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77800000021

第21章

蒋介石往椅子上一坐:“不看了,你们二人就说吧!”

何应钦:“据阎锡山报告:十八集团军朱德总司令、彭德怀副总司令签发了破袭正太路的《战役行动命令》。”

蒋介石:“主要内容是什么呢?”

白崇禧念道:“晋察冀军区以主力约十个团,破击正太路阳泉至石家庄段,重点为阳泉至娘子关段;第一二九师以八个团附总部炮兵团一个营,破击正太路阳泉至榆次段,重点为阳泉至张净段。这是此次破击战的重点。”

蒋介石:“还有哪些非重点战役呢?”

白崇禧:“多着呢,华北一带的铁路、公路都是他们这次破击战的攻击目标。”

蒋介石:“此次破击战的目的是什么呢?”

白崇禧:“用彭德怀的话说:我军以积极行动,在华北战场上开展较大胜利的战斗,破坏敌人进攻西北计划,创立显着战绩,影响全国的抗战局势。”

蒋介石:“他们计划何时发动正太路破击战呢?”

何应钦:“八月二十号。”

蒋介石:“啊……他们已经开打近十天了?”

何应钦:“是的!”

蒋介石:“战果如何?”

白崇禧:“据阎长官说:十八集团军自八月二十日发动正太路破击战以来,据云战果辉煌。”

蒋介石:“到底辉煌到什么程度?”

白崇禧:“一句没说!”

蒋介石:“立即电告阎锡山:随时向我报告敌我双方详尽的胜负战况!”

何应钦:“是!”

白崇禧:“关于歼灭苏北陈毅、粟裕的作战命令呢?”

蒋介石断然地:“立发!”

张冲走进:“蒋先生,您主管文化的李秘书请示:何时接见郭沫若先生他们呢?”

蒋介石凝思有顷:“明天!”

蒋介石官邸客厅内夜

蒋介石坐在沙发上用心翻阅有关的报纸。

李秘书走进:“委座!郭沫若先生他们到了。”他转身指着已经走进客厅的郭沫若、阳翰笙、田汉、杜国庠、冯乃超。

蒋介石站起迎过去,握住郭沫若的手说道:“自北伐军兴,你就是我的部属,对吧?”

郭沫若:“是的!但是后来……”

蒋介石忙接过话茬:“那是因为你走了一段很大的弯路嘛!自抗战以来,你又回到我的身边做政治工作。”

郭沫若:“可我又被你撤了三厅厅长的职务,赋闲在家!”

蒋介石:“这是没有的事情!今天请你们五位来,就是要交给你们一项更重要的工作。”

郭沫若等听后愕然。

蒋介石:“都先坐下,然后我再和你们详谈。”

郭沫若、阳翰笙、田汉、杜国庠、冯乃超相继落座。

李秘书:“委座,我先来介绍一下其他几位客人。”

蒋介石:“不用了,我都认识!”指着阳翰笙,“他是阳翰笙,当年在黄埔军校政治部任秘书,算是我的老部下;后来,又在政治部第三厅任职,还是我的部属,是吧?”

阳翰笙:“是的!”

蒋介石指着田汉:“他是田汉,大名鼎鼎的剧作家,抗战前曾坐过监狱;日前,是前任政治部部长辞修把你从桂林调到重庆来的,对吧?”

田汉有情绪地:“既然你对我们几个人心中如此有数,我看就不必再讲你和杜国庠、冯乃超二位先生的关系了!”

蒋介石:“好,好!”他呷了一口白水,严肃地,“现在,正是国家用人之际,诸位不必辞职嘛!另外,你们这些文化名人,我个人的意见,还是不能离开政治部的。”

郭沫若:“蒋先生,我是明人不说暗话的,在朝也是抗战,在野也是抗战,我们就是离开了政治部,也一样抗战嘛!”

蒋介石:“这个嘛,我已经与新任政治部部长文白先生商量过了,想另外成立一个部门,还是由原来三厅的人参加,仍然请你郭先生主持。”他看了看郭沫若等人不悦的表情,“详细情况,由李秘书同你们诸位商谈。我告辞了!”他说罢昂首挺胸地走了出去。

郭沫若等愤然地看着离去的蒋介石。

李秘书讪讪地说道:“诸位,方才委员长的意思是,在部里成立一个文化工作委员会。”

郭沫若:“干什么呢?”

李秘书:“这个委员会的宗旨是:对文化工作进行研究,现在研究工作也很重要。委员长和文白先生再三说,仍然请郭先生主持,请诸公参加。这样也就是离厅不离部嘛!”

郭沫若冷漠地笑了笑:“有意思,我看这叫换药不换汤,你们说对吧?”

“对!”

郭沫若:“我看还是把我们这些没用的汤泼掉为好!”

李秘书:“不,不!委员长成立文化工作委员会的用意,绝不是郭先生讲的这个意思。”

田汉:“那又是什么意思呢?我们这些人本来就是搞研究工作的,在朝在野一样可以搞研究嘛!”

阳翰笙:“诚如郭先生讲过的,我们本来是为抗战而来的,在朝在野都一样抗战嘛!现在,委员长要我们参加另外一个新成立的机构,让我们考虑一下再说,好吗?”

李秘书:“不!不……”

郭沫若站起身来:“走!我们分头想一想,然后再答复他们。”他说罢第一个走出客厅。

阳翰笙、田汉、杜国庠、冯乃超相继跟着走出客厅。

李秘书不知可否地看着郭沫若等人大步走去。

曾家岩内日

阳翰笙:“周副主席!蒋介石成立文化工作委员会的目的,分明是要把我们圈起来,怕我们去延安。”

周恩来:“郭厅长和多数人的意见呢?”

田汉:“都不同意参加这个文化工作委员会!”

周恩来:“尤其是你田汉,就更不同意参加!对吧?”

田汉:“对!古人说得好,嗟来之食,吃了是要肚子疼的。”

周恩来沉思不语。

阳翰笙:“周副主席!大家——尤其是郭厅长都想听听你的意见,然后再回复蒋介石。”

周恩来:“我的意见,同意参加这个文化工作委员会。”

田汉:“为什么?”

周恩来:“挂个招牌有好处,我们更可以同它进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展开我们的工作。”

田汉:“我想不通!”

周恩来:“蒋介石规定文化工作委员会只能做研究工作,企图束缚我们的手脚。但是,我们一方面可以利用军委会政治部所属这一合法地位进行工作,同时,我们可以不受他们的束缚,跳出圈子,以个人的身份到社会上去进行工作。”

田汉微微地点了点头:“有道理。”

周恩来:“当年,我们处在无权无势时还能在地下干,现在有一个地盘给我们站住脚,难道还怕干不成事吗?”

阳翰笙:“未来的文化工作委员会主要做些什么呢?”

周恩来:“文艺与对敌工作是两件可做的事,但必须有一定的权和款,方不至于他们答应后又生枝节。”

阳翰笙:“可这要权要钱的事,郭厅长是办不来的。”

周恩来:“那就交给我和张治中先生去谈,办成了,你们就走马上任!”

田汉:“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从哪做起呢?”

童小鹏手持电报走进:“周副主席!延安发来急电。”

周恩来接过电报拆阅,十分激动地说:“真是天赐良机!你们的文化工作委员会就从这张电报开张!”

阳翰笙、田汉愕然地看着分外兴奋的周恩来。

周恩来:“这份电报给我们带来了抗战的喜讯:八路军发动了百团大战,并取得了振奋人心的胜利消息!”

军委会作战厅内夜

蒋介石蹙着眉头坐在沙发上。

宋美龄十分高兴地走进:“达令!好消息,根据你的要求,日本的近卫首相和板垣参谋总长写来了亲笔信函。”

蒋介石淡然地:“请夫人念一下吧!”

宋美龄:“好!我先念近卫首相写给你的亲笔信。”她取出一信的信纸,念道,“蒋介石阁下:闻悉过去半年来,阁下委派的代表与板垣中将的代表于香港就日华间的问题交换意见的结果,近期阁下将与板垣中将会见。余深信此次会谈,定可奠定调整两国邦交之基础。近卫文八月二十二日。”

蒋介石:“近卫这封信怎么耽搁了十多天呢?”

宋美龄不悦地:“先转到板垣征四郎手中,然后板垣再写好信,交由日方代表飞到香港,交给我方代表宋子良,然后坐飞机飞到重庆,刚刚交到我的手的。”

蒋介石:“好!请夫人再念板垣征四郎的信。”

宋美龄从第二封信中取出一张信纸,念道:“关于蒋、汪合作的保证。关于蒋、汪合作问题,为了支援日华,尤其是为了达成中国内部的圆满和平,我方应有提供善意的意见的机会。但(基于不干涉内政的原因)不作为一项停战条件。特此保证板垣征四郎。”

蒋介石:“我再看几天形势的发展以后再说!”

宋美龄转身走出了作战室。

有顷,何应钦拿着一份电报走进,十分震惊地说:“委座!朱德和彭德怀搞了一个百团大战。”

蒋介石:“什么?朱德和彭德怀搞了一个百团大战?”

何应钦:“对!”他手捧电报念道,“正太路参战部队合计三十个团;平汉线卢沟桥至邯郸段计十五个团;同蒲线大同至洪洞段十二个团;津浦线天津至德州段四个团;邯郸至济南公路线三个团;代县至蔚县公路段四个团;北平至大同线六个团;辽县至平定公路线七个团;宁武、岢岚、静乐公路线四个团……共计一百零五个团。”

蒋介石接过电报木然地捧着。

何应钦站在一边不知所措。

蒋介石低沉地:“敬之,给我拿笔、拿纸来!”

何应钦:“委座,您想做什么?”

蒋介石:“草拟电报!”

何应钦:“您说,我录好了。”遂走到桌前拿起笔。

蒋介石低沉地念道:“朱副长官、彭副总司令:迭电均悉,贵部窃破好机,断然出击,予敌甚大打击,特电嘉勉。除电饬其他各战区积极出击,以策应贵军作战外,仍希速饬所部,积极行动,勿予敌喘息机会,彻底断绝其交通为要!蒋中正。”

何应钦记录完毕,惊愕地:“委座,您发这样一份嘉电有何用意呢?”

蒋介石:“我的目的有二:一是鼓励八路军和日军作战,借日军之手消耗八路军的实力;二是告诉你们:仅仅三年的时间,八路军已经从不足五万人的军队发展成一百多个团了!如果再加上新四军,我们该怎么办呢?”

重庆街头外日

在《大刀进行曲》的歌声中摇出:

重庆各界人士走上街头,高呼:“热烈庆祝百团大战胜利!”“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等口号。

街头闹市挤满观看游行示威的大人小孩。

报童摇着手中的报纸大声吆喝:“看报!看报!八路军出奇兵,打得小鬼子人仰马翻,铁道中断!”

文化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内日

室外隐隐传来《大刀进行曲》的歌声和“热烈庆祝百团大战胜利”的口号声。

田汉、洪深、胡风、老舍等几十个文学艺术家散乱地坐着,大家都在用心地读着手中的报纸。

张治中在郭沫若、阳翰笙的陪同下走进办公室。

田汉等文学艺术家依然故我地低头看报。

阳翰笙大声地:“今天,是文化工作委员会举行的第一次筹备会议。下边,请文白先生致开幕词!”

田汉等文学艺术家很不情愿地轻轻鼓掌。

张治中:“我经过与周副部长反复磋商,又经过与郭沫若先生研究,提出了一个即将成立的文化工作委员会的组成名单。下边,先请阳翰笙先生向诸位报告一下,然后大家讨论,提出修改方案,报委员长批准之后,再正式挂牌成立政治部所属的文化工作委员会!”他巡视了一遍与会者那高傲的表情,有点不悦地说,“阳翰笙先生,念吧!”

阳翰笙取出一纸公文,照本宣科地念道:“文化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郭沫若;副主任委员,阳翰笙、谢仁钊……”

田汉大呼一声:“停!”

张治中一怔:“田汉先生,你为什么叫停?”

田汉有意地问:“文白先生,虽说文学艺术界称我是五湖四海、三教九流的艺术家——实际上只不过是一个卖艺的戏子,可我竟然不知我们未来文化工作委员会的副主任委员谢仁钊是哪路神仙?”

张治中:“是政治部派驻文化工作委员会的副主任。”

田汉:“他有什么专长啊?”

张治中:“谢仁钊先生是我和文化工作委员会的联系人!”

郭沫若生气地:“文白先生,咱们打开天窗说亮话,这位姓谢的副手是来监督我的吧?”

张治中:“他岂敢监督郭先生啊!不过嘛,郭先生也应体谅我的难处啊!”

郭沫若:“好!翰笙,你接着往下念。”

阳翰笙:“文化工作委员会设十名专任委员,他们是:沈雁冰、沈志远、杜国庠、田汉、洪深、郑伯奇、尹伯休、翦伯赞、胡风、姚篷子;十名兼任委员:舒舍予、陶行知、张志让、邓初民、侯外庐、卢于道、马守融、黎东方、王昆仑、吕振羽。下设三个组:第一组,为国际问题研究组;第二组,为文艺研究组;第三组,为敌情研究组。三个组长……”

张治中:“不要念了!我的意见,这三个组的组长由诸位提名,报请委员长核准好不好?”

“好!”

张治中:“那你们就先酝酿、提名,我告辞了!”他说罢匆匆走出办公室。

重庆大街外日

一辆轿车飞驰在重庆大街上。

郭沫若、阳翰笙、田汉坐在轿车后排座位上交谈。

郭沫若:“翰笙,恩来请我们三位去曾家岩,一定有什么大事吧?”

阳翰笙:“是!他对我说:重庆各界人民为百团大战的胜利而欢呼,想听听我们三个人的意见,能不能把庆祝百团大战的胜利推向一个高潮?”

郭沫若叹了口气:“我们权且不说重庆的政治空气,就说时下的文化工作委员会吧,还没有正式开张,搞大的文艺活动,我是想不出办法来的。”

阳翰笙:“田老大,你的意见呢?”

田汉:“我嘛,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哟!”

曾家岩内日

周恩来打开窗子,倾听户外传来的游行示威的口号声。

童小鹏走进:“周副主席!光未然先生带着三位年轻的音乐家到了!”

周恩来走上前去,紧紧握住光未然的手说道:“光未然同志!你是《黄河大合唱》的词作者,你听听窗外山城人民的吼声,你那颗火热的诗人的心,能平静下来吗?”

光未然:“所以,我给你请来了三位音乐家!”他转身指着身材瘦小的青年,“他叫李凌,是冼星海的老乡……”

周恩来紧紧握住李凌的手:“知道!你是延安鲁艺的,是我请你来山城搞音乐活动的。”

李凌:“对!”

周恩来握住身材稍胖的青年:“你一定就是赵沨吧?”

赵沨愕然地:“是!可周副主席您是怎么知道我的呢?”

周恩来:“你和李凌合办了一份音乐刊物,叫《新音乐》,对吧?”

赵沨:“对!”

周恩来:“听说在国统区发行三万多份,真是了不起啊!”他说罢又握住一位身材修长的青年,“你叫什么名字?”

“李元庆!”

周恩来:“久闻大名,是国统区着名的大提琴家。”他指着椅子,“都请坐吧!”

光未然与李凌、赵沨、李元庆有些拘束地坐下。

这时,室外传来上楼梯的脚步声。

周恩来笑着说:“听!山城文化界的几位大将到了。”

光未然等愕然站起,好奇地望着室门口。

郭沫若、阳翰笙、田汉相继走进。

周恩来:“郭先生!你和翰笙、田汉认识他们吧?”

“认识!认识……”

周恩来:“今天,请你们来就为一件事情:借着百团大战的胜利,如何在重庆高昂一下抗日的热情,横扫一下山城惧怕日军侵略的气氛。”

郭沫若、阳翰笙、田汉听后为难地摇了摇头。

周恩来:“郭老!我记得你在武汉出任三厅厅长的时候,你自称是‘奉旨出朝,地动山摇,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借着台儿庄大捷,你带领三厅的文学艺术界的大将们,连着搞了七天祝捷宣传。对吧?”

郭沫若:“对!但时过境迁,今非昔比了!”

田汉:“就是嘛,当年的歌咏大将冼星海去了苏联,张曙在桂林也被日机炸死了!”

阳翰笙:“再说重庆没有群众歌咏活动的基础,就是想组织一个像样的歌咏晚会都很困难啊!”

光未然:“我不赞成你们三位的看法。我和李凌、赵沨、李元庆来这里,就是想借庆祝百团大战,在重庆公开演出《黄河大合唱》!”

郭沫若:“有乐队吗?”

李凌:“有!我已经把散在重庆的乐手组织起来,为《黄河大合唱》伴奏绝没问题。”

阳翰笙:“谁出任指挥?”

赵沨:“我负责指挥!同时,我跟着俄罗斯声乐家学过声乐,独唱《黄河颂》也没有问题。”

李元庆:“我是职业大提琴手,自信用大提琴为《黄河颂》助奏是合格的。”

光未然:“我是《黄河大合唱》的词作者,担任朗诵也没有什么问题。”

郭沫若笑了:“好啊,你们还需要我们帮什么忙呢?”

周恩来:“为了确保《黄河大合唱》演出成功,他们希望能借助田老大的威望,把散在各文艺团体中的歌唱家请来,组织一个像样的合唱队。”

田汉:“没问题!他们需要多少人?”

周恩来:“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田汉一拍胸膛,大声说:“全包在我的身上了!”

同类推荐
  • 古典之殇:纪念原配的世界

    古典之殇:纪念原配的世界

    王开岭文集之自然美学卷,系作者最新文字结集,作者的注意力从自然细节开始,从那些曾经来过却正在消逝的风物开始,从那些被人类辜负的美好元素开始,从儿时的记忆和笑声开始,以独特的视角、细腻的笔触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然美的无限眷念。
  • 诗的见证

    诗的见证

    本书乃米沃什应哈佛大学诺顿讲座之约所做的六次讲演的结集。米沃什关于诗歌的见证功能的阐释极其精辟。借助这本小册子,米沃什论述了诗歌之于时代的重要性。米氏所言并非老生常谈,他提醒世人关注的恰恰是诗歌的一个古老的传统,同时对于二十世纪的反省为这一思考维度提供了更为明晰的指向。
  • 不可不知的文史知识(世界篇)

    不可不知的文史知识(世界篇)

    本丛书以探求万事万物的知识为切入点,浓缩了读者应该知道的中外文史知识精华;以丰富的文化知识和历史资料,对人类最宝贵的精神财富逐一展开,娓娓道来;集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于一体。内容包括古今中外著名作家、作品、文学人物、文体知识、神话传说、语言文字、俗语谚语、教育常识、新闻出版、称谓官衔、艺术、节日民俗、饮食、天文历法、山川地理、经济科技、邮政交通、竞技体育、历史知识等方方面面的文史知识。
  • 红尘菩提

    红尘菩提

    “菩提十书”之《红尘菩提》:红尘是情境,菩提在自心,要找到一个理想的红尘来生活与修行是绝不可能的,有菩提的人却可以用澄澈的心来对待滚滚红尘。本书是“菩提系列”第八部,林清玄以澄澈的观照,寻找生命困境的超越,使我们有美丽的心走向完美与理想的道路,让我们知道:红尘,是觉悟的开始!痛苦,是伟大的开始!
  • 小园月夜:最优美的校园美文(时文选粹)

    小园月夜:最优美的校园美文(时文选粹)

    本书编入了百余篇校园散文,或生动活泼,或清新怡人,或优美独特,如雨后树林下湿润的草地,绿得让人称叹,软得让人想去抚摸。这些散文拾缀了校园中一个个优美的故事作为切入点,将校园的美丽和青春往事一一展现,以精简准确的菁菁语丝作为提示和点拨,让您在读完每篇散文之后都有思考和回味,乘着青春的列车,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年代!
热门推荐
  • 疯狂谈判

    疯狂谈判

    谈判是实力的较量还是心理的较量?这是一个无解的问题,或许两者都是。但是,一场成功的谈判有一个起码的条件是:如果你不具备足够的心理素质,赢得一场竞争性的谈判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实上,在实力均衡的条件下,越是重要的谈判就越侧重于心理的交锋——我们生活和工作中80%的谈判都依赖于心理的战术,而不是实力。看看这样的情况:你因为害怕对方退出谈判,而接受了一个比预期利益小得多的条件。你因为对方足够强硬,而放弃你自己理应坚持的目标。你可能因为对方捉摸不定的态度,而变得惴惴不安,匆忙中接受了对方的要价。……心理的交锋是一场高雅的艺术,如果你置身在竞争性的谈判中,你必须让自己足够坚定,足够强硬,足够“疯狂”
  • 恶魔小组(第1部)

    恶魔小组(第1部)

    俊锋、月玄、鹿川和西贡是四个性格迥异又各有所长的帅哥,自称“恶魔小组”。几个人,除了妹妹俊冰外,几乎都无一例外地叼着根烟,狂傲不羁地走在校园里。哥哥俊锋走在最前面,一头金黄的头发像是整个组织的旗帜一样高高后甩着,昂首走在前面引领着众人。妹妹俊冰就在他的右手边,眨着一双芭比娃娃的大眼睛。在横焰高中校园里,四人既是众多女生追逐的对象,又是众人所恐怖对象……
  • 大变局:经济危机与新技术革命

    大变局:经济危机与新技术革命

    经济学大师约瑟夫·熊彼特曾经说过,“如果一个人不掌握历史事实,不具备适当的历史感或所谓历史经验,他就不可能指望理解任何时代的经济现象。”他还指出,“目前经济分析中所犯的根本性错误,大部分是缺乏历史的经验,而经济学家在其他方面的欠缺倒是次要的。”本书试图通过梳理现有的对经济危机与技术创新的研究成果,刻画出两者之间的密切关系,为应对当前的全球经济危机提供一定的借鉴。全书共8章,对学术研究者、政府官员、企业管理者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替身女奴意外爱:千年殇

    替身女奴意外爱:千年殇

    (本故事纯属虚构)本文前期轻松,后期开虐!要离开了,我才蓦然醒悟。这场穿越,不过是场阴谋;这场邂逅,不过是个意外;我和他,从相识、相知到相恋,再到被他无情地羞辱、折磨……是的,是时候回家了;从此,我与他,便是两个时空的距离;那是生与死,也无法触及的遥远……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开启青少年智慧的100个历史故事

    开启青少年智慧的100个历史故事

    本书为青少年朋友精心挑选了100个中外历史上生动有趣,充满智慧的故事,每一个历史故事都浓缩了深刻的人生哲理,蕴藏着丰富的生活智慧,反应着古代人民的生活,每则故事后都配有“智慧解读”,从而历史故事的背影和人物进行阐述和评价,帮助青少年了解中国历史,领悟古代人民的智慧。
  • 心理素质决定成败

    心理素质决定成败

    人的一切行为都是自内而外的。一个成功的人,一个成功的社会,都离不开心理的成功。世界巨富沃沦·巴菲特在有人问他为什么比上帝还富有时说:”这个问题很简单,就像聪明人会做一些阻碍自己发挥全部工效的事情,原因不在智商,而在于心理素质。”当时在场的比尔· 盖茨深表赞同。具有良好行为的人必有良好的品性,具有伟大人格的人必有伟大的心性。心理素质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础,更是使一个人富有一生的资本。一种健全的人格,比一百种智慧都有力量。战胜别人从战胜自己开始。在个人整体素质中,处于基础、核心与归宿地位的心理素质,越来越成为人们身心健康、事业成败、生活幸福的决定因素,也越来越引起研究者和社会大众的热切关注。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秀”出正能量

    “秀”出正能量

    一个人要想获得事业或爱情上的成功,就要敢于秀自己,善于秀自己,不能等待,不要沉默,否则就永远不会得到机会的眷顾。《“秀”出正能量》是一本讲述如何秀自己的自我表现书。本书不仅告诉你如何在职场上秀自己,还告诉你如何在口才上秀自己,如何在情感上秀自己,如何在外在气质上秀自己……它会让你认识自己的能力,正确秀出自己的才华。
  • 希特勒(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希特勒(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希特勒1933年爬上德国总理宝座。他加紧重新武装,疯狂向外扩张,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但在强大的苏联红军和英、美盟军的打击下,希特勒霸占欧洲和世界的美梦终被粉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