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77000000033

第33章 报告文学的理论演化和我的探讨(2)

报告文学的真实性既是一个带有原则性的理论问题,它又是一个很具体的创作实际问题。在作理论的阐述时,这个问题也许较为抽象,可一旦和实际的创作结合起来的时候,它就是一个非常具体的问题了。这时,真实或不真实,那结果可就大不相同了。当一个作家开始他的报告文学创作的时候,他实际上就已经和他的对象和他的读者达成了真实的默契,表示自己所写的内容,即是社会生活中真实的人和事。而读者也会从报刊所标明的“报告文学”字样上获悉,作家是在报告真实的人和事,于是乎自然也就用真实的标准来要求了。而在这个时候,读者一旦从作家的作品中发现了有虚构的,有造假的内容,那么不管你作家如何的解释,都很难换得读者的信任了。失去了读者的信任,报告文学的意义和作用也就随之丧失。前苏联作家波列夫依在谈特写的时候,结合自己创作中的一个具体事例讲了真实的重要性和不可忽视性。他说:

我本人从事新闻工作二十五年的经验,一个特写工作者的工作经验证明特写是不容许虚构的。我从个人实际工作中举一个不大的、但是不愉快的例子。在进行币制改革的时候,我曾以记者的身份到莫斯科“狄纳摩”工厂去采访,那儿正在开群众大会,我非常喜欢会上发言的钳工组长,“狄纳摩”的老工人。他还记得斯大林同志是怎样访问他们工厂的。我和这个组长认识了,而且也看到了他怎样在车间里解释改革币制的意义,他在更衣间里也谈论着这个问题。后来他回家,换好衣服,晚上回到工厂又开始向工人们解释币制改革的意义,这就是说,他在自己的积极行动上已成为一位鼓动家了,于是我就把他当作特写中心的中心人物。

过了四天,他到编辑部来找我,我问道:“那篇文章怎么样?”他说:“还好,工厂里都很欢迎。”我看到他那愁眉苦脸的样子就问道:“你以为怎样呢?”他说:“可是我个人不很满意,您写我回家,刮了脸,换上衣服,梳好头发,可是我怎能梳头发呢?”他脱下帽子——在工厂里他总是戴着帽子的——原来他是秃顶的,一根头发也没有,只有一些婴儿似的柔发。他说:“现在工厂里大家都在取笑我,那群小学徒们从老远就喊:‘库兹明,讲讲看,你怎样梳头发呀!’”

看起来,这是一件小事,总共只不过疏忽了一句话,但是却叫一个好人吃了苦头,使特写大为减色。我讲述这件事,是为了说明特写是怎样也不能容许虚构的。波列夫依:《论报纸的特写》,见《文艺理论学习小译丛》,第6辑,新文艺出版社,1954年版。

我国着名的报告文学作家理由,也曾经结合自己的创作实际,讲过一个相近的例子。他说:

1978年秋天,我采写天安门事件的报告文学:《在“四五”的激流中》。

采访工作牵扯到浩繁的背景,但发稿的时间紧迫,当我跑下报社的楼梯的时候,手头还没有落实一个采访线索,其仓促的程度可想而知。数日之后,稿子赶写出来了。见报后的第二天,我接到一个电话,是从某工厂的政工部门打来的。

要求登一个更正声明。

我在报告文学中写到这个厂的一位青年工人,写了他的姓名、工作单位,在简短的形象描写和经历的叙述之后转入他在天安门前行动的描写。由于采访的疏忽,出了个小小的疵漏,恰恰出在那几行简短的叙述当中。

电话说:“我们这个同志是1973年参加工作的,你把他写成1975年参加工作的。”

我问:“还有别的出入没有?”

对方说:“没有了,其他都符合事实。”

我握着电话沉吟片刻。心想,这篇报告文学着重于“四五”运动的描写,既然在大的方面没有出入,为了一个与主要内容无关的微末细节,似乎不值得发表更正声明。便说:“这个情况你们厂里知道就可以了,对他没什么妨碍,不用再更正了吧!”

对方说:“不,不,他还是希望更正一下。这个同志说,他将来还有可能调走,减掉两年的工龄,关系到他的调资定级问题!”

像这样的事我遇到的不止一次。虽然力求做到真实但没能做到,尚且要碰钉子。如果有意地去虚构,还要把这种做法上升为理论来指导报告文学的创作实践,将造成多大的混乱啊!那样搞,一个作家连同他的作品都将声誉扫地。

生活会告诉他将处处碰壁,此路不通。理由:《话说“非小说”》,见《鸭绿江》,1981年第7期。

这两位作家用自己创作中的切身体会和生动的事例,有力的说明了报告文学真实性的重要。这也是回答那些主张在报告文学创作中作家可以“略有虚构”的人的有力的例证。对于在报告文学中进行虚构,人们基本是持否定意见的。少数人的意见是不能左右大局的。但是,关于“想象”和“加工”的问题,似乎就比较地复杂了。因此,有必要对此作出一定的说明。

想象应当说是文学创作中的一个基本手段之一。高尔基说:“艺术是靠想象而存在的。”想象和虚构是相通的,但又是有所区别的。而作家在不同体裁的文学创作中也应根据对象的不同分别的使用想象的权利。在小说创作中,想象就是在社会生活可能的基础上进行大胆的虚构,不善于虚构的人,只能说明他想象力的贫乏。而在报告文学的创作中,作家首先必须承认并遵守真实的原则,然后才可以谈到想象的问题。在这里,想象不是像在小说创作中那样可以天马行空式的虚构,而主要是帮助作家在他已经部分掌握了的生活真实材料的基础上复原事实的过程和全貌。所以,这里的想象是在曾经存在的事实的范围内的一种想象。它是对曾经有过的事实的追溯描写。

例如,理由在《痴情》中对作品主人公袁运生和张兰英当年虎丘相会的一段描写,就是带有想象的成分的。人家二人初恋相会时,理由并没有在一旁偷看和偷听,但他们确实是有过这样的约会,所以,作家就可以根据主人公提供的情况,经过“揆情度理”想象,来复原当时他们相会的情景。理由是这样描写的:当他俩走下公共汽车,站在虎丘山脚下,姑娘不安的心情平静了,轻松了。和苏州城里狭小的园林相比,虎丘是宽阔、幽静的去处。白居易题虎丘的诗,开头两句便是“香刹看非远,祗园入始深”。沿着石路向园中走去,松柏如云,剑池澄碧,茂林修竹掩映着山上的楼台亭榭:花神庙,三笑亭——愈走愈深,愈走愈静,像是走进了甜蜜的梦境。这是兰英头一次和男同志单独地待在一起,姑娘的心中荡漾着神秘的波纹。她觉得有很多话要对画家说,又不知从何说起。这里是山林的怀抱,四周寂静无人。画家盯着姑娘,那目光是坦率的、憨直的;兰英幸福的闭上眼睛,准备接受一次永生难忘的爱情洗礼。金色的阳光穿过树林的枝丫,在姑娘的脸上洒下婆娑的斑影,她的两颊像玫瑰一样醉红,双唇像微微绽开的花瓣,比平时更加艳丽动人。多么纯洁的姑娘啊,敞开心灵之窗,没有一丝灰尘和杂质。虽然这是她与画家第二次相会,她信任对方,信任生活,就像信任自己一样。

在这里,想象不是凭空的捏造,不是无根据的胡编乱造,而是对于曾经发生过的事实的再度表现和描写。这样的想象是不违背报告文学的真实性原则的。另外,为了更加真实生动的表现出事件人物的活动环境,作家免不了是要进行一些环境或景物描写的。在景物的描写中,观察和想象是非常重要的途径和手段。例如,柯岩在《船长》里对汉堡、伦敦港的描写;理由在《扬眉剑出鞘》里对马德里景色的描写,就是通过想象完成的。穆青等人的《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中表现焦裕禄和群众一起封沙治水的情景,也是需要通过想象才能再现出来的。所以,在掌握了报告文学的真实性原则之后,是不应该惧怕“想象”的。但是,在报告文学的创作中,“想象”必须严格的限制在已有事实的基础和范围之内。

我们再研究一下“加工”。究竟怎样才算“加工”呢?我以为,作家对于所收集来的素材进行必要的整理和取舍或是调配,使之更加有条理,有艺术的表现力,这样的工作,就可以称之为“加工”。不能纯粹地把“加工”理解为“改变”或是“修正”。尽管“加工”有“改变”的含义。加工也是文学创作的一种重要手段。

但是,作家在运用它的时候,也是要弄清对象的。在报告文学创作中运用加工,也和运用想象一样,是要在不违背事实的真实的情况下来运用加工这种手段的。凡事都有个原则,没有原则,就什么也说不清了。报告文学的真实性就是一条明确的原则,只要你创作报告文学,你就要受这条原则的约束。穆青总结自己多年的创作经验,所谈的看法,我以为有助于我们理解报告文学创作中加工的含义。他说:新闻、通讯、报告文学应该绝对真实,包括细节的真实。在写法上允许适当穿插安排、提炼,但事实本身不能超越,不能虚构。在报刊上,如果用的是真名,就要写真事。真人假事效果非常坏,影响党报党刊的威信,还不如干脆假人假事,写成小说。穆青:刘淮《牵牛花开之后》,见《新文学论丛》,1980年第2期。

我理解,他这里所说的“穿插安排,提炼”,就是“加工”。我们还是用理由的《扬眉剑出鞘》作为例证,来认识一下这个问题。作品直接面对的是栾菊杰的击剑比赛场面。可是,作家却在描写栾菊杰受伤之后休息时,笔锋一转,回顾介绍了她的身世和成长经历。因为作家组织的比较自然,读者并不感到突然。其实,这期间,就有着作家对题材事件的整理加工的功夫的。如果认死理,那么这种穿插就无法实现了。而果真这样,那么报告文学也无法写了。夏衍说:“为了细致的刻画人物,对某些细节进行艺术加工,也是必要的,但这种‘加工’也决不能违反真实,张冠李戴。为了突出某种‘主题’,作者自由的发挥主观创造性,随意的驰骋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加到真实的人物和事件上面,我认为对报告文学是不应有的。”夏衍:《关于报告文学的一封信》,见《人民日报》,1983年1月12日。这也是认为可以有“加工”而反对有“虚构”的重要意见。

想象和加工在报告文学创作中有多种表现。一种是通过想象还原报告对象的生活经历和表现;一种是作家在面对主人公的命运转换或是重大的人生坎坷时自然地产生出的一些感悟和联想。前者是为了对真实生活事件和人物的艺术再现,后者是作家对题材主题的认识和生发开掘。前一种想象,我们可以用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中的一段描写为例。陈景润在艰难的环境和条件下,坚持科学研究,所付出的劳动和精力是非常巨大的。对于陈景润这种科学精神和科学行为,徐迟除过具体的描述之外,还展开了精彩的想象描述,他是这样描述的:

他跋涉在数学的崎岖山路,吃力地迈动步伐。在抽象思维的高原,他向陡峭的岩升登,降下又升登!善意的误会飞入了他的眼帘,无知的嘲讽钻进了他的耳道。他不屑一顾,他未予理睬,他没有时间来分辩;他宁可含垢忍辱。餐霜饮雪,走上一步就是一步!——不知多少次发生可怕的滑坠!几乎粉身碎骨。他无法统计他失败了多少次。他毫不气馁。他总结失败的教训,把失败接起来,焊上去,做登山用的尼龙绳子和金属梯子。吃一堑,长一智。失败一次,前进一步。失败是成功之母;成功由失败堆垒而成。他越过了雪线,到达雪峰和现代冰川,更感缺氧的严重了。多少次坚冰封川,多少次雪崩掩埋!他就像那些征服珠穆朗玛峰的英雄登山运动员,爬啊,爬啊,爬啊!而恶毒的诽谤,恶意的污蔑像变天的乌云和九级狂风,然而热情的支持为他拨开云雾;爱护的阳光又温暖了他。他向着目标,不屈不挠;继续前进,继续攀登。战胜了第一台阶的难以登上的峻峭;出现在难上加难的第二台阶绝壁之前。他只知攀登,在千仞深渊之上;他只管攀登,在无限风光之间。一张又一张的运算稿纸,像满天的雪似的飞舞,铺满了大地。数字、符号、引理、公式、逻辑、推理,积在楼板上,有三尺深。忽然化为膝下群山,雪莲万千。他终于登上了顶峰的必由之路,登上了(1+2)的台阶。

这样诗一般的语言和诗一般的意境,把陈景润那些艰难的,枯燥的,严密的数学演算情景,作了非常形象化的描述,对于人们了解他的科研环境和科研过程是极有帮助的。很明显,作家在这里是充分地展开了想象的。但这种想象主要是用了比喻的方法和诗化的语言,它在根本上是不违背事实的真实性的。

作家在对事件和人物作真实的描写时,经常会被主人公的事迹所感动,这时,往往会产生许多的感叹和联想。这种感叹和联想的内容,既可以是对主人公的赞美,也可以是一种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和总结等。这种感叹和联想,是由客观对象诱引的,但它表达的却是主观的内容。它既包括在事实之内,但又表现在事实之外。例如,魏钢焰在《红桃是怎么开的?》里,在叙述了赵梦桃的身世和先进事迹,写了她连续不断的得到“红旗”的时候,就有如下的文字:

荣誉啊,革命的荣誉!你是那么坚贞,光彩!就像那长征草地上的篝火,游击队手中的红灯,它提醒战士,照亮路程,燃烧理想,鼓舞斗志!你又是啊,那么严肃冷峻,毫不徇情!谁要是偷窃你的羽毛,当做帽子上的装饰,谁要是对着你的红灯,只照自己过去的脚印,它就会被你那电火般的目光,直射得冷汗淋漓,无地自容!

这样的联想和议论,既是有具体针对性的,又是泛指的。它带有分明的哲理性。它对于人们认识理解赵梦桃很有帮助。它对于人们辩证的认识事物也是有启发作用的。因为作家这种联想的存在,作品的典型性和深刻性大大的增加了。总之,真实性是报告文学实现独立、表现出个性的最重要的地方,在这一点上,不能有丝毫的模糊和动摇。动摇了这个原则,就动摇了报告文学的根基,就是有意或无意地取消报告文学。真实性固然是对作家的一种约束,但这种约束是为了一种新的创造,我们不能为了取得自由而放弃了创造的努力。只要人们仔细地想一想,就不难发现,有许多事情就是在限制中才得以存在的。

同类推荐
  • 激情岁月(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激情岁月(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背影(朱自清作品精选)

    背影(朱自清作品精选)

    本书是感悟文学大师经典,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图书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精神自治(修订版)

    精神自治(修订版)

    透过《王开岭文集(随笔卷):精神自治(修订版)》,作为读者,我游历了一个人的精神地理,被那些从未见过的神奇风光吸引。那风光在日常的旅游地图上是见不到的。我不敢断言这样的地理绝无仅有,但我确定的是,这是当代为数不多的身兼多种文质的作家和作品。《王开岭文集(随笔卷):精神自治(修订版)》让我看到了一个智者、一位诗人、一颗良心、一个浪漫而冷峻的同时代人。这样一个夜晚,携上这样一本书,与之同行。我感到了雪的融化、心的欢愉和春天的临近。
  • 沉沦:郁达夫作品精选

    沉沦:郁达夫作品精选

    诗集。收诗一百十九首。分上中两卷。上卷大多反映旧中国的社会现实,揭露豪富对劳苦大众的压迫和剥削;中卷主要表现国外的社会生活,揭露西方世界的腐朽、黑暗和战后欧洲经济的凋敝。
  • 三字经·千字文·幼学琼林(中华文化书系)

    三字经·千字文·幼学琼林(中华文化书系)

    本书主要包括:三字经、千字文、幼学琼林。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人的本性都是好的,善良的,只是由于后天的环境影响,使得性情、习惯上产生了差异。
热门推荐
  • 横赌

    横赌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关东赌场上流行两种赌法。一种是顺赌,赌财、赌房、赌地,一掷千金,这是豪赌、大赌。然而,也有另一种赌法,没财、没钱、也没地,身无分文,就是硬赌,赌妻儿老小、赌自己的命。在赌场上把自己的命置之不顾,甚至自己妻儿的生命,用人当赌资,这种赌法被称为横赌。横赌自然是几十年前的往事了,故事就从这里开始。和石钟山以往的《天下兄弟》、《天下姐妹》相得益彰,《横赌》更多是凸显父子这一伦理关系,是对“天下系列”纵深的挖掘和延续。
  • 盛世蜜婚:阔少的千金新娘

    盛世蜜婚:阔少的千金新娘

    他将她拥入怀中,我追尾了...”炎辰易吓得出了一身冷汗,丢下一干商界大亨...“老婆,“老婆,我马上到...”“老公,他说我把自己卖了都赔不起...”“不对,别怕,炎辰易接到了乐樱的电话。乐樱委屈的声音再次响起。”,他说我把我全家卖了都赔不起...”炎辰易快速地推开布加迪威龙的车门,十几亿的签约仪式上,淡淡地瞟了一眼前方报废的兰博基尼。十几分钟后。只听见车祸现场再次传来一阵惊天动地的巨响“老公,别怕,问题解决了。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30岁前要学会的33堂领导课

    30岁前要学会的33堂领导课

    领导活动是一个不断实践、不断提高的过程,先当好士兵才能当好将军,先管理好自己才能管理好下属,因此对于有志于做领导的员工来说,必须在年轻时代特别是30岁以前就要学习一些重要的基础知识,掌握一些重要的领导能力,为今后走向领导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本书结合当今中国的企业现状和管理实践,总结出33堂最重要的领导课,探讨了自我管理、用人、沟通、激励、体制、团队、授权、执行、决策、创新等领导过程中必须涉及的重大课题,提炼出一套切实有效的领导实践方案。通过本书你可以了解中国式领导艺术的精髓,感悟当一个好领导的奥妙所在,还可以学到非常实用的领导方法,为你今后的领导工作奠定基石,创造出非凡的业绩!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大变局:经济危机与新技术革命

    大变局:经济危机与新技术革命

    经济学大师约瑟夫·熊彼特曾经说过,“如果一个人不掌握历史事实,不具备适当的历史感或所谓历史经验,他就不可能指望理解任何时代的经济现象。”他还指出,“目前经济分析中所犯的根本性错误,大部分是缺乏历史的经验,而经济学家在其他方面的欠缺倒是次要的。”本书试图通过梳理现有的对经济危机与技术创新的研究成果,刻画出两者之间的密切关系,为应对当前的全球经济危机提供一定的借鉴。全书共8章,对学术研究者、政府官员、企业管理者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爱的教育

    爱的教育

    《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人必读的十本小说之一,也是世界文学史上经久不衰的文学名著。全书以一个小学四年级学生的眼光,从10月开学第一天写起,一直写到第二年7月学年结束,共写了100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