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78400000038

第38章 苏东坡之死(1)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东坡先生的这首过海诗,是他于公元1097年(宋绍圣四年)谪放海南岛儋耳,三年后,公元1100年(元符三年)六月遇赦,渡琼州海峡北归,到廉州,也就是现在的广西合浦时所作的。

三年流放,九死一生,竟轻轻巧巧地落在了“兹游奇绝”四个字上,绝不是一般人的心境,能够想得开的。诗人的乐观胸襟,豁达精神,不屈意志,全在笔下流露出来了。尽管此时的他,已是一位遍体鳞伤的诗人,但他精神不死。

他的一首《观棋》诗:“胜固欣然,败亦可喜,优哉游哉,聊复尔耳”十六个字,能够表达出他的人生态度。

据《王氏交广春秋》:“朱崖儋耳,大海中极南之外,对合浦徐闻县,清朗无风之日,遥望朱崖州如菌廪大。从徐闻对渡,北风举帆,一日一夜而至。”不妨设想,在900年前过琼州海峡,可不是现在一两个钟头的事情。即使在现代交通条件下,航行在茫茫苍苍,激流汹涌,波涛起伏,浪逐船高的琼州海峡之中,也是一次令人不由得心情凝重的旅程。何况苏轼乘坐的是一艘吃水量很小的趸船,要作二十四个小时的不间断航行呢!

可以想象,他在雷州半岛的徐闻港码头上告别登舟时,无论送行的亲友,还是同船的渡客,自然包括“监解”的官方人员,都不相信年逾花甲的东坡先生,还有北返的可能;恐怕连他自己,也作老死海外,有去无回之想。

他与友人范元长的书信中说:“漂零江海,身非已有,未知归宿之地,其敢必会见之日耶!临纸哽塞,言不尽意。”与友人王敏仲的书信中,连后事都作了安排:“某垂老投荒,无复生还之望。昨与长子迈诀,已处置后事矣。今到海南,首当作棺,次便作墓,乃留手书与诸子,死则葬身海外,庶几延陵季子赢博之义,父既可以施之子,子独不可施之父乎?生不挈棺,死不扶柩,此亦东坡之家风也。”

古往今来,凡是尝过流放滋味的人,都能体会这种生离死别,回归无期的痛苦。回想起1957年,一顶帽子,逐出京门,深山老林,四顾无亲时,唯有寒号鸟的啼声,伴我度过那无望的岁月,读苏文至此,也不由得心头发紧,潸然泪下。人之最残忍,莫过于教你看着自己怎么一步步地走向死亡。人之最冷酷,莫过于让你看不得父母妻子儿女而一片片撕裂着自己的心。但是,苏东坡没有死,不但没有像他预计的那样埋葬自己,也没有像那些收拾他的小人们所设计的那样油尽灯灭,不死也死,而是多少近乎奇迹似的生还中原。

据《苏轼诗集》注引《独醒杂志》,讲了一则小故事:东坡还至庾岭上,少憩村店,有一老翁出,问从者曰:“官为谁?”曰:“苏尚书。”翁曰:“是苏子瞻欤?”曰:“是也。”乃前揖坡,曰:“我闻人害公者百端,今日北归,是天佑善人也!”东坡笑而谢之,因题一诗于壁间。

鹤骨霜发心已灰,青松合抱手自栽,问翁大庾岭头住,曾见南迁几个回?(《赠岭上老人》)

历来的皇帝,都把他们不喜欢的文人,往冰天雪地里送,和俄国的沙皇将十二月党人,押往西伯利亚的用意一样,冻得你灵魂出窍,看你还有兴致给朕唱反调?但从未振作过的赵宋王朝,只拥有中原半壁江山,因此,对犯了错误的官吏,只好往南方偏远的省份送。那时的岭南,是蛮荒之地,疫疠之乡,而发配海南岛者,更难逃瘴气,几与死刑无异,到得那里,绝无回返的可能。

苏东坡很高兴自己成了一次罕见的例外,给岭上老人写了这首诗。可那些整了他一辈子的小人们,得知没能将他整趴、整死、整完蛋,还活着出现在大陆南端,光火愤怒,跺脚骂娘。于是,今天发出一道命令,“量移廉州”,明天颁布一纸文书,“改舒州团练副使”,一会儿叫你东,“徒永州”,一会儿让你西,“提举玉局观,复朝奉郎”,使得北归的苏东坡,疲于奔命,仍过着折腾不已,折磨不止的日子。

这就是千古不灭的结论:只要遭遇小人,好人就休想安生。

据《宋史·本传》,苏轼始终“忠规谠论,挺挺大节”,所以“为小人忌恶挤排,不使立于朝廷之上”常因文字之祸,无罔之灾,饱尝贬谪他乡之罪,领受颠沛流离之苦。苏辙在《墓志铭》里,有这样一段对他人格力量的赞语:“其为人,见善称之,如恐不及,见不善斥之,如恐不尽。见义勇于敢为,而不顾其害。用此,数困于世。”抱着这样的人生哲学,他能不触犯小人嘛!一般稍懂得处世道理的人,见到这些决非良善之辈,躲都来不及的,他“斥之如恐不尽”,岂不引火烧身么?所以,他一生,不是困于文人中的小人,如王安石、吕惠卿、章惇之流,就是困于小人中的文人,如何正臣、舒宣、李定之流。

无论文人中的小人,还是小人中的文人,其危害性不亚于鼠疫,虎列拉,和时下在非洲流行的埃博拉病毒。细查一下历代文字狱的起因,总是小人先来劲,尔后皇帝才下手的。这倒不是为统治者开脱罪责,皇帝政务倥偬,日理万机,是何等忙碌?哪里有闲情逸致在金銮殿上捧读小说和诗歌。而下了朝回到内廷,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后宫三千粉黛,哪一个女人不是似饥如渴,等着他全身心地投入?宫闱之内,床第之间,文学,又不是伟哥,有什么用处?

所以,小人吃准皇帝不可能了解详情,就用两片子嘴,把文人送上断头台。

我还发现,那些根本不入流的作家;那些已经写不出作品的作家;那些写得不如别人好,一比之下黯然无色而又不甘心的作家;那些压根儿就以文章为登龙术,为敲门砖,为垫脚石,志在攀附巴结,其实是打着作家幌子为了达到目的,连杀人之心都敢有的作家;那些吃柿子拣软的捏,以作家为靶子,为猎物,根本不是作家,却挤在作家行里来谋算作家的文学杀手,则是最卖力气收拾同行的种子选手。

这些人,无一不身怀绝技,无一不人其面而兽其心,无一不是想将文坛扫荡干净就剩下他老人家称王的家伙。这些人,唯其志不在写而在整,所以,只要一有机会,结伙、成群;倾轧、排他;派性、门户;封王、称霸;告密、陷害;检举、揭发;批判、打击;压迫、厮杀。这些人要是串通作恶起来,有时候,连皇帝老子,皇帝他妈,都拿他们没法办的。

他们到底把苏东坡抓了起来,其中一条理由,他写了反诗,“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唯有蛰龙知”,宋神宗也觉得这些人过分。据王巩《闻见近录》载:“王和甫尝言:苏子瞻在黄州,上数欲用之。王禹玉辄曰:‘轼尝有‘此心惟有蛰龙知’之句;陛下龙飞在天而不敬曰:‘自古称龙者多矣,如荀氏八龙,孔明卧龙,岂人君耶?’及退,子厚诘之曰:‘相公乃欲覆人之家族耶?’禹玉曰:‘它舒亶言尔。’子厚曰:‘宜之唾亦可食乎?”’尽管如此,还是要将他定罪。仁宗皇后急了,据陈鹄《耆旧续闻》载:她对神宗说“不须赦天下凶恶,但放了苏轼,足矣!”然而,小人仍旧不买账。

所以,当一个政权中小人成堆,败类结伙,就有左右政局的能力。其实,苏东坡最终被谪放岭南,再逐琼岛,未必是哲宗赵煦的意见。而是已贬往惠州的他,写的一首即兴诗,惹恼了小人群落:

白发萧散满霜风,小阁藤床寄病容,报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打五更钟。(《纵笔》)

原来算是苏轼的挚友,还曾为他说过两句好话的章悖,后来爬上高位,成了小人集团的领袖人物,也干起卖友的勾当。这首诗传到了京师,小人们凑在一起,一为他的文学声望,感到沮丧,越想消除他的影响,影响却越来越大,二为他的不妥协精神,感到恼火,本想整得他灰溜溜,他却越来越自在。于是,大家看着章悖,他冷笑一声,“苏子尚尔快活耶?”于是,完全不念旧交,大笔一挥,再贬儋州。

为什么贬到这个县份呢?陆游在《老学庵笔记》里,道出其中底里:绍圣年中,把一批元佑党人贬往外地,苏轼号子瞻,瞻字的偏旁为詹,就罚往儋州,苏辙号子由,由字与雷字下半的田字近似,就罚往雷州,刘莘老罚往新州,也因为莘与新两字的部分相同。从这种挖空心思的刁钻行径看,文学杀手比职业刽子手更毒辣阴狠,更卑污龌龊。

如果考较起苏东坡之死,其远因要追溯到王安石实行的新政。

他的一生噩运,就是从这里开始的。王安石的改革,固然勇气可嘉,但他的新政措施,峻刻狷忿,法严责苛,加之操之过急,任用非人,结果民不受利,反而成害,遂酿成一次政治大动荡,朝野大分裂,宗派斗争,余波达半个多世纪,差不多闹到北宋政权结束。王安石这个人,世称拗相公,其实,拗是他的外在表现,内心世界里,有其小人的一面,至少,他的许多行状,是个不折不扣的伪君子。

如果,苏东坡的刚直性格,能够自我敛抑一些,不去忤弄这位权倾一朝的同行;也许,就像当时很多人的看法一样:“轼稍自韬戢,虽不获柄用,亦当免祸。”至少,不会在宋代历次翻烧饼的“政治运动”中一再倒霉,直到搭上一条老命。主撰《宋史》的元代大臣脱脱,也不以为然,生就的骨头,长就的肉,“假令轼以是而易其所为,尚得为轼哉?”

从下面他写的一首诗,也可看出他,即使想不做他自己,也难。

早知臭腐即神奇,海北天南总是归。

九万里风安税驾,云鹏今悔不卑飞。(《次韵郭功甫观予画云雀有感》)

列宁说过,后院里的鸡,飞得再高,飞不出院墙,只能在垃圾堆上啄食;山鹰有时也会飞得很低,但属于蓝天的它,永远要高高飞翔在碧空里。苏东坡虽然“悔不卑飞”,但他的这种“性格悲剧”,注定了不可能“卑飞”,这也是种下他一生不幸的根由。

林语堂作《苏东坡传》,把苏轼划入反对新政的保守派阵营,不完全正确。

只是以司马光、欧阳修为首的保守派,人多正直,皆为君子,苏轼从思想感情上,从人文精神上,更容易彼此呼应,心际相通,因而贴近交融,自在情理之中。而以王安石为首的改革派,悉为奸佞,绝非善良,使得苏东坡从良知上,必然要疏远这类食肉类动物。

他从未全面否定新政,他在《上神宗书》里,只是站在老百姓的立场,觉得王安石的做法,峻急伤民,持不赞成的态度。同样,保守派上台后,全面否定新政,彻底停止改革,他也并未感情用事地附和声援,而且,颇悖众议地认为新政中的某些措施,未必不可继续执行。说苏轼是一个温和的改革派,或者,一个进取的保守派,或许更接近于历史的真实。正因为这样,可怜的东坡先生成了两边都不讨好的尴尬人。就像《伊索寓言》里的那只蝙蝠,鸟类看它是兽,兽类看它是鸟,都对它抱有敌意,这种被拒绝的日子,就变得很难过了。

何况王安石,很嫉妒,如果,苏东坡的文学成就,不是那么令王安石不安,假如苏东坡是个鸦鸦乌的,有他不多,无他不少的作家、诗人,王安石也许就不会把他当回事了。那些二三流的文人中的小人,或等而下之的小人中的文人,也就不会一路追杀下去,置之死地而后快了。苏东坡的诗,苏东坡的文,苏东坡的字,苏东坡的画,在当时所造成的“轰动效应”,“流俗翕然,争相传诵”,“宣传中外,孰不叹惊”,绝非今天文坛上那些老少瘪三们的作秀造势所能比拟。

同类推荐
  • 比尔盖茨(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比尔盖茨(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呈现在大家面前的这本传记并没有十分完整地描绘出比尔·盖茨的全貌,却是尽量全面地写出他作为一个普通人的成才经历。走向成功的道路是漫长的,充满荆棘的。比尔·盖茨白手起家,经过几十年的奋斗,终于取得了成功,文字可以记下这些事件、却不能表达个中辛酸。他成长中的挑战,他创业过程中的波折,这一切都造就了一个活生生的英雄形象,也同样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走近比尔·盖茨,来了解这个伟大人物不平凡的经历吧!
  • 识时务的阴谋家:刘邦

    识时务的阴谋家:刘邦

    史书中的刘邦,并非是失真的,却是局部的。通过司马迁的笔,后人得到了两个生动而典型的艺术形象:神威武勇的项羽、猥琐龌龊的刘邦,这两个冰火两极的对垒,尽管读史者疑窦重重,却始终难以摆脱。本书尝试对刘邦的思维进行全景扫描,讲述他从一芥草民步入天子殿堂的人生轨迹,还原其人性的复杂性。四十八岁厚积薄发,于乱世中拔得头筹,刘邦的成功,更多在于他对时局的把握,以及他的敢做敢言。成伟业者,多是有大气魄、大胸怀者,也是自大狂、被迫害狂与多疑症患者。
  • 中国历史名人之九

    中国历史名人之九

    清代文学与发展的标志主要表现了在小说领域上。《聊斋志异》《儒林外史》和《红楼梦》等作品,对封建社会作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无愧为传统的文言小说和通俗小说的集大成者,而其作者蒲松龄、吴敬梓、曹雪芹也是本卷所要重点评介的人物。
  • 卑鄙的圣人:曹操2

    卑鄙的圣人:曹操2

    历史上的大奸大忠都差不多,只有曹操大不同!曹操的计谋,奸诈程度往往将对手整得头昏脑涨、找不着北,卑鄙程度也屡屡突破道德底线,但他却是一个心怀天下、体恤众生的圣人;而且他还是一个柔情万丈、天才横溢的诗人;最后他还是一个敏感、自卑、内心孤独的普通男人。
  • 马歇尔(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马歇尔(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乔治·卡特莱特·马歇尔(George Catlett Marshall,1880.12.31~1959.10.16),美国军事家、政治家、外交家,陆军五星上将。他于1901年毕业于弗吉尼亚军校,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
热门推荐
  • 霸天邪尊

    霸天邪尊

    大道无情,苦修三年,大浪淘沙!是偶然?是必然?韬光养晦却卷入莫名争端,从此自暴自弃;颓废、纨绔,深埋的自尊却不容践踏,他,他,找回自我!快意恩仇,无赖表象下心思慎密,由此开启了化茧成蝶的浴血传奇......,十年重修,枯等一个微笑而未果。低调地踏入修真之境
  • 林老板的枪

    林老板的枪

    本丛书的每本作品集中,均附有作者照片、个人小传、主要作品目录及创作随感,以便读者更全面地了解作家及作品。继已推出的作品集外,今后我们将陆续出版符合入选标准的其他作家作品,以使这套丛书更加完善。《小说月报新大陆丛书》的出版,也是对《小说月报》系列出版物,如“《小说月报》历届百花奖获奖作品集”、“《小说月报》历届百花奖入围作品集”及“《小说月报》年度精品集”的补充和丰富,相信这是为广大读者朋友奉上的又一道精神盛宴。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异世灵控师

    异世灵控师

    这片陌生的大陆上,灵师是所有人仰望的职业!从灵徒、灵士、灵师、灵使到灵圣,每一步都异常艰辛!沐风原本只想安安静静的过日子,无奈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既然你要我不平凡,那我就不平凡给你看!且看沐风如何步步成长,震惊大陆!
  • 女人要学会放弃

    女人要学会放弃

    翻开本书,你会在令人耳目一新的故事中,在富于深刻哲理的讲述中,轻松地学会放弃。同时,在掌握放弃的技巧、把握好放弃时机的过程中,你也会找到自己的努力方向。此时,你或许正在为无法抉择而犹豫不定,或许正在被困境侵扰而焦灼不安,或许正因心灵羁绊而黯然神伤,或许正由于外物得失而懊悔不已……关于这些问题,本书都能给你以启迪和帮助,并伴你顺风远航,最终驶向成功的彼岸!
  • 教育新视野:中外中小学名校风采

    教育新视野:中外中小学名校风采

    虽然中国的教育经费每年都在增加,但是由于受教育的人口多,人均教育经费并不多,在长期内难以满足需求。而与此同时,社会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却越来越迫切,最明显的表现莫过于众所皆知的“择校”现象。有关调查表明,尽管政府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基本持否定态度,对非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也采取了限制人数、钱数和分数的政策,但由于没有相关具体配套的政策法规来调节、规范择校行为,择校现象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至今越来越盛行。家长热衷于择校,而名校也乐于招收择校生,以至有的学校招收的择校生人数甚至达到学生总数的1/3以上。鉴于此,我们把中外中小学名校加以整理,以为家长和社会提供一个全面的参考。
  • 逃婚上瘾:豪门千金通缉令(完本+番外)

    逃婚上瘾:豪门千金通缉令(完本+番外)

    一夜之间,一张通缉令贴满A市的街头巷尾,加外一张醒目照片!这张通缉令家喻户晓,登上各家杂志报纸的头条:此通缉即日生效,请广大市民协助警方早日将凶犯捉拿归案!通缉对象:叶梦琪通缉事由:偷心潜逃通缉等级:A*级酬谢:百万美金通缉犯一日未定案,将有人夜夜不得眠,日日不得食,害人不浅!第一场婚礼,她逃;第二场婚礼,她逃:第三次,她逃;第四次……天啊,这个女人,逃婚逃上瘾了?*该死的,居然敢悔我的婚,有经过我同意么?看我不撒下天罗地网,像拎小鸡一样把你拎回来!*呜呜,豪门千金通缉令,可怜千金无处遁形!****************准老公:冷情酷总裁,靓女的梦中情人!备选老公:跨国公司总裁的宝贝孙,美眉的白马王子!当冷情与温柔同时追上,可怜千金四处逃窜,却也逃不开某些人的陷阱!你逃,我追,终不过是一场豪门游戏……***************某女名言:不想当将军的兵不是好兵,不想吃鱼的猫不是好猫,不偷腥的男人和不吃鱼的猫一样:与熊猫是同一级别。尤其是像南宫轩这类型,在女人眼中,是与不吃竹叶的熊猫是同一级别的,就算你不进人家的房,但人家可以爬上你的床。几番追追逃逃,许多事过去了,许多事仍发生,许多事已不再,许多事却依然,爱与恨,我与你,辗辗转转……
  • 云倾枫舞

    云倾枫舞

    碧落箫,澈天琴。琴箫和鸣,音尘澈天!玄冥一去踏剑来,逍遥宫外少年行!若前生,音尘绝,初见你的脸,今生我何以,不辨旧容颜?三生三世的夙缘,消灭邪君的使命,血雨腥风间,侠骨柔情毕现……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方与圆:左右逢源的处世之道

    方与圆:左右逢源的处世之道

    “建功立业者,多虚圆之士;愤事失机者,多执拗之人”。方和圆缺一不可,但是有一个“度”的限制。过分的方正是固执,会四处碰壁;过分的圆滑是世故,也会众叛亲离。所以做人的制高点是外圆内方,就是行欲方而智欲圆。真正的“方圆”人是大智慧与大容忍的结合体,有勇猛斗士的武力,有沉静蕴慧的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