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63300000014

第14章 文学学向何处去?(1)

——在暨南大学的讲演

“文艺学”题解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我念大学中文系,有一门课叫“文学概论”,又常常叫做“文艺学”。老师讲课时总是把文学理论叫做文艺学。那时刚刚出版了一本新书,叫《文艺学引论》,苏联专家毕达可夫在北京大学的讲稿。毕达可夫被认为是权威,他讲的被认为是最新的理论,时髦得很。其实,后来知道,他并不是当时苏联最具权威性的文学理论家,而且当时苏联的文学理论也只是世界文学理论界的一种或几种观点,有的理论还常带点儿僵化了的庸俗社会学的味道,并非世界上最新理论的代表。我们是见和尚就拜,不管他念的什么经--只要是苏联和尚。

后来发现,翻译苏联文学理论着作时,“文艺学”这个中文词译得不准确。究竟最初谁这样译,搞不清。原文只是文学学,而没有“艺术”的含义,俄文里还有一个词可译为艺术理论或艺术学。为此,我请教了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俄国文学和文学理论的有关专家,如吴元迈、周启超等,他们也都这么说。据说,这个俄文字出现在1929年苏联的一本文学理论集子中(波斯彼洛夫的老师编辑,也收了波斯彼洛夫的文章)。周启超近期翻译的俄罗斯莫斯科大学一本书,即将之译为文学学(书名译为《理论诗学》),维·叶·哈利捷夫着,1999年初版,至今已出了三版,36万字。

另,曹卫东在《文艺研究》2004年第1期发表的《认同话语与文艺学学科反思》一文中说,文学学(文艺学)最早从德文来。他从学术史的角度进行梳理,认为文艺学来源于19世纪德国(思想家狄尔泰)的“精神科学”--东方学--古典学--文学理论(文艺学)。但曹卫东的说法尚欠明晰和精确。

又有朋友说韦勒克对此有所考证,于是按照朋友的指引,查了韦勒克《批评的概念》一书。果然,书中考证了“文艺科学”这一术语在德国被使用的情况:

“‘文艺科学’在德文中就保存着其旧日表示系统知识的意思。”

“在德国,‘文艺科学’这个名词取代了西方所使用的‘批评’。这个名词取得了成功,而类似的词组如‘文学的科学’却没有在西方流行。在法国,这一类企图和主张有着很长的传统:例如J.J.安培在他的《论诗歌的历史》(1830年)一书中就说文学哲学和文学史是‘文学科学’的两个组成部分。但是‘文艺科学’这个名词只在德国扎下了根。卡尔·罗森克朗茨在1842年评论几本书时简述了当时德国‘文艺科学’的情况,他比较随便地使用了这个名词。我在一份1865年出版的期刊上也找到过这个词。1887年恩斯特·格罗斯以《文艺科学的目的与方法》为题做了讲演。恩斯特·爱尔斯特写了一部两卷本的专门论着《文艺科学原理》(第一卷,哈勒,1897年;第二卷,1911年)……”。

“在德国以外,‘文学的科学’并没有得到通用。荷兰人亨利克·克里门斯·缪勒于1898年在爱丁堡做了题为《文学的科学》的讲演。罗马尼亚人米歇尔·德拉哥米赖斯库写过四卷本的《文学的科学》(1928-1929年)。这些都是极其个别的例外。这个说法在盖伊·米绍的《文学的科学引论》(伊斯坦布尔,1950年)中又重新出现。在英文和法文中,‘科学’(science)变得与自然科学等同起来,以致这个名词不能继续通用;而在德国,‘Wissenschajt’却保留着它旧日的比较广泛的意思,所以人们把消除自然主义联想后的‘文艺科学’当作反对当时占统治地位的文学史的新诗学和批评的口号。1908年狄尔泰的学生鲁道夫·翁格尔主张研究现代‘文艺科学’中的哲学问题,但是这个名词显然只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才成为新学者们的集合号令。1920年一个名叫西格蒙特·冯·棱皮斯基的人写了一部《德国文艺科学史》,这本书舍弃实用批评而收进诗学和文学史。1923年开始创办《文艺科学与精神史学季刊》,保罗·默尔克也发表了他那本叫做《文艺史学与文艺科学》的小书,这本书就是以文艺科学与精神史学的对比为其基础的。”

韦勒克此书,还有另一中文译本,书名译为《批评的诸种概念》。

现在,文学学(或者按老用法“文艺学”)遇到点麻烦:据说到了穷途末日了,快要寿终正寝了。因为,紧跟着“文学会消亡吗?”的问题而来的,或者说与“文学会消亡吗?”的问题紧密相连的,就是文学学的命运问题--能否存在的问题,至少是文学学向何处去的问题。

“向何处去?”从大的方面说,无非两种出路:死与活。死--若文学消亡了,文学学亦无必要,死矣;活--若文学不会消亡,文学学自然也不能不存在,活着。

那么,文学学、文学研究究竟会怎么样呢?

不少学者提出来各种设想,各种方案。我们不妨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设想、方案,作些简要评介。

米勒方案:关于“阅读”概念

米勒说“文学研究的时代已经过去”

“文学研究的时代已经过去,但是,它会继续存在,就像它一如既往的那样,作为理性盛宴上一个使人难堪、或者令人警醒的游荡的魂灵。文学是信息高速公路上的沟沟坎坎、因特网之神秘星系上的黑洞。虽然从来生不逢时,虽然永远不会独领风骚,但不管我们设立怎样新的研究系所布局,也不管我们栖息在怎样新的电信王国,文学--信息高速公路上的沟沟坎坎、因特网之神秘星系上的黑洞--作为幸存者,仍然急需我们去‘研究’,就在这里,现在。”

金惠敏对此作了评述:希利斯·米勒对于文学和文学研究在电子媒介时代之命运的忧虑,不是毫无来由的杞人忧天,威胁确实存在着,而且就在眼前。对此,米勒是清醒的,而另一方面他又是那么地执着于文学事业,不改初衷。不过,这在他并不是一对矛盾,我们看到,其“执着”是建立在一个清醒的意识之上的,而非对威胁如麦克卢汉所谓的“麻木不仁”。惟其清醒,他才能够“执着”得下去,即惟其清醒,他才能够以变通的方法坚持自己的“执着”,坚持文学和文学研究的不可取代性以及与人类的永恒相伴。

面对图像和其它媒介文化的冲击,米勒试图以一个更高的概念即“阅读”(reading)予以海纳:“文学系的课程应该成为主要是对阅读和写作的训练,当然是阅读伟大的文学作品,但经典的概念需要大大拓宽,而且还应该训练阅读所有的符号:绘画、电影、电视、报纸、历史资料、物质文化资料。当今一个有教养的人,一个有知识的选民,应该是能够阅读、能够阅读一切符号的人,而这可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他在另一处强调:“这里阅读不仅包括书写的文本,也包括围绕并透入我们的所有符号,所有的视听形象,以及那些总是能够这样或那样地当作符号来阅读的历史证据:文件、绘画、电影、乐谱或‘物质’的人工制品等等。因此可以这么说,对于摆在我们面前有待于阅读的文本和其它符号系统,阅读是共同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我们能够聚集起来解决我们的分歧。这些自然也包括了理论文本。”“阅读”作为米勒文学批评的一个核心概念,在此具有双重作用:第一“阅读”向一切文本、一切可被阅读的符号开放,因而借助于“阅读”米勒保持了对媒介研究、文化研究的宽容和接纳;但是第二,“阅读”显然又是一个暗示着现代性价值的概念,包括他这里所使用的“符号”(sign)一词,即它总是有所指、有意味、有深度,“阅读”“符号”毫无疑问就是索取符号中的意义,解构论的米勒并不反对这一点,他所反对的只是像新批评那样将文本阅读成一个有机整体,因为它可能窒息文本的异向活动。“阅读”对米勒而言本质上就是文学“阅读”,因此米勒以“阅读”所表现的开放性同时又是其向着文学本身的回归,是对文学价值的迂回坚持,他试图以文字的“阅读”方式阅读其它文本符号。

尽管我们不能由此将米勒当作文学中心主义者,在西方这背后通常就是文化精英主义的观念,但米勒的确赋予“阅读”以文学和精英的色调,并通过“阅读”表现了他人文主义的救世情怀。他深信“文学理论前程无限”,因为它是完成如下两项人文重任的基本工具:一是“档案记忆”,一是“教授批评性阅读,将它作为对抗语言现实与物质现实之灾难性混淆,其名称之一就是‘意识形态’的首要方法”。如果说对于米勒而言“文学理论”就是“解构论”,就是一种修辞性阅读,那么文学理论的前景也同样就是属于“阅读”的,其任重而道远也同样适用于“阅读”。其实,米勒总是将此“文学理论”的任务说成是“阅读”的,在阅读中培养我们对传统的记忆,在阅读中构成我们对于所谓“意识形态”的“批判距离”。或许米勒并不特别熟悉法兰克福学派等的批判理论,以及波德里亚的“拟像”学说,但他以“阅读”为基地对媒介扩张所做的回应或反击与这些理论则是同处于一个战壕;而且作为文学批评家,其“阅读”性的辩护更切近于文学,因而更能使我们这些同行接受和信服:

我希望文学研究本身能够以某种方式继续下去,这一方面是因为我是如此地热爱文学,我于它倾注了毕生的心血;另一方面是因为我想即使书籍的时代过去了,被全球电信的世纪取代了(我认为这一过程正在发生),我们仍然有必要研究文学。教授“修辞性阅读”,这不足是为了理解过去,那时文学是何等地重要,而且也是为了以一个经济的方式理解语言的复杂性,我想只要我们使用语词彼此间进行交流,不管采用何种手段,语言的复杂性就依然是重要的。

文学研究或“修辞性阅读”的存在是基于文化记忆的需要,更是为了经济有效地掌握语言,我们无法离开语言,因而我们无论如何也无法抛弃文学。只要有语言,就一定有文学和文学研究。米勒这样的辩护虽然朴素,但道理实实在在,自有其不可推倒的定力,更何况其情真意切的感染力,--这使我们最后想到,执着于文学或美学,本就是我们人类的天性;只要我们人类仍然存在,仍然在使用语言,我们就会用语言表达或创造美的语言文学。

如果按着米勒的思路说下来,文学学(文学研究)不会死,只是内涵和方式变化了。或者循着第一讲中说到的米勒的思路,该死的文学死了,自然以它为对象的那部分文学研究也该死;而该活的文学活着,自然以它为对象的文学研究也应该活着,但是变为把“阅读”作为文学研究、文学批评的一个核心概念。

然而,不管怎么说,不论对于外国学者还是中国学者,文学学“再也不能像过去那样活”。

“再也不能那样活”,那么,怎样活?除了上面说的外国的米勒方案以外,这些年来中国学者一直讨论着各种不同的方案,而且争论颇为激烈。

前几年主要是“本土化”派与“接轨化”派(前者以曹顺庆的“失语症”论为代表,后者以陈晓明的“理论无国界”论为代表)的学术争吵。眼下,前面的争论无结果,又加进一个问题:电子媒介时代、图像时代、生活审美化和审美生活化时代,文学学怎样适应?下面是我最近看到的一些学者的几种思考。

重建“文艺社会学”

重建“文艺社会学”(陶东风《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文艺社会学的重建》,《文艺研究》2004年第1期)是思考的方案之一:

“因产业结构的变化、文化的大众化、商业化以及传播方式的普及等导致的大众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以及相应当审美活动的日常生活化,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重建文艺社会学”。

“审美化的意义在于打破了艺术(审美)与日常生活的界限:审美活动已经超出所谓纯艺术/文学的范围而渗透到大众的日常生活中。(杜按:此话不确。审美活动从来不局限于纯艺术)占据大众文化生活中心的已经不是传统的经典文学艺术门类,而是一些新兴的泛审美/艺术现象,如广告、流行歌曲、时装、电视连续剧乃至环境设计、城市规划、居室装修等等。艺术活动的场所也已经远远逸出与大众的日常生活严重隔离的高雅艺术场馆,深入到大众的日常生活空间(如城市广场、购物中心、超级市场、街心花园)。”

陶东风认为,上述情况“深刻挑战了文艺自律的观念,乃至改变了有关‘文学’、‘艺术’的定义”。应“及时调整、拓宽自己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式”。“九十年代兴起的文化研究/文化批评在我看来就是对这种挑战的回应”。它的对象已从经典文学艺术走向日常生活的文化,进入到了文化分析、社会历史分析、话语分析、政治经济学分析的综合运用层次。

基于上述情况,陶东风提出应倡导“新的文艺-社会研究范式(不管叫它‘文化研究’还是‘当代形态的文艺社会学’)”。这种文艺社会学区别于泰纳的和苏联的文艺社会学。它又是对文本中心主义的反拨,力图重建文学与社会的联系,但同时“强调语言和文化活动是具有物质性的基本社会实践”(杜按:不要如此绝对。并非所有语言和文化活动都是物质性的)。“当代形态的文艺社会学,应该在吸收语言论转向的基础上建构一种超越自律与他律、内在与外在的新的文艺-社会研究范式。”

陶东风的设想自然有其积极意义,特别是就文艺社会学这一具体学科的建设来说尤其如此。但,应对如此复杂的变化了的“现象”(如陶东风所描述者),仅陶式“当代形态的文艺社会学”,够用吗?能抗得住吗?仅提出文学社会学,眼界小矣。

另,陶式文艺社会学,核心是“文化研究”,所以它的名字应该叫“文化-文艺社会学”。

文化研究的出场

金元浦的方案是“文化研究”。

文化研究的兴起,是当代世界社会生活的巨大变革向传统学术、传统学科提出的巨大挑战的回应。也是传统学术、传统学科自身内在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学科的“内爆”涨破原有外壳的必然结果。文化研究是剧烈的社会转型期人文社会科学的各个门类面对急剧变化的现实,打破原有学科界限,进行跨学科综合交叉,从而形成新的学术应对面的结果。作为自律论依据的文学的文学性,现在已溢出文学的边界,广泛地渗透到当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进入电视、网络、广告、服装、家居、美容、汽车销售以及美食,进入几乎所有日常消费和商业炒作中。而审美性不再是文学艺术的专属性能,而成为商品世界的共性。日常生活的审美化是一个世界性的现象,已经成了当代社会日常生活的组织化原则。

文化研究如詹姆逊所言是一种“后学科”,是一种开放的,适应当代多元范式的时代要求并与之配伍的超学科、超学术、超理论的研究方式。文化研究是当代“学科大联合”的一种积极的努力。作为一种后学科,在总体指向上是反普遍主义、反本质主义的。文化研究在跨学科的范畴之内运行,涉及到社会理论、经济学、哲学、政治学、历史学、传媒研究、文学和文化理论、哲学及其他的理论话语---这些正是广义的文化研究题目下的法兰克福学派、英国文化研究和法国的后现代理论所共有的。文化和社会的跨学科研究方法,跨越了不同学科之间的鸿沟。

同类推荐
  • 中流自在心:季羡林首次谈修身养性

    中流自在心:季羡林首次谈修身养性

    终其一生,季羡林先生勤于修身养性,保持内在平和,为人处事、工作生活无不豁达得体。提起季老的品德修行,常常让人想起一句话——“谦谦君子,温润如玉”。读罢《中流自在心》,读者会有真切的感受:季羡林先生之所以为世人所敬仰,不只因为他的学识,更因为他的人品与道德。读者能够从《中流自在心》所选文章中,领会季羡林的人生感悟和谆谆教诲,获得指导个人生活的智慧,做一个有修养的人、高素质的人、好心态的人,受尊敬的人。
  • 世界最具欣赏性的优美散文(4)

    世界最具欣赏性的优美散文(4)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要有多坚强,才敢念念不忘

    要有多坚强,才敢念念不忘

    每个人都有一颗年轻而伤感的心。在遇见自己的另一半前我们总会在生活的小道上漫步前行。有错过的时候。有疼过的时候。一路上总会有许许多多的陌生人在自己的生命中稍作停留,然后他们最终都慢慢的消失了。甚至此生不会再见。后来当我们再想起这些人的时候,仿佛在回忆另一个人的故事一般。本书讲述成长、爱情。既有青涩懵懂的初恋、缱绻缠绵的相守、恋恋不舍的执着,也有蓦然回首的惊诧,此去经年的追忆,道尽了相思情,离别苦。每一篇文字都充满暖意,却又带着一丝明媚的忧伤,将爱情路上的点点滴滴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
  • 海底两万里

    海底两万里

    这部作品叙述法国生物学者阿龙纳斯在海洋深处旅行的故事。这事发生在1866年,当时海上发现了一只被断定为独角鲸的大怪物,他接受邀请参加追捕,在追捕过程中不幸落水,泅到怪物的脊背上。其实这怪物并非什么独角鲸,而是一艘构造奇妙的潜水船,潜水船是船长尼摩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岛上秘密建造的,船身坚固,利用海洋发电。尼摩船长邀请阿龙纳斯作海底旅行。他们从太平洋出发,经过珊瑚岛、印度洋、红海、地中海,进入大西洋,看到许多罕见的海生动植物和水中的奇异景象,又经历了搁浅、土人围攻、同鲨鱼搏斗、冰山封路、章鱼袭击等许多险情。最后,当潜水船到达挪威海岸时,阿龙纳斯不辞而别,把他所知道的海底秘密颂于世。
  • 地心游记(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地心游记(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它出自“科幻小说之父”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之手。描写地非常精彩,到冰岛请一位向导,历尽艰险和种种奇观。书中的汉斯,本书是一部描写冒险的书,阿克塞尔,全书讲述里登布洛克教授在一本古老的书籍里偶然得到了一张羊皮纸,发现前人曾到地心旅行,里登布洛克教授决心也做同样的旅行。他和侄子从汉堡出发,里登布洛克教授在地心环游了地球一周,他们按照前人的指引,由冰岛的一个火山口下降,经过三个月的旅行,好几次险些失去了宝贵的生命。最后回到了地面
热门推荐
  • 月斜天涯

    月斜天涯

    生若为人,最悲哀之事,便是出生于帝王之家。那些帝王之家的子嗣人,当朝代更迭之时应该如何自处?她本是一个弱不禁风的小女孩,不了解自己的身世,身边没有任何亲人,成长的唯一意义就是被当做工具。十几年后行动开始,当执子之手只是一场阴谋的序幕,身为帝王子嗣的他,自以为行事谨慎,却在情关上折了腰,险些丢了性命……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三个肥城人的秘密

    三个肥城人的秘密

    工作是嘉兴市中级法院的一名法官。已发表小说100万余字,散见于《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中国作家》、《江南》、《山花》、《百花洲》等期刊。
  • 唐非唐:中晚唐的风流与阴谋

    唐非唐:中晚唐的风流与阴谋

    喧嚣过后、浮华散尽,盛极一时的大唐王朝也终未逃脱王朝兴替的历史铁律。大臣权争、家奴作乱。煌煌大唐由一个无赖瘪三划下了休止符。百年的明丽华美之间,有着怎样难以破解的隐秘与奇诡?中晚唐的团团迷雾之中究竟有着怎样鲜为人知的真相?深度解读中晚唐的绝密隐私揭秘唐朝灭亡的历史真相。让我们拨开中晚唐的神秘面纱,重新阅视阴谋与背叛,一究大唐沦亡的细节。
  • 大汉王朝2

    大汉王朝2

    这个帝国人文灿烂,科技发达。它发明了纸,积累了一些基本的化学知识,完成了农具与兵器的铁器化。中国古代传统的医、农、天、算四大学科,均在这个帝国时代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体系。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霸道BOSS潜规则

    霸道BOSS潜规则

    23岁,徐清雅刚刚大学毕业,初出茅庐不怕虎,得罪了好几个上司,工作换了又换,就快走投无路的时候,遇到了她这一生的劫:刘允琛。38岁的刘允琛成熟,优雅,男人味十足,同时,也很霸道。他看上了她,使用一切方法让她呆在他身边,宠她,爱她,让她离不开他,即使他已经有一个温柔贤惠的妻子,这让徐清雅一直很痛苦,因为,她是个小三,到后来,得知这一切都只是一个谎言而已,她却高兴不起来了,那个女人手里抓着她爱的男人的命,她只能低头,以命换命,这一生,她爱过,痛过,够了,为了他,她可以放弃一切,包括,她的生命。片段一:“老板,徐小姐刚刚在商场里被以前的同学王氏的千金取笑,说徐小姐是不要脸的小三。”低头看文件的某男风轻云淡的说:“从现在开始,全面收购王氏的股票,我要王氏在三天之内变成徐氏。”“老板的意思是。。。。。。”“我女人受了委屈,送给她一个玩具消消气。”某男面不改色,就好像偌大的王氏真的只是一个玩具而已。片段二:“老板,今天夫人当众打了徐小姐一个巴掌,不过徐小姐打了夫人好几个个巴掌。”“冻结夫人所有的财务,派人24小时跟着他,凡是我女人去的地方,百米之内不许出现她的影子,还有,让李医生去家里看一看,我女人的手有没有事。”“是,老板。”其实他很想说,徐小姐打得很欢畅,似乎没什么事,倒是夫人可能需要医生,可是,他不敢说啊。片段三:“只要你把解药给他,让我做什么我都愿意。”海滩上,她望了望坐在轮椅上的男人对站在一边的女人说道。“好啊,要解药可以,徐清雅,除非你死在我的面前。”轮椅上的男人似乎在抗拒着什么,拼命摇晃着头,可是却说不出一句话来。她看了一眼男人,眼里有着不舍和满满的爱,显然,她已经做出决定,看着对面的女人,说道:“好,记住你的话。”“放心,我比谁都不愿意看到他死,只要你死了,我就给他吃解药。”她最后看了他一眼,然后,往大海走去,任海水淹没自己。男人剧烈的挣扎,摔倒了沙滩上,他眼睁睁的看着心爱的女人为了他,消失在大海里,却无能为力。片段四:某男抱着已经熟睡的某女上下其手。某女被吵醒,嘟哝一声:“你干嘛,没看见我忙着睡觉嘛。”某男继续作怪:“你睡你的,我睡你,这叫各睡各的。”这是一个伪小三和正牌金主的爱情故事,男主腹黑,女主也腹黑,绝对宠文,结局一对一简介无能,欢迎跳坑。
  • 在北大听到的24堂管理课

    在北大听到的24堂管理课

    管理是一门艺术,一个团队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的成功。管理到底是什么?杰克·韦尔奇说,管理的实质就是解决问题。不错,管理是一种追求或取得成果的职业。如果一个企业不能创造经济价值、不能为员工带来幸福、不能对投入的资源产生合理回报和可持续增长能力、不能满足相关利益方的合法权益,可以肯定地说,这种管理是失败的。
  • 穿越之绝色红颜:驭灵至尊

    穿越之绝色红颜:驭灵至尊

    江山如画,美人如诗,娑婆世界,步步生莲。<br/>她本弃儿,因缘际会,被选入世界最大的杀手组织,凭着惊人的天赋,成长为如今令政界精英和商贾大佬皆闻之丧胆,若幽冥般于无声无形间夺人性命,江湖人称“嗜血幽冥”的绝命杀手。……&nbsp;一朝穿越,成为举国皆知的集丑、愚、哑、废、病于一身的废物六小姐,当她再次睁开那清冷眼眸,风云将为之变色矣。<br/>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quot;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