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69100000023

第23章

韩愈文好酬亦高

唐代文学家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孟县)人,祖籍昌黎县(今辽宁义县),世称韩昌黎。韩愈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日“文”,故又称韩文公。他的散文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其诗亦佳。为文反对六朝以来的骈丽文风,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文章要言之有物,且身体力行之,为后世留下了许多名篇佳作。其散文在继承先秦两汉古文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和发展,气势雄健,在当时名气颇大,对后世亦有很大影响。名气大当然文章稿酬也高。韩愈于元和十二年(817)随宰相裴度平定淮西叛乱之后,奉宪宗诏谕撰写了着名的《平淮西碑》。

笔力浑厚雄健,唐宪宗很满意,把石刻本赐给了韩宏,韩宏便送了五百匹绢给韩愈作为报酬。又有一次,韩愈给死去的王用写碑文颂辞,王用的儿子给韩愈送去了昂贵的鞍马和白玉带、黄金等物。韩的一位熟人刘义从中拿走了几斤金子,并说:“这是吹捧坟墓中的人而得到的报酬,不如送给我刘某人作寿礼更好。”韩愈没有阻止他。韩愈去世后,以《陋室铭》和“竹枝词”闻名于世的作家刘禹锡为他写的祭文中说,“一宇之价,辇金如山”,意思是说,你韩公一个字的价格,就能载运金钱堆积如山。

所谓“一字千金”,“字敌金山”,极言韩愈的文章好获酬也高。顺便提及的是,前面说到的那篇《平淮西碑》,虽然获酬甚高,却也惹出了麻烦。该文系受皇命作碑记功,旨在张扬唐皇声威,歌颂宪宗武功,表彰平藩诸臣;而于主帅裴度,颂词尤多。因此引起先人淮西擒获藩主的李想不满,通过其妻唐安公主向皇上讼诉碑文不实,宪宗只好诏令磨平韩碑,命翰林学士段文昌重撰碑文勒石刊刻。然韩、段二碑,其文采辞章才华殊异,差别颇大。北宋时苏轼曾作《临江小驿》诗云:“淮西功业冠吾唐,吏部文章日月光(注:韩愈又称“韩吏部”)。千载断碑人脍炙,不知世有段文昌。”苏东坡的褒韩贬段虽然尖刻,却是有眼光、有见地的行家之语。韩愈《平淮西碑》虽已成断碣残碑,但其文古朴酣畅淋漓,具雄健奔放之势,故终难湮灭其光芒而留传后世。这样看来,该文是完全值得起当初的“高酬”的,由此可见韩愈确是“才高八斗文无价”,时人酬以重金他是当之无愧的。

白居易重情轻财

唐代文学史上有“元白”之称,所指便是诗人元稹和自居易。元稹(779-831),字微之,河南河内(今属河南)人,唐穆宗时曾宫至宰相。他的诗流畅激越,擅长讽喻,时称“元和体”。

自居易(772-846)字乐天,祖籍山西太原,曾任翰林学士、刑部尚书。他的诗作多针砭时弊,反映民间疾苦,为时人争相传诵。“居易于文章精切,然最工诗……初与元稹酬咏,故号元白。”(《新唐书白居易传》)“元白”之称既代表了唐代文学史上一种诗才齐名、诗风相近的现象,又记录着这两位唐代诗人相互酬咏、交往密切的深笃情意。当时他俩的相互酬唱有三十韵、五十韵以至一百韵的,都被江南士人所传诵,流传至京师,间里巷陌普遍传唱,至为感人。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俩共同倡导并推进的新乐府运动。所谓新乐府,即是上续《诗经》和《汉乐府诗》中“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传统,以自拟新题的方式写作乐府诗。白居易是新乐府运动的领袖人物,元稹则为“副帅”。他们二人的亲密合作和诸多实践,不仅开一代诗风,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而且使他们的友谊成为文学史上的佳话。元稹比白居易早逝。他在生前就将题写墓碑之事托付给白居易。元稹死后,白居易怀着十分悲痛的心情撰写了一篇碑文以示悼念。对此,元稹的家人欲付给他相当丰厚的润笔费,包括车马、绫绢、银鞍、玉带等相当于“七十万之巨”的厚酬。

还同时送来他家的一批奴婢。元家坚持要送,白居易坚决不收,如此往返多次。自居易诚恳地说:“我和元微之乃生死之交,写碑文是朋友的临终托付,也是对交情最好的挚友的信任。我想起平日和微之的深厚交情,怎么能收下这些礼物和酬金呢?”最后由于元家执意要送,白居易只好将奴婢退还,将所送的巨额润笔费捐助给当时正待修建的香山寺,并作《修香山寺记》叙其始末,于文末特意说明:施舍给香山寺的这些财帛,其利益功德,应当归于元微之。通过这件事,可看出白居易对友情的看重;同时,一篇墓志碑文而以七十万为谢,亦可见唐人润笔之巨。此外,将奴婢作为“润笔”的一部分,见于记载的,尚属首次,亦堪称奇事也。

皇甫浞按字论价索高酬

皇甫浞(777-835),字持正,睦州新安(今浙江淳安)人,唐穆宗时进士,后官至工部郎中,曾从师韩愈,学习古文。他是一位个性独特的文人,自信而恃才傲物,嗜酒而喜欢酒后为文。他的文章奇僻隐奥,尤善碑文。就连当时的文坛领袖、大名鼎鼎的韩愈,在垂老病危之际也曾专门写信给他:“我死后能彰显我之生平而让我不至于随世湮灭者,非你(指皇甫浞)莫属啊!”皇甫浞遵其遗嘱,撰写了《韩文公墓志铭》和《韩愈神道碑》二文,受到世人的称道,韩愈的儿子曾给他送去丰厚的报酬。由此可见皇甫浞撰写碑文名气之大。当时流行的碑文主要是两大类。一类如前所述,是为死者撰写的墓碑或墓志铭;另一类是为新修佛寺或道观撰写的“功德碑”,这类文字一般都要请时贤名士、文章高手撰写,故润笔报酬亦高。当时皇甫浞供职于曾任宰相的裴度门下,当一名判官。裴度修福先寺,欲请人撰文为碑。其时自居易名气很大,裴度想请远在外地的白居易撰写《福先寺碑》文。皇甫浞听说此事,大为不满,认为裴度瞧不起他,于是递上辞呈耿直而言:

“裴公既然舍近而求远,只知道白居易而不相信我皇甫浞,那就让我从现在起就辞职吧!”裴度只好改变了主意,转而请他撰写碑文。皇甫浞叫人备了好酒,于畅饮酣醉之际,洋洋洒洒,挥笔立就。文成之后,裴度觉得满意,赠送他许多车马和绢帛作为润笔。没料到皇甫浞却嫌润笔太少,很气愤地说:“我是不轻易为人作碑的。这篇碑文总共三千字,我的文章应当按‘一字三缣’计酬,即一个字该值三匹细绢,为什么给我这么少的润笔?”裴度暗笑:“真是个旷达不羁的文人啊!”赶快陪着笑脸又增送了五千匹绸绢的润笔。这很有点像今天稿酬的“以(千)字计酬”法。而皇甫浞的“脾气”,与现时一些颇有个性和才气的作家按质论价、索要优酬何其相似乃尔!

雅士重名节,高酬难动心

虽然求人作文付给润笔酬劳已成惯例,获酬者亦属“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之列,可以心安理得地接受该得的钱物;然而,有一些文人却仍然在为别人作文、写碑之后,对请托者所赠财帛辞谢不受,体现了高人雅士的君子之风。唐时柳砒是知名的书法家,他不轻易取人钱财,而是常常“义务”为他人写碑文。他从御史大夫贬为泸州刺史时,东川节度使顾彦晖请他给自己书写“德政碑”碑文,并备以厚礼作为润笔。柳王对他说:“如果赠送给我财物作酬谢,我就不能答应你的请求。”顾彦晖只好免“礼”而称谢。还有一类文人,严守德行,讲究气节,不轻易下笔,尤其不肯违心地为他人撰写(或书写)谀颂之辞;哪怕你付给很高的润笔,不该写的,他就是坚决不写。唐人韦贯之,历仕唐德、顺、宪、穆宗四朝,官至宰相,以忠诚而“严身律下”着称。《旧唐书》称誉他“生平未尝馈遗,故家无羡(余)财”。裴均的儿子拿一万匹缣(细绢)作为润笔,请韦贯之为其父撰写墓志铭,韦贯之觉得裴均无德政可写,便断然拒绝道:“我宁肯饿死,也不会接受这样的润笔。堂堂韦某,岂能写这样的文章么!”唐穆宗时,萧俯任宰相。“俯居相位,孜孜正道,重慎名器”,且“趣尚简洁,不以声利自污”。(旧唐书《萧俯传》)当时的成德节度使王士真亡故后,穆宗下诏书,要萧俯作《神道碑》颂其功德。按当时惯例,奉诏作碑文将得到(润笔)厚赏。

萧俯上疏婉拒日:“王士真政绩平平,何况这篇文章将涉及到他的儿子,士真之子王承宗就不仅是平庸的问题,他子承父职后曾对朝廷有反叛行为,后因宪宗平定淮西之乱后,迫于朝廷威慑他才不得不归顺。如要我秉笔直书,则没法为他(父子俩)撰写溢美之辞。何况,文成之后,皇上会按惯例给我重金奖赏,我若拒绝,会违拗了皇上的好意;我若接受,则又有违我平生的志向。所以,此文我还是不写为好。”唐穆宗表示理解,于是取消了要他写《神道碑》的诏令。

蔡襄得欧阳修润笔

欧阳修(1007--1072),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文章自然畅达,为世人所崇,史称“欧阳文忠公”。他在《归田录》中记载了他为书法家蔡襄付润笔的趣事。蔡襄(1012--1067)字君谟,兴化仙游(今属福建)人,官至端明殿学士,是与欧阳修同时代的着名书法家,为“宋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之一。工楷、行、草书。正书端丽沉着,行书浑厚秀美,草书淳淡婉丽。欧阳修当时所作《集古录自序》,由蔡襄书写刻石,欧阳修感到很满意,称“其字尤精劲,为世所珍”。他想重重地酬谢蔡襄,但又想,作为朋友交情,送银钱蔡襄未必肯收,且难以免俗;他知道蔡襄有两大特长,一是工书法,二是善品茶,润笔最好能与此相关,既能投蔡襄之所好,又能脱俗,体现一定的品位。他便精心挑选了几件礼物作为润笔:一是书法家珍爱的鼠须笔,配上精制典雅的铜绿笔格;二是名贵的龙井茶,配上罐装的惠山泉。蔡襄得此润笔,开怀大笑,认为清高脱俗,典雅得体,又正中下怀,遂欣然受之。过了一个多月,有人送给欧阳修“清泉香饼”一筐。乍听好像是可食之物,其实不然。清泉是地名(产地);香饼是一种石炭,用以焚香,一饼之火,可终日不灭。“焚香读书”或“焚香泼墨”(写字)乃是文人一大雅趣。蔡襄听说欧阳公近得此物,十分羡慕,便惋叹道:“可惜香饼送迟了,使我的润笔少了这一种绝佳之物!”欧阳修听了暗暗好笑,觉得老朋友虽不爱钱,却对焚香、品茶、挥毫的“三宝”得其二(茶、笔)而缺其一(香饼)深为遗憾,实在“求全”得太过分,也“贪婪”得太有趣了。

司马光获“御批”稿酬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属山西)人,北宋着名政治家、史学家。他力辅四朝,官至宰相;政治上趋于保守,反对王安石变法,在史学上却是个卓有建树的创新开拓型人物。他一生中最重要的贡献,是主持撰写了编年体通史巨着《资治通鉴》,对中国史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司马光接受编史任务之后,蛰居洛阳达十九年之久。他和写作班子的助手们,孜孜不倦,夜以继日地埋头苦干。及至该书编成,他已齿发脱落,垂垂老矣,仅一年多之后便去世了。

《资治通鉴》全书共294卷,“博而要,简而周”地记载了十二个朝代、贯穿l362年兴衰治乱的史实。这一部煌煌巨着,与汉代司马迁所撰《史记》一起,堪称史界双璧,将永远辉耀于中华史坛。元丰七年(1084年)十一月,该书告竣之后,司马光向神宗皇帝上《进书表》,言“臣之精力,尽于此书”,呈请皇帝披阅省览。宋神宗不仅“钦赐”了书名,还亲自为该书作序。可惜神宗未能阅毕,于次年三月去世。哲宗皇帝继位之后,下达了《奖谕诏书》,赞誉司马光“博学多闻,贯穿今古,发挥缀缉,成一家之书,褒贬去取,有所据依”,还说是“省阅以还,良深嘉叹”!(“自从省阅以来,确实深为嘉许赞叹!”)其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在诏书的最后,宋哲宗特地亲自开列“润笔”奖项:“今赐卿银两、绢帛、对衣、腰带、鞍辔马”;还详细地开列了清单目录,嘱其“到库便可领取”。(“具如别录,至可领也”--见《奖谕诏书》。)这一笔数目不菲的金银财物,是“最高”上方从国库中专门拨出、对司马光和他的助手们十九年辛勤劳作所发给的“一次性”润笔奖赏,也可以称作“御批”稿酬。司马光编撰的《资治通鉴》这部史学着作是不朽的,他所付出的工作量和辛劳度也是空前的。据史载,为了抓紧时间,防止睡觉过头,他专门请人用圆木制了一个枕头,起名“警枕”,当睡觉翻身时圆木滚落于地,他便立刻惊醒起身,继续着书。司马光编书认真、细致,连书稿也誊写得工工整整,干干净净。他和助手们誊写的《通鉴》草稿在洛阳城堆满了两间房子,有人翻阅了其中数百卷,竞未发现一个潦草的字迹。可见他们用力之勤、功夫之深、费时之多。由是观之,“御批”稿酬虽然丰厚,然而司马光和他的助手们所付出的巨大的精神劳动以及《通鉴》的无可替代的史学价值,于这一笔“润笔”费,则是完全当之无愧的。苏东坡与“换羊书”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蜀郡眉州(今四川眉山)人。官至翰林学士、礼部尚书、皇帝的“侍读”。后因讥议王安石新法,被贬为杭州通判。一生中多次遭贬,仕途不畅,然而却应了“文章憎命达”(杜甫语)之说,诗极妙境,文臻佳绝。他具有卓越的艺术天才,诗、词、文、赋、绘画、书法等方面,均有精湛的造诣,被公认为北宋文坛的领袖人物。在宋代书法界,苏东坡具有承先启后的地位,他前承唐风而又不拘成法,突破古人的樊篱,开创了风格独特的“苏体”,不管是平淡冲和、典雅秀润,还是雄奇跌宕、酣畅淋漓,都自有一种神韵贯串其中。所以,时人将东坡书法誉为“宋四家”苏、黄、米、蔡之首,“宋人之书,当以苏轼为第一”。(陆维钊《书法述要》)其作品倍受世人珍爱。但苏东坡生性潇洒,并不看重润笔钱财,而是常常兴之所至,即写即送。故时人说他“于书画亦精绝。故其简笔才落手,即为人藏去,有得其真迹者,重于珠玉。”(宋·王阚之《渑水燕谈录》)有个叫韩宗儒的文人,认识苏东坡,知道苏东坡的字是能换取钱财的。但他生性饕餮,很喜欢吃羊肉,便与苏东坡通信,每弄到一张有苏东坡笔迹的便函,便拿到殿帅姚麟许那儿换十几斤羊肉。对此事,苏东坡一时还蒙在鼓里。有一天,苏东坡的朋友兼弟子、“苏门四学士”之一的黄庭坚将此事讲给他听,并和他开玩笑说:“昔时有晋人王羲之以字换鹅,称‘换鹅书’,如今先生的字可以叫做‘换羊书’罗!”东坡听了不但没有生气,反而敞怀大笑。有一天,苏东坡在翰林院,奉旨撰写文稿,正忙得不可开交,韩宗儒则一日之内写了几封信来,想求东坡写一回函,而且让人在门外等着取回信。东坡暗忖:想必此人嘴馋了又没羊肉吃了。他生性幽默风趣,喜与人玩笑、戏谑,便笑着叫差役去打发来人:“请传我的话,本官今日断屠!”意思是本官今日没工夫写字,看来你今天没法拿到“换羊书”,羊肉是吃不成了!像韩宗儒这样的人,不识东坡墨宝“重于珠玉”的价值,却拿去换羊肉,一般人都会为之生气。但东坡却不然,在他眼中,“见天下无一不好人”(东坡对其弟苏辙语),故以宽阔的心胸,诙谐的语言对之,“点”到为止,却不以恶语伤人。由此可见苏东坡的大家风范以及性情中善良宽厚之一面。

同类推荐
  • 人生因爱而完满

    人生因爱而完满

    当人们在成长的道路上匆匆前行时,这一个个感人至深的真爱故事就是一处处心灵停泊的港湾,让人们在轻松阅读的同时再一次体会人世间温情洋溢的至情至爱!《人生因爱而完满》选取了许多感人肺腑的小故事,集合了古今中外那些纯真、美好的情感,设置了“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乌鸦知反哺,百善孝为先”“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多一份爱心,多一份温暖”等十个章节,有“把笑脸带回家”的父爱;有“梦里依稀慈母泪”的母爱;有“爱到地老天荒”的爱情;有“打弹珠的朋友”的友情……书中立体丰满的人物、真切感人的故事情节、发人深省的寓意,为真爱做了全面而生动的诠释。
  • 中北欧现代文学大作(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

    中北欧现代文学大作(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了中北欧现代文学大作:德国现代文学精品、波兰现代文学精品、捷克、斯洛伐克现代文学精品、奥地利现代文学精品、匈牙利现代文学精品、丹麦现代文学精品和瑞典现代文学精品。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
  • 红墙警卫

    红墙警卫

    《红墙警卫》作者根据毛泽东的卫士李银桥的回忆,记述了他跟随一代伟人毛泽东的许多鲜为人知生活工作片断、描绘了真实生活中的毛泽东伟大而又平凡的一面,书中还专门记录了“第一夫人难伺候”的真实故事,反映了毛泽东与江青当时的生活情景。
  • 蒙文通经学与理学思想研究

    蒙文通经学与理学思想研究

    《蒙文通经学与理学思想研究》系四川省巴蜀文化研究中心科研规划重点项目,该研究课题的立项,得到四川省巴蜀文化研究中心领导和有关人员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本书具体包括了:蒙文通的生平与著述、关于清代经学、蒙文通经学之特色、蒙文通理学范畴探讨等方面的内容。
  • 烟雨纷繁,负你一世红颜

    烟雨纷繁,负你一世红颜

    民国大师经典作品系列共十册,本册为民国大师张恨水作品精选集,张恨水是民国时期最受欢迎的通俗小说家,其散文也十分佳美,本书精选了张恨水的《两都散记》等精美小品文。读者可以通过这些文章了解当时社会及大师的思想,并在文章中了解大师的人生。
热门推荐
  • 逆史

    逆史

    《逆史》由卷枕神州编著。《逆史》讲述了:你知道跳大神竟然跳出了华夏5000年文明吗?你知道大禹治水功在当代却罪在千秋吗?你知道被讥笑为“纸上谈兵”的赵括背了多少冤枉吗?你知道“篡国奸雄”王莽的悲情吗?你知道“天子呼来不上船”的李白的仕途迷梦吗?你知道害死杨家将的大白脸奸臣潘仁美的千古奇冤吗?你知道岳飞之死性格注定吗?你知道印象中积贫积弱的南宋王朝其实是块硬骨头吗?你知道朱元璋的遗害无穷吗?你知道李鸿章的忍辱负重吗?……你知道你所知道的历史,其实是一个被人打扮过的小姑娘吗?
  • 魔法是这样炼成的

    魔法是这样炼成的

    天元大陆上一个有着人类,精灵和矮人混合血统的男孩富兰克林创造了自己的魔法世界,一个身负全系魔法的小家伙是如何得到的呢?每一系别的魔法之间的关联是怎么样的,是如何的创造自己的魔法世界的?地下神奇的侏儒文明,一切的一切都在天元大陆,最后的结局都在意料之外。
  • 一个人的岁月

    一个人的岁月

    其他各辑中,这是打破了时间的隔阂贯通起古今的心领神会;或从文学、音乐、绘画等艺术殿堂里吸收精神资源,或走万里路感受世界各地的文化传承,本书是著名作家顾艳的散文集。本书内容丰富,这是打破了空间的隔阂营造其繁茂的精神家园。或追慕古人且与之对话,或面对今人而生动描绘,除了第一辑是作家对个人日常生活的描绘以外。在这些看似五光十色的感悟碎片中,建构了作家独居生活的时空观念与精神坐标
  • 剑血

    剑血

    十年前,遭血魔妖孽荼害,全家惨亡。流浪十几年,卧身于虎威帮,在一次剿灭行动中,遇上剑仙孤影,经过一系列摸不着头脑的事情的发生,寻到多年流失的唯一亲人妹妹诺霞,至此二人开始寻找灭门仇人。却因身带传世之宝“风云无量”和“锦绣风云”,又偶然得到上古神器“血剑”。一时间江湖各路,魔教妖孽疯狂前来抢夺,关键时期,岂料到伴随身边的妹妹诺霞竟然是魔教派来的奸细,报仇之路,人生何悲。
  • 合租恋人:恶魔的呆萌女孩

    合租恋人:恶魔的呆萌女孩

    (全文完结,大家放心观看和收藏。)她的身边出现过两个让她记忆尤深的人,同样都拥有天使容颜,却有着不同的命运。一个让她学会了什么是喜欢,他说:“明天过后我会给你一个惊喜。”另一个让她学会了如何去守护一个人,他说:“我会为你活下去。”可是她身边的位置只有一个,那么上天究竟眷念的是谁呢?顾子陌:现在,我找到了我的整个世界,那就是你。夏婕儿:我听到最令自己心疼的一句话是,“我叫顾子陌。”不是顾少,也不是顾子淇,不是别的什么人,而是爱你的顾子陌。
  • 医学密码(走进科学)

    医学密码(走进科学)

    本套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当今世界各种各样的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读者在兴味盎然地领略世界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激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不断掌握开启人类世界的金钥匙,不断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使我们真正成为人类社会的主人。
  • 女皇选夫

    女皇选夫

    她,韩氏集团的女总裁,穿越到韩国成为公主,未来的女皇。为解韩国之围,狐狸老爹暗地与四国君主签定婚约。一女四嫁还不够,一份选夫名单送到面前。她必须从书院中挑选至少两名夫婿。更过分的是,每门功课必须达优,否则一门非优换一个夫婿名额。她不想被人围观,找个宫女当替身,她则女扮男装当伴读。一场风风火火、活色生香的书院选夫生活逐渐拉开帷幕……身上无解的毒,无端的落水,潜藏的危机,悬疑重重,步步为营,原来一切都没有那么简单。美男一【天下第一高手夜魔天】:糟糕,这两天皮肤又差了,不能再熬夜了。某女撩开半边的香肩,举杯邀明月。一阵风卷过,不见伊人,只见杯和月。美男二【赵国太子北辰熙】:亲爱的灵儿,想吃我亲手做的红烧肉吗?某女使劲点头捣蒜。某男勾唇一笑,蓝色的眸光乍闪:红烧肉是主菜,我是头盘。美男三【秦王楚墨】:你是朕的女人,你再给朕爬墙试试,小心朕杀了你那些情人!某女纵身一跃跳上了宫墙,耸肩摊手:我爬上来了,你想怎么着吧。某男一脸猪肝色,当即下令拆了宫墙。美男四【大将军龙之翼】:陛下请放心,方圆几里绝对不会有敌人出现。“那就好。”某女两眼放着狼光,开始在他面前宽衣解带。美男五【水慕华】:灵儿,你身上的毒不是已经解了吗?(某女所中的毒,只有嗯嗯才能解。)某女一边解着罗衫,一边严肃地摇头:万一还有毒素残留呢,这可不是闹着玩的。美男六【楚国太子南宫狸】:好了没?我等不及了。某女摁着某男的头,将银针从他金发里一根根地挑出来,咬牙切齿:严重警告,以后上我的床,必须先过安检。美男七【小受堂哥韩如风】:灵儿,都洗干净了,可以吃了。某女看也不看,皱眉道:都说了,我不吃土豆,拿远点。某男一脸受挫,将自己光光的身体摆到她面前:我说的是我。美男八【御用保镖冰司】:陛下,属下该去值夜了。某女伸出两只脚趾,扯住他的衣角:跟人换个班,以后你值日班。美男九【齐国小正太东方若雨】:姐姐,我什么时候才能跟你嗯嗯?某女不耐烦地甩手:去去去,等(羽)毛长齐了再来。小若雨于是跑去向精通医术的南宫狸求助:狸哥哥,麻烦,我要一瓶长毛液。每日更新时间为早上10:00感谢亲亲筱筱为我做的视频,背景是刘力扬的《我就是这样》:&pstyle=1自己的新文《天才儿子腹黑娘亲》,带着儿子闯荡江湖,萌宠文,幽默诙谐,一对一。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帝王妻奴

    帝王妻奴

    层云堆积,月光森然。森冷气息照着华夏大地。凤国三大家族齐聚于身为三大家族之一的上官府中。前院大厅,歌舞升平,贵族众人享受饕餮盛宴,怀抱舞姬,当众淫乱,萎靡不堪。上官家族喜爱圈养野狼,越是凶狠,就更为喜爱。就连家族中小姐们,也喜欢拿野狼来玩耍。鲜血淋漓的场面,对她们而言,只是一顿家常便饭。低等的下贱人在她们的眼中,堪比蝼蚁。五名精心打扮,美貌如花的少女,坐在高高的看台上。……
  • 穿越之溶心傲玉

    穿越之溶心傲玉

    二十岁的灵魂穿越成了未及笄的黛玉,红楼梦中的剧情是否照旧上演?黛玉的命运是否因为异世的灵魂而有所改变?书中本是弱质孤女的她居然有个英武不凡的亲哥哥林默言!书中纠结于木石前盟的她却如今深陷太子水溶用心血铸就的水木缘!面对贾府一次次算计,该如何化解?将为国母的她又会有着怎样的考验?看黛玉红楼里挥洒青春!看水木肩挑水氏王朝的万里江山!-----------------------------------------------------------------------------------------------他叫水溶,一个让人无比郁闷的名字,只因为老爹是超级红楼迷。抗议多次无效,只能认命,却不曾想这个名字却是开启他命运的钥匙。什么?那个从天而降的女子居然就是袅娜的林家黛玉!与他相伴一生的佳侣?等等!书中的林黛玉不是与贾宝玉情投意合吗?怎么会.~"砰!”一声枪响,黛玉如同风中花瓣一般飘落在他怀中。“不!”水溶绝望地嘶喊着吗,痛苦不可言状,老天既然要自己爱上黛玉,为何要还要这般残忍的将她带走!“我要回去了,记得......我......”黛玉眼睛合上的一瞬,水溶的心崩溃了.~这就是红楼的世界吗?那个该死的北静王爷居然是皇上的情敌!还好自己聪明,轻易摆脱!玉儿!为何你从没告诉我本该锦衣玉食的你竟然如此凄凉;为何你从没告诉我天杀的贾家不止谋了钱财,还要谋人!玉儿!从今以后,定不再让你受得丝毫委屈,为了爱你,我寻到红楼!《穿越之寻到红楼去爱你》--------------------------------------------------------------------------------------------------无穿越,无玄幻,单纯的一篇红楼同人,白水般淡淡的感觉。水玉一直是主角,这次也不例外。一张地图,牵出了野心,三分天下,鹿死谁手?慈爱的祖母为何渐行渐远,亲情的温暖如何竟昙花一现,骨肉血亲抵不过万丈权柄谋算,最初的呵护已淡淡消散。只,那一双眼眸为何还会在梦中出现?沉静的心波澜不宁,却是心头萦绕已久不曾?原以为自此陌路,不料却再次相见…宫廷深深深几许,调包计,调进的是谁?成全了谁?兜兜转转,真真假假,水玉缘自有天定…宛颐新文《红楼之碧水盈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