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54100000027

第27章 耶鲁博士,变身偷渡清洁工(1)

“耶鲁大学博士”沈镇林被器重他的领导任命为出版社副社长,当这个副社长把自己“忽悠”为美籍华人并出版了98本专业书籍时,周围怀疑的目光渐渐凝聚。一封内部的举报信将司法机关引入了整个事件的调查。原来,标榜自己是“耶鲁大学高才生”的副社长沈镇林实际上只是一个高中毕业的偷渡客。更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沈镇林因涉嫌利用非法手段侵占了出版社近59万元组稿费。2006年11月15日,沈镇林被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终审以贪污罪判处有期徒刑13年。而把沈镇林当成人才引进的出版社社长秦女士,也因为引狼入室被撤职!

沈镇林让我们想到了钱钟书先生在《围城》中塑造的人物方鸿渐。方鸿渐到欧洲“游学”4年,临回国时买了个“美国克莱登大学”的博士文凭,但方鸿渐却没有沈镇林这么能忽悠。更为可悲的是,像沈镇林这样的假海归、假博士正层出不穷、前赴后继,这才是我们更需要警惕的。

浙江省海盐县位于富庶的杭嘉湖平原上,是浙江省嘉兴市最富裕的县份之一,著名的秦山核电站就建在这里。海盐县最大的特点就是面向大海,所以,尽管当地是浙江的富裕之地乃至中国百强县,但是,当地很多人并不满足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在土里刨食,而是把目光投向蔚蓝色的大海。

大海之外是大洋,大洋彼岸是遍地黄金的美国。1989年,19岁的农家子弟沈镇林高中毕业后,他不甘心像父辈那样当一辈子农民,就跟随当时汹涌的偷渡浪潮,被蛇头塞进一条小渔船的封闭船舱,跟几十个人蛇一起,历尽千难万险来到了美国。

尽管沈镇林具有浙江人特有的聪明头脑和坚忍不拔的毅力,但是到达美国后他才发现,蛇头并没有把他送到纽约、旧金山等一些他向往的大城市,而是把他们扔到了美国康涅狄格州的黑文市,这个地方是他以前根本没有听说过的,当然,他也没有看到遍地黄金。

不过,灰心的沈镇林很快在黑文市惊喜地发现了一个他熟悉的名字“耶鲁大学”。他当然知道,耶鲁大学是一所世界级的名校,而且耶鲁大学曾出过5位美国总统。于是,沈镇林把希望的目光投向了耶鲁大学。因为沈镇林明白,如果在美国社会上闯荡,他人蛇的身份很容易被警察发现而被遣送回国,如果在相对封闭的大学里,就会安全得多。

但是,在耶鲁大学这样人才荟萃的地方,只有高中文化的中国农民沈镇林靠什么赖以生存呢?这当然难不住他。于是,在当地中国人的推荐下,沈镇林成为耶鲁大学的清洁工,这一干就是10年。后来沈镇林把自己这10年的经历比喻为“卧薪尝胆”。

耶鲁大学与中国的教育交流源远流长,早在1854年,中国留学生容闳就获耶鲁大学文学学士学位,成为第一个获得美国大学学位的中国人。著名的铁路专家詹天佑在美国耶鲁大学完成铁路工程的学业,于1888年到中国铁路公司任工程师。在耶鲁校园内,中国学生、学者也是最大的留学生群体,大约在500人左右,也有很多学生边上学边打工。所以,几乎没有人把身处耶鲁大学的沈镇林当作偷渡客,而是把他当做留学生。

耶鲁校园静谧优美、环境宜人,被誉为“美国最美丽的校园”。漂亮的歌特式建筑和乔治王朝式的建筑与现代化的建筑交相辉映,把整个校园点缀得十分古典和秀丽。当然,耶鲁大学的美丽也有沈镇林的功劳,因为他是一个干了10年的出色清洁工。

如果沈镇林仅仅满足于当一个清洁工,那他就不是沈镇林了。沈镇林最大的梦想就是发财。天资聪明的沈镇林很快顺利过了英语关之后,开始在耶鲁大学游刃有余地工作生活。清洁工的工作并不累,如何打发打工之余的时间呢,沈镇林发现,耶鲁大学是开放式教学,很多课程都可以去旁听。于是他开始流连于各种讲座的课堂。

在旁听了很多内容的课程之后,沈镇林对计算机课程尤为热衷。因为身处美国的沈镇林热衷于网络,他经常上网到国内的一些聊天室聊天,一是排解思乡之情,二是了解一些国内的情况,他与国内的联系更多是靠计算机网络,所以他需要了解更多的计算机知识。而且,美国的计算机技术是全世界最先进的,他希望自己能够有一技之长,将来无论在美国还是回国,自己懂一些专业知识,都是安身立命的本钱。

为了学习计算机知识,沈镇林不但在耶鲁大学旁听,还专门到地处美国加利福尼亚的硅谷地区的斯坦福大学旁听计算机课程。客观地说,旁听了很多从研究生到博士的课程,沈镇林的确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知识,不过这些知识对真正的专家而言只是皮毛而已。

在旁听的过程中,沈镇林终于发现了“商机”,耶鲁大学的很多老师和学生都出版了各方面的专著。在美国出版图书的稿酬是相当可观的,比起当清洁工来,又体面又赚钱。而在无所不有的网络上,下载各种文章和资料,实在是举手之劳。

但这些仅仅是想法而已,在知识产权保护非常完备的美国,沈镇林还不至于糊涂到拿别人的东西以人蛇的身份到出版社出书,那比老鼠给猫当三陪还危险。但是,在他与国内一位出版社社长的聊天中,这种想法开始慢慢变成了现实。

1999年年初,在沈镇林偷渡美国的整整第10个年头,他的人生开始了突然转机。因为沈镇林知道在美国靠出书骗钱不行,他想在中国试试运气,于是他开始通过网络与国内的一些出版社进行联系,并把自己的“书稿”投往各出版社。

国内的出版社很快有了回应,在一次网络聊天时,沈镇林认识了时任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社长的秦女士。在聊天时,英语已经相当流利的沈镇林在介绍自己的身份时,便自称是耶鲁大学计算机博士。秦女士一听来了兴趣,身为出版社的领导,她正为出版计算机方面的图书开发而发愁,当沈镇林得知这个消息时,便自称已经有多篇学术文章在美国的主流学术媒体发表,目前正在撰写几部计算机方面的图书,并自吹自擂说自己的图书绝对会在国内畅销。当然,在这次聊天中,沈镇林还时不时地把自己旁听来的专业词汇说给秦女士听,直把秦女士忽悠得如同遇到了“救星”。

为了证明自己确实具有相当的计算机水平,沈镇林发给秦女士一些从网上下载后做过一些技术处理的学术文章,令秦女士佩服得五体投地。沈镇林还吹嘘说,他在耶鲁大学和斯坦福大学有很多老师和同学,都是计算机方面的专家,他可以邀请他们为出版社写书。当秦女士得知沈镇林已经在美国读了10年书,马上就要博士毕业时,立即把职位的绣球抛向了沈镇林,力邀沈镇林回国加盟出版社,并一再请求沈镇林一定带着自己的全部书稿回国。心花怒放的沈镇林哪有不答应的道理,他顾不上像方鸿渐那样造一个假博士文凭,没有任何正式身份的沈镇林只好故伎重演偷渡回国了。

当然,沈镇林回国的时候,他没有忘记搜集了很多文章,拼凑了几本所谓的专著。当然,这些专著外行人是看不出来的,即使是内行,也很难发现其中的破绽,因为沈镇林确信这本书的内容从来就没有在国内出现过。

1999年5月,秦女士在北京见到了刚刚回国的沈镇林,立即设宴招待了这位“报效祖国”的“青年才俊”。海归博士回国到一家并不出名的出版社工作,对于秦女士这位伯乐而言,当然是喜不自禁。而当了“洋博士”的沈镇林“荣归故里”之时,在秦女士口口声声叫他“沈博士”时,他身心陡然膨胀,形象仿佛也伟大了起来。

在宴会上与沈镇林的聊天中,秦女士才从沈镇林的口中突然得知,沈镇林竟然出身显赫,“父母在美国开有造船厂,拥有庄园、跑车、豪华游艇,因为被您的诚意打动才回国就职。”这种不为金钱所动的爱国主义精神令秦女士感动不已。当然,沈镇林对自己10年的国外生活侃侃而谈,也顺便谈了自己对国内计算机业发展的认识,更令秦女士大开眼界。

席间,秦女士并没有忘记要求看看沈镇林的护照和博士学位证书。但是,沈镇林只是轻描淡写地说:“安全起见,我将护照和证书放在了上海花旗银行的保险箱里。”

同类推荐
  • 陶渊明诗文选(中国历代诗分类集成)

    陶渊明诗文选(中国历代诗分类集成)

    陶渊明的作品感情真挚,朴素自然,得到了世人的认可和赞美。鲁迅先生曾说:“陶潜正因为并非‘浑身是‘静穆’,所以他伟大”。梁启超评价陶渊明时也说:“自然界是他爱恋的伴侣,常常对着他笑。”确如其言,陶在自然与哲理之间打开了一条通道,在生活的困苦与自然的乐趣之间达到了一种和解。连最平凡的农村生活景象在他的笔下也显示出了一种无穷的意味深长的美。
  • 听雨南窗

    听雨南窗

    本书是宗孝祖的第一部诗词集,收录了他创作的格律诗词300首,90%是他近几年写的新作。这些诗词或气象宏阔、境界深远;或自然清新,流丽洒脱;或婉转缠绵,细腻深挚,有清水芙蓉的明净利落;大量作品以理性的关照,烛照细致入微的情感世界,凝聚了灵动多姿的生活瞬间。
  • 夜莺与玫瑰

    夜莺与玫瑰

    王尔德记叙的是生命里的美丽与哀愁——平凡生活里的爱,精神世界中的美,以及这两者的毁灭给人的心灵带来的巨大痛苦,突出了神性的救赎与归宿。王尔德不再重复王子与公主幸福地生活一百年的陈词滥调,也不表达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美好愿望,只用一种淡然超脱的口吻来讲述悲剧,借助人物交错的视角与眼光让读者听见渔人长长的叹息,夜莺最后命若游丝的歌声,小矮人哀哀的哭泣和他的心破裂的声音。他以不完美的童话反复叩问生活中处处存在的矛盾与悖论、影射现实社会的困顿与复杂,以曲折的方式展现他对艺术、爱情及人生完美而纯粹的追求。
  • 一世珍藏的诗歌200首

    一世珍藏的诗歌200首

    中外诗歌浩如烟海,古史诗、叙事诗、抒情诗种类繁多,争奇斗艳。本书仅选录了文艺复兴以来并经过了数代读者检验的部分中外诗歌名篇(不含中国清代以前诗歌)。在长长的诗歌长河中,这些诗歌名篇是语言的精华,智慧的结晶,思想的花朵,情绪的珍珠。它沉淀着人类的苦难与欢乐、幻灭与梦想、挫折与成功,折射着人类精神结构中永恒的尊严和美丽,体现了人类追求真善美、扬弃假恶丑的执着意念和高尚情怀。人,寄居在大地之上,处身于喧嚣的世界,需要这甘甜的蜜汁滋养。中外诗歌遗产需要继承和发展,首先就需要阅读。阅读是一种感悟心灵的精神活动。
  • 不安之书

    不安之书

    《不安之书》,也曾译作《惶然录》,是葡萄牙著名作家费尔南多·佩索阿晚期随笔结集,也是一部未完成之作。里面的许多篇章也不像已经完成的篇章,甚至还有留着空白等待填补之处,但是全部加起来,却能完整地描绘出一个人的灵魂。此次是《不安之书》完整版中文译本首次面世。对于喜欢佩索阿的读者来说,这本《不安之书》就是他在华语市场上失落已久的经典之作,又将打开一扇我们窥见佩索阿浩淼哲学宇宙的大门。
热门推荐
  • 影子不会痛(闪小说励志篇)

    影子不会痛(闪小说励志篇)

    本套书精选3000余篇闪小说,所有篇目均在国内公开报刊发表过。每篇都有独到的思想性,画面感强,适合改编手机短信小说。这些闪小说除了通过故事的演绎让读者了解这些闪小说的可感和领悟其中的深刻含义外,特别对广大初高中生读者的心灵是一次很好的洗涤。
  • 中国共产党党员主体地位与党内民主问题研究

    中国共产党党员主体地位与党内民主问题研究

    党员主体地位与党内民主在实践中是互动互促与辩证统一的。政党民主持久健康发展,既需要制度保障,也需要动力支撑。党员主体地位在党内民主发展中,属于主体性动力,有内在性,广泛性,根本性的动力特点。本书内容的重点,是在厘清中国共产党党员主体地位理论来源与实践进程的基础上,从制度建设与动力合成有机统一的视角,立足党员主体动力产生的来源、动力体现的重点、动力效能检验的关键,探寻推动党内民主制度改革完善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 中国历史上的腐败与反腐败

    中国历史上的腐败与反腐败

    所谓权,这是一条亘古不变的基本规律。仍然不过是为了满足贪婪者的私欲。中国历史上每个王朝灭亡的具体原因很复杂,但是,是指公共权力;所谓私,是与公相对立的个人私利。,或为金钱,就是利用、窃用、滥用公共权力而满足一己之私。腐败导致灭亡,早在文明诞生前夜的传说时代,我国腐败现象就已产生。当历史进入阶级社会后,腐败遂成为附着于统治阶级身上的痼疾。这些腐败现象在每个王朝的前期、中期和后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据文献记载。以权谋私,究其根源无不与这些腐败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虽然其形式林林总总、五花八门,严重的腐败导致速亡,或为权位,但归结其根本,腐败是一种以权谋私的行为
  • 美德的种子

    美德的种子

    本书内容包括善行填满贫瘠的心灵、诚信是永恒的人性之美、勇气来自坚强的心灵等。
  • 安小妹的幸福史

    安小妹的幸福史

    简介:本文是由一个真实的故事改编,希望大家看完这个故事能莞尔一笑,也希望这个轻松平凡而又温馨幸福的故事能给正在大学里恋爱的情侣们一些帮助和一些鼓励。每段爱情都会从开始的狂热最终化为平淡,不要在争吵,误会,矛盾下轻易地说分手,也不要有着现有的感情还惦记着下一个是不是更好的想法。决定了在一起就牵着手认认真真解决面临的所有困难,只要不放开彼此的手,荆棘小路终会变成康庄大道。爱来了,就抓住。在一起了,就珍惜。幸福之门不会把任何人拒之门外,只要你一心打开。安小妹本名安雨凌,因在宿舍排行老幺又名安小妹。进校第一天由于“老生接新生”的活动遇见学长季洋。又因小妹大条,神经带着点泼辣的性子,常常搞的季学长头大无比,迷迷糊糊的深陷其中,痛并快乐着。。。。。。
  • 凤眼菩提

    凤眼菩提

    “菩提十书”之《凤眼菩提》:有一种凤眼菩提子串成的念珠,每一粒上面都有美丽优雅的眼睛。这美丽的凤眼菩提子除了念的清净,还启示我们应有独特的非凡之眼、美丽之眼、智慧之眼、悲悯之眼、宽容之眼来观照无常的人间。《凤眼菩提》是林清玄继《紫色菩提》后更深入探寻般若智慧的作品,让烦恼都化成智慧的清气,使我们活得自在光明,不怀丝毫遗憾。
  • 禁宫绾暒传

    禁宫绾暒传

    人生如一梦,荣华总是喜。浮生能有几,贫富一般穷。当我摇身一变成为伯爵之女,代姊入宫荣登君王妃嫔,卷入争斗之中弥足深陷,才明了命运再由不……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留学记(“民国大学与大师”丛书系列)

    留学记(“民国大学与大师”丛书系列)

    本套丛书《民国大学与大师》,以详实而生动的史料、全面而独到的视角,邀你一起走进晚清与民国时期国学与科学大师们富有个性、既伟大又平凡、传奇而精彩的世界,包括他们的上学、留学、教书、长校……其内容丰富,情节曲折,语言通俗,可读性强。丛书分为名家上学记、名家留学记、大师讲书记、大学校长记4卷。由青年学者朔之北、青年作家许毕基等人撰稿。
  • 欧也妮·葛朗台

    欧也妮·葛朗台

    《欧也妮·葛朗台》生动再现了十九世纪法国的外省生活,塑造了形形色色的人物,特别是刻画了一个狡诈吝啬的暴发户形象葛朗台老头,揭露了当时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
  • 凌天魔路

    凌天魔路

    道为何,佛为何,魔又为何,被表哥杀掉挚爱的林轩,无意中踏入修真道,而后道佛同修,为何引来了魔劫,为何成为了传说中有史以来的第一位大天魔,是以杀戮灭世重开青天,抑或是以良善行造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