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03900000008

第8章 八年幕府露锋芒(1)

同时,家里也不富有,没有多余的闲钱像社会上流行的那样通过捐纳方式捐个一官半职。

这样一来,虽然左宗棠一直以“淡泊明志”来激励自己,但为了实现“儒术策治安”和“心忧天下”的抱负,就非得入仕途不可。所以,摆在他面前的唯一途径就是靠举荐,凭借自己非凡的才华,日后跻身在上层统治集团。

如今,左宗棠被张亮基三番五次邀请出山,如果不露两手,不仅自己没面子,也会被别人小看的。此时,太平军攻打长沙之役方兴未艾,这正是左宗棠展现才华的绝佳时机,他仔细分析了当时的形势,向张亮基献上了一计:向西渡过湘江,据守龙回潭、土墙头,将太平军粮食补给线及其西进之路切断。

看来,左宗棠是试图将太平军扼杀在长沙城南,胃口不小。要是真能实现此计,太平军很可能全军覆没。但援湘清军大多是一群乌合之众,并且分别隶属于十几个总兵和提督,指挥不一。张亮基虽然两次传令城外清军依计行事,可清军总兵常存、马龙拒不遵命,龙回潭等地最终被太平军占领了。

清军虽然人数众多,却各怀鬼胎,都想歼灭太平军,又想保存实力,对张亮基的命令自然是阳奉阴违。行军打仗要团结一致,令出如山,最忌讳这种窝里乱了。就这样,清军错失了全歼太平军的大好时机。

因为太平军对长沙城的攻势越来越猛烈,城垣多次被太平军所用隧道爆破战术“轰塌”。但张亮基率领官兵在城中死守,所以,太平军连攻80多天,也未能撼动长沙城。到九月下旬,长沙城外各路援军赶到,城内城外的清军已达五六万人之多。

于是,洪秀全决定从长沙撤军,十月十九日(11月30日)深夜,太平军主力从长沙经龙回潭转移,后转战于益阳、岳州等地,冲出湖南,进入湖北。

此时,清军各将帅才后悔没按照左宗棠的计策行事,错失了全歼太平军的良机。左宗棠初次出山就显示出高人一筹的军事才能,虽然计策没有实现,但让清军将帅对他刮目相看。

长沙的坚守战结束了,朝堂开始论功行赏,左宗棠由于防守湖南有“功”,被赏以知县用,并加同知衔,已进入不惑之年的左宗棠总算第一次捞到了官衔,步入仕途。

太平军虽然撤围了,但湖南并不太平,不仅吏治腐败,而且各地的起义也很闹心。于是,左宗棠协助张亮基一方面整饬吏治,另一方面镇压会党起义。比如,浏阳“征义堂”会党聚众四千多人起义,左宗棠建议用攻心政策加以分化瓦解,但在军事行动上,则强调一个“快”字。于是,张亮基派江忠源仅用12天就把这股起义势力镇压下去了。

左宗棠初次出山就凭借两个高明的计策而建立不小的战功,声名越来越响。吃水不忘挖井人,对于张亮基的慧眼识珠,左宗棠深怀感激之心和知遇之情。在他们的齐心努力下,终于稳住了清廷在两湖地区的局势。但大清的官员并不都像张亮基这样有勇有谋,初入湘幕献妙计

咸丰二年(1852年),根本无法阻挡太平军凌厉的攻势。

咸丰二年十月二十二日(1852年12月3日),太平军占领益阳城,缴获数千船只,并且吸收许多船户、水手参军。然后,太平军乘船从临时搭成的浮桥上渡过资江,由临资口进入湘江。十一月初三日(12月13日),太平军没费多大工夫,就攻下了岳州。在岳州缴获大批粮饷、火药、枪械,极大地鼓舞了全军的士气。十一月十二日(12月22日),太平军夺取汉阳,十一月十九日(12月29日),攻克汉口,接着自汉阳晴川阁至武昌府汉阳门之间建造了一座横跨长江的浮桥。十二月初四日(1853年1月12日),太平军由地道轰城,将武昌也纳入了自己的腰包。这一系列的攻势把清军打得眼花缭乱,太平军一时声名鹊起。

对于清军这些无能的将帅,左宗棠非常气愤,他在给女婿陶桄的信中说:“孤城被围二十多天,救援清军不能乘机快速跟进,守城清军不能严密固守,致使太平军如此猖獗,真是可恨!”

照这个速度下去,大清还能支撑多久?这个问号在左宗棠的脑海中越来越大。

清朝正规军的战斗力低下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左宗棠便设想在湖南练就一支新型团练武装来筹办防剿。于是,十二月十九日(l月26日)由左宗棠草拟、张亮基签署的《筹办湖南堵剿事宜折》中提出了这样的主张:建立起一支由绅士管带、招募乡勇并采用戚继光的成法进行编练的军队。其实,这就是后来威震八方的湘军的雏形。

接着,一位在晚清历史舞台上叱咤风云的重量级人物也出现在了左宗棠的生命轨迹中。

没过几天,被任命为帮办团练大臣的曾国藩由湘乡赶到长沙,他也向清廷上奏了类似的想法。

提到曾国藩这个人,大家一定不陌生。

晚清中兴名臣曾国藩,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谥文正,汉族人。于公元1811年(嘉庆十六年)出生在湖南长沙府湘乡荷叶塘白杨坪的一个普通耕读家庭。他是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清朝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

可以这样说,湘军最初是由左宗棠倡议建立的,而后由曾国藩具体完成的。那么,倡导者左宗棠干什么去了呢?

原来,曾国藩到长沙仅5天,因“保全湖南”有“功”的张亮基被清廷升任湖广总督,在咸丰三年正月二十二日(1853年3月1日)抵达武昌,左宗棠也一同跟随前往了。看来清廷是希望张亮基来扭转湖北的不利局面。

此时,太平军正是如日中天的时候,咸丰三年正月初二日(1853年2月9日),洪秀全率领太平军撤离武昌,水陆大军直下三江。太平军依次突破九江、安庆、芜湖三道防线,兵锋直逼南京。二月十一日(3月20日),太平军攻入南京内城。9天后,太平天国正式建都南京,改名天京。后来又在四月开始了北伐和西征。

所以,当张亮基、左宗棠赶到武昌时,太平军已经按新的战略部署弃武昌下江东。张亮基便对左宗棠委以重任,让他全权处理军政要务,在湖北加强军事布防。

这年六月,太平天国西征军攻入江西,张亮基、左宗棠赶到湖北黄州,在与江西九江临近的田家镇设防。

在左宗棠的指挥下,八月(9月),三千武昌疲弱兵勇在团风镇设伏,击溃由湖南进入湖北的北伐太平军余部,又一次取得了“奇捷”。

虽然左宗棠得到了张亮基的重用,但他并不满足于仅仅是谋士身份的幕宾,他的理想是出幕为官。但没有取得“甲科出身”的进士功名而不能“学而优则仕”,走上仕途。本以为有张亮基这个大靠山,自己也会飞黄腾达一番,可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

后来,张亮基因为得罪了满洲贵族胜保而被免职,九月(10月)调任山东巡抚。当时,左宗棠被两湖官绅视为诸葛亮式的传奇人物,所以,张亮基坚持邀请左宗棠和他一道前往山东。但是左宗棠不想离自己的家乡太远,便决定离开张亮基幕府,回到白水洞家中继续避难。

左宗棠初入湘幕的经历就这样告一段落,他转了一个大圈,到达终点后发现原来是自己的起始点。虽然结局不是很完美,但他已经尽力了。

我胡汉三又回来啦

每一个终点都是新的起点,对于名声在外的左宗棠来说,略显寂寞的隐居生活注定不是他的归宿。

新任湖南巡抚骆秉章得知左宗棠返乡的消息,40岁的左宗棠进入湖南巡抚幕府,便又是写信,又是送礼,又是派人,多次诚心诚意去左宗棠家中相邀,请他再入湘幕。但一年多以来,左宗棠的幕宾生涯让他感到心力交瘁,便找了个心血耗竭的理由,谢绝了骆秉章的盛情邀请。打算从此匿迹销声,在山林间做个逍遥自在的隐居者。

俗话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有人还说21世纪最缺的是人才,其实,人才在乱世的作用更加重要。所以,左宗棠想远离尘世的烦扰注定是个难以实现的梦想。

这不,骆秉章虽然屡次碰了钉子,但他并不灰心,既然软的请不来,完全可以来硬的,把左宗棠绑来。这对于一个大权在握的巡抚来说,就不是个事儿。但强扭的瓜不甜,如果来硬的,万一物极必反,这乱摊子就不好收拾了。必须得想个法子,让左宗棠心甘情愿地来长沙。

爱看谍战片的人都知道,国民党特务的一个杀手锏就是拿家人作威胁,逼迫当事人从命。现在,骆秉章也想到了这一点,决定设计诱骗左宗棠来长沙。

据《清史稿》记载:骆秉章派人将左宗棠的爱婿陶桄抓了起来,原来巡抚命他捐资巨万,以助军饷,但陶桄抗捐,就被抓了起来。左宗棠听到这个消息很生气,这哪里是捐资,简直就是明抢,急忙赶到抚署,打探消息。没想到,骆秉章大笑着迎了出来:“陶文毅公的儿子,左季高的女婿哪里有被抓的道理。”结果,左宗棠就被骗到了抚署。

虽然左宗棠可以对钱财礼物无动于衷,也可以对骆秉章派去的人视而不见,但如今站在骆秉章面前,面对巡抚的当面邀请,他就得掂量掂量了。

多一个朋友多条路,尤其在乱世,更不能处处树立敌人。如果得罪了巡抚大人,就得吃不了兜着走了。所以,左宗棠决定留下来,就这样,咸丰四年三月初八日(1854年4月5日)左宗棠接受礼聘,又一次进入湘抚幕府。

其实,左宗棠也是顺应形势的发展才做出这样的决定。因为太平军又一次打到了他的家门口,而且还放出狠话:捉拿左宗棠。

太平天国西征大军进兵异常神速,九月十三日(10月15日),就在左宗棠离开湖北仅9天,石祥祯所部太平军一举攻克田家镇,打开了湖北的门户。九月十八日(10月20日),太平军第二次攻占汉口、汉阳。没过多久,石祥祯等退守蕲州、黄州(今黄冈)一带。

腊月十六日(1854年1月14日),在皖北战场,西征太平军第二次占领庐州。咸丰四年正月(1854年2月),皖北战场的西征军又进攻湖北,十五日(2月12日),太平军在黄州大败新任湖广总督吴文镕所率清军,吴投水自杀殉国。太平军第三次占领汉口、汉阳。紧接着,石祥祯率领太平军又由湖北挺入湖南,从二月初一日(2月27日)至十三日(3月11日)的13天中,太平军连续攻克岳州、湘阴、靖港、宁乡等地,长沙震动。

据说,当西征太平军夺取湘阴县城后,曾经派人到梓木洞捉拿左宗棠,没有成功。左宗棠也感到白水洞不是久留之地,一旦太平军攻入省城,后果不堪设想。这也是左宗棠选择入湘抚幕府的深层次原因。

退一步讲,如果当时太平军能像刘备一样三请诸葛亮,左宗棠会不会站到太平军的一边呢?也许有可能,毕竟,开始左宗棠是持观望态度。也许没这个可能,毕竟信仰不同,左宗棠未必相信万能的上帝。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只能猜测一番。既然左宗棠选择了为大清效力,我们就得尊重他的选择。

老左成了香饽饽

也许,在左宗棠看来,这是他正式跻身于政治舞台的开始。

左宗棠虽然考取了举人,此次再番入幕,是权宜之计而已,可让他没想到的是,在骆秉章幕府一下就度过了近6年的幕宾生活。

入幕后,骆秉章十分佩服左宗棠的才能,他将巡抚大权拱手让给左宗棠,让左宗棠全权操办各项事宜,自己当起了甩手掌柜。于是,左宗棠从撰写奏折到批答地方禀函都一手包办,身为巡抚的骆秉章则只管签个字而已。

这样,骆秉章不过是虚顶着湖南巡抚的牌子,而左宗棠几乎成了把持湘抚衙署的人物。属僚有事找骆秉章,这位巡抚大人总是说:“去问季高先生。”凡是左宗棠同意的,骆秉章从来就没有摇一下头;凡是左宗棠不同意的,骆秉章也从来没有点一下头。骆秉章对左宗棠依赖程度之重、信任程度之深可见一斑。

有一次,巡抚衙门的辕门(外大门)发炮,骆秉章听到后,不知何故,赶忙询问发生了什么事情。旁边的人告诉他:“是左师爷在发军报折子。”按例,发军报折是很隆重的一件事情,一般都要巡抚亲自主持。骆秉章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说明他连折稿都没有看过,左宗棠就把折稿发出去了。左宗棠专权到这种地步,让人咂舌。

从咸丰四年三月初八日(1854年4月5日)到咸丰九年十二月二十日(1860年1月19日)的前后将近6年的时间里,左宗棠威震湖南,成了名副其实的香饽饽。据说那个时候湖南全省文武官员、地方乡绅都以得到左宗棠的赏识而春风得意,而左宗棠也充分利用掌握湖南巡抚职权的千载难逢之机,全力以赴,实现自己经天纬地的人生抱负。

左宗棠之所以能得到如此重用,不是靠溜须拍马,而是靠自己肚里的真才实学。就说他刚入幕的这段日子吧,说实话,不是那么好过的。

当时,正值长沙危机之时,长沙上下数十里都是太平军,处在包围之中,守城的部队主力是新建的湘军,统帅是在籍侍郎曾国藩。

当太平军从湖北进入湖南时,曾国藩在衡州编练的湘军成军,陆师15营、水师10营,共一万多人,实现了张亮基、左宗棠等人在湖南创设由绅士统领军队的初衷。咸丰四年正月二十八日(1854年2月25日),曾国藩督湘军从衡州出动,迎战太平军,同时还发布了轰动一时的《讨粤匪檄》。太平军虽接连攻占岳州、湘阴、靖港和宁乡,但湘军的攻势猛烈,太平军一时还不适应和这个新对手作战。于是,放弃这些地方,撤回到湖北。

不久,石祥祯与林绍璋部太平军在湖北会合后,又重整旗鼓杀进湖南,在三月初十日(4月7日)再克岳州。接着,太平军乘胜南进,湘军纷纷溃逃,曾国藩也狼狈地逃回到长沙。

由于骆秉章、左宗棠在长沙严密防守,太平军决定由石祥祯扼守长沙北面的靖港,林绍璋则率主力绕道宁乡攻占长沙西南的湘潭,对长沙形成了南北合围的态势。

三月二十七日(4月24日),太平军又攻占了湘潭。到长沙仅20天的左宗棠急忙与曾国藩等人商讨对策,提出以湘军主力南攻湘潭而暂不北取靖港的建议。曾国藩原定计划动身赴湘潭,却在临行前改变了主意,自己带湘军一支向靖港进发,结果被伏击的太平军打得大败而归。

本想凭借湘军大展拳脚,结果却被打得满地找牙,曾国藩灰心到了极点,觉得愧对皇上的厚望,朋友的信任。于是,万念俱灰的他找不到活下去的理由了,当逃到铜官渡时跳入湘江自溺,幸好被随从章寿麟救起。

曾国藩虽然败了,但湘军的主力还在。当听到曾国藩不想活了的消息后,左宗棠微微一笑,想不到湘军的统帅竟然这么经不起挫折的打击,于是,他决定去给驻扎在长沙城外的曾国藩打打气、鼓鼓劲。

在江边,映入左宗棠眼帘的是一口黑漆棺材,一打听才得知是曾国藩让他弟弟曾国葆特意给他买来的。

一场败仗就让他又是跳江又是买棺材的,真是一个输不起的主儿啊。必须得让这位湘军主帅振作起来,否则将无人能控制眼前的局势

同类推荐
  • 相对论创始人:爱因斯坦

    相对论创始人:爱因斯坦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一个人的环球航海

    一个人的环球航海

    “单人帆船环球航海中国第一人”翟墨自传,以生动翔实的第一手资料,独家披露其成长经历、追梦历程、环球故事和航海日志。他曾是一名被哮喘折磨的儿童,苦苦与疾病斗争寻找自信;他曾是影视圈中成功的广告制作人,与众多明星合作,制作过许多脍炙人口的广告片;他曾是艺术圈内的知名画家,在法国、新西兰等地举办过个人画展。
  • 嫁入蒋家的女人们

    嫁入蒋家的女人们

    嫁入蒋家的17个女人,似都有一个共通点:她们一概美丽、坚毅、聪慧,一肩挑起命运中的磨难与煎熬,不但活出自己的价值与光采,并在时间的臂助之下,一手将家族的悲剧,扭转成圆满的结局。她们不同的命运:有人疑被政治谋杀(章亚若及蒋纬国第一任夫人石静宜);有人婚姻失和,愤然叛离蒋家(蒋孝武的第一任妻子汪长诗)。有人无怨无悔地照顾失智失能的丈夫10数载(蒋孝文的妻子徐乃锦);有人爱上有妇之夫,并且幸结连理,一生和乐(蒋经国之女蒋孝章)。有人视继子女如己出(蒋孝武的第二任妻子蔡惠媚);有人甚至在丈夫过世后,代丈夫祭扫前妻的坟墓(蒋纬国第二任妻子邱爱伦)。
  • 大清孤儿:清末传统士人的宿命解读

    大清孤儿:清末传统士人的宿命解读

    清朝最后一批士大夫们,用自己的经历和人生书写出了上承大清下启民国的那段历史。本书从不同的侧面记录了他们在这样一段特定的历史时期中的迷茫、痛苦、奋进与革新。他们的人生是当时中国历史的缩影,他们的曲折就是当时中国的曲折。
  • 曾国藩3:黑雨

    曾国藩3:黑雨

    修订老版讹误106处!一字未删,原貌呈现手稿!唐浩明独家作序认可版本!阅读收藏最佳版本!政商必读!最受中央国家机关干部欢迎的10本书之一,中纪委“读书推荐”栏目推荐学习。柳传志、宗庆后、白岩松鼎力推荐!历史小说巅峰之作,关于曾国藩最权威、最好看、最畅销的读本。了解千古名臣曾国藩的唯一经典,读懂国人处世智慧的殿堂之作。依据人民文学出版社三卷本《曾国藩》编校而成,全新修订原貌呈现。
热门推荐
  • 穿越沦为小宫女:废后难当

    穿越沦为小宫女:废后难当

    飞来横祸,夏微无耻的穿越了,一醒来就被眼前的情形吓到,娘呀,这个一脸凶目瞪着她的男人是谁?都说她不是本尊了,无耻的暴君皇上还不肯放人,皇后娘娘摇身沦为小宫女。
  • 豪门溺宠:冷少的盲妻

    豪门溺宠:冷少的盲妻

    有一种情叫做一见钟情,有一种恋叫做初恋。他们曾是校园内令人羡慕的甜蜜情侣,却最终未得圆满。再次相见,一个已是霸气的总裁,而另一个则失去了光明跌落黑暗之中。她看不见他,所以不知道眼前是何人,而他则选择了隐瞒自己的真实身份。当年的误会让他在爱与恨之间纠结,可最终都不忍伤她分毫。一场事故意外的解开了当年的误会。心结解开,他对她爱的泛滥成灾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网游之异界剑圣

    网游之异界剑圣

    天才剑圣穿越到了游戏,演绎一出极品神话!看看剑圣怎么玩游戏。“什么没有剑师?”“没关系,我创!”系统提示:玩家北唐轩创立‘剑师’职业,转职要求:天资聪慧,相貌上等,等级十级,转职金币:十万
  • 桃李满园春

    桃李满园春

    桃李满天下,学子尽乾坤。这是一个穿越成书院山长之女的姑娘吃吃喝喝慢慢长大,沾了满袖书香染了一身清华的故事。十数年后,大梁朝堂俱是万里之学子,万里书院之名,名扬天下。嗯,如果金手指不那么坑就更好了。
  • 女人说:欣赏他、鼓励他、包容他

    女人说:欣赏他、鼓励他、包容他

    对女人来说,有一件很可悲的事情,是,假装你不需要爱,但是其实你需要得很。我们的身边,有越来越多的女孩子表现得很不需要婚姻,她们甚至炫耀自己选择单身的生活,但是,我很想问一句——“她们快乐吗?”
  • 女扮男装闯江湖

    女扮男装闯江湖

    天下第一公子,女扮男装。******江湖传言,风华绝代,才貌双全。然,传言公子不恋凡尘,无事入眼。***
  •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是一个民族发展过程中精神的内在动力。如果一个民族忽略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将意味着失去了这个民族的根;如果一个民族忽略了对下一代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这个民族的发展将失去内在的动力。中国文化既是中国各族人民的精神支柱和文化基础,也是历史、现代和未来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本书内容丰富全面,涉及到思想文化、汉语汉字、姓名与称谓、礼制与职官、衣食与节日、天文与历法等各个方面的知识。
  • 绝世废柴女

    绝世废柴女

    天啦,人家只是在新婚之夜去上了个茅房,怎么就迷迷糊糊地跑错了洞房,嫁错了新郎?没关系,杀人灭口之后,一切就都没发生过。。。。咦,哪里冒出来这么多的帅哥型男搅局?人家可是很专一的……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