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49500000013

第13章 官迷(1)

李铁一

虽然还没有公布,但我们都知道葛志勇就要当公司老总了。对于这个消息反应最为强烈的当属可卡公司的总经理助理吕晓妮,吕晓妮曾与葛志勇有过一段似曾相恋的旧情,因为一些我们知道的原因未成正果。现在葛志勇要当老总了,吕晓妮就既惊讶又兴奋地哇了一声,冲着坐对桌的一位男同事说,他怎么会当上老总呢?尽管有掩饰不住的兴奋存在,但还是看得出她的惊讶是大于兴奋的。

我们大多数人对于这个消息的惊讶程度绝对不比吕晓妮差多少,葛志勇在公司里只是一个分厂的副厂长,按我们的干部制度与规则,即使是不拘一格降人才,也断然不会让葛志勇一鹤冲天,一大步越过分厂厂长、生产部长、正副总经济师、正副总工程师、副总经理、甚至现任总经理等诸多门坎,坐到那个令人瞩目的宝座上去。但惊讶归惊讶,事实归事实,在即将到来的事实面前,我们还是适可而止地收起惊讶,把兴趣投入到对事实本身的探究中去。

还是吕晓妮对那位男同事说,葛志勇终于如愿以偿了!

吕晓妮的话是真正的有感而发。我们都知道,葛志勇的确称得上是“官迷”一级的人物,用句正面的话讲,是一贯的积极向上。早在十八年前,刚入厂不久的大专生葛志勇就写了一份自荐报告,亲自送到了当时的厂长手里。他在报告中提出了一系列对二级单位的整改建议,其目的不外乎是想谋个分厂厂长干干。厂长当时在他的自荐书上挥笔批道,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当不好一个士兵的人绝对当不好一个将军。

厂长非但没有重用他,反而把他派到了一个全厂最为艰苦的班组去当一名技术员。后来,厂里换了厂长,葛志勇马上调整战术,粘住了新来的厂长。他靠和厂长在职工活动室里打乒乓球开始,一直把接触范围扩大到厂长家里。厂长家的大事小情不但少不了他的身影,就是换煤气罐、买秋菜等小事他也是不请自到,殷勤代劳。两年下来,他的努力终见成果,被调到厂办当了副主任。可好景不长,他在这个位置上只做了一年情况就发生了变化,这位厂长调走了,而新厂长不喜欢旧厂长的人,一上任就把他调到下面的一个分厂做了副厂长。这个分厂的厂长老肖是个人所共知十分霸道的人,他几乎不给葛志勇一点权力,葛志勇在他的手下一干就是七年,吃尽了被压制的苦头。

前年公司深化改革,曾公开招聘下属三产公司的经理,葛志勇第一个报名应聘,又第一个被刷下来。由公司主要领导组成的评审小组给他的评语是,好高鹜远,脱离实际。

这一次葛志勇是怎么一反颓势而成功的呢?如果说是葛志勇的主观努力起到了作用,倒不如说是客观条件起到了更大的作用。我们的公司是电力公司,也就是火力发电厂,以前是国有企业,但现在不是国有企业了,是股份制合资企业,与之合资的是一位姓金的富商,我们背地里都叫他金老板,他的股份占了百分之五十一以上,董事长一职自然非他莫属。企业改制打破了干部的晋升规则,也使葛志勇被重压的那颗向上的心迅速膨胀起来,一种跃跃欲试的冲动如雨后大树下的野蘑菇一样疯长起来。我们都知道的一个版本是这样的,合资成功后,金老板第一次给公司中层以上干部开会,说是见面会,其实是对公司干部队伍的一次考察。金老板让大家都谈一谈对合资后企业管理的看法,原公司总经理曹刚首先发言。他说,企业合资后应全力推行现代企业的管理制度,董事会即决策层与经营班子即执行层各司其职,相对独立,形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谋发展的道路。曹刚说到这下意识地瞥了一眼金老板,然后才接着说,我觉得,公司的经营应该以提高效率、科学运营、保障安全、文明生产为方针,所谓提高效率,就是要降低生产成本,科学运营呢就是……请把怎么样降低成本多讲一些。金老板突然插了一句。

降低成本分两大部分,一是严把生产原料关,这一关我们经过多年经营,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经验和标准,另一部分是人员关,我们现有职工三千三百一十六名,而且职工收入与同地区其它行业职工相比偏高,如果相应再减掉一部分人,再适当地降一点工资,生产成本是可以降一些的。

金老板点了点头,似乎对曹刚的观点还很满意。这使曹刚备受鼓舞,在接下来的发言中愈加神采飞扬起来。在合资的前期工作中曹刚一直是最卖力的一个,可以说是合资成功的功臣,仅凭这一点,他就有理由相信自己会得到金老板的器重和回报。合资后董事会将重新聘任总经理,虽然聘书还没有下来,但曹刚始终成竹在胸,他知道没有谁比他更了解这个企业,他更知道除了他没有谁会让金老板更加了解或者更加放心。当后来董事会的聘任书没有发给他的时候,他几乎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正所谓希望越大失望也越大,他当时不由自主地学了一句小品里范伟的台词,他怎么不按套路出牌呀!这当然是后话。

曹刚结束了充满激情的发言之后,其它一些公司里的重量级人物也逐一发了言。他们的发言均以曹刚的观点为中心,如果说曹刚的发言是一个人的骨架,那么其他人的发言就是一块块迅速生长出来的肉,是他们使曹刚的观点更加丰满可爱起来。会是上午八点钟开的,快到十一点半了这些人的发言才告一段落。就在金老板要宣布散会的时候,坐在后排的一个人举起了右手,这个人就是葛志勇。

我也想谈几句自己的观点。葛志勇说。

葛志勇的举动显然令大家都十分意外,刚才发言的除了是公司副总级的人就是各主要部门的负责人,像葛志勇这样的一个分厂级的副职,按理说,在这样的会上只有出耳朵听的份儿,稍有自知之明的人也不会主动站出来要求发言的。当时就有人在想,我不会听错吧?

金老板向他伸了一下右手,示意他可以发言。

我和大家的观点不太一样。葛志勇语出惊人,他就在一大片惊愕的目光中开始了自己的别出心裁之旅。他说,国外一位着名的企业管理专家说过,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不在事物所在的层面,而在相邻的更高的层面。拿降低成本这件事讲,它相邻的更高的层面是什么?我认为是人,现在都讲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可是落实下来就不是那么回事了。比如曹总提出的减人增效,减人真的就能增效吗?这的确是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即使能从中节省一点成本,但势必引发人心浮动,如果职工们在内心里产生抵触情绪,这对企业是相当不利的。人心齐泰山移,人心即是资本,一个睿智的企业家是不会丢掉这个资本的,这是无形资本,这个资本要比靠减人降工资节省下的有形资本大得多。

不在人身上节省成本,你到哪去节省成本?曹刚忍无可忍地插了一句。

我说得已经很明白了,我也是在人身上降成本。葛志勇说,如果我们企业的每一名职工都以公司为家,都像在自己家一样节约每一滴油每一粒煤的话,还愁生产成本降不下来吗?

问题是我们没办法保证每个职工都爱公司如家,曹刚又说。

但我们必须朝着这个方向努力,这是管理现代企业的根本之道。葛志勇提高声音说,当然,我们不是在乞求每个职工这样做,而是要求每个职工必须这样做。在其位谋其政,如果某个人在某一个岗位没有完成在这个岗位必须完成的指标,他只能下。这种下他一定是心服口服的,其他的人也会引以为戒。

说白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就是要求每个人都必须胜任自己的岗位。

能说具体点吗?金老板插嘴道。

葛志勇与金老板对了一下眼神,他敏捷地从金老板的眼睛里逮住了一丝晶光灿烂的东西,这使他立即受到鼓舞,说起话来也就更加显得神采飞扬了。

好,我就拿前不久厂房的一次装修为例,我们购进的地砖每块花了八十元,而据我了解,相同品牌的地砖在市场上的最低价不过才每块三十八元。葛志勇说,如果负责采购的人不能以最低价位进货,那他就不是称职的,这个岗位就应该换人。

此时曹刚的脸色已经相当难看了,我们都知道,现在企业里实行的是财权一支笔,厂房装修的费用是经过曹刚最后签字批准的,葛志勇这么说等于把矛头直接指向了他。金老板对葛志勇这种话当然不反感,他虽然没有在会上表态,但对葛志勇的欣赏之态已经很明确地挂在了脸上。

对于会上葛志勇的表现我们议论颇多,葛志勇虽然出奇制胜取得了金老板的赏识,但仅凭于此就破格聘用他为老总似乎还有些牵强。也就是说,他最终得到金老板的信任肯定还付出了许多努力,并且一定做出了比这次会上更出奇的事情。对于这些事情我们有许多版本可供参考,虽然这些版本的可信度都不是百分之百,但起码能对后面情节的发展做一些必要的铺垫。最可能接近事实的一个版本是这样的,就在这次会议的当天晚上,葛志勇敲开了金老板在华夏大厦包的一个高间的房门。金老板是外地人,手上有一个国内着名的集团公司,我们这家发电公司不过是他十指中的一个无名指罢了,有重要事情的时候他会来一次,没有重要事情他是不会到这里来的。

葛志勇的突然造访既在他的意料之外也在他的意料之中。当葛志勇落座后,不等他开口,金老板就说,你不用讲我都知道你的来意。

是么,那就请董事长说说我是为何而来吧,葛志勇笑道。

毛遂自荐,你是冲着总经理的职位来的。金老板不动声色地说,会上你的发言不过是一个引子,我想你一定还会有长篇大论。

董事长果然好眼力。葛志勇由衷地说,对于金老板的精明他早有耳闻。

可我必须告诉你,董事会用人是有一定原则的,就我本人而言,我不大喜欢自己推荐自己的那种人。金老板慢悠悠地说。

葛志勇愣了一下,但他显然并没有被金老板的这句话吓倒,或者说他早有准备,他迅速返回常态,微笑着说,这不要紧,即使我当不上总经理,作为一名员工,我还是要把要说的话说给董事长听。

你有把握我会喜欢听吗?金老板说罢拿一支烟叼在嘴里,又拿一支烟递给了葛志勇。葛志勇接过烟,从自己的口袋里摸出打火机,可他并没有给金老板点烟,只是给自己点燃了。金老板愣了一下,马上也自己给自己点燃了,房间里即刻弥漫起一股烟草的香味。

喜欢不喜欢不重要,讲不讲才是重要的。葛志勇说,我相信您也会知道,发电厂最大的成本不过是燃煤,咱这个厂每天的耗煤量是一万六千吨,如果每吨煤多花一元钱,这一天多花多少钱?这一个月又多花多少钱?这一年又多花多少钱?我在这个厂工作了近二十年,可以说对这里了如指掌,我们的煤又何止多花了一元钱呢?如果每吨煤的价格降一元钱,这一年下来将降低多少成本呀?

据我所知,我们的进煤价已经是最低了,而且我有充足的证据证明它的真实性。金老板说。

账面上的确是没有什么问题,但如果您亲自到煤场去看一看,就什么都明白了。葛志勇说。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金老板不解地问。

葛志勇诡秘地一笑,说,我现在说什么都不足以证明我的话是对的,如果董事长有兴趣,明天一起去煤场一看,事实永远胜于雄辩。

第二天上午,金老板果然和葛志勇一起去了煤场。煤场就是我们公司储煤的地方,这里的燃煤堆积如山,每天都有专列源源不断地把煤运到这里。葛志勇是穿着工作服来的,而金老板则穿着笔挺的西装,有风刮过,煤粉漫天飞舞,只走出几米,金老板的西装上便落了一层黑灰。但金老板全然不顾,他跟在葛志勇身后,步子迈得十分坚决。

葛志勇在一列运煤的火车边停住步子,金老板也只好停住步子,不远处有一节车箱正在卸煤,只听咣当一声巨响,黑粉如瀑布一般流泻进煤沟,又以爆炸般的效果升腾起一朵黑色的蘑菇云,转瞬又蓬勃地沉落下去。金老板被刮过来的煤粉迷了眼睛,他一边揉着眼睛一边问葛志勇,你到底想让我来看什么?葛志勇没有回答他的问题,而是反问道,董事长知道我们公司进的都是什么煤吗?金老板毫不迟疑地说,这个我知道,进的都是优质的山西煤。葛志勇说,可这些煤像优质的山西煤吗?金老板迟疑了一下,然后伸手抓住一节车箱边的铁钩往上就爬,葛志勇也连忙跟着爬了上去。金老板抓起一块煤块仔细看了看,扭头对葛志勇说,我对煤炭不是外行,这煤的质量的确不错。葛志勇冷笑了一声,他先不理会金老板,而是冲着车下的一个工人高声喊道,递上一把锹来。那个工人很快将一把大铁锹递了上来,葛志勇握锹在手,铲起煤来就往车下扬,飞溅的煤粉扑了金老板一脸。

董事长您再看。葛志勇说。

金老板的眼睛一下子瞪大了,因为一层油黑锃亮的煤块被铲去之后,露出来的都是泛着白碴儿的劣煤。金老板似乎什么都明白了,他皱着眉头问,进厂的煤都是这个样子吗?葛志勇说,至少有一半是这个样子。金老板说,检查入厂煤质量的人是干什么吃的。葛志勇说化验员来取样取走的煤都是车厢顶上的好煤。金老板说,他们真的不知道有这种情况?葛志勇说,他们又不是傻子,我都知道,他们怎么会不知道,就是公司的头头们也不是不知道的,大家都不说,肯定是得过其中好处的。

败类!金老板气愤地骂了一句。

所以我说,要想降低成本,职工的素质才是第一位的。葛志勇说。

金老板不再说什么,下了煤车气呼呼就走了。

我们都知道,几天以后的一个上午,葛志勇被叫到了金老板那里。金老板劈头就问,你以为我会重用你吗?

葛志勇咧了咧嘴说,我的确不知道您会不会重用我,我还知道,曹总他一定恨死我了。

董事会已经和省电力公司磋商,决定将曹总经理调走另用了。金老板说。

葛志勇的心一下子悬了起来,一种美好的预感像骤然而至的美味,令他的嘴不由自主地张开了。

金老板递给他一张纸,声音十分清晰地说,不管你怎么想,我已经想重用你了,这就是事实。经董事会同意,我决定聘任你为合资公司的第一任总经理,这是合同,第一次只签一年,就算是试用期吧,如果一年后你没有违约,我们再签长一些的合同。这张合同上你的年薪是三十万,一年后如果续约,你的年薪将达到六十万。

同类推荐
  • 红绿盘

    红绿盘

    小股民成了任人鱼肉的牺牲品,在以逐利为目标的股市中,股市内顿时硝烟四起。金融机构和庄家之间尔虞我诈。本书不仅描写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股票战,一个海外归来的神秘人物带着大笔资金杀入国内股票市场,也融入了作者对当今股市内一些不正常现象的思考。,为获取暴利不惜坑害散户。人与人之间的情义被忽视
  • 童年诡事

    童年诡事

    本书是“我”身患绝症的爷爷,即主人公李书甲所讲述的故事。十岁那年,主人公偶遇了传说中的鬼尸婆婆,她行踪诡秘、法力高深,独自住在荒野坟地之间。从认识鬼尸婆婆那天开始,主人公便遇到了以前从未想象过的诡异事件,后来,他们一同经历了一场场荒诞离奇的鬼怪之旅。在这段艰险的历程中,有一条勇猛忠诚的黑狗和一只神秘莫测的黄鼠狼时常陪伴在他们左右,以无畏的勇气和神奇的法术帮助他们度过种种难关。
  • 端午前后

    端午前后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
  • 陕北煤老板

    陕北煤老板

    全书以陕北煤城古塔镇为背景,揭示一群文化不高的煤老板是如何通过盗挖乱采而“发家致富”。那些陷阱与圈套,那些黑白勾结,勾勒出一张张鲜活生动的面孔和一个个离奇怪异的故事,让你直击煤老板这个特殊群体的生存现状。资产和名声迅速扩大的煤老板訾三通过金钱和美色手段,同煤城的“一把手”付县长交上了朋友,并被聘为县长助理,在网上引起争议……一场因原岔湾矿股份分红纠纷的官司,给原矿主陈老板招来杀身之祸。而雇凶杀人者正是訾三的弟弟訾四,訾四在潜逃时出车祸死亡,几起悬案最终水落石出……
  • 绣针

    绣针

    李东文, 70后。1999年开始学习写作,以小说及情感专栏为主,曾在《天涯》《长城》《十月》《西湖》《长江文艺》等杂志发表小说,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读者》等转载。
热门推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江湖断案:女心理师

    江湖断案:女心理师

    一个没有浪漫细胞的女人被月老通知要去把她的命定爱人带回来,否则将孤苦终老。可那死男人长啥样?不知道。什么个性?不知道。做什么的?不知道。不找行不行?当然不行。认为凡事皆有逻辑的苏小培这回是踢到铁板了——这是一个现代女心理学专家到古代和一位萌壮士谈谈恋爱破破案的故事。
  • 萌妻逆袭:错惹腹黑男神

    萌妻逆袭:错惹腹黑男神

    某晚卢安怡把自己灌醉,将自己心仪已久的男人压倒墙角:“你这样神一般的男人就是为了保护我这种弱女子而存在的,你逃不掉的。”某男邪魅扯唇:“鹿死谁手还不一定。”女汉子倒追腹黑男,爆笑连连……
  • 校园王道:MVP女友

    校园王道:MVP女友

    她是被十九所学校勒令转学的问题千金,他是圣灵三少之首的霸道少爷。初次相遇便燃起凶凶战火,之后持续的火花碰撞之下渐渐发现,她的神秘背景以及性格上的极端,却成了他眼中致命的诱惑……
  • 市场营销部管理制度范本大全

    市场营销部管理制度范本大全

    本书是“企业规范化管理制度范本大全”丛书之一,由“时代光华管理培训研究中心”整体策划完成。由引爆营销理论创始人,品牌战略营销策划专家王广伟编著。本书立足中国企业实际,结合企业管理的实际需要,将枯燥的理论简单化、流程化、制度化,对市场营销部门管理的相关制度、流程、管理表格、文案等进行了介绍。本书囊括了几乎所有与企业市场营销部门相关的管理制度、管理流程以及相关管理表格。
  • 宝藏新探(走进科学)

    宝藏新探(走进科学)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在海洋探测、海洋潜水和海洋打捞方面的本领也在突飞猛进。这一方面可以使人类更有效地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另一方面也为各种各样的海底沉宝寻找者提供了方便,使他们可以利用先进的水下技术去找到海底沉宝。
  • 穿越:嗜血邪王的鬼妃

    穿越:嗜血邪王的鬼妃

    一朝穿越,她莫名成为了替身皇妃,自从在棺材里爬出来后,她便成为岚月王朝传说中的鬼妃。成为下堂妃是吧?好,正如她意!什么?她的夫君居然是个嗜血的皇子?而且放/荡/无/比?更可怕的是他日为人,夜为妖?据说,他妻妾无数,却总是在圆房后香消玉殒-----死因不明。据闻,他曾独自一人,一夜之间灭敌十万。偶然机会,她意外发现自己竟然是他解开封印的钥匙?若解开封印,他便不再是凡人,而是掌控魔界与阴府?OMG?为了小命,她逃逃逃,只为了躲开这一劫。可谁曾想,原来这只是一个开始……牡丹建群了,亲们请入群107358226亲们请支持牡丹的VIP文http://m.pgsk.com/a/250631/1:《穿越:邪恶王爷别惹我》文/紫牡丹akhe2http://m.pgsk.com/a/288823/《致命邂逅:总裁的专属女人》文/忆雪泪痕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邪王的宠后

    邪王的宠后

    庆历二十四年初夏,灵国太子因涉及巫蛊之术,被流放,永不得回京城青林。庆历二十七年的初夏。六月的天气,已经毒的让人受不了,空中没有一丝云,也没有一点风,一切树木都无精打采地、懒洋洋地站在那里。今年夏天的天气出奇的热,就连御花园的牡丹揽月也一直开到六月,没有一丝凋零的迹象。那后宫里的老麽麽们私下里说着,这是一个不祥的兆头,只是谁也没去理会。“公主,小公主,小心中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