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自家的女儿送养出去,由别人来抱养,等抱养的女孩子长成大姑娘的时候,她就成了这家的儿媳妇。因此,人们把这抱回来的姑娘叫做童养媳。
这种童养媳习俗是自古就有的一种流弊,在农业时代的汉人社会里,是一种相当普遍的婚嫁现象。尤其在传统风俗根深蒂固的客家,由于生存环境的恶劣,加上重男轻女观念的存在,女孩子常常在出生不久就被送养出去。而且送养女儿的人家,也会抱回其他家的女儿来养,客家称其为“新舅”。
福建的长汀一带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都有带童养媳的风俗,人们俗称这抱来的女孩子叫“新婢子”。很多贫穷的家庭从小就给孩子订了娃娃亲,订了娃娃亲之后,童养媳和小女婿的故事也就从这时开始了。在长汀的一个小村子里,人们曾经做了一个详细的统计,村里一共拥有四千三百人,其中童养媳就多达一千多人。这样的婚姻夫妻之间并没有什么爱情可言,更没有什么谈恋爱的过程,一切由两个懵懂孩子的年龄所决定,童养媳结婚往往都比一般人要早,一般十五六岁就已经结婚了。仪式也很简单,一般不请客,也不拜堂,除夕那一天吃碗面之后把小两口送进洞房,两个人就很自然地同房了,俗称“合卺”或“圆房”。这样的婚姻根本没有什么质量可言,婚后夫妇感情多不太融洽,人也沦为了一个生育的机器。
毫无疑问,这绝对是世界历史上最早的期权制度,它的运用原理与现在流行于人力资本市场的“期权制度”如出一辙。
我们来做一个比较:
人力市场的期权制度是指在未来一定时期内以事先规定好的价格向卖方购买一定数量商品、有价证券和期货的选择权利。这就相当于将别人家的女孩子抱回来,在未来的一定时期内可以娶女孩子做儿媳妇的权利是一样的。
送出女孩的一方是供给方,相当于资本家;抱养女孩的一方是需求方,相当于知本家、CEO。童养媳的供给与需求关系与现代资本家与知本家的供给与需求关系如出一辙。
首先,因为当时人们的家境普遍不是很好,人们养不起那么多的孩子,男孩子将来可以成为家里的劳动力,为家里干活,养家糊口;而女孩子就不同了,女孩子能干的活儿不多,而且养姑娘、聘姑娘的时候还要大大地破费一次,于是在家里养不起孩子的时候,女儿就成了被送出去的唯一选择。很多贫穷人家,生下女儿之后就把她送给别人家做童养媳,这样,既可以省下将来出嫁女儿时的嫁妆负担,没有破家嫁女之忧,也省下了养女儿的大量经济负担。生女孩者为了尽可能地降低自家投入的成本,一般在出生一两个月内就将婴儿送给别人,收养者只需出几斤猪肉和细面就可以把孩子抱走。长大之后就自然地成了这家的儿媳妇,如果将来不做儿媳妇,也可将其出嫁,获取聘金。于是就有了供方市场。
那么需求是怎么产生的呢?
我们知道,过去男方结亲的聘礼很重,婚礼的浪费极大,而面对这种陈规陋习一般人又无法改变、无力抗拒。
因此,有男孩子的贫困家庭,都希望尽可能地降低为儿子娶媳妇的成本。男方通过不大的成本抱回一个童养媳,等到正式结婚的时候,不需要给女孩家送彩礼,仪式也比大操大办简单了许多,花费比外出娶媳妇省了很大一笔费用。此外,因为童养媳在夫家生活,懂事之后又能帮着家里干点儿女红一类的活计,照顾自己的“小丈夫”,等于给男方请了一个免费的保姆,需求市场就这样自然而然地形成了。
再看资本家和知本家的供给与需求。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市场越来越自由,人们面临的选择越来越多,因此,企业面临的风险也越来越大。随着知本家力量的日益崛起,他们越来越成为企业发展内生的主要动力,因为资本家与知本家之间的信息是不对称的,资本家担心知本家利用自己的职务谋取自身的利益而不关心企业的发展,因此资本家必须找到一种理想的方式降低自身的风险,资本家们必须想办法将那些能给企业带来滚滚财源的知本家锁定。也就是在这种需要的推动下,人们发明了人力市场的期权制度。
资本家和知本家签订一个委托代理合同,规定在未来的某个时间以很便宜的价格把企业拥有的一定数量的股票卖给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知本家,但是资本家同时又规定了一个知本家购买这些廉价股票的条件,比如,某资本家规定:在未来五年内如果经过CEO的努力,企业的股票价格达到三十美元一股,CEO就可以用每股一美元的价格购买两千万美元的本企业股票;资本家又规定,在未来十年内如果经过CEO的努力,企业的股票价格达到五十美元一股,CEO就可以用每股零点五美元的价格购买五千万美元的本企业股票……这样,在这种期权的激励下,企业的CEO就会充分地发挥自己的积极性,为获得自己的期权而努力。这个CEO就仿佛那个抱养女孩子的家长,那些奖励给CEO的期权就仿佛是被知本家们抱回去的那个童养媳。知本家被资本家锁定了,股票期权被知本家锁定了,只要企业的股票涨到三十美元一股或者五十美元一股的价格,知本家就可以获得极大的收益。
当CEO获得这些廉价股票的时候,他的心情就和抱养童养媳的那个家长一样,他基本上没花什么费用就把儿子的婚事给办了。但是,最重要的一点是什么呢?最重要的就是你要把这个小丫头养成一个漂漂亮亮的大姑娘。知本家也一样,他必须把企业做强做大,否则他就无法获得那些诱人的期权。
秦昭襄王本来打算请孟尝君当丞相的,但是有人提醒秦王:“田文是齐国的贵族,手下的人才又多,他当了丞相,一定先替齐国打算,秦国不就危险了吗?”秦昭襄王一听也有道理,就说:“那么,还是把他送回去吧。”大臣们又说:“他在这里已经住了不少日子,秦国的情况他知道的已经差不多了,哪能轻易放他回去呢?”为了稳妥,秦昭襄王就暂时把孟尝君软禁起来。
孟尝君一看,做丞相的可能是没有了,而且往坏了想的话,甚至小命都可能不保,十分着急。他派人打探消息,听说秦王身边有个宠爱的妃子,就托人向她求救。那个妃子叫人传话说:“叫我跟大王说句话并不难,我只要一件银狐皮袍。”孟尝君就和手下的门客商量:“我们就带来那么一件银狐皮袍,已经送给了秦王,哪里还能要得回来呢?”这时一个擅长偷盗的门客说:“我有办法。”当天夜里,这个门客就摸黑溜进了王官,找到内库,很轻松地把那个银狐皮袍偷了出来。
孟尝君把银狐皮袍送给秦昭襄王的宠妃。得人钱财为人消灾,那妃子得了皮袍,就使出浑身解数劝秦昭襄王把孟尝君释放回去。秦昭襄王很听这个宠妃的话,果然同意了宠妃的建议,给孟尝君发下了过关文书,放走了孟尝君和他的门客。
孟尝君聪明啊,他担心秦王反悔,得到放行的通关文书之后,为了谨慎起见,他把通关文书上的名字改了,所谓通关文书其实就是现在的护照。于是,他领着手下的门客急急忙忙向函谷关奔去。到了关上,正赶上半夜。当时秦国有一个规矩:每天早晨,关口要等公鸡叫了才允许开关放人。
现在是半夜哪来的鸡叫,等到天亮如果秦王反悔那可就前功尽弃了。大伙儿正在愁眉苦脸地盼天亮的时候,忽然有个擅长口技的门客捏着鼻子学起了公鸡叫。接着,在这个门客的带领下,一声跟着一声,附近的公鸡全都叫起来了。
守关的人听到鸡叫,迅速地打开城门,验过孟尝君拿过来的护照,孟尝君和门客便迅速顺利地过了函谷关。
果然如孟尝君所料,秦昭襄王一觉醒来又后悔了,马上派人追赶离去的孟尝君,等追兵赶到函谷关的时候,孟尝君早已经绝尘而去,哪里还有孟尝君的影子。
孟尝君回到齐国,很快当了齐国的相国,他门下的食客越来越多了。
看到了吧,不要小看鸡鸣狗盗之徒。无论你身怀什么独特的绝技,只要是别人没有的,那都是你的财富,关键的时候露一手,说不定就会创造出什么奇迹来。想想,孟尝君在秦国被软禁的那种生死未卜的特殊时刻,孟尝君和门客在过函谷关那种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如果没有那个会偷东西的门客,如果没有那个会学公鸡叫的门客,孟尝君别说当齐国的相国了,他的小命早就没有了。
孟尝君所处的时代并没有什么经济学或者什么人力资源学、劳动力市场之类的新鲜名词,但是作为一个立志要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他却知道网罗各色人才的重要性,他却知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的道理。因此,无论是三教九流,无论投靠到自己门下的人具有什么样的本领,只要愿意来他都来者不拒。
不过,现代经济学里面却专门有一章讲到这个问题,现代经济学认为,还有另外一种资本--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是对人的投资的积累。其中,最重要的最容易让人理解的人力资本就是教育。与所有资本形式一样,教育代表为了提高未来生产率而在某一时点的资源支出,比如时间的支出、脑力的支出、体力的支出、金钱的支出等。比如孟尝君的门客会学鸡叫,这就是一种口技,他也不是生下来就会的,也是经过后天学习才掌握的,学习的时候也是要向老师交纳学费的,也是要消耗时间和精力的。
因此,从理论上来说,一个人力资本较多的人应该比一个人力资本少的人收入要高,人力资本投入特别多的人,其收入甚至可以比一个人力资本投入少的人高出十几倍甚至上百倍。但是,这又不是绝对的,因为上过北京大学的人也有卖肉的、串糖葫芦的,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现代经济学认为,一个人的收入不仅与人力资本投入的多少有关,还与一个人的能力、努力、机遇密切相关。
比如那个偷银狐皮袍的门客、那个学鸡叫的门客,他们就具有与他人不同的能力,如果当时没有他们跟随在孟尝君的左右,孟尝君的结局不是可想而知吗?他们虽然具有这样、那样与众不同的能力,但是如果面对危急的局面,他们不是主动请缨,努力为孟尝君排忧解难的话,孟尝君不是一样会陷入困境吗?即使这两个门客有这样的本领,也努力地为孟尝君工作,但是如果他们不是遇到这样的机会,他们也只能是空怀绝技,英雄无用武之地,得不到孟尝君的赏识了。
可见,能力、努力、机遇对人力资本而言的确是不可或缺的,缺少其中的任何一个,人力资本都不可能在现实生活中获得丰盈的回报。
最近,我国沿海地区不断传出民工荒的消息,很多企业面临着招不到工人的局面,给企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不良影响。对很多失业人员来说这的确是一个非常好的机遇。然而相反,在广大农村我们又发现很多农民赋闲在家,他们找不到工作,无所事事。为什么呢?因为这些农民虽然有良好的机遇,但是他们没有特殊技能和本领,也就是说他们没有能力,他们唯一具有的本领就是做农活。
而且随着农村土地承包政策的深入贯彻,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逐渐普及,生产率也不断提高,地少人多,很多农民根本就无地可种。他们成了闲人,成了无事可做的人。
最近又有报道,城市里的技术工人奇缺,找工作很容易;而那些具有本科文凭的大学生却人满为患,找不到需要的工作。为什么呢?因为目前的大学教育还没有与社会的需要很好地衔接起来,大学教育千篇一律,缺乏个性,大学生也缺乏社会实践,所以无数的大学生只有空洞的理论而没有实际的本领和工作能力,而他们的理想和抱负又很高远,眼高而手低。没有什么特殊的才能,却想要做体面的工作、做薪水高的工作、做轻松的工作……如此,他们必然就很难找到自己需要的工作了。
前几年陕西出了一个陆步轩,北大毕业生,硬是找不到工作。后来我就在网上搜索,发现他是学中文的,这是一个万金油一样的专业,干什么都可以,但是它的适用性越大,其实也说明它的差异性就越小,缺乏特点,因此就缺乏竞争力,找工作就没有吸引力。
2006年,家住大连的一个北大毕业生赋闲在家,找不到自己满意的工作,后来只好在家串糖葫芦。他是学什么专业的呢?是医疗管理。这比陆步轩的专业要专一些,但是就“管理”而言,其实它仍然是一个万金油之类的专业,可能什么样的医疗机构都适用,但是仿佛又没有哪一个机构是特别适用的,同样是一个没有什么特殊本领和技能的专业。
现在我国的经济处在一个发展特别迅速的上升阶段,各行各业都呈现出一个蓬勃向上的势头,因此社会特别需要那些具有特殊本领和技能的人才,需要具有与他人不同专业素质的人才,也许正是这些他人不屑的技能,往往能为我们派上特殊的用场。人和人之间在许多方面是不同的,正是这些不同、这些差别决定了一个人存在的价值。
因为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而丰富多彩的世界就必然需要本领千差万别的人才,在这种比较中显示出不同人的价值。使这个人具有不同于那个人的吸引力,因此也决定了一个人的收入。
希望孟尝君的故事对那些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有一点启发。最近听说有很多大学生为了找工作,又回到技校学本领,去拿一个技校的文凭,我认为这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古话说得好,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比如丁俊晖,根本就没上什么大学,只是把台球打好了,就一样为国家争光,一样为自己赚钱。还有那个弹钢琴的郎朗,那个会鉴别古董的郝迪,写小说的韩寒,写童话的郑渊洁,他们都没上过大学,但是人家就是有~技之长,一俊可以遮盖百丑,一招鲜吃遍天,就是这个道理,关键你得有那“一俊”,有那“一鲜”。
只要有了能力,加上自己的刻苦努力,遇到好的机遇,你一定会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机遇是不等人的,你必须先学好本领,努力地寻找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