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49300000027

第27章 当苍苍大树已化为虹霓

概念上是西去,实际却是朝东飞,傍晚从上海空港出发,背着西斜的太阳,眼瞅天空由晶蓝燃烧为亮紫,由亮紫冷凝为苍黛,黑夜她说降临就降临了,连星星都还没有来得及眨眼。都说入乡随俗,那就赶紧打个盹。不怕囫囵,动作要快。慢了你就要傻眼嘿,瞧,才一歇儿的工夫,你的生物钟,想必还停留在故国的前半夜,而白茫茫的太平洋上,已跃起一轮水淋淋胖嘟嘟的红日。主人公当年留意过这一点吗?啊,距今七十九年前,他同样是从沪上出发,乘邮船渡海赴美,在鱼龙吟啸浪涛拍打中颠簸摇晃半月。邮船速度缓慢,对地球的感知必然相对迟钝。这是航海者的天然局限。先他之前,詹天佑、严复等如是,马寅初、胡适等如是。尾他之后,袁家骝、吴健雄等亦如是,杨振宁、李政道等亦如是。而中美之间什么时候有了飞机直航的?嗯,这是一个颇难说清,却也无须说清的悬念,你尽可把它扔给窗外的浮云好了,反正,这一切都已变格为现在进行态,如今我们从此岸直飞彼岸,只要区区的十个小时。

北美大地显影在脚下,最初的一瞥,山脉莽而怪,湖泊碧而虚,道路狞而劲。不错,就是狞而劲。而就在这狰狞且遒劲的山道上,秋雁一般,掠过主人公疾速的身影。当然,这只是霎时的幻觉,主人公当年走的是北线,登陆码头是西雅图,我们这儿是中线,落地空港为旧金山。方骋目遐想,机头陡地拐了一个弯,舱体作大滑步的探戈。啊,舞蹈的不是波音747,而是我的心脏。抓牢扶手,勉强镇定心神,拭睛再看,下界已然云气氤氲,须臾弥漫为滔滔云海。云海中散落数座峰头,疑屿疑岛。猛然一阵长风,烟云扫荡殆尽,机翼下方露出蓝溶溶的大海。天蓝蓝映衬着海蓝蓝,蓝得令人眼花,蓝得令人虚脱。未几,在旅客雷动的欢呼声中,长长的栈桥尽头,海湾的胳膊一伸,嫣然敞出旧金山机场。

此地只是中转,两小时之后,一行人继续登程,仍旧是向东飞,飞。日轮加速西滑,天光渐次晦冥,千仞下,惊见大片大片的不毛之地。这就是当年西部牛仔呼啸呐喊、纵横出没的大漠绝域吗?丛山如血,恰如残阳的余曛,间或杂以深灰,犹如月色朦耽的投影,就是不见翠绿,哪怕是一眼,一丁点。啊,如此蛮荒,却又如此广漠,绝对超出我的预料,?禀然想起记忆中的甘肃、新疆之行。不过,同是西部,一个是在中囯的西北,一个是在美国的西南。同是不毛,却说不清,这究竟谁是谁的荒凉,谁又是谁的财富。

首站是华盛顿。我们此番西来,是为了追寻主人公的足迹。老先生整整活了一百岁,其中,有四十多年是俯仰在东方,有五十多年是沉浮在西方。弄电不辍手,行云本无踪。是他最耽爱的唐诗。弄电,是他一生纠缠执着、始终不渝的情爱,行云,则象征他四海为家、翩然穿梭的生命状态。若问,他在华盛顿长期生活过吗?没有,这一点,我敢肯定。他到此一游过吗?当然,我想还不止一次。话说回来,即使他的脚步没有亲吻过华盛顿的街道,这里也必须逗留,因为这是美利坚的核心,合众国的魂。

我曾经大气磅礴地描写过华盛顿,历史上那个率领美国人民打赢独立战争的好汉。一代伟人去世了,他的英魂不散,浩气长存。华盛顿的大名物化为一座城市,在我的眼里,他就是主人公的一幅背景,一首长歌的序和跋。匆匆两日,主人公的足印伴我走马观花,华盛顿纪念碑自然是要瞻仰的,白宫外景也是要徜徉流连的,国会山也不妨远远摄人镜头,立此存照。然而,华盛顿留给我最为赏心悦目的风景,却是街头路畔跑步锻炼的男女。他们不分时辰,不择路段,即使在正午燠热的阳光下,游客挨挨挤挤的缝隙中,也照样意气洋洋,健步如飞。这印象未免太支离破碎,你说。是的,我明白你的意思。但我同时要提醒你如果本文主人公此刻来到现场,他一定赞同我的眼光。并非故作玄妙,在哲学的层面,他老人家正是领悟并发扬了美国佬的这种罗曼蒂克,从东方跑到西方,又从西方改日向波士顿。千里长驱,入眼的是另一番大诱惑大刺激。你要是像主人公那样在美国驰骋过五千公里,一万公里,自然明白什么是异邦的汽车文化。在美国跑高速,通常是四道并行,川流不息,也有六道、八道分驶,畅通无阻。当你转动方向盘,你尽可恣肆撒欢,在交通规则允许的前提下,却绝对不容放纵撒野,甭管你是哪路神仙。而有谁一旦藐视法律,违规越矩,在警方留下不良记录,那就等着瞧吧,这辈子他不管走到哪儿,脑门上都髹着一块洗刷不去的污点。这就是管理,管理也是美学。当你独自驾车上路,你只能在普通车道行驶,而当你结伴登程,也就是说车厢载客在两人以上,你就拥有在专用快速车道奔驰的权利。令我目不暇接且满怀感动的,还有公路两旁藤牵蔓绕、枝接柯连的林带,不,说林带未免太轻薄,毋宁说是林海。你一眼望过去,两眼望过去,三眼望过去,纵你的目光犀利如箭,也断难刺透莽莽森森、翳天蔽地的绿色屏障。如是联想,但愿不是长他人之志气,灭自家之威风。仅仅两个月前,我去过主人公的老家无锡,那天是从南京出发,取道宁沪髙速,说实话,那条道修得够帅够派,绝对华夏一流,路旁的景色也很养眼,跑回东方,一直跑进一百岁。

随处袒裎出江南大野的膏腴和灵秀,唯独林木不成气候,多半瘦瘦的,疏疏的,怯怯的,一望而知是新栽乍植,根底尚浅。

在波士顿走访麻省理工学院,这是主人公当年留学的地方。1923年8月,二十一岁的五四小青年走出清华高等学堂,万里迢迢来此深造,专修电机工程和数学。清华源于庚子赔款,在最初的意义上,就带有民族耻辱的烙印。当此之时,在主人公身后,八国联军马蹄未远,大清王朝宫阙已毁,民国水深火热,九州豆剖瓜分。一生忧国心,千古敢言气。天涯游子卧薪尝胆,披沙剖璞,矢志向学。1926年2月,他首创四次方程通解,论文在美国《数理杂志》一问世,立刻让世界记住了这位来自东方古国的年轻学子。夸张么?不,他的发现,不仅为当时的数学界奉为圭臬,即使七十年后的今天,世界各国电子计箅机关于四次方程通解所应用的程序,仍然以他的成果为准。这只是小试牛刀,1928年2月,主人公在博士论文中,借着名科学家海佛仙的运算微积分,一举解决了长期困扰电机学界的交流电机之瞬变分析。这一炮更是石破天惊,硝烟未散,他已从一个蓄势待发的青年博士,一跃跻身于堂堂科技大师的行列。

主人公业余醉心戏剧创作,从1924年到1926年,他先后创作了历史剧《荆轲》、《项羽》、《苏武》、《西施》,以及现代剧《国手》、《国殇》。有一种爱,你不必说出,但是距离愈远,思念愈殷。有一种燃烧,你无法拒绝,纵使把五内化为灰烬,也魂授魄移,心甘情愿。试看主人公创作的第一个剧本《荆轲》,它动笔于1924年12月22日傍晚,完稿于第二天夜半,正值他二十二岁的生日前夕。用这样一部剧作献给自己在异国星座下的生辰,决非偶然。《荆轲》的背景是反抗暴秦,歌颂正义。荆轲的苦闷,也是作者的苦闷:白云漫漫,天日无光,谁人知道我心伤?酒入了愁肠,浇透了块垒,烧热了我的胸膛。荆轲的血誓,也是作者的血誓:我们的血在沸腾,我们的剑在悲鸣,趁满腔热血,去洒遍敌人的门庭!仗这霜芒利剑,杀尽天下奸雄!为天地存一息正气!

1928年底,主人公结束在麻工的学业,取道欧洲返国。先是投身教育,他从应聘浙江大学电机科主任起步,先后执掌过南京中央大学工学院、清华工学院、国立中央大学、国立政治大学等等,自谓三千弟子尽豪英。继而为抗战鼓动,以民主人士身份,加入国民政府,出任教育部政务次长。主人公在政务次长任上还曾两度兼掌国立音乐学院,他在音乐上一个彪炳史册的贡献,是建议并通过以三百四十八频率作为黄钟标准音。1945年8月10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同年9月9曰,他作为中国知识分子的代表,在南京参加受降典礼。啊,他是多么想在教育界学术界高瞻远瞩,大展宏图!但是,雷霆万钧的革命大势截断了他的发展。1949年,莽莽神州两大板块重组,在一片山崩海啸的撞击声中,他被狼狈挤压出局。一觉扬州梦也迟,茫茫世路欲何之?他比较过,试探过,反省过,激动过,终究还是犹豫不决。因而,在1950,那个迷茫而多雨的夏季,他将家庭一分为二,一半随自己渡海赴美,一半留在剧烈变化中的故国大陆,从此开始长达二十八年的一个家庭,两个世界。

是年秋天,母校麻工伸开双臂接纳了他,聘为客座教授。从那时到今日,又是半个多世纪的岁月滚滚滔滔而去。漫步麻工校园,在我,浑然有如访古。麻工没有明确的围墙,说她大,恐怕未必大过今日之清华,说她老,绝对没错,辈分肯定是在清华之上。我看麻工建筑,左看右看,却看不出年代,人眼既不新潮,也不古典,于朴实中暗藏雄浑,在高雅间包孕苍劲。也许苍劲这个词,更适合于校园的林木。波士顿的纬度在北京之北,相当于辽宁的沈阳。东北的秋色应该是黄中泛金、褐里透赤的吧。但在这儿,在北美洲深秋阳光的抚摸下,眼前依然是郁郁葱葱,生机蓬勃。小花小草也酷劲十足,齐展展鲜拂拂的草坪,一路铺过去,铺过去,染绿了空气,映青了眉睫。草坪中央,三三两两的学子或坐或卧,惬意而又懒散。也许人一溶人绿色旋律,就显得与大地特别亲近。他们身后,一位金发雪肤的少女,盘坐在一座紫铜雕塑的底部埋首用功,与塑像构成和谐的整体。举目远眺,波光粼粼的查尔斯河,打校园西侧诗意地流过,这就托起了白帆点点。主人公早先喜欢中流击水,你在这儿可以找到答案。而在河的对岸,一地错落有致的楼群中,直插云霄般,耸立着一座长方形的淡蓝建筑,那是麻工的另一位校友贝聿铭的诗心。

转道返回纽约。和华盛顿一样,纽约虽然和主人公没有太多瓜葛,却是不容回避。在纽约,我想像我就是主人公,我透过他的瞳孔看华尔街,看时报广场,看自由女神,看中国城……,于是,景点人眼纷纷解构成数学的公式和诗歌的韵行。数学简化世界,抽象世界,诗歌美化世界,烘托世界,这本是两个极端,在主人公的眼底却统一于音乐的和弦。主人公中年之后有两大变化,一是潜心研究非线性系统自动控制与混沌学,这是数学领域的芭蕾。二是放弃剧本创作,改为写诗。尤其在侨居海外的初期,他与缪斯女神几乎形影不离,相依为命。也许,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精神之宣泄、灵魂之寄托吧。无情的岁月,经过他有情的剪裁,绵绵不断地化成七律,化成五言,化成长短句。这是李白的梦,杜甫的梦,苏东坡、秦少游的梦。这是灵魂的泼墨,山河的舞蹈,文化的长啸。啊,在这儿,唯有在这儿,他才可以直面异域,苦吟春来无梦不江南;在这儿,唯有在这儿,他才可以心鹜极,瞩望重洋飞渡待河清。

最后一站是费城。主人公定居于此。他在费城的正式身份,为宾夕法尼亚大学客座正教授,终身正教授,而更加广为人知的,则是电机王国的兰姆奖章、千禧奖章得主,与国际桂冠诗人。主人公叨天之幸,他老人家长寿,长寿在很多情况下,是可以邀历史老儿举杯对酌的资本。话说1972年,毛泽东和尼克松这两位激情万丈的巨人隔着大洋相握,中美两国长期冰冻的关系开始回春,也就在这种大气候的鼓舞下,1973至1992,二十年内,主人公八次回归故国。日月无穷穷日月,江山不老老江山。在大洋彼岸他是出墙红杏,在大洋此岸他是出土石器。他拥有历史,历史意味成熟。他拥有初恋,初恋意味炽烈。霞映东海,雪耀昆仓,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费城洛克斯特大街1420号,这座大楼对我是如此熟悉。城,是陌生的城,街,是陌生的街,连迎面吹拂的风,也带有从未呼吸过的大西洋的咸腥;而眼前这门牌地址,这咖啡色的35层楼座,却久已活跃在我的脑海。

一行人走进大厅,乘电梯凌空而上,直达22楼,出电梯口,向左走三五步,赫然瞥见220,这就是主人公的寓所。晚年,他的那些如诗如画也如歌的岁月,就是在其中悠然度过。如果你有传说中的特异功能,目光足以穿透门扉,那么,你当能看到里面的一室一厅,以及厅中陈旧的沙发、茶几、橱柜,以及墙上悬挂的名人字画,以主人公顾毓诱及四下里堆得几无插脚之地的书籍和报刊,以及……。然而我们没有,我们只有望门兴叹。门啊门,这冷冷冰冰的铁面,这所曾经聚焦世界上无数目光的费城蕉舍,已经砰然一声对我们关上了,永远永远。先是,2001年9月11日--几乎和震惊世界的9·11大灾难同时老人夫妇双双离开与纽约近在咫尺的费城,搬去女婿女儿居住的位于美国中南部的俄克拉何马,这边厢已是人去室空;而后,也就在仅仅二十多天前的2002年9月9日,主人公以百岁高龄,在客居的沙漠小城飘然仙逝。

我们来迟了一步。这是不可弥补的一步,阴阳相隔的一步。时间已逝,空间已失,黄鹤已杳,硕彦已殁;怅望西天,不胜感慨唏嘘。

空缺只能借他人的采访链接且把镜头倒转:2002年4月江苏的一位雕塑大师应南京大学百年华诞之约,专程前往俄克拉何马,为她的前身国立中央大学的老校长,也就是本文的主人公顾毓诱老先生塑像。

创作是在宾馆里进行,顾毓诱襟危坐,一脸严肃。这时,一旁的小女儿拿出预先准备好的几张照片,对雕塑大师说:这几张相片有些笑容,你创作时可以参考。老人立刻作出反应,他说:我不笑,也不哭。稍停又作出补充,说:我想哭,哭不出来。

老人说罢,轻轻地抿了抿嘴角,转而又端正姿势,再度进入目定神凝、物我两忘的状态。嗯,就让他静静地,静静地,保持着这种大理石般的意志,走进历史的圣殿吧。对于老人的这番简短自白,生命的蒸馏与提纯,此处无须解释,更毋庸刻意发挥。我想雕塑大师定然是心怡神慨,一点就透,否则,他就不会这般欣然含笑,运刀如飞。我想虔诚的读者也会像我这般如饮醍醐,豁然开悟。当一个人走过整整一个世纪,看惯谷升陵降,物换星移,他还有什么世相不能参透,什么荣辱不能割舍?当苍苍大树已化为虹霓,你无须仰望,亦毋庸追根溯源,只要握住空中任意一缕清风,捡起地上随便一片绿叶,便足以从刹那接通永恒,从天籁勘破禅机!

2002年10月31日

同类推荐
  • 重访新批评

    重访新批评

    《重访新批评》由赵毅衡所著,新一代的批评家感叹:“新批评派像哈姆雷特父亲的鬼魂,依然在指挥我们。”出版这本,并且名之曰是因为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以来,国内不少年轻学者对新批评方法感兴趣,用之于中国文学,做出了出色的文本分析和理论拓宽,他们用批评实践证明了新批评方法,的确有一定的生命力。
  • 落在胸口的玫瑰:20世界中国女性写作

    落在胸口的玫瑰:20世界中国女性写作

    它有着丰富深邃的内涵。是女儿,是妻子,是母亲,是女人自己,也是社会的一份子。任何一个女性都不可能只成为其中的一项而置其他为虚无。作为一个独立的自信自足的生命个体,女性应视责任为生命的必需,“女性”一词不是一个空洞的能指,视苦难为生命的营养,视爱和成功为生命的追求。她应圆融、明净、厚重,与周围的世界和谐相处,共谋发展。只有当她在事业追求和日常生活中都能敞开心胸去面对时,生命的魔力、智慧的光芒、梦想的花苞才会灿烂地绽放,自由地舒展在蓝天白云之下,风来舞蹈,雨来欣悦
  • 一生要读的美丽宋词

    一生要读的美丽宋词

    宋词写艳情而不轻佻,写富贵而不卑俗,如行云流水、老松柔柳,临风伴月,情调闲雅,怀抱旷达,使人心驰神往,无限沉迷。这本《一生要读的美丽宋词》正是我们在学习、借鉴先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博采众长的精华之作。本书编撰体例除原词和鉴赏外,特附词人名片、注释、插图及后人点评。“词人名片”做介绍,力求言简;“注释”疏通义,力求准确;“鉴赏”深入浅出,生动活泼,有助于读者掌握原语的美学内涵,陶冶性情;适量的“插图”则以视觉形象与语境交相辉映,触发大家的灵感。另外,我们还搜集了较为经典的后人点评,帮助读者开阔视野,启发思考。
  • 寂寞烟花梦一朵

    寂寞烟花梦一朵

    一代才女,旷世佳人……她的古文基础很好,写旧诗的绝句,清新俏丽,颇有明清诗的特色;写文章,蕴藉婉转,很美,又无雕琢之气;她的工笔花卉和淡墨山水,颇见宋人院本的传统;而她写的新体小说,则诙谐直率……本书就为你全景展现陆小曼烟花般灿烂辉煌的爱情诗篇和充满争议的一生。
  • 原来宋词可以这样读

    原来宋词可以这样读

    宋词佳作汗牛充栋,美不胜收,千古流传,脍炙人口,受到一代又一代 读者朋友的喜爱。作者在本书的编撰体例上力求创新和突破,除原词外,更加入对作品的解读、注释,并由作品的内容引申到历史人物、风俗习惯,传说典故等。文字深入浅出,生动活泼,优美精当,有助于读者在掌握原词的美学内涵、陶冶性情的同时,对作者、作品的历史文化背景等方面有所了解。在书的版式上注重视觉形象与词境交相辉映,触发读者的通感。
热门推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教育新视野:中外中小学名校风采

    教育新视野:中外中小学名校风采

    虽然中国的教育经费每年都在增加,但是由于受教育的人口多,人均教育经费并不多,在长期内难以满足需求。而与此同时,社会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却越来越迫切,最明显的表现莫过于众所皆知的“择校”现象。有关调查表明,尽管政府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基本持否定态度,对非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也采取了限制人数、钱数和分数的政策,但由于没有相关具体配套的政策法规来调节、规范择校行为,择校现象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至今越来越盛行。家长热衷于择校,而名校也乐于招收择校生,以至有的学校招收的择校生人数甚至达到学生总数的1/3以上。鉴于此,我们把中外中小学名校加以整理,以为家长和社会提供一个全面的参考。
  • 嘉陵江文化与区域发展

    嘉陵江文化与区域发展

    本书收录了全国各地研究嘉陵江流域地区经济、文化、历史、地理等学科的专家、学者的文章30余篇,主要从嘉陵江历史地理及沿革、嘉陵江流域的经济研究、嘉陵江流域的文化研究三个方面的不同角度就挖掘整理嘉陵江文化的历史资源,探寻嘉陵江文化的内涵、特色,加强区域合作,增进文化交流,促进文化创新与产业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
  • 世界军事百科之非洲战史

    世界军事百科之非洲战史

    军事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强大和稳定的象征,在国家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全面而系统地掌握军事知识,是我们每一个人光荣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我们进行国防教育的主要内容。
  • 世界上总有那么一个人在爱你

    世界上总有那么一个人在爱你

    年轻富有的林浩轩,是许多女人的梦中情人,但他本人却无视女人和爱情。一次偶遇,他看上了弟弟同学管智宸的女友顾微微,从而不能自拔并开始了百折不挠的疯狂追求……这一切激怒了管智宸,同时也让单纯的顾微微,在林浩轩的“霸气”中,对管智宸的爱更加坚定!但顾家的债务危机让林浩轩终于抓住了机会,顾微微无奈答应了林浩轩结婚的要求。这只是一个有名无实的婚姻,这只是林浩轩一厢情愿的一种方式,同一个屋檐之下,面对旧爱神伤,面对林浩轩的付出,顾微微又当何去何从呢?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邪王毒妃:强宠废材嫡女

    邪王毒妃:强宠废材嫡女

    她带着元素戒穿越异世,从此呼风唤雨掌控雷电!他是表面纨绔实则凶狠的废材小皇叔,他对她笑得妖孽:“你要对人家负责!”她眉角狠狠一抽:“我对你没感觉。”他邪魅一笑,张开丰厚的羽翼猖狂道:“江山为聘,天下为嫁,若想在这九州大陆肆意妄为,你……非我不嫁!”
  • 达·芬奇智慧笔记:给生命一个浅浅的笑

    达·芬奇智慧笔记:给生命一个浅浅的笑

    《达·芬奇智慧笔记(给生命一个浅浅的笑双语珍藏四色美绘)》是文艺复兴时代旷世奇才达·芬奇真诚的人生美言。除了绘画,达·芬奇在建筑、艺术、医学等领域也颇有建树,更是写得一手美文,创作了大量寓言、哲理、文学等作品。“水若无清流,纯洁将化为无忧,心若不奔腾,精气将如烟云”;”遥远的过往历历在目,反倒是近日种种,模糊如前尘韶光”;”斑驳的老城墙,只要不倒,便是世间美景”……关于人生、生活、艺术,达·芬奇曾在自己的手稿、日记里多有智慧美言,勘破人生密码,字里行间,让人醍醐灌顶。《达·芬奇智慧笔记(给生命一个浅浅的笑双语珍藏四色美绘)》是一部散文集。
  • 一零七恶魔契约书

    一零七恶魔契约书

    从别人的口中,知道待他身边的女人不会超过一个星期,而且离开的时候还可以得到一笔价格不菲的‘消遣’费。时间不长,她非常有耐心的等着离开,和那笔‘消遣’费。可是可是,时间已经过了半个月了,怎么还一点动静也没有?左等右等,实在是忍不住了,跑去找他,却被他的手下拦住,递给她一张A4纸……她的命运因此改变!
  • 扑倒四爷:雍正的穿越小情儿

    扑倒四爷:雍正的穿越小情儿

    艾思思,铁杆四爷党。扑倒四四是生平最大理想。背着笔记本电脑成功穿越四四身边。当小三,当媒婆,甚至撮合胤祥和钮钴禄。但是支持四四的心不变,甚至想要改变十三和四四的命运,只是一切真的能如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