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76600000015

第15章 铁窗铮骨(5)

毛泽东同志的左倾错误的个人领导,实际上取代了党中央的集体领导,对毛泽东同志的个人崇拜被鼓吹到了狂热的程度。

对于“文化大革命”这一全局性的、长时间的左倾严重错误,毛泽东同志负有主要责任。但是,毛泽东同志的错误,终究是一个伟大无产阶级革命家所犯的错误。毛泽东同志是经常注意要克服我们党内和国家生活中存在着的缺点的,但他晚年对许多问题不仅没有能够加以正确的分析,而且在“文化大革命”中混淆了是非和敌我。他在犯严重错误的时候,还多次要求全党认真学习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著作,还始终认为自己的理论和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的,是为巩固无产阶级专政所必须的。这是他的悲剧所在。

中国是一个封建历史很长的国家,我们党对封建主义特别是封建土地制度和豪绅恶霸进行了最坚决最彻底的斗争,在反封建斗争中养成了优良的民族传统;但是长期封建专制主义在思想政治方面的遗毒仍然不是很容易肃清的,种种历史原因又使我们没有能把党内民主和国家政治社会生活的民主加以制度化、法律化,或者虽然制定了法律,却没有应有的权威。这就提供了一种条件,使党的权力过分集中于个人,党内个人专断和个人崇拜现象滋长起来,也就使党和国家难于防止和制止“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和发展……

李九莲思想的深刻性,还在于她1976年5月写下了《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一文。

在此文中,她批评了关于对毛泽东同志感情不能有丝毫变化,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不能怀疑并加以发展的论点,提出了要在社会实践中识别真假马列主义。比较起来,两年以后,一场如滔滔热雨几乎席卷了中国全部舆论机器的大讨论,不过是在不小的程度上,证实了一个小女子写于铁窗昏灯下的睿智……

在与世隔绝的孤独里,孤独也会成为一排咬噬思想方圆的碎齿。李九莲思想的片面性,犹如她思想的深刻性一般昭然如镂。

如果说在探索真理的道路上,始终伴随着片面、乃至谬误的话,那么随着自由被长期剥夺,年深月久地处于一个昏瞑、畸形的世界,李九莲思想视野的局部昏瞑,思想方法的某种畸形,乃至从已经到达的高度上暂时退了下来,也就并不奇怪了。

再说,每个时代的人,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自己认识世界的局限性。在那个时代里,“左”不但是时髦,更是空气,或浓或淡地溶化于每个人的血液里。从现在倒退十二年,无论是哲人,还是草民,有谁会想到:大陆、香港,竟能光可鉴人地镶嵌于“一国两制”里,数十万台湾同胞过江之鲫般来往于海峡两岸;而赫鲁晓夫,不是野心家,更不是阴谋家,而是在苏联沉闷、灰色的天空下,第一个果敢地将改革之锋拔出剑鞘,尔后,又终于无奈地退了回去的悲剧人物呢?

1976年12月,李九莲写了最终铸成杀身之祸的《我的政治态度》一文。

此文是这样被发现的--

1977年元月31日晚,李九莲所在的犯人第七组进行年终评审。管教干部张某,指名要李九莲谈过去一年的思想改造情况。李九莲不愿谈,同组的女犯们轮番批判她“对抗政府”之后,她仍保持缄默。张某顿时口气严厉起来,严厉之中还有几分嘲讽:

“你不谈,这完全出于你的反动本性。像你这样的反动货色,真是十恶不赦,死有余辜。可你还想把自己的灵魂装扮得像美女一样……”

李九莲听罢,身子恍如筛糠,脸倏然纸白。她一下站了起来,去床头纸箱里翻出这篇稿子,回来后当众就念,一气之下,如泻如注。当念完第一个问题时,众人才反应过来,管教干部龚某当即斥责:

“你这是反动思想!”

话音刚落,犯人董素华,犹如猴子般敏捷。一把将李九莲手中的稿子给夺了过来,似乎是怕她毁灭了“罪证”……

在《我的政治态度》一文里,李九莲对“在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心中享有极高威望”的周总理、朱委员长、毛主席的逝世,表示了无限的悲痛,同时,她对揽党、政、军大权于一身的“英明领袖”表示了不满。认为他的诸多做法,业已开始背离“毛主席开创的革命事业”和他老人家创立的“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她不无惆怅:“毛主席百年之后,将没有谁支持无产阶级的新生力量”。她不无忧虑:“在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口号下,借口反对‘卫星上天,红旗落地’,而使我们国家重新沦为帝国主义的殖民地和原料市场”;她又一次地贬斥了赫鲁晓夫:“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苏联在斯大林的领导之下,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肃反运动(作者注:应为三十年代),偌大一个运动,不可能不杀错几个,赫鲁晓夫就利用这一点,以救世主的姿态出现”……

一方面,力图打破程式化的一元迷信,

一方面,又重蹈了程式化的一元迷信;

一方面,以实践的高压水龙头冲洗着被教条涂抹得不堪重负的现实,

一方面,又持教条的高倍放大镜,忐忑不安地探视即将发生大陆板块挤压与裂变的现实;

一方面,对徘徊之中一双主宰着祖国命运的手保持着银针般的警醒,

一方面,又对最终究竟是一股什么样的势力将自己逼向死亡表现了糊涂;

一方面,有博大的人道主义胸怀,恨不能舍身去抵挡那有如救火车一样呜呜响个不止、令人心惊肉跳的运动,

一方面,又义不容辞地充当斯大林亡灵的辩护士:“偌大一个运动,不可能不杀错几个”;

一方面,为了驱逐注定要在中国消逝而去的东西九死不悔,

一方面,又以血肉不觉祭奠了注定要在中国消逝而去的东西……也许,遇罗克、王申酋的思想里没有这样的矛盾。

可以肯定,林昭的思想里更没有这样的矛盾。

但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人的脑袋里有相似或类似这样的矛盾,不过在若放弃思想莫如放弃生命的李九莲身上,表现得更为复杂,也更为突出……由此,就决定了李九莲的悲剧。

不,准确地说,这是在容不下思想的年代里一出思想的悲剧,这是在力图走出现代迷信峡谷而又最终未能超越现代迷信峡谷的思想的悲剧。

二十三

五年之后,“作为同探索共命运中深深理解李九莲个性”的朱毅,虽然无法看到锁于案卷之中的《我的政治态度》,不想也不能对这篇文字加以评论,但他觉得自己有责任站出来,指出正确认识李九莲政治态度的至关重要的三个事实--

第一,李九莲用她的“一生无媚骨,至死不饶罪”,表明她决不是政治懦夫,也不是那种“今天谈虎色变,明天奉为时髦”的政治庸人。因此,必须依据她从1969年开始了的十年来为之历尽艰危、并至死都不以为罪的思想进程,来全面分析和正确理解她最后的表态。一个在那黑暗的岁月里敢直面人生、正视现实的战士,一个在全民族精神最危机的时刻,在政治和思想路线上都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严肃态度和科学理解的革命者,一个在十年前就进入重重禁区探索真理,并用思想的火花显示了自己成熟的人,可能在一夜之间堕落吗?如果把她偶然的政治谬断视为本质,反过来把她十年如一日含辛茹苦、步步艰难所探索的真理的流露视为虚妄,这岂不是以假乱真吗……

第二,李九莲经过三年的观察和深沉的思索,识别了林彪之诈和***之冤后就与世隔绝了,先是为真理坐了三年零二个月的牢,后来是为了坚持真理被判了十五年刑。从第一次获释到第二次被捕前,这一年多又是在地处偏僻的矿区,并处于严密的管制和控制之下。在这种远离实际斗争和政治风云的环境中,再加上倍受摧残和蒙受耻辱的心情,能够要求她完全解开纷繁复杂的中国政治之谜而“洞察一切”吗?

李九莲历来不承认有圣人,超人,当然,她自己也就决不可能是圣人,超人。是的,按其革命本质、斗争方向和思辨能力而言,她至少能够在伟大的“四五”运动前后,完成对“四人帮”本质认识的思想飞跃而迸发出新的思想火花。而如果说她始终不能像当年识别林彪之诈和***之冤那样也识别出“四人帮”之奸,甚至有过与此相反的错误判断,那与其说是她的罪过,毋宁说是那些剥夺了她参与政治生活的权利,给她一点时间、有限的自由也要七折八扣的人们的罪过。至今按住李九莲1969年反林彪、为***鸣不平一案的人,自然会抓住这张王牌不放,其实这正如同拽住翅膀怪苍鹰:“你为什么不飞得更高一些呵”!一个农奴主在挖去人的眼睛后,还反过来责怪这个被强权挖去双眼的人,说:“你为什么不看清楚什么是大路,什么是沼泽?”……

第三,李九莲表态的时间,是在粉碎“四人帮”后才仅仅两个来月之后,新生活还刚刚萌发,还不清晰。对一个深陷狱中、与生活和社会远远隔开的人来说,是阳光,还是月光,不太了然。

而那个时候的现实,正是这样的:清查“四人帮”帮派体系的伟大壮举还没有开始。魔鬼还在接过新的口号,干着罪恶的勾当,他们改头换面,顽固地不肯退出历史政治舞台,陈腐依然抗拒并踞有一隅之地。“批邓”、“继续反击右倾翻案凤”的提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胜利成果”的提法,“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提法,“四人帮的极右实质”的提法,“四人帮是右得不能再右”的提法,以及个人迷信崇拜的种种表现,等等,这一切充满了报刊、杂志、电台、文艺作品。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还没有半点蛛丝马迹,镇压人民的元凶,还喜气洋洋混在革命干部的队伍中,满面春风地庆祝胜利,报刊上还经常看到这些丑类的尊容……

在这个大局虽定,却还龙蛇不分的特定时间里,李九莲这个全省闻名、拒不认罪的重要政治犯,会受到比平时苛严冷酷多少倍的待遇,坐过监狱的人是完全可以想象得出来的。这一切给她造成的错觉,无疑是她产生某些误断谬想的客观根源。而就主观而言,仅仅她的死罪状上拒“不认罪服法”这六个字,就足以说明这一切:

她的革命本质没有变。

她探索真理的坚定步履没有变。

她十二年前开始的思想进程的方向没有变。

如果,她能活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看到她本人步入社会以来,为之呕心沥血的一切都绽开了胜利的春花,她是会回过头来认识到这又一个“十月”的伟大意义而衷心地为之欢呼的……

世上并没有未卜先知的神仙,这一点完全符合李九莲生前的思想。李九莲也不是“先知先觉”,她完成对林彪的认识、识别,是有过程的,也花了前后将近三年的时间。她为***鸣不平,也并不是思想上一开始就固有的。可以理解,1966年运动刚刚兴起的时候,包括李九莲在内的任何群众都不会对林彪产生怀疑,当红卫兵看了《炮打司令部》的大字报之后。谁也不会考虑到***的冤枉……这说明,一个人尽管善于观察和思考,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作出正确的结论。

为什么要苛求失去自由、远离社会的李九莲,在粉碎“四人帮”后两个月的短时间里,就非得作出正确的判断和结论不可呢?认识错了,完全可以重新认识,根据李九莲的政治品德,她完全可以做到修正自己的错误认识。老一辈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其中包括超群的领袖人物,谁没有犯过一点错误?《共产党宣言》这一划时代的光辉文献,马克思、恩格斯也曾作过多次修改、补充,其中包括重大的修改。何况一个身陷牢狱、受尽迫害和折磨的女青年!朱毅以为,本来,承认林彪、“四人帮”是一丘之貉,就应该同时承认--李九莲反林彪的思想中也包含着反“四人帮”的因素;承认迫害***是林彪也是“四人帮”,就应该同时承认--李九莲同情***,就意味着反对“四人帮”。而在实际上,继林彪一伙之后,继续迫害李九莲,又第二次把她投入铁窗的,难道不正是“四人帮”一伙吗?

呜呼,以“错怪”为“恶攻”,以遭“四人帮”迫害者为“四人帮”追随者而枪杀之,天理何在?国法何存?

同类推荐
  • 走进格林童话

    走进格林童话

    本书对格林童话在德国的诞生追本溯源,捋清它在中国的特殊读者群--译者的不同接受与传播历程,分析研究由格林兄弟创建的“童话范式”,并深挖儿童文学背后更深层的秘密,拓展儿童文学理论研究的学术空间,促进儿童文学研究的深化,重新架构儿童文学理论风景,提升儿童文学理论研究的地位。
  • 沙郡年记

    沙郡年记

    追逐融雪中动物的足迹、阅读橡木年轮的历史、倾听大雁迁徙的长鸣……在这部作品中,奥尔多·利奥波德描述了自己在远离现代生活的简陋乡舍中的所见所闻,以及他在美国大陆各地的游历经历。在此过程中,他也持续思索着人类与他们生存其上的大地之间的关系,试图重新唤起人们对自然应保有的爱与尊重。
  • 我的天堂

    我的天堂

    来自现实的苏州的文学报告,它密集而动情地传递报告了苏州改革开放以来的深刻变化,文学地表现了苏州人在现代生活中勇于革新创造的精神和聪明务实的性格力量,是现实苏州的很好文学读本。
  • 宋词三百首(中华文化书系)

    宋词三百首(中华文化书系)

    本书主要包括:晁补之、晁端礼、陈人杰、陈与义、戴复古、范仲淹等。
  • 守望精神

    守望精神

    《守望精神》是由郭运德编写,《守望精神》共分3个章节,旨在警示国人,大力提倡读书。具体内容包括《历史遭遇娱乐潮》、《打造文化产业的菱形结构》、《尴尬的文艺批评》、《从风光到文化的深刻置换》等。该书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热门推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婢女皇妃

    婢女皇妃

    正剧版她身负细作之命,深入虎穴,步步为营,苟且偷生。从深宫六院最卑微的婢女到冠宠六宫最高贵的皇妃。她行的谨慎,做的小心。一次意外,让她得遇命中良人,却也由此踏上不归路。是与心爱之人双宿双栖,还是继续背负国家使命,以一己之命求得半世太平。且看一代婢女皇妃,覆手天下。恶搞版唉人家只是一个小小的细作,出征未捷身先死。没等执行任务,就被半路截杀。为了报恩,只能做贴身丫头。是别人非要喜欢自己,为什么要无情把人家逐出府?叹人家长得漂亮也是错,报恩救主,不幸被俘。还要当别人的六房小妾?还要和妓院花魁学习驭夫术?难道皇宫里面有妓院?呜~呜~人家只不过是错认皇上,和皇上完了一回过家家吗!为什么又是夜黑魅影飘啊飘的吓人家?又要和下毒高手斗智斗勇?还要抢人家的夫君?哼皇上視女人如衣服,奴家可是身怀几重绝技。为了怕皇上辛苦,奴家决定:不做妾,要做就做您的正牌皇妃。专职替您收衣服。
  • 穿越:庶女谋略

    穿越:庶女谋略

    一朝穿越,父母双亡,家道败落。她被自称表姨母的人带回了候府,从此寄人篱下。她如履薄冰,谨言慎行,只求安稳度日。可候府上下各人各怀心思,对她俱是充满敌意,一个个想要谋其性命。为求自保,她不得不还以颜色。谁知却因此遭来更多人的嫉妒与陷害。本着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的生存原则。对想要欺负她的人,她绝不心慈手软。可谁知,侯爷夫人见她花容月貌,使出万般手段逼迫她嫁给她的傻子儿子。为了摆脱她的摧残,她答应代侯府嫡女嫁给燕王府那个死去的世子爷。******花轿临起,京城第一才子手执羽扇临风而立,“姑娘,你当真愿意嫁给一个死人为妻么?”“花轿已上,还能有假么?”******王府大门口,皇太孙冷然地挡住她的去路,“只要你愿意嫁给本宫,我立刻去求皇爷爷赐婚。”倏地,一道颀长的身影蹁跹的出现在他们眼前,长臂一捞,她整个人跌落他的怀中,“太孙,抢人也得有诚意,那就是趁早,而不是等在拜堂之时。”******
  • 独家钟情:带着婚约闯心房

    独家钟情:带着婚约闯心房

    她只是一个图书馆员?错!不仅仅吃定军长,搞定一片区的黑白道,还能轻而易举名利双收,大获广电局好评。追求爱情,勇闯军长心房的路途中,如果再出现一位志同道合的伙伴,开一家火锅店,那才到了称霸全场的时候!正是真爱无敌,爱上便不要错过。
  • 生存的逻辑

    生存的逻辑

    《官家定律》《灰色生存》作者再掀文化历史波澜。官场大咖粉墨登场,社会小人物夹缝求生。朱元璋PK朝廷官员:一手铁血剑,杀得六部全军覆没;一手百姓牌,支持底层民众越级上访。守库小兵PK皇权:如何在监管重重的银库重地盗取官银,偷得朝廷亏空九百多万两?盛宣怀PK胡雪岩:最著名的红顶商人在官场和商场的全面战争。封疆大吏PK京城小官:李鸿章、曾国藩等大官如何栽在小小书吏手里?官府PK土匪:只要你不在我的地盘犯事我就当看不见的官匪默契。地方官PK老百姓:一次大规模的官民对战是如何发生的?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决定性转折:斯大林格勒战役(上)

    决定性转折:斯大林格勒战役(上)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转折点。苏德战场上规模空前的决定性会战。苏德战场最为惨烈的一场战役。
  • 致命情人:美男总裁不好惹(大结局)
  •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2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2

    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在这段被后人称之为春秋战国的550年间,那些空前绝后的伟大人物和传世经典井喷似的涌现:孔子述《论语》、孟子写《孟子》、老子写《道德经》、墨子写《墨子》、孙子写《孙子兵法》、鬼谷子写《鬼谷子》、韩非写《韩非子》……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石,四书五经铸造了后世中国人的价值观,春秋五霸开创了谋略计策的典范,战国七雄构建了现今中国版图的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