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48000000020

第20章

夏满月营长没有在门口派哨。没有派哨的更主要原因是由于洪云舒,洪云舒是无需时刻监视的。自从夏满月从毛丑女口中得知了洪云舒的身世以后,她对这个出身豪门的女人有了一种全新的认识,她相信,能对出卖同志的老子下手的人对革命是不会有二心的,她特别看重这一点。因此,押着洪云舒从草地一路走来,行军时她不给她上铐子,住下以后,也不给她加哨。对于这一点,政治保卫局的人很不满意。但执拗的夏满月我行我素。对于逃跑未遂的丁谷雨,她很难下判断,她不知道洮州城里的那个英雄营长怎么突然间变成了逃兵的。由于丁谷雨送来时没有戴铐子,由于保卫局的那个条子上写着“已经初审,似无叛敌倾向”这样的字样,以此判断,他的案情不会太重,因此她觉着也无须加哨。再说,已经过了黄河,到了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到处都是马家军,他往哪里跑呢?不过,夏营长还是含蓄地提醒了他一句:“你看见了,我没有在门口加哨。”这话后面的意思丁谷雨当然明白。十天前,他被抓进会宁城的时候,在关押他的那间屋子的门前,保卫局加了两个哨。为此,他对夏满月心存感激。

丁谷雨进屋的时候,洪云舒正坐在一个小板凳上,在一个瓦罐里调刷标语用的柴灰。听见丁谷雨的脚步声,她回了一下头,朝他点点头,又埋头在自己的工作里。

两个囚犯呆在一起是沉闷的。

丁谷雨在土炕靠墙的地方坐了下来。他头昏脑涨,不知道自己应该干点什么。他只有等待,等待政治保卫局对自己的最后审判。

洪云舒还在那里调柴灰。她干得很认真,一绺头发耷拉下来,遮住了她的脸。她身上的军装虽然旧了,打满了补丁,却还是那么干净。三年前,她来给他们团作报告的时候,留给他的最深印象就是干净。从她白皙的脸、光洁的额头,一直到身上穿着的衣服,都给人一种一尘不染的感觉。那时候洪云舒是川陕省委土地委员会的委员,穿的是一身合体的列宁服,团长介绍她时称她洪委员。

洪委员来给他们作报告时他们部队驻在锋城,那时宣达战役刚结束,仗打了十一天,收拾了刘存厚二十三军的六个团,解放了宣汉、达县、万源三座县城。部队正在休整的时候,新一轮肃反开始了。由于部队肃反任务很重,方面军政治保卫局人手不够用,从省委临时抽调了一些干部参加肃反工作,洪云舒就是那时候来到锋城的。她报告的题目是《全力肃清反革命,迎接革命新高潮》。丁谷雨那时刚当连长不久,坐在队伍的第一排,当洪委员讲到混进革命队伍里的“AB团”、“改组派”、“第三党”时,他大着胆子举手问:洪委员,啥叫“AB团”?洪云舒用手捋捋头发,说:你这个问题问得好,“AB团”的问题很复杂,简单一点说,“AB团”是豪绅地主阶级的集团,是破坏工农革命的反动组织,是屠杀革命群众和共产党员的刽子手,混进我们革命队伍的不少。丁谷雨又问,为啥叫这么个怪名字呢?洪云舒笑笑说:“AB团”的全称是“AB反赤团”,AB是“反布尔什维克”的英文缩写。说完,她问:这回你懂了吗?他点点头,说:懂了。其实他似懂非懂,他觉得那问题很深奥,反正“AB团”不是什么好东西就是了。

不过,洪委员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很和蔼,很漂亮,又很有学问。过了嘉陵江,部队进到茂县以后,由于部队驻的集中,丁谷雨经常看见洪云舒,此时,她已经成了方面军组织部的副部长,洪部长也还记得当初向她提问的那个连长。二过草地以后,他再也没有看见过她了,直到过黄河之前。那天他被押送到妇女营时,才又看见了她。而此时的洪部长,同他一样,也是一名正在接受审查的囚犯。

直到今天,他们还没有说过一句话。

屋里很静,部队的操练声忽大忽小地传了过来。丁谷雨闷得难受,掏出烟袋,装了一袋烟,用火镰点上,狠狠地咂着。抽完一袋烟,他叫了一声:“洪部长”。

洪云舒抬起头,笑笑,说:“现在没有洪部长,我叫洪云舒。”

“洪部长,我还记得你给我们讲‘AB团’。”

洪云舒怔了一下,没有说话。

“你真有学问。”

“不,我讲的不很准确。”

丁谷雨一怔:“‘AB团’反正该肃该杀。”

洪云舒清亮的眼睛在他脸上停了一会儿,说:“不,也许有时候我们搞错了,也许没有那么多‘AB团’。”

丁谷雨的心隐隐震动了一下,问:“那肃掉的呢?”见洪云舒不说话,丁谷雨又问:“有假的?”

洪云舒看看他,依然没有说话,又低下头,调她的柴灰。

默默地坐了一会儿,洪云舒抬起头,看了看丁谷雨,说:“丁同志,我晓得昨天你讲的那个三宝是谁。”

丁谷雨两只手抱着膝盖,看她一眼,把脸别过去,看着门外。

“是你的儿子,对吗?”

丁谷雨看着屋外--和别人一起呆在屋里的时候,他总愿意把目光移到屋外的什么地方。在他犯了错误以后,用目光和别人交流变得十分困难,他看着屋外远的山、近的树、蓝色或灰色的天、天上的白云或乌云,一堵断墙、一只扇动翅膀的鸡,一头游走的猪,心里都要轻松些。或者什么都不看,游离了目光,面对一片空蒙。他最怕的是别人的眼睛,有时,别人的目光能把你的心割出血来。

“三宝是你的儿子,我说的对吧?”洪云舒又问了一句。丁谷雨迟疑一下,点了点头。“你怎么猜到的?”过了一会儿,他问。

“这不难,你说走过嘴,夏营长也想到了,只不过没有揭开就是了。”洪云舒说,又问,“三宝妈呢?”

“被何驼子杀了。”丁谷雨说。

“何驼子杀她之前,还把她绑在床上,糟蹋了。”过了一阵,丁谷雨又说。他的头勾得更低了,“何驼子想霸占她时间长了,从她嫁过来的那天起,何驼子就打上主意了,娃儿他妈一直害怕,幸好不久红军就过来了。她在嘉陵江边送我的时候,还提到了何驼子,我夜里做梦,想到那个恶霸也会惊醒……你看我,给你说这些干什么?”丁谷雨说着,哀哀地笑了一下。

“你是什么时候知道三宝母子被杀的消息的?”“今年春天,在巴塘。”

“巴塘?”

“一个叫刘学艺的同乡告诉我的。你知道,今年春天总部在巴塘进行过一次整编,我们军的营以上干部集中在一个叫郎木寺的地方。在这里,我无意中碰到了刘学艺。我们不是一个师的,在此之前,我和他已经有两三年时间没有见过面了。部队过嘉陵江时,只晓得他的腿伤很重,没有跟部队一起走,藏在桃树坑自己家里养伤。何驼子用大刀枪杆子把桃树坑篾过来篾过去,连地沟都篾了无数次,鬼晓得怎么竞没有发现刘学艺。刘学艺养好伤赶上队伍的时候,大部队已经在西的茂县待了二十多天了。这是后来在巴塘见面后他告诉我的。听说队伍走后他一直藏在村里,我就问他我老婆娃娃的情况。他只是支吾。我又问,你晓得我老婆娃娃的情况吗?我从他的神情里已经察觉出了一些我能想到、但又怕得到证实的东西。他先是低着头发了一阵闷,然后就说了上面我说的那些。他说连同我家,在短短的三天时间里,桃树坑共有十三户红军家属被何驼子灭了门,有四个娃儿都像三宝那样,被何驼子用黄裱纸一张一张贴着捂死的。他说那些天,天天夜里刮风下雨,风吼的声音尖细尖细,像娃娃在嘶喊;落雨的声音淅淅沥沥,像娃急匆匆的脚步,好人,他说他从来没有经历过那么可怕的风雨……”

丁谷雨说罢,就直呆呆地望着门外。洪云舒也坐着发愣,半天没有说一句话。

红军在村外操练的声音忽隐忽现地传了过来,谁家的女娃儿扯直了嗓子唱着从田妹那儿刚刚学会的红军歌,音唱得不准,听起来怪怪的。屋门敞着,嵌着一幅灰黄的风景:远处的秃山,街对面干打垒的院墙,灰蒙蒙的天,几只土鸡扇着翅膀,跑来跑去找食吃,门前的街上,溜溜达达走过一头老牛,牛的后面,跟着吆牛的老汉,老汉脸上沟壑密布,穿件烂棉袄,倒背着双手,嘴里叼根长烟袋,并不用手扶,悠悠地走着,显得悠闲而自在……

一个三四岁的孩子,趔趔趄趄走进了屋门嵌着的那幅画里。孩子走到门跟前,一只手扶住门框,一言不发,呆呆地望着屋里。

洪云舒问:“想进来吗?”孩子摇摇头,不说话。洪云舒笑一笑,说:“哦,门槛太高,过不来,来,阿姨抱你进来。”说着站了起来,准备向门边走去。

孩子使劲摇头,身子往后趔着,依旧不说话。

洪云舒只好在原地方坐下了,问:“你是谁家的孩子?”孩子还是不说话。

洪云舒笑着问:“你这么早跑出来,你妈放心吗?”孩子说:“从昨天起,我就没有妈了。”

“你妈妈呢?”“我妈死了。”洪云舒和丁谷雨同时怔了一下。

孩子又说:“三娘说,我妈是上吊死的。”

洪云舒和丁谷雨互相看了看,他们终于明白了这孩子的身份。过了一会儿,孩子又说:“三娘还说,我妈是让你们逼死的。”

丁谷雨的脸黑了下来。他走到孩子跟前,攥起拳头,想发作。但终于没有发作。他站在孩子跟前,盯着他看了一阵。孩子也瞪着眼睛看他。

丁谷雨突然表情难看地笑了笑,他扭过头来,对洪云舒说:“啊,反动派把我们描绘成野兽,我咋不是野兽?我是野兽多好,这会儿我真想变成野兽,洪部长,野兽有纪律吗?”洪云舒:“坐下,冷静点。”

丁谷雨慢慢把攥着的拳头松开了,伸出手去,将虎口放在孩子脖子上卡了卡,然后一笑,把手放在孩子绷紧的脸蛋上摸了摸,又无奈地摇一摇头,坐下了。

洪云舒对那孩子说:“三娘说得不对,你妈不是红军逼死的。哦,我还忘了问你名字呢,你叫什么?”

孩子迟疑了一阵,说:“……宝宝。”孩子说他的名字时显得很勉强。

“哦,宝宝?”

同类推荐
  • 净土

    净土

    小说以近百年前的武汉为背景,讲述古琴世家的莫氏三兄妹失散多年,流落市井,分别为弘扬佛法,传承琴技而引发的两代人的爱恨情仇。小说塑造了两代弄琴人的丰满形象,将他们刻骨铭心的爱、哀怨悲切的情以及日军铁蹄践踏下的国仇家恨,与博大深宏的佛法融汇成一曲沧桑的时代悲歌。以武汉为缩影,再现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整个中华大地的命运与抗争。小说文笔优美,情节感人。
  • 宦海升沉录

    宦海升沉录

    《宦海升沉录》以袁世凯为主人公,描写了中日甲午战争、维新变法事件、义和团运动、立宪之争等政治事件,展示了袁世凯由发迹到下野的宦海升沉历程,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在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重要历史关头,清季朝廷和官场的惊人黑暗和腐败内幕。
  • 虎皮鹦鹉

    虎皮鹦鹉

    吴文君,女,浙江海宁人,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上海首届作家研究生班学员,鲁迅文学院第十七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作品发表在《北京文学》、《大家》、《收获》、《上海文学》、《中国作家》、《钟山》、《山花》等多家文学期刊。
  • 乡村英雄

    乡村英雄

    乡土文学在中国有十分广大的读者。当代作家作品中,最具实力和影响的很多。经认真筛选,丛书确定了近些年来活跃在中国文坛的中青年作家刘醒龙、何申、李佩甫、陈映真(台湾)、王祯和(台湾)和黄春明(台湾)等六人。每人一部最有代表性的中短篇小说集
  • 地狱天堂

    地狱天堂

    金钱与欲望、卑劣和高尚、光明与黑暗,在这部《地狱天堂》中得以淋淳尽致地表现。作者以一个在社会转型期得以发了横财的家庭为切入点深刻地剖析了人性中的善与恶、美与丑。主人公金德旺原来只是一个农民,在一心暴富的心态下、不择手段,以牺牲集体和他人利益为最大追求,甚至连儿女情爱也都成为利益的筹码。
热门推荐
  • 拒宠佳人:嚣张女侍卫

    拒宠佳人:嚣张女侍卫

    家国破碎?她独自乔装远行!一路上困顿重重?她英勇善战智计百出!在战场上威风八面的她,在滚滚红尘中,她竭尽全力的苦苦挣扎。困顿中,面对纷纷飞至的桃花一朵朵,她却还是初心不改嚣张依旧。。。。。。
  • 你最应该知道的古典诗词

    你最应该知道的古典诗词

    这些诗词从中华文明的源头一路走来,扑面而来的是散发着淡淡清香的古典诗词。它热情但不矫情,娓娓诉说着古老的历史。那么就让我们追随这些文化的足迹,做一次愉快之旅,委婉但不忸怩,让我们真正感受“诗情画意”之美。奔放但不夸张,打开历史的卷轴,它能让我们迷醉,能让我们流连忘返
  • 异界祸害

    异界祸害

    好吃懒做的齐川,在一次机遇中获得了一百零八套武技。这每一套武技都是撼天之作,可是只有当他的修为达到某种程度时,才能他学到属于该境界中的撼天武技。所以尽管齐川这个懒货有一百零八套绝世武技,可是为了学习这绝世武技,却也必须一步一个脚印苦练修为。正所谓脚踏实地,步步封神。
  • 步步为营:修罗世子慵懒妃

    步步为营:修罗世子慵懒妃

    一朝穿越,她成了苏家三姑娘,无良之父宠妾灭妻断绝了她们母女的生计并将其赶回娘家。他是王朝世子,无情的战场修罗,别人敬他,惧他,她却“天真”的将他当成话本子上的肥羊痛宰,窃走他象征身份的玉佩换银,事后一场大火,毁尸灭迹,消失无影,事隔数年再遇,他方知,天真二次,与此女无缘,而她,在得知他后,不但未在躲,反而使劲的将他当着肥羊继续宰着。俩个无情之人,世人都道此他们是有情,却不知,不过缘深情浅。片段一:天不公,咱便不靠天,娘傻,咱便不犯傻,五爷无情,咱便别对他用情,祖父教子无方”她面瘫的说“咱谨记住,以后莫犯就是了。”
  • 第五部队

    第五部队

    当国破家亡,当山河破碎,当强敌入侵,当一个民族面对生死存亡,我们需要的是最血腥,最狂放,最张扬,最能激发起每一个士兵不屈、不败战魂的铁血英雄!我们需要的,是一支以坚攻坚,以强克强,强大的可以让任何强敌为之却步的铁血雄师!这是一部描写中国第五特殊部队创始人传奇一生的小说,这是一部贯穿抗日战争、抗美援朝,对印自卫反击战,再现战火飞扬的血之篇章。请每一个中国军人,牢牢记住那个时代的英雄,留给我们的两句话:宁为战场亡魂,不做亡国之奴!
  • 嗜爱成瘾:邪魅少主惹不起

    嗜爱成瘾:邪魅少主惹不起

    婚前他是主,她是仆,他对她千般“伤害”万般“折磨”。婚后她是主,他是仆。“老婆,你想要吃什么?我现在去给你做!”某妖孽男子蹲在地上看着沙发上慵懒的女子一脸谄媚的问道,犹如一只大型卖萌犬只。某女眼角狠狠一抽,揶揄出声:“不用,看见你我就饱了!”“老婆是说我秀色可餐?想要吃我?!”“你还能再厚颜无耻一点吗?”某女汗。“可以啊!”某妖孽男邪气一笑:“那……我吃老婆好了!”起身直接将某女扑倒之。
  • 陆耀东先生八十华诞纪念文集

    陆耀东先生八十华诞纪念文集

    本书是武汉大学资深教授陆耀东先生的八十寿辰纪念文集,由陆门弟子共同完成,包括陆老从教多年的众多学生,有何锡章,昌切,马俊山,张中良、吴投文,萧映,宋剑华,尚小京等学人,他们追述师门情谊,阐发陆老的学术脉络和学术思想,可以说本书体现了以陆老为中心的新一代文学研究人对学术的追求。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农民维权一本通

    农民维权一本通

    从历史来看,农民长期处于弱势地位,亟须维权。在我国历史上,农民长期处于社会底层,经济上受剥削,政治上受压迫,自身权益长期得不 到有效的保障。新中国成立以后,农民们翻身做了主人,改变了以往社会底层的弱势处境。但是,由于我国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以及以 城市为中心的城乡二元制的户籍管理制度,农民为此做出了巨大的牺牲。这一时期,他们一方面勒紧裤腰带支持我国工业化建设,几乎把土地 产出的一半拿出来上交国家;另一方面,他们还在国家的动员之下,纷纷离乡,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做产业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