,在我们的心底。
禅最直接的方式,就是从生活上去实践,从衣食住行处寻个着落。那么,一屈指,一拂袖,行住坐卧,无一不是禅。
火钳禅
有两个禅僧来参赵州从谂禅师。赵州不管新来的还是旧相识,都让他们喝茶去。坐在一旁的当家师(监院)不明白,赵州说,你也给我喝茶去!寺院里还有一大套各种各样喝茶的仪式。因此,可以说,禅僧大概是世界上最爱喝茶、最会喝茶的人群了。
山下的岔路口开了一座茶馆,生意十分兴隆。这里既不是交通要冲,也不是集镇闹市,开茶馆的是个五六十岁的老太婆。慕名而来的茶客,也大都是些出家的和尚。为何茶馆能开得红红火火?
岔路口附近的山上有一座规模宏大的禅寺,所以,来喝茶的僧人众多也就不算什么怪事了。可是,有的禅僧还跑了几千里赶来喝茶,这恐怕就不像一碗茶水这样简单了。
原来,他们听说开茶馆的老太婆见地高明,禅法了得。
对于茶客,老太婆远远看一眼,马上就知道谁是为了喝茶,谁是为了窥探她的禅功。一心一意来喝茶的人,她笑脸相迎,热情招待。若是遇到那些为禅来的人,老太婆总是神秘兮兮的一笑,用眼神示意他到屏风那边。看她那神态,仿佛要将秘不二传的佛法禅告诉你。
屏风那边是灰尘纷飞的炉灶间。可是,却有不少禅僧悄悄地、兴奋地来到屏风后边,准备洗耳恭听。这时,老太婆总是顺手拿起捅炉子的火钳,毫不留情地敲在他们的光头上。
还真的有人在老太婆当头棒喝下豁然大悟了,满面笑容而去;不悟的人也不肯说挨了火钳,只能笑而不宣。
同是微笑,滋味不同,酸甜苦辣,一切都在不言中。
禅茶一味,禅,就在茶里!你不老老实实喝茶,细细品味生活中的禅机,额外寻找什么禅?只能找到火钳禅!可是,偏偏很少有人能抵御住“屏风那边”的诱惑。因为他投机取巧之心不死,总是幻想天上掉馅饼。为了臆想中的馅饼,往往掉进形形色色的陷阱。颂曰:
心外无法,心外无禅。
观照自心,满目青山。
坐禅不能入定
唐开元年间,有个潭州禅师名叫智隍,曾在五祖弘忍大师门下参学。后归长沙卢山寺,致力于坐禅,常时入定。他的声名远播。
当时,另有一位禅师,他到曹溪慧能大师门下参学30年。最后他离开曹溪北返。在路上经过智隍所居的地方,便造访智隍说:“闻尊者常时入定。当你入定时,有心入呢?还是无心入呢?若有心入,一切有情含识之流也,可以像你一样的得定;若无心入,则一切无情草木瓦石也能入定。”
智隍回答说:“当我入定时,不见有无之心。”
这和尚便说:“如果你不见有无之心,即是常定,既为常定;何有出入。”
智隍无辞以对。便问:“你说你从能大师处来。能大师教了你什么?”
这和尚回答说:“据我师所说,不定,不乱,不坐,不禅——此乃如来禅。五阴本空,六尘非有。不静不明,非有非空,不住中道,不作,无所得,然而自在无碍,佛性无所不包。”
智隍听了这一段话以后,立刻大悟,叹息说:“这30年我是白坐了!”
慧能禅宗始终认为,坐禅不能入定。因为太执著于追求佛性,反而一无所得。佛性无所不包,无处不在,只要你放下那颗执著心,它就自然呈现。
坐禅的目的
从前,有个卖豆腐的人,每天都送豆腐到寺院,成了寺院的常客。一天,他像平常那样送来了豆腐,看到寺院的师父们都在专注地打坐。卖豆腐的人心想:“我整天都在忙着卖豆腐,真是羡慕他们有时间可以坐下来打坐。今天时间还早,我也学学他们,在这儿坐一会儿。”
卖豆腐的十分开心地进入禅堂,他心无杂念,一心一意地打坐。过了一段时间,他如获至宝地欢呼道:“真想不到,打坐还有这样神奇的功效!”
禅师问道:“什么功效,居然如此开心。”
“现在你知道坐禅的功效了吧?不用烧香、礼拜、念佛、修忏、看经,只管打坐。”如净禅师说道:“坐禅不是沉思冥想,更不是发呆,安然稳坐于自己的法性之座,你就能看到自己的内心世界了。”
如净禅师继续说道:“只要我们肯努力下工夫,等到内心平静,自然能够涌现出朗朗的明月,纷乱的念头平息了,清明的灵性就自然显现出来。坐禅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身心解脱,把我们虚妄的心脱落尽净。坐禅的人,将他们的生命投注于禅坐之中将消灭动荡的身心,虚妄的世界。在永恒无限的静坐中,将清静的本心,流入无限的时空,从而达到不迷不悟、完全解脱的境界。”
我们为了求得身心的解放,而去坐禅,想把内心的欲念,虚妄完全脱落尽净。不过要真达到不迷不悟,完全解脱的境界,还是需要自己的内心世界真是这么想,而不是表面做给人看的。
参禅60年,开悟一瞬间
有位年老禅僧参禅一甲子,出家数十年,未求慧解,又未开悟,经常悔恨不已。一天,见一青年法师和他人论说四圣谛之理,心生钦佩,便很诚恳地向青年法师请求开示。青年法师戏谑老禅僧道:“你只要天天以美食供养我,我一定教你证悟的法门。”
老禅师求道心切,真的以上等美食天天供养青年法师,时日一久,青年法师因老禅僧要求开悟,老是说时日无多,不能再等下去了。青年法师想再和他恶作剧一番,因此说道:“好!你跟我来!”
青年法师带老禅僧进一空屋,至一角落,叫年老禅僧蹲下,用杨柳枝点其头说道:“这是须陀洹果!”
老禅僧一心专诚,系念不乱,当下真的即获得初果。
青年法师再道:“你虽得初果,却有七生七死,起来,到另一个角落!”
老禅僧到另一个角落蹲下,青年法师又点其头说道:“这是斯陀含果!此果尚有往来生死,起来,到另一个角落!”老禅僧到另一个角落蹲下,青年法师点其头说道:“这是阿那含果!已证不还,但在色无色界受有漏身,念念是苦。起来,到第四个角落!”禅僧到第四个角落蹲下,青年法师点其头道:“这是阿罗汉果!生死已了,好啦!”
老禅僧此时已证得阿罗汉果,欢喜无量,向青年法师顶礼,更设许多美食供养青年法师。
青年法师惭愧似的说道:“我跟你开玩笑的,你别再认真了。”
老禅僧此时更加诚恳地说道:“我真的已经证阿罗汉果了,不是开玩笑的。”
年老禅僧,参禅60年,未能开悟证果,总是机缘未契,青年法师拿他取笑,实属不该,但反而为老年禅僧助长了禅悟,真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荫”。老禅僧对禅道60年的坚持,可谓行有余力,后对青年法师的恭敬供养,崇尚慧解,“行解并重”,开悟证果就易如反掌了!
参禅之本在修心
慧能禅师见弟子整日打坐,便问道:“你为什么终日打坐呢?”
“我参禅啊!”
“参禅与打坐完全不是一回事。”
“可是你不是经常教导我们要安住容易迷失的心,清静地观察一切,终日坐禅不可躺卧吗?”
禅师说:“终日打坐,这不是禅,而是在折磨自己的身体。”弟子迷茫了。
慧能禅师紧接着说道:“禅定,不是整个人像木头、石头一样地死坐着,而是一种身心极度宁静、清明的状态。离开外界一切物相,是禅;内心安定不散乱,是定。如果执著人间的物相,内心即散乱;如离开一切物象的诱惑及困扰,心灵就不会散乱了。我们的心灵本来很清净安定,只因为被外界的物象迷惑困扰,如同明镜蒙尘,就活得愚昧迷失了。”
弟子躬身问:“那么,怎么去除妄念,不被世间迷惑呢?”
慧能说道:“思量人间的善事,心就是天堂;思量人间的邪恶,就化为地狱。心生毒害,人就沦为畜生;心生慈悲,处处就是菩萨;心生智慧,无处不是乐土;心理愚痴,处处都是苦海了……在普通人看来,清明和痴迷是完全对立的,但真正的人却知道它们都是人的意识,没有太大的差别。人世间万物皆是虚幻,都是一样的。生命的本源也就是生命的终点,结束就是开始。财富、成就、名利和功勋对于生命来说只不过是生命的灰尘与飞烟。心乱只是因为身在尘世,心静只是因为身在禅中。没有中断就没有连续,没有来也就没有去。”
弟子终于醒悟,禅师的话像暮鼓与晨钟唤醒了碎裂在生活碾磨里的人。
参禅的关键并不在于打不打坐,而在于你怎样去修心,只有心先行进入禅的境界,人才可能修成禅,即成佛。生于凡尘,能修得心平气闲神静着实不容易。常人皆希望忘却烦恼,寻找内心的平静,但却始终放不下现实的欲望和杂念,所以也没法使内心清净。然而唯心静才能去俗念,方能得慧性,成正果。
修禅先从静始。一个人的心灵本来很清净安定,只因为被外界物相迷惑困扰,如同明镜蒙尘,就活得愚昧迷失了。禅坐的最终目的,是将我们的生命投注于禅坐之中,目的就是希望把动荡的身心、虚妄的世界坐断消灭,在永恒无限的静坐中,将清净的本心,流入无限的时空,从而达到不迷不悟、完全解脱的境界。
践行
能说不能行,不是真智慧。实践一句名言,比看千句来得有用。
佛法不是纯理论,而是要切切实实去做。
工作必须自己去做,修行必须自己落实,因为圣人先师只能教我们该走的路罢了。
迈向更高处
禅师们常用“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形容悟道的超越。百尺高竿,顺着往上爬,谁都有可能做到,但到竿头再向前一步,这就与爬竿有质的飞跃,而禅宗的离俗得真却也正在这一步之中。
景岑禅师有偈云:“百尺竿头不动人,虽然得入未为真。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有僧人问:“百尺竿头,如何进步?”
景岑禅师眉头一动,说:“朗州山,沣州水。”
僧人不明所以,朗州沣州,说近也近,说远可远,什么意思呢?
“师父明鉴,弟子愚昧不知您的意思。”
“四海五湖皇化里。”
僧人浑身一震,懂了。
在景岑门下学佛多年,常听他传示从南泉普愿门下学来的悟解——平常心是道。道,道,道,道不过在日常的一呼一吸之间不迷执,在生活一进一退之中大自在。修道成功了,譬如已到百尺竿头,如果执著种种菩提智慧,转成心机手腕,硬是住在自己的境界里,很快就僵化了。稳坐竿头,一切道法反而成为罪障,不是真正的超越解脱。悟在该悟的地方,行有解行的法门,普天的朗州山、沣州水,何处行不去?四海五湖十方世界,何处不能自在遨游?
僧人忽然想起石霜庆诸也曾经问过师父同样的问题:“百尺竿头,怎样上得?”
师父的开示更直接:“百尺竿头,有人上得去,就以为自己悟得了,这尚不能算是真正的开悟。真正觉悟的人,必是百尺竿头顶端更进一步的人——是已经解脱人间一切有形、无形的束缚,得到真正自由的人!”
“百尺竿头”对修行而言,是一种境界。到达这种境界的人,没有昏沉,没有妄想,清清静静,澄澄明明,心身皆处在一种安逸愉悦里。这是一种非常高妙的境界。而且,此时此刻宛若独立万仞孤峰之巅,再向上已无路可走,四周都是万丈深渊,没有移动落脚之处。到这里,许多修行人便认为是到家了,到顶了,就停了下来,安心享受那无边的禅悦。
古人云:穷则变,变则通。这个变,就是要舍得离开那个“竿”。百尺竿头重进步,关键就是要舍弃安逸的现状,敢于冒险,勇于变异。这一步,恰如凤凰涅槃,再生一个崭新世界!人生又何不如此?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有5位青年结伴来到一座禅院,向禅师询问生命的意义。禅师对他们说:“你们还有半年的生命了。在这半年里,我乞求佛祖保佑你们想得到什么,就能得到什么。”
第一个青年想:“反正我只能活半年了,那我就吃遍天下的山珍海味吧。”于是,半年时间他几乎都是在饭店度过的。
第二个人连想都没有想,就背起行囊,游遍天下名胜古迹。
第三个人一心想当官,果然当上了自己想得到的官职。
第四个人则利用这半年的时间写成了一部恢弘巨著。
第五个人得知自己只有半年时间,心灰意冷,昏昏沉沉地睡了6个月。
半年后,他们并未死去。于是就结伴找到禅师。禅师说:“你们可达到自己的意愿?命运最终还是由自己来掌握的。”5人顿时大悟。
一般人在日常生活里,几乎都是被别人牵着鼻子走,失去了自主性。因为别人的一句话,左右了他自己的喜怒,哪里还有自我?因为别人的一个眼神,影响了他自己的情绪,哪里还能自在?甚至久远以前的一句话、一件事,总是耿耿于怀。究其原因,那就是不懂生活中的禅机。
人更是应该有自己的信仰和目标,要修炼和确立自己的价值观和处世准则,而这些都可以在禅心中找到答案。所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人生的好坏成败,关键是在于自己如何定位和把握。
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百丈怀海禅师是福建人,为马祖席下最著名的入室弟子,后住江西百丈山,世称为百丈禅师。四方禅僧,纷至沓来,席下人才济济,如沩山、希迁等后来都成为了一代宗师。
怀海禅师对禅宗的一个巨大贡献就是订立了著名的禅门清规——《百丈清规》,大力倡导“农禅”的生活。
许多佛教徒认为他这样做是犯了“戒”律,但百丈禅师不为所动,仍然以身作则,亲自带领徒弟们下地劳动,并且发誓说要“一日不作,一日不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