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17500000023

第23章 经典诗词(2)

③天上宫阙:指月中宫殿,阙,古代宫殿前左右竖立的楼观。

④不胜:经受不住。

⑤弄清影:弄,赏玩。意思是月光下的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

⑥绮户:雕饰华丽的门窗。

⑦婵娟:美好的样子,这里指嫦娥,也就是代指明月。

■ 作品赏析

这首词是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中秋,苏轼在密州时所作,是其哲理词的代表作。词中充分体现了作者对永恒的宇宙和复杂多变的人类社会两者的综合理解与认识,是作者的世界观通过对月和对人的观察所做的一个以局部足以概括整体的小小总结。它构思奇拔,畦径独辟,极富浪漫主义色彩,是历来公认的中秋词中的绝唱。

念奴娇 /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①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②。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③,谈笑间、樯橹④灰飞烟灭。故国⑤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⑥江月。

【注】

①故垒:黄州古老的城堡,推测可能是古战场的陈迹。过去遗留下来的营垒。

②雪:比喻浪花。

③羽扇纶(guān)巾:手摇羽扇,头戴纶巾。这是古代儒将的装束,词中形容周瑜从容娴雅。

④樯橹:这里代指曹操的水军战船。樯,挂帆的桅杆。橹,一种摇船的桨。

⑤故国:这里指旧地,当年的赤壁战场。指古战场。

⑥酹(lèi):(古人祭奠)以酒浇在地上祭奠。这里指洒酒酬月,寄托自己的感情。以酒洒地,是向鬼神敬酒的方式。

■ 作品赏析

苏轼的这首词被誉为“千古绝唱”的名作,是宋词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作品,也是豪放词最杰出的代表。它借古抒怀,感情激荡,气势雄壮,将写景、咏史、抒情容为一体,抒发了作者年已半百功业无成的感慨。

这首词感慨古今,雄浑苍凉,大气磅礴,昂扬郁勃,把人们带入江山如画、奇伟雄壮的景色和深邃无比的历史沉思中,唤起读者对人生的无限感慨和思索,融景物、人事感叹、哲理于一体,给人以撼魂荡魄的艺术力量。

如梦令

作者作品简介

李清照(1081—1155),号易安居士,济南(今属山东)人。其词有“别是一家”之说,其词创为“易安体”,为中国女词人佼佼者,婉约词派代表。早期生活优裕,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昨夜雨疏①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②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③!

【注】

①疏:疏放疏狂,而非通常的稀疏义。

②卷帘人:有学者认为此指侍女。

③绿肥红瘦:绿叶繁茂,红花凋零

■ 作品赏析

这首《如梦令》,是“天下称之”的不朽名篇。词借宿酒醒后询问花事的描写,曲折委婉地表达了词人的惜花伤春之情,语言清新,词意隽永,令人玩味不已。

这首小词,只有短短六句三十三言,却写得曲折委婉,极有层次。词人因惜花而痛饮,因情知花谢却又抱一丝侥幸心理而“试问”,因不相信“卷帘人”的回答而再次反问,如此层层转折,步步深入,将惜花之情表达得摇曳多姿。

满江红

作者作品简介

岳飞(1103—1142),字鹏举,北宋相州汤阴县永和乡孝悌里(今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菜园镇程岗村)人。中国历史上著名战略家、军事家、民族英雄、抗金名将。岳飞在军事方面的才能则被誉为宋、辽、金、西夏时期最为杰出的军事统帅、连结河朔之谋的缔造者。同时又是两宋以来最年轻的建节封侯者。南宋中兴四将(岳飞、韩世忠、张俊、刘光世)之首。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①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②路云和月。莫等闲③、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④,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⑤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注】

①潇潇:风雨暴疾貌。

②八千里:指遥远的金国根据地。

③等闲:寻常、随便。

④靖康耻:指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京师和中原沦陷,徽钦二帝被俘往金国的奇耻大辱。

⑤贺兰山:是现在宁夏与内蒙的界山,此处借指金国的脏腑之地。

■ 作品赏析

这首词表现了作者抗击金兵、收复故土的爱国精神,流传很广。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赞云:“‘莫等闲’二语,当为千古箴铭,何等气概,何等志向!千载下读之,凛凛有生气焉。”从艺术上看,这首词感情激荡,气势磅礴,风格豪放,结构严谨,一气呵成,有着强烈的感染力。

永遇乐·京口①北固亭怀古

作者作品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济南历城(今属山东)人。《四库总目提要》云:“其词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概,于倚声家为变调,而异军特起,能于翦红刻翠之外,屹然别立一宗,迄今不废。”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②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③,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④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注】

①京口:今江苏镇江市。北固亭,在镇江市东北北固山上,北面长江。

②寄奴:南朝宋武帝刘裕字德舆,小名寄奴。

③狼居胥:一名狼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中部。

④神鸦:庙里吃祭品的乌鸦。社鼓:社日祭神时击鼓。

■ 作品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于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年),66岁任镇江知府时,登上京口北固亭后所写的一首感怀词。它具有怀古、忧世、抒志等多重主题,全词用典虽多,却用得天衣无缝,恰到好处。这首词通过怀古而言时事,表达老当益壮的战斗意识。词格苍凉悲壮,雄视一世。明代杨慎在《词品》中说:“辛词当以京口北固亭怀古《永遇乐》为第一。”

扬州慢

作者作品简介

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南宋开宗立派的词家巨擘之一。且精于乐律,能自制曲。往来鄂、赣、皖、苏、浙间,与诗人词家杨万里、范成大、辛弃疾等交游。在他所处的时代,南宋王朝和金朝南北对峙,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都十分尖锐复杂。战争的灾难和人民的痛苦使姜夔感到痛心,但他由于幕僚清客生涯的局限,虽然为此也发出或流露过激昂的呼声,而凄凉的心情却表现在一生的大部分文学和音乐创作里。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有《白石道人歌曲》等。

(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①之悲也。)

淮左名都②,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③,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④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⑤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⑦,年年知为谁生!

【注】

①黍离:周平王东迁后,周大夫经过西周故都,见故宫“彼黍离离”,长满了庄稼,于是赋《黍离》诗以志哀。后世就用“黍离”表示亡国之悲。

②淮左名都:指扬州。竹西:扬州城东一亭名,景色清幽。少:稍。

③春风十里:借指昔日扬州的繁华。

④胡马窥江:指金兵南下侵犯扬州。宋高宗建炎三年和绍兴三十一年,金兵两次侵犯扬州。

⑤杜郎:指晚唐诗人杜牧。俊赏:喜欢游赏。

⑥二十四桥:在扬州西郊,传说有二十四美人吹箫于此。

⑦桥边红药:二十四桥又名红药桥,桥边生红芍药。

■ 作品赏析

这首词写于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年)冬至日,词前的小序对写作时间、地点及写作动因均作了交待。姜夔因路过扬州,目睹了战争洗劫后扬州的萧条景象,抚今追昔,悲叹今日的荒凉,追忆昔日的繁华,发为吟咏,以寄托对扬州昔日繁华的怀念和对今日山河破的哀思。

这首词层次清晰,语意含蓄,言有尽而意无穷,充分体现了作者认为的诗歌要“含蓄”和“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白石道人诗说》)的主张,也是历代词人抒发“黍离之悲”而富有余味的罕有佳作。

哀失明

作者作品简介

约翰·弥尔顿(1608—1674),英国诗人,散文家,政论家。弥尔顿是清教徒文学的代表,他的一生都在为资产阶级民主运动而奋斗,代表作《失乐园》和《荷马史诗》《神曲》并称为西方三大诗歌。其作品还有《复乐园》《力士参孙》等。

每想到我还不到半生

便陷入黑暗之境,失去了光明,

想到有一种才能潜隐如同再生,

它在我这里废弃无用,虽然我衷心希望

用它来侍奉我的造物主,献呈

我的真情,怕的是他回过头来责问——

于是我愚蠢地问道:难道上帝令人工作,

却又不给人光明?“忍耐”让我止住怨声,

立时回答道:上帝不需要人们的劳动

与他自身赐予人的才能:谁能

接收他的温和统治,便是侍奉最好的人;

他的地位至尊,他一声号令,千万个天使

飞速行动,翻山越海片刻不停——

不过恭身静候,也是对他的侍奉。

■ 作品赏析

英国诗人华兹华斯称颂弥尔顿的十四行诗“是战斗的号角,他从中吹出生机蓬勃的曲调”。这首诗据推测写于1652年,即诗人完全失明的那一年。

这首诗是诗人情绪的真实写照,调子是低沉的,但行文极生动、灵活。诗人将自己失明后内心的矛盾、痛苦的微妙感觉描写得细腻入微,另外诗人将“忍耐”人格化,让这一抽象概念有形有声,并借“忍耐”之口说出了自己的心声,这种多变的手法使全诗更为引人入胜,感人至深。在写法上诗人采用长句、倒装句、典故、隐喻、双关语等多种艺术手法,使诗歌形成一种庄严苍劲的风格。

恬静的生活

作者作品简介

亚历山大·蒲柏(1688—1744),出生于政治上受歧视的天主教家庭。自幼患病,终生为病痛、残疾所苦。但他博览群书,自学成材。16岁写成《田园诗》立即名扬一时,23岁发表《批评论》,受到文坛重视。从此以写诗和翻译古典作品为生,成为英国文学史上第一个职业作家。

这样的人真快活,他的关怀与希望

只限于祖传的几亩薄田,

他乐于在自己的土地上

嗅着大气的芳香。

有自家的牛供奶,有自己的地产粮,

有羊群供给他衣裳;

夏日有树木遮荫,

冬天有火炉取暖。

做一个有福人,无忧无虑地

度过一日又一年的时光,

精神宁静,身体健康,

白天过得安详,

夜晚睡得香;学习同休息

结合在一起;甜蜜的娱乐,

讨人喜爱的质朴和天真,

伴着沉思默想。

让我这样生活,与世两忘,

等我死时不用人哭泣,

悄悄辞别人间,不需一块墓碑

述说我在哪里安眠。

■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12岁时阅读古罗马诗人贺拉斯的一首抒情诗,从中受到启发有感而作。诗分五节,每节四行,第一、二节描写乡村的简朴物质生活,第三、四节描写乡村纯真的精神生活。最后一节在对恬静生活的向往中总结全诗。通篇语言洗炼,意境旷达。抑扬的音格、规范的声韵、持衡的结构,有助于表达诗歌庄严的主题思想。

绿蒂与维特

作者作品简介

歌德(1749—1832),著名诗人,德国古典文学最主要的代表,欧洲启蒙运动后期最伟大的作家。他的一生经历了德国文学史上的狂飙突进运动、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三个阶段,其作品充满了狂飙突进运动的反叛精神,在诗歌、戏剧、散文等方面都有较高的成就。

青年男子谁个不钟情?

妙龄女人谁个不怀春?

这是我们人性中的至洁至纯;

啊,怎么从此中有惨痛飞进?

可爱的读者哟,你哭他,你爱他,

请从非毁之前救起他的声名;

你看呀,他出穴的灵魂正在向你耳语:

请做个堂堂男子哟,不要步我后尘。

■ 作品赏析

这是歌德为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第二版所题写的卷头诗。《少年维特之烦恼》说了这样一个故事:市民阶级青年维特在当时德国的等级社会中深感压抑,来乡村寻求解脱,遇见少女绿蒂并热烈地爱上了她,最后因爱情破灭而自杀。这部小说出版后在欧洲引起了强烈反响,以致有些青年仿效维特走上自杀之路。歌德内心深感不安,写下这首诗加以劝诫。诗的第一节前两句看似平淡,却道出了人的天性、世间真理。诗的第二节则提醒读者不要步维特的后尘,要做个“堂堂男子”,成为生活的强者。

咏水仙

作者作品简介

威廉·华兹华斯(1770—1850),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与雪莱、拜伦齐名。其代表作有长诗《序曲》《漫游》,与塞缪尔·泰勒·柯勒律治合著的《抒情歌谣集》。曾当上桂冠诗人。湖畔诗人之一,文艺复兴以来最重要的英语诗人之一。

我好似一朵孤独的流云,

高高地飘游在山谷之上,

突然我看到一大片鲜花,

是金色的水仙遍地开放。

它们开在湖畔,开在树下,

它们随风嬉舞,随风飘荡。

它们密集如银河的星星,

像群星在闪烁一片晶莹;

它们沿着海湾向前伸展,

通往远方仿佛无穷无尽;

一眼看去就有千朵万朵,

万花摇首舞得多么高兴。

粼粼湖波也在近旁欢跳,

却不如这水仙舞得轻俏;

诗人遇见这快乐的旅伴,

又怎能不感到欢欣雀跃;

我久久凝视却未领悟

这景象所给我的精神至宝。

后来多少次我郁郁独卧,

感到百无聊赖心灵空漠;

这景象便在脑海中闪现,

多少次安慰过我的寂寞;

我的心又随水仙跳起舞来,

我的心又重新充满了欢乐。

■ 作品赏析

《咏水仙》是1804年诗人回忆两年前见到一片水仙花的情景而写下的一首诗,写景抒情自成一格,天然浑成。整首诗歌的基调是浪漫的,同时带着浓烈的象征主义色彩。可以说,诗人的一生只在自然中找到了寄托。而那平静、欢欣的水仙就是诗人自己的象征,在诗中,诗人的心灵和水仙的景象融合了。这首诗虽然是在咏水仙,但同时也是诗人自己心灵的抒发和感情的外化。诗中多用比喻和拟人手法描写水仙的景象,生动、形象、活泼、优美;其中又融入了诗人浓郁的情感,因而景中有情,景因情而有了活力。

西风颂

作者作品简介

珀西·比希·雪莱(1792—1822),英国文学史上最有才华的抒情诗人之一,被誉为“诗人中的诗人”。其一生见识广泛,不仅是柏拉图主义者,更是个伟大的理想主义者。他创作的诗歌节奏明快,积极向上,在《云》《致云雀》《西风颂》等抒情诗中,通过描写自然景象寄托自己的思想感情,作品想象丰富,音韵和谐,在英国诗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狂野的西风啊,你是暮秋的呼吸,

因你无形的存在,枯叶四处逃窜,

如同魔鬼见到了巫师,纷纷躲避;

那些枯叶,有黑有白,有红有黄,

像遭受了瘟疫的群体,哦,你呀,

西风,你让种籽展开翱翔的翅膀,

飞落到黑暗的冬床,冰冷地躺下,

像一具具尸体深葬于坟墓,直到

你那蔚蓝色的阳春姐妹凯旋归家,

向睡梦中的大地吹响了她的号角,

催促蓓蕾,有如驱使吃草的群羊,

让漫山遍野注满生命的芳香色调;

狂野的精灵,你的身影遍及四方,

哦,听吧,你既在毁坏,又在保藏!

在你的湍流中,在高空的骚动中,

纷乱的云块就像飘零飞坠的叶子,

你从天空和海洋相互交错的树丛

抖落出传送雷雨以及闪电的天使;

同类推荐
  • 冰心散文精选(名家散文经典)

    冰心散文精选(名家散文经典)

    《冰心散文精选》精选了冰心所作的散文。主要内容有、笑、梦、闲情、好梦、往事(一)(节选)、往事(二)(节选)、寄小读者(1923-1926)、再寄小读者(1942-1944)、再寄小读者(1958)、山中杂记、南归、关于女人、像真理一样朴素的湖、小橘灯、忆意娜、一寸法师、樱花赞、一只木屐、尼罗河上的春天、腊八粥、我的故乡、我的童年、童年杂忆、我和玫瑰花等。
  • 时间背后的河流

    时间背后的河流

    《时间背后的河流》收录了叶延滨最重要短诗作品,主要包括《干妈》、《环行公路的圆和古城的直线》、《囚徒与白鸽》、《寺中扫帚声》、《蜜月箴言》、《时间到了》、《最后的年轮》、《现代生态学》、《月族》、《石碑与青藤》、《一个人在城外》等百余首,供文学爱好者欣赏。
  • 光明在我们的前面:胡也频作品精选

    光明在我们的前面:胡也频作品精选

    1925年5月,一天午后三点钟左右,在北京的马神庙街上,有一个二十六岁光景的男子,在那里走着带点心急的神气,走进北京大学夹道去。他穿着一套不时宜的藏青色西装,而且很旧,旧得好象是从天桥烂货摊上买来的货色,穿在身上不大相称,把裤筒高高地吊在小腿肚上……
  • 中国电视知识分子论
  • 解放济南(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解放济南(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本书以纪实手法描述了解放战争中,为解放济南,在许世友、聂凤智等将领的领导下,中国人民解放军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再现了解放战争的悲壮场面……
热门推荐
  • 追仙

    追仙

    誓要踏入强者行列成为巅峰强者寻找真相的少年,因为天赐过人而备受欺压……为了变强,一个怀着对父亲的愤恨,不断的踏上杀戮之路,一段不寻常的追仙之路,最后才发现,对修真者的愤怒,修士原本就是一群可怜虫……
  • 百合开在月亮湖里

    百合开在月亮湖里

    在人类生活中,爱的出现,或爱的信仰的出现,带来的不一定都是绚丽的色彩和悦耳的声音。在很多时候,爱情会不可避免地成为忧伤、孤单、仇恨,甚至毁灭的前夜。
  • 说岳全传

    说岳全传

    《说岳全传》是一部以岳飞抗金故事为题材、带有某种历史演义色彩的英雄传奇小说。书中他们综合了历代说岳题材作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加工改造后出版。《说岳全传》问世之后,其影响之大,使过去同题材的作品都相形见绌,从而成为这类题材的小说中带有总结性和定型化的作品。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流行音乐之旅

    流行音乐之旅

    音乐与流行、欧美流行音乐之旅、中国流行音乐之旅三大编。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介绍了音乐、流行音乐、经典音乐等,其中还有一些经典的音乐赏析,供读者赏析参考。
  • 最初的爱,最后的仪式

    最初的爱,最后的仪式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闲夫伴拙妻

    闲夫伴拙妻

    她本是农家最朴实、厚实的憨傻女子,奈何被他孱弱的金手一指,就成了他要成婚的妻子,你说你心里都有人了,还来寻俺干啥嘞?青青纳闷的想。好吧,既然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俺索性就嫁了吧,可是为何嫁到洛家会有那么多的事发生嘞……婆婆不待见,不怕,俺只要抱好亲亲相公的大腿就行了……两个小姑不省心,没事,反正俺又不去招惹她们……可是这谁家、谁家的女人?你们咋可着劲的往俺家里赶嘞?什么?动冲着这天下第一来的……。还有这名誉上是相公大哥的男人,咋老是想拉起俺的小手嘞,这可不行啊,俺已经是成过婚的人了,这距离是一定要有的……。精彩片段:【一】一身素缟,青青跪坐在灵堂前,一脸的悲戚,相公啊,你咋就走了嘞,你就这么走了,俺可咋办啊?青青摸摸平坦的肚子,这里面还没个种嘞,你叫俺咋办啊?连个养老的都没嘞。…………青青刚想给她那“死而复生”的相公擦拭一下脸,一双紧闭着的眼迅速张开,厚实的手掌紧掐这她白嫩嫩的脖颈,“你是谁?怎么会在这儿?”“相公,我是青青啊?你不记得了……”“不记得,记住,我不是你相公,本将军没有什么青青小妾,滚……”【二】四年后青青手里拖着俩包子,再次回到这熟悉的老家,那是感概万分啊!推开门,一老妇走了出来。“咦,你是?青青?”“是嘞,娘,我回来了,快来,叫姥娘……”“啥?孩子?哪来的?你相公洛青城嘞?是他的不?”“没了……”相公不见了,孩子有了俩。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独家宠爱:总裁紧追不放

    独家宠爱:总裁紧追不放

    她只是不小心认错了人,却为此变成了他的假冒女朋友,被他各种调戏不说,还要替他挡女人,更甚者他更是理直气壮的搬进她家来与她同住,最后还说想要与她弄假成真,她到底是不小心招惹了个什么样的男人呢?且看小白兔女主被大灰狼男主一步步的吃下肚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