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69700000021

第21章 从天堂启程(8)

《明史一马后传》有记载,大意是说明初朱元璋定都南京要修筑高城伟墙,各方集资,沈万三慷慨资助筑造从洪武门到水西门高达两万多两白银的费用。此举惊动了朝野,皇帝于是封了他两个儿子的官。然而沈万三毕竟是个没有政治头脑的商人,他见皇帝高兴便又拿出一笔巨款想表示亲善,犒赏三军。这就犯了大忌。一个商人哪能凭着有钱到朕的应天府摆阔气、耍威风?皇帝当然是要勃然大怒了。后来有人说情,才免沈万二一诛。不过还是被流放到云南,最后客死他乡。

我与朋友从“沈厅”出来,走在粉墙乌瓦和小桥流水构成的周庄的石板路上,不时地有人要为我们算命看相,这纠缠令人生厌又大煞风景。不过周庄仍然在我的视野里有一种禅境,那不是古佛青灯下的“禅”,而是一种“平安家园”的感觉。凡俗、自足,像上做的骨肉,不把沧桑写在脸上,甚至不挂在心上。如此不动声色的面对沧桑和历尽沧桑的不动声色,就是我喜欢的地方。

我们停下来照相。我们在这里只是一个匆匆的过客。然而谁不都是过客匆匆?那些诗朋、酒侣、名士、富豪、官宦、村民、百姓全都是过客,唯有水镇周庄永恒。于是我们走进永恒的水镇周庄的小饭馆吃一顿饭,尝一尝名闻遐迩的周庄饮食文化。

也许已过了吃午饭时间,小饭馆很空闲也很安静。我们坐在二楼临街的窗口,朋友的絮语就从窗口飞落到周庄咿呀呀摇着乌篷船的河汊上。朋友说:“你从前看着女儿吃肯德基而自己不吃,今天我就看着你吃周庄的鱼,而自己不吃。”朋友的话很暖我心,也很令我感动。虽然是两种不同的爱,但我知道这种爱里面我眼中的爾庄瞬间是没有自我的。

这一顿,我一个人吃了一条周庄新鲜而柔嫩的鱼。朋友就坐在我的对面默默地、微笑地看着我吃。那样子就像当年我看着女儿吃肯德基一样,不同的则是朋友眼里还有无限绵绵的深情。

坐上从周庄回杭州的车,已是黄昏时分了。一路上我靠在朋友的肩头休息,恍惚间我朋友的肩仿佛慢慢晃荡成一条河。那是周庄的河,而我宛如是游在周庄河里的一条鱼。

19.初到西塘

很多年来,我向往着去西塘古镇。那是因为小时候,听外祖母讲过西塘的故事。西塘的明清建筑、石拱小桥、幽深庭院、书香人家常常缥缈而又朦胧地萦绕在我的梦中。

前些日子,我终于来到了西塘。西塘没有周庄热闹。的确古朴宁静。它会让很多在喧嚣闹市中住久了的当代人,喜皮上这里。这里的水,是从远古的婿塘河流过来的。它轻轻地拍击着堤岸,载走了多少沧桑和传奇。我记得外祖母曾经讲过,民国初年有个叫翠花的女子,为了抗拒包办婚姻毅然跳河自杀。她的刚烈性格,使古老的婿塘河仿佛更加翠绿。

此刻,我走在婿塘河边的长廊上,长廊被当地人称为廊棚。它具有典型的明清时期,水镇街市遗风。我想象着当年沿河开设的店铺,以及农船来往穿梭登岸购物的场景。不错,西塘人是水上人家。但他们似乎非常懂得走向宽广和辽阔,懂得该怎样通往远方的世界?那些从前的进士和举人,那些著作传世的名士,足以说明这里的文化底蕴和书香风气。

所以,西塘人的生活是令人称道的。当我走出廊棚,站在高高的五福桥上,那些错落有致的古老建筑,黛瓦粉墙,让我仿佛回到了明末清初。

于是我从远古走来,像一红花树后,一片瓦屋。

个落难的风尘女子;我脸色苍白、憔粹,不知心里的冤屈向谁诉?历史是一条长河。过去的和现在的,很多事情都是相似的。每一个时代都有社会精英,每一个时代同样也都有行尸走肉的无聊之人。有多少人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呢?西塘有世代书香人家。他们拥有宽敞的厅堂、书斋和精心修饰的庭院。读书人在这样的环境里沉醉于四书五经,倒也安然恬静。累了,到庭院里散步,徜徉在竹林之中,既惬意又能感受到竹子的精神和气节。大凡正义的读书人,最讲究的就是“精神和气节”。

从五福桥上走下去,青青扬柳、悠悠流水,两岸典型的江南民居建筑风格,因水而灵秀、而温柔和忧伤。水,是西塘人的生活依赖。他们的街衢依河而建,民居也有枕水而筑的。特别是居民后屋,大部分都设有河埠头。河埠头对我倒也不陌生,小时候随外祖母居住在杭州东河附近,那时候东河也有水上人家,他们在河埠头淘米洗菜、洗衣洗床单的。水,淘洗着物体的污浊,也淘洗着人类灵魂的污浊。

我走在西塘古老的石板地上,西塘给我的感觉是宁静的,也是沉默的。宁静和沉默,都是一种不可多得的品质、珍贵的品质。然而,如今赋予我们这样品质的地方和人,已经不多。我们已经被太多的欲望所裹挟。我们已经被太多浮躁的声音所围困。我们已经被那些纠缠不清的诱惑所干扰。在这个纷乱热闹的世界,那些无耻攫取国家和众人财富的人,那些贪婪地挥霍浪费和享受奢靡淫荡的人,那些因妒嫉而背地里拔刀伤人的人,他们能宁静和沉默地反省一下自己的灵魂吗?我想古老的中华民族,传递和沉淀下来的伟大文化精神,应该能够具有净化和升华灵魂的作用。

石皮弄是西塘一条有名的弄堂。它位于西街西端,紧挨种福堂。我们这一生走过的弄堂一定不少,但像石皮弄这样窄,最窄处只有零点八米的弄堂,我还是第一次走。走在窄窄的弄堂,想着脚下踩的石板薄如皮,就有‘种恍若隔世的感觉。是啊!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我们没有归宿,我们的归宿在另一个世界。

我曾经在工艺美术单位工作,对绘画和雕刻比较关注。西塘的木雕宗承汉唐,盛誉明清,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你看,明代建筑雕刻多见花草,装饰图案,讲究雕件与整体构架的和谐自然,让人感觉简洁,凝练。而清代雕刻处格却是华丽繁复。内容不仅仅在花草虫鱼,已涉及到人物形象、古典名著、历史传奇和戏文等。因此一段普通的木材,被西塘木雕艺人精心构思后,无论何种式样,都是整座建筑中恰到好处的装点。

西塘是美的。夜晚的西塘更是美丽的。当我们坐在木船上,船老大划着桨,吱嘎嘎地把船游了出去。夜是那样的黑,黑黑的夜空中无论廊棚,还是临河的屋宅窗前,都点亮着一盏盏高高挂起的大红灯笼。这是西塘的浪漫。远古文人的浪漫气息,仿佛就镶嵌在岸边的芦苇丛中。

夜已经很深了。

我漫步在西塘古镇,想起一首民歌:

一条水巷弯弯流,水巷的歌儿轻悠悠,斧边红杏胭脂色,青砖墙外开满枝头……

这是西塘水巷民歌。哼着它仿佛那古老的婿塘河水溅满了我的全身。我双眼朦胧地仰望寂静的夜空,西塘的夜空是宁静而温馨的。它让我感觉人类最终会像水一样清洗自己的灵魂,抛弃皁俗与丑陋,逐渐走向壮丽、崇高的境界。

20.又到宁波

那天我们下榻的是宁波大酒店。宁波我虽不常来,却是与它有着割舍不断的深情。记得第一次来宁波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我父亲的学生结婚,父亲因工作繁忙派我作代表来宁波参力口他学生的婚礼。那时候的婚礼很简单,没有婚纱、没有摄像机、更没有小轿车的接送和排场。他们只在父母家里摆几桌酒,亲朋好友聚一聚,隔壁邻居分一些糖,就算举办过一生中最隆重的婚礼了。

在我的印象中,宁波市民百姓那时的住宅大多是老式木结构的,有的屋子还像个风烛残年的老人,显得苍老与疲惫。我父亲学生的婚房,就在一栋微微倾斜、外墙斑驳脱落的老屋里。然而他们没有抱怨、没有遗憾。他们在老屋包裹的新房里充满着爱、温馨和甜蜜。大概上小学的时候,我在书本上知道宁波是七千年文明史河姆度文化的发祥地,是一个自古以来的港口城市。它在唐朝时与扬州、广州并称为中国三大对外贸易港口。

鸦片战争后被辟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可是第—次到宁波时,我并没有觉得它有多么好,港口有多么大。那破破烂烂的房子,那灰蒙蒙的港口,像雕刻一样进入我的记忆里。

我第二次来宁波已是十多年后了。那时候随着经济改革的开放,宁波已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我父亲的学生也搬进了公寓房。只是他们十来岁的儿子,还没有单独的房间。他们夫妻二人,也没有自己的书房。一室一厅,对三口之家来说确实是小了点。但他们的心态很好。他们说比比从前的老屋,住在公寓里简直就是天堂了。我知道他们所说天堂的意思,就是厨房与卫生设备齐全。

与父亲的这个学生在一起,不会感到消极。我从没听到她感叹“做人没意思”之类的话。她有很好的心理素养,那种积极向上又豁达开朗的性格,我想应该是她吸收了中国最智慧的哲学家庄子的精华部分。

后来我每次到宁波,宁波在我的视野中总会出现一些新意。就像我父亲的这个学生,每次见到我都会带给我一份惊讶一样。我与宁波的感情,就在一次次相遇中深厚了起来。

“天一阁”是珍藏明代刻本、抄本和地方志最多的藏书楼。毎次到宁波,父亲的这个学生就会陪我到“天一阁”去。如果说宁波这座城市日新月异变化巨大,那么身处宁波城西的“天一阁”,却是以不变应万变的。

现代人大多都处在动荡与不确定之中,以不变应万变在某种时候,倒是一种人生的本领和智慧了。然而很少有人能做到。“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谁不想拥有更多的物质文明,把自己和家庭安顿得更好些?我父亲的学生为了她的宝贝儿子也未能免俗,借钱为儿子买房。她的理由很简单和传统,就是早点抱上孙子。

这次我来宁波,她匆匆来我下榻的宁波大酒店看我。她与我所谈的全部是宁波楼市的情况。她说宁波楼市上演了一则空城计,无房可售的局面导致了价格大幅上涨。她说东湖二期有少量小高层和高层公寓,可是一共才十几套房子,一早就抢光了。我看她为儿子的房子操心得头发也白了,不免有点伤感。这年头楼市是个热门的话题。人们的普遍心理是拥有了自己的房子,才拥有了这座城市的入场券,住在这座城市才会心安理得。毕竟时代不同了,人们追求的东西也是与从前大不相同的。只是我认为物质生活不如人的时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超越物质文明时,丧失了内在的精神。

现在我一个人漫游“天一阁”,同时也在思考着一些问题。我想宁波的人文优势和地域特色我是喜欢的。但生活在经济条件不错的宁波的人,如果太接近实惠和物质利益,就势必减少古典情趣的熏陶。没有这种熏陶与积累,人的学识修养就会变得浮浅起来。而一座城市,除了经济的繁荣更重要的还是人们精神生活的繁荣。因此我想市民们的学识修养,是一座城市的根基。

21.去婺源

在作家陈村的小众菜园里,看到菜农东方明珠贴了不少婺园的图片。图片上天光水色,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境之美,让我神往。于是,有一天我很兴致地参加了一个旅游团。坐火车又坐汽车,从杭州来到江西景德镇,又从江西景德镇来到婺源。这里果然青山绿水,简朴的农舍掩隐在绿荫中,山间坎烟衾袭,像唐宋诗词意境中的画面。往前走,我看见碧透的溪流上架着一座有屋檐的红栏木桥。走过木桥,村落白墙黑瓦的屋宅,保持着古时风格。

据说婺源历史上出过不少名人。有流落民间的皇亲国戚,有工部尚书、吏部尚书、兵部主事、副都御史,以及现代文人和政治家。我们一脚踏进去的,也许就是某个朝代,某个官宦人家的深宅大院。砖雕门楼、木雕窗栏,各种彩绘精致的图案,依稀能辨出主人当年的身份。在这里阳光、风雨、月亮、星辰都仿佛被扑面而来的厚重历史锁在屋宇里了。即使房门紧闭,也能演绎天人合一、自给自足、中庸平和的意境。

婺原是美的。那些古扑的明清建筑,见证了千百年的风风雨雨。而婺源的山川茶岭、碧波清流,则幻化出东方的智慧与文明。我徜徉在婺源,最喜这里没有被破坏污染。这里的村民在现代文明下,依然保有浓浓的乡村情味。比如:那个老人牵着水牛,后面跟着个三四岁的光屁股小男孩。他们身旁的油菜花早已谢了,但稻田里一畦畦绿绿的秧苗,就像老人身后的光屁股小孩,给他以希望。

那天中餐,我们被安排在千年古村的农家宅院里,与当地村民一起聚餐。正是暮春时节,八仙桌,长条凳摆在河边露台上。青花碗、毛竹筷,还有自酿的陈年米酒,端上来。这是我久违了的乡村聚餐,感到一股浓浓的乡土气息浸润着我。红烧肉、咸菜鱼、土豆、竹笋还有四季豆、青菜与芋头,让我胃口大增。不仅喝了酒,还满满地吃下一大碗饭。

午餐后,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但我们依然穿梭在古村曲折幽深的街巷里,任脚步声回荡在古老的石板路上。那情景、那氛围,很温馨平和。仿佛这里的一切,似曾相识。在梦里,抑或是在我们自己的想象中。

同类推荐
  • 季羡林作品(精选)

    季羡林作品(精选)

    季羡林作品精华本,精选了著名学者、作家季羡林先生一生的散文作品,从写人(《赋得永久的悔》)写物(《海棠花》)写景(《清塘荷韵》),到抒怀(《人生》《八十述怀》),不一而足,从各方面展现了当代大家的文化风范。文字晓畅,情感真挚,对青少年有非常好的引导作用,也是品味人生,抚慰身心的良方。
  • 听钱钟书讲文学

    听钱钟书讲文学

    钱先生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独到之处并不在于体系性的建构,而是从幽微处发端,在几千年浩瀚的文化时空中纵兴穿行,他的魅力就表现在与传统相向时那会心一笑的默契和超脱中。
  • 四川图书馆百年馆庆纪念文集

    四川图书馆百年馆庆纪念文集

    值百年华诞之际,四川省图书馆编辑出版《四川省图书馆百年馆庆纪念文集》,以彰显历史,缅怀前贤,昭示未来,意义深远。《四川省图书馆百年馆庆纪念文集》荟萃了一批优秀图书馆专业工作者在长期的图书馆学理论研究与工作实践中积累的成果,凝结了四川省图书馆人的集体智慧,生动再现了四川省图书馆事业发展的精彩画卷,将为未来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 解放石家庄(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解放石家庄(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本书以纪实手法纪录了在解放石家庄的战争中,中国人民解放军浴血奋战的光辉事迹,歌颂了他们的大无畏精神,再现了解放战争的悲壮场面……
  • 我们的故事2

    我们的故事2

    以他们为那个时代的“标本”,已是茫茫40载春秋。当年的知青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但他们以青春和生命为代价所耕耘的土地上却永远留下了印记。作者用纪实文学的方式描绘出属于一代人的图景:他们和共和国一起经历苦难,从1968年底“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指示发表至今,一同迎来崭新的时代
热门推荐
  • 玩转生活英语

    玩转生活英语

    本书是一本涵盖日常生活的英语口语书籍。全书信息量丰富,趣味性强,适合不同英语阶段的学习者使用。本书在内容编排上为了帮助读者巩固和提高英语能力,专门设计了“跟我练”栏目,保证能活学活用。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后来

    后来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御宠狂妃:王爷有种单挑

    御宠狂妃:王爷有种单挑

    穿越遇到一个腹黑、毒舌又貌美的男人时怎么办——你扑我逃!譬如:七夕收到了一份厚礼,她未喜反惊:“为什么是一只耗子!”暗卫道:“王爷说了,一只耗,一直好……”她风中凌乱:“这也能谐音!?那旁边为什么还有一块小鲜肉?”暗卫道:“王爷说,他的财产,生命,智慧,身体都属于你,包括这块大腿肉。”她泪流满面。尼玛,能不要吗?当草包二货狂人误惹腹黑毒舌帝,又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 魔武极仙

    魔武极仙

    受屈辱,逆修仙,修得无上妙法,俘获绝代佳人!凡间卑微的小人物机缘之下获得魔道圣物,从而踏上逆天修真之路!夺宝库、翻云覆雨、踏六界、唯我独尊。
  • 月破苍穹

    月破苍穹

    晚清年间,外忧内患,身为神州最后捕快,名铺追命的后人,钢男被迫接受皇帝任务,寻回宫中被盗瑰宝九龙宝剑。却被师父花满楼设计诬陷是杀花家小姐之凶手,阴谋层出不穷,陷害如影随形持剑为皇的诬陷让江湖各方势力将钢男视作眼中钉!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午夜兰桂坊

    午夜兰桂坊

    旅美女作家吕红的新书《午夜兰桂坊》日前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该书收录了《午夜兰桂坊》、《怨与缘》、《微朦的光影》等中篇小说。吕红的小说书写中国人在美国的寻梦经历,尤其是情感和内心价值观历经的冲击。在故事的背后,不只是中西文化价值观念的差异,还有中国文革后的社会变动在这代人身上留下的深刻烙印,表现了跨时空、跨视域的爱情与人性纠葛,涵盖作者对历史的反思以及不同社会背景下人性的深刻透视。除了小说之外,本书也收录了其它文体作品,展现她多方面的才情。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