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肯定也有这样胸怀远大的人,但大多数的日本家庭决不会认为家庭中只有孩子考试这么一件事,也不会因为家有考生,家中的考生就变成了上帝。可我们中国人的家庭就会这样,仿佛除了孩子的考试,其他的任何事情都微不足道。我的这位朋友家就是这样,无数次,看着孩子稚嫩的脸上却被强加上的成熟样,就忍不住想问一下:这和在国内有什么区别呢?可中国人在什么地方都能形成一种潮流,在中国人的圈子里,让孩子上私塾就是一种潮流,很多父母不遗余力地向我推广经验--非得让孩子上私塾,才觉得孩子以后考重点有希望。
确实,日本也有看重文凭的传统,重点大学毕业的,就业的时候肯定不一样。但在现在的日本却没有出现像我们国内那样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现象。为什么呢?现代工业化的日本,社会主体中需要的还是兢兢业业的产业工人,而这些产业工人却不需要多深的文化程度,因此,大多数人只要肯付出劳动,就可以让自己的生活有余。其实,现在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这些产业工人的职业岗位在中国同样也短缺,这些短缺的岗位,只需要职业技术工人就可以胜任,因此,高中毕业生、职业技校生都可以轻松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可目前,在我们中国人眼里,这样的职业却是让人不齿的。举家全力培养出的大学生,也决不甘心来做这样的工作,如果孩子大学毕业了来做这样的工作,那光宗耀祖的伟大计划岂不前功尽弃?如此说来,家有考生,怎么会不焦虑,怎么能够稳如泰山?
我被冷落的“阳光女孩”计划
改革开放30年来,在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与完善过程中,中国经济取得了飞速发展,但在同时,适应市场经济的道德体系却远未建立起来。在这样的条件下,各种思潮的冲击开始令许多的成年人防不胜防,人们的道德观念、人生信仰等等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动摇。在这一特殊历史时期,还处于人生稚嫩时期的孩子们最大的需要,莫过于及时的心灵关爱与心理疏导。
我从2001年开始与大量中学生有书信往来,从2003年的冬季开始中学生心理问题调查。在与少年儿童的接触过程中,发现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太趋于功利,特别是对孩子的心理关注疏忽程度令人痛心。有的父母有钱有权,一味溺爱与放纵孩子,一旦孩子出现问题即对孩子完全放弃努力甚至绝望;有的父母贫困潦倒,自己不得志,便对孩子的学习苦苦相逼;有的父母关系长久不和,家庭战争硝烟不断,给孩子留下无法愈合的心灵创伤。还有的父母外出打工,孩子抛给祖辈抚养,孩子像寄养的一只猫、一条狗一样,几年难得见到自己的亲生父母,成为半个流浪儿。但无论孩子处在什么样的家庭教育环境,所有的父母都在对孩子考文化高分苦苦相逼。街头巷尾,学校门前的住宅区一些补习班名目繁多、无奇不有的招生培训广告,全部都是以分数为利诱在挖生源,孩子每周末上两三个培训班成了必修课,而对孩子的心灵需求却被父母置若罔闻。
那一年,我考虑到父母家庭教育的太多缺位,决定协同一位心理师,实施一个特别家教的培训尝试。为了方便计划实施的管理,第一期决定只选十位女孩。我一直以为,在部分青少年的人生观出现前所未有的危机的今天,仅仅是学校和父母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他们需要更多的社会人的参与。
那年冬天,我写下下面的文字,并在县城显眼的广告位张贴了这张自认为有些创意的特别家教招生函。内容如下:
周末“特别家教”诚征合作家庭联手打造“阳光女孩”
成长不能等待,如果您公务繁忙,实在抽不出时间经常性地教育您正处于成长关键时期的孩子;如果您事业在外,实在难以顾全您跋涉在漫漫求学路上的孩子;如果您对孩子的教育方面开始感觉到力不从心,如果您与孩子的沟通开始感到有很大的难度;如果您是那么迫切地需要找到一个贴心的帮手,那么,“特别家教”可以来做您的忠实代理。
周末“特别家教”,为繁忙的父母代理子女成长所必须的基本家庭教育义务,只要有您的信任,“特别家教”将用一至三年的努力,力争还给您一个心灵快乐、志趣多多的“阳光女孩”。
“特别家教”将吸收国内外先进的家教理念,利用自我丰富的实践经验,独特的教育方法,让您的孩子在轻松愉悦的氛围里,逐步接受涉世之初必不可少的关于责任、自信、压力、爱心、情感等方面的成长教育。最大限度地弥补当前学校、社会、家庭等方面教育的不足,让您的孩子在学会成人的前提下,学会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我的恒心与爱心,定将令您的孩子终生受益!
代理时间:周末(首期一年)
诚征对象:XX县城关镇初中以下学校的在读女生
学习内容:写作训练、生命教育、成长教育
学习目的:(1)让您的孩子学会以良好的心态面对人生压力、领悟
生命的真谛、提高写作水平
开班时间:10月中旬
代理项目:皆可面议
“阳光女孩”工作室
没有想到的是,这张以辅助父母对孩子以心灵关注、成长教育为主的招生函,却遭受到前所未有的冷遇。电话倒是接到近百个,都是一句话,教不教作文?教不教成绩?不包教成绩,考试不能加分,学了有什么用!没有人愿意不花钱、花少量钱心甘情愿地将孩子送到我们这样的特别家教班,哪怕是见个面,谈一谈,试一试,都没有一个人。而对于文化成绩补习培训、各类可以加分的艺术培训却趋之若鹜。
这里面不能排除父母对我和心理师师资的质疑,对自身家庭教育能力的自信。但更多的情况是,父母在孩子没有出现重大问题之前,每天都在逼孩子,一旦孩子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严重到不能正常上学时,孩子父母又似大祸临头,慌作一团,病急乱投医。在迷信场所、康复中心开始频频光顾。
而在此前,在完全可以自己把握家庭教育方法的时候,对孩子的心灵关注却疏忽到漠视。孩子内心的诉求,他们无暇顾及。
“……我有一个成绩非常好的哥哥,中考时考上了一中,去年又考上了名牌大学。而我从读小学开始,成绩就没有赶上过他。中考时,我也就考了个二中。为了我能考上与哥一样好的大学,我的爸爸妈妈没少拿我哥说事。其实在学习上,我也没少下功夫,每周在学校的时间我都是排得满满的。可考试起来就是没有哥的好。有时候,在学校紧张过几周,好不容易回到家,也想轻松一下,但是,我爸妈总是逼着我看书,不允许有一会儿的空闲,不仅如此,每次回到家我妈都要跟我说‘你哥能考上名牌大学你就要考上’之类的话。听多了,有时候我就怨父母,恨父母要求太高,不理解我,有时候望着父母操劳过度的身影,我又觉得很对不起他们,有很深的负罪感,尽管我没有浪费过时间,也很用功。可我毕竟让他们对我失望了啊!近段时间,我听课老是集中不了精力,心情也总是好不起来,我的成绩也越来越差了。更重要的是,我发现我对学习已完全失去了兴趣,一天天在学校里是度日如年……而且我想报文科父母却要我读理科……各科的老师好像也开始不喜欢我了……”
“……我家庭破碎,去年父母离异,姐、母亲与我、父亲分居两地,很少联络,这种环境对我的成长真的有着很大的阻碍力……”
“……我对她很好。比如:当我得知她喜欢看《简·爱》时,我想尽办法从别人手中买下这本书,可她竟然不接受,但我知道她真的很喜欢看;当我知道她的衣服由于没时间洗时,我三更半夜把她的衣服帮着洗了;当我看见她上课老想睡觉时,我连忙从医务室买了一种提神醒脑的药;当我得知她饿了时,我赶紧跑到商店买了一些充饥的食品送给她;当我见她的课桌的一个脚跟坏了,我不由分想地把我的换给了她;当我瞅见她为了一道难题苦思冥想时,我迅速地找到有关那方面资料的书籍交给她……我真的、真的很在乎她,可她变得越来越不理我……我好伤心,她对我的态度,我都快崩溃了!成绩一落千丈,情绪更是跃入了低谷……”
“……我之所以改名叫祉豪,不是为了赶时髦,主要原因是因为,我觉得我不配再叫‘必栋’两个字了。因为我并不是栋梁之材,辉煌的人生道路早已在中学走完。在初中,我曾担任过学生会主席、团总支副书记、劳动部长,曾在多次的演讲中获过乡里和学校的一等奖。在2000年中考时,尽管家庭贫寒,我当时还是报了个大专。欣喜的是,我以七门主科596分的好成绩,考入了五年制的某广播电视大学!但是,五年学习费用需要8万元左右,这对于我们家,是一个天文数字,我不得不伤心地与学习分手……虽然几年过去我的经济收入上已开始由维持自己的生活,到能够帮助家里筹集一些生产开支了,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