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76600000012

第12章 铁窗铮骨(2)

综上所述,被告李九莲,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其罪行严重,活动嚣张,民愤很大,态度顽固。为了巩固无产阶级专政,保卫批林批孔运动,维护社会秩序,打击阶级敌人的现行破坏活动,现根据党的政策,依法判处被告李九莲有期徒刑拾伍年,剥夺政治权利五年。如不服本判决,限接到判决书之次日起,十天内,向我院提出书面理由,上诉于赣州地区中级人民法院。

兴国县人民法院(章)1975年5月30日

全南县人民法院刑事判决书

(75)全法刑字第26号

起诉机关;全南县公安局

罪犯:朱毅,原名朱民盛,男性,现年三十岁。家庭出身(未定),本人成分学生。大学文化程度,汉族,系湖南省武岗县人。现家住赣州市南门外牛岭居委会。捕前系共大全南分校教员。无前科,现在押。罪犯朱毅现行反革命一案,业经本院审理完结,现查明:

现行反革命分子朱毅出身于非劳动人民家庭,资产阶级思想严重,在批林批孔运动中,于1974年4月间,公然对抗中共中央关于批林批孔的指示,擅离职守,窜到赣州,站在资产阶级反动立场上,利用现行反革命分子李九莲案件,煽动不明真相的群众,于1974年4月26日为首策划组织“赣州地区李九莲问题调查委员会”,竭力为现行反革命分子李九莲翻案。

自非法组织“李调会”成立之日起,至1974年10月29日强行解散止,曾在赣州公园架设广播,主办《野草》、《战旗》、《动态》等刊物。亲自起草《众手掀翻独霸天》、《九吐心》、《静夜扪心录》、《调委会和她的群众运动》、《告全省人民书》等反动文章,进行反革命宣传,恶毒攻击我党和社会主义制度,恶毒攻击无产阶级专政,反动气焰十分嚣张。在朱犯的策划和煽动下,先后七次组织人员赴京,在京张贴为李九莲翻案的标语,破坏首都秩序。同时,还先后冲击赣州地委扩大会议,绑架扣押地委领导同志,围攻兴国县委、县武装部、县公安局的领导同志,冲击兴国县看守所,冲击地区政法机关,殴打公安司法干警,抢占地委交通工具,犯下了一系列严重罪行。严重地破坏了批林批孔运动,破坏了安定团结,破坏了抓革命、促生产的顺利进行。

当江西省委三令五申指示解散“李调会”非法组织时,对朱犯做了许多教育工作,朱犯均不听劝告,仍执迷不悟,继续坚持反动立场,为非作歹。在审查期间,不但不老实交待罪行,反而继续攻击我无产阶级专政,辱骂对其审查的人员,并以“绝食”来对抗审查,反动气焰十分嚣张。

上述事实,经审理查明属实,证据确凿。本院认为:现行反革命犯朱毅,在批林批孔运动中,一向坚持反动立场,为现行反革命分子李九莲翻案,为首策划组织“李调会”,大肆进行反革命活动,犯下了一系列严重罪行,造成了严重后果。且经多次教育,仍坚持反动立场,执迷不悟,继续为非作歹。情节严重,民愤极大,实属顽固到底的现行反革命分子。为维护社会治安,进一步巩固无产阶级专政,促进安定团结,保障“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群众运动的顺利进行,根据党的“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政策,依法从严判决如下:判处现行反革命犯朱毅有期徒刑贰拾年,剥夺政治权利五年。

如不服本判决,可在接到判决的第二天起,五天内向本院提出上诉状,上诉于赣州地区中级人民法院。

全南县人民法院(章)

1975年12月12日

1975年5月,以后来在中央搞“两个凡是”的那个人兼部长的公安部党组,讨论批准了赣州地区公安局的报告。被王洪文、张春桥定性为“右倾翻案复辟”典型的李九莲案件,和“赣州地区李九莲问题调查委员会”的“反革命”性质,终于被最高当局钦定了。

江西省政法领导小组,为公安部批复后的这个报告发了专案通报。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朱毅低估了那张网的能力。“调委会”的主要成员再跑,也跑不出如来佛的掌心。在他被捕之后,一个个地请君入瓮。继李九莲与他被判刑,仅仅在1976年“四五运动”前后,被推上审判台、正式判刑者就有十五人。对朱毅来说,十五个人里,完全出于他意料之外的,只有一人,那便是钟海源。

仿佛是命运特意要安排这位女性进入这个故事里,与曾昭银那个六尺须眉男子作一比较:一个接到李九莲的“反革命匿名信”后,“立场鲜明”地交出去了;一个收下朱毅的一包“反革命宣传材料”后,隐匿不报之外,反将自已交了出去。

在她的那间小屋里,钟海源起草了几份传单《最最紧急呼吁》、《强烈抗议》、《紧急告全市人民书》。写了,又自己刻,自已印。没有油印机,就将蜡纸铺在地上,上面用软布使劲抹,几张,几十张,几百张。也许,这一切,都是在深夜,她丈夫与女儿大梦沉沉时,她才进行的;也许,当进行这一切时,泪花,还有额头上的汗花,扑簌簌地掉在了蜡纸上,和进了油墨,渗入了传单。还掉在地上,化成了一滩滩的湿迹……她边干,边想了些什么呢?

她一定想到了李九莲,这位与她素昧平生、不曾谋面、却让自己无比敬重的女性;

她一定想到了“调委会”,它是个非官方承认的组织,它是个谋不到一分钱私利的组织,却像磁铁一样,吸引了上百名干部、群众为它呕心沥胆地工作,像火把一样,在整整七个月里,烧热了几十万赣州人民的心胸!如果我们的人民,都能似这样被某种真理所激励,被某个理想所召唤,我们的国家,该有多么伟大的力量,将能创造出多少令世界震惊的事情。可是在那时,为什么一个处处号称“人民”人民政府,人民交通,人民铁道,人民银行,人民币,人民日报,人民解放军,人民公园,人民广场,人民大道……乃至国名也叫“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却要人民在精神上跪着,一旦站了起来,它竟如此凄惶,如此从上到下,处心积虑地要扼杀人民的思索,人民的声音呢?这表明它的强大,还是表明它的虚弱?

这显示着它的年轻,抑或是显示了它的古老?

钟海源更一定想到了朱毅,想到了他的难言之隐。

月亮与星星有难言之隐吗?

太阳对江河有难言之隐吗?

春风与草木有难言之隐吗?

母亲对儿女有难言之隐吗?

在爱的博大疆土上,应该没有隐衷的影子。若说还有的话,那不是爱快要凋零了,就是爱之履尚未征服的最后一冠雪峰,爱之热尚未融透的最后几枝冰棱……

于是,与曾昭银的比较,便如此富有戏剧性--

她决心要融化最后的几枝冰棱,哪怕为此要耗尽自己的全部心血;

她决心要征服最后一冠雪峰,哪怕在峰顶之上自己一跌再也没有起来,刹那间,一闪的只是映着皑皑白雪的红梅般笑靥……

钟海源,不是不知道周围出了犹太,她还是领着几个也在“调委会”工作过的女性一起上街了。起初,公安局也并非没有动恻隐之心,几个区区小女子,既非头,又非脑,上有老,下有小,一个家全靠她们铁箍般地维系着,抓她们何必呢?

事后,公安局一位负责人曾说:

“我们就是想把她们从泥坑里拔出来,不想拔的话,就会叫便衣去。没派便衣去,派了穿警服的去,是要正告她们:我们已经知道了,你们几个娘们放老实些,赶快回家带孩子去……”

在赣南剧院门口,钟海源撒出了传单。她站在楼廊之上,身上依然是那件苹果绿的春秋衫,脸神凛然而又坚毅,恍如一尊青铜雕塑,只是手一回回地高扬着。传单犹如一群白鸽般地飞上天空,又柳絮般悠悠地落下来,它们告诉一街纷纷抢拾的群众:朱毅逮捕了!调委会取缔了!只是李九莲的精神,还飘在传单上,仍将屹立于小城里!

此时,尚不很要紧,只是叫她去办“学习班”。在“学习班”里,她不给对方一点面子,居然拒绝检查。她自己又上一层“楼廊”--逮捕,来执行时,她就是不肯将双手伸出来戴上手铐,一直与警察推推搡搡,直到其中一个姓唐的过来,对她说:

“朱毅当过我的老师,我不会与你过不去的,我们也是奉命行事,你看……”

她这才一动未动地戴上了手铐,给了这个朱毅昔日的学生一回面子。

值得注意的是,钟海源等七人被判刑,是紧接“四五运动”遭到镇压之后。那段时间,在赣州,报纸上,广播里,领导者们的报告里,审讯人员们的斥责中……如同打了一剂肾上腺素,一切都亢奋起来:“你们为现行反革命分子李九莲翻案,你们否定和推翻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性质与天安门广场反革命事件有什么两样?”一类的舆论甚嚣尘上。钟海源等七人,显然被视作了天安门广场上的那个“小平头”,她被判处有期徒刑七年。

不要以为官方将小小赣州的一泓活水,与远在几千公里之外的天安门广场上的一片汪洋联系起来,这未免太唐突,大急功好利了。不,客观地说,是钟海源,第一个道破了这其中的某种联系。

1976年4月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撤销邓小平的党内外一切职务,一时间,他被官方的舆论称作“中国的纳吉”。与此同时,穿着藏青的毛式服装,不露锋芒,处事稳重,后来在中央搞“两个凡是”的那个人,已有扶摇直上九霄之势。

在监狱里的表态会上,刑事犯们、政治犯们,以拉锯一般机械、重复的语言,或有气无力,或激昂慷慨地声讨天安门广场“反革命事件”之后,钟海源从容地说了这么一句:

“华国锋不如邓小平!”

这方面的反应总是异常敏捷的。

1976年5月3日,赣州市人民法院以(76)特刑字第14号判决书;5月28日,赣州地区中级人民法院以(76)上字第27号刑事判决书,认定被告人钟海源犯有“现行反革命罪”,处她有期徒刑十二年,剥夺政治权利三年。

就因为这一句话,仅仅八个字,钟海源被加了五年刑!

无怪乎那时中国的大人们总是这样叮嘱孩子:

“在外面讲话,你可千万要当心……”

1975年5月20日,李九莲在兴国县看守所开始了绝食。

绝食之前,她写下一份这样的文字--

投降书

不知何人,劝我投降,似真似假,为此写这投降书。

是的,我有“罪”,我的“罪”就是为党出过力,效过劳,动过太多的脑筋。“真理”,是个美丽的字眼,吸引了无数的青年人,我为它献出了自己的一切。反潮流,是马列主义的原则,我做到了不怕坐牢,不怕杀头,不怕开除厂籍,不怕解除婚约……凡真理,都有三种遭遇:用得着时,便捧为至宝,用不着时,便贬为粪土;非但用不着而且有害时,就像狗一样关进笼子里。这就是现实,这就是真理的遭遇。

谁准备用真理的花环装饰自己,谁就得同时准备用粪土包裹自己纯洁的灵魂。

这份《投降书》,实际上是一份绝命书。

它以蝇头般的小字,写在一张皱皱巴巴的手纸上。写好后,李九莲将它藏在自己布鞋的面壳里,是在她判刑后,被押到珠湖劳改农场,在一次年终对犯人的大搜查中发现的。

李九莲厌倦了失去自由的日子吗?

从二十二岁起,她的青春,就被掷弃在社会的一个最阴暗角落里。她的后脑就被刻上了政治威权所最不能容忍的反骨。然而,她的心灵,犹如一只晨光里扑楞楞的小鸟,从来没有停止飞翔,从来没有停止过歌唱……

1969年5月1日,是李九莲在监狱生活的第一夜。

此夜,望着铁门,铁窗,窗口上不时划过的刺刀的寒锋,还有囚室里通夜不熄的昏黄灯光,灯光下一具紧挨一具、只好弯起虾腰的身子,墙壁上因为拍打养得肥硕的蚊子、跳蚤所擦下的一痕痕血污,隔壁,传来有人翻身时带动的脚镣响声……她彻夜未眠。她觉得要为自已由此开始的地狱之行,写一首诗,此诗便是她在地狱里的天堂--

不要停止歌唱,姑娘,

你的歌声似眼泪似鲜血,

滴进了我的心坎。

你悲愤的低诉,

抚摸着我心灵的创伤。

你呻吟的颤音,

牵扯我的惆怅……

不要停止啊,姑娘!

你的歌声似同情似黎明,

吸引着我的心声。

失去了你的声音,

我将无所依傍;

失去了你的声音,

我将孤寂凄绵……

李九莲忍受不了牢狱里非人的虐待吗?

第一次坐牢,一些看守变着法儿折磨她,污辱她,最后竟也无可奈何地说:“24号,24号,要怎样才会使你老实些呢?”

第二次坐牢,她依然一副铁骨,数次对审讯人员说:

“不要忘记,你们头上戴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徽!你们一定要为这个政府取信于民,才对得起党和毛主席对你们的委托和信任,才对得起人民对你们的委托和信任……”

李九莲为什么要舍命而去呢?

几乎在写《投降书》的同时,她还凭记忆录写了臧克家的一首诗--

宇宙这样宽大,

却容不下一条身子;

天地如此广阔,

思想却无处安放。

只好抱着贞洁去追踪彭咸,

带一颗眷恋的心跳下了汨罗江……

(生命就是这样,

不能去碰死僵冷的社会,

就只有碰死在它的身上!)

汨罗江的水

为诗人流了二千多年的清泪,

到如今,上官令尹

依然在人间充沛……

括号中的三句诗,原诗中并没有。李九莲加上去的这三句诗及原诗,是她当时内心煎熬和思想斗争的写照。

也许,她觉得了自己的无能与渺小。她讲了那么多,写了那么多,就是面对的是墙壁,那墙壁也会有个回音。可她面对的是一个“逻辑”,一个大理石柱般刀劈不进、水浇不上的“逻辑”你反林彪吗,林彪当时是党中央副主席,是毛主席亲自选定的接班人,你反林彪就是反对毛主席。你否定“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吗,可它成绩最大、最大,缺点最小、最小。你追求真理吗,可“假的就是假的,伪装必须剥去”,阶级敌人总是打看红旗反红旗……“三查”运动时,她被这个“逻辑”碰得头破血流,“批林批孔”运动时,她又被这个“逻辑”碰得头破血流。它真是包赢不输,天衣无缝,它真是豪夺强取,处处进逼。无路可走的她,唯有以死,来表达自己对这个力透强权意志的“逻辑”的最深刻怀疑!

也许,她看出了自己的悲剧。

她心中,曾有一个矗立着灯塔的美丽小岛,她想沿着一条风涛滚滚的河道,去寻找它的橙黄与葱绿,去呼吸它的宁静与清新……现在,她明白了,在自己启程之前,灯塔已经倒坍了,小岛则沉进了水面之下,现实世界中将不存在这样一个美丽的地方,能够收容自己的爱情,而一切地方只能践踏自己的虔诚!

它只能存在于梦幻之中,那自己便去梦幻之中寻找它。死比生容易,生命一旦像颗流星划过未知的、但却是新鲜的茫茫夜雾,横亘在面前的,不就是一片无边无际的梦幻世界吗?

李九莲开始绝食了。过了几天,即5月29日,是她被宣判的日子,监所报告法院,她因为绝食人已经昏迷,法院坚持昏迷了也得宣判。又过了五天,她仍在昏迷状态之下,由兴国看守所,押送到设在赣州的江西省第二监狱。

为了动员李九莲复食,监狱派了一个叫张兰、因贪污问题而入狱的女犯,与她同一号子。当然视此为狱方对自己的信任,为了这绿豆芝麻大却又来之不易的信任,张兰的嘴皮,几乎整日里水浪般波动,可所有的话,都像几掬泉水引进了热风灼人的沙漠,顷刻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倒在铺上、形消神黯的李九莲不为之所动,昏迷中的她,仿佛所有的听觉都麻痹了,萎缩了,只有张兰的一句话,不知被她哪根飘忽的游思,一下迅疾地给逮住了:

“绝食不那么容易,人其实是很贱的东西,不会饿几天就饿死的,除非是断水。没听人讲过吗?狗可以七天不吃食,但不能三天不喝水……”

同类推荐
  • 感悟·独白卷(读者精品)

    感悟·独白卷(读者精品)

    风靡全球的真情故事,感动一生的纯美阅读;润泽心灵的饕餮盛宴,惠泽精英的成功启示;突破困局的导航明灯,缔造成功的内在密码。最纯美动人的励志佳作,无可替代的生花妙笔,展现励志美文顶尖力量,最憾动心灵的饕餮盛宴,最荡气回肠的励志大餐,最酣畅淋漓的悦读。一则则故事,催人奋进,帮你梳理纷乱的思绪,找到人生幸福的密码;一篇篇美文,怡人性情,为心灵注入勇气和力量,带给你爱和希望。一部相伴一生的心灵圣经,一掬滋润心灵的智慧甘霖,在阅读中收获真知与感动,在品味中得到启迪到智慧。
  • 中国文学名著全知道(超值金版)

    中国文学名著全知道(超值金版)

    当你在唐诗中感受运转不息的生命之力和千姿百态的生命节奏;在宋词里体会清新浪漫的意境美学和缠绵绮靡的人生情感;在元曲里领略苍茫寥廓的宇宙意象和风流倜傥的浪子情怀;在明清文艺中读懂色彩斑斓的人世画卷,那么你的语言水平,你的意境格调,中国文学从诗经、楚辞、先秦散文、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以至明清小说,你的思想情操都会得到升华。构成了一卷几千年中华文化的发展史。总有一天,你会徜徉于优美的文化典籍中欲罢不能,你会陶醉于中国最精华的语言中并能将其运用自如。这就是名著的力量
  • 月光下的人生

    月光下的人生

    948年6月,影响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年轻的读者。他的诗文“语言洗炼”“文笔秀丽”,爱国家。尤其是他那无悔的一生,是一部活生生的人生教科书。他一生追求真理,寻找光明,毛泽东同志曾高度赞扬了他的这种民族气节。,爱人生,平凡而又高尚。他虽贫病交加,朱自清的诗文,表现出他对黑暗时局的强烈不满,对现实人生的深沉思考,对光明未来的殷切期待,却在抗议美国扶植日本和拒绝接受“美授”面粉的宣言上签名,能给人以美的愉悦,情的感染
  • 新月集(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新月集(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它的特殊的隽永的艺术魅力,一幅梦想现实交织的绚丽画卷。勾起了我们对于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诗人生动描绘了儿童们的游戏,把我们带到了一个纯洁的儿童世界。诗集中,一首母爱与童真的不朽乐章,巧妙地表现了孩子们的心理,以及他们活泼的想象。本书是一部诗坛圣者的巅峰之作,新月集(The Crescent Moon,1903)主要译自1903年出版的孟加拉文诗集《儿童集》,也有的是用英文直接创作的
  • 人一生不可不读的120篇哲理美文

    人一生不可不读的120篇哲理美文

    许多人为领悟人生哲理费尽心机,殊不知一滴水里蕴涵着大海,一句话中蕴藏着博大的智慧。一本好书可以滋润你的心田,一篇美文也可以让你感受到阳光的温暖。
热门推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伊利亚随笔

    伊利亚随笔

    堪称十九世纪英国文学的瑰宝。在这些随笔中,《伊利亚随笔》荟萃了英国著名作家查尔斯·兰姆最出色的随笔作品,兰姆以“伊利亚”为笔名,从日常作息、家长里短切入,将平生感念娓娓道来;随笔主题既与兰姆本人的独特经历水乳交融,又浸淫于广阔深挚的人道主义氛围,纤毫毕现地展示了英式随笔的至高境界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世纪留言

    世纪留言

    这本书的内容大体围绕着以世纪末文化和文艺思考为中心展开。“世纪留言”这个题目是出版社想出的,是由于这名字有点“苍老”,而作者则还不愿就此开始“苍老”。论辈分,但若从另一个含义上看,它是“世纪”的留言,而不是本世纪中某“人”的留言。这样,也就释然。这个世纪“留言”给后业者的
  • 侍妾闺门札记

    侍妾闺门札记

    一朝穿越的欢娘栖身专门为达官富贾提供妾侍的瘦马馆,天生注定成为承欢人前,献媚枕畔的妾,却扭悲为喜的宅内奋斗。--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沃尔玛零售业真经

    沃尔玛零售业真经

    沃尔玛对许多人来说已经不算陌生了。它在1990年超过位居美国折扣百货业龙头10年的凯玛特(K-Mart),成为美国最大的折扣百货连锁公司;1991年超越自二战后即名列全美第一的老百货业盟主西尔斯(Sears),坐上了全美零售业的第一把交椅。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常德传论中国企业之道

    常德传论中国企业之道

    该书主要阐述和记录了青岛港总裁常德传多年来对中国企业管理的经验和感悟。青岛港把儒家文化、企业文化与对世界的认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在书中做了详细介绍,不失为汇集中国管理智慧的好书。
  • 做人三到:眼到、口到、心到

    做人三到:眼到、口到、心到

    许多人一生最大的弱点是不懂得做人之道,不懂得如何将做人之道融入做事之事,所以他们很难获得人生的幸福,更难获得人生的成功,而改变这种弱点的最有效方法就是---独具慧眼,能说会道,学会用“心”。《做人三到》从眼到、口到、心到三个方面让你做一个成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