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32700000031

第31章 阴错阳差(4)

彭文应比罗隆基晚一年报考专门培养留美人才的清华学校,这一年清华在全国共招150人,而在江西报考人数便近二千。出身于书香门第、时年13岁的彭文应,以江西总分第一的成绩获录取。

恍若三个人是一个命运的模子里倒出来的,1925年,彭文应与之前的罗隆基、之后的王造时一样,又赴美国威斯康辛大学攻读政治学,随后在哥伦比亚大学获政治学硕士学位。1932年学成归国,他也来到上海,被聘为上海法学院和光华大学教授。

倘若有一天有人写起这三个老表的关系来,那便是现代的“桃园三结义”,或是中国版的“三剑客”了。在王造时主编的《主张与批评》、《自由言论》上,这三人发动了一次次的言论“暴乱”,似乎在“气焰嚣张”和“居心叵测”上,没有谁比谁更逊色。

在1933年4月15日出版的《自由言论》一卷六期上,有彭文应的《剿民乎?剿匪乎?》一文,内称:

“剿匪,剿匪,剿匪。几年来倾政府的全力,集全国的精锐,调兵数十万,转战数百里。兵力总不可算不厚。飞机,大炮,兵舰,凡是杀人的利器无不用;直捣,横攻,包围,封锁,凡是作战的方法无不行。器械和方法总不可算不精。猛将如云,谋臣如雨,军长临阵,总座亲征。计划不可算不周,决心不可算不坚。一次,二次,三次,一年,二年,三年。时间不可算不长,机会不可算不多……

“当然,政府号召的是剿匪。匪是人类的公敌。匪难道可以不剿?剿匪又谁能反对?不过我恐怕政府诸公认错了题目,因此作错了文。打家劫舍,绑票掳人,鼠窃狗偷,这是普通的盗匪。如果三五成群,国家自可用军队或警察去捉捕剿灭……

“然而,如今政府所剿的,所要亟亟消灭的,并不是南京巷中的小窃,租界掳人的绑匪,贪赃枉法的贪官,卖国失地的国贼。如今政府所剿的,所要亟亟消灭的,乃是信仰马克思、服膺列宁的青年,赞成土地公有,产业国营,打倒帝国主义的一部分人民,和无数穷苦无告、无路可走、被逼而要求生活的工农、失业同胞……”

这真是一席不折不扣的“通匪”文字,这真是一件远比“打土豪分田地”一类更能让世人同情、理解红色苏区、并贴在太平洋西岸的长篇标语!

加上本节前面引用的,这类文字看多了,不但是我,大概谁都会不禁萌生一个深深的疑惑:

到底是比起日后月晕而知风、础润而悉雨的毛泽东来,蒋介石对于意识形态的管制掉以轻心了,从而表现得“一手硬,一手软”;

还是如浩浩汪洋,防不胜防,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的知识分子在大面积地喷射理性、崛起风骨上,有着史无前例的辉煌?

彭文应不但在文字上“通匪”,在行动上也“通匪”。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时任民盟中央委员、民盟四川省委主任委员的潘大逵先生,写了一篇题为《我们不能忘记彭文应》的文章,里面提到这样一件事:

彭文应由美回国不久的一天,去看一个朋友。突然朋友家进来一位相貌堂堂却不苟言笑的不速之客,与朋友在过道里私语几句后,朋友匆忙进了卧室,一、二分钟过去,复疾步回客厅--

“对文应说道:这位来客现有燃眉之急,自己身边的钱和钥匙,不巧都被太太带着上街去了,问文应身上有没有钱。文应立即罄其所有以付其友,其友未清点就马上拿出去交给候在过道上的西装客人。这位客人未再说话,也未问钱数,接过手后一面把钱放入上衣里面的口袋,一面向解囊者注目点头,便匆匆走了。文应之友送客转来,才对文应说出内情。原来这个西装客人就是当局正悬重赏缉拿的周恩来,因当天拂晓有个地下同志被捕,如通过关系进行贿赂即可免送警备司令部,周一时手中拮据,所以前来告急求援……

谁料事隔多年,周总理不仅未曾忘却此事,而且还记得文应同志的相貌。上海解放不久,周总理到上海视察,上海军管会主任陈毅特为召开一次座谈会,文应应邀出席。会上总理讲了话,文应觉得总理似乎特别注意他;又以为也许是主观的幻觉,因自己从未与总理有过联系接触。及至散会,总理竟快步赶到文应面前,口称‘彭先生’,热情地与之握手。文应正感惊愕,总理已向他回溯了三十年代初的这件往事。这时陈老总走近总理身旁,总理特郑重给陈介绍说,这位彭先生曾在我们困难的时候,帮过我们的忙,并嘱陈老总要记住这个朋友……”

如果说这是彭文应凭着朋友间的义气被迫“通匪”,那么下面这件事则表明,他主动“通匪”的兴趣也很浓。据曾任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党总支书记的梅蒸棣回忆:

“大约在1948年,孙大雨先生主动提议,说他有一个朋友,很有钱,同情学生运动,准备捐助一些款子。于是孙先生带我到宝安路去,会见彭文应先生。当时彭先生捐助给我一笔钱,具体数目现记不清楚了。彭讲明是支持学生反蒋运动的。这件事,对于我们党领导下的复旦大学学生运动是一个支持。我那时是复旦学生,是复旦中共地下党总支委员。”(以上引言均见叶永烈《沉重的1957》)

准确地说,彭文应自己便是“匪域”之人。在感觉人的色彩上,与日后或是平反不断、昭雪不断,或是在某人仓皇出逃之后上下一片震惊的共产党比起来,当年的国民党倒敏锐得接近于毕加索。1949年5月初,国民党上海警备区司令汤恩伯下达了这样一条密令:“不择任何手段,立即逮捕史良、彭文应。”

此时前者为民盟华东执行部主任委员,后者是民盟上海市地下支部主任委员。“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但倘若像濒临崩溃的国民党政权这样,此刻仍其言不善者,必是这个政权眼里下一辈子也不会放过的死敌。汤司令要埋葬彭文应于黎明前黑暗的决心,与彭先生自己要拥抱新世界朝霞的决心,两者之间相距有多远呢?

当特务们赶到彭文应藏身的申江医院时,一摸他睡过的床,那被子里还有温热……

新中国成立后,彭文应被任命为华东军政委员会文教委员会委员,当选为上海市人民代表、上海市政协常务委员。他还是民盟中央委员,民盟上海市支部副主任委员。此外,离开家乡二十多年仍未改一口浓酽乡音的他,饶有兴趣地做了上海江西中学的校长。

彭文应在鸣放期间的主要言论,发表在5月8日上海市政协预备会的小组会上及18日的市委宣传工作会议上--

今天党群关系上所以有“墙”有“沟”,原因之一就是干部政策上存在用非所学,大材小用,小材大用(这一点在党内相当多),有职无权,有德无才,有才无德等情况,产生了许多不合理现象,因而造成工作上的损失和群众不满,影响了党群关系。要解决这一矛盾的原则是:量材录用,因才利用和有职有权。做到贤者在位(政治领导),能者在职(业务领导),贤者要注意加强业务,能者要注意加强政治,以求德才兼备。能胜任挑八十斤的人,不要他挑五十斤,也不要他挑一百斤。国家如此要求,每个人也应该这样要求自己,否则对国家和自己都不利。如果做到人得其所、事得其人,从国家到个人都要安排妥当,大家的积极性就可以发挥了。

解放以来,我们的新闻宣传工作是有巨大的成绩,但还有偏差和缺点……报纸上有许多新闻是片面的报导,报喜不报忧,报好不报坏。目前又满纸缺点,成绩跑光,不见了。现在大家过的是“矛盾世界”,前些日子是“太平世界”。

学习苏联不一定好,学习美国不一定坏……

17其实都是左派(之二)

除了上节必须介绍的六位代表人物以外,在本节里,我还得不惜篇幅地推出五个人,他们是:储安平、浦熙修、葛佩琦、孙大雨、吴祖光。

前两位因为在鸣放期间忧党之所忧,急党之所急,后来被毛泽东视为“章罗联盟”里两员唯恐天下不乱的干将。

葛佩琦,解放后本该是属于有车阶层的大人物,由于某种偶然、或者是必然的原因,他成了小人物。犹如疲软的个股股票,经庄家们暗箱操作,不久后扶摇直上,风头劲健,他经政治炒家们一再捣腾出的一句话:“要杀尽共产党人”,顿然举国皆惊,风云变色,自然也就在历史上留下了位置。

孙大雨,在中国知识分子的生态链里是十分独特的一个,为避遗珠之憾,似有记述下来的必要。而吴祖光,无党派民主人士,又来自文艺界,则是另一类文化人的代表……

储安平建国前的经历,前面已有所涉猎。

这里需强调的是,这位英国留学生,一定多次去过海德公园,宛如他身上的那股绅士味回国后总未能去掉,一个追求言论自由、追求不受限制地表达的原则,也深深地融汇进他的血脉里。在办《观察》时是这样,在派出一批批“战斗机”终于组织起《光明日报》上蔚为壮观的鸣放“火网”时,他也没有忽视另一种“火炮”的声音,诸如马寅初的“高校就应该设党委,没有党委书记我这个校长没办法当”一类重要的反驳言论,他同样照登不误。

他不会限制别人,更不会限制自己,尤其在亲耳聆听了毛泽东劝说大家给自己这个“老和尚”提意见之后,他似乎都未起过这样的念头:面对自己就要送出去的一块颇为烫手的洋山芋,是不是要等它稍稍冷却,再加上个漂亮的包装……

储安平在鸣放期间的主要言论,发表在6月1日由中央统战部召开、已近于尾声的民主党派人士座谈会上。他发言的题目是《向毛主席、周总理提些意见》。这篇后来被粗暴地以“党天下”三个字概括的发言,在次日的《人民日报》、《北京日报》和《文汇报》上,均予以全文刊载--解放以后,知识分子都热烈地拥护党、接受党的领导。但是这几年来,党群关系不好,而且日益成为我国政治生活中急需调整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的关键究竟何在?据我看来,关键在“党天下”的这个思想问题上。

我认为,党领导国家并不等于这个国家即为党所有;大家拥护党,但并没有忘了自己也还是国家的主人。政党取得政权的主要目的是实现它的理想,推行它的政策。为了保证政策的贯彻,巩固已得的政权,党需要经常使自己保持强大,需要掌握国家机关中的某些枢纽,这一切都是很自然的。但是在全国范围内,无论大小单位,甚至一个科、一个组,都要安排一个党员作头儿,事无巨细都要看党员的颜色行事,都要党员点了头才算数,这样的做法,是不是太过分了一点?

在国家大政上,党外人士都情情愿愿跟着党走,但跟着党走是因为党的理想伟大、政策正确,并不表示党外人士就没有自己的见解,就没有自尊心和对国家的责任感。这几年来,很多党员的才能和他们所担当的职务很不相称。既没有做好工作,使国家受到损害,又不能使人心服,加剧了党群关系的恶化。但其过不在那些党员,而在党为什么要把不相称的党员安置在各种位置上。党这样做,是不是有“莫非王土”那样的思想,从而形成了现在这样一个一家天下的清一色局面。我认为,这个“党天下”的思想问题,是一切宗派主义现象的最终根源,是党与非党之间矛盾的基本所在。

今天宗派主义的突出,党群关系的不好,是一个全国性的现象。共产党是一个有高度组织纪律的党,对于这样一些全国性的缺点,和党中央的领导有没有关系?最近大家对小和尚提了不少意见,但对老和尚没有人提意见。我现在想举一个例子,向毛主席和周总理请教:

解放以前,我们听到毛主席倡议和党外人士组织联合政府。1949年开国以后,那时中央人民政府六个副主席中有三个党外人士,四个副总理中有二个党外人士,也还像个联合政府的样子。可是后来政府改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副主席只有一位,原来中央人民政府的几个非党副主席,他们的椅子都搬到人大常委会去了。这且不说,现在国务院的副总理有十二位之多,其中没有一个非党人士,是不是非党人士中没有一个可以坐此交椅,或者没有一个人可以被培植起来担任这样的职务?从团结党外人士、团结全国的愿望出发,考虑到国内和国际上的观感,这样的安排,是不是还可以研究?

只要有党和非党的存在,就有党和非党的矛盾。这种矛盾不可能完全消灭,但是处理得当,可以缓和到最大限度……

章诒和先生评论道:1957年春天的储安平,没有了时空观念,他只身回到了主编《观察》的状态。当时她的父亲章伯钧在议论储安平鸣放时的表现,曾这样对她说:“老储长期搞评论,办报刊,这两样工作都要求眼光敏锐,笔锋犀利,出语惊人。故而像‘党天下’这样的话,只能出于他,虽说‘党天下’这三个字,最早是努生说出来的,但那是在国民党时期。解放后,从政的努生就不会在公开场合讲了。”(章诒和《往事并不如烟》)

浦熙修,籍贯江苏省嘉定县(今划归上海市)。父亲浦友梧,南京商业专科学堂毕业,只身供职于北洋政府交通部,当会计科里的一名小职员。1917年因生计所迫,举家迁往北平。

其实,这是一个在二十世纪中国政治的大海里,犹如巨大海藻一样饱吸了那喧嚣不定的海水、最能体现这政治的特色也最具某种悲壮性的家庭。

但浦友梧当年不会有这样的眼力,他乐呵呵地查了四回《康熙辞典》,洁修的“洁”,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熙修的“熙”,光明与和乐。安修的“安”,温润平和。再一个,便是通修了。

除浦熙修本人外,她妹妹安修,上高中时已是共产党领导的“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成员,一进大学就加入了共产党。芦沟桥头残阳如血,即经山西去延安,一别八年姐妹再重逢于重庆时,身边已带来一位脸膛黧黑、好似烙满各次英勇战役烽烟的丈夫。解放后先在轻工业部工作,又在中央党校学习一段,出任北师大党委书记,受彭德怀冤案牵连,“文革”中关进监狱,屡遭批斗,饱经磨难。

三姐妹里惟一默默演绎着在中国“平安便是幸福”这条真理的,是离政治有相当距离的姐姐洁修,北师大化学系毕业后,与未婚夫同去德国深造五年,解放后丈夫在工业皮革研究所工作,她曾被推选为北京市工商联主任,八十年代当选为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浦熙修也是一块读书的料子,小学、初中成绩门门优秀,数学在班上更是独占鳌头。因家里经济拮据,读完高一,便体谅父母的苦衷,自力于社会,先是在小学当了几年代课教师,继而靠自己积攒下来的学费,考入女师大中文系。

也许悲剧的种子,此刻就开始埋下了,她若不弃理从文,日后何至于会当记者并置身于广阔的社会旋涡之中,又何至于拜倒在从泸水之畔走来的那个江西老表横溢的才华之下?不学文,她便会似姐姐一样也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起码也能做个循规蹈矩、风平浪静的贤妻良母。不仅仅是在那个年代,文科真不啻是一个既给人思想又给人痛苦、既带来憧憬又带来灾难的魔鬼……

在女师大,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饶有名气的女作家陆晶清,与她同系不同班。她却还是给前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浦熙修“不属于‘闺秀派’,也不是‘活动家’,她的同班同学有的称她为‘名士’,因她不讲究穿着,不好打扮。她没有脾气,脸上的一对酒窝特别显得善良与温柔。”

同类推荐
  • 诗的见证

    诗的见证

    本书乃米沃什应哈佛大学诺顿讲座之约所做的六次讲演的结集。米沃什关于诗歌的见证功能的阐释极其精辟。借助这本小册子,米沃什论述了诗歌之于时代的重要性。米氏所言并非老生常谈,他提醒世人关注的恰恰是诗歌的一个古老的传统,同时对于二十世纪的反省为这一思考维度提供了更为明晰的指向。
  •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美洲现代文学大作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美洲现代文学大作

    哥伦比亚现代文学精品,巴西现代文学精品,墨西哥现代文学精品,拿大现代文学精品,美国现代文学精品等美洲地区国家现代文化大作。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政治以及哲学、宗教和道德等社会科学具有密切的关系,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能深刻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文学的功能是以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是用具体的、生动感人的细节来反映客观世界的。
  • 西方神话故事

    西方神话故事

    勒托是提坦神的女儿,是著名的黑暗女神,她是主神宙斯的第六任妻子。当初,天后赫拉发现宙斯与……
  • 大胆说出你的爱:最经典的爱情散文(时文选粹)

    大胆说出你的爱:最经典的爱情散文(时文选粹)

    本书编入了近百篇经典爱情散文,其中既有当今的网络红文,也有文学新锐的得意之作,这些感人肺腑的爱情故事,有的虽如流星,只是瞬间划过,却在夜幕里留下永恒的光亮;有的虽如落英,仿佛似曾相识,却让人欲罢不能,让你在掩卷之际,忍不住回眸顾盼。这些爱情故事将生活的各个片段、各种场合、各种细节作为切入点,将爱情的细腻和伟大表达得酣畅淋漓,用朴实无华的小故事来抛砖引玉,以精简准确的爱情感悟作为提示和点拨,让您在读完每篇文章之后都有思考和感悟,悟出爱情的真谛,呼吸爱情的余味。
  • 每一天都平常

    每一天都平常

    谢冕是北大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新诗的一面旗帜。本书作者对自己的风雨人生作了回顾,阐述了漫漫人生道路上做学问及做人的心得
热门推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天灵修神

    天灵修神

    天灵大陆,弱肉强食,本应是无名之辈的林言,在意外中得到一颗来自于未知星空下的神珠,于是,封神之路刹那间便风起云涌……然而,成神就是结束吗?不,这仅仅只是开始!上古文明的遗失,太古辉煌的谢幕,天地至强的陨落,禁忌大能的喋血,这一切,究竟为何?一切辛秘,尽在天灵修神!
  • 米罗山营地

    米罗山营地

    这个普通的医生之家在黑夜的掩护下,还绝无怜悯地将他们的小女儿推向火堆。,在马来亚丛林深处的米罗山,鲜为人知的故事。二战时期,为了反抗日军的侵略暴行,不仅对他们严刑拷打,驻扎着一支由英国、中国及马来亚三方组建的秘密部队,对日本占领地区进行特工渗透和丛林游击战……在甲板街74号的诊所里,卡迪卡素夫妇也在进行着另一种紧张的战斗。全力救治着秘密营地的游击队伤员……不料,本书稿以翔实的史料,卡迪卡素夫妇的人道救治招来了日本人的疯狂报复,再现了二战时期东南亚战场一段惊心动魄的抗日历史
  • 动物界经济学

    动物界经济学

    从动物身上可以找到自己的本源,从经济学上找到指导我们的哲理。将五彩缤纷的动物世界与富含生活智慧的经济学原理相结合,并对人类的社会现状做系统分析,会让我们对自己正在面临的或即将面临的难题找到有效的解决方式。
  • 心有灵犀梦江山

    心有灵犀梦江山

    【女强、宠文、、爽文、美男超多】她本神族族女,却有灾星之体,极阴之质,带来灭门之祸毁谷之患,世人却皆趋之若鹜,为了得到她,不惜血溅三尺,踏碎一地尸骨!五行之男皆上品,眉眼如画之润下,孤冷怪异之曲直,热血单纯之炎上,妙手神医之从革,神秘鬼魅之稼穑……为让自己体质改变,平了那血雨腥风,求一个世间和平,她必须寻齐五男并与之结合。然,一生一世,只能有一双人,情与义之间,终难平衡。她爱的,只有他,怎去管世间刀光剑影、乱世纷争……
  • 飞

    书名只用了一个字:飞。但仅只这一个字,却让人联想很多。想蓝天白云,想云中漫步,想自由,想风,想鸟儿,想浩瀚无垠的茫茫宇宙,想《鹊桥仙》里的“四海为家家万里”和李清照的“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甚至会做了要飞的准备,摆出个飞翔的姿势。我们不是鸟儿,但我们有谁不想飞?有谁不愿飞?我们只是太沉重,太瞻前顾后、患得患失,所以飞不起来罢了。人原本应该是会飞的,我们的双臂其实在早先就是翅膀,只是因为懒惰,因为久久不飞,渐渐失去了飞翔的功能。然而又因为渐渐失去了飞翔的功能,我们才又开始渴望重新找回翅膀,渴望自由飞翔。
  • 侯府千金:拐个杀手来种田

    侯府千金:拐个杀手来种田

    上山采药的大妮失足跌落坡底醒来后,发现床边坐了个野人,更惊悚的是,野人的弟弟居然跟到她家提亲……百般无奈下,大妮嫁给了野人,谁知深山里的生活跟她想象的大不一样,野人丈夫的身份似乎也不简单…读者交流群:121295008欢迎大家加入。
  • 老婆有喜

    老婆有喜

    那销魂的笑容那细长的桃花眼那健硕的身板那酥麻的眼神那冷峻的眉毛安心吸溜方便面,“你说的是谁?”乔然:“是我。”安心:“你确定你说的不是食堂养的那个誓死不屈不肯就范拼命死吃的那头大白猪?”乔然:“……”这其实是一个腹黑辅导员看上了一个状似呆傻的女生,用尽五花八门的手段将其绑回家,而姑娘受尽折磨不堪忍受(乔然:你确定这是真话?o(╯□╰)o)最终屈服在腹黑男的淫威之下的悲伤逆流成河的故事。安心:“你干什么总是缠着我不放,我又没钱又没车又没房又不会做饭又不会用洗衣机又不会修电饭煲又不会修电风扇又。”乔然:“O(∩_∩)O我都会,所以你就应该跟着我。”安心:“可是这些连我妈都会,我干什么跟着你?”乔然:“……”好吧,老实说这是一个有钱有势有貌的总经理看上了一个眼神单纯内心邪恶的无良女生而被折磨变成人不像人鬼不像鬼的悲伤逆流成河的故事。(乔然:你确定这是真话?o(╯□╰)o)乔然:“安心心,还记得那个月黑风高的晚上吗?”安心:“记得,就是你在练隔空吸功的那个晚上。”乔然:“金庸里面描写这段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是这样说的吗?”安心:“大底上是这样说的,主要是我不明白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娇羞状,请自行想象。)”乔然(邪肆的笑):“为了搞大你的肚子。”安心:“……”精彩不容错过:片段一:【你听说了吗?】“看见没,这就是我跟你讲的金融系的女飞人,你不知道她多厉害,上次学生会会长跟她一起吃饭,大家不知怎么的就聊起这个话题,学生会会长不信偏要跟她比赛,结果输的很惨,伤心的当场就晕倒了。”“哎,你不信?那我再跟你讲一个,你知道我们体育部部长大块头吧?体育全能型选手,运动会包揽了多少个金牌。那天跟安心比赛的时候他既没有头痛脚热,也没有扁桃体发炎,也没有心脏病突发,可还是输给安心那个瘦弱的小身板儿了。”安心:大家搞错灭,论家会系这么生猛的女生么。乔然:从物种起源适者生存的进化论上看来,确有此人。安心:如果上天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一定进化成恐龙。乔然:为什么?安心:更加生猛。乔然:…………片段二:【喵星人】安心:“喵~喵~,听得懂吗?”乔然无语。菜菜鄙视:“你是喵星人吗?能沟通的了吗?别装有文化的人。”安心不以为意,抢过喵星人放在手里继续“喵喵~”
  • 上班族身心健康枕边书

    上班族身心健康枕边书

    上班了,走向社会了,毫无疑问,只要我们努力付出,我们就会一步步地迈向人生、事业的巅峰。事业上的成功、家庭的幸福、人际关系的协调,这都是我们渴望和追求的。但是真正上班了却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幸福———疾病、亚健康像是恶魔一样缠上我们的上班族精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