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71000000014

第14章 高原壮歌(1)

2006年10月29日,就在文成公主离开都城长安前往西藏和亲一千三百六十五年之后,终于被迎回了故乡西安。

其实,文成公主生前,曾有过两次归返长安的机会。

抵达吐蕃,置身异域的气候、环境之中,面对迥然不同于中原的风物,文成公主的一腔愁绪与思乡之情可想而知。松赞干布不必多问,自然心知肚明。怜香惜玉的他,为宽解公主之忧,亲口许下诺言,将安排时日,容她回乡省亲。可是,人算不如天算,不期而至的战乱,打断了松赞干布的计划,延宕了文成公主的行程。直到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相处十年后逝世,这一允诺也未曾兑现。关于松赞干布之死,有病死、战死、毒死三说。无论何种死法,松赞干布弥留之际,只要想到来自中原、长留西藏的文成公主,心中肯定充满了无以排遣的遗憾与惆怅、愧疚与痛苦。

公元650年,松赞干布去世,唐高宗并未像汉成帝敕令王昭君那样冷酷无情地命她“从胡俗”。松赞干布之子贡松贡赞已于四年前夭折,孙子芒松芒赞继承赞普之位,文成公主并无“胡俗”可从;加之她虽然不是当今皇上的亲生女儿,毕竟是一位自幼被唐高宗与长孙皇后收养在宫中的宗室女,浓浓的血缘之亲与养育之情,远甚于汉成帝与从未幸临过的宫女王昭君之间的普通关系,因此,唐高宗降下圣旨,令寡居吐蕃的文成公主归返长安,安享余生。若以常规、常理、常情而论,夫君辞世,膝下又无儿女,吐蕃并无多少牵挂,归返日夜思念的长安,回到父母亲人怀抱,该是一件多么快乐而惬意的事情呵!出人意料之外的是,这一难得的机会,却被文成公主放弃了!以国家、民族和平大业为重的她,不愿看到和亲之后唐蕃之间的友好局面出现波折与反复。文成公主相信,只要留在西藏,以她在吐蕃长达十年的地位影响,便可稳定局势,巩固和亲成果。同时,松赞干布虽死,可两人结下的深情厚谊,也令她不忍离去。留在吐蕃的她,常常守在松赞干布墓旁;有时住在由松赞干布主持修建的西藏第一座佛寺——山南昌珠寺;当然,她也会回到拉萨王宫住上一段日子,这时的她,便会爬上布达拉宫对面的药王山上,向东眺望,缓解思乡之苦。能回而不回,思归而不归,文成公主的内心,便在这没有止境的思念与决绝、牵挂与抛舍的两极间,作着无以解脱的痛苦撕扯,直到三十年后身染恶疾,抱病而逝,被藏族人民尊为绿度母。所谓度母,即观世音的化身,藏传佛教中普渡众生的女菩萨。由人而神,可见文成公主在藏族百姓心中的地位多么崇高。

据说文成公主还有第三次归返长安的机会,那是松赞干布逝世二十年之后,继承唐太宗大统的唐高宗李治遣使尚凯入蕃,诏命文成公主回乡颐养天年,但她仍然选择了继续留在吐蕃。

一千三百六十五年,真可谓斗转星移、光阴荏苒、地老开荒,一段多么漫长而遥远的归乡之路呵!

回到西安的文成公主,并非她的肉身。文成公主去世后,被送往藏人的发源之地——雅砻琼结。这里是历代赞普的归宿之地,一片著名的藏王墓区。她的身前愿望得以了却,与夫君松赞干布合葬一处,与吐蕃大地融为一体。而今归返娘家的,只是文成公主的一尊樱桃木雕刻塑像;还有当年随她进藏的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佛像——也是一尊按原型复制的紫檀木雕像;当然,一同回来的,应该还有肉眼不能窥视的精灵——文成公主的悠悠魂魄。

迎请文成公主及佛祖十二岁等身像,是台湾旅美华人齐茂椿先生精心策划,在相关单位支持下组织的“梦怀长安古城,重走唐蕃古道”活动的一项主要内容。2006年10月29日下午,在各界代表、群众数千人举行的隆重入城仪式中,载誉归来的文成公主雕像供奉在西安广仁寺内,这也是西安乃至陕西唯一的一座藏传佛教寺庙。饶有兴味与传奇色彩的是,广仁寺里至今仍珍藏着文成公主当年因路途遥远而没有带走的那座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佛像的莲花底座。迎回的此佛像虽非彼佛像,但尺寸大小、外型神态却完全相同,木雕佛像严丝合缝地安放在空置了一千三百六十五年的莲花宝座上,文成公主的归乡夙愿,也算划上了一个别致而圆满的句号。

据有关资料介绍,迎请团沿着文成公主的入藏路线由拉萨原路返回,现代化装备的车队行进在已是公路的唐藩古道上,行程三千五百公里,历时十二天。

而当年的文成公主一行从西安出发,行走在这条唐藩古道上,则耗费了三个年头。

由刘邦发明创造的以女人贿赂强敌、缓解国家危机的和亲手段,从某种角度而言,越往后发展,便越是考验着中原王朝的胸怀、气度与自信。一部古代和亲史,多发生在汉、唐、元、清等强盛开放的朝代,而宋朝、明代及战乱分裂、国力衰退时期,则死要面子决不和亲。

当然,与中原王朝和亲的对方,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与相当的实力,这种实力,并不包括经济、文化等方面,仅指军事而言。此外,古代受交通条件的制约,距离也是一个不得不考虑的重要因素。路途过于遥远,交往少而艰,则无和亲之必要。

唐朝对吐蕃的和亲,便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

位于西藏高原的吐蕃部落,虽然在公元前1世纪就出现了第一代赞普(藏语,意为英武之王),但整个社会长期处于纷乱动荡之中。直到公元7世纪初,第三十二代赞普朗日松赞征服邻邦开拓疆土,接触中原文化,不断发展经济,吐蕃社会才进入一个空前的繁荣时期。然而,朗日松赞的改革遭到了部分守旧阶层的强烈反对,公元629年,被叛臣下药毒死。年仅十三岁的松赞干布继位,接过父亲未竟的事业,以其少有的雄才大略,最终完成了雪域高原的统一,然后推行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建政措施:创立藏文,订立法律,引进佛教,统一度量衡,建立职官制度与军事组织,在中国西南地区建立起一个强大的奴隶制政权,其铁腕手段与卓越贡献,在某种程度上堪比汉族之秦始皇。

吐蕃王朝的日异崛起,并未引起唐朝的高度重视。毕竟,唐朝与吐蕃是那么遥远,两者之间,隔着一个辽阔的地域——吐谷浑。此时的大唐,兵强马壮,经济兴盛,文化发达,特别是都城长安,气势宏伟,繁华无比,为异域各邦所景仰。唐太宗李世民不仅在中原各地享有崇高威望,也赢得了诸蕃的推崇,被尊为“天可汗”。于是,“绝域酋长,皆来朝贡。”因此,当仰慕中原文化的松赞干布于贞观八年(公元625年)初派使者前来朝贡之时,以天下之大、舍我其谁的唐太宗也就将其视为一般的异族小邦,只是出于礼节,才遣人回访慰问。当松赞干布再派使者入朝,“赍币求婚”之时,唐太宗想也没想,当即予以回绝。是呵,一个知之甚少的吐蕃异族,遣使回访,就给你天大的面子了,还向大唐王朝求婚和亲,也太有点得寸进尺了吧?

据《旧唐书·吐蕃传》记载,使节返回吐蕃,向松赞干布汇报时说道:“天子遇我厚,几得公主。会吐谷浑王入朝,遂不许,殆有以间我乎?”

回话对吐蕃使者而言,是个不大不小的考验。如果实话实说,无异得罪了天朝大国,也说明自己无能,没有很好地完成使命。于是将矛盾转嫁他人:恰好遇上吐谷浑王前来,唐皇本来答应了的事情,却节外生枝了,大概是吐谷浑王从中作梗、挑拨离间的缘故吧?使者的话说得相当婉转,但潜台词不言自明。唐太宗厚此薄彼,许以弘化公主嫁给吐谷浑王、衡阳公主嫁与突厥王子,却拿吐蕃根本不当回事儿。通过这段“妄语”,我们可从另一侧面见出吐蕃使者的聪明与机诈。

松赞干布闻言,自尊心受损,觉得自己在西方各族中的威望受挫,不禁怒不可遏。突厥离吐蕃远了点,那就先拿夹在大唐与吐蕃之间的近邻吐谷浑出口气吧。于是,当即联络羊同部落进攻吐谷浑,将其赶到青海之北,又一鼓作气攻破与吐谷浑关系亲密的党项、白兰羌。再率二十万大军进军唐朝松州,一边遣使进贡金甲,说来迎娶公主,一边对左右说“公主不至,我且深入”。随后进攻松州,都督韩威轻敌,被松赞干布击败。一时间,周围羌族全都背叛唐朝,投向吐蕃。

面对如此骚扰,在战争中摔爬滚打过来的唐太宗李世民自然也不是吃素的,他沉着应对,派出五万步骑予以进讨。先头部队抵达松州,乘夜突袭吐蕃军营,斩杀一千多士兵,给松赞干布当即来了个下马威。“至是弄赞始惧,引而去”,再次派遣使节,一为谢罪,二为求亲,《旧唐书·吐蕃传》以“固请”二字加以描述,说明态度之坚决,颇有点不屈不挠的味道。

松赞干布动武乃为和亲,也算一片至诚。经过一番较量,唐太宗认识到偏处西南一隅的吐蕃王朝并不遥远,原来就在近旁,竟对大唐王朝构成威胁,军事力量实在不可小觑,出于安抚之策,思虑再三,也就答应了松赞干布的“固请”。

历经六年波折,和亲请求终于得到许可,松赞干布的愿望实现了,同时说明吐蕃的军事实力、文明开化获得了大唐的认同,这可是一件极有面子的事情呵,对周边地区及其他民族的影响,远甚于武力的威慑与征讨。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冬,松赞干布以甚为器重的大相禄东赞为正使,派出使者百来人,带着黄金五千两、金绿绫缎衣服、镶嵌红宝石的琉璃铠甲等聘礼,前来长安,向唐朝正式求婚。

和亲公主大多不是皇帝亲生女,这也算得上一个公开的秘密。唐太宗对与吐蕃的首次和亲十分重视,他虽然不可能将自己的亲生女儿嫁往雪域,但与和亲女之间的关系,其亲疏远近,也相当重要。一番考虑,他选中了自幼收养宫中、视同己出的一位十六岁宗室女,封文成公主,作为吐蕃末蒙(赞普之妻)。文成公主虽为宗室女,却是以唐太宗女儿的身份嫁往吐蕃的,她既是和平的使者,也是大唐文明的象征。因自幼生长于唐室宫廷,受封的文成公主不仅拥有高贵的身份,并且饱读诗书,有着颇高的文化修养,言谈举止合乎于情,止乎于礼,不失皇家闺秀应有的风范与韵味。

松赞干布求娶唐室公主历时长,曲折多,以致留下了不少和亲传说,至今仍在西藏大地广泛流传,其中最著名的便是“五难求婚使”。当其时,除吐蕃外,还有印度法王、波斯财王、格萨军王、美色市王等争聘美丽聪慧的文成公主。各国使者齐聚西安等着回话,唐廷出了五道考题,唐太宗下旨,哪国使者顺利解答,文成公主就嫁给哪国。这五道题目相当之难:以绫绸穿过绿松石的孔眼,辨别一百只鸡的母子关系,一天之内吃完一百只羊、揉好一百张羊皮、喝掉一百坛酒不醉,夜晚入宫而不迷路,从二千五百名年轻美丽的女子中认出文成公主。所有使者中,唯有吐蕃大相禄东赞足智多端,机敏过人,全部答对,不辱王命。

当然,传说只是传说,有了唐太宗亲口许亲的铺垫,其余的一切,不过是一些具体的仪式与过场罢了,断不会生出如此夸张的难题与考验。

经过一番充分准备,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正月丁丑日,一支长长的队伍从西安出发,经凤翔、秦州、河州迤逦前行,踏上了前往雪域吐蕃的和亲之路。

这支庞大的队伍不仅包括迎娶文成公主的吐蕃大相禄东赞一行,还有唐朝礼部尚书、江夏王李道宗率领的送亲队伍,他们带着大唐赐予的丰厚嫁妆。皇帝嫁女,本来就十分风光,加之唐朝又是那样的繁华强盛,唐太宗是周边少数民族敬仰的天可汗,陪嫁更是贵重无比。除不可缺少的金银珠宝、绫罗绸缎外,还有药材、香料、医疗器械,特别是吐蕃没有的谷物、水果、茶叶、蔬菜种子,这些种子(包括蚕种),后来都扎根吐蕃造福藏民。此外,带去的尚有大批诸子经典、佛教圣卷、医学论著、卜筮典籍、工程技术、天文历法等汉文书籍。与文成公主同行的,除使女、奴婢、侍卫外,还有一批文士、医师、乐师、工匠、技师等专业人员。其中一支乐队带去的乐器,历经一千三百多年的风雨沧桑,仍有几件逃过劫难,作为稀世珍宝,分别收藏在大昭寺、西藏博物馆、民族博物馆内。

陪同文成公主前往西藏的,真可以算得上是一个规模庞大的文化使团、科技使团。历史将证明,以此为契机,中原文化、中华文明对吐蕃相对落后的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改造、推动与促进作用。

与文成公主一同迎请回来的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像木雕,原物为印度送给大唐的礼物,自然也在这支浩浩荡荡的送亲队伍之列,它被供奉在一辆木轮车上,由两名力士牵引前行。

佛祖等身像共有三座,为释迦牟尼修行得道后应教徒要求所建,分别是八岁、十二岁、十五岁三个年龄段与真身大小一致的塑像,依据佛祖母记忆中的形象塑造,并由释迦牟尼本人亲自开光。

从某种角度而言,这尊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像显得尤为珍贵。《西藏王统记》述及此次和亲时,特别提及这尊雕像:“唐主遂以文成公主出降,并赐觉阿释迦像及丰厚奁仪而遣往吐蕃。”

唐太宗以这尊称得上国宝的十二岁佛祖等身像作为陪嫁转赠吐蕃,除文成公主信仰佛教外,可能与松赞干布的另一女人——墀尊公主有关。

中原皇帝尚有三宫六院,吐蕃赞普肯定不会只有一个女人。迎娶文成公主之前,松赞干布已有四个妻子——三位藏族女子,一位墀尊公主。墀尊公主为尼泊尔国王亲生儿女,于贞观九年嫁到吐蕃,也就是说,赞普与她已有六年婚龄。松赞干布对这位尼泊尔公主十分珍爱,三位藏族妻子都没有王妃称号,而唯独封给了墀尊公主。六年前,尼泊尔国王以八岁释迦牟尼等身像作为宝贝女儿的嫁妆,已被墀尊公主带到了吐蕃,供奉如仪。这样一来,国力、气度、威望、信义远甚于尼泊尔的大唐自然不能示弱于人,十二岁释迦牟尼等身像成为文成公主的陪嫁之物,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文成公主有辇舆、马匹、骆驼、骡子等庞大的队伍作陪,其规模远甚于汉朝出塞和亲的王昭君。虽然都为中原盛世王朝的和亲女子,都由长安出发,抵达的目的地都为边塞苦寒之地,但高原苦寒比草原荒漠更为恶劣,除了不断呼啸的飕飕冷风、没有止境的荒凉大地,文成公主还得面对缺氧、头疼、恶心、呕吐等严重的高原生理反应。与生于荆楚山野乡村的王昭君不同,文成公主在皇宫的温室中长大,何曾受过如此艰辛磨难?

同类推荐
  • 他们为什么没能成为皇帝

    他们为什么没能成为皇帝

    中国历史上曾有这样一些人:他们本可以成为皇帝,而且很有可能成为历史上的明君,但因为种种“机缘”而与皇位失之交臂。他们,就是那些没有穿上龙袍的太子。从太子到皇帝的这条路上,看似近在咫尺,却远似天涯。他们本可以成为皇帝,很可能会成为一个优秀的皇帝,但却在这条“远耶?近耶?”的路上摔倒了。可以说,皇权之路其实更是一条“母子互通、父子相戟,兄弟仇杀”的争夺之路。
  • 三星堆之101个谜

    三星堆之101个谜

    如果有人问,中国最神秘的图书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山海经》。如果有人问,中国最具魅力的青铜文明是谁?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三星堆……三星堆,一座古城,一个迷失的古国,跨进三星堆,就是跨进一座谜的城,一个谜的国度。
  • 调教大明

    调教大明

    他是张居正的得意门徒!他向戚继光学兵法……和俞大猷学剑法,天下无敌!在他手中,有更辉煌的万历四大征!白手起家,掌握天下,笑谈之间,成就最强悍无敌的事业!在大明万历年间,张惟功以枭雄手段掌握国政,于大航海开时之时,开创属于中国人的大明时代!
  • 潘家园书声

    潘家园书声

    《潘家园书声》是由王曾瑜编写,《潘家园书声》旨在让形形色色、光怪陆离,有着怎样闪光的头衔、动听的言辞、华丽的外衣都显示出本来面目。具体内容包括《忆黎澍先生》《中国古代卖官鬻爵的教训》《康王出使和救援开封的真相》《宋代的绿色革命》等。该书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 夏商西周的社会变迁(当代中国人文大系)

    夏商西周的社会变迁(当代中国人文大系)

    研究夏商西周时期的社会性质,是本书着重注意的地方。专家们关于古史分期问题的研究近年来取得了很大进展。本书试图从正面进行阐述,提出一些与以往不同的看法,以论证夏商西周的社会性质问题。
热门推荐
  • 天价小妻:爵少的独家婚宠

    天价小妻:爵少的独家婚宠

    新婚第一天,他在嫩模别墅里招摇过夜。新婚第二天,分房而居。他极尽温柔的缠绵诱惑里潜藏着致命的毒,然而藏在温柔背后的秘密,终是让她落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多少年后,再到樱花纷飞时,她一手牵着个小女孩,一手挽着另一个男人,深深的刺痛了他。“宝贝,乖,叫叔叔”叔叔?nonono……“小宝贝,乖,叫爸爸!”“粑粑”“是爸爸!”“papa…”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痞王逼婚:绝世小农女

    痞王逼婚:绝世小农女

    上一世被亲人逼婚而惨死,穿越而来她默默耕耘因刺绣闻名,才子佳人趋之如鹜,却被纨绔官宦子弟、甚至是皇亲国戚死缠不休来逼婚。遇到了中意的痞王,从此他宠她杀人放火,爱她挥刀斩破千百城,护她江山不换,直到生死白头。
  • 漂亮宝贝

    漂亮宝贝

    《漂亮宝贝》清新婉约,活泼明朗,夸张幽默,稚趣可爱,风格多姿多彩。书中的每一个故事都旨在通过简短优美的童话故事,让孩子感悟“爱”、“真”、“善”、“美”等人生的真谛,欣赏到多彩的图画,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种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孩子学习理解并欣赏优秀插图画家的画作,让孩子懂得绘画也是表达思想的一种重要的方式。
  • 女帝憨夫(下)

    女帝憨夫(下)

    他豪门士族的少宗主,世人皆以为他笨如阿斗,却不知他才高八斗,不知他只是韬光养晦;皆知他善良敦厚,却不知他为了她,也可以心狠手辣!权贵财富以及地位在他的眼中皆如粪土,娘亲的去世让他卸下了多年来的枷锁。于是,他毫不犹豫,领着心爱的她私奔去!她延烜皇族的小王爷,世人皆以为她男生女相,却不知她女扮男装;不知她面对他也可以温柔可人!权力皇位以及仇恨在她的心中皆没他重,因此,即使是难以抉择的选择,也没能阻止她想与他厮守终生的念头,于是,她为他抛下了一切,随他远走他国!自此,一对恩爱鸳鸯逍遥地浪迹天涯,却不知在踏上他国境内的那一刻,就注定了一场母女相对,手足相残,腥风血雨的开始!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挽红楼之黛昼情缘

    挽红楼之黛昼情缘

    细读红楼,掩卷思之惊采绝绝的黛玉,不该迷恋一个懦弱无能的纨绔子弟而是应有一个疼她惜她,有能力护卫她的人弘昼,雍正第五子,历史上有名的荒唐王爷荒唐之下却蕴含深情不争皇位,不在乎名利,在乎的只是那颗真挚深情的心这样的人,才能真正带给黛玉幸福美好的人生窃以为,黛玉恋上宝玉,只是因大观园中刀光剑影,宝玉是个尚有情意的人,情窦初开的黛玉才会喜欢上了他,若是在黛玉年幼之时,身边多了一个真正懂得疼惜自己的人,她曾经历的悲剧命运,是否还会再次发生呢?当命运之轮在开始初期就发生了变化,黛玉是否能少一分忧思,多一分快乐?且看竹子带给大家一个别样的红楼故事。
  • 传世经典白话小说精编:神灵奇踪

    传世经典白话小说精编:神灵奇踪

    中国古代的白话小说,起源于隋唐时期出现的“说话”(即讲故事)和唐代佛教寺院的俗讲(讲宗教故事)。到宋代,城市经济繁荣,城市人口增加,适应...
  • 心灵10游戏:给你的心灵整整容

    心灵10游戏:给你的心灵整整容

    书中每一个游戏和故事,都让人的人生感动,本书内含十个游戏,让人的生命升华。即“给心灵整整容”、“没有一种草不是花”、“金钱买不来快乐”、“换一种心情去生活”等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