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76900000038

第38章 面对贫困的忧患和抗争

——读黄传会的反贫困报告文学

黄传会是从小说创作开始走向文坛的。可是,黄传会被读者和文学界认识与了解,却是在他创作和发表了报告文学《中国“希望工程”纪实》之后。

中国的“希望工程”,是一项经历了十年的广泛的群众性社会救助活动。它是从感情和物质的两个方面对身处贫困境地的失学儿童给以救助的具体行为。“希望工程”从提起到勃兴,到成为二十世纪末中国最有影响的社会活动之一,其经历艰辛奇特,包容着非常丰富的内容,很值得人们关注和研究。在“希望工程”还处在开拓阶段时,黄传会即以一个报告文学作家的敏感走近了“希望工程”这个重要的题材身边来。不久,《中国“希望工程”纪实》就以它的独特题材和沉重感人的内容出现在读者的面前了。从此,黄传会好像就和贫困的社会生活结下了缘,有了一种特殊的联系。在此后不太长的时间里,黄传会又陆续创作和发表了长篇报告文学《中国山村教师》和《忧患八千万》,把眼光从救助因贫困而失学的儿童扩大到了所有的贫困地区和贫困中的人们。有人把黄传会的这些报告文学作品称之为“反贫困报告文学作品”,我以为是有一定的道理的。黄传会以他的这些作品表现了自己报告文学的特点和风貌,也以这些作品建立起自己在文学创作中的地位,更以这些作品张扬表现了自己的个性精神和感情波动。而在“希望工程”终结的时候,一篇《“希望工程”苦涩的辉煌》,又使人们感慨良多。辉煌已成前朝事,如今思之百味生。是满足,是遗憾,是无奈,是苦涩与辉煌的记忆。

黄传会的报告文学在发表之后,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它十分真实地,也是较为充分地让人们认识和了解了贫困的实际存在情景,唤起了人们对于贫困的忧虑和对于生活在贫困中的人们的同情与无私的救助行动。黄传会这些报告文学的价值和作用是不好用几句话来作出评价的,但它的影响一定是十分明显和深远的。在我看来,与黄传会这些报告文学的影响同时存在的一种精神,一种对待文学创作的态度,也是应当给予充分关注和肯定的。作为一个军旅作家,黄传会能把自己的创作和这种反贫困的题材联系起来,这件事本身就是个有意思的话题。这种联系至少说明,在黄传会和反贫困题材之间是有着可以沟通之处的。若是一个对贫困的地区和处于贫困中的人们感情麻木的人,他就很难与贫困发生这种联系。可是,为了创作这些作品,几年来,黄传会先后深入到全国的二十一省(区)的六十三个县进行仔细的采访。这些真实表现着不同贫困现象的报告文学,是作者面对贫困时心酸泪水的结晶,是他用自己的脚步丈量出的精神和感情高度。在一些人住在宾馆饭店里侃文学,一些人聚在一起玩文学的时候,黄传会却离开了都市的舒适生活,走向山区,走向各地的贫困生活。这是一种什么精神,一种什么样的行为!这是一种对社会生活的负责精神,是一种无私的救助行为。是一种不向贫困臣服的斗争。在这中间,分明地体现着作家的良知和对贫困地区及生活于贫困中的人们的深情忧患。它是一个作家的人生观和文学观的具体表现。

在《忧患八千万》一书的扉页上,黄传会郑重地写上这样一句话:“我的目光更愿意去关注这个世界上的普通老百姓和穷人们!”这不是一种怪异的嗜好,它是作家的一种神圣的使命意识的自然流露和表白。作为一个报告文学作家,黄传会的这种精神和行为就更加值得赞许和予以肯定。报告文学是一种现实性很强的文学形式。它要求作家必须密切关注和参与现实生活的矛盾和斗争,必须积极地投身于现实社会生活的变革之中去。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发现题材,在现实的生活题材中报告社会的热点事件和人物,从而起到影响和促进社会生活变革的目的。黄传会的报告文学之所以在全社会的反贫困过程中引起人们的充分注意,并且给予很好的评价,就在于他以个性化的劳动和文学的成果表现扩大了反贫困的影响和规模,对全国进行的扶贫攻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这种作用既是现实的又是文学的,所以,它是生活和文学的双重收获。

报告文学是一种建立在真实生活基础上的文学。所以,它的第一要求就是作家必须遵守真实性的原则。在报告文学的创作中,对事实的描述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对报告文学的生成和发展起了奠基作用的捷克作家基希在谈到报告文学的艺术性和真实性的关系时说:“在为了作品的艺术性而从事各种努力之际,必须显示出真实性——完全是真实的东西这一点不可。”真实性是报告文学的安身立命的基础所在。黄传会的几篇反贫困题材的报告文学,在对生活作真实的描绘这一点上是十分突出的。在黄传会的意识中,贫困的现状是要比作家的呼喊更加有力的内容。因此,他是很充分地运用了报告文学写实描写这个独特的手段的。在《中国“希望工程”纪实》中,作者的某些描写和叙述就很能说明这一点。作品是这样叙述太湖县桐山乡几个因为家庭困难或别的原因而不能上学的情景的:他叫胡为中。

那天,放学回家,只见屋里围着好些人,妈妈在失声痛哭着。他急了,一问,才知道在城里拉人力车的爸爸让汽车给轧死了。爸爸死了,家里的生计无法维持。

妈妈说:“你就别读书了,好吗?”他说:“不,我要读书!”妈妈说:“下学期妈妈实在拿不出学费了。”他苦着脸,想了想,说:“妈,我自己挣。”学校放暑假后,他开始打柴卖。每天清晨,天刚蒙蒙亮,他就动身上山。近山的柴差不多都打光了,他就到远山去打。一个暑假,他的双肩鼓起了一个又一个血泡,脱了一层又一层的皮。开学的那天,他带了一包硬币去交学费,可是数来数去,还差八角九分钱。他急得出了满头的汗,“哇”的一声哭了。“老师,你们就让我上吧,不够的钱,我星期天再去打柴卖。”班主任被感动得哭了,一把抱住胡为中:“可怜的孩子,你来上学吧,不够的钱老师给你垫了。”

还有对李明林、刘小山等儿童因为贫困而导致失学或上学困难情形的描写,都是读来让人掉泪的文字。在《中国山村教师》里对山村教师生活和工作艰难状况的描写,在《忧患八千万》里对贫困地区群众生活穷苦状态的描写,也同样有力地冲击着人们的感情之弦。黄传会不厌其烦地把贫困地区的困苦现实状态真实地描写出来,并不是要来展示这些苦难,而是以期唤起人们的重视和积极的救助行为。从这些深情的述说里,人们是不难感觉到黄传会的忧患心情的。这很容易使人想起屈原的“长太息以淹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我们从黄传会的创作中似乎能够感受到古代这些忧患精神对作者的影响,使他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举起忧患的大旗,把更多的热情和帮助投向仍然生活于困苦中的人们。在这里,每一个人的不幸,每一个地区的贫困尽管各不相同,然而,贫困对于人们的精神、性格和命运所造成的压迫却是一样的沉重。黄传会在惊讶贫困的同时,更加为处于贫困中的人的命运感到担心。这是一种可贵的平民感情,也是一种突出的人道主义精神。因此,我们在阅读黄传会的这大量写实文字的时候,尽管不免有一些相近的内容重复的感觉。但是,这种感觉还是被巨大的因贫困而生成的沉重感所征服,不由得投入到作者的所思所虑和他所期待的心理情境中去了。

因为接触了太多的贫困,所以,黄传会似乎对贫困有了一种特殊的感悟,有了一种难以割舍的沉重。有的时候,还因为他对富裕的了解和富裕的人的奢侈使他的这种沉重感更加加强了。例如,当一位叫周民远的山村民办教师告诉黄传会,他教了十三年的村小,至今每月仍只有三十三元的工资。就这么点微薄的收入,每学期还得为学生代垫学费、书本费。一间破草房、一张摇摇晃晃的木头床、一口铁锅,便是他的全部家产。为了生活也为了工作,他“信用社三百多元贷款还没还,借私人的也有三百多元钱”的时候,长长地叹了口气之后说:“这辈子怕是永远还不了了。”面对此情,黄传会禁不住落泪了,他也由此生出又一种感叹:六百元,还不够城里的一些人请客时的一顿饭钱。然而,在这位可怜的山村民办教师看来,却像大山一般!黄传会的这种感叹是发自内心深处的,但愿它能使更多的人们所理解。黄传会自己的生活也许是不必有大虑的。可是,因为他所见的赤贫生活现象太多了,所以,他自己似乎也深深地陷入到一种贫困的压迫中去了。他的这些报告文学作品的出现,是他对这种重压的反抗,也可以说是他寻找摆脱重压的一种途径。但更加重要的,还是作家那一颗因为众多的人们仍然处于贫困而无法平静的心的跳动的结果。把自己的创作和众多善良的人的生活命运结合起来,这是一个有良知的,有社会责任感的,有神圣使命意识的作家的表现。

在《忧患八千万》里,黄传会在述说贫困的同时,也力图寻找摆脱贫困的途径,他有意地描写了山西省陵川县锡崖沟的父老乡亲们,用了近半个世纪的时间,耗尽了两代人的心血,终于修通了一条通往山外的路的悲壮事迹。作者希望通过它能给处于贫困中的人们一个信心,提供一个希望的道路。可是,感情尽管是宝贵的,但它在不少的时候也是无力的。在面对八千万人的贫困状况时,感情就处于无可奈何的状态,惟有像黄传会这样深情的呼喊。但是令人不安的是,有人并不是十分高兴这样的呼喊的,以至于在黄传会呼喊时,人们又不能不为他担着一份心。而这就是一种生活的悲哀了。黄传会说:“我是一名作家,连正视贫困的勇气都没有,还有什么良心可言。”这实乃勇者之言。有人说:

“人生没有贫困感受是一大缺憾!”我想,也许是因为黄传会有了太多的贫困感受,他才有如此的作为。《忧患八千万》的视野较之《中国“希望工程”纪实》和《中国山村教师》要开阔一些,可是,这种开阔在很大的程度上只表现了“忧患”的沉重。至于,作者为人们跳出贫困指出的一些道路,作为一种愿望自然是良好的。但它在巨大的贫困面前,实在是显得太细小了。可是,作为一个作家,作为报告文学创作,我想黄传会所能做的,也许只能是如此了。

贫穷和忧患是“希望工程”提出和开展的基础,但是要把这样有益于社会民生的事情干成干好,却需要一批有社会责任心和富于灵智开拓精神及无私奉献的人们。而在这一点上,黄传会的《“希望工程”苦涩的辉煌》是很好的例证。

“希望工程”在轰轰烈烈地走过了十年的历史道路之后,在有了筹资18亿4千万、救助229万失学儿童、建立7800多座“希望小学”这些看得见的辉煌成果之后,在2000年到来的时候,却由“希望工程”的提出开拓者自己适时而自觉地终结了。这是否是个悲剧!这是否是一种遗憾!也许只有他们自己最为清楚。这件由一群年轻人干成的大事情,曾经是中国人情感波澜的记录,是中国历史的一页。如今,过去所经历的那许多艰辛和激动、痛苦和满足,虽然即将成为历史而渐渐隐去,但是那种对于社会民生负责的态度,那些为消除他人的贫困的无私努力却依然是灿烂和需要的。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徐永光他们已经具有了历史的意义。现在,一面“保护母亲河——绿色希望工程”的旗帜又经由他们的手树起,这是他们希望创造一个新的辉煌的理想的开始。

《“希望工程”苦涩的辉煌》和黄传会其他的作品视角不同,过去是通过“希望工程”接触贫困,这次是对“希望工程”运作者自己经历的内窥和检视,是报告他们经历辉煌的同时对苦涩的感觉和回味。徐永光和他的同事们,是“希望工程”之火的点燃者和鼓风者。“盗火”是需要灵智的,鼓火更需要才能。但是,当“大火”真的熊熊燃烧起来的时候,光亮也会刺激某些人的眼睛;热量也会蒸烤某些人的皮肤;于是乎,恐惧来了,挑剔出现了,怀疑产生了,点火者这才。真的意识和感受到了某些危险,他们只有兢兢业业,小心谨慎——把委屈放到一边,把火把举到最后。此前我们在黄传会的作品中感受贫困十分强烈,而这部作品却使我们感受到了反贫困者的苦涩经历,有了别一种悲伤和忧患。

黄传会对社会生活现象有很强的直接感受。但是,报告文学作家在感受和表现的过程中还需要有很好的理性介入。

黄传会给我们提供了大量使人触目惊心的事实,但是在有深度,有典型性的理性解剖方面似乎显得薄弱。当然,作者所描述的事实本身已经能给人许多的刺激和触动。对于读者来说,启蒙是一种帮助;沉重的刺激也是一种促进。作为一个军旅作家,黄传会自然是不会永远在这个领域耕耘。但不管怎么说,黄传会的创作是具有个性化标志的,他在中国反贫困斗争中的这种文学作为已经为他赢得了荣誉,已经作出了一种历史的贡献了。

2000年9月30日

同类推荐
  • 尘世琐语(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尘世琐语(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诗歌读本:32首诗

    诗歌读本:32首诗

    这本书是两个人合作的产物。我是一个懒散的人,写完后就往往不去管它了。我常说:诗歌一旦写出,就与作者没有关系,诗歌有自己的命运。确实,我一些诗歌的命运经常让我惊讶。比如为5·12大地震所写的《大部分的中国人都患上了抑郁症》,由于新华社、《印度教徒报》的报道,一周之内竟传遍全世界。而且报道的标题本身也像一首沉痛的诗,新华社是“借助诗歌的力量,我们获得了坚强”,《印度教徒报》是“中国人借助诗歌克服悲伤”;还比如《流水》,曾引起轩然大波,在网上几天仅天涯社区点击率就高达二十多万,成为天涯社区一周冠军,随后被广为转贴,中国移动也将之制作为专门的手机短信供下载转发,关于它的评论也数不胜数。
  • 诺贝尔文学奖文集:叶芝诗选

    诺贝尔文学奖文集:叶芝诗选

    这些路数迥异的作家,虽语种不同、观念不同、背景不同,但他们那高擎思想主义旗帜的雄姿是相同的,他们那奋勇求索的自由精神是相同的。而他们的雄姿,无不闪现于他们的作品之中;他们的精神,无不渗透于这些作品的字里行间。这套丛书所承载的,正是他们那令万世崇敬的全部精华。
  • 一个冒雪锯木的清晨

    一个冒雪锯木的清晨

    我喜欢深夜的那种静谧,几乎听得见呼吸。我的许多话语这个时候就会汩汩涌出。有意思的是,因为这种习惯,我发现许多的雨和雪都是从深夜开始下起的。而别人要等到天亮以后,才明白这个世界在昨天夜里又发生了什么。这时我才发现,一个人对世界的触摸有多深!
  • 年轻时做新鲜事

    年轻时做新鲜事

    本书主要收录:我十五岁那年、托翁的动手能力、“托尔斯泰灯”、静的等级、解剖我自己、享受安宁、慢半拍、对一朵花微笑等等。
热门推荐
  • 废材无敌之锦绣仙途

    废材无敌之锦绣仙途

    21世纪的霸道小妞,风灵汐,商业大亨之女,自小练武,拥有雄厚的武术功底。却是一朝穿越,千古恨,一不小心便成了那毫无灵根,人尽可欺的风灵汐。柔弱如柳枝,手无缚鸡之力,被人骂了一世的废物。她会忍气吞声?那你便想错了。同一个名字,不同的遭遇,在她到来的那一刻,世界在她手中翻转。没有灵根?那不成问题,仙根附体,岂是你们这些凡夫俗子能看的透的?谁说雷峰塔里压的是白素贞,里面压的可是无尽的宝物。召之即来,挥之即去,咱有空间,咱怕谁!灵丹?玄丹?仙丹?姐通通看不上,要来,咱就来极品神丹,医死人,肉白骨,那都不在话下!要她嫁人?风灵汐才不会乖乖就范,第一步,便是逃婚。
  • 北京,终究与我无关

    北京,终究与我无关

    陶洁怀着对爱情的美好憧憬奔赴北京,投奔了坚持要在北京扎根的蚁族男友李耀明。在这里,他们爱过、疯过、悔过、痛过、挥霍过……然而,生活条件的简陋、工作压力的巨大、人际关系的微妙,还有那看得见却永远摸不着的房子,让陶洁对未来充满了苦恼和困惑……心中有着创业梦想的李耀明最终不顾陶洁的反对与人合开了一家软件公司,希望能打开一片天空,也能实现他对女友曾经的允诺,殊不知,他越努力,跟陶洁走得越远…… 他们能坚守住曾经那样纯真的爱情吗?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高端女性:当今世界最有权力的女人

    高端女性:当今世界最有权力的女人

    整个世界的变化,是全人类共同推动的结果。但在许多具有转折意义的历史横断面上,却只有少数人留下了印记。她们,是对世界发展各个领域具有深刻影响的高端人物。她们,是国际重大新闻事件的当事人和制造人。她们,更是铁骨柔情、势临天下的女强人。站在高端,领略大家风范:走进高端.倾听时代强音:面对高端,探究世界变幻。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文化艺术的故事(中华典故故事全集)

    文化艺术的故事(中华典故故事全集)

    成语是汉语词汇宝库里的璀璨明珠。它是长期以来人们在相沿习用的过程中,形成的形式简洁面意义精辟的固定短语。它结可严谨,表现性强,具有庄重典雅的书面语色彩,历来为人们喜闻乐用。不论讲话或作文,准确恰当地镶嵌或点缀一些成语。本书注重知识性、可读性和完整性,每个成语都辟有释义、出处、故事三大部分。编排顺序按笔画多少排列,既方便读者阅读,又方便读者查阅。本书既可作为中小学生学习成语的工具书,又适合不同层次读者作为故事阅读,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 诸子百家名句赏析

    诸子百家名句赏析

    《诸子百家名句赏析》中“诸子百家”一般是指先秦至汉代时期出现的学术流派。西汉刘歆在《诸子略》中著录各家著作有一百八十九家,其后的《隋书·经籍志》《四库全书总目》等书则使“诸子百家”的著作上升到上千家。但流传较广、影响较大、为的不过几十家而已。其著名的学派有: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兵家、纵横家、杂家、名家、阴阳家、农家、小说家等。
  • 团队精神(大全集)

    团队精神(大全集)

    任何企业间的竞争,不仅仅是战略、财力、关系、人才等单方面的竞争,更是一个团队与另一个团队的精神竞争。弘扬团结协作精神对于建设好一个组织、一个企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 妃卿莫属:错惹蛇王大人

    妃卿莫属:错惹蛇王大人

    她点点头,养蛇为生而已,结果却马上被吃干抹净渣也不剩。三年后,一粉雕玉琢的女娃娃,十根小玉指正在噼啪噼啪的苹果ipad上飞舞,一张张俊美帅哥的玉照哗啦啦的出现在屏幕上。“怀孕了?”男人似笑非笑的俯视她。“你在做什么?”一个俊美邪魅男子好奇问道。“选美男。”女娃娃一脸不耐的应道。选美男?男子一脸的乌黑,却错惹上邪魅蛇王。她扮小丑,扮奇葩,扮怀孕。为了保命,“你小小年纪就……,选来干什么?”邪魅的俊颜上风雨欲来。“你再欺负我妈咪,我就给妈咪挑十个八个美男伺候她。”
  • 神秘逃妻

    神秘逃妻

    情节一她睁着一双清亮无邪的眼眸,看着眼前的冰山美男,跟妖孽美男巴眨着眼睛,不由的伸手挑了挑耳朵.不相信的再挑一下此时她觉得自己的耳力突然失聪但是耳边的魔音却继续响着,让她不得不相信,这一切都是真的."你晕倒在天下山庄.众所周知,天下山庄.寸土为金."妖孽美男,嘴角轻扯.某女".........""本公子扶住了晕倒的你,本公子,英俊潇洒,惊才绝绝,是众千女子的梦中情人,众所周知.本公子的怀抱更是千金难得.众千女子争抢和对像."某女........."本公子,可怜你孤苦无依.收留你在天下山庄,为你请大夫,看病,开单,抓药最后送走了大夫.每一样都要钱."......."最后,"某妖孽男说了一大堆之后,终于扯上正题."再加上此时你身上所穿一套女装,丫环的服侍."某妖孽男一边说着.,那冰山男.手中的白玉算盘,哗啦哗啦的几下,最后冰山男把白玉算盘上的天价数字摆到某女面前.冷声"一共十万两银票,是付银票,还是付银子",某女嘴巴张得再也合不上.正要华丽丽的再一次晕过去,耳边又响声了冷冷的话"再晕倒.二十万".......最后某女终于忍无可忍,咆哮出声“你们怎么不去抢劫,”情节二府内张灯结彩,欢歌笑语,高朋满坐。新郎一身大红的喜袍,周旋于宾客之间,满脸的喜气。“新娘到,新郎踢轿门。”新郎那张绝色的面容之上,笑意更深。满脸的喜气。.........揭开轿帘,新郎脸上的笑容已经僵在脸上,再也笑不出来,满堂的宾客更是一脸的目瞪口呆。没有想到,轿内如花似玉的新娘子,突然变成了一根水嫩嫩的大萝卜。白萝卜?随即一张大大的纸条映入众人的眼帘,让众人心跳都停止了下来。“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我只爱青菜,现奉上萝卜..........”众人在震惊之中还没有反映过来,身子已经快速的被人拎了起来,满堂宾客,华丽丽的被丢出大门口。一个不剩。整个上空回荡着咬牙切齿的咆哮声。久久不散“乔梦雪,不管你逃到何方,都休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