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76600000022

第22章 忠贞谁羁(1)

思情沉重地流着

流着一个长长的世纪

大海还是那样遥远

您在哪里?哪里?

--啊,不说话的美人鱼

曾在海啸里相逢

又在海岸边相遇

珊瑚绽开了红色的爱恋

彩贝诉说您灵魂的圣洁

--啊,不说话的美人鱼

海燕呼唤人生

乘海风伸扬正义

多么希望,潮止汐静的时候

聆听那条波的絮语

--啊,不说话的美人鱼

几被卷雪排空

一片忠贞谁羁

水天依旧,天水依然

漫堤绿柳摇一湖湛蓝的回忆

--啊,不说话的美人鱼

湖鹭飞向海边

海鸥掠过湖堤

在天堂和大地之间

我的诗情浸透了血泪

--啊,不说话的美人鱼

--摘自朱毅《美人鱼--给天堂也给人间》

1978年元旦,在珠港农场服刑的朱毅,在中队迎新年的黑板报上发表了一首词《卜算子--咏梅》:

笑看三尺雪

矗立九寒中

百溪千山香一缕

醉了竹和松……

这是李九莲被杀后的第十天。

他心里很乱,很苦。对于自已,他作过种种准备,乃至作了舍弃头颅的准备,毕竟主要是自己,领导了“调委会”,在半年的时间里,使其成为了地区,省上乃至中央多级头头脑脑们的一块心病,但他从未想过李九莲仅因言论问题而被杀头,而且,是在已经判处了十五年有期徒刑之后!

震惊之后,他一时理不清心里的头绪:

他觉得她有些轻率了,在小组年终总结的场合,面对几乎都想让别人倒下去、而使自己垫高来的犯人,还有那个大抵靠一身警服撑持门面的管教干部,你把话放在肚子里面,就会少掉什么?即便你对时局有很深刻的看法,自己的看法也并不少,说出来有什么用呢?我们已是囹圄之人了!她这一去,问题更趋复杂了,人不死,就算历史打个盹儿人们就要耽误二十年,我们就在牢里坐上二十年吧,等着历史睁开眼睛,总有搞清楚的时候;人一死,一旦睁开眼睛、就要匆匆前行的历史,能回头顾盼到一个九泉之下的小人物的无言期冀吗?

朱毅,头一次有了寥廓长空里孤雁惊寒的感觉。

他又觉得按李九莲的全部禀性,在那样一个环境里,她能长久地生存下去才是奇怪的。在卑鄙、刻毒的挑战面前,她若失去勇气,不以高尚、磊落相匹敌才是奇怪的。当权力将她推上断头台,在断送生命的同时,断送了她一生孜孜不倦,虽有错误却一定能修正错误的思想探索,可她的人格力量,因此获得了完美地显露。也许,她将能昭告于世人的生命价值,正在于其人格力量的完美?

朱毅又有了高山仰止的感觉。

他有很多话想对李九莲的在天之灵说,可在她刚刚离去的日子里,那份撕肝裂胆的悲恸,又沉重地压着他,几乎提不起笔来,他只匆匆写了这么一首小词,未料,它引起了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波。

它的副标题是“怀念杨开慧烈士”。众多的犯人,其实看出了在这犯人的黑板报上几乎唯一能用的名义下,它是在悼念他们都熟悉的那个名字。这个曾经传遍赣江两岸、匡庐上下的名字,他们大都在狱外有所耳闻,即使不知道的,到农场后,也从朱毅嘴里听说过。应该说,刑事犯平素在外面是难以理解别人痛苦的,盗窃犯若能体谅遭窃者破财的痛苦,他就不会去盗窃,强奸犯若能体谅被污者身心遭蹂躏的痛苦,他就不会去强奸……但此时,即使是刑事犯们,都理解了朱毅的心里必须有所渲泄,有所寄托,没有谁去说三道四。

有一个文化水平颇高的犯人,理解力却在常常写一封信都困难的刑事犯之下。此人叫陈连山,高安县人,因为历史反革命入狱,巳服刑多年。平时,他和朱毅接触不少,人虽显得有些油滑,但言谈里不乏儒雅之凤,两人常在一起谈诗,在精神生活异常贫瘠的牢房,这对朱毅也是一大乐趣。

这首小词刊出后,陈连山趁身边没有人的一会儿,对朱毅说:

“你呀,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朱毅苦笑了一下。这一苦笑,便算是默认彼此心有灵犀一点通了。

陈连山将自已的“发现”捅了上去。报告对象选择得很准--中队指导员K,此人以虐待犯人在农场著称。也许,为着朱毅在自己的案子里已经表现了他是一条汉子,也许是为着他在犯人中间的影响,K对他倒是从来未曾体罚。可眼睛每当看到他时那份压抑不住的恼怒,与朱毅每当看到此人脸上压抑不住的轻蔑一样,都是显然的……

当天晚上,K突然集合全中队犯人开大会。犯人们一个个规规矩矩,木桩般坐好后,他黑脸秋风,来回踱步,颇像是一个手握利斧的伙夫,在众多的木桩间走动,既像是在打量要劈开哪根木桩,填进炉灶里烧饭;又像是让所有的木桩,无论是前胸,还是后背,在这一刻,充分感受到一名伙夫生杀予夺的权力!

咚咚的脚步,在朱毅身边停住了,立时,他明白了这个会的主旨。他几乎屏住呼吸,攥紧了拳头,等待着风暴的袭击。瞬间,响起的却是另一个人的声音:

“陈连山,你站起来!”

说话的是Z管教,他刚刚进屋。陈连山一头雾水,茫然站了起来。

“你向指导员反映朱毅写的词别有用心,是他别有用心,还是你别有用心?”

陈连山吱吱唔唔,惑不成声,一双豆荚眼投向指导员K。

“你知道不知道,每期黑板报上登什么,不登什么,都必须得到政府干部批准。不批准,擅自登出什么,谁有这般大的胆子?朱毅写的词,经我看过了,你说他写这首词是为了悼念李九莲,你这是把矛头对着他,还是指向我呢?”

陈连山恍如一只啄米的鸡雏儿,连连低头,迭迭称道:

“卑人岂敢,岂敢……卑人该死,该死……”

Z管教又喝斥道:

“陈连山,你是个什么东西!你在旧社会当伪乡长,当国民党区分部书记,横行乡里,鱼肉百姓。你现在还不老实呀,处心积虑踩人家的肩膀,求得自己活得轻松,可你看错了地方,打错了算盘!就不提其他政府干部了,就说指导员,他什么样的乌龟、王八没有见识过,能识破不了你?我警告你,还有你们大家,今后,谁敢再施这样的故伎,谁就得罪加一等!”

Z管教让一个风暴巳经陡立在朱毅头上的会,顷刻间,变得有惊无险。以后,朱毅还通过他,寄出了一些申诉材料。一切都无需多说,听他的口音是赣南人,朱毅便知晓了,这才是心有灵犀一点通呵……年年清明前抄录,年年清明时都焚烧了的,是另一首诗。

那诗行,是在初始撕肝裂胆的悲恸渐渐平歇,而冰清玉洁般的思念,让心灵变得明彻、变得深沉时开始躁动的……

两簇硕白的桅子花,恰对着朱毅监舍的窗口,可以从5月一直开到炎夏。双抢时节,允许犯人去户外露宿,他便去它们脚下席地而眠。看着它们在晚风里轻轻摇曳的婆娑花影,吸吮它们那丝丝缕缕沁人肺牌的幽香,朱毅便会想起罗莎·卢森堡的《狱中书简》里写到的月光下的华沙美人鱼来,那银白色的花影,不正似美人鱼窈窕身子的一片片鳞光吗?李九莲对这本书爱不释手。1966年,他们在一起谈过它,次年春天,他们又在一起谈了它。他们深为这位出身波兰、与李卜克内西同时代的著名女革命家的品格与情操所感动,也被她火热、优美的文字所陶醉……

稍有不同的是,罗沙·卢森堡在***的监狱里,有感于平时一个个奢谈革命的人,此时背叛了革命,她在给李卜克内西的一封信里写道:我想华沙美人鱼是美,可就是不会开口说话,倘若它能开口说话,让人洞察到它的灵魂的话,说不定它就不美了……而李九莲多次这样说:

“我就希望这美人鱼不但外面美,而且灵魂也是美的。”

她第二次被捕后,唯一对朱毅提的要求,便是请他设法找来这本书,并托人送进监狱。他想:这本翻得卷毛了的《狱中书简》,还有这条华沙美人鱼,在近四年的狱中生活里,一定给了她那颗伤痕累累的心灵以多少默默地抚慰呵……

朱毅写下了《美人鱼》这首诗,以此作为对李九莲的永久悼念。它又不是仅写给李九莲的,诗的副标题是“给天堂也给人间”,在人间指的是钟海源,她不同样是一条从外形到灵魂都美的美人鱼吆!当时,他还不知道,她继李九莲之后,也已上了“天堂”。他只清楚她以那样一种赴汤蹈火的方式,向他表白了一种极为崇高、极为强烈的感情,尽管刀割般痛楚,他明白这感情对于自己已经是不可抗拒的了……

每年清明,当一蓬火苗,将抄正的这首诗稿化为一蓬悠悠而去的黑色灰蝶之后,他都要在一个洁白的瓷瓶里插上一枝洁白的花。当他最终听说了钟海源已不在人间之后,犹如他得以双倍的力量支撑起这双倍的巨痛,他便在一对洁白的瓷瓶里,插上两枝洁白的花。

在珠港,插的是梧桐花,以后在珠湖,插的是刺蔷薇。他出狱,回到原单位茅山共大,茅山是九连第一峰,清明时,开一种形似石竹的白色野花,有一年,此花竟和他相对了四十九天。学生们真好,他教的高中毕业班学习那样紧张,可每天都有人给他的斗室送来一束带露水的“白石竹”。就是1982年,他再度去北京上访,到了清明,他也找到“千楼一炬劫灰冷,留得萋萋苦杜鹃”的圆明园遗址处,凭借远瀛观附近藕池中的满池荷花,来寄托自己对她们的思念。北国的荷花,会开得如此早,而且又如此茂硕、水灵,这大大出乎了他的意料……

不仅是朱毅在悼念李九莲、钟海源。在起初的那几年里,在关押有因李九莲问题而被判刑人员的监狱、劳改农场,每到清明时节,都出现有以各种名义,各种形式写的悼念这两位女性的诗文。作者中,既有与本案有关的人,也有与本案无关的其他“政治犯”,倘若能将它们,以及在这之前赣州人民关于她们的诗文搜集起来,大约也能编成类似《天安门诗抄》的那么厚厚一本。

“政治犯”敬重李九莲、钟海源,刑事犯们也敬重她们。

在朱毅所在的大队,为李九莲一案进来的,只有他一个人。可在珠港农场期间,他频繁进行的申诉活动,始终得到了众多犯人的帮助。当时,他负责全大队犯人的文化教育,自己有一个备课的房间,比一般犯人行动稍自由点。在备课之余,写出了长达三、四万字的《还在流血的爱情--七十年代江西最大、全国罕见的政治冤狱》之后,油墨和纸张,是各个中队的统计员陆续从围墙上偷偷丢进来的,刻写钢板是中队的卫生员担负的……

待准备开印的那一天,上午九点多钟,一捆纸弄上围墙时被发现了,大队一位管教,一下就清楚了这纸将派何用场,他找了朱毅谈话:

“朱毅,你什么要求我都答应,可有一条,你不能在这里印什么材料。监舍就得有个监舍的样子,你可不能搞得乱了监规……”

他煞有介事地点点头:

“好,你放心,我不印了。”

这天,几乎就在隔壁,在两间统计室里,十几名犯人分成三班,印的印,分的分,装的装,一共印了一百多本。到订好最后一本时,天边已透出鱼肚白了。出工哨子一响,又是二十多个以九江籍为主的刑事犯人,每人夹几本在棉袄里,将这一百多本全部带出了监房。带出来天地就广阔了,有放在茅草里的,有放在禾堆里的,有放在石板下的……它们将等着朱毅来决定各自的前程:或者呈党中央,全国人大,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或者寄南昌,省委,省人大,省高级人民法院,省高级检察院,或者是寄国内有广泛影响的知名人士。作者曾听说,中国的报告文学界,第一次获悉“李九莲”这个名字,便是来自于这本《还在流血的爱情》。

要说从如此大规模地偷进、偷出,到几乎是明火执仗地私刻、私印,在劳改农场里,这都是严重的非法行为了。若叫起真来,众多的参加者们,面临的将是加刑,乃至得有冒死的风险……

但没有谁退缩。在陈连山之后,也没有谁告密。仿佛这是一个几乎失去了一切的远古氏族,可氏族的旗帜尚没有倒,那旗帜上尽管有道道污痕,那两条美人鱼相交的族徽,却依旧鲜明……

对此,“政治犯”们会有头头是道的分析。刑事犯们,却常常只有一句话:

“共产党像李九莲、钟海源这样讲真话,我们都拥护!”

从1979年开始,中央有关部门,接到了大量来自江西各地的为李九莲案件申诉的信件,这些信件的多数,陆续批转来江西,交有关部门处理。

有一个有关部门处理的例子--

在一片怨声载道中,赣州地区中级人民法院,不得不复查了一下李九莲案。复查人是王光法,即当年判处李九莲十五年有期徒刑的“审判委员会”的九名成员之一。1979年4月10日,他拿出了复查意见:“该案事实清楚,量刑适当,被告死不认罪,凡案。”“凡”字写错了,为“翻”。写错了字,却丝毫不影响地区中级法院检查组据此决定:“维持原判”。

新华社也收到一封挂号信,主要内容正是朱毅的《还在流血的爱情》。读完此信,戴煌深觉震愕,在受社里指派飞往南昌的途中,他仍在自我发问:“这可能吗?张志新死于粉碎‘四人帮’前一年,长春的青年工人史云峰,死于粉碎‘四人帮’之后两个月,又一位英雄王申酋,死于粉碎‘四人帮’半年后。而李九莲不但死于粉碎‘四人帮’的一年又两个多月之后,而且,还在党的新时期召开了‘十一大’的五个月之后,中国还会有如此草菅人命的狂徒吗?”(戴煌《胡耀邦与平反冤假错案》)

到了南昌,王泽民平息了戴煌的发问,又加剧了后者的震愕。

时任江西省委第一书记的江渭清,正在上海养病,由时任省委常委兼省委秘书长的王泽民主持省委日常事务。王泽民告诉戴煌,这是件千真万确的事,而且,在最终决定此事的省委常委会上,当时反对处死李九莲的,仅有三票,他是其中一票,至今他仍为无力回天而心存憾痛。

列宁曾说,一个工人只要凭着一首《国际歌》,便可以走遍世界;现在戴煌先生,凭着“李九莲”三字,在省委秘书长处获得了“绝对支持”。于是,案卷足有几大包,一尺多厚,仅上班时间去看,晚上可惜了,省高级人民法院“绝对信任”,破例地同意他借回下榻的新华分社招待所看,半个月内,读完了约二百多万字的案卷,并摘录了十余万字。省委车队派出最好的司机,开出刚到不久的新款北京吉普,给了他“绝对速度”,在有关人员的陪同下,赴赣南、赣北,遍及李九莲求学、工作、拘押、劳改及被处死的各地,前后又一个多月。

在赣州,地委书记杜昭、地委副书记李侦续等人,与戴煌有过一次延续数小时的谈话。“虽然有时他们谈得也相当委婉,但都坚持认为李九莲是‘现行反革命’,‘即使不是反革命,也是硬骨头造反派’,因为‘谁当领导她就反谁’。对于李九莲在‘批林批孔’高潮中,张贴《反林彪无罪》大字报的要求平反活动,以及由此引发出‘李九莲问题调查委员会’给地委造成的种种不快,他们仍然耿耿于怀。他们甚至说:‘如果她想一死了之,为什么不直截了当骂毛主席呢?’最后,他们的结论是,李九莲是反革命,只是不该杀而已。说得很轻巧,绝无杀错了人的那种负疚愧痛之情。”(见上书)

回到北京,戴煌即数日埋头整理、分析调查材料,写出一篇题为《在“恶毒攻击英明领袖华主席”的主要罪名下,女青年李九莲三年前被枪杀至今未昭雪》的内参。此时,华国锋仍是党中央主席,稿子交出去后,戴煌心里有几分打鼓。拍板发出此稿的,是新华社国内部主任、新华社党组成员,一年后走马上任《光明日报》总编辑的杜导正。

同类推荐
  • 格上寻真

    格上寻真

    在艺术上他孜孜以求,力求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五言诗古朴自然,清畅空灵,不加雕饰。而主攻方向是长短句,讲究押韵、对仗、平仄,有大体一致的格式,呈现出一种格律美;追求明显的节奏、段落、行数、音节,有一定规律,呈现出一种整齐美;或者句式长短不一,间隔有序,错落有致,呈现出一种参差美。这种长短句比词自由,近似元人小令。修辞上注意词性组合、搭配,读起来朗朗上口,通俗明快,白话、俚语信手拈来,时有警句。
  • 心旅拾遗(高平作家丛书)

    心旅拾遗(高平作家丛书)

    出国,一个新鲜而梦幻的字眼。出国之旅,其心情的激动可想而知。赫尔辛基、巴黎、卢森堡、慕尼黑、佛罗伦萨、罗马、梵帝冈、威尼斯……一个又一个城市,一个又一个国家,天涯路漫漫,融入了她的脑海,融入了她的浮光掠影的记述里。
  • 也说西游

    也说西游

    《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通过连环画、电视剧的演绎、推介,其人物和主要情节家喻户晓,耳熟能详。作者对这部名著情有独钟,深入钻研,并把自己的解读和体会写下来,成就了《也说西游》这本专著,这是一项文化成果和赏心乐事,书中颇出新意,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 趣谈写作

    趣谈写作

    每一朵花,都是一个春天,盛开馥郁芬芳;每一粒沙,都是一个世界,搭建小小天堂;每一颗心,都是一盏灯光,把地球村点亮!借助图书为你的生活添一丝色彩。本丛书是为有一定汉语基础的青少年学习汉语言和汉文化而编写的读物。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学习汉语,人们也希望更多地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中华文化博大而精深,不可能一下子讲全,本书希望通过逻辑、写作、修辞、文化等多个方面,带领青少年进入中华文化的广大天地,初步了解中华文化的点点滴滴,在编撰过程中,力求做到趣味性、知识性和实用性相结合,使人们在轻松愉悦中阅读。
  • 一个人的国家记忆

    一个人的国家记忆

    全书分为九个篇章,写了三个城市、三个人物、三个历史事件,讲述了他们在共和国历史上的重要意义:大庆:一个与共和国盛大庆典同时诞生的工业圣城。
热门推荐
  • 花都狂医

    花都狂医

    银针在手,天下我有!神秘地下王者林琅天,带着一身王八之气降临花都,拳打二代,脚踢恶棍流氓,闲来无事扮猪吃个虎。看林琅天如何在都市打出一片天地,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
  • 邪医倾城:天才炼星师

    邪医倾城:天才炼星师

    翻手夺星力,引八方云动;覆手炼星元,破无尽虚空;灵动成虚星,掌天道轨迹。中洲大陆,强者为尊,炼星师独步天下。从末世里踩着无数的尸体活下来的女医生重生成为中洲大陆林家的人人欺辱的小孤女,林裳表示压力不大。开启星辰空间,进入星辰塔,得到异星录,开启炼星师的修炼之路,林家的小孤女一步步绽放耀眼光华。半面天使,半面魔鬼,一张阴阳脸掩不住那锋芒毕露的双眸。吸收星力?一夜八十一股惊掉你的下巴!踏入先天?她林裳便是最强先天!珍稀药材?星辰空间内珍稀药材一日成熟,她最不缺的就是药材!炼制丹药?听说炼丹师门槛太高人数稀少,不好意思,修炼异星录的她注定是要成为最强炼丹师的!占卜星辰?喂,你来,知道塔罗牌是什么东西么?异星临世,八方星辰变,且看林裳一手银针试锋芒!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骗我,如何处置乎?须得骂他、砍他、揍他、扁他、削他、踹他、大嘴巴抽他、打完以后你再看他。【一对一,无虐,升级流。】
  • 钻石恋人:国民老公的小新娘

    钻石恋人:国民老公的小新娘

    一个人是一场暗恋,两个人是一场热恋,三个人却是一场不悲不喜的开始。她说,这辈子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有爱自己的丈夫,有可爱的孩子们;他说,我以为我会孤单的过一辈子,直到遇见她,我想陪着她一起走到老,两个人坐在躺椅上,牵着手看着日出一起离开;他说,我从一出生就是多余的那个,所以我一直按照是多余的那个生活着,直到遇见她,我想站在她身边的人是我,让她成为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给她所有我能给的,包括我的生命,若没有她,一切就没有意义,那样我也会追随她而去,这就是我对她的爱。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这是最后她关于爱的选择。
  • 四书五经名句鉴赏

    四书五经名句鉴赏

    数千年来,儒学经籍浩繁,汗牛充栋,人们要想一窥堂奥,殊属不易。除鸿儒学者外,一般人对儒学的汲取主要是以儒学经籍的名篇名句,尤以四书五经为首。儒学的经典名句,具有能传之千古,播之四海的功能,让世世代代的人们受其熏陶教育,从而使整个儒学的传承,像浩浩长江,永不衰竭,且历久常新。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邪王独宠:丑妃太任性

    邪王独宠:丑妃太任性

    第一次见面,“是朕最喜欢的小笼包!”第二次朝廷大典,傻皇赋诗一首,“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傻皇还吮着手指,满脸无辜的看着她,“是皇后教朕的!”明月满脸面条泪!万年阴人专业户,却被一傻子给黑了!“月月,不要走好不好?”面对他的泪水,她终于败下阵来,却没想到兜了个圈,这傻子居然……又坑了她!
  • 中国的眸子

    中国的眸子

    无论是处境还是心境,我们这代人是中国土地上一批最复杂、最独特的人——一边为祖国与民族的新生唱着赞歌,一边为自己作了那个时代陪葬的青春唱起挽歌;回忆噩梦般的过去,我们这代人得比别人多双份的勇气;走向曙色中的未来,我们这代人得比别人多几倍的辛劳。毛泽东的两句话,那意思还真是说对了。收在本书中的几篇作品,在一个新时期开始的时候,肯定与读者已经见得太多的浅吟自斟、杯水微澜以及具有某种装饰性、仅有动物性的作品迥然不同,除了命运使然外,还因为自上世纪十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现实,以及这现实中总有披裹斑斓神话的历史暗度陈仓,让我常常有捕捉它们并解读它们的强烈冲动
  • 惊魂探险1

    惊魂探险1

    这个世界一直存在变数中,有诅咒,就有破咒,有秘密,就有揭发。看看今天的科学如何解释当年的奇闻异事。
  • 现代公司员工福利计划方案设计

    现代公司员工福利计划方案设计

    最实用、最权威的员工福利方案手册。你是否在为员工的懒散懈怠而苦恼?或者在员工福利上投入了很大财力却仍听到下属的抱怨?一场以小博大的投资,以有限的投入带来员工无限潜力的挖掘,给企业带来无穷的长期收入。有了合理的员工福利计划方案,企业的腾飞不再是梦想!
  • 将军的小娘子

    将军的小娘子

    他是大夏的镇国将军,冷酷威严,一条蜈蚣疤痕斜跨整个脸部。他是最有权威的将军,也是最丑陋的将军。有人说,他长的这么吓人,即使再有权位,也不可能会有女人愿意嫁给他。后来却听闻他娶了一个才貌双全的妻子,刹时成了大夏所有子民羡慕的对象。听说他的妻子曾是内定的皇后,连皇帝对那美丽的女子也是百般讨好。听说与齐国敌对危难时分,他的妻子用妙计智退齐军捡回他一条命。听说他的妻子暗中掌握着大夏的经济命脉,富可敌国。听说楚国的君王看中那美丽的女子,愿以江山为聘,娶她回家。听说,听说、、、、、这世上人人都羡慕镇国将军叶倾城,因为他娶了这世上最好的女子慕容悠。而慕容悠却笑笑说,你们应该羡慕我,因为我嫁了这世上最好的一个男人。人人都把她的事迹说成传奇,以为她多么神话多么了不起,而她不过是这世上最胡闹最平凡的女子,娇纵,任性,霸道,坏脾气,偶尔的异想天开,无数次的耍赖与蛮不讲理、、、、、这样一个不循规蹈矩的女子怎么能嫁的出去了?但她嫁了这世上最好的男人。无论她怎么胡闹,他都站在她身后含笑的看着,而当她有危险时,他永远是第一个冲出来。他像海水一样包围着她,包容着她的所有缺点,紧紧的给她幸福。皇后之位有什么留恋?大楚江山有什么动人?受万人敬仰又如何?她慕容悠只不过是个小女子,喜欢幸福的依在他怀里,像只小猫一样慵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