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04200000015

第15章 子女应该养成正确的心态(2)

代替父母劳作,最好从小就养成习惯。因为年龄幼小,可以服小劳;年龄较大,就能够服较大的劳。子女不论年龄大小,都有为父母服劳的机会。幼年的子女可以帮助父母做一些轻松的事情,譬如父母回家,替父母拿出换穿的便鞋或拖鞋,再把外出穿的鞋子收起来;父母读报完毕或者阅读告一段落,把报纸、书刊、杂志放到固定的位置。少年的子女可以帮助父母做一些比较繁重的事情,譬如父母在洗擦桌椅时,可以帮忙分擦一部分或全部;每天利用一点时间扫地或擦拭门窗;有客人按门铃,前去应门。青年与成年的子女,服劳的机会更多,不论轻松或繁重的事情,只要能力许可,都应当分劳或代劳。

笔者在学期间,负责抄写先父的文稿,结果获得很大的好处。每次搬家,由于笔者在兄弟姐妹之中排行老大,所以装箱、捆扎、督运的经验十分丰富,迄今仍了如指掌。母亲常把采购的任务委派给笔者,因而在这方面也得益匪浅。

陈大齐教授研究得非常深入,指出能力是服劳的唯一限制。子女在分劳或代劳的时候,必须衡量自己的能力。凡是能力所及的,都应该服劳;能力所不及的,则不能承担。因为能力不及而贸然服劳,会把事情弄糟,害得父母反而需付出更大的精力以求善后。劳力方面的部分,一般要看所需要技巧的程度来决定能否服劳;劳心的事情,则要征得父母的同意,认为可行的部分,才可以代劳。

西方社会,兄姐为弟妹服务,譬如补习功课、教导技艺,父母也要付给报酬。中国社会,为弟妹补习功课或教导技艺,正可以减轻父母的辛劳,也是为父母服劳的一种方式,当然不能够向父母领取报酬,免得不像一家人。

美国人向来重视物质生活,电视机一打开,一片钱、钱、钱的声音,子女分担家事,也需要代价。譬如帮助父亲整理庭园草坪,要价美金八元;代替母亲洗衣洗碗,索价美金三元。一家人讨价还价,有如商场交易那般,且丝毫不逊色。现代中国人,竟也急起直追,在这方面迎头赶上。子女服劳有一定的价码,学习成果也按照成绩高低领取赏钱。邱连煌教授特别指出:这种不适当的奖赏,很容易摧残子女的内在动机,把原本喜欢的工作,变成以获得奖赏或报酬为最终目的。这种本末倒置的做法,对子女有害无益。

人类的动机,大体可以分为外在的和内在的两大类。譬如子女用功读书,为的是赢得父母的欢心、老师的称赞、同学的羡慕,或者可以获得奖章、奖品、奖状、奖金,这些显然是外在的动机。因为子女之所以用功读书,主要是为了他人,并不在于自己,于是学习本身不是目的,已经被当成手段。相反,子女终日手不释卷,只是喜欢读书,本来就把读书当做一件乐事。不管父母高不高兴,老师称不称赞,考试成绩如何,有没有奖品或奖金,都照样一有时间便读书。这样的动机,显然是内在的,为了自己,并不在乎别人。学习本身即是目的,并不是当做手段来争取学习以外的那些目标。对这样的子女,父母最好不要拿金钱来扼杀他们的求知欲。若是子女读书的外在动机淹没了内在动机,子女把注意力转移到他人的反应或物质的奖赏上,很可能就降低了读书的乐趣。

邱教授进一步分析,不当的奖赏如果过度使用,很可能导致下述四大。

第一,为了获得奖赏,孩子不得不尽力而为,心里却怀有被人操弄的困惑,难免产生怨愤,直接或间接影响了学习情绪。久而久之,视求学如。

第二,孩子被父母或老师奖赏惯了,可能会养成过分依赖的心理。将来进入社会,没有人为他们的行为表现打分数,不会有老师时常在身边督促、叮咛和给予奖品或奖金,更不会有人像父母那样能够提供讨价还价的机会。这时子女若是因此而停止学习,岂不是愈活愈退步了吗?

第三,孩子只是为了外在动机而学习,不免把学习行为当做谋“赏”的工具。一旦考试完毕,目标达成,而所期待的奖赏也已经到手,学习行为就会随即终止。若非必要,难得自动去翻动书本,以致所学很快就归还给老师,愈来愈让人觉得其一无所知。常见许多学生毕业之后,从此不再读书,就算参加学习,也是专听笑话,否则便打瞌睡。就是因为内在动机已经完全消失,完全丧失兴趣。

第四,孩子本来对数学、物理、化学、机械、音乐或绘画等其中的一样或几样具有浓厚的兴趣,完全是出于内在动机的推动。经过父母或老师甚至双方面不约而同持续给以物质奖赏,很可能不久之后,兴趣就转移了,从行为过程转到奖赏上面,内在动机逐渐减弱,而外在动机则不断增强,以前的为学习而学习改变成为奖赏而学习。从心理发展来看,这简直等于开倒车。

子女最好不要看到其他孩子获得奖赏,便要求自己的父母也比照办理。聪明的子女会把父母的奖赏当做一份惊喜,促使自己增强兴趣,而不是期待父母的奖赏,徒然使自己的兴趣转移,结果害了自己。

心理学家大多建议父母和老师多用口头称赞。因为这种荣誉的激励会冲击子女的内心,无形中更能提高原来的内在动机。至于金钱或物质奖赏,只能用做他律的辅助,务须逐步推向子女自律,其要领如下:

第一,对某些事物或技能的学习,如果孩子无精打采,不自动学习,这时不妨借重奖赏,以加其动机。孩子本来对这些事不具任何内在动机,所以不必担心会受到扭曲。但是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不过是一时的权宜之计,等到孩子发生兴趣之后,就不必再给奖赏了。

第二,对某些复杂或艰深的活动,孩子尚未具备应有的基本能力,连尝试的勇气都没有,就更谈不上从中获得内心的满足。在这种时候实施奖赏,先诱导孩子学习那些基本能力,等到基本能力巩固以后,原先复杂的事物看起来也不复杂了,原先艰深的活动看起来也不艰深了,做起来得心应手,相当轻松愉快,内在的动机也随之增强了。

第三,给予实质的奖赏,最好赋予荣誉的象征。等到事情完成,或者活动告一段落,才突然给予奖赏。这种意外的惊喜,不致破坏内在的动机。当然,若能加上这样的意义:经过严格的评鉴,表现特殊;希望能够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那就更加圆满,效果也会更为良好。

子女尽量自食其力、乐于服劳,而且不盲目期待父母的物质奖赏,这对于父母的健康与安宁具有积极的意义。一方面使父母减少烦恼,一方面也使父母增加欢乐。父母心情愉快,身体自然健康。父母长寿,是子女的福气;父母健康安宁,则是子女孝顺的良好结果。

孔子说:子女关注父母的健康,是孝道的表现。对于父母的年龄,做子女的应该时刻放在心上。子女固然希望父母长寿,却也应该顾虑父母的年龄逐渐增高,身体难免越来越衰弱。特别是年老的父母,更应该节劳颐养,享受天伦之乐。这时候子女最好对老年人的保健卫生多一些了解,从旁调节父母的饮食和劳逸,或者实时对父母提出劝告,使父母能够健康、愉快而长寿。

依年龄来区分,四十五到六十五岁为初老期,六十五岁以上为老年期。在初老期,体内的变化主要表现在水分减少、脂肪增多、细胞数目减少、脏器萎缩、体重减轻等,某些人体功能逐渐下降。进入老年期以后,不但外表明显衰老,而且体力活动的能力也明显下降,其中尤以心血管系统及肾脏的老化最为显着;肌肉神经的功能普遍降低,特别是平常很少活动的老年人更是明显的迟钝;温度觉、触觉以及振动觉的敏感性下降,而味觉变化,希望食品中添加更多的调味剂;视觉和听觉的敏感度也下降,经常漏听、漏看,从而造成错误的判断,以致引起行动上的失误。

对现代人来说,由于运动不足,加以精神上时常处于高度的紧张状态,使心脏病、高血压、低血压、肥胖症、糖尿病、颈椎病、腰酸肩痛甚至癌症的发病率都大为提高。若不幸父母患有疾病,做子女的千万不要相信秘方,更不能误信仙丹,最好趁早带父母就医,向持有正式医师执照而且经验丰富的医师求诊。万一患了传染疾病,也应该遵守法令规定,住入隔离病院,不能不送而留在家中,以免传染家人,殃及邻居,反而成为传染中心。孝道不能违反法律,否则便是愚孝。

为求父母健康安宁,子女对父母不但要有爱心,而且要十分恭敬。爱是感情的表现,敬才是理智的态度,爱而不敬,很容易怠忽轻慢。子女对父母怠忽轻慢,便是心中没有父母的存在,根本就是把父母当做一般人看待。对待朋友尚且不敢怠慢,对生养教育自己的父母怎么敢如此?正像孔子指出的:对父母不恭敬,养父母就像养犬马一样。因此无论奉养或服劳,以及照顾父母的健康,服侍父母看病、养病,都应该特别注意,务须恭敬。

父母恼怒责骂时,子女不应该有怨恨的表示。如果父母年老久病,卧床三年五载,子女服侍汤药,清除便溺,洗涤衣服被褥,十分辛苦,父母又脾气暴躁,动不动就斥责辱骂,子女也必须和颜悦色,毫无怨言才对。

曾子以孝闻名,他认为子女应该以父母的乐为乐,以父母的忧为忧。子女如此,父母当然健康安宁。

子女对自己的健康也应该注重,因为父母最关心的是子女的健康。子女有了疾病,或者受到伤害,父母比子女还要紧张,还要忧伤难过。所以子女必须爱护身体,注意健康。孔子告诉我们,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这是孝道的开始。现在很多人不重视健康,任意损伤身体,晚上不睡觉,早晨不起床,三餐不定时,饮食也无定量,罹患上网成瘾症、手机不离症、电动玩具入迷症,不顾自己的身心健康。父母苦劝不听,用尽办法也无效。这样的子女,使父母不得安宁,更损害自己的健康,简直不孝之至!

务求做好人以显扬父母

大孝尊亲

孟子在《离娄篇》中指出,世俗所说的不孝,大约有五种:一是懒得劳动,不肯做事,也不能供养父母;二为喜欢赌博下棋,爱好喝酒,不顾父母的生活;三是贪得货财,私心妻子,不愿供养父母;四为放纵耳目的欲望,嗜好声色娱乐,致使父母受辱;五是倚恃勇猛有力,喜欢和人家打斗争讼,以致危害父母的安宁。

更早的时代,孟懿子向孔子请教怎样孝顺父母,孔子的答案只是“无违”,不要违背父母的合理主张,也就是传承父母的价值观。当父母在世时,子女应该依礼侍奉父母;当父母逝世时,子女应该依礼葬祭。

孟武伯以同样的问题请教,孔子回答:做子女的,只能够在生病的时候让父母担心。因为吃五谷长百病,子女再重视保健,也难免会生病。除了这种特殊情况,平日都应该守分、自律、自爱、自重,以免父母操心。

子游问孝,孔子的答案是:现在的人,以为孝顺就是能够奉养父母,但是人们在家里也养育犬马,如果只养而不敬,那么养父母跟养犬马有什么不同?

子夏问孝,孔子却这样回答:侍奉父母,贵在长久保持和颜悦色。这样比为父母服劳,侍奉父母饮食,实在要困难得多。和颜悦色表示恭敬的态度。

孔子时代,一般人奉养父母之外,还要注意恭敬,合乎礼节。到了孟子时代,竟然有许多不能供养父母的儿子。可见孟子时代,人民的生活比孔子时代更为困难,且子女生活散漫、不重纪律,也是一代不如一代。

子女孝顺父母,不但要在物质上细心照料,而且应该在精神上使父母觉得欣慰喜悦。孟子把物质上的奉养称为养口体,属于下孝;精神上的奉养称为养心志,才是上孝。孟子以曾子为例,说明侍奉父母的正道。他在《离娄篇》中这样描述:从前曾子奉养他的父亲曾皙,每餐必定有酒有肉。等到吃饱饭,曾子要把剩余的酒饭撤走,一定要问这些剩余的给谁吃。如果曾皙问起还有多的没有?曾子也必定回答:还有。曾皙去世以后,曾元这个孙辈就没有这么恭敬。曾元奉养曾子,每餐也照样有酒有肉,但是要把剩余的酒肉撤走时,并没有问要给谁吃。而当曾子问到还有没有时,曾元的回答是:没有。是不是想把剩余的酒肉,当做下一餐的食物,再端上来呢?

孟子认为曾子的恭敬才称得上养心志,而曾元的奉养不过是养口体罢了!以曾子的家教,尚且很不容易做好传承,何况一般家庭呢?

在孔子的弟子当中,曾子以孝闻名。曾子对于孝的体会和认识,应该是十分深刻而中肯的。他认为孝有三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生活上奉养父母,不使父母或自身受到羞辱,都属于次要的孝。只有积极奋发、集义行善,使父母享有美名,才算是大孝。我们常说的“光宗耀祖”、“扬名显亲”,完成父母未完成的事业,实际上都奈何?这种无助感,使现代父母简直和未成熟的孩子同样可怜!

子女心中没有父母,父母心中也越来越没有子女的存在。特别是中国人,讲求彼此的交互作用:你心中有我,我心中自然有你;你心中无我,我心中为什么要有你?大家不方便明说,心中却确实有数。

把子女养得胖胖的,穿得很时髦,不过在表示父母有办法;将子女的时间排得满满的,学完钢琴,赶紧又送去学舞蹈,无非是亲友聚会时,多一种炫耀。父母心中没有子女,就不会用心为子女设想,吃亏的永远是子女。我们奉劝聪明的子女,最好心目当中有父母,以挽回父母心中的自己。否则亲子之间,你心中无我,我心中无你,对子女非常不利。子女心中有父母,并不需要像西方人那样,口口声声I love you。因为中国人不太相信说出口的话,反而认为整天挂在嘴上的大多虚假不实在。就算不是谎话,也是说说就算的客套话,并没有什么实质的意义。我们比较重视实际的行为表现,宁可做给父母看,也不要把它挂在嘴上。多做少说,始终是安全可靠的方式。以实际行动向父母表示心目中有父母,相信父母会接受感应,心目中也会有子女。这种互相关怀的亲子关系,充满了温暖,更使人终生不能忘怀。

子女心目中有父母,最具体的表现即在好好做人,不让父母生气,不使父母受辱。长大以后,更应该奋发图强,有好的成就,以显扬父母。小的时候,把父母当做行为的模范。按照孔子所说:父亲在世的时候,观察他的志趣;父亲过世以后,回想他的言行。以此作为检讨自己的标准,看看自己的孝行是不是合格。

子女对父母孝顺最起码的行为表现,至少包括下述十点:

第一,和父母住在一起,出外时务必禀告,回家时也要看到父母平安才能够放心;父母忙碌时,要设法分忧分劳;父母生病或身体欠安时,更应该首先探问,不可以若无其事,只顾述说自己的事情,甚至于增加。

第二,回家时,遇有亲友宾客,要请安问好。暂时不要说话,看看情况才说。外出时,也要禀告父母之后,向亲友宾客道别。亲友宾客有任何交代,要征得父母同意后,才能够有所答复,不应该擅自做主,自行决定。

第三,准备远行,或者离家一段时间,必须提早向父母禀告,不应该到时才告知父母。最好把请示和告知作出清楚的区分,事先多请示。除非紧急或不得已才可以临时告知,因为子女告知父母属于不恭敬的表现。

同类推荐
  • 富爸爸家训大全集(超值金版)

    富爸爸家训大全集(超值金版)

    本书的下篇主要讲述了如何从小培养孩子的领导力。都越来越需要强有力的领导人物。上至国家、企业,本书上篇以上述研究为基础,针对我国家庭理财教育的现实,系统地借鉴和参考了西方发达国家理财教育理论和方法体系,下至社团、部门,“富二代”接班的话题正在社会上讨论的如火如茶。在改革开放30多年后的今天,因为无论什么样的组织和团体。,相信会给读者带来有益的启发。其实,从小培养孩子的领导力不仅仅关系到家族企业领导人的传承问题,也关系到全社会年轻一代培养的问题,都是如此
  • 名家教子书:母亲的榜样(中国篇)

    名家教子书:母亲的榜样(中国篇)

    本书让您迅速了解大师教育智慧的核心内容,从而能够轻而易举地亲近和理解世界教育大师的智慧,感受世界经典教育方法的巨大魅力。对于那些渴望获得成功的教子经验的中国父亲和母亲来说,本书是一部有很大参考价值的家庭教育读本,甚至可以说是一套权威而完善的教育宝典。汲取榜样母亲科学的教育理念,成就优秀孩子辉煌的发展轨迹。本书介绍了近现代中外36位成功母亲的教子经验,这些“榜样母亲”的教子经验包含了丰富而深刻的教育哲理,在中外家庭教育的历史上有着广泛的影响,意义深远,而且她们的教育智慧在今天的实践中依然不断地被运用。
  • 0~6岁敏感期,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

    0~6岁敏感期,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

    本书将在最大程度上向父母展示孩子在各种敏感期的表现,并为父母提供应对孩子敏感期的科学对策。本书分8章,即孩子的8大敏感期,分别为:语言敏感期、秩序敏感期、感官敏感期、关注细小事物的敏感期、动作敏感期、社会规范敏感期、书写与阅读敏感期、文化敏感期等。在孩子的这些敏感期内,父母应该尽量给孩子鼓励、爱与自由,而不要错失孩子敏感期的教育时机。有一点需要提醒父母,孩子的敏感期有很多个,每个敏感期出现的时间都不是固定的,而且在同一敏感期中的孩子的表现也不是完全相同的。
  • 孩子你为什么不听话

    孩子你为什么不听话

    很多父母会说,教育孩子很累,比打仗还累。那么父母们姑且就把教导孩子的过程当做一场战役吧。这场战役是孩子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仗,父母注定只能赢不能输。因为父母的胜利意味着孩子被教导成一个合格而有能力的人,若是失败,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失败的教育方式会带来怎样的后果不言而喻,而因为失败的教育方式给孩子带来失败的人生更是令人扼腕叹息。
  • 家有青春期女孩:母女共战青春期必读书

    家有青春期女孩:母女共战青春期必读书

    本书从青春期的女孩的生理变化、情感需要、逆反心理、母女间的沟通、富养、批评教育以及引导其自立自强七个方面入手,围绕母女关系这一核心,阐述了青春期教育的关键要领,翔实地讲解了构建和谐母女关系的方式方法。母女共战青春期,女儿的青春才会多姿多彩,母亲也会青春起来。
热门推荐
  • 裸体画像(希区柯克最悬疑的故事集)

    裸体画像(希区柯克最悬疑的故事集)

    本书辑录了希区柯克惊悚小说三十余部。这些小说事件惊心动魄,情节跌宕起伏,结局出人意料。每一篇小说都充满了希区柯克特有的惊悚、紧张、刺激和恐怖的色彩,谋杀陷阱连环布局,杀机惊魂步步惊心,黑暗之处幽冥来袭,事件场景血腥残酷。故事以人性的冲突为出发点,情节安排巧妙,结尾曲折惊险,出人意料,其中又不乏黑色幽默式的夸张,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希氏的惊悚手法的精髓。阅读希区柯克的惊悚小说,体验希区柯克的超级惊悚盛宴,感受最强烈的心灵震撼,与希区柯克一起,在希区柯克的惊悚世界里齐声尖叫!
  • 低调做人的哲学

    低调做人的哲学

    低调做人不仅是一种境界,一种风范,更是一种哲学。一个人不管取得了多大的成功,不管名有多显、位有多高、财有多丰,在这个纷繁芜杂的社会中都会或多或少地受到“低调”这一哲学思想的启示。清代著名商人胡雪岩就曾这样告诫他的儿子:“树大招风,低调做人。”可见,低调做人不单是普通人的处世原则,更是成功者的做人训条。古人亦有云:“地低成海,人低成王。”生活需要低调,为人处世更不可不“低调”,低调代表着成熟和理性。低调的人,往往是人群中的不凡之人,也是最后的强者。唯有低调的人才能够在现如今的世态纷扰之中坚持淡定从容的志趣,以平和乐观的心态来面对风云莫测的人生。
  • 说话恰到好处 办事水到渠成

    说话恰到好处 办事水到渠成

    这是一个风云激荡的年代,这是一个机会频生、奇迹迭出的时代,这是一个人人都渴望成功的时代,每个人都必须在竞争中求生存,必须在思考和学习中塑造自己,通过本书的学习,你必将学到许多实实在在的成功方法,这些都将成为你今后生活、工作、事业中的指南。
  • 网游之上古神器

    网游之上古神器

    刀尖跳舞、极限操作,网游界的巅峰,人挡杀人、佛挡杀佛。书友群:303989552,欢迎大家的加入。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禅机1957:苦难的祭坛

    禅机1957:苦难的祭坛

    我们将会看到他们的喜怒哀乐、生离死别、升降沉浮,不过是命运经盘上的一次次轮回。这里没有一般意义上的好人和坏人,我想尽力全景式地写出这台大戏来,也没有真正的侥幸者和发迹者,本书将至少涉及两代知识分子,有的只是一片历经烟熏火燎、遍布断壁残垣的废墟,通过序曲至尾声,以及在这废墟里被理性的血泪渐渐浇灌出的人格的新芽……
  • 首席总裁,乖乖臣服

    首席总裁,乖乖臣服

    六年前,人/事不醒的她被丈夫亲手送入他的怀抱。翌日,他匆匆离开,奔赴异国他乡,她在丈夫的怀中醒来。月余,她琅珰入狱,他在国外完婚。八个月后,她在狱中产下死/胎。========六年后,他低调归国,她狼狈出狱,两条平行线重新纠葛在一起。本不应该相见的两人以云泥之差再次相遇。起起落落,离合难测。什么?!她身旁那个超帅的小帅哥是他的儿子?顾径凡讳莫如深的眸子微微眯起,指着那粉雕玉琢一般的娃儿,“你确定我有这么大的儿子?”小家伙傲气的抱起胳膊,在妈咪的脸上亲了又亲,反问身旁的女人,“妈咪,你确定这个又老又难看的男人是我爹地?”==========花絮一:离婚后再遇,宋辽远拉着她的手不肯放开,“老婆,我后悔了。”顾径凡摇了摇身旁儿子的小手,“儿子,有人想占你妈咪便宜,怎么办?”“咬他!”小家伙想也不想,朝着宋辽远就冲过去,一口咬在了他的手背上,鲜血横流。顾径凡挑眉,“宋先生,再sao扰我女人,下次流血的就是一条腿了…”花絮二:顾径凡正在洗澡,电/话响起,他示意秦轻接电/话。对方坦言:“我是顾径凡老婆…”秦轻疑惑:“可他登记在册的配偶栏里写的是我的名字…”简介无能,请看正文。不断更,不弃坑,正常一天两更,上午一更,下午一更,收藏单天过一百,加更
  • 重生之强横崛起

    重生之强横崛起

    重生,就要尽占先机!重生,就要横扫一切!重生,就要步步生奇!重生,就要强横崛起!极品丹药,绝世神兵,倾城美女,天材地宝,在这个神奇而又充满机遇的异世界里面,只要有足够的资本,这一切都将是你的……
  • 乞丐女的贵族战争:夺爱

    乞丐女的贵族战争:夺爱

    慕一淼只是一个坐上女王宝座的乞丐,可是她却把所有的高贵公主王子,踩在脚下。慕一淼只是一个被抛弃的乞丐,她不要别人的关心与在乎,只要慕一沧祈的垂怜,只要至高无上的权利与地位。慕一淼只是一个肮脏最讨人厌的乞丐,她只需要披着华丽的衣裳欺负所有高贵。偏偏,龙瑞柒就是比她慕一淼厉害,就是要把她慕一淼玩弄于鼓掌之间。那么彼此掠夺,彼此伤害,最终,谁才是赢家?
  • 情商到了,事就成了:让你受益一生的EQ培养

    情商到了,事就成了:让你受益一生的EQ培养

    本书带领大家走进情商这所“大学”,它系统而全面为大家讲解了如何提高自己的情商。影响情商的因素很多,要想提高情商也需要多方位的努力。只有把情商培养好,才能够在社会竞争中获得更好的生存。本书引用大量国内外经典理论,从多方面给读者讲解适合中国人的情商培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