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20800000029

第29章 中华成语故事(9)

更羸望了望,就对魏王说:“大王您看,我拉开弓,不必搭上箭,只要空拉一下弓,就能把天上这只雁给您射下来。”

魏王说:“你射箭技术难道能够高超到这种程度吗?你是在开玩笑吧?”

更羸回答:“这不是在开玩笑,我可以做到。”

正说着,这只雁已经飞过来。更羸马上拉开弓,装作射箭的样子,只拉弦不发箭。那只雁果然随着弓弦的响声掉下来。

更羸指着地上的雁,说道:“其实,这是一只受过伤的雁呀!”

魏王更加奇怪,忙问道:“先生怎么知道它是一只受伤的雁?”

更羸回答:“这只雁飞得很慢,叫得很惨。飞得很慢,说明它受过伤,伤口疼;叫得凄惨,说明它和雁群失散很久,旧伤没长好,心惊胆战,因此听到了弓弦响声就以为又有人用箭射它,于是拼命高飞。结果伤口破裂,疼痛难忍,支持不住,自然掉落下来。”

魏加讲完这段故事,又对春申君说:“临武君曾经被秦国打败过,心中一定害怕秦军,我看他不能作为抵抗秦国的将军。”

这个故事出自《战国策·楚策四》,后来人们用“惊弓之鸟”这个成语来比喻受过惊吓的人,遇到类似的情况,就惶恐不安。春申君为何认为临武君不能作为抵抗秦军的将军?他引用了什么故事说明自己的见解?飞鸟为何不射自落?小朋友,如果你见了受伤的鸟会去惊吓它吗?

165井底之蛙吹牛皮的青蛙最喜欢说什么

庄子是战国时期的一位哲学家,有一次他给人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在一口废井里,住着一只青蛙。一天青蛙在井边碰见一只从东海来的大鳖。

青蛙对海鳖夸口说:“你看,我住在这里多么快乐呀!高兴的时候,就在井栏边上跳跃,累了,就在井壁石洞里休息。有时把身子舒服地泡在水里,有时愉快地在稀泥中散步。你看那些小虫、螃蟹和蝌蝌,它们谁能比得上我呢!我独自占据这一坑之水,多么自由自在!”

海鳖听了青蛙的一番高谈阔论,就想进入井中去看看。可是,它的左脚还没有完全伸进去,右脚就被栏绊住了。它只好后退几步,把大海的情景告诉青蛙说:“你见过大海吗?海的广大,岂止千里;海的深度,何止千尺。古时候,十年里就有九年闹水灾,海水是不受旱涝影响的。住在广阔的大海里才真正快乐呀!”

井蛙听完海鳖的话,非常惊讶,又非常惭愧,觉得自己太渺小了,见识太短浅了。

这个故事出自《庄子·秋水》,成语“井底之蛙”就是从这里来的。现在人们常用这个成语讽喻那些见识狭窄、短浅,而又盲目自大,不接受新事物,不识大局的人。青蛙为何觉得井里的日子最快乐?海鳖听了这番高谈阔论后对青蛙说了些什么?小朋友,你觉得自己有时候也像这只青蛙一样盲目自大吗?你打算怎么改变自己呢?

166刻舟求剑楚人为何捞不到剑

战国时期,有一个楚国人坐船渡江。船正在江中行驶,由于一时疏忽,他随身佩带的宝剑“扑通”一声,掉到河里去了。这个楚国人马上在船舷落剑的地方,刻下一个记号,并且自言自语:“我的剑就是从这里掉下去的。”

船在江中行了好久,终于靠了岸。楚国人急忙从船上刻着记号的地方跳下水去,寻找宝剑。结果捞了半天,也没有捞到。他没想到,船离开落剑的水面已经很远了,凭着船上的记号怎么能找到剑呢?

怎么样?这个楚国人够搞笑的吧?这个故事记载于《吕氏春秋·察今》。“舟”,是船;“求”,是寻找的意思。后来人们就用“刻舟求剑”比喻拘泥固执、不知事物的发展变化。小朋友,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做呢?你是在剑掉落在水中的那一刻就跳下去捞剑,还是觉得剑既然掉下去了,下一次注意点就行了呢?

167负荆请罪蔺相如为何躲廉颇

战国时期,赵国的蔺相如因为出使秦国,临危不惧,有勇有谋,战胜了骄横的秦王,为赵国立下大功,因而赵王封他为上卿。赵国名将廉颇,屡次战胜齐魏等国,立下不少战功。他见蔺相如官位比自己还高,很不服气。

廉颇到处扬言,说:“我有攻地野战的大功,而蔺相如不过是口舌劳动,况且又是一个下等人,我在他下面感到羞耻!一定要当面羞辱他一番。”蔺相如听说以后,就处处躲开廉颇,避免和他见面。蔺相如手下的人很不痛快,就问他:“您的官位比廉颇大,为什么还要怕他呢?”蔺相如反问:“你们看,秦王和廉颇将军谁了不起,谁厉害?”他的部下说:“当然是秦王了。”蔺相如笑道:“是的,秦王是一个强国的君主,我都不怕他,何况一个廉将军?但是要知道,别的国家所以不敢侵犯我国,就是因为文臣有我,武将有廉将军,如果我们两人不和,互相矛盾,不能团结一致,那么敌人就会乘机侵入我国。个人之间的恩怨是小事,不该计较。国家的利益是大事,必须摆在首位!”

蔺相如的这些话传到廉颇耳朵里,他知道自己错了,便光着上身,背着荆条,到蔺相如家中请罪,向他赔礼道歉。从此,两人团结一致,一心为国,别的国家不敢轻易侵犯赵国。

这个故事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成语即由此而来。“负”在这里是背的意思;“荆”,是指荆条,古代把荆条当作打人的刑具。“负荆请罪”原意是背上荆条向对方请罪。后来人们用它比喻完全承认错误,诚心请求对方惩罚。蔺相如以大局为重的博大心胸令人佩服,廉颇也是一位知错就改有担当的大丈夫。这样两个人的合作,怎么能不成功呢?

168毛遂自荐平原君为何不相信毛遂

战国时期,有一个名叫毛遂的人,他是赵国平原君门下的食客。毛遂在平原君家里已经住了三年,一直没有表现出什么才能,因此也没引起别人的注意。公元前257年,秦国侵略赵国,秦兵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平原君奉命到楚国去讨救兵。他选了十九位文武全才的门客,一同前往楚国。就在出发那天,毛遂突然站在平原君面前,自己推荐自己,要求同平原君一起去楚国。

平原君对毛遂的自荐,感到很惊奇,便阻止他说:“一个具有贤德与才能的人,好比一把锥子藏在口袋里,锥子的尖儿立刻就能看见。可是您在我这里都三年了,还从未听到过您有什么值得称道的事情,足见您没有什么才能呀。”毛遂反驳道:“您若是早一点允许我帮您谋划,那我的才能早就显露出来了。”他坚决要去楚国,平原君只好带他同行。

他们到达楚国,就与楚国商谈联合抗秦的事,可是从早晨谈到中午,还没有谈出结果。毛遂等得不耐烦了,看看机会已到,便冲到楚王面前,一手提剑,一手拉住楚王衣服,慷慨激昂地陈述共同抗秦的利害关系。毛遂的行为使楚王既害怕,又佩服,立刻答应签订盟约,并派出兵将前往赵国解围。

这时候,平原君领略了毛遂的才干,心里非常敬佩,他拉着毛遂的手,赞许地说:“毛先生三寸的舌头,真是胜过百万大军呀!”

从此以后,毛遂就成了平原君的尊贵宾客了。

这个故事记载于《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后来人们用“毛遂自荐”这个成语比喻自告奋勇、自我推荐。如果毛遂不自己推荐自己,平原君又怎么能发现他的才华呢?因此当别人没发现你的才能时,你不妨自荐,给自己创造机会。一个自信的人才敢于自己推荐自己。才能重要,自信更重要。

169邯郸学步燕人为何会爬着回家去了

相传在战国时候,赵国邯郸人走路的姿势,特别优美好看。北方燕国寿陵地方,有个青年人,不顾路途遥远,爬山涉水,赶到邯郸来学习当地人走路的姿势。

他整天呆在邯郸的大街上,观看人家怎样走路。他边看边琢磨人家走路的特点,又摹仿着做,跟这个人后边走几步,再跟那个人后边走几步。可是学来学去,总是不像,始终没有学会邯郸人走路的步法。

这个青年人心想,也许多年习惯原来的走法,所以学不好。于是他索性丢掉原来的走法,从头学习走路。从此,他每走一步都很吃力,既要想着手脚如何摆动,又要想着腿脚如何配合,还得想着每一步的距离……结果弄得手足无措。

这个青年人越学越差劲,一连学了几个月,不但没有学会邯郸人的步法,而且把自己的步法也忘掉了。他的钱已经花光了,只好狼狈地爬回去。

这个故事出自《庄子·秋水》。“邯郸”,是战国时期赵国的都城;“学步”是学习走路的步法。这个成语也写作“学步邯郸”。后人用它讽刺那些自己无主见、无创造,胡乱摹仿别人,不但学不成,反而把自己原来会的东西也忘掉的人。有意思!走路还用得着学吗?我们可千万不能像这个青年人一样弄巧成拙,结果弄得自己只会爬了。

170三人成虎魏王为何不信庞葱

战国时期,魏国和赵国订立了友好盟约,魏王要把儿子送到赵国的都城邯郸去作人质抵押,他派大臣庞葱陪同前往。

庞葱担心魏王不信任自己,临走之前就对魏王说:“大王,如果有一个人对您说,大街上来了一只老虎,你相不相信?”

魏王回答:“我不相信。老虎怎么会跑到大街上来呢?”

庞葱接着问:“如果有两个人对您说,大街上来了一只老虎,您相不相信?”

魏王回答:“如果两个人都这么说,我就有些半信半疑了。”

庞葱又问:“如果有三个人都对您说,大街上来了一只老虎,您相不相信?”

魏王回答:“如果大家都这么说,我只好相信了。”

庞葱说:“您想,老虎不会跑到大街上来,这是人人皆知的事情。只是因为三个人都这么说,大街上有老虎便成为真的了。邯郸离我们魏国的都城大梁,比王宫离街远得多,而且背后议论我的人可能还不止三个,请大王仔细考查。”

魏王点头说:“我知道就行了,你放心去吧!”

庞葱陪同魏王的儿子到了邯郸。不久,果然有很多人对魏王说庞葱的坏话,魏王确实相信了,就不让庞葱再去见他。

这个故事出自《战国策·魏策二》。意思是说,有三个人谎报市上有虎,听者就信以为真。现在人们用它比喻一句谣言,或一件虚假事物,说的人一多,就能使人认假为真。这样看来,谣言的确跟老虎一样可怕。消除谣言的唯一办法就是不信谣言,不人云亦云传播谣言。

171南辕北辙季梁如何劝魏王

战国时期,魏王想发兵攻打赵国的都城邯郸。魏国大夫季梁听说后,立刻从半路上返回来,衣服顾不得换,脸也顾不得洗,匆忙来见魏王。魏王看他这样风尘仆仆、慌慌忙忙赶来,觉得很奇怪,便问:“你怎么走到半路就回来了?难道有什么特别紧要的事吗?”

季梁说:“是啊,这次我从外地回来,在太行山下看见这样一个人,他驾着一辆马车,朝北驶去,但却告诉我说:‘我打算到楚国去。’我对他说:‘您到楚国去,为什么不朝南走反而朝北走呢?难道您不知道楚国在南边吗?’他回答说:‘没关系,我的马好,跑得快!’我说:‘您的马虽然好,可是这不是去楚国的路呀!’他又说:‘不怕,我带的路费多。’我说:‘您路费多又有什么用呢,这确实不是去楚国的路呀!’他坚持说:‘我的车夫赶车的本领高。’他的这些条件再好,如果朝北走去,离楚国只能是越走越远啊!”

魏王听了觉得好笑,就说:“天下哪有这么糊涂的人!”

季梁接着说:“现在,您的志愿是要建立霸业,想当诸侯的首领,一举一动都应慎重考虑。可是您却倚仗国家强大、军队精锐,用打赵国的办法来扩大地盘,抬高威望。您这样攻打别国的次数越多,离您的愿望就会越来越远,这正像那个人要去楚国而朝北走一样啊!”

这个故事出自《申鉴·杂言下》,意思是说往南去的车走在向北去的路上。“辕”,本是车体的一部分,在这里代表车。“辙”,是车轮轧出来的痕迹,这里指“道路”。这个成语用来比喻做事背道而驰,行动和目的相反。有个小孩想考第一名,可他觉得自己很聪明,用不着那么用功,于是每天贪玩,他这样能得第一名吗?为什么不能呢?

同类推荐
  • 动物植物的故事

    动物植物的故事

    童话是世界儿童文学中永不凋谢的花冠,是与我们少年儿童捉迷藏的小朋友。童话王国简直就是一个多姿多彩的万花筒,在那些语言浅显、妙趣盎然的美丽童话故事里,有的蕴藏着严肃的人生准则,富于哲理,发人深省;有的反映了社会的真实现象,揭露了黑暗、鞭打了丑恶;有的揭示了大自然的奥秘,使人增长知识,开拓视野。童话奠定了我们的人生基础,影响着我们的一生。因此应该把那些名篇珍品传给后代,陶冶后代。为此,我们编辑了这套《世界经典童话故事全集》丛书,把世界各国许多童话名篇佳作装在一个美丽的花篮里,让它熠熠闪烁的光辉照耀下一代人茁壮成长,使孩子们梦幻般地度过金色的童年。
  • 大发明家爱迪生

    大发明家爱迪生

    小朋友,一个只上过3个月小学,相信你一定也行!,他就是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除了他的母亲几乎没人对他的未来抱有期望。凭着超乎平常孩子的决心和毅力。爱迪生能够,美国乃至世界历史上最杰出的大发明家之一。你可能也贪玩好动,你可能也不时被长辈责骂,被老师断定终生不可能有太大出息的孩子;一个做事奇怪,满脑袋“为什么”的孩子;一个对所有的事情都有着无穷好奇心的孩子;从童年到少年,那么,凭着自己天才的创造,从平凡的开端,跻身世界伟大人物之列,让我们一起翻开这本书吧!它会告诉我们一个顽皮的孩子是怎么样成长为著名的发明家的
  • 两人变成两只

    两人变成两只

    菅野智在四年级的时候,突然在某一天的睡梦之中他拥有了被猫附体的不可思议的能力,能附体到他身上的猫名叫珍妮。六年级的时候,和巨大的圣伯纳犬皮特成为了朋友,突然身边发生了三名女童被袭击的事件,其中就包括他的同班同学,并且一人伤情严重。联想到发生在去年秋天的诱拐女童未遂事件,这好像是出自同一人之手。被害者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她们的家庭教师都是智己的表姐久美子!智己摇身一变,成了珍妮,他决定和皮特一起调查整件事情。
  • 哲理故事大全集(优秀小学生必读)

    哲理故事大全集(优秀小学生必读)

    本书精选上百则感动心灵的哲理故事,它们涵盖了成长的滋味、父爱母爱、纯洁友情等内容。在每则故事后面,都配有平实生动、明白浅近的赏析点评,方便读者领会、启迪和感悟。 通过一个个感同身受的故事,让小学生体会“真”的流露,“善”的进发,“美”的呈现,进而学会感动,懂得感恩!
  • 小飞侠(世界最美儿童文学第二辑)

    小飞侠(世界最美儿童文学第二辑)

    在一个宁静的夜晚,小女孩温迪和两个弟弟见到了小飞侠彼得.潘。他们一起飞去了幻想国,那儿有美人鱼、印第安人和各种各样的动物,还有胡克船长率领的一群凶残的海盗。温迪跟彼得住在树洞下的家里,幸福地照顾着一帮孩子。直到有一天,温迪开始想家了……
热门推荐
  • 问道者:周辅成文存

    问道者:周辅成文存

    本书由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散文家、《燃灯者》作者赵越胜先生亲自选编,精选著名哲学家和伦理学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周辅成先生的十三篇文章,并将其分成四个单元,勾勒出周辅成先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问道精神,也体现那一代学者的风骨和学识。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武昌起义

    武昌起义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每当翻开中国历史的厚重画卷,古老中国的沧桑与恢弘就一次次在我们面前铺陈开来。中国近代历史,是一部交织着愚昧与觉醒、压迫与抗争的历史,也是古老的中国走向新纪元的重大转折时期。辛亥革命一举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开启了中国近代历史的新局面,而发生于1911年1O月1O日的武昌起义,则以它的胜利结束了清王朝的统治,宣告了辛亥革命的发生,其伟大的划时代意义,直到今天仍被后人所铭记。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幼儿科学启蒙教育案例与解读

    幼儿科学启蒙教育案例与解读

    本书汇集了广州市第一幼儿园60年幼教工作的教育科研成果,分为三个分册,分别为《保育员工作手册》《新教师工作手册》《幼儿科学启蒙教育案例与解读》。本书内容涵盖幼教工作的各个方面,来源于幼儿园60年实际工作的研究总结,其内容丰富,操作性强,是幼儿园幼教工作者实用的参考书。
  • 铁血红河

    铁血红河

    自从居住在红河大陆的人们有了印象开始,无数个流血的画面就从未自人们的心头消失过。当历史的车轮滚动到1500年这一路段的时候,人们看到的是更为腥风血雨的画卷。或许这昭示着全大陆的罪恶,或许这将会带来神的惩罚;又或许这昭示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那么和平的天使会降临么?论英雄成败,皇图梦,转头空。颂风情万千,倾城恋,淡若云。无论时世如何变迁,保留下来的一般是道不尽个中滋味的旁白。不如让我们一起端坐林中阁:杯茶话万物,赏林间自在飞花。煮酒论人生,品窗外无边丝雨……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印度,漂浮的次大陆

    印度,漂浮的次大陆

    为什么所有的人都喜欢把中国和印度做比较?印度和中国同样是古老的国家,到底有哪些不一样?为什么他们穿着纱丽、练着瑜伽、谈论着玄之又玄的精神生活,却又讲着英语、玩着鼠标……作者跋涉两万公里,走遍了印度70个城市,上百个景点,同时结合大量史实,穿越于历史与现实间,用一步步的脚印去丈量印度这片土地。从不同的宗教根源入手,以政治、经济、历史等多个视角去拷问印度的文化,描绘出一个多姿多彩的印度浮世绘。《印度:漂浮的次大陆》一书为作者“文化旅行”系列作品第一部,后续作品《一半印度、一半中国》、《骑车去元朝》等即将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