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22500000032

第32章 哥伦比亚大学 北约与政治(2)

要成为一个成功的候选人,他不得不假装自己无意参加竞选。在获得提名之前,他必须避免党派偏见。他的演说必须有力,但不能引起争议,要寻求美国政治中伟大的中间立场,避免对当前的特定争议做出具体表态。他需要在全国各地经常露面,不能成为一名拉选票的候选人,而是要成为公仆,就多数人已经同意的某个重大问题发表意见。他必须与民主党人保持一定的距离,但又不能显得对罗斯福和杜鲁门为他提供的机会毫无谢意。他必须接近那些富豪,让他们相信,自己的观点(尤其是关于税收和经济的观点)绝对处于保守。他必须保持自己最高统帅的形象:强硬、果断、充满智慧、庄重,与丘吉尔和戴高乐等同时代的伟人谈笑风生;同时又要做好“艾克”:友善、随和、风度翩翩,一个普通人,为人谦逊,甚至对自己受到的关注觉得有点好笑的堪萨斯农家孩子,一名只想恪尽职守的普通军人。

他所做的一切使他直接入主白宫。但是,他在这条道路上每前进一步,都会说自己没有当总统的野心。他经常抱怨,没有人相信他的这些话,甚至那帮好友也是如此。但是看到他的这些行为,有谁会相信他的话?回顾一下他这些自相矛盾的行为,我们只能看到一点:那就是他并非是在杜鲁门再次当选后的某个晚上才坐下来,给自己规划了一条入主白宫的道路。倘若1948年杜威赢得大选,艾森豪威尔依然会做很多他从1948年11月至1950年底做的事情,只是如此一来外界就不会说他想入主白宫了。但他心中比谁都清楚,这些做法在政治上给自己留了后路。他并未决定是否竞选总统,也并未以此为目标展开行动,只是小心地确保自己参选之路依然通畅——实际上,他参选的可能性越来越大。他并没有刻意谋求总统职位,但他成功地处理了自己的公开及私人生活,使得总统职位反过来找他。在这方面,他要胜过美国历史上除了华盛顿之外的其他所有总统候选人。

他说,自己决不愿意四处拉票。如果公众没有提出强烈要求,让他觉得自己有责任参选,他决不会同意成为候选人。接着,他创造了说服自己参选的条件。

艾森豪威尔挺进白宫的工作,开始于杜鲁门获得连任的那一天。来自阿拉巴马州的埃德·伯明翰是一个事业有成的投资经纪人。他邀请艾森豪威尔作为贵宾出席在芝加哥举行的宴会。出席的人有美国中西部的主要的商人、出版商和银行家。艾森豪威尔立即接受了邀请。他在宴会上谈到大政府(译注:奉行干涉主义政策的政府,一般被理解为意味着经济管理与社会控制。)、大工会、高税收和四处蔓延的社会主义构成危险。他的演讲得到了经久不息的掌声。回到纽约后不久,他又受大通银行的温思罗普·奥尔德里奇之邀,以贵宾的身份出席在曼哈顿墙球网球俱乐部举行的宴会。新泽西州标准石油公司董事长弗兰克·亚当斯请他就“当前经济、政治和社会问题”给公司内的高级职员做一次内部演讲时,艾森豪威尔第二天就接受了邀请。这样,艾森豪威尔就建立了一个活动模式,接下来两年之中从未间断。两年之后,美国所有成功的商人、出版商或金融家,基本上都与艾森豪威尔握过手,见到过他的满面笑容。他的满腔热情使他们心动,他的坚定信心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与此同时,他设法避开各路政治家。但是他们都来找他,通常是秘密求见,或是通过中间人传消息。在公众场合,他不想见的人就是杜威州长。因此,当杜威在1949年7月秘密求见时,艾森豪威尔表示同意,但要求杜威从后门进来,以免引人注意。

杜威告诉艾森豪威尔,他是“公共财富”。他在民众中的声望“同样是公共财产”。他必须“小心维护”自己的形象以便“为全体人民服务”。杜威解释道,艾森豪威尔是“挽救美国免受家长式专制之害”的“唯一”人选。艾森豪威尔答道,自己从来“不想从政”,绝不会拉票;当然也会尽自己的职责,但是,“我相信,没有什么能够让我认识到自己有从政的职责。”这些话对杜威而言,只能是老调重弹——因为他此行的任务就是“说服”艾森豪威尔认清他的“职责”所在。

从1949年至1950年,艾森豪威尔多次在日记中写道:“我现在或将来都不愿进入政界,”但后面总有“除非”这样的词。“如果我真的从政,必定是各种情况否定了我所有的理由,必定是有某些重要理由来迫使我进入政界。如果加以拒绝,从今往后我就会觉得自己未能恪尽职守。”他说不相信自己会被说服,并说,“如果我将来确实做出从政的决定……原因就是我受到了朋友的过度吹捧。”接着,他给朋友们提供了劝说他参选的全部理由:他周游全国各地,强烈批评美国国防现状、它在世界中的地位和独裁的趋势。

1950年7月,他前往共和党右翼的中心“波希米亚丛林”。这是加利福尼亚州的一个疗养地,百万富翁们每年都在这里聚会交谈,听演讲,吃喝玩乐,休闲交友。赫伯特·胡佛是那个地方的领袖人物,会员们称他为“首领”。艾森豪威尔乘坐由圣达非铁路公司董事长提供的专列前往该地。在加利福尼亚,他不拘礼节、友善和对新政的批评使那里的人(其中就有国会议员理查德·尼克松。他们初次见面时,曾简短地聊过几句)大为受用。

1950年6月25日,朝鲜入侵韩国。杜鲁门立即做出反应;联合国采纳了美国提出的决议案,对侵略提出谴责,决定以联合国的名义保卫韩国。杜鲁门出动了美国海军与空军,地面部队随后跟进。

政府内没有人想到邀请艾森豪威尔将军来华盛顿,咨询他的意见。但战争开始三天后,他还是去了那里。在五角大楼,他与最高统帅部交谈后,倍感失望。他在日记中写道:“我本以为他们会积极行动,想方设法调集解决朝鲜争端所需的部队及补给,”但是“他们似乎不够果断。”艾森豪威尔向他们保证,自己支持杜鲁门的决定,并强调,“诉诸武力从其性质来看并非全部手段……看在上帝分上,赶紧做好准备!……我们必须全面研究问题,防备出现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甚至考虑最后使用原子弹。”

一周之后,他回到华盛顿,会见五角大楼官员,在参议员委员会上作证,并与杜鲁门和乔治·马歇尔共进午餐。艾森豪威尔和马歇尔告诉杜鲁门,他们“坚决支持”他的行动,并建议尽快派遣尽可能多的兵力进入朝鲜。虽然杜鲁门和五角大楼官员保证,麦克阿瑟将军在朝鲜“一切如愿”,艾森豪威尔觉得“美国似乎没有认真实施动员的意图……(杜鲁门的)军事顾问过于自满。”

1950年6、7月,华盛顿的气氛与1941年12月那时紧迫、投入的氛围全然不同。艾森豪威尔这次只是个局外人,但是,这种身份也有优点。艾森豪威尔处于提建议而不必作出决定的有利地位。因此,他只需告诉杜鲁门迅速实施重整军备的计划,而不必考虑总统面临的法律、经济和政治难题。他可以辩解说,自己已经建议政府在朝鲜进一步采取行动,只是政府置之不理而已——后来朝鲜问题引起争论时,他也的确如此为自己辩解了。

到了1950年秋,艾森豪威尔显然要离开哥伦比亚大学。美国已然参战,世界处于危机之中,这位老兵想要再续征程。

他的运气不错,机会终于来临。1949年,美国已经与西欧国家一起加入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在朝鲜战争之前,欧洲几乎没有重整军备,现在这些国家开始行动。杜鲁门要美国实施大规模重整军备计划,并表示他将派一部分部队前往欧洲,加入北约军事组织。大西洋两岸的领导人一致认为,艾森豪威尔是指挥北约部队的“唯一”人选。1950年10月,杜鲁门请艾森豪威尔参加在白宫召开的一个会议。在会上,他“请求”艾克接受任命。艾森豪威尔表示,“我是一名军人。无论上级下达什么命令,我都会立即服从。”

这是一个理想的任命。北约的司令部设在巴黎。作为北约的司令,他可以不用再对国内和党派问题发表评论。他重返欧洲,将成为世界各地报纸的头版新闻。他可以有说服力地谈论自己最关心的大西洋联盟问题。他每天都会与西欧各国政府的首脑进行工作上的联系,这将有助于塑造他世界主要政治家的形象。他是西方世界最伟大的军人,这一声誉将得到加强。这一任命将艾森豪威尔置于重大事件的中心,这样的挑战才能体现他的才干。他向儿子约翰解释:“我认为这是全世界最重要的军事工作。”他能够恢复并加强与许多英法朋友的关系,并与西德领导人建立新的关系。

最重要的是,他能够维护自己在1945年取得的胜利。他根本无法想象自己解放的欧洲可能受到红军的控制——在1950年末,这种情况似乎完全可能发生。他对斯韦德说:“我甚至把这次努力看做是西方文明得以保存的最后一次机会。”

但是,如果说杜鲁门给艾森豪威尔提供了一个完美的表现舞台,必须上台表演的还是艾森豪威尔自己。这并非礼仪性的工作,而是真实的挑战,甚至还有失败的可能。北约部长理事会所做的唯一明确决定,就是他们想请艾森豪威尔来担任最高统帅。

艾森豪威尔觉得,“西欧的安全需要德国的积极参与”,但西德还不是个主权国家,更不是北约成员国,更何况法国、荷兰、比利时及其他国家一想到自己从**占领下获得解放仅仅五年,德国就重整军备,这种前景令他们不寒而栗。德国重整军备将是一个很难说服众人的工作。欧洲的重整军备问题也是如此。

对于欧洲人一说,北约是美国不会弃自己于不顾的保证,他们可以依靠原子弹来吓阻红军。他们认为,没有必要让北约增设一个重要的军事机构,尤其是在各国刚从二战的废墟中恢复过来,就要付出一系列高昂的代价,如德国重整军备、更高的税收和经济上更大的牺牲,这样做实在不值。批评家说,重整军备只会刺激苏联人,而不能召集足够的兵力来击退苏军——至少不动用原子弹就做不到这点。而美国加入北约,早就使欧洲得到了原子弹的保护。作为最高统帅的艾森豪威尔,如果想取得成功,就必须说服欧洲各国,德国人是他们的盟友,而不是敌人;他们能够建立起强大的地面部队与空军,足以击退红军;由北约成员国组成的真正的军事联盟是切实可行的,虽然此举在历史上称得上绝无仅有。

美国的领导人使他苦恼不已。共和党中的塔夫脱及其他孤立主义者不可救药,而杜鲁门也好不了多少。1950年末,中国军队在朝鲜半岛向南挺进,而欧洲各国继续拒绝接受德国人,拒绝德国重整军备;美国人继续在美国对北约的责任问题上争执不下。艾森豪威尔在日记中写道:“有些事大错特错。”

到了12月,民主党只要再取得一次胜利,就会结束美国的两党制,但他对塔夫脱很不满意。他担心塔夫脱的政策。在国内问题上,两人的思路一致,但在外交事务上,尤其是塔夫脱对北约的态度(塔夫脱曾投票反对这一条约),艾克很有意见。

因此,在启程前往欧洲之前,艾森豪威尔设法与塔夫脱举行了一次会谈。他希望塔夫脱支持北约。如果他得到了肯定答复,他准备“消除外界关于我参选总统的种种猜测”。在塔夫脱到来前,艾森豪威尔拟好了一份准备在当天晚上发表的声明,前提是塔夫脱同意集体安全原则,让美国全力承担对北约的义务。艾森豪威尔在声明中写道:“我已响应号召,再次担任军事职务。我宣布任何人不得推选我成为总统候选人。如有发生,我将拒绝接受。”

但是他与塔夫脱的会谈令人沮丧。参议员反对杜鲁门向欧洲增派美军的计划,称总统无权如此行事。艾森豪威尔坚持称总统拥有这一权力。接着,艾森豪威尔问塔夫脱,他与支持者是否“同意西欧的集体安全政策确有必要”,是否会跨越两党分歧,支持北约。

对此,塔夫脱含糊其辞。在艾森豪威尔看来,他似乎“正在大耍政治把戏”,主要对“打压总统或是限制总统权力感兴趣”。他将讨论的话题从原则转移到了具体细节。他几次含糊地说:“我不知道自己是否应该投票造成派遣四个、六个,还是两个师。”艾森豪威尔说,自己并不关心这样的细节问题。他想对方支持北约这个概念,但是塔夫脱不愿回应。在参议员离开后,艾森豪威尔把两名副官叫了进来,当着他们的面撕毁了拟好的声明。其实这份专用声明与谢尔曼当初的声明如出一辙,足以让他永远退出总统竞选。他决定让自己的计划保持“一种神秘感”。

艾森豪威尔走马上任,成为欧洲盟军最高统帅。1951年1月,他访问了北约11个欧洲国家的首都。他从巴黎出发,在那里向全欧洲发表了广播演说。他利用这个机会表达了自己对欧洲的热爱:“欧洲是我们祖先生活过的土地,欧洲人民英勇不屈,他们愿意为了持久和平和文明的发展进步去生活,去牺牲。怀着对这一切不可动摇的信念,我回到了这里!”他说自己并没有什么“能够创造奇迹的计划”,也没有带来部队或军事装备,但是他带来了希望。

还有他的声望,他非常清楚它的威力。美国空军的劳里斯·诺斯塔德将军回忆起北约最初的计划会议:“我这辈子从未听到过这么多喊叫声。”来自各个国家的参谋军官都说自己缺这缺那,自己的军队有哪些薄弱点。“看得出来,艾森豪威尔将军对这种消极的做法越来越不耐烦。最后他砰地拍了一下桌子……满脸通红……用楼下两三层里的人都能听得到的声音说,他知道薄弱点是什么……‘我知道大家缺东西,但缺东西部分我来负责——我会全力做好这件事,但其余部分要你们负责。现在,快去办事!’他又拍了一下桌子,走了出去。他就这样转身,一句话都没多说,走了出去。相信我,大家的态度大有改观,感觉马上有了决心——我们要放手去做。”

艾森豪威尔一月份出行的目的,就是争取欧洲方面对北约的积极支持,以便他能在美国回击塔夫脱、胡佛及其他人的指责。这些人说,既然欧洲不愿重整军备,美国就不该负这份责任,也不该负担相关费用。在里斯本,艾森豪威尔告诉萨拉查总理,欧洲人“必须像现在的美国人一样,具备紧迫感,追求统一,采取一致行动以维持和平”,并请萨拉查作出“具体的表示,便于我向美国人民证明,欧洲国家正在优先考虑自己的国防建设”。每到一处,他都会毫不避讳地提出这样的要求。

艾森豪威尔还利用此行,对欧洲人发表讲话,以鼓舞士气。他在巴黎的讲话最激动人心。他告诉普利文总理,“法国人对自己的潜力缺乏信心。毕竟你们只战败过一次。这个国家具有光荣的传统,所有的官员都应该呼吁民众再创法兰西民族的辉煌成就。”他要求普利文“大张旗鼓地宣传法国的荣耀”。官方记录员写道:“艾森豪威尔显然给普利文留下了深刻印象。普利文说道,‘感谢你;你已经让我重拾信心。’”

同类推荐
  • 千古圣人:孔子(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千古圣人:孔子(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本书遴选了人类历史上最富影响力、最具个性的名人——千古圣人孔子,作者结合青少年的阅读习惯,用生动活泼、严谨细腻的笔触向读者介绍了这些世界知名人士的生平故事、理想追求和光辉业绩,为广大读者描绘了一幅幅极具传奇色彩而又引人入胜的名人人生画卷,是青少年学生最佳的成长伴侣。
  • 尼采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尼采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德国著名哲学家。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同时也是卓越的诗人和散文家。1844.年出生于普鲁士萨克森州。1868年,24岁的尼采成为了巴塞尔大学的古典语言学教授。1879年由于健康问题辞职,之后他便一直饱受精神疾病的煎熬,直到1900年去世。
  • 世界最具领导性的政坛伟人(3)

    世界最具领导性的政坛伟人(3)

    《世界最具领导性的政坛伟人(三)》是《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系列之一,包括:世界最具财富性的企业精英、世界最具传世性的思想巨人、世界最具发明性的科学大家、世界最具感悟性的哲理美文、世界最具故事性的中篇小说等。
  • 告诉你一个华盛顿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华盛顿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华盛顿的故事》由王志艳编著,《告诉你一个华盛顿的故事》从华盛顿的儿时生活开始写起,一直追溯到他所创立的伟大事业及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再现了这位美国首任总统具有传奇色彩的一生,旨在让广大青少年朋友了解这位伟大政治家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学习他那种一生正直、勇敢、坚强、深明大义且乐于奉献的崇高精神。
  • 卡帕传

    卡帕传

    英国是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奠定了世界近现代的行为规则。不仅四大文明古国都有大英帝国灵机一动划分出的奇怪疆界,孕育的年轻国家,就连如今横行世界的英语语法,交往规则也大多出自大英帝国之手。现在好多人都批评美国世界警察,其实英国才是给警察制订法规布置任务的幕后人物。
热门推荐
  • 岁月如歌:阆中市离退休教育工作者文集

    岁月如歌:阆中市离退休教育工作者文集

    推出这部文集,一是要让宝贵的财富得以传承;二是要激励后来者奋发有为;三是在感恩中前行。
  • 穿越奇缘一一缘来为你

    穿越奇缘一一缘来为你

    一夜高烧她穿越到不知名的年代。迷糊中被“火烧深埋”天降甘霖,死里逃生。可女女竟穿到了男人身体一忠武将军!据说他生性冷冽、暴戾、不与人亲近却是年少有为,战功赫赫!可为何他没有下面?那长长的裹胸布!他竟是副标准女儿身!女扮男装欺君罔上罪诛九族的伽锁让她如履薄冰。带兵打仗?不会!伶牙俐齿平息战乱,却让辰王对她心生芥蒂。武艺高强?没有!老天眷顾赐“仙师”一枚嫡传授艺,她却对他一见倾心不能自拔。什么!她家老爷子竟不顾族人性命为她以正女儿之身!眼看性命不保与辰王一笔交易换得有惊无险。可辰王妃的头衔之前就不能商量一下吗?这让她情何以堪?那日对着师傅一副信誓旦旦的模样“你可以不喜欢我,却不能阻止我喜欢你……”
  • 伤寒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是一部论述传染病与内科杂病为主要内容的典籍,东汉张仲景约撰成于公元2世纪末3世纪初,被誉为“中医临床医学之祖”。
  • 情倾太虚

    情倾太虚

    汗水,一滴又一滴地落到地上。女子衣衫褴褛,白色的中衣已经染红且无法蔽体,那一道又一道的血痕,还有带伤的肌肤,暴露在炎热的空气中。只是女子丝毫不顾鞭打在自己身上的铁鞭,仰起头看着那不远处的四方小亭,一抹不怕死的笑容缓缓溢出。“住手!”不远处的亭中,一声娇呵带着火星儿传来。扬着铁鞭的男子听到,喘了口气,停下了手中的鞭。这七月的天,果真热的燥人……
  • 改革斗士:商鞅

    改革斗士:商鞅

    《中国古代文臣谋士:改革斗士商鞅》为丛书之一,刻画了商鞅入秦,施行商鞅变法的全过程。《中国古代文臣谋士:改革斗士商鞅》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爸爸给女儿讲的365夜经典故事

    爸爸给女儿讲的365夜经典故事

    《爸爸给女儿讲的365夜经典故事》内容丰富,系枕边书“父母给孩子讲的365夜经典故事丛书”之一。全世界的孩子都在用不同的文字,阅读着书里这些流传百年的经典故事。
  • 一路美丽更年期

    一路美丽更年期

    送走前半生的风风雨雨,迎来生命的新契机。女人40,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负重时期,被无数责任压身的你是否对精彩生活充满了渴望?其实,是时候该为自己考虑一下了。因为日后,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你也想用一个健康、有活力的身心来欣赏沿途的美景吧?趁这个转机为你的健康和美丽做一个长期储蓄吧。
  • 重生复仇:狂傲千金来袭

    重生复仇:狂傲千金来袭

    重生前,她是豪门里最苦逼的屌丝千金,受尽后妈和姐姐的欺负。被打,被送进疯人院,被男医生反复骚扰……重生醒来,带着前世的仇恨与不甘,她立誓要为自己和死去的妈妈报仇!不管是绿茶女表,还是毒莲花,她也照收拾不误!只要是继姐看上的男人,她照单全抢!管你难搞不难搞!所有复仇路上的劲敌,只配做她脚下的炮灰!
  • 听钱钟书讲文学

    听钱钟书讲文学

    钱先生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独到之处并不在于体系性的建构,而是从幽微处发端,在几千年浩瀚的文化时空中纵兴穿行,他的魅力就表现在与传统相向时那会心一笑的默契和超脱中。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