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77000000014

第14章 “史志性报告文学”——报告文学的新形态(1)

报告文学是一种年轻的文学体裁。

报告文学在我国的文学历史上曾经有过特殊的作用和贡献。

在本世纪八十年代,报告文学一度曾经作为文学的主角活动在文坛,有力地影响着社会生活。报告文学因为塑造了自己,也很好地成全了自己的个性品格和形象。报告文学从当初的新闻速写、旅行记的表现形式演变为对某一个事件人物的描写报告,再到从某一个社会问题着眼广泛取材,综合关照,深入分析,宏观全景表现的“社会问题报告文学”,报告文学在对自身特性的探索和寻求多种表现的过程中有了很大的发展。因为《昨天——中英鸦片战争纪实》、《大清王朝的最后变革》、《走出地球村》等作品的出现,一种过去就有,到了九十年代突然明晰突出起来的报告文学形态,被我称之为“史志性报告文学”的一个新形态使人们不能回避和忽视了。“史志性报告文学”是继“社会问题报告文学”出现之后报告文学在表现形态上出现的又一次重要变革,是报告文学在题材和内容方面寻求发展,在认识和把握现实社会生活时有更多的渠道方式的探寻努力的结果。事实证明,“史志性报告文学”是一种富有个性化的,有特殊表现和丰富内容,可以为人们认识和理解现实社会生活提供许多思考和参照的,又在某些领域或行业建立一种文学式的历史景观的报告文学。

报告文学自其命名至今,才不足百年的历史。这比起诗歌、散文和小说这些已经有几千年历史的文学体裁来,实在是太短了。但是,作为一种新的文学样式,报告文学自它一出世,就受到社会和公众的重视,直至如今成为一种足以和诗歌、小说、散文等相并列的独立的文学体裁。

在报告文学的初发阶段,因为它正在力图从新闻的领域移出,在寻找文学生动形象的支持后建立自己新的营垒,所以,许多报告文学作家的作品,都还带有明显的新闻作品痕迹。例如,对于报告文学的创建和独立起了奠基作用的捷克作家基希的作品,就大都是一些旅行见闻和新闻速写之类的东西。我们只要看看像《怒吼的新闻记者》、《天堂美国》、《秘密的中国》、《墨西哥漫游》等这些作品的题目,就会意识到它的特性和内容了。早期的报告文学,在新闻的真实性和时效性方面是非常突出的。作者一般都是环绕着新闻的中心来着眼选材和创作的。早期的报告文学内容,大都是新闻未曾顾及或自然遗漏的新闻背景内容。例如,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新闻忙于报道各种战事消息,报告文学就去表现战争前线和后方那些和战争有关的真实的人与事。有不少作品,曾经是被人们作为战地通信、战地速写来看待的。这些作品,一般都比较短小,常常是描写一个战斗的场景,一个人物的一时的感情和行为。因此,这个时期,报告文学渴望独立,但在实际上因为和新闻的关系太密切,仍然是没有独立起来的。社会公众虽然也承认像基希这样的人和作品的影响作用,可总是把他作为一个新闻记者,而不是作为一个作家来认识和对待的。基希对报告文学的贡献很大,很多,在基希的时代,报告文学似乎并没有完全地独立和兴盛起来。

报告文学在为自己实现独立的道路上,是有过许多努力的。这种努力,有过自白式的呼喊,也有过不少实际的操作。例如,基希就曾经这样表白:“为了表达我们的认识,我们必须全力以赴地寻找一种能够满足绝对美学的所有理想规律的形式。”他还强调说:“采访员从来被贬斥为报纸最低级的撰稿人,直到约翰·里德和拉里沙·赖斯纳——的作品告诉我们,事实报道也可以写得自成一格,而且写得扣人心弦。谁要是没有从他们认识到这一点,那么也可以从批判界的护法僧侣们的敌对态度认识到这一点。”由此可见,要让人们接受一种新的文学形式,并不是轻易的事情。但是,不管哪一种文学形式,要想使自己独立起来,要被人们所接受,所认可,都不是能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完成的。例如,小说在我国就有一个发展成熟的过程。在唐以前六朝的志怪志人文章,再早时春秋战国时期的神话寓言,虽然也带有小说的某些品格,但是,这些东西和人们习惯上认为的小说还是有所不同的。鲁迅先生在他的《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里说:“及到唐时,则为有意识的作小说,这在小说史上可算是一大进步。而且文章很长,并能描写得曲折,和前之简古的文体,大不相同了,这在文体上也算是一大进步。”报告文学也是这样,仅有一点和新闻的区别与同文学的接近特点还是不能算是独立,重要的是在创作的意识上和操作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特殊的规律,找到一套实现自我独立的方法,才是走向独立的重要途径。然而,并不是所有从事报告文学创作的人都清楚地意识到这个问题,更不是人人都自觉地去这样做的。但是,是否有这种意识和自觉行为非常重要。在新闻和文学之间的空白地带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这是报告文学可能独立的第一步。找到和主动地运用符合报告文学特性的创作手法进行创作是实现其独立的主要工作。也就是说,要把追求报告文学的特性品格落实到整个创作的过程中去。在创作中明晰个性,在创作中探求个性的实现方式,这是每一种文学体裁都经历过的一个过程。

回顾一下报告文学不长的创作历史,我们就会发现,那些把自己的创作和当时的主体新闻联系得过于紧密,力图过多地借助新闻内容的作家作品,大多是很快就被猛如海潮一般的新闻湮没了。而在创作上既看重新闻价值又持有独立的体裁选择和认识判断的作家作品,就比较多地被历史所记录。例如,约翰·里德报告苏维埃“十月”革命时斗争情景的《震撼世界的十天》,埃德加·斯诺报告中国共产党人在延安的革命行动的《西行漫记》,夏衍报告三十年代上海“包身工”苦难生活的作品《包身工》等就是很好的例证。为什么是这样的结果?问题就在于,里德和斯诺没有简单地认同当时的主流新闻宣传,而是凭借自己主观的认识判断来选择题材和表现题材,表现了自己的独立精神。报告文学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它尽管接受了新闻真实性这一根本的生命内核,使自己和其他的文学形式有了明显地区别,但它又因为是文学就必须臣服于文学创作的基本规律。像自由选材,独立判断,文学式表现等个性劳动特征,是作家必须要严肃认真对待的。作家在创作中,不能很好地解决写什么和怎么写的问题,在对待题材和对题材的认识上漂萍般的游移不定,对社会生活事件和人物没有自己独特的评判,是文学创作最为忌讳的现象。报告文学在很长的时间里只重视写什么而不大重视怎么写,也是它脱离不开新闻牵扯的一个原因。有人认为,因为新闻操作不到位,所以报告文学就大行其道。这种认识是有一点道理的,但又不完全准确。但它恰恰说明了报告文学未能清楚地和报纸、电台新闻区别开来会让人产生的误会。报告文学是一种有自己特性和创作规律的新型文体,它的功能作用,不是新闻可以完全代替的。当然也不是诗歌、小说等其他文学形式可以代替的。即使新闻完全到位了,报告文学仍然有自己的活动空间,有许多工作可做。因为报告文学在较长的时间内未能使自己完全独立起来,所以,报告文学长时间地游荡在新闻和文学之间,既被两家接收,又被两家排斥,始终难以定位。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状态,问题就在于报告文学自己本身没有找到实现独立的途径和方法,不是把自己简单地交给新闻,就是把自己简单地交给文学。结果,模糊了个性,也就失去了本来应当有的地位,反而变得模糊起来了。

我国的报告文学,是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社会的历史进入一个新的时期之后才一下子发生了质变,迅速成熟起来的。中国报告文学成熟的标志,是在1978年徐迟发表了《哥德巴赫猜想》,1979年刘宾雁发表了《人妖之间》之后才明确起来的。这两篇作品向人们表明,报告文学作家从思想到文学创作的独立性已经建立并且得到了很好的表现。能够依据自己的认识和选择来表现社会生活,是许多作家多年期望而在错误的政治思潮下难以实现的愿望。现在,这种愿望得到了满足,文学创作立即就有了质性的变化。报告文学是对于社会生活最为直接的参与和影响,所以,作家是否拥有独立创作的权利,直接关系到作品的成败得失。新时期以来,许多报告文学在社会生活中发生重要影响,被广大读者所欢迎,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作家独立地表现了自己的思想认识和对事件人物的评价,进而对社会生活有一种救治和校正的作用。不少报告文学作品表明,在报告文学创作中具有对社会生活前瞻和透视的智慧,有一种勇于面对真实严酷现实的力量。正是在这样的创作背景下,报告文学逐渐地摆脱了过去完全依附于中心新闻,只会跟着他人摇旗呐喊的被动状态,可以用社会生活前沿的思索和自己切实的观察体会报告事件和人物了。报告文学找到了自己的新闻热点,有了自己可以独立耕耘的土地,所以,就突然间变得重要和有力起来了。在表现方式上也对过去那种常常就一个人、一件事作单纯称颂描述的现象有所改变与发展,在实事求是的褒贬过程中表现出热情和冷峻的风格。八十年代中期,大量在全景视角上对社会生活中某一个重要现象进行审视研究并作文学报告的“社会问题报告文学”作品的出现,就是很好的例证。“社会问题报告文学”作品的出现,既是报告文学成熟的重要标志,也是报告文学在其表现方式上的一次重要变化。“社会问题报告文学”创作,需要作家有更加开阔的视野,需要更加敏锐和深刻的思想判断能力,需要更加严格的自身修养和胆识,也需要善于综合分析和形象表现的本领。“社会问题报告文学”有着分明的个性风格,是报告文学的一种新形态。“社会问题报告文学”是继徐迟、刘宾雁等人大力张扬报告文学旗帜之后报告文学创作发生的一次重大的变革。这种形态的报告文学至今仍然被一些作家所看重。

在报告文学的成因中,真实性、现实性(许多人称之为新闻性)和文学性,是最基本的三大要素。对于真实性,人们的分歧不大。因为这是决定报告文学能否独立和区别于其他文学形式的最重要之点。文学性也是需要深入探讨的课题。但在此不多作论述。这里只对现实性问题进行必要的分析和讨论。对于现实性,人们的认识和理解不很一致。代表性的观点,就是茅盾先生发表于1937年2月20日《中流》第11期的《关于“报告文学”》一文所表明的看法,即“‘报告’的主要性质是将生活中发生的某一事件立即报告给读者大众。题材既是发生的某一事件,所以‘报告’有浓厚的新闻性;但它跟报章新闻不同,因为它必须充分的形象化。必须将‘事件’发生的环境和人物活生生地描写着,读者便就同亲身经验,而且从这具体的生活图画中明白了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报告’作家的主要任务是将刻刻在变化、刻刻在发生的社会的和政治的问题立即有正确尖锐的批评和反映。好的‘报告’须要具备小说所有的艺术上的条件——人物的刻画,环境的描写,氛围的渲染等等”。

同类推荐
  • 巴山红旗:红四方面军川陕纪实

    巴山红旗:红四方面军川陕纪实

    ,真实形象地描述了1932年至1935年间红四方面军进入四川、建立川陕苏区、发展壮大红四方面军和川陕苏区、最后迎接中央红军并进行战略转移、北上抗日的全过程,本书以纪实的笔法。满怀深情地颂扬了红四方面军的丰功伟绩,生动有力地刻画了“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的伟大红军精神
  • 活色生香话水浒

    活色生香话水浒

    《水浒传》的故事家喻户晓,人们大多耳熟能详。但您知道那108条好汉绰号的来历吗?他们的绰号与他们的性格是否有关系?里边都含有怎样的寓意?与他们的人物命运和性格发展是否有照应?这些人的经历在现实生活中是否有翻版?他们对现代社会的我们有何启示?看了这本《活色生香话水浒》,您就都会释然。
  • 春天巴士

    春天巴士

    涵盖了亲情,爱情,友情中的各种细腻感受,本书内容是作者十年之间的诗歌选,主题多以生死,轮回,自由,以抒情为主,传说为主,穿插现代人的情感状态和矛盾纠葛,最终指向人与人之间的珍重和内心的宁静
  • 落日余晖(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落日余晖(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青葱的痕迹

    青葱的痕迹

    ,黄忠先生散文集《青葱的痕迹》,犹如一盏清纯的香茗。品后余味无穷。一是文中浸润着微言大义;二是文中充溢着文言大气;三是文中寄予着禅机大意;四是语言中荡漾着真情大美
热门推荐
  • 云朵上的歌

    云朵上的歌

    妈妈唐欣在生活在一个叫长乐的城市。可是她的记忆,有十年空白。在寻找记忆的途中,她认识了大明星曲方歌,自此一切开始转变——夏时的真实身份,钢琴少女唐云朵和哥哥夏时,唐欣的欲盖弥彰,好友的躲躲藏藏。十年的记忆背后到底暗藏了一个怎样的秘密?她与哥哥夏时,曲方歌又陷入怎样的感情漩涡中……
  • 让男人乖乖听话:女王进化论

    让男人乖乖听话:女王进化论

    什么?你问我怎么才能到达天堂?眉毛挑一挑。很简单啊。变成女王就可以!,她,是有名的律师,黑色紧身西装,一步裙下双腿修长,外套一件米色双排扣军装式风衣。记住,请叫她女王,这个称号非她莫属。女王是怎么炼成的?普通女生要经历懵懂初开——少女梦幻——惨遭欺骗——自欺欺人——恍然大悟——发愤图强——自我升华直到最后到达终点。感情,今天是虚幻的人间,明天是地狱,后天可能会是天堂。但是大部分人死在明天
  • 一百万的爱

    一百万的爱

    长相一般身材一般,她叫Kaori,家庭背景也是一般,今年24岁,属于那种丢人堆里就很难再找出来的人。但是没想到有人居然给她一百万来让她当女朋友,不吸烟不喝酒,不进夜场,这事馅饼还是陷阱?--情节虚构,单身,请勿模仿,梁碧琪。无不良嗜好
  • 少侠,请留步

    少侠,请留步

    他扯开她的里衣顿时愣住,“你,你居然是女人!”林晚镜直翻白眼,你不会是龙阳吧,对女人不行?商大寨主此刻的心情实在是劫后余生后那般欣喜若狂!既然是女的,那还等什么?生米先煮成熟饭再说,到时候你就是想跑,也跑不出我的手掌心!
  • 饮食小窍门

    饮食小窍门

    本书的作者旨在给读者提供一些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饮食方面的小窍门。
  • 骑手

    骑手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人生三经

    人生三经

    本书揉儒、佛、道思想于一处,熔深邃的人生哲理与老道的处世经验于一炉,在总结别人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开辟出一条自己的人生道路。被奉为做人的准则,处世的法宝,聚财的妙术。治家的秘诀,堪称修养身心之典籍。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画心(大结局)

    画心(大结局)

    无限好书尽在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