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03900000013

第13章 总督闽浙当一面(3)

九月初二日(10月24日),左宗棠移营距龙游城五里处的新凉亭,部署对金华外围的进攻。他下令从北、西、东三面猛攻汤溪,以打破金华与汤溪等地的掎角之势。但汤溪太平军顽强拼搏,血战数日,守住了该城。

太平军作战顽强,在左宗棠的预料之中,但对汤溪攻剿不利,还是让他非常郁闷,他便在两军的相持中寻找新的突破口。

恰在此时,曾国荃的湘军正加紧围攻天京,李秀成率十多万太平军驰援天京,抵达天京城南,展开了雨花台大战。而洪秀全也多次催促李世贤回援,李世贤见一时无法迅速击溃左宗棠,便丢卒保车,派兵扼守金华、龙游、汤溪一带,阻挡楚军东进,自己则在这一年闰八月(1862年10月)上旬奉命统领7万精兵驰援天京。

这样一来,浙江太平军的实力大打折扣,在重点设防的汤溪、龙游等城真正能作战的留守士兵仅仅数千人。统帅李世贤的远去,使留浙各支太平军缺乏统一指挥,士气低落,甚至一度出现了投敌变节的行为。

真是千载难逢的好时机,左宗棠乘机调整战略部署,计划等攻克龙游、汤溪后,缓攻金华,急攻严州,以便在金华北面的严州打开缺口,形成对金华的围困之势。

九、十月间,左宗棠分军数路进攻龙游、汤溪、兰溪、严州等地,同太平军交战数十起,双方各有胜负。左宗棠深知攻下龙游、汤溪、兰溪三城的重要性,尽管军队伤亡很大,还是坚持硬攻。因为龙游、汤溪两城是金华的要道,攻下这两城后,就可以攻金华,而兰溪水路直达严州,攻下兰溪,就可攻严州了。

同治元年十一月,左宗棠又一次调整主攻方向。他认为太平军严州像犄角一样,地势外通皖南徽、宁两郡,内达杭州,地形十分重要。于是,他派遣魏喻义率领精兵猛攻严州。十一月十四日(1863年1月3日),严州落于左宗棠军之手,金华北面的屏障已失,攻下金华似乎唾手可得了。

左宗棠令魏喻义攻克严州后,沿钱塘江东下;另一路攻金华、诸暨、萧山,不过,他的最终目标是杭州。同时,攻克宁波的中外混合军也渡过曹娥江,向绍兴进攻。

在这危急关头,驻扎在湖州、绍兴的十多万太平军增援金华。而且负责节制金华一带太平军的忠神天将李尚扬亲赴汤溪前线指挥反击,多次扑向左宗棠大营,太平军在金华战区仍然还有一定的优势。但由于太平军个别将领的变节行为,使左宗棠轻易攻取汤溪,并俘获了李尚扬等主将。十二日,龙游、兰溪的太平军看到大势已去,便主动从两城撤离。不久,太平军援军与金华守军便也从金华逃走了。

这样,左宗棠不战而得金华,这是他始料不及的。

同治二年正月,左宗棠率军一鼓作气,半年时间不到,接连攻陷严州、汤溪、龙游、兰溪、金华、永康、武义、东阳、义乌、浦江、诸暨等地。更可喜的是,严州西北的军事要地桐庐也被攻了下来。桐庐失守,太平军在杭州上游的重地仅仅剩下富阳一城了,浙西防线全线崩溃。

浙东方面,太平军的形势也不容乐观。绍兴太平军将领陆顺德弃城逃往杭州,由法将德克碑率领“常捷军”(中法混合军)进入绍兴城后,开始大肆抢掠,不仅洗劫居户、席卷库银,还对入城的清军搜身。左宗棠得知这一情况后,气愤地上奏清廷,请求陆续遣散洋兵。

进入绍兴城的德克碑因抢劫发财,又借攻下绍兴城,向地方索款十一万两,还要求增兵千人。左宗棠不得不令史致谔筹款,但坚决阻止他增兵,并上报总理衙门,设法驱逐这个贪婪的外国人。

总理衙门知情后,也气愤无比,这不是狮子大开口吗?于是,向法国驻华公使交涉,法国公使打算换实德棱。左宗棠打听到实德棱比德克碑有过之而无不及,便再次上奏,干脆解散混合军。

杭州未破,左宗棠知道清廷还要借洋人之力,是不可能答应他的奏请的,所以,对奏疏石沉大海,也不足为怪。

不过,左宗棠的严厉态度震慑到了一个人,他就是德克碑。

此时,将被取消混合军统带的德克碑赶紧到严州大营求见左宗棠,希望能有缓和的余地。

左宗棠告诉他:“大清并不需要借助外力,要想继续留任,必须听从节制,不许节外生枝,不许增兵。还有,仪容礼貌也要照例大清将士而行。”

德克碑害怕被驱逐,只好听从命令。第二天便剃掉了大胡子,并以属下的身份向左宗棠致礼。

太平天国灭亡后,“常捷军”便被裁撤掉了,左宗棠奏办福州船政局,德克碑成了造船厂的“洋员”,为左宗棠做了不少事情。

这当然是后话了。

可以说,楚军的进攻终于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既然局面已经打开了,那么左宗棠的楚军就会势不可挡。

叫板大清国策

在这里,我们再插话说一说借师助剿。当时,这是一个人人都乐意为之的事情。因为借洋人之力打了胜仗,就可以向朝廷邀功求赏,是百利无一害的事。那么,左宗棠为什么要竭力反对这项大清的国策呢?

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英、法联军转而支持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在“借师助剿”的背景下,浙江战场也出现了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太平军的局势,进一步使太平军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

左宗棠进入浙江后,在浙西同太平军打得如火如荼,而对浙东沿海太平军所占据的地盘却望尘莫及。英、法侵略军瞅准了这一时机,决定插手肥沃的浙西地区,但如果没有内应的话,人生地不熟,不见得能捞到什么好处。于是,他们选中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原宁绍台道张景渠。

张景渠因为失守宁波而被革职,左宗棠奏请史致谔取代了他。而张景渠被革职后,心有不甘,总想着有一天能够翻盘,把自己失去的东西再捞回来。

机会终于来了。

于是,张景渠从定海招募了一批海盗,与英国驻宁波领事夏福礼和英舰队司令刁乐德克密商后,在同治元年四月十二日(1862年5月10日)联合进攻宁波。英军出动六艘军舰,400多名中外混合军,经过激烈战斗,攻占了宁波。

我们知道,左宗棠一直反对“借师助剿”,尽管张景渠与洋兵联合夺回了宁波,他也没有恢复其职务。相反,李鸿章却上奏朝廷,以为张景渠攻占宁波有功,应该官复原职,并发还被抄没的家产。左宗棠听到这件事后愤怒地上奏:“张景渠求助洋人攻占宁波,并非臣意,借助洋人之力是多费周章。洋人入绍兴后,多方挟制,经臣据理力争,才俯首听命,愿受节制。”

虽然“借师助剿”是朝廷强调执行的一个国策,但左宗棠对这一政策还是颇有抵触。但朝廷都是默许“借师助剿”的,左宗棠一个巡抚即使一万个不乐意,也是没有一点办法的。

宁波虽然攻下来了,但宁波的防守全靠英法兵,因兵力不足,英国侵略者刁乐德克仿照上海常胜军(原名洋枪队),在宁波募集军士1000人,以英人为教练,组成中英混合军,分为常安军和定胜军,通称“绿头勇”。宁波海关税务司法人日意格与法海军军官勒伯勒东募华勇1000人,后增到3000人,由法国军官任教练,名为常捷军,通称“花头勇”。就这样,在那个特殊时期,五花八门的中外混合部队纷纷成立了。

宁波是对外贸易的一个主要港口,在军事上有重要的战略地位,通过宁波既可以输入粮食、军火等重要补给品,又能够取得海关税这笔重要收入。所以,左宗棠一向对宁波都非常重视,委派自己比较信任的史致谔署理宁绍台道,并且指出:“浙江的军饷全是来自宁波,若想在这个地方取得经济上的独立,就要有人在这个地方主持大局,依靠别人,结果是有目共睹的。”

宁波如此重要,太平军自然不想就这么白白丢失。所以,在几个月后,太平军反攻宁波,试图再夺回这块丢失的肥肉。

面对来势汹汹的太平军,李鸿章派华尔的常胜军从上海前往宁波增援。清廷同时也命令左宗棠派兵前往宁波,和华尔协同作战。左宗棠回奏道:宁波远在海边,暂时无法派兵。借助外国兵力虽然能暂时保住孤城,但不是长久之计。表明左宗棠打心眼里还是反对“借师助剿”的政策。

结果,华尔的常胜军和宁波的驻军配合,不仅守住了宁波,还接连攻克了余姚、慈溪、上虞等地,但华尔在进攻慈溪的战斗中受重伤,不久就死掉了。以后常胜军改由英国人戈登统领。

外国的洋枪洋炮对付清军很厉害,打太平军也威力不小,清廷尝到了眼前的甜头,便忘乎所以,把外国军队看得比亲爹还要亲。

当法国人勒伯勒东组建“常捷军”时,法国公使就照会清政府,已经免去勒伯勒东法国水师参将军职,专任中国军职——署理浙江总兵,听命于浙江巡抚及宁波道台。

这侵略者还真不“见外”,把别人家当自己家了。

更可笑的是,清廷竟发布上谕:命左宗棠给勒伯勒东以总兵札凭(任职证书)。左宗棠心中一万个不乐意,他对这道上谕采取了冷处理的办法:宁波距上海近,距臣军远,勒伯勒东札凭应由李鸿章就近发交,更为妥当。因为左宗棠深知李鸿章在上海积极鼓吹“借师助剿”,主张借助洋人的兵力来弥补大清兵力不足的局面。这种人是很乐意做这种差事的。

不过,左宗棠虽然远在浙西,但他是浙江省的巡抚,这种事他是推脱不掉的。无奈,君命难违,他只好遵旨办事,给勒伯勒东发了札凭。不过,他还是借此机会在奏折中阐述了自己对洋兵、洋人的看法:

沿海各郡,自五口既开之后,士民嗜利忘义,习尚日非。又自海上用兵以来,至今未睹战胜之利,于是妄自菲薄,争附洋人。其黠者且以通洋语、悉洋情猝致富贵,趋利如鹜,举国若狂。自洋将教练华兵之后,桀骛者多投入其中,挟洋人之势,横行乡井,官司莫敢诘治。近闻宁波提标兵丁之稍壮健者,且多弃伍籍而投洋将充勇丁,以图厚饷。此常胜一军所以增至四千五百人也。若不稍加裁禁,予以限制,则客日强而主日弱,费中土至艰之饷,而贻海疆积弱之忧,人心风俗日就颓靡,终恐非计。

可见,左宗棠认为:耗费国家军饷来养洋兵,从长远看是有很大害处的。洋兵日益强大,大清军队弱小,这种养虎为患的做法,后患无穷。最明智的做法是遣散已经组建的洋军。

清廷看到他的奏折后,批示道:利用洋人的弊端,朝廷早已考虑到了,当前要务,是与洋人配合,剿灭太平军。

左宗棠的谏言虽然无法打动当权派慈禧太后,但他在思想上无法接受这种政策。所以,左宗棠对“借师助剿”是持保留态度的,他不仅没有把“借师助剿”的事态扩大,反而在他的权力范围内,想尽办法处处限制甚至遣撤洋兵。

闽浙总督的野心

同治二年正月二十六日(3月15日),清军伙同常捷军攻占绍兴。时隔3天后,左宗棠一军又攻占杭州上游的桐庐,直逼富阳。二月,左宗棠将大本营移到严州(在浙江上游),在这里调度指挥前方的军队,因为他的下一个目标是进取浙江省城杭州。

三月十八日(5月5日),鉴于左宗棠在军事上所取得的成就,清廷任命他为闽浙总督,兼署浙江巡抚。左宗棠手中的权力更大了,可以与曾国藩平起平坐了。此时,楚军也有3万多人,虽然在人数上不占什么优势,但兵将团结一致,士气正旺。

而太平军方面已经危在旦夕,在金华、宁绍两大战区失陷后,失去屏障的杭州便危险了。为了力保杭州,李秀成便决定在杭州西南的富阳屯兵,派杭州守将汪海洋亲临富阳,准备和楚军决一死战。为了胜算大一些,还从江苏调派陈炳文部驰援富阳,并命他统帅杭州战区各军。

左宗棠本以为太平军是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了,没想到在攻打富阳时受挫,5个多月都未能前进一步。太平军大队人马防守固然是其中的一个原因,还有其他原因也对楚军极其不利:

为了牵制楚军东进的步伐,皖南太平军分两路由皖入赣,攻取左宗棠的后方。为了确保后院不起火,左宗棠只得调刘典一军八千多人回建德,转向皖南。这时,左宗棠直接指挥的3万兵力分布很不集中,除王开琳、刘典两军一万多人部署在皖南外,还有万人分别驻守下游的桐庐、新城和上游的遂安、淳安以及金华、衢州、严州等地。所以,楚军虽然号称3万多人,实际上只有蒋益澧一万多人进攻富阳。

再加上天公不作美,因为瘟疫流行,楚军先后病死四千多人,偏偏军饷又比较缺乏,要命的是左宗棠也得了疟疾,楚军陷入困境就在所难免了。

左宗棠如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而李鸿章的淮军却联合英人戈登的常胜军,一路披荆斩棘,已经在七月十五日(8月27日)进围苏州。

一个小小的富阳就阻挡了楚军前进的脚步,这也未免太丢人了。

为了不落在同行的后面,在万般无奈之下,左宗棠决定借洋人之力,啃下这块硬骨头。

八月初七日(9月19日),左宗棠一军同德克碑的常捷军向富阳大举进攻,德克碑用大炮轰开城外营垒,于是,在第二天便攻占了富阳。

虽然攻下了城池,左宗棠的脸上却没有半点喜悦之色。毕竟,借洋人之力打胜仗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他心中一直是这么认为的。

扫清太平军的外围堡垒后,楚军就兵临杭州城下了。杭州的得失对太平军能否在浙江立足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太平军进行了一系列的反攻,但没什么实际的效果。于是只好在杭州城的四周挖掘长壕,准备坚守。

左宗棠在十一月从严州进驻富阳,并到余杭前线视察。十二月,左宗棠下令攻打杭州和余杭两城,面对楚军的攻势,杭州与余杭的太平军分别在陈炳文、汪海洋的率领下奋力抵抗。

由于太平军拼死抵抗,杭州虽然被围攻了两个月,但还是没有攻打下来。不过,太平军已经成了瓮中之鳖,不仅在杭、余一线紧张,整个形势都变得十分严峻。

同治二年十月二十四日(1863年12月4日),李鸿章的淮军攻占了苏州。其实,这是李鸿章白捡了一个便宜,因为淮军没费什么力气。太平军的守将郜永宽等刺杀了慕王谭绍光,投降了淮军,所以,长江下游的主要城市苏州才落入了淮军之手。

同样是带兵打仗,怎么自己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呢?左宗棠郁闷了,怎么淮军的速度这么快,无论如何也不能让李鸿章这小子插手浙江的事情。于是,他上奏:“苏州既然被攻克,攻克杭州也是转眼的事情,海宁、嘉兴之贼不足为患,李鸿章所部可以缓攻嘉兴。”【左宗棠究竟多彪悍】

朝廷巴不得早点消灭太平军,才不管是谁攻克了杭州,所以没理会左宗棠的上奏。而李鸿章也很不知趣,邀功心切,命淮军程学启部由苏南进入浙北,在同治三年二月二十八日(1864年3月25日)攻入嘉兴。

左宗棠着急了,生怕淮军在浙江夺得首功,于是改变了既攻杭州,又派遣精兵援皖以堵天京后路的做法,急忙调黄少春部由皖返浙,集中全部兵力猛攻杭州、余杭二城。

兵败如山倒,太平军也难以避免这样的事情。乍浦、平湖、澉浦、海盐、海宁、嘉善、桐乡等地的守将陆续变节,致使杭州变得孤立无援。

太平军的变节和战败如多米诺骨牌一样,一发而不可收,杭州城内的守军也开始动摇了。

军心已乱,败局已定。

左宗棠的好运虽然来得晚了一点儿,但终究也来了。

同类推荐
  • 星光:利川市国税局离休干部施星灿的奉献人生

    星光:利川市国税局离休干部施星灿的奉献人生

    书中的主人公施星灿同志是湖北省利川市国税局离休干部——全国税务系统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先进典型、湖北省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后简称恩施州)道德模范,被誉为“信念老人”。《人民日报》、《中国税务报》、《湖北日报》、《解放军报》、人民网、新浪网、搜狐网等国内30多家媒体曾报道过他的事迹。本书通过许多真实、朴实和生动的故事及珍贵的图片反映了全国税务系统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先进个人、全国税务系统我身边的好税官、湖北省创先争优先进人个人、湖北省道德模范、湖北省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恩施州老有所为先进个人、利川市优秀共产党员施星灿的一生。
  • 世界最具传世性的思想巨人(4)

    世界最具传世性的思想巨人(4)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马歇尔(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马歇尔(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乔治·卡特莱特·马歇尔(George Catlett Marshall,1880.12.31~1959.10.16),美国军事家、政治家、外交家,陆军五星上将。他于1901年毕业于弗吉尼亚军校,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
  • 煤海丹心:林海水的诚毅人生

    煤海丹心:林海水的诚毅人生

    本书主人公林海水是安溪大地之子,这块大地赋予他中国优秀的传统思想和传统教育。当人们看到:为中国煤矿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的林海水十年来和家人住在“干打垒”的简陋房子里,在东北凛冽无比的风雪中,用扁担挑水吃;当人们看到林海水不顾自己血压高,在煤井里爬进爬出,解决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尤其在“文革”时期,林海水是“反动学术权威”,属被打倒之列,而且各派系之间的武斗、枪战如同家常便饭,真可谓“黑云压城城欲摧”,可却摧不垮林海水那颗“赤子之心”,心里仍然只装着自己的事业,他不顾头顶呼啸的子弹,和工人们坚定地保护着矿井。看着这一件件、一桩桩事迹,谁能不为之动容!“他们是中国的脊梁”!
  • 史迪威日记

    史迪威日记

    二战之前,他曾先后3次被派往中国。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在东南亚节节进逼,他临危受命,被再次派往中国,指挥中缅印战区的对日作战。在将近3年的时间里,他指挥盟国军队在缅甸与日军展开了两次惊心动魄的大血战,为战胜日本法西斯立下殊勋。因战功卓著,他被晋升为四星上将。然而,他所始料不及的是,中美英三国由于各自的需要和利益,在对日作战的战略等问题上存在着尖锐的分歧,中美两国之间更由于军队指挥权和租借物资的分配等问题闹得不可开交。他除了要忙于对付日本人之外,还要付出更大的精力去应付这些“国际政治问题”。盟国间的这些矛盾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史迪威也因此在1944年10月被解除了在中国的指挥职务。
热门推荐
  • 世界智慧故事全集

    世界智慧故事全集

    本书有令您眼界大开的历史故事,有充满睿智的名人故事,有奇峰迭起的语言和才艺故事,有悬念百出的逻辑推理故事,有充份体现世界各民族文化的民间故事、寓言故事,还有日常生活中平凡人的智慧故事和商业巨子的商战才智故事…可以在您的成功之路上助您一臂之力。
  • 其实很简单

    其实很简单

    总以为自己的爱情与自己的人生一样——平平淡淡。但是一颗小小的石子也能把这份平淡打得粉碎。爱情是什么?也许真正美丽的爱情只有在童话中才能拥有。于是,我茫然游走于红尘中,却不知,自己早已在不知不觉中,落入这都市的童话中,成为其中一个角色。我不是公主,也不是好运气的灰姑娘,那种轰轰烈烈的爱情不会发生在我身上,只是当我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爱情的时候,才发现,一切,其实很简单。
  • 这样的员工最受欢迎

    这样的员工最受欢迎

    态度决定高度,人品决定产品,能力创造价值!投资你的态度,拥有美丽“薪”情;亮出你的人品,拥有光明“钱”途;提升你的能力,拥有过硬业绩!本书系统、全面地论述了态度、人品和能力的重要性,为你带来提升自我的妙法,打开职场的“法门”,让你的职场之路走得更宽阔、顺畅。
  • 替身贵妇

    替身贵妇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夜生活刚刚拉开了序幕。维城的夜是精致而华美的,糜*烂而堕落的,繁复而夸张的霓虹灯箱在夜色中飘摇着,缓缓拉出昏暗而魅惑的红光,印照着灯下如鬼魅的人影。夜场里陆陆续续地涌进了各路食色男女,上演着暗夜里不变的故事,纵情声色,纸醉金迷……或迤俪或充满着神秘的一夜温情;吃着摇头丸在舞池中晃动的各色头颅;躲在暗处不为人知的声色交易;调情、说笑、拼酒、狂舞……
  • 为乐趣而读书

    为乐趣而读书

    读书之乐乐何如?林丹环编著的这本《为乐趣而读书》精选的文章,有的谈论读书方法,有的分享读书之趣,有的回忆书海琐事……不一样的文字,一样的纸墨情结。一起走进这个书海世界吧,聆听作者独步书林的内心独白,体会畅游书海的真正乐趣,感悟书籍之于人类精神世界的独特魅力。
  • 寂静的冬季

    寂静的冬季

    英翔的儿子英修罗在十岁生日那天前来寻找父亲。英翔惊见儿子,同时听到依露逊已逝,不由悲喜交加。修罗年纪尚小,才见到父亲,本应共享天伦之乐,可英翔病情恶化,生命只有短短的一年了……
  • 贱民王妃

    贱民王妃

    【冷宫贵妃】穿越了,不可思议了,准备离宫了……却不幸落入皇帝手中,挣扎后,却堕落情网。既然爱了,那就勇敢的爱吧!后宫算什么?我还是千年之后的人呢!自由,爱情,友情,亲情统统显出,才知道,原来……【带罪皇后】莫名失忆,来到另一国度,嫁与另一个帝王。洞房花烛夜才知道新郎竟然就是旧识……好吧,既然已经事先知道要被利用,不管出于什么动机,利用我的就要付出代价但是,事情再次出现的逆转,因为爱,再次……【贱民王妃】再次魂归大韵,才知大家已经四处分散,为了和大家从新见面,陈菱晰我终于摆脱皇宫开始了江湖的冒险旅程。也开始结识新的朋友,只是,命运始终是改变不了的……陈菱晰死前才真正的领悟这个道理。一切的一切,难道又是一场戏,倘若真是如此,那陈菱晰我用意舍弃一切权势,包括朋友和亲人,只愿有一颗完整的心离开人间!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