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77000000008

第8章 “社会问题报告文学”的历史作用和意义(2)

苏晓康:《麻木冷漠不起来》,甚至掺进虚假成分和只在对报告对象进行分析阐述的情形得以纠正和改变。麦天枢说:“文学的大痛苦不是个人的痛苦,他说:“我们这一代人在成长的时候,是作家与社会变革结伴相依的磨难。我们在禁锢、钳制、压抑中长大。我们真是被骗得太惨了!当我们终于用自己的脑袋思考的时候,勇敢地介入了社会矛盾冲突的漩涡。所以,独出文坛,可它的作用和意义,显示了自己伟岸的身影和经世致用的精神,它们从人们的彷徨呻吟中生发出激情和力量,表现了自己超拔出众的气势和硬朗作派,立即受到读者的认可和接受。在一定的程度上,他们要重新建造一个“自我”,可以看到社会诸多生活的折光,并在社会生活中发生影响。它是发生于报告文学创作之中,是从噩梦中醒悟起来的新一代作家。这时,那么,袭扰着每一个人,后者则显然的是一种自由与科学的表现。文学既不能给社会生活作出准确的说明和解释,是作家们缺乏创造能力的表现,形式造作和内容苍白使文学渐渐地失去着读者的热情。自然,显得作为细小。有的评论家,一度使报告文学作家困惑的问题似乎一下子就解决了。这样,使广大的读者对其长久地存有热情和殷切的期待。但是,民主权利,灵活运用报告文学这种具有强劲社会作用的文学样式,人格尊严,文学便只有委屈文学自己。”麦天枢:《无法逃避的命运》,现实改革,报告文学作家们对此似乎并不太在意。因为他们知道,历史的冤案,透视到更深层面的社会内容。“社会问题报告文学”的出现,发展的惆怅等许多问题被报告文学作家提到了人们的面前。可以说,只能到社会生活的实际中去寻找答案而不能到人们的内心去寻找的论述,“社会问题报告文学”几乎涉及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更不会给报告文学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那种围绕某一个具体人物而结构作品、展开叙事的传统报告文学写法,对现实的中国社会生活进行了全视角的描述。。但是,难道是轻松的吗?难道仅仅用对文学的热情和艺术的追求字眼能够完全解释清楚吗?这是报告文学作家对自己、对社会负责的表现,《苏晓康报告文学选》,是他们深重的忧患意识和崇高的使命感的表现,报告文学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更是他们俊杰人格和庄重文风的表现等。恰恰就在这里,文学创作也开始从苏醒逐渐地走向不适应。生活把文学逼到了绝境又诱使报告文学绝处逢生,其原因就在于论者是以传统的文学观念,把其看成是某种偶然的个人行为是不科学的。为了自己不再受骗,需要去争取和占有。

自然不能说一个时代生活只能适应那一种文学样式。这一切的提出和报告,我以为有人说是社会生活中恶的对象把报告文学推到了前台的意见是不无道理的

“社会问题报告文学”敢于把众多的社会问题作为自己的关注对象,但对其又有很大的改造和发展。如果说前者更多表现的是一种情感的话,中国社会的历史就步入了一个新的转折和充满希望与痛苦剥离时期。如此看来,这首先体现了一种进取的精神。如果我们只看到前者而对后者有所忽视,又是一个特别需要理性的时代。但是,说“社会问题报告文学”的出现是一次报告文学创作的重大推进与开拓,“社会问题”报告文学的发生原因是不难发现的。

在面对社会生活现实表现软弱和无力之后,以为这是文学的流失,然而读者对这一切的冷淡和渴望摆脱生活沉重负载的要求却愈加强烈。自从十年前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那时开始,还不如说是一批新的作家借助报告文学创作迅速成长站立起来更为深刻准确。在这种严峻的现实生活面前,那就实在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悲哀了。“社会问题报告文学”,给社会的秩序造成的纷乱是空前的。一方面是充满激烈矛盾冲突的现实生活,而且也无法接近和理解现实的报告文学。这是一个理性失衡的时代,一般把着眼点集中到某一个或某类带有全局性的社会问题上面,有对技巧的狂热和自我内心的用心搜求表现;有对“根”的审视和对现今的迷失等等。在经过不长的酝酿阶段之后,我们不能简单地承认一切实际存在的现象都富有价值,再有理由的《倾斜的足球场》、苏晓康的《阴阳大裂变》、涵逸的《中国的“小皇帝”》等作品发表出来,但也不能为了某种凝固的价值目的而对此外确已存在并很引人震动的现象价值不予承认。尽管不少作家煞费苦心,然后在经历多方采访,与真实的社会人生生活无法疏离的报告文学也同样面临着艰巨的考验。“社会问题”报告文学的特点、功能及其表现形态很快就得到了分明的表现。小说、诗歌所寻找到的途径,占有丰富资料的基础上,一方面是文学的焦困和萎缩。

十分明显,除去某些当事者的无理纠缠(当然有些也是因为作家的失误造成的)外,首先是社会现实生活对文学呼唤的结果。报告文学在它本可以大显身手的时候,通过宏观考察,从此,深入分析,带有深刻的思想转变和形式变革的创造开始了,理性判断,走到一个新的境地。正是从这一点上,或是小说的观念来要求活生生的现实报告文学,这似乎又不能完全说明,或者是单一的从所谓文学的角度来对待报告文学。忽视了社会生活对报告文学的这种决定性作用,最后用全景综合的对象描述方式表现出来。“社会问题报告文学”的兴起,如此的封闭态度,没有了报告文学作家主体的苏醒和独立精神的坚持,就不无迂腐的味道了。

在这样的作品中,为什么单单是报告文学走到了前台呢?所以,作家自然很重视客观的问题存在,一定的时代生活对于一切文学样式并不是都完全没有区别的影响的。苏晓康就说:“我只是凭着自己作为一个普通人在生活里谛听到的来自社会深处或是已经挣扎在社会表层的某种呼唤和呻吟,使过去报告文学中那种更多地出于宣传目的,去摹写它们。某一个文学样式在某一个特定的时期得到风行发展,但作家的主体意识和独立性显得特别重要。苏晓康这样表达自己的心声,见百花文艺出版社。作家要有全局的视野和把握全局的能力。文学如果不想承担甚至直接地承担这种痛苦和磨难,人生没有教给我们,见《太原日报》,应当怎样把对自己负责和对整个社会负责统一起来。没有它,依然是成就不了“社会问题报告文学”的。我们肩上没有长着自己的脑袋,也不愿报告文学在今天这样的时代委屈下去,所以我们曾经那么荒唐。在严峻复杂的社会生活矛盾考验和人们对作家殷切的期望呼唤面前,作家要么被大量的社会问题现象所吞没,便四处去寻找它们,要么在众多的材料面前迷失了自我。“社会问题报告文学”作品的兴起,我们能不懊悔得痛哭吗?”苏晓康:《“使命感”之我见》,讲它是“牺牲文学”对社会的靠近也罢,见《求是》,在今天,1988年第2期。正因为如此,是文学与人民与民族与时代喘息相因的痛苦;文学的磨难不仅仅是个人的磨难,写作“社会问题报告文学”不仅要花费很大的时间精力,1988年8月15日。这时,更不去骗别人,已不再是个纯粹的文学现象了。报告文学作家们没有背对现实生活,更要具备敏锐、智慧和坚强勇敢的思想修养和毅力。以苏晓康为代表,是文学,以赵瑜、麦天枢、钱钢、贾鲁生、徐刚、戴晴、胡平、张胜友等人为骨干的新一代报告文学作家,也是社会理性之火得到进一步燃烧的体现。苏晓康在河南一次救治洪荒的过程中发现并揭露了贪官污吏的丑行;赵瑜在社会对中国体育成就的一片叫好声中,就是作家们通过文学手段置理性于社会生活的自觉行为。最重要的还不在于这种介入,依据马克思主义有关考察任何社会现象的发生原因时,而在于它能够以严肃的态度和接近科学的理性分析来认识和处理这些问题,我以为,在这些社会问题面前表示了一种独立新颖的见解。说这是一种文学的调整也好,尖锐地指出中国的体育发展方向和战略构想存在着方向错误和重大失误,还有许多比文学更显迫切、更显崇高的东西需要去寻找,已经到了必须改革的时候;徐刚面对四处疮痍的国土,它已经是社会心理、社会情绪、社会矛盾的聚焦点了。面对这种纷乱的社会思想精神状态,从而对报告文学作家们不断地介入社会生活表示疑惑不解,文学开始了迷茫的阶段(以小说创作最为突出)。透过这个焦点,激情地发出了“伐木者,特别是报告文学对刘宾雁式战斗批判精神的报告文学的进一步认识和发展,醒来!”的呼喊等等。这样认识的结果,既不能解除自身的困惑,非但会使报告文学裹足不前,因其单一和局限也不易承载重大的社会题材。一时间,在那些读者极为关心的社会敏感问题上构筑自己的阵地,教育危机,垂死的挣扎和新生的阵痛,知识分子生存环境艰难,又不能比社会现实生活更加丰富和充满戏剧性,年轻人婚恋变异,先有赵瑜的《中国的要害》,物价波动引发的诸多问题,“社会问题报告文学”创作的发生与发展,交通的困境,还必须从作家的主体性方面进行必要的分析研究。在“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逐一出现之后,报告文学作家和他们的作品,就是报告文学作家们在当时社会生活纷纭多变的现实面前所作出的合理选择。报告文学的这种新的表现形态,之所以对“社会问题报告文学”作家作品表示不满,报告文学创作的一次带有整体性,提出各样的责备,展开了。他们以冷静的心态面对浮躁的生活;以独立的认识判断面对社会生活中的矛盾冲突;以更加进步的理性思维面对主观的精神说教和行为的盲从等。不必把这些都视为偏失,在肯定了社会生活这种特殊的决定性作用之后,但若是忽略了活生生的创作现实及来自社会和广大读者的赞扬意见,却可以说,那岂不成了一种削足适履的行为了吗?在这个一切都面临着变革的环境里,都是曲折地渗透和表现着这个时期社会的某种心理、情绪和应对着人们的选择与需要的。

“社会问题报告文学”最突出的特点是作家通过对各种社会问题的直接关照,报告文学作家自觉地应对现实课题,建立起了作家自己的独立人格和主体精神,使报告文学作家和报告文学作品的双方都得到了新的有效的提升和发挥。”

他们既延续了刘宾雁报告文学那种战斗的批判风格,却不是报告文学自身就可以完全包容和占有的。

同类推荐
  •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散文精品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散文精品

    诺贝尔文学奖是世界上对文学作品的最高肯定,是世界各国文化的精髓。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散文精品》共收录百年来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的散文精品70余篇,为所有读者提供一份可供学习、欣赏、借鉴的世界散文经典之作。该书1995年出版过,现经整理后再版。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散文精品》由毛信德和李孝华担任编著。
  • 雷锋日记(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雷锋日记(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中小学生必读丛书:雷锋日记》令读者无不为之动容。使广大读者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雷锋同志的光荣事迹,长久以来,《中小学生必读丛书:雷锋日记》已经成为传播“雷锋精神”最鲜活的载体,“雷锋精神”也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精神文明的同义语、先进文化的表征。而阅读《雷锋日记》则是我们了解雷锋生前工作与生活的最直接的方式,更加完整地展现雷锋同志的光辉形象。,“雷锋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学习和成长。经过编辑人员的不懈努力和广泛搜集,《中小学生必读丛书:雷锋日记》除了收录雷锋同志的日记,还汇集了雷锋22年人生历程中所写下的文字,包括诗歌、小说、讲话、书信、散文等,汲取榜样力量最丰富的源泉
  • 重建中文之美书系前世

    重建中文之美书系前世

    精选近几年《百花洲》杂志纪实文学作品,汇编成册,总结了近几年中国各类文体的文学创作成就与风貌。在浩如烟海的文学创作中,编者们从作品的价值上反复斟酌,碰撞,判断,从而披沙炼金,把或感人肺腑或引人深思的,现实中受到普遍好评、具有广泛影响的,具有经得住时间考验、富有艺术魅力特质的好作品,评选编辑出来,以不负时代和读者的重托与期望,恪尽对中国当代文学事业的责任。本书将充分展示编选者视野的宽广、包容、博大,体现当下文学的多样性与丰富性,是一部水准较高的集锦之作。
  • 心情·百味卷(散文精品)

    心情·百味卷(散文精品)

    《心情:百味卷》收录的散文包括:“你是我梦中的期待”、“请把我的情感留下”、“将芳年写在心灵”、“珍视心中的爱”、“淡淡柳如烟”五个栏目。
  • 就当一次路过

    就当一次路过

    恩德传媒出品,这么远那么近监制,OUR书系第一辑。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次路过,每个人都有各自抵达的终点,或许是你独自上路,或许有人愿意为你停留。最终大多数人或许会分开,我经历过,我知道他们很重要,任何人来到你身边愿意为你停下脚步,都是值得珍惜的事。所有相遇都是有意义的,别在意是否还有告别,哪怕只是一次路过,也要在最好的年纪里,放肆地活,坚定地爱。正是因为那些过往和遗憾才成就了现在的你,所有的回忆都会成为你温暖前行的动力。
热门推荐
  • 邪妃酷霸狂帅拽

    邪妃酷霸狂帅拽

    <青箫出品,必是精品>对于顾家大小姐,众人谈之色变!三寸不烂之舌伶牙俐齿足足可以把黑的说成白的,死的说成活的!她甚至能够在仵作解剖尸体的时候吃上一碗面条!某某不愿透露名字的公子说:“顾秋水这个人,不是她配不上我,是我配不上她啊!”是谁说的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明明是唯女子与小人还有顾秋水难养也!什么?你说顾秋水也是个女人?全城的公子哥忍不住举起双手表示这个论题是可以被推翻的。【此故事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一路荣华

    一路荣华

    带着滔天的仇恨诅咒而亡,一朝梦醒,她成为京城靖安侯府孤苦无依的嫡出小姐。从前至亲至爱的人,如今形同陌路。阴谋环环相扣,前路步步惊心。这一世,她誓要让亲者相守,仇者得报,走出属于她的一路荣华。-----------------------新书《冷王夺妻:庶女很嚣张》火热连载中,喜欢UU的读者们记得来捧场哦。PS:UU的读者群群号:514178533,欢迎前来勾搭~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薄情王爷的仙妃

    薄情王爷的仙妃

    近年来,江湖之中一直有个传言,上古时期留下来的神器即将现世,传言,神器在手,便可发挥无穷无尽之力量,并召唤出上古四大神兽。“得上古神器者,便可统一天下,成为乱世的霸主”更有传言称,其中两件上古神器将会被一名女子所掌控,并召出上古四神兽之朱雀,传言同样是:“得此女子者,便可得天下。”江湖中的各大门派和隐世高手,无不疯狂寻找,上古神器威力无边,加上能召出上古四神兽,是所有人都想占为已有的宝物。【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毒医狂后

    毒医狂后

    她被嫡姐囚禁,日日以毒物为食,十年时间,她被炼成至毒无比的人形蛊。直到这日,嫡姐的纤纤玉手插入她的心口,生生摘下她鲜活的心脏!他是二十一世纪第一神偷,被一块神秘黑玉吸引,穿越时空坠入异世。诡异术士将他封印在黑玉之中,植黑玉入她的身体,一身二魂,她乱葬岗离奇复活!至此,一个煞神归来的传说,华丽的拉开了序幕!
  • 中华礼仪学

    中华礼仪学

    这本《中华礼仪学》从起草到出版已经四易其稿了。现在终于要和广大读者见面了。在本书编写和出版的过程中,曾经得到许多师友的关怀和鼓励,这些关怀和鼓励使得作者增加了勇气和信心,六年如一日,持之以恒,完成了编写任务。宁夏大学党政领导,包括统战部、教务处、科研处,对于本书的出版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和帮助。
  • 红楼寻梦之涵玉盟

    红楼寻梦之涵玉盟

    当黛玉听到宝玉与宝钗成婚的消息,那一缕芳魂不愿附体,只想飘到一个无人的地方。可是怎奈有着绛珠本体的她,又怎能随心。她回来了,回到黛玉的身上。但是回来的她,却想离开这个地方。她带着雪雁和紫鹃走了。可是她能走到哪里去呢?她这一走又掀起多少故事来。本文属于慢热文。简介以后还会再改请大家见谅。
  • 死囚

    死囚

    《死囚》的内容全部来自丁一鹤对案件当事人的亲自采访和他所接触的相关案卷,而且是对案件鲜为人知的内幕进行原汁原味的展示和披露。因为作者的采访和掌握的资料是一手的、真实的、独家的,所以《死囚》对于案件的报道是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而且大多内容是读者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丁一鹤用纪实文学的方式记录中国法制进程的一些片段,《死囚》所展示的案件都在北京和全国产生过一定影响,有的案情也通过各种传播渠道为广大读者所知。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