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74500000038

第38章 艺术形象和艺术典型(6)

其次,艺术家在他的整个创作过程中,从艺术积累,到艺术构思,到艺术传达,始终伴随着强烈的情感体验活动。可以说,没有一个艺术家在创造艺术形象的时候,不是充满着激情的,不为他的人物燃烧着强烈的爱和恨,悲和喜,哀和乐。不然,他所创造出来的形象不会感人。苏联作家富尔曼诺夫曾经说到他创造夏伯阳这一典型时,寝食不安,坐卧不宁,无时无刻不在想着他,为夏伯阳“度过了很多失眠的夜晚”,而当写完了这个小说的时候,“我仿佛离开了亲爱的好友,剩下了一个人。我感觉自己象个孤儿”。《被侮辱与被损害的》的作者陀思妥也夫斯基说他最幸福的时候是同他自己亲手塑造的人物共同生活着,“我热爱他们,与他们同欢乐、共悲愁,有时甚至为我的心地单纯的主人公洒下最真诚的眼泪”。据说,巴尔扎克在写到高老头的死时,自己感到身体很不舒服,有人甚至想给他请医生来;而福楼拜在写到包法利夫人服毒自杀时,也感到自己嘴里有砒霜味。请看,这些艺术家对他们的人物倾注着多么深厚、多么热烈的感情呵!最近话剧《陈毅出山》的作者丁一三同志说:“我不知道别的同志为什么要搞创作。我自己,渐渐地明白,就是要抒发我的感情。现实生活,使我的感情、心灵受到震动,我就要抒发出来,以感染别人。”这些话作为科学理论,是否完全精当,还可以研究,但是,起码包含着部分真理。从丁一三同志的这些话,我们可以了解到《陈毅出山》中的几个典型人物为什么能够比较强烈地感染观众的一部分原因了。艺术家在观察、比较、研究、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人物时,总是从自己的情感经验出发,去体味人物的心理,只有这样,才能开辟一条深入了解人物心理的道路,才能打开人物的心扉。艺术家只有和他的人物进行感情交流,才能挖掘出人物的内在本质,才能把人物写得有血有肉,真切感人。艺术家在观察对象的过程中,不但能够发现人物内心最崇高的感情,并且常常被这种感情所燃烧;而只有自己被燃烧,写成的作品才能燃烧别人。艺术家在进入形象塑造阶段时,他总是把自己的生活经验放在他所创造的人物身上,并且常常从自我出发,对人物的思想情感进行体验,体验的结果:“我就是”。这就是说,艺术家必须设身处地地去体验人物的思想感情,并且把自己的体验和经验也熔进形象中去,甚至把自己生命的一部分也放到形象中去,就像母亲孕育一个婴儿,这样写出来的形象才能真切,甚至你能感觉到他的体温,听到他的呼吸,体味到他一举手一投足所表现的内心感情的变化。艺术家在塑造形象时差不多都是如此。鲁迅在写到阿Q坐牢时,曾想让自己也去坐两天牢,以便体验人物的情景。托尔斯泰写到安娜决定抛弃自己的丈夫,又偷偷跑到以前住过的房子里与儿子见面的情节时,他很多次回到自己旧家里去体验。的确,如果自己不体验一番,哪能把经过自己痛苦孕育出来的人物写得真实生动?在艺术创作过程中,艺术家的情感体验的炽热程度,是科学家在科学研究中不能比、也不会有的。艺术家要把自己的感情着魔似的倾注到人物身上。巴金说:“我写梅、写瑞珏、写鸣凤,我心里充满了同情和悲愤。我庆幸我把自己的感情放进了我的小说,我代那许多做了不必要的牺牲品的年轻女人叫出了一声‘冤枉’!”在真正的艺术品中,人物感情的每一个部分,都被艺术家的心灵抚摸过,体验过,这样写出来的人物,这样的艺术品,怎能不感人呢?

总之,艺术家寄托在人物身上的感情和被描写的人物本身的感情融合在一起,就构成艺术形象的情感因素。

但是,另一方面,艺术形象又绝不仅仅包含着情感因素,而是同时包含着认识因素。在艺术形象的创造过程中,情感始终是与认识(从感性到理性)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譬如,情感和感觉、知觉、表象要紧密结合。因为在艺术中,情感绝非抽象地存在着,而是与感性客体联系着,与感觉、知觉、表象交融着。这是由艺术作为一种审美活动的本质所决定的。审美对象总是呈现为生动直观的个别形态,而且也只有审美对象的这种个别具体生动直观的可感性,才能引起感官的快感,并由此进而发生美感,造成愉快的情绪,引起情感上的感动。如果完全脱离事物的感性客体,与感觉、知觉、表象隔绝开来,那么情感也就无所附丽。同时,在艺术的审美活动中,感觉、知觉、表象也是以情观物的结果,其中渗透着情感因素。总之,情感与感觉、知觉、表象等感性认识因素是紧密融合在一起的。陆机说:“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文赋》);刘勰说:“原夫登高之旨,盖睹物兴情”,“情以物兴”,“物以情观”(《文心雕龙·诠赋》),这就是讲的情感与感性认识因素的结合。王夫之说:“情中景,景中情”,“景以情合,情以景生”,若“裁分两撅,则情不足兴而景非其景”。有的同志解释说:情以景生的“景”是客观感性事物;情中景的“景”则是与情感结合的表象的景,这是很有道理的。在艺术形象的创造过程中,情感与表象等感性认识因素的确是这样紧密结合的。

情感不仅与感觉、知觉、表象等感性认识因素相结合,同时还与理性认识因素相结合。中国古典美学中经常讲“理在情中”、“情理结合”、“理以导情”、“礼以节乐”等等,就是讲的艺术形象之中情感与理性认识因素相互融合的关系。因为在艺术的审美活动中,情感虽然不脱离审美对象的感性因素,不脱离感知和表象;但是又不能仅仅停留于感知和表象,它的根基还须建立在审美对象隐藏着的本质方面。审美认识本是现象与本质、形与神、感性与理性的高度统一,审美感情也必然深入到本质、理性因素之中去。具体地说,审美感情之中虽然不能不具有对于审美对象生动直观性的感受和感动,但是,却又比这种对于生动直观性所发生的感受和感动具有更多的更深刻的内涵和意蕴,——审美情感一旦与审美认识中的理性因素相结合,就把那种生动直观性的感受和感动大大深化了和升华了,使之变为心灵的愉快、理智上的满足,这样的审美感情也就具有了坚实的理性基础。

关于艺术形象之中审美感情与审美认识的理性因素相结合的问题,往往容易被忽略,而只注意了审美感情与审美认识中的感性因素的关系。这当然是有一定的客观原因的。因为,直观印象的确在审美欣赏和艺术创造活动中具有比较普遍的和显著的作用。审美对象的鲜明响亮的外表容易引人注意,迅速触动感官和情感,激发出明显的快感。色彩绚丽的鲜花容易使人觉得娱目,鸟鸣、铃声容易使人觉得悦耳,美的容貌风姿也容易使人一见倾心。但是,如果对于这种美感经验不加分析,以为美感仅仅限于这种“娱目”、“悦耳”和“一见倾心”,而忽视美感中的理智因素,便会陷入片面性。实际上,这种“娱目”、“悦耳”、“一见倾心”之中,免不了理智判断,或是早已筹思于前,或是仍然浮想于后。而且,这种似乎只与审美对象的感性因素相联系的直观性,终究是受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形成的美的观念支配的,这种包含着理智因素的美的观念有时往往不够明确,不够确定,一旦遇到现实中美的事物正符合于自己的美的观念,于是理智顿然得到满足,心灵无限愉悦。正如鲁迅所说:“灵府朗然,与人生即会”。至于对那些较为复杂的美的现象(如人的性格之美)产生审美感情,就更需要多方面的了解,认真思考才能获得,也就是说,就更需要与理智因素相结合。因为性格美不是以刹那间的外表印象取胜,而是需要更多的理性思考。雨果的《巴黎圣母院》中有两个具有性格美的人物形象,一个是年青貌美的吉普赛少女爱斯梅哈尔达,另一个是驼背丑陋的敲钟人加西莫多。对于前者的美易于领会,审美感情很容易产生,因为审美对象的外表与实质是协调一致的;对于后者的美则无法简单地领会。显然不可能单凭直观印象,而是必须依靠理智,深入这个形象的内在本质,才能产生深刻的审美愉快。

综上所述,很明显,艺术形象中的审美情感是必须与审美认识结合在一起的。既与认识中的感性因素相结合,又与认识中的理性因素相结合,而且后一方面尤其重要。因为,艺术形象中的情感总是以理智为基础,并且总是需要理智的规范和引导。如果情感没有理智基础并且失去了理智的限定、规范、控制和引导,那么它就会处于没有社会根基的不确定不明确的朦胧、浮游状态,或者降低到情绪本能的水平上去。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古典美学中关于“理以导情”、“礼以节乐”的思想,是十分深刻和具有重要价值的。

艺术形象作为意象与物象的统一

前面我们曾经说,在艺术形象的创造过程中,艺术家以形象思维的方法,首先把大量的具体生动的感知、表象材料,加工成为初步的偏重于感性形态的形象观念;然后再进一步加工成为感性与理性、现象与本质相统一的意象,同时,这种意象也包含着浓厚的情感因素。意象的形成,这是每一个艺术形象创造过程中必须经过的十分重要的阶段,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我国古典美学中常常讲“意在笔先”,那所谓“意”,就是在艺术家头脑中形成的“意象”。作画、赋诗、写戏,创造任何艺术形象,都必须首先在意识中形成清晰的、呼之欲出的意象。画家要画竹,就必须首先“胸有成竹”,即形成竹的意象,如苏东坡所说:“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以欲画者,”画家要画马,也必须首先“胸有全马”,即形成马的意象,如罗大经所说:“大概画马者,必先有全马在胸中,若能积精储神,赏其神骏,久久则胸中有全马矣,信意落笔,自然超妙。”戏剧家写戏,创造戏剧形象,也必须先形成人物的“全形”,即人物的意象,如李渔所说:“如造物赋形,当其精血初凝,胞胎未就,先为制定全形,使点血而具五官百骸之势。”

当然,意象也不是只存在于艺术创造活动中;在科学活动和其他理论思维活动中,也会有意象的产生。但是艺术创造活动中的意象却有自己的特点,这表现在:第一,艺术中的意象必须始终保持其具体可感的感性个别形态,在个别中见一般,在感性中见理性,在现象中见本质;第二,艺术中的意象必须始终饱含着浓厚的情感;第三,艺术中的意象必须保持对象完整的形态。关于第一和第二两点,实际上在前面已反复论述过了;现在只着重谈谈第三点。所谓保持对象的完整的形态,也就是苏东坡讲的“成竹”,罗大经讲的“全马”,李渔讲的“全形”。在科学活动中,不一定要保持对象的完整的形态,科学常常把对象分解开来进行认识,犹如庖丁解牛那样。牛在庖丁那里是作为科学的对象,而不是作为艺术对象而存在。而作为科学的对象,就要求庖丁“目无全牛”。但是,艺术家却相反,要创造艺术形象,就必须“目有全马”,“胸有成竹”,即形成事物的完整的意象,而不是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的意象。当然,这里的“全”和“完整”,也不能作机械的形而上学的绝对的理解,不能要求艺术创造中的意象毫无遗漏地把对象身上的一切全都反映出来;而是应该把艺术意象的“全”和“完整”理解为有机的艺术整体,这个有机的艺术整体,只能表现出对象的根本的主要的特征,表现出那些具有典型意义的特征,从而形神统一,虚实结合,收到举一反三,以一当十的效果。例如,艺术家要构思一幅关于龙的绘画,在他脑子里创造龙的意象时,不一定把龙的全身的所有细微末节从头至尾毫无遗漏,而可能只是着重表现龙头龙尾,至于龙身,则藏在云雾之中。表面看来,这龙的意象似乎不全,但是,这种虚实结合的手法,在未来的读者的想象中,会造成完整的龙的形象。

艺术意象的形成,可以说是艺术形象在艺术家头脑中基本完成的标志;但是,这还不能算是艺术形象创造的最后完成。在某种意义上说,形成了艺术意象,这只是走了全部艺术形象创造过程中的一半路程。因为,意象只是意识中的形象,只是存在于艺术家的头脑之中,除了艺术家自己意识到它的存在之外,任何第二者都听不到、看不到、感觉不到它,不知道它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艺术意象只是艺术家的私有财产;但是艺术按其本性来说,却是全社会的公有物。如何解决这个矛盾呢?只有一个办法:让艺术意象从艺术家的头脑中走出来,走到社会上来。这就必须使用一定的物质手段和媒介将艺术意象固定下来,使意象获得一定的物质外壳,使它成为具有一定物质形式的客观的社会存在物。这种“物质外壳”或“物质形式”,我们就称之为“物象”。使意象获得一定的物质外壳,也就是使意象获得一定的物质表现,将意象与物象统一起来。只有意象与物象的结合,才是艺术形象创造的最后完成,才使它为全社会所有,得到全社会的普遍承认,发生广泛的社会作用。

同类推荐
  • 丁玲自述

    丁玲自述

    该书中所选编的,都是丁玲记述自己生活与文学创作经历的文章,其中的一些怀人之作,记叙了与她有过密切关系、对她产生过重要影响的人物,也留下了丁玲在某个特定时期的侧影,有助于读者对她的了解和理解。
  • 战犯末日

    战犯末日

    姜照远编写的《战犯末日》以全景纪实的方法,再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德意日法西斯战争罪犯由垂死挣扎到彻底覆灭的历史画面。《战犯末日》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的重大历史实事件,如美英苏三国首脑雅尔塔会议、希特勒自杀身亡、苏军攻克柏林、日本关东军和伪满洲国覆灭、日本投降、纽伦堡、东京、伯力大审判的内幕,均有详尽生动的记述。
  • 青春·哲理卷(散文精品)

    青春·哲理卷(散文精品)

    一段爱情的重生是要等待一个人的死亡,同时也可能让死亡毁掉一切。以青春换明天的爱情,从来凄怆。爱是难分彼此——彼此的优点和缺点。我以为这是我的优点,你却说是缺点。你的缺点太多,我却喜欢你,这是我的优点。爱就是难分彼此。理想,在实现以前,有很多名字,它们是:幻想、妄想、白日梦,和不可能。可是,就是它,使得一个只能爬行的看鸭子的小男孩,变成了受众人崇敬的学者与勇者。
  • 白洋淀纪事

    白洋淀纪事

    《白洋淀纪事》是“文革”前孙犁文学创作的代表性作品集。《白洋淀纪事》即是“非人所能以口舌定贵贱”的作品。它从1958年问世迄今已有几个版本,多次印刷,成为新中国以来广为流传的作品集之一。今次新版,除了收入可以收集到的,“文革”前他所创作的所有作品外,还特地将他的中篇小说《铁木前传》合在一起出版。《铁木前传》是他的代表性作品之一,要全面了解和认知孙犁的创作风格,不可不读它。读了这本书,读者就会很好地理解孙犁的那些自述和评论文字,同时,对孙犁和他所处的那个时代,以及他的文学创作,能有一个比较全面的、基本的认识和理解,能从他的作品中汲取宝贵的精神力量。
  • 遥远的温泉

    遥远的温泉

    《阿来最新中篇小说系列:遥远的温泉》收录了《遥远的温泉》和《已经消失的森林》两部中篇小说。
热门推荐
  • 闺谋

    闺谋

    那年,三月动水,湮远的山花,似曾相识。谁说,除了朝暮的思念,他已别无长物。绿意展开的瞬间,千里烟云,千里风。云山之外,十面桃花,弹出水之袖。朱门水祭,谁若那远年的回音,相信风来必会水动------已有完结文《重生之幸福时光》。坑品保证。新书《梦鱼堂诡话》已上传,请多支持!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二婚缠绵:老婆是个宝

    二婚缠绵:老婆是个宝

    郭嘉人生最灰色的时光遇上了许诺,本来她以为,他们会相亲相爱,直到白发苍苍牙齿掉光,也会一样手牵手走过明媚走过暮霭,谁知,看见许诺跟别的女人躺在一张床上。。。凌修洁在郭嘉14岁的时候就见过她,可她却不知道他。郭嘉二十一岁,他把她调到身边当秘书,不动声色护着她混日子,原本想着日子就这样也不错,谁知,死丫头酒后乱性把他强了,凌总裁于是怒了,死丫头吃了他不用负责?抓回来,这次怎么着也要跟她没完没了。。。这是一个倒霉催的豪门千金的血泪成长史。这是一家母女两人感情的蜕变升华史。精彩片段:片段一:某女很有乐感,唱歌很好听,某总裁无意间听她唱的开心,抱住她又是亲又是啃的哄诱,“小妮儿,再给爷唱个!”某女暴怒:“丫的神经病,滚一边去!”某总裁不死心,推到压住。于是,男女大战,惨不忍睹。。。。片段二:四年回归,某女第一时间来到高耸入云的办公大楼找某总裁。只是,一推门,就见一前凸后翘的风骚女人正往某总裁身上扑。某女怨念,沧海桑田物是人非,不该来啊不该来。某总裁看见某女脑袋一懵,一个不注意被风骚女人扑个正着,暴怒,冲着门口的小女人吼:“女人你死的啊,眼睁睁看着自己老公被人占便宜你不知道过来帮一把啊?”某女傻兮兮的“哦”一声,某总裁以为懂了,谁知就见她小手一挥,某只小糯米团子从她身后蹦出来张牙舞爪又是叫又是闹,玩儿的开心极了。片段三(目测在番外)某日,某总裁从某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的家伙那里听来五字箴言“酒后吐真言”。某总裁脑海当中某天小女人醉酒的状况闪现,忒滴不甘心。于是,趁着当晚月黑风高,某总裁有意让某只小女人喝懵。“说,我是谁?”某总裁晃着高脚杯威逼利诱。小女人醉眼朦胧,傻笑连连:“老公!”“最爱的是谁?”“老公!”就这,某总裁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笑的眉毛不是眉毛鼻子不是鼻子的将小女人抱到卧室“正法”,总算了了一桩心愿,圆满了!¥温馨提示:正剧一枚。
  • 贵族高中学生会

    贵族高中学生会

    传说月溪学生会七大执委各个帅得令人惊艳,能力非凡;传说月溪学生会七大执委各个家世可怕,高贵优秀;传说月溪学生会七大执委不近人情,没有一个是有了固定女友的;传说月溪学生会七大执委神秘极了,除了主席颜天易偶尔在公众场合亮相,其余六位都是神龙不见首尾。这是真的么?!
  • 支气管肺病居家调养保健百科

    支气管肺病居家调养保健百科

    支气管肺病,怎么防治?怎么调养?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支气管肺病是怎么发生的,您知道吗?各种支气管肺病的诊断、病因、危害,您心中有数吗?食养食疗、运动锻炼、药物治疗、经络调养、验方防治,怎么做才能远离支气管肺病?怎么做才能有效治疗支气管肺病?居家调养,您的心中是否一清二楚?细节决定成败,健康来源于生活态度。健康,就在您手中!
  • 镯龙

    镯龙

    玉之灵,化仙成神,道之巅,举目沧桑梦醒时分,灵图开元百年前之灾,会否再次重演,一声龙吟,响彻诸界万天,一个平凡少年,继承何等荣光,血雨横流,能否心祭灵元,找寻那命中镯龙,当一切再归平静,他的故事又将如何书写?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