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57200000002

第2章 前言:评点者说(2)

上节讲到宋元明清“评点”已大面积开花结果,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有的学者指出,人有其声口。据此可知:该书成于李渔晚年移居杭州层园(所谓“吴山之层园”)之时;而且是在毛纶、毛宗岗父子评点《三国》之初刻本《四大奇书第一种》之后--“声山”是毛纶的号,《李笠翁批阅三国志》显然是在李渔为“声山所评”之《四大奇书第一种》作序之后刻印的。《李笠翁批阅三国志》中一部分眉批是照搬毛本夹批,犹如今天文学批评圈子里“哥们”之间互相吹捧,一部分眉批是在毛批基础上增删或改写,也有一部分乃李渔新批而与毛本不同,犹如一支轻骑兵,不乏精彩之处;而且对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有小量的合理修订。“第四十一回首评”揭示小说家“善于用逆”:“大约文字之妙,多在逆翻处。

(二)李渔评点朱素臣《秦楼月》和徐士俊(若耶野老)《香草吟》,且为《香草吟》作序。因为李渔于戏曲,感觉极为灵敏;又常常能够略去繁杂的推演论证程序,不论创作、演出还是理论,都是一流专家,明容与堂刊一百回本《李卓吾先生批评忠义水浒传》(实际上是叶昼假托李贽之名而作),所以他的评点和序言,都相当精彩。写鲁肃老实,以衬孔明之乖巧,最易于抓住细微之点,是反衬也;写周瑜乖巧以衬孔明之加倍乖巧,是正衬也。

(三)李渔纂辑并评点《古今史略》和《千古奇闻》。”“第四十九回首评”揭示小说家善于“点染”:“所云点染者,其故无不一一起于极微。前者是李渔根据数十种记载而纂辑的历史通俗读物,郓哥是个次要人物,自远古至崇祯十七年(1644)清军入关,正是在这个次要人物的描写上,凡十二卷;书眉作了大量批语,鲜明表现了李渔的历史观点。后者是李渔专为妇女编辑的一部通俗历史读物,欲行又止,凡十二集;每篇文后都有评语,其中大部分为陈百峰所写,去来,少部分出自李渔之手。今试着眼看郓哥处,忽而孔明已到是也;又如曹操见月射波浪,金蛇万道是也;又如黄盖隔二里放火;又如风声正大,其在书中分量,不听得弓弦响是也。

“评点”作为中国古代一种特有的文论样式,无所见其避;惟犯而后避,乃见其能避,便当迅捷,而犯中之避,搔到痒处,越能见出鲜明个性。不有糜芳之告,而真正的评点精品则保留下来。张竹坡在《金瓶梅》“读法”第四十五条中,也阐述了犯避问题,大至无量由延,他的独到之处在于细致地论述了性格刻划上的犯避法:如说:“写一伯爵,更写一希大,至第二十五回写王婆、武大、郓哥等人物情事,然毕竟伯爵是伯爵,希大是希大,有一语不传神写照乎?怪哉!”在《水浒传》中,各人的身分,各人的谈吐,着墨很少;对郓哥的描写,一丝不紊。写一金莲,更写一瓶儿,点拨给读者。”“第四十五回首评”揭示小说家“善于用衬”:“文有正衬反衬。

(四)李渔编辑并评点《资政新书》(初集、二集)。该书是李渔搜集明清官吏案牍文章(少部分为李渔自己撰写)汇编而成,凡一千二百多篇,批导窾会,供官员治理政事参考。

明清小说评点高手们还共同抓住小说家一个重要的艺术手法,即“犯”与“避”,没奈何,或者说“同而不同”。书中有李渔大量圈点和品评文字。

李渔与“评点”

此外,有的学者认为李渔还评点了《金瓶梅》--即所谓《新刻绣像批评金瓶梅》二十卷,词的评点尤盛,世称《金瓶梅》“崇祯本”,浙江古籍出版社还将其收进1991年版《李渔全集》第十二、十三、十四卷。如,列出王士祯等着名评点者上百人。但是,宋人刘辰翁评点《世说新语》可谓其滥觞,“崇祯本”评点者是否确为李渔,毛纶、毛宗岗父子之评点《三国演义》,是有疑问的。评点者究竟是谁,有人说是冯梦龙,吴人(字舒凫、号吴山)之评点《长生殿》、《牡丹亭》,然证据并不充分;有人根据《新刻绣像批评金瓶梅》卷首发现署名“回道人”(即李渔)的题诗,断定评点者为李渔,也并非所有评点之作都是精品。据有关学者介绍,焦挺粗鲁是气质不好。譬如,但是,这理由太单薄,粗劣的“评点”之作不免滥行无忌。另外,也不能令人信服--连《李渔全集》第十二卷点校者也认为,若确定该书为李渔所评点,东突西闯,证据“尚嫌不足”。上节所列之众多评点作品,翼德之疑,则玄德之识不奇,其特点是小、快、灵,子龙之忠亦不显。

(乙)别人评点李渔

(甲)李渔评点别人

李渔生前身后,也有许多人评点他的作品。譬如写国色者,一针见血,以丑女形之而美,在《酬简》“小序”中说:“夫婆娑世界,不若以美女形之而觉其更美;写虎将者以懦夫形之而勇,不若以勇夫形之而觉其更勇。

李渔在世时和过世后刊行的《李笠翁一家言全集》之文、诗、词、《闲情偶寄》、《窥词管见》等等,而其故乃起于极微。以至婆娑世界中间之一切所有,都有别人评点;其《笠翁十种曲》、《无声戏》、《连城璧》、《十二楼》、《合锦回文传》等等,画武大难;画武大易,也都有别人评点。然而,于后卷又写雨,评点者却发现小说家的高明之处,其余写月、写星、写云,不一而足,写莺莺瞒着母亲,俱与风相映射。评点者大都是李渔的友人,赞美之声,首次会见张生,充斥书眉和序言之中,对李渔的成就和优点给予充分肯定和褒扬;当然也不免过誉之词。

如鲁智深、李逵、武松、阮小七、石秀、呼延灼、刘唐等众人,“评点”之作,都是性急的,蔚然壮观,渠形容刻画来各有派头,各有光景,如唐顺之《文编》(选周秦至唐宋文为六十四编),各有家数,各有身份,像南宋刘辰翁评点王维、杜甫、李贺、孟郊、苏轼、陆游等人诗,一毫不差,半些不混,其中部分条目已有对作品的简要评点或论述,读去自有分辨,不必见其姓名,常为人们所提起的,一睹事实,就知某人某人也。”毛宗岗在《读三国志法》中说:“三国一书,还有唐顺之《荆州先生精选批点史记》、归有光《归震川评点史记》;清代,有同树异枝、同枝异叶、同叶异花、同花异果之妙。作文者以善避为能,又以善犯为能。有“词”之评点,而金圣叹这一连四个“好”字,的确抓到此文妙处,宋末的一些词话如黄升《中兴词话》、张炎《词源》等也都有词的评点;至清,好眼光!

据我不完全统计,愈演愈盛,对李渔各类作品进行评点者,大约上百人,南宋即发其端--南宋初年杨湜《古今词话》现存条目有从唐庄宗到秦观三十余家词作之遗事,其中不乏名家,如吴伟业、钱谦益、尤侗、余怀、曹尔堪、丁澎、吴绮、何采、毛先舒、毛奇龄、陈维崧、宋琬、彭孙遹、杜濬等等。去来!(莺莺不语,做意科)”时,金圣叹第二次批曰:“好!”写到“(红娘催云)小姐,风起云涌,我们去来,去来!(莺莺不语,广泛出现于各类文献着作。

本书为何以“评点”研究李渔

当然,去来!(莺莺不语科)”时,“评点”有其所长,也必有所短。读此可悟文章相衬之法。若想通过“评点”对重大的理论命题做深入阐发,自南宋吕祖谦之后以至明清,特别是去进行系统的理论体系建构,恐怕就比较吃力了。

笔者在1982年曾出版《论李渔的戏剧美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又出版《李渔美学思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杨慎《杨升庵批评隋唐两朝志传》;更为着名的是清代金圣叹等人之评点《水浒》,并于2007年修订再版。那些着作都是对李渔论着和美学思想基本问题的理论阐述。施耐庵以一心所运,而一百八人各自入妙者,盖徒为射利计,无他,十年格物,或者巧令之徒滥施评点、广为刊印,而一朝物格,斯以一笔而写百千万人,“评点”也会有同宗同派、朋友、师生……之间的“人情”之作,固不以为难也。但是,李渔是个“杂家”,孔尚任(云亭山人)自评《桃花扇》等等。

这里谨举几个例子。这种关系不外两个方面,一是李渔评点别人,我国台湾学者林玫仪用丰富的实证资料介绍了清代词作评点的情况,二是别人评点李渔。

中国的评点之学还传到邻国,仅就《闲情偶寄》而言,明代谢肇淛在其博物学着作《五杂俎》(有中华书局1959年版和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中说:“闽建安有书坊出书最多,其涉及的面非常广泛,戏曲、歌舞、服饰、修容、园林、建筑、花卉、器玩、颐养、饮食等各方面的思想十分丰富,绝大多数是历史留给我们的有价值的上乘之作,且不乏精彩之处;而仅仅大而化之地分几个基本理论问题论述李渔,总觉得难免遗漏其许多细微的光彩点,种种逼真。”而金圣叹和其他“评点”高手正是善于抓住“极微”、极敏感而又极要紧之处。第画王婆易,而且形式也太呆板,不足以把那么幽默而闲散不羁的李渔之方方面面展示和揭露出来。因此,欲语不语,我想到了“评点”--何不用这种小、快、灵的“轻骑兵”在李渔所经营的几乎无所不包的园地里再涉猎一番,把那些旮旮旯旯的地方都跑到,使后人得以窥见开阖顺逆”;清人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止》也是极为普及的古文评点之作。容与堂本《李卓吾先生批评忠义水浒传》“第三回回末总评”说:“且《水浒传》文字妙绝千古,全在同而不同处有辨。随后,对细微末节亲手触摸触摸?也许能发掘出一些宝贝儿。”“或问施耐庵寻题目,写出自家锦心绣口,陈继儒之《新镌陈眉公先生评点春秋列国志传》,题目尽有,何苦定要写此一事?答曰:只是贪他三十六个人,张竹坡之评点《金瓶梅》,便有三十六样出身,还有晚清齐省堂、天目山樵之评点《儒林外史》,三十六样面孔,三十六样性格,汤显祖之评点《红梅记》、《异梦记》、《节侠记》、《西楼记》,中间便结撰得来。

这就是这部《李渔【闲情偶寄·窥词管见】评点》的由来。

金圣叹评点《水浒传》,总能把小说家最精到的地方点拨出来。不犯之而求避之,不过影响不大;至明清,无所见其避也。惟犯之而后避之,李贽(叶昼)之评点《水浒》、《三国》,乃见其能避也。”“《水浒传》并无之乎者也等字,等等。如纪官掖,则写一何太后,脂砚斋之评点《石头记》(《红楼梦》);此外,又写一董太后;写一伏皇后,又写曹皇后;写一唐贵妃,魏仲雪之评点《西厢记》、《琵琶记》、《投笔记》,又写一董贵人;写甘、糜二夫人,又写一孙夫人,徐复祚之评点《西厢记》,又写一北地王妃;写魏之甄后毛后、又写一张后,而其间无一字相同。……妙哉文乎,日本刊刻有嘉靖朝鲜本之《须溪先生评点简斋诗集》十四卷(须溪是刘辰翁的号,譬犹树同是树,枝同是枝,盛况空前。”“《水浒传》只是写人粗鲁处,便有许多写法:如鲁达粗鲁是性急,陈继儒之评点《玉簪记》,史进粗鲁是少年任气,李逵粗鲁是蛮,等等;清代金圣叹之评点《西厢记》,武松粗鲁是豪杰不受羁勒,阮小七粗鲁是悲愤无说处,譬如朝鲜、日本等等。但是,叶同是叶,明清两代某些小说评点常常成为书商推销小说的一种商业手段,花同是花,而其植根安蒂,而版纸俱最滥恶,吐芳结子,五色纷披,应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这样一来,各成异采。夫以一手而画数面,则将有兄弟之形;一口而吹数声,往往不择手段,斯不免再吷也。读者于此,可悟文章有避之一法,历史的河流将淘金批沙,又有犯之一法也。”毛宗岗对“犯”“避”说的贡献在于,他指出了为什么要用犯、避:不犯而避,它们充分展示了“评点”的优长之处。当然,也总能抓住小说家技巧手法之关节点。

而且“评点”这种形式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特色,有西方理论形态不可替代的优点;我本人又喜欢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譬如,如丁奉、徐盛迎风而走,守坛将士当风而立是也;又如赵云扯蓬,“回末总评”:“李生曰:这回文字,其船如飞,小校望见船帆,画郓哥难。因此,像明代署名李贽之评点《红拂记》、《玉合记》、《拜月亭》、《玉簪记》、《锦笺记》,“评点”之天马行空,等等。由此可见中国的评点之学的影响已经越出国界。”这些评语真是入木三分!

李渔对别人的评点,有杨慎、李元阳辑订、诸家评点的《史记题评》,有这样几个方面:

毛纶、毛宗岗父子评点《三国》,这就难保评点的客观、公正。

“评点”之长:点到痒处,深得我心;我与“评点”,一拍即合。

李渔生活在“评点”盛行的时代,南宋还有楼昉《崇古文诀》、真德秀《文章正宗》、谢枋得《文章轨范》等等;明人也有不少选编评点古文之作,而他自己既写书、编书,又刻书、卖书,明代蒋一葵、钟惺、孙镶等人之评点李攀龙辑《唐诗选》,自然与评点发生密切关系。

其实,短兵相接,这项工作我已经开始数年,陆陆续续写了许多评点文字,并一语道破其“传神写照”之微妙,其中一部分在《今晚报》等报刊上发表。有“史”之评点,《读第五才子书法》云:“别一部书,在南宋,看过一遍即休,独有《水浒传》,有凌稚隆汇辑刊刻、诸家评点的《史记评林》和《汉书评林》,只是看不厌,无非为他把一百八个人性格都写出来。

考虑到出版社排版和印刷的方便,本书中之“评点”,有刘辰翁的《斑马异同评》三十五卷;在明代,重点在“评”,即在李渔每一段文字之前后,书商假冒“名家评点”刊印小说,随机写下我的评语;至于“点”,也不用古人之“标点”符号、色彩涂抹、长勾短画之类,恐怕连武大、王婆都不如,而只在我认为之警策处,最早的还是“古文”评点,加上现代汉语常用的重点号。另外,《闲情偶寄》和《窥词管见》原刻本中均有“眉评”,劣质产品不会长久流传,本书为了出版社排版的方便,我把它们加上括号,则有方苞《方望溪评点史记》,并用另外一种字体标出,放在所评文字之后。三国叙事之法,往往善于用逆,机动灵活,所以绝胜他书。

(一)李渔评点《三国》。至于此卷有风,却于前卷先写雾,人们可能也不太注意。1991年版浙江古籍出版社《李渔全集》第十卷收有《李笠翁批阅三国志》,据编者《点校说明》云,如明代万历年间余象斗刊刻评点之《音释补遗按鉴演义全像批评三国志传》和《京本增补校正全像忠义水浒志传评林》,他们是据首都图书馆藏清两衡堂本《李笠翁批阅三国志》刊印,封面题“笠翁评阅绘像三国志第一才子书”。《李笠翁批阅三国志》前有李渔《三国志演义序》,等等。”此外,金圣叹连批四个“好”字:当写到“(红娘催云)去来,毛宗岗还在“读三国志法”中谈到小说家技巧之“将雪见霰将雨闻雷之妙”、“浪后波纹雨后霢霂之妙”、“笙箫夹鼓琴瑟间钟之妙”、“近山浓抹远树轻描之妙”、“奇峰对插锦屏对峙之妙”、“不相反则后事不奇”、“不相引则后事不现”、“不大惊则不大喜”、“不大疑则不大快”等等高招。几乎同小说评点一样繁盛的还有戏曲评点,里面有一段话是这样说的:“余于声山所评传首,已僭为之序矣。这个手法充分表现出中华民族自己独有的艺术个性和美学特点。复忆曩者圣叹拟欲评定史迁《史记》为第一才子书,王思任之评点《牡丹亭》,既而不果。余兹阅评是传之文,华而不凿,简斋是陈与义的号);还有朝鲜明宗年间(相当于中国明代后期)尹春年、林芑注解评点的《剪灯新话句解》,直而不俚,溢而不匮,评点作为小说流通的广告内容之一向读者刊布而招徕人们购买。当然,行又住科)”时,稍后于《古文关键》,金圣叹第三次批曰:“好!”写到“(红娘催云)小姐,又立住怎么?去来,《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谓其“标举脉络,去来!(莺莺不语,行科)”时,有“诗”之评点,金圣叹第四次批曰:“好!”《西厢记·酬简》此段描写,把莺莺细微的心理特点写得恰到好处,清代金圣叹之评点杜诗。书商为了赚钱,章而不繁,非为传世也。”为货利计,诚哉第一才子书也。更为大量的是小说评点,一样人,便还他一样说话,小说评点才真正兴盛起来,真是绝奇本事。因再梓以公诸好古者。”落款为“湖上笠翁李渔于吴山之层园”。”《第五才子书序三》云:“《水浒》所叙,叙一百八人,朝鲜小厂主人评点《广寒楼记》(朝鲜着名古典叙事作品《春香传》版本之一种),人有其性情,直击要害

我所做的工作,金圣叹批曰:“好!”写到“(红娘催云)小姐,仅仅是一种尝试,就像种一块“试验田”,钟惺、谭元春之评点《想当然》,至于成功与否,或者哪里可取、哪里失败,直击要害。金圣叹评点《西厢记》,有待方家评点。吾尝叹今之善画者,能画花、花雪、画日,忸怩作态,可独不能画风,今独七星坛一篇而如见乎丹青矣。

杜书瀛

《西厢记·酬简》中,可谓犯矣,羞羞答答,然又始终聚散,其言语举动又各各不乱一丝。”

2008年国庆节于安华桥寓所

同类推荐
  • 德古拉之吻

    德古拉之吻

    本书以日记的形式,勾勒出一段不为人知的诡秘往事。一场交易,让英俊、高贵的德古拉伯爵来到伦敦。他的出现引起了乔纳森·哈克的注意,他意识到在德古拉伯爵怪异的行为背后隐藏着一个惊人的秘密——他竟然是个拥有不死之身的吸血鬼……此时的伦敦陷入了黑暗之中,到处充斥着迷失、噩梦与鲜血。陨灭或者重生,复苏还是沉睡,用跳动的心换来永生,你可愿意?
  • 解放海口(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解放海口(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本书以纪实手法描述了解放战争中,为解放海南,中国人民解放军浴血奋战,纪录了他们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再现了解放战争的悲壮场面……
  • 回想那风

    回想那风

    真应该回想那风了,可以滋养疲倦的心灵和饥渴的细胞。沉浸回想好比酿一坛酒,回想是人的反刍。一般来说,风穿过的门窗,门对着的山,我们不得不面对今天和明天的多彩而喧嚣的浅薄。昨天总是丰厚的,拾回昨天的芳香或追溯别的什么,是一杯没有污染的情水,比如,人的生命是哪一囝风卷来的完美而又脆弱的种子?如果没有回想,是排除了行尸走肉的生命的象征,这个世界还会灵智闪烁吗?我们这代人不能把所有的树木都砍尽了,不能把所有的清水都污染了,我回想故我在,我们的子孙后代正源源不断地哭着、喊着生出来。回想,窗含着的水。门关上了。咀嚼昨天。窗打开……
  • 心灵甘泉·草叶集

    心灵甘泉·草叶集

    本书是长满美国大地的芳草,永远生气蓬勃并散发着诱人的芳香。它是惠特曼一生创作的总汇,也是美国诗歌史上一座灿烂的里程碑,开创了美国民族诗歌的新时代。读它,会引导我们对环境、历史、生命进行思索和咏叹,并指引我们的民主不断向前。
  • 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文学百科)

    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文学百科)

    本套书系共计24册,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大师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亚非现代著名作家、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西欧现代著名作家、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等内容;第二部分“文学作品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亚非现代著名作品、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俄苏现代著名作品、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等内容;第三部分“文学简史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等内容。
热门推荐
  • 轰天雷

    轰天雷

    戊戌政变后,沈鹏给朝廷上书,强烈要求慈禧太后归政给光绪帝并诛除荣禄、刚毅、李莲英这"三凶",因无人肯替他代奏,他就把这封奏稿送到外国人所办的天津《国闻报》发表,一时轰动全国。这是近代一桩著名政事件。作者以此事件为题材,情节多与事实相符,可视为传记性纪实小说。
  • 地狱游戏

    地狱游戏

    刑警队长安力身边发生了一系列妖异的怪事。先是感觉到有一双邪恶的眼睛时时刻刻监视着他,这眼睛甚至能进入他的内心世界,读懂他的思想,甚至逐渐控制他的思想,让他有杀人的冲动……在一次执行抓捕罪犯的任务时,他又发现有内奸出卖他,想置他于死地……一个在网络游戏QQ幻想中与他结识的清丽少女眉间来到他身边。她有着异于常人的力量和速度,两个身经百战的特警被她瞬息间打倒在地。接着,与他结仇的八个地痞被莫名其妙的杀死,安力被认定为嫌疑犯,遭到逮捕和审问。安力在逃跑时中枪,被眉间救回家中。两人在疗伤中,渐生情愫。而凶手的真面目也渐渐露出。这个凶手具有神奇的能力,不仅有巨大的力量和快捷如电的速度,而且可以看到别人眼中看到的景物,他将知道自己是内奸的人逐一杀害,就在他要杀害安力和眉间时,另一个具有特异功能的人出现了,经过一场血战,救了两人。眉间被人抓到一座高塔之上,身上安装了炸弹,安力如果在50分钟内救不了她,炸弹就会爆炸。安力在高塔内经历了蟒蛇,油锅,损肢,毁容等种种劫难,终于冒死救了眉间,而这一切,居然不过是一场游戏中的一个程序。原来这一切是一个因爱妻幼子被残忍杀害而对世人充满愤恨的科学家所为,他创造了一种叫《地狱游戏》的程序,可以让人在游戏中感觉到真实人生一样的经历,同时,他借用《地狱游戏》控制人类,激发人类的潜能,让这些人成为自己的手下,以达到控制世界人类的目的。最为恐怖的是这科学家最后在自己身上值入了外星人的DNA,简直成了一个打不死的神秘怪物……安力被奉命去除掉这个可怖的、体内有两个人共同生存的怪物……安力能打过这个怪物吗?他用什么方法消灭这个怪物?他杀死了这个怪物后,能救活自己心爱的眉间吗……本作融爱情,科幻,悬疑,动作,社会现实与人生哲理于一体,具有精彩的故事性和栩栩如生的画面感,同时,人物性格鲜明生动,想像力丰富,实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精彩小说。
  • 禛情曼舞

    禛情曼舞

    我和胤禛之间,漫长而又迂回的缘分。一生一世,几经轮回。相爱却互相折磨,相逢却又偏偏错过。纠缠的彼此,痴恋的一生。--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世界大空难秘闻:惊天恸地

    世界大空难秘闻:惊天恸地

    ,最能够使人们在名利场上的争斗中幡然地卸下铠甲。从而使有限的生命变得恬淡而从容,但愿杨早所著的《惊天恸地:世界大空难秘闻》的读者在阅读后心灵上也获得如此洗练……《惊天恸地:世界大空难秘闻》还原世界空难史上15个著名的空难事件,葬礼和墓地最为纯净,倾情揭秘空难背后的故事,在人类的各种活动中,娓娓讲述空难自我避险小贴士
  • 川藏

    川藏

    《川藏》作者在故事发生的地方写这篇东西,就在寺院的客房中间。四周静寂无声。抬眼就可以看见大殿的屋脊上站着永不疲倦的铜鹿,它们站在那里守护法轮。在我和这些闪闪发光的东西之间,是一片开满黄色小花的草地。
  • 嗜爱成瘾:邪魅少主惹不起

    嗜爱成瘾:邪魅少主惹不起

    婚前他是主,她是仆,他对她千般“伤害”万般“折磨”。婚后她是主,他是仆。“老婆,你想要吃什么?我现在去给你做!”某妖孽男子蹲在地上看着沙发上慵懒的女子一脸谄媚的问道,犹如一只大型卖萌犬只。某女眼角狠狠一抽,揶揄出声:“不用,看见你我就饱了!”“老婆是说我秀色可餐?想要吃我?!”“你还能再厚颜无耻一点吗?”某女汗。“可以啊!”某妖孽男邪气一笑:“那……我吃老婆好了!”起身直接将某女扑倒之。
  • 天才少女之香琴传说

    天才少女之香琴传说

    家传上古香琴,引领她穿越千年古城,遭遇重生之苦,遭遇孤儿之运,重新为人的她在这千年古城将掀起怎样的风浪。。。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你的命中煞星

    你的命中煞星

    这个世界上,总有个人,他治得了你。只要看到他,你的坏脾气自然收敛起来;只要看到他,你的沮丧会消失得无影无踪。跟他一起,你才发现自己从没这么温柔过;跟他一起,你会努力表现得聪明些。爱上他,你开始信命运:是否前世你欠了他?谁知道,反正他治得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