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70500000014

第14章 月球与这个国家无关(1)

1966年,地球化学所搬迁到贵阳市。本拟随后搬迁的,还有中国科学院里九个涉及国防或担负国家重大科研任务的研究所。搬迁的理由是准备打仗,而且得准备打大仗,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部署。

欧阳自远是5月16日乘火车离开北京的,这一天他记得很清楚,这一天下达了著名的“五一六”通知,“文化大革命”正式开始了。

邓筱兰带着两个孩子,是5月22日离开北京去贵阳。她也记得很清楚,这一天是儿子五岁的生日,列车上没有鲜花也没有蛋糕,她裁了几条红纸绿纸粘在筷子上,充当小旗给孩子玩。

真是“春江水暖鸭先知”——

皇城根脚下来的这八百多号人里,既有人感知在这场即将到来的大乱里,死对于自己是不可避免的,不过是早死、晚死的区别。于是,在不安与惊恐,就像夏日黄昏时翻飞的蝙蝠,在人们的脸上匆匆掠过多日之后,有人选择了早死:

也有人深感贵州的封闭,而自觉担当起领潮头的责任,他们大多是近些年分到所里的大学生、研究生。其造反激情之高涨,能言善辩术之高超,还有那一口脆生生似京郊大鸭梨的普通话,让贵州大学的红卫兵组织退避三舍,自愿归附;也使坚决捍卫贵州省委、贵阳市委当权派的保守派工人,运用人海战术,将他们围困了三天三夜。

一个地球化学所,就让贵阳风云变色,若再来九个研究所,整个黔岭苗地不遍地是干柴烈火?贵州当权派们的担心,却让尚未搬迁的九个研究所暗自开心,如此大乱,还去什么贵阳,咱们就就地闹革命了!结果,只有地化所迁到了山城。

“文革”初期,毛泽东是鲜明地支持造反派的。于是,地化所的造反派成了贵州省造反潮流的核心。在1968年成立的省、市革委会的副主任、常委名单里,出自地化所的人占到相当比例。其后,进入“斗批改”阶段,造反派不吃香了,地化所当然又成了受林彪、“四人帮”反党集团影响最深、祸害最烈的单位,这帮人倒的倒,判的判,等双鬓华发重生,一口普通话也糅进了本地话的味道,这辈子与专业有关的事情什么也没有做出来,这已经是后话了。

运动初期,欧阳自远却在为他在专业上千出的诸多成绩而受到批判。

1963年,打乒乓球的容国团为中国拿下了历史上第一个体育世界冠军。当时,任中科院党组书记的张劲夫萌生了一个想法,我们能不能也培养一批科技界的容国团?随后,从科学院各研究所的年轻人中挑了四个人,政治上让他们当上全国青联的委员,业务上提供种种学习、进修、到国外访问的条件,作为特殊的尖子去培养。

四个人里,除欧阳自远外,有搞大气研究的周秀骥,搞海洋研究的巢纪平,及一位叫李芳华的女物理学家。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这四位全部当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但在那时,因为张劲夫显然执行的是一条“***的修正主义路线”,被他赏识和推崇的一批“中国科技界的容国团”,当然成了典型的“修正主义的苗子”。

一段时间,欧阳自远成了地化所大字报批判的主要目标。先是“修正主义的苗子”,后又当上“地主阶级孝子贤孙”。每天到所里来,先是看大字报,接受革命群众批判,接下来就是写大字报自我批判,每天规定的任务是写十张大字报。

他能写什么呢?没有的事,怎么编也编不出十张纸。干过的事,能在大字报上说的,都能上纲去***“黑线”那儿,能牢牢和毛主席的红线挂上钩的,又很多不能往外说。

写了第一天,第二天就没词了。偏偏他又是个很听毛主席话的同志,毛主席如此支持红卫兵、造反派,将六亿神州搅得云水飞扬,风雷激荡,一定有他老人家的深谋远虑,自己得很好地配合他们的批判,经受住这场革命的考验。于是,他搓心揉血,力图事实上不可空穴来风,思想上却要刺刀见红。似乎他觉得这里面或有某种技巧存在,又以为千万不能去找什么技巧。他写得很苦,很累,就是在这些日子里,香烟,成了他此后一辈子不离不弃的朋友……

邓筱兰急了,她问丈夫,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怎么会写你是“地主阶级的孝子贤孙”呢,你家里出身也不是这样啊。

他说,随便他们写吧,群众运动嘛,没关系,以后总会清楚的。

她说,什么时候才能清楚啊?那不行,等河清海晏,人不都老了?我要去说!

他说,你一定不要去说。

她说,你是不是怕挨揍,挨揍我陪着你,怕什么?

在妻子眼里,丈夫是怕惹事,他不知道这个运动还会搞成什么样。除了她到贵阳的次日有自杀的,这时,所里又有一个老研究员上了吊;她又看了桌上丈夫一个晚上写的十页交代,觉得他这个人不仅是胆子小,还老老实实:

我说你真是老实,是怎么回事讲清楚就行了,信不信是他们的事,不要哕哕嗦嗦一大堆,他们还真以为你干什么了呢!

次日,邓筱兰到所里,径直进了办公室,开口就说:

你们写欧阳的那些大字报是怎么回事啊?毛主席是要你们造反,不是要你们造谣,什么“修正主义的苗子”,更荒唐的是“地主阶级的孝子贤孙”!我和欧阳打小认识,你们怎么不来问问我,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你们毛主席著作是怎么学的,毛主席不是一贯强调实事求是,要说老实话,办老实事,我看你们是反其道而行之,专门欺负老实人……

她就站在那里嚷嚷,引来了一大群看客。

对方的脸上也赤白酱紫了:你这是骂架,包庇你老公……

她的嗓门更亮了:造谣就不行,造谣的人绝没有好下场!

邓筱兰的态度如此“嚣张”,肯定与她心中的某种底气有关。

前两年,丈夫长年出门在外,开始她还问他,你去哪儿?他说,我去出差。她问,当然是出差,我问的是去哪儿?他说,就是出差,有些事不能和你讲,你就不要问了。从此,出门前,她只管给丈夫收拾行装,但他到哪儿去从来不知道。

所里的办公室主任,过了些日子就会到家里走一趟:邓筱兰,你们家欧阳在外面出差挺好的,你有什么事么?要不要写信?你要写信呢,就写好,但不要封口。过了两天,他又来了,问她信写好了吗?邓筱兰总是一样的话:没写信。你就告诉欧阳,家里都挺好的,不要他挂念……

她在部队呆过,受过保密教育,凡人家不愿多说的话,不愿告诉你的事情,自己决不要去问。但她不可能不想,丈夫这是去哪里出差呢,怎么连通信都受到限制?后来是葡萄干和哈密瓜泄了点密,看着丈夫带回家的葡萄干和哈密瓜,她恍然大悟:“是在新疆吗?”丈夫点点头,可再多一句也不说了。

邓筱兰肯定将丈夫的出差和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联系起来。

她决不会相信,国家会愚蠢、荒唐到如此地步:前方让英雄们流一身大汗,刚回到后方,又要壮士们心上滴血。她琢磨着,十有八九,还是一句老话:阎王好说,小鬼难缠。

难说是邓筱兰的这一声“吼”起了作用,还是身为所医务室医生,她的人脉起了作用,最多的时候,一个晚上她从床上被喊起来四次出诊,她毫无怨言,风雨无阻。谁能保证自己不病,即使自己是金刚不坏之身,谁家又不是上有老,下有小?

还有,作为新中国自己培养出来的知识分子,欧阳自远的材料再上纲上线,很难引起所里造反派的持续斗志,即使是历史不干净的老家伙,也不过是只死老虎。地化所这座庙太小了,他们要做逡巡在黔地苗岭的大神……

对欧阳自远的大批判退潮了,只是在开某些批斗会时,要他作为陪斗在旁边站站,比如说批斗涂光炽的大会。洪常青是将吴琼花领上革命道路的引路人,涂先生则被视为直接将他领上“修正主义的苗子”的“黑老大”。

以后,对欧阳自远来说,上班就是劳动改造。

同类推荐
  • 一枚钉子前进

    一枚钉子前进

    汉语诗两大精髓是意象化与音乐性,这从“神韵”两字中就可以体会到。意象化有共同的语言学、超语言学、逻辑语言哲学基础,音乐性的资源更是储藏在丰富的汉语自身,汉语新诗完全可以传承古典诗歌既要吸收异质又不能丢掉自我,既要有非凡的智慧,还要有更多“板凳甘坐十年冷,文章不作一句空”的人共同努力。我相信这样的努力不会白费。
  • 培根随笔集

    培根随笔集

    《培根随笔集》是一部与《论语》相媲美的欧洲近代哲理散文经典,自问世以来,历四百年而不朽,处处体现了培根对人生世态的通透理解。全书语言优美凝练,充满哲学的思辨,堪称世界散文和世界思想史上的瑰宝。
  • 鲁迅杂文经典全集

    鲁迅杂文经典全集

    《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篇》、《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本书全面展示了中国文学大师鲁迅的杂文,让您可以充分领略大师的文学风采。
  • 大唐文青

    大唐文青

    本书用诙谐的文笔,以诗人们的作品为切入点,叙述了初唐、盛唐时期一些诗人的风骨与事迹。每一首诗歌背后,都有一段故事,一段人生,首次将这些一千多年前的“文青们”有血有肉的展现在我们面前。 这些诗人们有的狂妄,比如说陈子昂;有的是杀人犯,比如说王勃;有的情感关系复杂复杂,比如王维;有的命途多舛,比如杜甫;有的是假土豪,比如李白……他们形形色色的人生,构成了中国文艺史上的一段又一段的绚丽,为我们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篇章。
  • 读破金瓶梅

    读破金瓶梅

    《金瓶梅》是一部传世杰作,被称为“第一奇书”。《金瓶梅》主要描写了西门庆的一生及其家庭从发迹到败落的兴衰史,并以西门庆为中心,一方面辐射市井,一方面反映官场社会,展现了一个时代的广阔图景和政治与社会的众生相,刻画了西门庆这一典型的人物形象和以潘金莲、李瓶儿等诸多女性。 徐景洲的这本《读破金瓶梅》以札记形式笑谈《金瓶梅》这部奇书里的奇人奇事,点评人物性格,品味艺术技巧,阅读注重细节,行文亲切有味。
热门推荐
  • 吉他王子的浪漫情缘

    吉他王子的浪漫情缘

    一个被称为整个市内高中最能打的校园老大,但却喜欢低调。因为帮自己的小弟报仇,而认识了一个美丽大方的小女孩。然后转学,去寻找这份爱情。浪漫,华丽,开心在两个人之间,来回碰撞摩擦。美丽的音乐学院,使他成为国内最红的网络歌手。但使他成功的不是老师,那会是谁呢?
  • 猎爱成婚:首席的亿万逃妻

    猎爱成婚:首席的亿万逃妻

    一场豪门恩怨,让她深陷其中,成了某恶魔横刀夺爱的猎物。他宠她入骨,捧她上天,只因莫名的怦然心动,却换来她的不屑一顾。“猎人,契约结束,我们后会无期。”“顾依依,你在说什么笑话,想走先将我的心留下。”顾依依直呼不可理喻逃之夭夭。再次相遇,他温柔浅笑,无赖的将她封锁在羽翼之下:“再狡猾的猎物,也逃不出猎人的手掌心,乖乖的待在我身边可好?”顾依依握拳大喊:“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你撕掉狼皮,以为我就认不出你了么?骚年,有本事来追我呀?”
  • 至尊三小姐

    至尊三小姐

    她,出身武术世家却是心思单纯的痴女,虽一心远离是非心机,却终被男友背叛。耳边干脆的枪声,昭示着她的重生。她,是世族莫家的废柴小姐,四岁丧父,其母不详,寄人篱下,身无玄气,连个七岁孩童都能轻易欺辱。被排挤,被退婚,被逼至山崖边缘。平静的渴望粉身碎骨。她仰天大喝:“今日不死,他日必当凌驾于你这瞎了眼的苍天之上!”神秘遣址?无人兽山?想进就闯了!上古神兽?紫光战甲?想要就拿了!地玄了不起吗?武玄很牛叉吗?真玄又算哪颗葱?惹恼本小姐,我让你们求生无路,寻死无门!遇神杀神,遇魔屠魔,普天之下,唯我至尊!
  • 世界最具可读性的短篇小说(3)

    世界最具可读性的短篇小说(3)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中国历史上的奸与诈

    中国历史上的奸与诈

    本书分别从不同的侧面,向大家展示了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奸诈之人,及其所做的奸诈之事。希望它能帮大家认清奸诈之人的嘴脸,给大家带来做人方面的启迪。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缉捕追踪的故事

    缉捕追踪的故事

    青少年是祖国的宝贵财富,是未来的希望,而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如何提高自己的智力,怎样便捷地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为了帮助青少年开启智力,拓展思路,我们根据青少年的特点,把高深复杂的各科知识趣味化、简单化,力求使青少年在快乐的学习中得到启迪,学到知识,增加智商。
  • 魔王在路上

    魔王在路上

    女魔法师卡瑟琳意外进入地下世界的封印之地,与封印万年的地狱魔王的灵魂相融合。为逃脱魔王宿敌恶魔大领主的追杀,女法师迷失在神秘的地下世界。自此,新生的女魔王踏上了寻找归路的旅途。异世大陆,奇幻探险,女法师卡瑟琳的魔王之路。新书《末世之虚拟主宰》已经发布,科幻题材,欢迎大家继续支持!
  • 外国元首们的那些红尘往事

    外国元首们的那些红尘往事

    撒切尔夫人、罗斯福、普京、阿拉法特、阿罗约等伟人拥有高大的身影也有细腻的情感。在那些坚强的外表下,欧洲元首也拥有着各种不同的情感生活。
  • 大户人家

    大户人家

    张百川成为了建筑业巨子,也从农村“杀”到城市成为豪门大户。大户人家充满又鸡吵鹅斗的事端:张百川用心计招来小秘,老伴顿生醋意;大儿媳春雁守着疯傻的丈夫,听窗外一声吆喝,陡然唤起作女人的心愿;二河安分守已,偏遭人敲诈;四海为非作歹,打架斗殴,挑逗老爹的小秘,最终锒铛入狱;张百川壮心不已,却卷入政府官员的腐败案中;小不点儿五湖为一点点尊严,吃尽了苦头……大户人家由此展开了千家万户诸多似曾遭逢的现实问题,透视出当代人可歌、可怨、可恨、可叹的种种行为心态,并启迪人们思考:在富裕之后,人——还缺少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