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32700000016

第16章 一九五六(8)

赵丹五年来没有正而八经地拍过什么片子,东两三个镜头,西三四个镜头,好容易在《为了和平》里当了一回帝国主义分子,有了两场戏,名字却不能打在片头上,理由是片头只能是正派人物呆的地方。

在香港时,有着一身喜剧细胞的韩非,三年时间里拍了二十多部影片,可从1952年回到上海后,只在《斩断魔爪》里演了一个角色,此外整整四年里一直没有上过舞台和银幕。一有朋友和观众问他:怎么如今在银幕上看不到你的影子?他便嗫嗫蠕蠕,不敢说实话:我没有戏可演。他怕被拖去“屠宰车间”,视他满身为浸染了资产阶级名利思想的细胞。

小家碧玉型的上官云珠,更是被手大脚粗的“工农兵群众”一脚踢下了银幕,像是为防迷恋她的老观众为她举行追悼会,七年来仅仅让她在一部片子里,慧星似地露了一下脸。在银幕上说不上台词,她便在生活里说台词,若有人似问韩非一样问她,她马上伶牙俐齿地说:“我们正忙着学习呀!现在拍一个戏可不像以前那么草率了,慢工出细活,所以剧本也少呀……”

为此,《文汇报》发起了题为“为什么好的国产片这样少?”的讨论。

大量的读者来信、来稿中,对国产影片普遍存在的“题材狭隘,故事雷同,内容公式化、概念化”、“看了开头,便知道结尾”的状况,提出了尖锐地批评。“人们花了时间和金钱,但得到的不是艺术的欣赏,却像在听一个报告,读一篇社论”,听报告人们不敢抵制,也无须抵制,反正是公家的时间,还可以结毛线干活,或是在报告的催眠下处于半寐状态;而看这样的电影,耗的是自家的时间,掏出的是自家的钱,人们自然会加以抵制。

时任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的甘惜分指出了这一状况的症结:电影界存在一个框框,原本生动丰富的生活被套进这个框框之后,就失去真实感了。这个框框就是总在粗暴地蹂躏艺术创作规律,总恨不能从电影院里崛起对一代新人的“教育”与“宣传”功能。

每每看见著名演员戴着“公式化”、“概念化”的镣铐,在银幕上跳舞,便忍不住落泪的老舍先生,在其《救救电影》一文里列举了这些“镣铐”

一对青年男女刚刚进入恋爱交谈阶段,镜头一摇,却使他们大谈起世界革命,或是工作学习来;

老人刚刚思念远在千里之外的孙女,突然冒出一个声音来:“小兰,你是国家的孩子,我不该不放心你”;

本来一个很明白的问题,非要让一个有四个口袋、作深沉状的干部出场,作上十几分钟的政治报告……

电影圈里人士更是纷纷冲出“冷冻车间”,占领了这场讨论的半壁江山。

演员们大声疾呼:“请尊重人,我是演员,我要演戏!”

导演们强调“导演应该是影片生产的中心环节”。

三、四十年代的资深影人无不呼吁,该“尊重电影的艺术传统”……

这场为时三个月的讨论,最后因钟惦斐先生以“文艺报评论员”署名的《电影的锣鼓》一文,而具有了影响全国的规模。这一阵阵密集的锣鼓敲下来,其回声一直响彻于六十年代初期,成了新中国电影繁荣期的先兆。即使在当时,也震脱了一批解放前优秀影片身上的绳索,如《夜半歌声》、《风云儿女》、《桃李劫》、《马路天使》、《十字街头》等,它们被重新印制拷贝,血液般源源送往影院的血管,以紧急抢救严重虚脱的中国电影……

1956年,在统一战线工作上,也有了新的气象。

当新中国宣告成立的隆隆礼炮声,似浩浩荡荡的马队,滚过东方大地的上空时,站在天安门城楼上,自豪地面对十月的胜利与世界的关注的,除了中国共产党的执牛耳者外,还有12个民主党派的代表。这12个党派是: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简称“民革”);

中国民主同盟(简称“民盟”);

民主建国会(简称“民建”);

中国民主促进会(简称“民进”);

中国农工民主党(简称“农工”);

中国人民救国会;

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

中国国民党民主促进会;

中国致公党;

九三学社;

台湾民主自治同盟(简称“台盟”);

无党派民主人士。

只要看看这些名称里多带有“民主”字样的党派,就知道它们多是在蒋介石政权统治最黑暗的四十年代,以中国知识分子痛楚得滴血的向往,奋力啄破那专制的蛋壳而下地的……

1949年11月,中国国民党民主派举行第二次代表会议,决定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和中国国民党民主促进会统一成为一个组织--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同年12月,中国人民救国会宣告解散。这就形成了沿袭至今的包括无党派民主人士在内的中国九个民主党派。

在中共中央统战部的指导下,各民主党派确定了各自分工活动的主要范围和重点:

民革的对象是原国民党员及与国民党有一定历史联系的人士。

民盟是文教界的知识分子。

民建是工商业资本家和与工商界有联系的知识分子。

民进是中小学教师和文化出版界人士。

农工是公职人员和医务工作者。

九三学社是科技界的高级知识分子。

致公党是归国华侨及与华侨有联系的人士。

台盟的对象是在大陆上的台湾省籍同胞。

好像是一幅经过全面而又精心运筹出来的棋盘,几乎各个领域里的知识分子都能在上面找到自己的位置。可是这棋盘太小了,解放初期,人数最多的民盟,也只有七千余人。有几个党派少得只有一、二百人,大概中央委员要比普通成员多,开起会议来坐台上的要比坐台下的多……

1951年,毛泽东在听了这年1月举行的全国第二次统战工作会议的汇报后说,中国人口四万万七千五百万,所有民主党派不到二万人,今年发展一倍也不过四万人,并不算多。于是经过一番努力,到了1953年,各民主党派的成员共发展了两倍,即六万人左右。

无法作这方面的统计,但可以估计,从中央开始,到省、地、县各级,作统战工作的共产党员干部,加起来即使少于六万,也不会少去哪里,基本上会是一比一。世界上找不到一名学生配一个教师的学校,一名运动员配一位教练的运动队,中国创造了自己的奇迹。

但统战工作做得如何呢,时任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的李维汉,在三十多年后作了这样的回顾:“第五次全国统战会议期间,反映出统战部门存在着相当严重的关门主义倾向。会议决定切实检查一次统战部门同民主党派、民主人士的关系……

“这段检查,确实揭露了我们工作中不少问题和缺点,主要是:

“一、党外人士安排后,不少人无事可做,或有职无权,坐冷板凳;

“二、同民主党派、民主人士广泛联系不够,同进步分子往来多、同中间落后的人接触少,有时偏听偏信,助长了党内和进步分子的宗派主义情绪;

“三、对少数人的意见特别是反对的意见,尊重不够,往往以多数压少数,堵塞言路;

“四、以领导者自居,只教育别人,不注意向党外人士学习;

“五、同民主党派民主协商差,尊重组织独立性差……”

透过这些公文式的简约、笼统的文字,我们可以感觉到众多的“教师”“教练”们是以一种怎样的态度去对待自己的工作--

一方面,机构林立,经费浩大,郑重其事,视统战工作为党走向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

另一方面,对民主党派、民主人士的存在,表现得似鱼儿在水里撒籽一样漫不经心。

一方面,干着开门的工作,欲吸引愈来愈多的知识分子,投身于建设社会主义的洪流;

另一方面,有人敲门了,那从门上小窗里投出来的刀锋般的警惕,使你有几分怵然,自己像是刚刚乘台湾特务机关的橡皮艇,借夜色在东南沿海登陆……

怎样能以这样的态度去工作呢?可能的解释似乎是,如同众多党外人士的有职无权一样,民主党派在中国的政治生活里只不过是一道布景。既然是布景,无论是制作者,还是观众,都不会太认真地对待。

但在1956年,毛泽东杜绝了这种可能。“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提出,也使众多的党外人士确信自己并非一道布景。尤其是周恩来在阐述这一方针时,借用了千百年来痴男怨女们花前月下的盟誓:共产党与民主党派不是同年同月生,但可以同年同月死,更让民主党派异常温暖地感到,在中国共产党博大的胸怀里,自己是一个鲜活的政治实体。

这年的下半年,李维汉又掏出自己的笔记本,翻过自我检查的那几页,极为认真地记下了来自外部的批评。在中央统战部召开的多次座谈会上,民建中央副主任委员、粮食部部长章乃器,民盟中央副主席、农工中央主席、交通部部长章伯钧,民盟中央副主席、森林工业部部长罗隆基等人,相继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主要有:

民主党派对中共的监督应该有法律的保障;

民主党派对相应的政府部门应该有质询权;

各民主党派重点分工范围的“防区制”、“包干制”,应该破除;

中央统战部有阶级斗争简单化、统战工作庸俗化的倾向;

共产党员和非党员不平等,党外人士怕党员,见到党员唯唯诺诺,自感比党员低一等;

政协开会轰轰烈烈,闭会冷冷清清。政协成了座谈的组织,举手的机构。政协委员成了有名无实的政治待遇……

工作勤勉的李维汉,将党外人士的意见和批评,汇集综合为七款四十八条。除发动各民主党派深入讨论外,10月里又召开全国统战部长会议,对改进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关系进行认真地研究。在此基础上,中央统战部草拟了《关于民主党派工作几个问题的指示(草案)》,下发各地征求意见试行。

在1956年韩素音的中国之行就要结束之前,对周恩来改善知识分子境遇的努力仍存疑虑的她,托人带了一句话给周恩来:

“需要花二十年时间,你们才能懂得民主的含义。”

然而在这一年,无论是毛泽东,还是周恩来,大概在他们眼里:当苏联和东欧奢谈民主、玩弄民主并最终遭民主炙痛身心、被民主乱了阵脚乃至社会风雨飘摇的时候,中国民主的钟摆声,正日愈清晰地接近稳定的状态。中国社会也进入到一种安定、祥和又勃勃生机的状态。

不但领袖们感觉良好,许多普通人在1956年里也留下了此生少见的美好印象。

一位1956年正在北师大女附中读书的退休老人,至今还保存着一本那一年班级集体活动的照片:“五一节游行”,“举行盛大的化装晚会欢迎‘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大会’代表”,“热烈欢迎苏联英雄卓娅的妈妈柳葆芙·柯斯莫杰米扬斯卡娅来校参观并作报告”,“新中国第一批女飞行员的代表伍竹迪来校作报告”,“欢送蒋本良、甘章贞赴苏联留学”,“在十三陵野营”,“参加军训”,“在市郊义务劳动”,“郝建秀锻炼队在练双杠”,“黄继光锻炼队在练起跑”,“古丽娅锻炼队”的合影,还有春游,野营,野炊……可谓丰富多彩,意气风发。在那一张张红扑扑的青春脸庞上,看那一双双溢满火热憧憬的黑亮亮眸子,谁不以为社会主义一定会在我们这代人手上实现呢?

1956年的最后一个夜晚,北大的燕园内灯光如昼,总共可容纳八千人的大小餐厅,在匆匆的年夜饭之后,被打扫得干干净净。大餐厅的中央放着一个直径两米的大花盆,里面栽着一株五、六米高的针松圣诞树,枝叶之间灯光明灭,空间是被香水喷过了的,弥漫着茉莉、玫瑰的芬芳。一串金色大字“迎接伟大的1957年”悬挂在主席台上。

“所有的聚光灯都投射在这十个金色大字上,仿佛它就是即将展现在我们面前的那金色的日子!那光明的日子!那光彩夺目、充满伟大希望、铸定前途灿烂的日子!”

其时正是严冬,“而北大的儿女们的脸上都蒸腾着汗气,舞厅内灯光微暗而柔美,姑娘们的脸上大约都有粉,嘴唇是被唇膏涂过了的,在微暗的灯光中看去,红唇却成了黑色……”

自然,当时谁也不会想到,这由红变黑的怪异莫不是某种异兆?

午夜11时30分,马寅初校长、周培源教务长等学校领导来到大餐厅,登台贺年。当午夜的钟声敲响第十二响,余音未绝,北大一片沸腾,八千学子高呼--

毛主席万岁!

共产党万岁!

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

随之,“马老的绍兴乡音未改,高呼着:‘兄弟我给大家拜年!’一个穿着大红毛线衣、白色长裙的女同学登上主席台,把一串鲜花‘项链’恭敬地戴在马老的脖子上,垂在他的胸前!掌声、欢呼声混成海洋!这时,马老率领校领导们走下主席台,来到学生中间,舞曲又重新响起,一个男同学跟在他的背后,把双手放在马老的双肩上,而周培源教授则又跟在这个男同学的背后,也把双手搭在他的双肩上,如此照做,很快一条‘人链’连结而成,又似一列列车,在祖国的大地上快跑,马老是火车头,在舞曲的优美的节奏里,他带领着这支中国一流的科学大军向前快跑……”(以上均见张元勋《北大往事与林昭之死》)

诗歌是善良的,诗人是热烈的。

14岁时便参加了共产党的外围组织,这时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部任职的邵燕祥,在这年复刊号的《文汇报》上,为庆祝国产的安二型飞机试航成功,发表了一首诗,题为《中国张开了翅膀》,这首诗大抵可视为中国知识分子对于1956年的基本感受--连疾驶的骏马也停住脚来仰望,

空中的轰鸣化为地面的鼓掌。

因自信而坚定,既矫健又顽强,

请看,中国张开了翅膀--

银亮的翅膀!万里的远航!

在清朗的日子闪射着辉煌的阳光,

一旦若阴云四起,雷霆劈击,

那就电一样,剑一样,百折不回地

冲破雨暴风狂!

同类推荐
  • 天地颂(第一部)

    天地颂(第一部)

    “两弹一星”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创造的历史奇迹,不仅是增强国威的科学技术成就,也是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财富,以一种永恒的创造之魂铸成中华民族不朽的丰碑。作者以强烈的责任感和永不言老的革命激情,历经千辛万苦,经过十年打磨,推出了洋洋洒洒的巨著《天地颂——“两弹一星”百年揭秘》,为我们留下了又一红色记忆。"
  • 听林清玄讲禅意

    听林清玄讲禅意

    如今我们生活的世界太嘈杂,充斥在耳边的除了各种大型机械不停运转的轰鸣声,就是为了金钱利益而引发的争吵声。
  • 郁达夫散文全集

    郁达夫散文全集

    郁达夫散文的思想倾向,确实是表现出了自己的独特的个性,他对于旧中国那种阴暗发霉的生活,充满着一种强烈的愤懑情绪,用一种极端憎恶和彻底决裂的心态,大声疾呼地去痛斥它,揭露它。
  • 解读阎府

    解读阎府

    本书共分为沧桑阎府和魅力民俗两个部分,分别从阎锡山及其家族、阎府的主要建筑、阎府的建筑风格、阎府的雕刻艺术等方面解读阎府。
  • 周恩来在重庆

    周恩来在重庆

    换言之,在这九年期间,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尤其是影视作品多有反映。长征的每一个阶段、每一个重点战役几乎都有所反映,周恩来在重庆前后计九个年头。诚如我当年写电视连续剧《长征》的时候,周恩来在延安以及其他地方的活动,自周恩来逝世三十多年以来,略述或不述;二、全剧笔触的核心是,周恩来的人格魅力。经与金冲及、冯蕙、廖心文、黄允升以及李准、仲呈祥、李硕儒等协商:一、全方位反映周恩来在重庆的战斗生活。为此,他对党、对人民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同时,他在重庆期间指导党的地下工作、与中统和军统斗法等所显示出的机警、灵活的胆识就从略了。在这期间,但没有一部全方位反映长征的电视连续剧
热门推荐
  • 爱妃哪里逃

    爱妃哪里逃

    开新文了《狐尊异世》,思乐的故事咩,亲们,求收,求点,求支持,╭(╯3╰)╮啊~风月爱你们~有一个妻管严晚期的皇帝姑父,是不是就木人敢算计了?有一个皇帝绕行的恐怖娘亲,是不是就可以横着走了?有四个不爽就抽皇子撒气的野蛮哥哥,是不是就可以做幸福的米虫了?有七个都对她宠到了天上去的美人皇子哥哥,是不是就可以欺男霸女了?现代腹黑女,穿越成了云国唯一外姓王家的千金,是不是就可以高枕无忧了?NO,NO,NO,童话故事里开头,并没有配上童话故事里的过程,所以,自力更生还是不可避免的,腹黑狡诈还是有用的,女主的聪明睿智还是木有浪费的……好吧,风月坦白的承认,这个文,不是标准的小黑类宠文,但是,咳,但是,结局是美好的,大宠是一定的,小虐是存在的,阴谋诡计,是初云小朋友用在别人身上的~好吧,风月果然还是,简介无力,大家,忍忍吧~敲竹杠神马的,都是浮云:云思乐(若有所指的):初云妹妹,我倒是想长期性的欠你些什么呢……云梦离(不屑):你一定不会那么做的,上次,父皇欠了初云妹妹一套珠花的后果,你忘了?云思乐(懵懂):还了几套?还是……几十套?云千羽(同情):帝都里最大的珠花铺子!账本儿什么的,更是浮云:新上任的管家阿宝(翻着月初云的专用账册):坑、蒙、拐、骗、偷、抢、赖……你,你这叫什么分类啊!已卸任的管家旺财(抿嘴偷笑):这是小姐分的类,咳,其实,还是挺贴切的,以后,你习惯了就好了,就好了。阿宝(打开某本账册):某年某月某日,抢劫皇后姑姑月银黄金五百两,某年某月某日,抢劫皇帝姑父贡品鹿茸十二箱,某年某月某日,抢劫大皇子哥哥马车上大猫眼石二十颗……装小白神马的,都是浮云:云轻尘(不怀好意):我的亲亲娘子,你敢不敢告诉我,你身上,还有多少事情是我不知道的?月初云(大义凛然):你想知道什么?云轻尘(扬眉浅笑):传说中的,我的亲亲娘子,琴棋书画不会,诗词歌赋没学,针线女红不认,经史子集未通,是怎么回事?月初云(苦大仇深):我有亲口说过不会么?木有吧?木有吧?我一直都说,我神马都会的!谁让你相信谣言?云轻尘(咬牙切齿的):好吧,我相信,谣言……你那传说中的,吃了之后会马上毒发身亡的烹饪手艺,是谣言不?月初云(冤枉至极):是!绝对是!怎么会马上毒发身亡呢?!怎得也得过两个时辰吧!云轻尘(一脸黑线):还是……我煮饭吧……【领养区】★月初云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媚情,冷面阎王老公

    媚情,冷面阎王老公

    他说爱她一辈子,却在她出差的时候与别的女人,在他们新婚的床上苟且,默默转身,走开,三年后,偶然相遇。他说:你这辈子,都是我的。她却只是淡然一笑,转身拉了一个垫背的,不想却是世界闻名的心脏科的医生,还是传说中的冷面阎王。
  • 误入妃途:邪魅皇帝不好追

    误入妃途:邪魅皇帝不好追

    为嘛别人穿越不是小姐就是公主,好吃好喝有王子有王爷?而她却成了将军府的替嫁小女儿,一个爹不疼姐不爱甚至还不知道自己身世的人。要不是在市集上救她一命的白衣侠士出现在皇宫里,她才懒得进宫去报恩,哪想她根本不被人想起,反被人嘲笑“太丑想不起”。“哼,我长大了也会是倾国倾城的美人,你给我等着。”为了这句话,她闭关修生养性,从此与琴棋书画,诗书礼乐为伴。她发誓她的出现一定要惊艳四方让他拜倒在自己的长裙之下。
  • 我本猖狂

    我本猖狂

    前期大虐,虐身,虐心,虐肝,虐脾,虐肺。。。。能虐的全虐了,没有强大的心脏请慎入!至于结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她,前世是国家安全局反恐处的高级特工,武器、格斗、医术、语言、舞艺、心理学,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卧底、追捕、辑毒、灭杀,数十种工作种种在行,是令恐怖分子闻风散胆的女中豪杰。一朝被同伴出卖,落入恨她入骨的恐怖分子手中,注射毒品、百般凌辱、万种酷刑,终致香消玉殒。再度醒来,穿越到一个同样被百般凌辱至死的王妃身上,身残体弱,更兼所有的特长,在这以军治府的战神王府里,在这以内力至上的武林高手面前,成了个一无是处的贱货,王府之内,无论主子仆人,人人见而骂之,虐之,无比鄙夷。避?无法可避!逃?无处可逃!也无力能逃!何时,这暗无天日的日子才有个尽头?!何时,她才能在这异世活出她的精彩?!何时,她才能得到真正属于她的幸福?!他是战无不胜的的战神王爷,也是恨她入骨的她的夫君,百般折辱,只为她的姐姐曾经给自己带来的耻辱。却不料,自己竟然会有爱上她的那一天。。。。只是,要得到她的爱,恐怕只是奢望,那么,她的原谅呢,今生今世,能得到么?!他是一名弱不禁风,随时可能灰飞烟灭的书生,年纪轻轻,却已经是文坛的泰斗。身体的羸弱,不代表就是弱者。是他,第一个向她伸出了象征着温暖和希望的手,是他,做了她最坚实的后盾,是他。。。。只是,他最后只想成为她的唯一。他是黑暗势力实至名归的皇帝,呼风唤雨,无所不能。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自己掌控的世界却受到一个弱女子的挑衅。哼,就是动了老子的一根汗毛,都要一条命来偿,而她竟敢。。。。只是,自己怎么没有觉得吃亏,而是占了便宜呢,而且还巴不得她来占!男配若干,有可能升级成男主。谢谢冰蓝细雨为本文制作的美丽封面!【PA社团出品】http://m.pgsk.com/g/q520推荐郁的完结文:《独行天下》链接地址:推荐郁的连载文:《嫁否》链接地址:《独行天下》与《嫁否》为上、下部。在移动手机阅读平台上使用的名称为《绵羊王妃要起义》
  • 笑看妃乱

    笑看妃乱

    白小鼠——实在称不上一个好人,但也坏不到哪里去。十国称霸,她占其一婚姻不慎美满、情人不算体贴、想过离婚但终究还是算了。慕容尊:他爱的一定想到手,但骄傲也要有。元夕夜:面子和地位比女人重要,实在要选还要斟酌。(此文有些挑战神经,不强求喜欢,嘻嘻,但很感激能喜欢的)新文:《朱砂曲》简介:一个女人的故事推荐鹦鹉家的完结文:《阴毒妃嫔》《贤妻良母》《低调少奶奶》《相公这是21世纪》好文大放送《丑颜倾城》落随心《凰权》天下归元《重生豪门之嫡女》随风清《孽婚门当户对》简思《兽婚》《妾本惊华》西子情《破日》李筝《笨女人》张小鹿
  • 残王的鬼妃

    残王的鬼妃

    别人穿越都穿越在绝色美人身上,她,很狗血,穿到了一个出了名的无颜傻女身上。一脸红色胎记,遮住她绝美的容颜。疯和尚:“待她的魂魄回归身体之时,便是恶人厄运降临之日!”他,曾经是赫赫有名的一代战神,俊美和才华集于一身的天之骄子,可是,却在一场阴谋中,容貌受损,双腿残废,失去了所有的权势和地位。世人称:无颜鬼女配一个残疾皇子,世间绝配。洞房花烛夜,凤冠红衣,红罗暖帐,龙凤红烛,加上一个红面女子,真是再无什么比这个更加喜庆。面具下,那双漆黑如夜的眸子,闪着寒光。性感的薄唇拉扯出一个冷笑,如腊月寒冬的风霜撩过。今日之辱,他日必当百倍奉还。红盖头落下那一瞬间,两双冰冷的眸子相对,她是傻子?她眼里的怒气依旧很清晰,伸手轻轻摸了一下额头上未愈的伤口。我会让你们知道,欺负一个傻子,要付出血的代价!你们都给我好好等着!我会将石幽梦所受的苦,百倍千倍加在你们身上!片段一:京城议论纷纷,关于残王,关于鬼妃,传言不断。“战王曾经叱咤风云,战功赫赫,可是却不知何故,突然双腿瘫痪。”“他曾经是定国最美的皇子,可是却被毁了容貌。”“那无颜女满脸红胎记,其丑无比,连鬼见到都要退避三舍,而且还是痴傻。”“她应该是太子指腹为婚的太子妃,因为痴傻和丑陋,被退了婚。”“她嫁给残王之后,更邪门,只要她看谁一眼,那人都要倒霉一个月,冲谁笑,就更加不得了,那人必活不过当夜。暗地里,大家都叫她残王的鬼妃。”片段二:“你们不知道吧,那鬼妃拥有这千姿百媚的背影,美得出尘,举止优雅,撩人心眩,可是,却不能回头,一回头,你必然被吓得魂飞魄散。她满脸如血,恐怖之极。”“可是本王听闻残王只有这么一个王妃,而且宠爱至极。为了这个鬼妃,屠杀了整个太子府所有的人,定国居然无一人敢质问。”“说来也奇怪,残王还立誓,此生只此一妻。不过,一个女子,拥有再美丽的背影又有何用?”……那夜,他遇到了传说中的倩影,美丽出尘,站起在湖边,牵动着人的心弦,一种蛊惑人心的美感和气质,让他不由自主一步步走向她……片段三:她吃疼爬起来,拿起衣衫裹在身上,无视他散发着浓浓的杀气,受伤的眼神怒道:“南宫无忌,吃完了就弃之如草芥?”“梦儿?”他大惊下床,抱住被他扔下床的绝色女子,紧张解释道:“对不起梦儿,我还以为是别人,才会如此。你的脸……”
  • 魔灵

    魔灵

    一代传奇特种兵,意外穿越到了修真世界,组建修真者大军,横扫无敌,炼制手枪法宝,无可抵挡。重组修真王朝,脚踏圣地,看他如何纵横修真世界!
  • 实用金融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金融文书写作大全

    本书详细介绍了金融文书的种类及写作方法,实用客观,案例丰富,一书在手,别无所求!
  • 仙凛天下

    仙凛天下

    在广阔无垠的仙凡大陆上,万族并立,顶尖势力明争暗斗,看似平静,却引起千帆浪;古老的黑暗组织,阴谋不断,动乱天地。成就仙位,是所有人拼搏的目标,可仙路漫漫,何为终?问大地,谁主沉浮!一个从蛮荒走出的少女,故事从这里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