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35000000015

第15章 新时期文学形式演变的趋势(2)

至于说到继承了宋元话本小说的艺术形式并加以变革改造的“民俗小说”,影响最大的当然要首推邓友梅的“京味小说”和冯壤才的“津味小说”了。这类小说,在美学情趣上以“清明上河图式”的美学情趣为其追求目标,在艺术形式上则注意表现这一美学情趣的宋元话本,可谓彻里彻外的民族化。但是,它们不仅是继承,也不是泥古,而是继承中有新的创造;它们不仅在“清明上河图”的美学追求中融入当代的审美意识,即使在小说的艺术形式上也是在继承宋元话本之中杂以各种当代小说的技法,以及吸取西洋小说的不少新的写法的。只要细细品味邓友梅的《那五》、《烟壶》、《话说陶然亭》、《双猫图》、《寻访“画儿韩”》和冯骥才的《神鞭》、《三寸金莲》等篇什,大致就可以把握住这一特点,体味到新民俗小说在艺术形式上的审美特征。这种小说,无论是京味的,还是津味的,共同特点是:都很注意情节的丰富性和传奇性;注意风俗人情的描写以渲染气氛;注意从风俗描写中开掘某种文化心理的积淀;注意人物描写的工笔细描与写意传神相结合,外部行动带有某种传奇性的描写与内部心理活动描写相结合;注意用传统的说话人(或说书人)的叙述方法讲述故事;注意作品的通俗性和可读性,追求一种雅俗共赏的境界。唯其如此,这些作品发表后在各种层次的读者中反响才如此强烈。除了邓友梅、冯骥才的一些作品外,刘绍棠一直在作理论鼓吹并付诸艺术实践的“乡土文学”也是走的继承宋元话本这一创作路数,其中优秀的篇什如《蒲柳人家》等也同样具有上述的审美特征。石言的一些优秀作品,继《柳堡的故事》之后写出的《漆黑的羽毛》、《秋雪湖之恋》、《魂归何处》等篇章,虽然并未标明属何类作品,在艺术形式上也不做明显的刻意的仿造,其实最能体现宋元话本的神韵,最能表现采取中有所删除和增益,继承中有所变革和创造这一特点。

诗歌创作中,在新诗潮不断崛起面前,仍然有不少诗人(以中老年诗人居多,也有一些青年诗人)坚持走新诗民族化的道路,仍然注意从古典诗歌和优秀民歌中吸取艺术养料,仍然在探求和创造各种形式的现代格律诗。但是十年来这种探求的势头和成果却还不足以引起诗坛内外的注意。

戏剧文学创作中,荒诞川剧《潘金莲》的出现,似乎让人们看到一条在戏剧文学中尤其是戏剧文学中如何把继承与革新结合起来的道路,但对此人们多有非议,不过,这种探求的勇气是足以让人感到兴奋和开眼界的。

第二,对外来文学形式的吸收与融化。

一个民族的文学要发展,除了批判地继承自己民族的文学遗产外,离不了对外来文学经验的借鉴,当然,这种借鉴必须采取鲁迅所提倡的“拿来主义”的态度:占有和选择,吸取与融化。新时期文学之所以出现这种多样化的新局面,恐怕是受外来文学的影响和对外来文学的借鉴分不开的。由于开放政策的实行,二十世纪在世界上流行的各种流派,包括现代主义和魔幻现实主义等等,像冲开闸门的流水一样漫了进来,冲击着新时期的文坛,促使其发生急剧的变化。尽管由于这种冲击而产生的影响并非都是积极的,而由此产生的各种文学现象人们也不可能有一致的评价,但是,对这种文学现象却不应该采取视而不见和全盘否定的态度。

现代主义等文学流派对我国新时期文学的影响当然首先表现在文学观念的开拓、审美观念的变化、审视生活角度的改变和创作方法的多样化诸方面,但是,由此而产生的文学形式的演变也是一个主要的方面。文学形式的演变开始发展为某些表现手法,例如意识流、总体象征、怪诞变形等的吸取和逐步融化;近几年来,随着莫言的《透明的红萝卜》和《红髙粱》系列,王安忆的《小鲍庄》、刘索拉的《你别无选择》、徐星的《无主题变奏》以及马原、扎西达娃在西藏高原实验的魔幻现实主义的作品被称为“探索性”小说的出现,一些与新的美学观念、新的内容相适应的新的小说艺术形式也正在形成。

粗略地考察一些探索性小说的新的艺术形式,可以发现,它们形式上的“新”处主要表现在结构、手法和语言诸方面。

从结构上看,这种小说改变了以自然的时空顺序为依据的传统叙事形式,以淡化情节或反情节的面目出现,却受西方“结构现实主义”等文学流派的影响,极为重视小说的结构,创造了种种新的形式。早些年那种以作家的表现情绪来编织他们的生活见闻和生活感受,以意识流的手法来联结篇章,表现出浓厚抒情色彩的“心灵的结构”,或者说是“放射性结构”,这种结构形式我们在王蒙的《春之声》、《夜的眼》和谌容的《人到中年》中可以看到,现在似乎习以为常了;最近这几年,我们从王安忆的《小鲍庄》以及贾平凹的《商州初录》中看到一种把若干生活片段连缀起来,追求一种生活立体感的“板块结构”,还有从刘心武的《钟鼓楼》中看到的“橘瓣式”结构和柯云路的《夜与昼》中看到的类似于“板块结构”的被称为“散点透视式”的结构,这些结构形式,都力求使作品的时空跨度变短,增强其立体感;此外,我们在不少刻意创新的长篇小说中看到多线索立体交叉式的结构,也是一种新的艺术形式。这种种结构形式还不能说是完美的,但它们都留下了新的文学形式探索者创造的脚印。

在表现手法上,探索性小说的作者已不满足于传统的现实主义手法,而是不断吸取和运用种种以其新的审美观点以及作品新的内容相适应的新手法,除意识流、怪诞变形外,莫言小说中运用总体象征、追求感觉印象逼真的意象手法,刘索拉、徐星小说中某种戏剧的手法,马原、扎西达娃小说中的魔幻手法,还有李国文的《危楼纪事》这组短篇中看到的某些荒诞的手法,大都是同作品的内容相表里的新手法。

探索性小说的语言,大多富于跳跃性和隐喻性,有的还富于戏谑性和幽默感,并出现一种粗鄙化和陌生化的倾向,这都给人一种艺术新鲜感。但是,一些故作雕琢或故作玄妙的语言则是不可取的。

诗歌创作中的种种诗派,表现出更强的创新意识,吸取和运用了更多令人眼花缭乱的新手法,但是,除了舒婷、北岛、顾城等为代表的“前崛起派”的朦胧诗征服了不少读者外,名为“后崛起派”的各种新的诗歌流派的作品,似乎还没有征服多少读者。因此,总结他们在新诗艺术形式上的新创造似乎还要等些时候。

第三,对各种艺术门类的借鉴以及各种文学样式的相互渗透和交融。

从宏观的角度考察新时期的文学,我们将发现,作家们的艺术视野正在扩大,艺术思维的空间也正在开阔起来。只要看看各种小说,就会发现它们受到音乐、绘画、戏剧、电影各种艺术门类的艺术渗透,从而在艺术表现上更加丰富多彩起来,这是考察新时期小说艺术形式的演变时应该注意到的。刘索拉的《你别无选择》,写的是音乐学院一群学生的生活,处处可以看到音乐对小说的影响,充满一种音乐的氛围,这是不待言的。而像祖慰的长篇小说《冬春夏的复调》,采用巴赫复调音乐的结构形式,不啻是长篇小说结构形式上的一种创造,也是小说家借鉴音乐艺术的一种尝试。冯骥才是从绘画转向小说创作的,因此他的小说,相当多的地方显示出他揸长丹青的艺术长处,例如《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等等篇什,表现出吸取绘画技艺的地方更加明显。李国文是学过戏剧创作的,因此他的作品相当多的地方吸取了戏剧艺术手法,《花园街五号》从结构到不少表现手法都是戏剧化的,《冬天里的春天》则相当成功地运用了电影中“蒙太奇”手法进行结构。应该说,小说家们这种借鉴各种艺术门类手法的尝试,不管成功的程度如何,由于它们丰富了小说的表现手法,有利于小说艺术形式的发展,因而都应该受到肯定的鼓动。

从近些年来的创作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多种文学形式在艺术形式上的相互渗透和交融,并由此产生的一些“边缘文体”,这也是文学形式演变中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小说的散文化、诗歌化和报告化,报告文学的小说化和全景化的长篇报告文学的出现,诗的散文化,还有纪实小说这种新的文学体裁的出现,散文诗的渐趋繁荣,都可以看做是各种文学形式上相互渗透和交融的结果。小说的散文化、诗化,以及诗的散文化,在艺术上有些什么长处和短处,值得认真地研究并作出估价,但是由小说与报告文学交融而产生的纪实小说(报告小说),由于出现了诸如刘心武的《5·19长镜头》、《公共汽车咏叹调》(这类作品比较接近于小说)和张辛欣、桑晔的《北京人》(这类作品比较接近于报告文学)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并表现出其独特的审美特征、不可替代的审美和认识作用以及较强的艺术生命力而成为一种引人注目的新文体。因此,这种文学形式上的演变趋向由于它所具有的艺术生命力理所当然地特别受到重视。

三、对新时期文学形式演变的基本评价及其存在的问题

从上面所做的提纲式的简要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到,新时期文学形式演变的各种趋向,都在不同程度上对新时期文学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首先,这种文学形式多方面的演变,促使新时期文学的多样化。设想一下,如果文学形式上还是原来那种单一化、模式化的话,多样化的局面怎能出现!其次,文学形式新的变化和新的文体创造,有利于更好地表现各种新的内容和新的审美观念,达到新的内容和新的形式的统一,避免了旧瓶装新酒。再次,就新文学形式的相对独立性和历史连续性而言,文学形式新的演变和新的文体的创造,具有一种文学形式上艺术积累的意义,对于后代又是一种可以继承的美学遗产。

当然,我们也可以看到这种文学形式演变中若干存在的问题:首先,无论是对民族形式的继承和改造,抑或是对外来文学形式的吸取和融化,还有相当一部分只停留在承袭和模仿的阶段,改造和融化则很不够。其次,还有相当一部分作家对文学形式的态度是为了形式而形式,而忽视“形式如果不是表述其内容的形式就没有任何价值”(柏拉威尔语)这一规律,表现出一种脱离作品内容而单纯在形式上追新求奇的形式主义倾向。再次,对民族文学形式的继承同对外来文学形式的吸收这两种趋向还没有很好地融合起来。事实证明,这两种趋向是应该也是可能融合起来的,刘心武的长篇小说《钟鼓楼》,青年作家张炜的长篇小说《古船》,都是努力将这两种趋向融合起来并取得了成功的经验的。

1987年1月

同类推荐
  • 时光韧带(天籁文集·诗歌)

    时光韧带(天籁文集·诗歌)

    不敢说是诗,只因为生命的音符,在时空里跳荡,偶尔捉几只,铺排在平面上,就成了这,似连似断的长短句,空灵的真实,意象延绵嘈嘈急雨,韵律源于天地,智慧敲击宇宙的秘密,情,融化在阳光里,携心灵共振,是恒久的魅力。
  • 李清照的红楼梦

    李清照的红楼梦

    曹雪芹和自己的家人难道有如此深仇大恨?非要一一揭露自家老底。李清照和《红楼梦》,一个宋一个清,能有什么关系?两者之间的巧合,难道真的只是巧合吗?还历史一个真实的曹雪芹,还世人一部真正的《红楼梦》。
  • 野草

    野草

    本书散文诗呈现出迷离恍惚、奇诡幻美的意境,它们像一团团情绪的云气,在空中旋转飘荡,变幻出各种意想不到的形状。鲁迅内在的苦闷,化为了梦,化为了超世间的想象,使《野草》成为中国现代主义文学中的一朵奇葩,展现出惊人的艺术创造力。鲁迅曾对别人说:“我的哲学都在《野草》里。”
  • 我和这个世界不一样

    我和这个世界不一样

    在这本书中,作者以真诚的文字记录了读过的书,看过的电影;对教授过自己的老师怀念与感恩,对曾经同学、朋友及共同度美好时光的回忆;对一些社会问题提出的看法并给予包容和理解;对他乡之游的所见所感等等,让我们看到了95后的独特思维以及对生活的热爱与拷问,从而了解他眼中世界的样子。如果你是一个90后的少年,你会从中间看到自己,如果你已不再年少,这些文字也会让你停下来,找回属于曾经的回忆。
  • 阿丽思中国游记(沈从文小说全集)

    阿丽思中国游记(沈从文小说全集)

    该卷本收录沈从文的长篇小说《阿丽思中国游记》《阿丽思中国游记二》和短篇小说集《好管闲事的人》。“阿丽思中国游记”系列长篇,是作者的一个创作尝试,沈从文模仿英国作家刘易斯·卡罗尔的爱丽丝奇遇记系列童话而进行的一个创新写作,借阿丽思之名游中国,用寓言故事等写中国现实,有一定的讽刺意味。《好管闲事的人》延续初期创作风格。
热门推荐
  • 未央金屋殇

    未央金屋殇

    看到她尸体的那一刻,他突然明白了,生命中唯一的光芒离他而去,直至暮年,他依旧悔不当初。上天给了他从新活过的机会,他发誓这一世定不会再让她离去。然而,当面对与前世一样毫无余地的选择时,他又该怎么办?是选择和当初一样,还是坚决保护她?他千算万算,却算不到她和他一样重走人生,他以为的命运规律,在他们不知道时已然改变。重生后,他依旧选择长门废后,可她却不再选择苦等十年。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重生不嫁豪门

    重生不嫁豪门

    原简介——一觉醒来,余然重生到十岁,依然是父亲早亡,母亲改嫁,奶奶带着她,靠卖绣品为生。然而这一次,她将不再希冀麻雀当凤凰,不再羡慕豪门的奢靡繁华。她要靠自己的双手,创造出属于她的幸福家园。没有了锦衣玉食,那她就靠前世今生的积累一步一步慢慢地改变。钱不要太多,够用就好;食物不需要太精致,好吃即可;衣服不用太华丽,一袭布衣,足以慰暖人心……修改版简介——前生,余然父死,母改嫁,和奶奶相依为命,靠家传绣艺嫁入豪门。五年同床异梦的婚姻生活,直到小三挺着肚子出现,她才得以摆脱那张人人艳羡“出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的佳媳位置。然而,摆脱豪门倾轧的她,离开夫家以后,却找不到一处容身之地。一场意外,让她重返改变一生的十岁那年。重生的她找到了生命的真实意义。得织女传承,获乞巧殿随身空间,捡家传绣艺,拜医药界名师,挽救奶奶得癌症过世的命运,改变悲剧,让自己走上与前世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风雨过后,彩虹漫天,余然笑靥如花,这一生她无怨无悔!抹泪,我实在是简介无能,亲么若是捧场,可直接点进去看几章。这文其实就是一句话——重生种田,修仙生活两不误!纯属虚构,禁止模仿
  • 重生之金牌医女

    重生之金牌医女

    前世,她是医术精湛的医生,一台手术,一场车祸,她意外重生在一个小护士身上。一个老人,一只猫咪,她成功逆袭。重披白袍,她摇身一变成为医院最年轻的主刀医生。是意外的车祸让她离开自己的身体还是遭人恶意陷害?她的归宿,是屡次救她于水火之中的优雅大公子?还是过她的眼眸寻找旧爱的青梅竹马?抑或是拥有她心脏的梦中少年?
  • 清宫情空净空

    清宫情空净空

    管它宫廷诡谲,任凭风起云涌,只愿留在心爱的人身边,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哪怕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也甘之如饴!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把时光揭开

    把时光揭开

    这本随笔集堪称“智者的思考”。还不乏对被社会忽略的底层人群、偏僻县城在城市化浪潮中受到的冲击的关注。这些文字集结起来,成为这本非常有营养的散文集。作者在一篇篇优美又不失深度的散文中,与世界知名作家、画家、音乐家探讨生活的智慧。,这是作家罗伟章的第一本散文随笔集。作者沉静又充满爱意的文字能让读者得到美的享受,与大自然的花草对话,与动物交流,又能从这种不经意的享受中得到智慧的启迪
  • 世界上最富哲理的美文

    世界上最富哲理的美文

    许多人为领悟人生哲理费尽凡机,殊不知一滴水里蕴涵着大海,一句话中蕴藏着博大的智慧。一本好书可以滋润心田,一篇美言也会使人感受到阳光的温暖。
  • 重口味经济学

    重口味经济学

    在当今这个复杂的世界里,存在很多奇怪的人和事,如果你看不懂,那么很有可能糊里糊涂地被利用。本书便结合社会现实,通俗易懂地讲述了各种重口味经济现象,少了些小清新,多了些重口味,给大家新鲜刺激的阅读感受的同时,让你花钱有门道,赚钱有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