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愿不愿意到采购部门做一个订货员?约翰。”哈维问。他解释了订货员的职责,并说借此你可以了解到整个公司的生产程序,他强调说,所有生产成品所需的材料都要经过订货员这一程序。洛克菲勒当然愿意。
他个人的努力工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被认可并被奖励。一年之内,从每小时薪金20美分的组装线工人升到了采购部,继而又被提升为灯光部门的经理助理。这以后不久,他被任命为工业关系部主任。
好的工作方法是在书本上学不到的,只有在工作实践中,通过不断的探索、总结和从他人的工作经验中不断积累和收获得到。工作上按方法做事,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工作经验丰富的人,都善于总结方法并将好的方法运用到实践中,收获最大的效益。
2. 向成功人士取经
美国有一位名叫阿瑟·华卡的农家少年,在杂志上读了某些大实业家的故事,很想知道得更详细些,并希望能得到他们对后来者的忠告。
有一天,他跑到纽约,也不管几点开始办公,早上7点就到了威廉·B·亚斯达的事务所。亚斯达开始时并不喜欢这个年轻人,然而一听少年问他:“我很想知道,我怎样才能赚得百万美元?”他的表情便柔和并微笑起来。也许是他钦佩他的雄心和勇气吧。两人竟谈了一个钟头。随后亚斯达还告诉他该去访问的其他实业界的名人。华卡照着亚斯达的指示,遍访了一流的商人、总编辑及银行家。
在赚钱这方面,他所得到的忠告并不见得对他有帮助,但是能得到成功者的知遇,却给了他自信。他开始仿效他们成功的做法。又过了两年,这个青年成为他学徒的那家工厂的所有者。后来他又成为一家农业机械厂的总经理。不到5年,他就如愿以偿地拥有百万美元的财富了。这个来自乡村粗陋木屋的少年,终于成为银行董事会的一员。
洛克菲勒对儿子说:“一个人要成功,当然需要不断地行动与积累经验,然而得到经验最快的方法,就是向一些成功者询问,请他们给你一些建议,请他们告诉你,你做对了什么事情,做错了什么事情,或让他们用他们的智慧指导你,这样比你看任何书籍都要有效。”
3. 自学和“偷艺”获得经验
一位优秀的年轻人打算拥有一家自己的汽车销售代理店。因为他明白自己没有经验,所以就到一家大型销售店工作。在那期间,即使犯了错误,损失也是由雇主承担,不必自己掏钱。自学是很难有效率的,但他见样学样,很快就把这一行的基本知识都学到手了。然后在三年后独立出来,借了一身债,开始了他的二手车推销业务。之后不到两年,他的店铺被指定为大型汽车厂家的特约代理店,走上了事业大发展之路。
另有一位编辑朋友,他不仅能抓到一流的好稿,而且校对功夫也很了得,成为行业中的精英。他有什么秘诀吗?原来他在平时工作中不摆编辑架子,不耻下问,终于感动了一位有二十年校龄的老校对,于是给他传授了不少校对经验;同时他还在与美术部门打交道时懂得了书籍装帧方面的一些窍门,并且也非常注意装帧方面的书籍及动态,后来居然也成了半个行家;在与财务部门打交道时,他也很留意书刊的经济核算与成本核算,因此他对自己策划的每本书盈亏状况都心中有数。他说,这些只需要平时留点心就行了。
要想做事少碰钉子、减少失误,最聪明的办法就是多参考他人的意见,因为这些意见常常是他们付出代价换来的经验之谈。比如,向同事学招,看看他们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是怎样克服困难的,这样有助于自身能力的提高。
随时充电,不忘自我投资
现代社会的人才处于不断折旧中,而学习是防止人才折旧的最好方法。
随着信息时代新知识的膨胀性扩展,企业管理人员最终意识到,企业内部人力资源必须通过不断的开发,企业员工所具有的知识与技能才能完成再生及再利用,否则这种“易耗型资源”将会随时消耗殆尽。
平时在学识与经验上的努力,是我们在危急关头最有力的支持。一个建筑师,平时他只要拿出一半的经验,就足以应付一般工作,可是到了重要关头时,就必须搬出他所有的技术、学识与经验来应付;一个商人,平时他可以随意经营,但不会就此下去,他必须学会更大的本领,好在遇到逆境时搬出来应付。
同样,我们在初入社会时,也要有尽可能多的准备,在初创事业时,或许只要一部分学识就足以应付,但随着事业渐渐发展,就必须把所有的学识都搬出来应用。所以,累积起来的学识与经验,是成功的资本。累积起来的资本是无价之宝,我们必须趁年轻时把握机会,努力学习。
我们所拥有的唯一真正的资产就是自己的头脑,这是我们所控制的最强有力的工具。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每个人都要选择向自己的大脑里注入各类知识,以满足不同工作的需要。
在当今知识经济的社会里,知识越发凸显出它超常的价值,在知识和信息方面落后于人,很快就会被社会淘汰。因此,自我投资非常重要,在必要的投资上不能舍不得花钱,它给你带来的效益可能远远超过你为它所投入的。我们都明白“知识用时方恨少”的道理,往往在你需要的时候,比如在应聘一个重要职位的时候,才发现现学是来不及的。所以,平时就要了解社会发展的动态和趋势,了解什么是当前社会中最有用的知识,就要尽快地去掌握它。这样机会到来时,你才会发现你比别人有更大的筹码和胜算。
随着职场进入了后学历时代,学历之外的“素质训练”将被用来证明你比别人更优秀。为此,我们需要树立自我投资的意识。
1. 求知无止境,学习不设限
晋平公是春秋末期晋国的君主。他晚年的时候想学一些知识,可是总觉得自己已经老了。
有一天,他向乐师师旷求教说:“我现在已经70多岁了,很想学些知识,恐怕太晚了吧?”
师旷回答:“晚了,为什么不点蜡烛呢?”
晋平公没有听懂他的话,生气地说:“哪有为臣的这样戏弄君王的!”
师旷说:“我怎么敢跟您开玩笑!我记得古人说过:少年时爱好学习,就像日出的光芒;壮年时爱好学习,就像太阳升到天空时那样明亮;到老年还能爱好学习,就像点燃蜡烛发出的亮点。蜡烛的亮光虽然微弱,但同没有烛光在昏暗中愚昧地行动相比较,哪一个更好一些呢?”
晋平公点了点头说:“你说得真好!我已经明白了。”
学习是一种乐趣,也是一种积极的工作。我们不应该用自己的条件来限制学习的自由,如果我们对学习充满热情和兴趣,就没有什么学不会的。只要有想学习、愿意学的动力,就会觉得快乐和轻松。
2. 提升竞争力,做足自己
一位搏击高手参加比赛,自负地以为一定可以夺得冠军,却不料在最后的竞赛上,遇到一个实力相当的对手。双方皆竭尽了全力出招攻击,搏击高手警觉到,自己竟然找不到对方招式中的破绽,而对方的攻击往往能够突破自己的防守。
他愤愤不平地回去找他的师父,在师父面前,一招一式地将对方和他对打的过程再次演练给师父看,并央求师父帮他找出对方招式中的破绽。
师父笑而不语,在地上划了一道线,要他在不擦掉这条线的情况下,设法让这条线变短。
搏击高手苦思不解,最后还是放弃继续思考,请教师父。
师父在原先那条线的旁边,又划了一道更长的线,两者相较之下,原先的那条线看来变得短了许多。
师父开口道:“夺得冠军的重点,不在于如何攻击对方的弱点。正如地上的长短线一样,只要你自己变得更强,对方正如原先的那条线一般,也就无形中变得较弱了。如何使自己更强,才是你需要苦练的。”
人们所欣赏的那些成功人物都是通过竞争和不断地创新而逐渐脱颖而出,成为各个领域的佼佼者的。他们的竞争意识与自我创新力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后天的奋斗逐渐形成。通过学习,将自己历练成有胆有识、敢于竞争的强者。
3. 丰富学识,增长才干,发掘兴趣,让自己“有能量”
某位学子不远千里四处访师求学,为的是能学到真才实学,可是让他感到苦恼的是,他学到的知识越多,却越觉得自己无知和浅薄。有一次他遇到一位高僧,便向他倾诉了自己的苦恼,并请求高僧想一个办法让自己从苦恼中解脱出来。
高僧听完了他所诉说的苦恼后,静静地想了一会,然后慢慢地问道:“你求学的目的是为了求知识还是求智慧?”那位学子听后大为惊诧,不解地问道:“求知识和求智慧有什么不同吗?”那位高僧听了笑道:“这两者当然有所不同了,求知识是求之于外,当你对外在世界了解得越广,了解得越深,你所遇到的问题也就越多越难,这样你自然会感到学到的越多就越无知和浅薄。而求智慧则不然,求智慧是求之于内,当你对自己的内在世界了解得越多和越深时,你的心智就越圆融无缺,你就会感到一种来自于内在的智性,也就不会有这么多的烦恼了。”
一个有广博知识的人不一定有很高的智慧,同样一个有很高智慧的人也不一定有很广博的知识。一个人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比获取知识本身要重要得多。我们要想在这个高智能的时代生存,就必须提高我们的脑力,丰富学识。我们还要改变传统的学习观念,不仅要学习知识,更要培养学习的能力,增长业务的才干,才能使自己更富有智慧、更具备能量。
用专业的方法解决专业的问题
每个人经营自己时,应该将自己定位为一个专业的角色,并且在选定专业领域的一个环节中努力做到最好、最杰出,这样就离成功不远了。专业人才是企业永远需要和依赖的,专业特长可以提高你的“身价”。如果你所具有的特技对老板有所帮助,他一定会对你另眼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