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03900000019

第19章 远征陕甘破回军(3)

但是大清的腐败已经深入骨髓,百姓缺衣少食,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各地的农民起义不断,冲击着这个腐朽不堪的大清王朝;外国列强的虎视眈眈,更是让这个王朝如惊弓之鸟。

左宗棠第一次感到有心无力,自己就是有三头六臂,也无法改变大清的现状。他真有些搞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死心塌地地为这个王朝卖命。既然自己的大半辈子都在走这条路,现在回头,否定追击,又有什么意义,只能是一条道走下去了。

小皇上还不到14岁,这少年天子不知道到底是什么模样。虎父无犬子,想想道光帝,那么洞察秋毫、明辨事理,他的孙子应该也不会差到哪里去。两宫太后都还年轻,据说西太后有当年武则天的女皇风范。左宗棠恨不得马上见见大清的灵魂人物。

八月十五日(9月30日),当左宗棠在养心殿真正见到两宫太后和小皇帝后,彻底失望至极。因为慈安、慈禧两太后只是询问什么时候可以将陕甘问题解决,对百姓的生活及国家的前途毫不关心。左宗棠只好谨慎地回答: “非五年不可。”结果,慈禧太后嫌时间太长了,要速战速决。

左宗棠心想,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有本事你去打打看呀。当然这是左宗棠心里想的,对自己的领导说话要客气。所以,他罗列了一大堆困难,慈禧挥挥手道:“哀家不想听你诉苦,你就本着‘越快越好’这个原则带兵打仗吧。”接下来开始东一句西一句唠起了家常。左宗棠算是明白了,这次让他进京的唯一目的就是尽快镇压西北的回民起义,还大清一个安定的局面。

唠家常式的召见让左宗棠感到非常寒心,最让他想不通的是端坐在宝座上的小皇帝,望着远远的门帘子,并不看他。皇帝虽然年纪不大,但已经做了8年的皇上,接见大臣竟然一句话也不说,和摆设没有什么区别。不要说与12岁亲政的康熙相比,恐怕与前代多难之主的咸丰也不能相提并论。

太后、皇帝“同治”天下,原来就是这样“同治”啊。如今,在太后和小皇帝手中的大清朝是兴还是衰呢?明眼人都能够看出来,有这样的摆设君王和只顾京城安危的太后,想要再现康乾盛世,简直就是一厢情愿、痴心妄想。

在来京城之前,左宗棠就耳闻:作为一国之都的京城,乞丐成群,大白天公开抢劫屡有发生,市民连吃饭都成了问题。如今一见,果然不是传闻那么简单。京城如此,整个天下可想而知,好不到哪里去,恐怕迟早都要发生大变乱。

虽然国家安定久了,势必要走向纷乱,谁也阻止不了朝代的更迭。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任何一代王朝都逃脱不了这个客观规律。但左宗棠着实不想看到这一天的到来。因为保卫大清江山是他的职责所在,如果大清不在了,他的信仰也就破灭了,没有了精神支柱,那他就和一个死人没什么区别了。

连年的征战,已经使大清满目疮痍,再加上洋人的侵略和欺侮,已经使全国上下都怨声载道。如果皇上不能拿出好的治国方略,体恤民情,那大清真的是无可救药了。

真是皇帝不急太监急,左宗棠虽然为大清的社稷担忧,但他也没有回天之力,只有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大清尽力罢了。

平定陕西回乱

同治七年十月十三日(1868年11月26日),左宗棠刚刚抵达西安,便着手与署陕西巡抚刘典等人商讨军情,把目标对准了陕西回军和董福祥等部“土匪”。

其实,在西捻军退出陕西后,回民起义军便大部转入到了甘肃。在陕西,除了董福祥领导的武装仍然在陕北一带活动,对清军造成很大的威胁,还有就是占据董志原的回民起义军了。

为了能够握紧拳头给敌人以重击,左宗棠决定先把“土匪”式董福祥的武装清理掉,然后再集中兵力对付占据董志原的回民起义军。

于是,左宗棠调派高连升、周绍濂、魏光焘、刘端冕、吴士迈等军“剿回”;令刘松山军从河南经山西赴陕北与陕北清军刘厚基、成定康、刘厚填等部进攻“土匪”。此时,署宁夏将军金顺也已经驻扎在陕北榆林。

部署完毕后,清军开始派重兵对陕北进行围剿,董福祥连战失利,十二月十八日(1869 年1月30日),刘松山等军在延安府定边县的镇靖堡击败董福祥军。董福祥的父亲董世猷、弟弟董福禄向清军投降,董福祥虽然突围成功,但他不想当一个光杆司令。于是,他又发挥了他一贯擅长的“墙头草”风格,在同治七年十二月投降清军刘松山部。

董福祥投降清军后,刘松山很赏识他的军事才能,委以前敌总指挥。董福祥所部经过精减,被编为“董字三营”。董福祥率领“董字三营”,冲锋陷阵,屡立战功。

接下来该对付盘踞在董志原的回民起义军了。

董志原在甘肃宁州境内的马莲河西岸,纵约一百五十里,横约二百八十里。这里不仅自然条件优越,地势平旷,土地富饶,可以耕种,也可以放牧,而且北通灵州,南达陕疆,是扼陕甘两省的咽喉宝地。

此时,虽然清军步步为营,取得了不少胜利,但左宗棠发现清军非常庞杂,编制不统一。他认为,自古在边塞用兵,不在多而在精。因为兵精的话,粮饷和运输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所以,为了提高军队战斗力,把清军的最大威力发挥出来,左宗棠开始整顿部队,决定采取精兵政策。他下令淘汰疲弱军士,一律按楚军的编制加以整顿。同时,还在陕甘地区就地招募新兵。

到1869年时,左宗棠和刘典直接统辖的楚军就有步队五十五营、马队十五营,共三万人左右。再加上招降的“董字三营”,左宗棠变得异常自信,所以他完全没有把起义的回民放在眼里。

我们知道,自从1864年以后,陕西回民起义军主要以董志原为根据地。他们按原来的村寨或教坊关系择地而居,一个大的居住区叫做一营。营既是生产单位,又是作战组织。每营人数不等,多至数万,少则几千。陕西回民军在董志原共有十八大营,这是一支不可小觑的军队。

同治八年(1869年3月),左宗棠派兵向活动在正宁(今正宁西南)、邠州的回民起义军进击。回民军没有料到左宗棠的楚军如此强悍,在作战中严重失利,只好退回到董志原。

据守董志原的十八营回军在同治八年(1869年)二月多次分股反击,都被击败,后来又全力主动迎击,也没取得什么实质性的进展,只好又败退董志原。志在必得的左宗棠没有给回民军任何喘息的机会,派重兵压境。

伤亡重大的回民起义军决定改编,将原来的十八大营合并为四大营。面对气势正旺的楚军,回民起义军放弃了董志原根据地,准备撤往金积堡。4月3日,回民起义军一部护送家属辎重,分两路北撤,一部分埋伏在董志原断后,阻击清军,掩护撤退。但清军在起义军刚刚开始撤退时,便分路猛扑。结果,回民军又损失三四万人,仓皇撤退到金积堡地区。而清军则顺势占据了董志原一带并打通了进军金积堡的通道。自此,陕西回民起义以失败告终。

剿抚兼施的策略

在入甘前,左宗棠就了解到汉回仇杀的残酷情形,他认为甘肃官员负有很大的责任,他曾感慨地说:“甘肃之军,不能保卫百姓,反而扰民;甘肃之官,不能治理百姓,反而激起百姓的怨恨。”换句话说就是“官逼民反”,所以,左宗棠处理回事的政策是:剿抚兼施。

平心而论,左宗棠的政策是没什么大错的。因为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漫长的岁月中,各民族自然融合,团结友爱、互相合作是历史的主流。在清代,回民和其他民族一样,也参加科举考试,也做官。虽然回汉在局部地区有过短暂的纷争和矛盾,但不曾扩大。同治元年至十二年间,陕甘一带的回汉矛盾激化,回民和汉民互相仇杀,回民大起义就是在这个当口发生的。

可恶的是,满人官员没有摆正天平,而是挑拨汉回关系,以至于使回族和汉、满关系降到了冰点。

左宗棠顺应时事,以“不论汉回,只辨良匪,以期解纷释怨,共乐升平”为原则,希望能够给西北百姓带来和平的生活。

在“剿抚兼施”中,左宗棠更看重“抚”,他认为回民之所以乱,是因为清廷歧视回民。如果朝廷能宣布政策:汉回一视同仁,那么,回民起义就会渐渐平息下来。

但左宗棠“剿抚兼施”的政策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阻挠。

一方面是地方士绅和部分地方“剿”派官员,他们希望左宗棠的大军能够对付回军,最好是把对方杀得片甲不留。但左宗棠非常厌恶这种变态的民族“仇恨”心理,坚决反对。所以这些人对左宗棠极为不满,常常给左宗棠设置一些障碍。

另一方面是满族高官中的“抚”派,这些公子哥儿们既胆小又不懂用兵,但却喜欢指手画脚。因为甘肃是个穷省,无兵可用,无饷可筹,再加上他们又接受了回军首领的贿赂,希望能够苟且偷安地过太平日子,所以极力主张“抚”。

还有,朝廷虽然同意了“剿抚兼施”的政策,但也给左宗棠很大的压力,命令他尽快平乱,稳定局势。而且在暗地里还怀疑他, 生怕他拥兵自重。

对左宗棠来说,主剿派和主抚派都不在话下,最让他寒心的是清廷对他的怀疑。为主子在外卖命,却得不到主子的充分信任,这的确是左宗棠的悲哀,更是清廷的悲哀。

在这里,你也许会问,左宗棠不是提倡“剿抚兼施”的政策吗?为什么对陕西回民毫不留情地剿杀呢?其实,左宗棠本来对陕甘回民起义是表示要“剿抚兼施”的,但是因为陕西回军曾经阻挠他镇压捻军,以致捻军进入山西、直隶,左宗棠也因此被清廷大加指责,所以他才下定决心全力剿杀陕西回军,让对手付出血的代价。

人无完人,左宗棠也不例外,他虽然深知冤冤相报没有尽头,但在陕西回民起义军面前,他还是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用武力解决问题。

给力的“马大善人”

俗话说,粮草未动兵马先行。

左宗棠一直认为,陕甘的事情,筹粮和筹饷是最主要的。也就是说经济是基础,如果没钱,就打不了胜仗、硬仗。而胜保、多隆阿、杨岳斌等人没有认识到在西北用兵的特点,一味增兵猛进,结果后方不稳,兵多饷少,粮运不继,遭遇失败就在所难免了。

所以,左宗棠决定实行稳扎稳打的方针。为了巩固占领的地区,他就地兴办屯田,解决了军粮困难的问题,稳定了大后方。

在军事策略上,左宗棠决定分三路向甘肃进军:北路军刘松山率部由绥德西进,佯攻花马池,实际上直指金积堡;中路军左宗棠和刘典率军自干州经邠州、长武赴泾州;南路军李耀南、吴士迈率部由陇州、宝鸡奔赴秦州。

在这三路大军中,北路军是重点进攻方向;中路军以协助北路为主:南路军切断其他义军与金积堡之间的联系,并摆出进攻河州的架势。

同治八年六月(1869年7月),左宗棠抵达甘肃泾州。在一切准备就绪后,左宗棠开始向甘肃回民起义军大举进攻,金积堡成了他第一个要攻克的目标。

金积堡在灵州西南50多里处,东通花马池,南通固原,西枕黄河。这里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马化龙部回民起义军的中心。

如今,左宗棠面对的强硬对手就是以马化龙为代表的回民起义军。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马化龙,看看他到底是何许人也。

马化龙是回族人,祖籍宁夏灵州(今灵武),中国伊斯兰教“哲赫忍耶”学派第五代教主,世居宁夏金积堡(今属宁夏吴忠市),富甲一方。他有智有谋,在回民中有较高的威望。

马化龙一家都是虔诚的“办道”者,他的祖父和父亲分别是“哲赫忍耶”学派的第三代和第四代教主。马化龙幼年过着比较清贫的生活,成为阿訇(波斯语,意为老师或学者,中国伊斯兰教教职称谓)后,和弟弟务农经商,生活开始富裕起来,便捐了一个千总武职。

1849年马化龙继任第五代教主时,内忧外患的清廷已经无暇顾及哲赫忍耶派的宗教活动了。马化龙借此机会,开始振兴哲赫忍耶。他一方面以经商为名来往于宁夏、甘肃、陕西等地,走访教众,宣传教义,扩大影响,同时倡导兴办经堂教育,培养本派阿訇、满拉。另一方面,组成商队,四处经商,增加经济实力,作为传教经费,并对贫穷教众给予经济援助。

他的儿子马耀邦善于理财,从东北、西南以至东南各大都市都有他们经商的足迹。所以,仅仅数十年间,就富甲一方。又由于他在灾荒之年,能以宗教徒的善念,对贫苦的回汉百姓给予施舍,所以赢得了“大善人”的称号。

由于受到太平天国和捻军的影响,不堪忍受清王朝残酷压迫的马化龙在同治元年发动了着名的宁、灵反清起义。他坐镇金积堡,指挥陕回各路反清大军攻陷城堡,并且多次把进攻的清军打得大败,战火大有燎原之势。

不仅打仗顶呱呱,在治理方面也是无可挑剔的。马化龙在金积堡地区执行团结汉民和重农事的政策,领导回汉人民兴修水利,增加粮食生产,促进了经济发展,受到当地群众的信任和拥护。

清廷见硬的不行,便改变了策略。

1865年,原多隆阿部将穆图善接任宁夏将军,督办甘肃军务。他采取招降政策,宁夏起义回民举城投降。马化龙虽然也接受了“招抚”,但地方公事及征收钱粮等都由他主持,还拥有委任参领、协领以至知州等大小官吏和管理军政事务的职权,所以仍然保持相当大的独立性。

虽然是天高皇帝远,但马化龙知道清廷是不会允许这种“独霸一方”的状况长期存在下去的。因此,他在向清朝地方政府输粮输款,表示恭顺的同时,暗自在金积地区修仓储粮,筑寨建堡,购马造械,时刻准备防御清军发起的进攻。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马化龙深知只有联合更多的反清力量,才能更加强有力地对抗清军。所以,为了壮大自己的力量,他还与河州、西宁、肃州等地的甘肃回民起义军保持联系。另外,陕西回民起义军退入甘肃后,马化龙不断在物质上给予帮助。所以,马化龙实质上成为了陕甘回民起义的领袖人物。就连左宗棠也不得不承认这一事实。

惨烈的金积堡战役

虽然马化龙的民众基础很深厚,是一块不好啃的硬骨头,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就是崩掉三颗牙,左宗棠也要啃他一啃。他认为,从大局来看,想要平定陕甘的局势,非先攻下金积堡不可,所以,左宗棠对马化龙部采取“主剿”的政策。

其实,更深的原因是,左宗棠率领的大军在攻打董志原时,马化龙曾经用粮食和军火接济陕西回军,而且还给予逃到了金积堡的陕西回军以物质帮助。这让左宗棠非常恼火,对马化龙部无比痛恨,于是决定对金积堡的马化龙部全力围剿。

古代军事家孙武说过:“兵者,诡道也。”没有不用计谋的战争,战争就是敌我双方你死我活的较量,只有善用谋略,伪装自己,才能给对方造成虚幻的错觉,从而在乱中取胜。所以,北路清军刘松山进行了“官军只剿陕回,已抚之甘回安居无忧”的宣传,但这种宣传会起作用吗?还得画上一个问号。

1869年秋,北路清军刘松山部打着只剿陕回的旗号进抵灵州。中路清军则从固原、平凉北进,左宗棠本人也由泾州进驻平凉。这样,清军对金积堡形成了大包围的态势。

同类推荐
  • 卑鄙的圣人:曹操5

    卑鄙的圣人:曹操5

    历史上的大奸大忠都差不多,只有曹操大不同!曹操的计谋,奸诈程度往往将对手整得头昏脑涨、找不着北,卑鄙程度也屡屡突破道德底线,但他却是一个心怀天下、体恤众生的圣人;而且他还是一个柔情万丈、天才横溢的诗人;最后他还是一个敏感、自卑、内心孤独的普通男人。
  • 董其昌与松江派

    董其昌与松江派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董其昌与松江派》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徐志摩,以“情诗”闻名于世,本书通过生动细腻的笔调讲述一代才子徐志摩的传奇人生。张幼仪、林徽因、陆小曼,诗人生命中不可错过的三个女人,他与她们之间又经历了怎样的感情纠葛……《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带你亲临“情圣”徐志摩的世界,解析大诗人不为人知的婚姻内幕。
  • 一个狗娘养的自白:媒体大鳄艾伦·纽哈斯自传

    一个狗娘养的自白:媒体大鳄艾伦·纽哈斯自传

    必须靠自己闯出一条血路,如果你不满现状,希望以新形象更上一层楼,那这些自白绝对有助于你登上成功阶梯。 艾伦·纽哈斯是一位白手起家的亿万富翁,他把加内特公司发展为美国最大的报业公司,如果你出身贫寒,并创办了全美销量最大的报纸《今日美国》。 迄今为止,他已出版了《美国各地有话直说》《权力剪影》《真正的一个国家》《世界之窗》《近距离看世界首脑》《差不多一个世界》等作品。目前,他正在写一本新书,讲述人生中“难堪的年代”,该书将为他的第8本著作
  • 默多克家族全传

    默多克家族全传

    1952年,默多克继承了父亲的小报《新闻报》,短短的三四十年将其发展为跨越欧、美、亚、澳几大洲,涉足广播、影视、报业诸领域的传播媒介帝国。在他的麾下,既有久负盛名的英国《泰晤士报》,也有美国电影界的巨无霸——20世纪福克斯公司。80年代初,默多克的国际新闻集团年营业额达到12亿澳元,他本人也成为新闻界翘楚。默多克报业集团的投资极为广泛,除报业出版外,还延伸到电视台、电影公司、唱片公司、图书公司、足球俱乐部、航空公司、石油钻探等非传统领域。着眼于长远、敢于冒风险、善于撬动资本杠杆是默多克扩张的法宝,将为读者展示默多克的传奇经历和经营奇才。
热门推荐
  • 一个神秘事件调查员的秘密笔记3:天下寻龙

    一个神秘事件调查员的秘密笔记3:天下寻龙

    陈团长和马天行被抓走后,罗欢、阿雪、何壮三人踏上了营救之路。当他们动用一切力量营救陈团长和马天行的时候,实际上他们并没有被抓走。为什么他们要假装被抓?
  • 极品特种兵

    极品特种兵

    新书《极品清纯总裁》正式发布!身为训练营第一兵王,李逍遥闯入花都,纵横逍遥!清纯校花、可爱萝莉、霸气御姐围绕左右;痴情学妹、暧昧情人、王室公主应接不暇!建势力、掌江湖、控金融且看他如何搅动乾坤,登顶强者巅峰,将众多美女一一征服!新书《极品清纯总裁》正式发布!清纯版简介:十八岁那年,李逍遥接手第一个任务,那一年,他遇见了温柔善良的王小柔。十年后,他们跨越大洋,于天涯海角再度重相逢。
  • 胡适文选:假设与求证

    胡适文选:假设与求证

    叶君主编的《假设与求证(胡适文选)》收录了胡适先生以实证主义的方法进行学术研究的成果。胡适先生将实证主义从美国引入中国,井提出了“大胆地假设、小心地求证”的基本方法,对科学研究有晕大的指导意义。
  • 女王万岁万岁万万岁

    女王万岁万岁万万岁

    卷三:女王和美男云溪云海怎么处置?童伧桀和女王会不会在一起?靳庆如何追求心目中的小莎?推荐蓝已完结的穿越文:《花心少爷的实习小妾》已入5折特价书库o(∩_∩)o~全本订阅只要三块钱不到,不过一支冰激凌的钱⊙﹏⊙b之前算错了若寒穿越到现代的故事《雏妻制胜》
  • 都市之仙家小店

    都市之仙家小店

    一场意外,十九岁的轻生女孩儿钱雾的身体里进驻了一个金丹期的元神。从冰系异灵根的天才修士变成只有三灵根资质的普通凡人,从灵气浓郁的红芒界来到这修仙者绝迹的地球界。太上忘情的仙人从此有了凡人的七情六欲。为了偿还因果,钱真人决定做个乖孩纸,背着书包上学堂去鸟。填志愿了,真人问:有神学院否?被拍飞。为了修炼所需的大笔资金,钱真人家仙家小店开张,上曰:赛神仙、赛华佗。众人:到底是赛神仙还是赛华佗?是算命的还是看病的?钱真人:都赛。也算也看。卧槽!这不神棍吗!
  • 冥门之秀

    冥门之秀

    俞景然的脸青了,愤怒像一把镰刀,一刀一刀地在他的身体上游走直至满泄。他听到一个冷嗖嗖的声音在他的耳边碎念:动手吧,动手吧……这时,他的手上不知道什么时候多了一把刀。他的身子很重,正缓缓地游向最后一个紫色团花纹锦缎的大木盒……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解密中国大案(三)

    解密中国大案(三)

    本书除了重点展示北京法院审理的“中国人肉搜索第一案”之外,丁一鹤用纪实文学的方式记录中国法制进程的一些片段,还对“中国房号诈骗第一案”、“北京大学博士驱逐岳母案”等轰动全国的大要案进行了解读。本书的内容全部来自丁一鹤对案件当事人的亲自采访和他所接触的相关案卷。,有的案情也通过各种传播渠道为广大读者所知。因为作者的采访和掌握的资料是一手的、真实的、独家的,所以本书对于案件的报道是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本书所展示的案件都在北京和全国产生过一定影响,而且大多内容是读者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但与其他媒体报道不同的是。而且是对案件鲜为人知的内幕进行原汁原味的展示和披露
  • 白发皇妃

    白发皇妃

    红罗帐内,三千青丝在男子眼中寸寸成雪。红罗帐外,她的夫君却与美人对酌成欢,双双笑看……当红光被撕裂,点点在风中落下。她艰难步出,那随风飞舞的满头银发,最终刺痛的,又是谁的心?“怎么……怎么会是你?”一声难以置信的惊呼,让那自诩冷硬无情的男子,从此坠入无边地狱,痛悔终生……在这皇权至上、处处充斥着阴谋诡计的异世之中,她韬光养晦,淡然处事,只为求得一隅安宁之地,却终是不得所愿,不幸沦为他人手中的棋子。经历无情伤害后,一代倾世红颜被逼入绝境,满头青丝成雪。她究竟该低头认命?还是该绝地反击、绽放出耀世的光芒?试看,三千发丝白如雪,回眸一顾,倾断万人肠……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