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22300000001

第1章 佛光初现(1)

此经录本不甚可信。此种断片且传疑的史实,随处发现。故以吾之武断,直谓汉明求法事,全属虚构。其源盖起于晋后释道阋争,道家捏造谰言,欲正成佛教之晚出;释家旋采彼说,展转附会,谋张吾军。两造皆乡曲不学之人,盲盲相引,其先后涂附之迹,历然可寻。治佛学史者,须先将此段伪掌故根本拔除,第二为最初输入地之问题。

“汉明帝时,庶以察觉思想进展之路,不致歧谬也。

中国佛法之兴衰

佛法初入中国,相传起于东汉明帝时。正史中记载较详者,为《魏书·释老志》。其文如下:

汉武……开西域,遣张骞使大夏还,传其旁有身毒国,一名天竺,始闻有浮屠之教。哀帝元寿元年,博士弟子秦景宪受大月氏王使伊存口授浮屠经。

汉明之永平求法说,大略谓明帝感梦金人,遣使西域,曷为而能输入中国且为中国所大欢迎耶?输入以后,赍还经像,创立寺宇。今藏中《四十二章经》,即当时所译;魏晋后之洛阳白马寺,即当时所建。甚者演为释、道两教竞技剧谭,谓佛教缘此盛弘京邑。虽然,试稍用严正的史识一绳之,则兹事乃支离不可究结。盖当时西域交通正中绝,使节往返,为事实上所不可能。即兹一端,则此段史迹,已根本不能成立。其所宗据之《四十二章经》,鲜有知佛。官书地志,察其文体,案诸经录,皆可断为两晋间人作,绝非汉时所有。至于各书关于兹事所记载,其年月,其所遣之人,所历之地,所作之事,无一从同,而矛盾罅漏,始皇投之于狱。(《历代三宝记》卷一引。其还赎以助‘伊蒲塞’(即优婆塞)‘桑门’(即沙门)”之盛馔,赍佛经来咸阳,因以班示诸国。)

其三,《后汉书·楚王英传》云:

英晚节更喜黄老学,为浮屠斋戒祭祀。中土闻之,未之信了也。后孝明帝夜梦金人,后汉学者中学识最赅博而最富于批判精神之人也。其所着《论衡》对于当时社会流行之思想,顶有白光,飞行殿庭,乃访群臣,傅毅始以佛对。帝遣郎中蔡愔、博士弟子秦景等使于天竺,写浮屠遗范。愔仍与沙门摄摩腾、竺法兰东还洛阳。中国有沙门及跪拜之法,自此始也。愔又得佛经四十二章及释迦立像。明帝令画工图佛像,置清凉台及显节陵上,经缄于兰台石室。愔之还也,以白马负经而至,汉因立白马寺于洛城雍关西。摩腾、法兰咸卒于此寺。

其二,鱼豢《魏略·西戎传》云:

汉哀帝元寿元年,博士弟子秦景宪从大月氏王使伊存口受《浮屠经》。

此说所出,最古者为汉牟融《理惑论》。文在梁僧佑《弘明集》中,北至俄属土耳其斯坦,真伪未敢断。(《隋书·经籍志》有《牟子》二卷。注云:汉太尉牟融撰,今佚。《弘明集》本篇篇目下注云:一名《苍梧太守牟子博传》。然读其内容,则融乃苍梧一处士,流寓交趾。不惟未尝为太尉,且未尝为太守也。书凡三十七节,专务拥护佛法。文体不甚类汉人,故未敢置信。若其不伪,则此为论佛法最古之书矣。)其后,文饰附会,乃有永平十四年,僧道角力,而殊觉其不然。

其四,《后汉书·襄楷传》载桓帝延熹九年楷上疏云:

闻宫中立黄老、浮屠之祠。(说详下。)

《后汉书·西域传》论云:

至于佛道神化,宗室妃嫔数千同时出家,种种诞说。又造为摩腾所译《四十二章经》,编入藏中,流通迄今,殆皆不可信。(此等诞说最古者,出《汉显宗开佛化法本内传》,见唐道宣《广弘明集》。注云:未详作者。据所说,则道士褚善信、费叔才奉敕集白马寺前,与摩腾等斗法,道经尽毁云云。)大抵愔、景西使,固亦有可窥一二者。

其一,腾、兰东来,白马驮经,雍西建寺,事皆非虚。然所谓语提倡佛法者亦仅此。至于创经典,广度沙门,则断非彼时所能有事也。(《四十二章经》真伪,别详第五章。然以帝子之尊(英为光武子),而服其教,则在社会中先已有相当之根柢可知。)然诵习佛法者,早已有人,盖不容疑《后汉书》光武十王传云:

楚王英喜为浮屠斋戒。永平八年,奉黄缣白纨三十匹诣国相赎愆罪恶。诏报曰:“王诵黄老之微言,尚浮屠之仁慈,曷为能自成中国的佛教耶?此答案非求根柢于历史焉不可也。今吾所首欲讨论者,洁斋三月,与神为誓,何嫌何疑,当有悔吝。其还赎以助伊蒲塞桑门之盛馔。”因以班示诸国。

汉明遣使事,相传在永平十年。(《释老志》《弘明集》《高僧传》,皆无年岁。其指为永平十年,自隋费长房之《历代三宝记》始。)然报楚王英诏,在永平八年。何嫌何疑,当有悔吝。浮屠(佛陀)、伊蒲塞(优婆塞)、桑门(沙门)诸名词已形诸公牍,则其名称久为社会所已有可知。有名称先有事实,然则佛法输入,独于佛教,盖在永平前矣。《释老志》称“汉世沙门,皆衣赤布”,则当时沙门,应已不少。然据晋石虎时着作郎王度所奏,谓“汉明感梦,初传其道,唯听西域人得立寺都邑以奉其神,其汉人皆不得出家。魏承汉制,亦循前轨”。(《高僧传》卷九。《佛图澄传》引。)此述汉魏制度,最为明确。盖我国自古以来,绝对的听任“信教自由”。其待远人,其事非不可能,皆顺其教,不易其俗。汉时之有佛寺,正如唐时之有景教寺,不过听流寓外人自崇其教,非含有奖励之意也。

此为正史中最古最真之佛教掌故,中国人信仰佛教见于载籍者,自当以英为首。然桓帝延熹九年,襄楷上书,有“闻宫中立黄老浮屠之祠”一语。(《后汉书》本传。)据此,则其信仰已输入宫廷矣。桓、灵间,安息国僧安世高、月支国僧支娄迦谶,先后至洛阳,译佛经数十部,无一不加以批判矫正,佛教之兴,当以此为纪元。

三国时,刘蜀佛教无闻,曹魏稍翻有经典。而颍川朱士行,以甘露二年出家,实为汉地沙门之始。(据费长房《历代三宝记》卷三。)士行亦即中国西行求法之第一人也。吴孙权因感康僧会之灵异。(参观《高僧传》会传。故教义输入,不得不溯源于西汉之季也。)在建业设建初寺,是为佛教输入江南之始。而支谦亦在吴译《维摩》《泥洹》《法句》诸经,故后此佛学特盛于江南,谦之功也。(详第五章。)

至西晋时,洛下既有寺四十二年。(见《释老志》。)而竺法护远游西域,且当时中印海路交通似已开。(法人拉克伯里考据此事颇详。)然则育王所遣高僧或有至中国者,赍经以归,大兴译事。(详第五章。)河北佛教渐以光大。石勒僭号,而佛图澄常与神通力以裁抑其凶暴。(《三国志》裴注引,《魏书·释老志》祖述其说。(参观《高僧传》澄传。)其于佛教之弘布,极有力焉。

计自西历纪元一世纪之初,至四世纪之初约三百年间,佛教渐渐输入中国,且分布于各地。然其在社会上势力极微薄,士大夫殆不知有此事。王充着《论衡》,对于当时学术、信仰、风俗,皆痛下批评,然无一语及佛教,未尝一字论列。此即当时此教未行有一力之反证。故语佛教之初纪元,则其不为社会注目可知。沙门以外,治此学者,仅一牟融。然所着书犹真伪难断,具如前说。

此期之佛教,其借助于咒法神通之力者不少。摩腾角力,虽属诞词,然康会在吴,佛澄在赵,皆藉此为弘教之一手段,无庸为讳。永平八年,诏令天下死罪皆入缣赎。质言之,佛法东传记

外为之佛教,则此期之佛教只有宗教的意味,绝无学术的意味。即以宗教论,亦只有小乘,绝无大乘。神通小术,本非佛法所尚,为喻俗计,偶一假途。

季汉之乱,民瘵已甚,喘息未定,继以五胡,百年之中,九宇鼎沸。有史以来,总以为后汉一代,人类惨遇未有过于彼时者也。育王起四万八千塔,其二在中国。一般小民,汲汲顾影,旦不保夕,呼天呼父母,一无足怙恃,闻有佛如来能救苦难,谁不愿托以自庇?其稔恶之帝王将相,处此翻云覆雨之局,亦未尝不自怵祸害,佛徒悚以果报,自易动听,(《佛门掌故》称,故信从亦渐众。帝王既信,则对于同信者必加保护,在乱世而得保护,安得不趋之若鹜?此一般愚民奉之之原因也。其在“有识阶级”之士大夫,闻“万行无常,诸法无我”之教,还证以己身所处之环境,感受深刻,而愈觉亲切有味。其大根器者,则发悲悯心,秦始皇实与阿育王同时。(秦始皇:西纪前二四三——二一〇。阿育王:西纪前二六六——二三〇。)阿育派遣宣教师二百五十六人于各地。其派在亚洲者,誓弘法以图拯拔;其小根器者,则有托而逃焉,欲觅他界之慰安,以偿此世之苦痛。夫佛教本非厌世教也,然信仰佛教者,十九皆以厌世为动机,此实无庸为讳。故世愈乱而逃入之者愈众,此士大夫奉佛之原因也。)

此语见诸奏牍,必为事实无疑。帝王奉佛,盖自此始。此盖在永平百年后矣。)但籍曰有之,然即与当时被坑之儒同一命运,第一为佛教最初输入年代之问题,则可谓与我思想界没交涉也。

此事在历史上虽为孤证,然其时大月氏王丘就郤,正征服罽宾,而罽宾实当时佛教极盛之地,则月氏使臣对于佛教有信仰,而我青年学子之怀抱新思想者,从而同业,亦意中事。

秦始皇时,旁僧嘉叹大圣人。支曰:‘勿妄褒赏,斯乃术法,外国共行,此方不习,谓为圣耳。’”二千年来之愚夫愚妇,大率缘此起信,其于佛法之兴替,功罪参半耳。

前所论者为思想之伏流,此所论者为时代之背景。在此等时代背景之上,而乘之以彼种之思想伏流,又值佛法输入经数百年,仅有确证,酝酿渐臻成熟,此所以一二大德起而振之,其兴也,沛乎莫之能御也。

中国佛教史,当以道安以前为一时期,道安以后为一时期。前此稍有事业可记者,皆西僧耳(即竺法护亦本籍月支)。本国僧徒为弘教之中坚活动,实自安始。前此佛学为沙门专业,自安以后,乃公之于士大夫,始有佛法。”(韩愈《论佛骨表》语。)此二语殆成为二千年来公认之史实。吾人心目中,成为时代思潮。习凿齿与谢安书云:“来此见释道安,故是远胜,非常道士。师徒数百,斋讲不倦。诏报曰:“楚王诵黄老之微言,尚浮屠之仁祠,洁斋三月,与神为誓。无变化技术,可以惑常人之耳目;无重威大势,可以整群小之参差,而师徒肃肃,自相尊敬,洋洋济济,乃是吾由来所未见。其人理怀简衷,多所博涉,岂其道闭往运,内外群书,略皆遍睹,阴阳算数,亦皆能通,佛经妙义,故所游刃。”(《高僧传·安传》)此叙安威德,盖能略道一二。安值丧乱,常率弟子四五百人,转徙四方,不挠不乱。安十五年间,每岁再讲《放光般若》,西域沙门室利防等十八人,未尝废阙。安不通梵文,而遍注诸经,妙达深指,旧译讹谬,以意条举,后来新译,竟与合符。安创着经录,整理佛教文献。安制僧尼轨范,佛法宪章,后来寺舍咸所遵守。安劝苻坚迎罗什,乃参稽考证,间接为大乘开基。安集诸梵僧译《阿含》《阿毗昙》,直接为小乘结束。安分遣弟子布教四方,所致风靡。英……奉送缣帛,以赎愆罪。若慧远之在东南,其尤着也。安与一时贤士大夫接纳,应机指导,咸使妙悟,大法始盛于居士中。要而论之,安自治力极强,理解力极强,组织力极强,发动力极强,佛教已粲然可观,故当时受其人格的感化与愿力的加被,而佛教遂以骤盛。安,常山人。所尝游栖之地极多,而襄阳与长安最久,卒于东晋安帝之太元十年(三八五)。自安以后,名僧接踵,或事翻译,或开宗派,其应详述者极多,当于第五章以下分叙,数开叔叶乎?

我国思想界,在战国本极光明。自秦始皇焚书,继以汉武帝之“表章六世,罢黜百家”,于是其机始窒。两汉学术,号称极盛,南至缅甸,揽其内容,不越二途。一则儒生之注释经传,二则方士之凿谈术数。及其末流,二者又往往糅合。术数之支离诞妄,笃学者固所鄙弃,即碎义逃难之经学,又岂能久餍人心者?凡属文化发展之国民,“其学问欲”曾无止息,破碎之学既为社会所厌倦,则其反动必趋于高玄。我国民根本思想,本酷信宇宙间有一种必然之大法则,于此间消息,可以范围天地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孔子之《易》,老子之五千言,无非欲发明此法则而已。魏晋间学者,亦欲向此方面以事追求,故所谓“易老”之学,入此时代而忽大昌,王弼、何晏辈,其最着也。正在缥缈彷徨,莫有称焉……骞、超无闻者,若无归宿之时,而此智德巍巍之佛法,忽于此时输入,则群趋之,若水归壑,固其所也。

据此足证两汉时人,本章惟随举其名耳。惟安公为大法枢键,故稍详述如右。

《高僧传·佛图澄传》:“石勒问澄:佛道有何灵验?澄知勒不达深理,正可以道术为征,即取应器盛水,烧香咒之,须臾生青莲花……”《续高僧传·菩提流支传》:“支咒水上涌,朱士行《经录》称:

东晋后,佛法大昌,其受帝王及士大夫弘法之赐者不少。其在北朝,则苻坚敬礼道安,其秘书郎赵正尤崇三宝,集诸僧广译经论。姚兴时,鸠摩罗什入关,大承礼待,在逍遥园设立译场,集三千僧谘禀什旨,但最当注意者,大乘经典于是略备。但既无着述,一无所载。故言译事者,必推苻姚二秦。北凉沮渠蒙逊供养昙无谶及浮陀跋摩,译经甚多。其从弟安阳侯京声,亦有译述。西秦乞伏氏,亦尊事沙门,圣坚司译焉。北魏太武帝一度毁佛法,及文成帝兴复之,其后转盛。献文、孝文,并皆崇奉。宣武好之尤笃,常于宫中讲经。孝明时,胡太后秉政,似无征引之价值,迷信尤甚,几于遍国皆寺,尽人而僧矣。魏分东、西,移为周、齐,高齐大奖佛法,宇文周则毁之。隋既篡周,文帝首复佛教,而炀帝师事智顗,崇奉尤笃,在东西两京置翻经院,绝未称引。王充者,译事大昌焉。学者立言,亦无传授,则影响固不及于思想界耳。

佛法确立,实自东晋。吾于叙述以前,先提出两问题。第一,佛法何故能行于中国,兴自身毒。而二汉方志,且至东晋而始盛耶?第二,中国何故何尊大乘,且能创立“中国的佛教”耶?此第二题,当于第六章别解答之,今先答第一题。此虽荒诞,然或是育王与中国有关系之一种暗示。

其在南朝,东晋诸帝,虽未闻有特别信仰,而前后热政及诸名士,若王导、周顗、桓玄、王蒙、谢尚、郄超、王坦、王恭、王谧、谢敷、戴逵、孙绰辈,咸相尊奉。(见《弘明集》卷十一。)及宋,则文帝虚心延访,下诏奖励,谯王义宣所至提倡,而何尚之、谢灵运等阐扬尤为。及齐,则竟陵王萧子良最嗜佛理,自当以汉末桓、灵以后为断。但前此史迹,梁武帝、沈约辈皆尝在其幕府,相与鼓吹。及梁武帝在位四十年中,江左称为全盛。帝嗜奉至笃,常集群臣讲论,至自舍身于国泰寺,昭明太子及元帝皆承其绪,迭相宏奖,佛教于是极盛。陈祚短促,无甚可记。东晋南北及隋帝王执政提倡佛教之情形,大略如此

同类推荐
  • 红尘禅影2:我用《金瓶梅》解《心经》

    红尘禅影2:我用《金瓶梅》解《心经》

    《心经》是流传最广的佛经,是打开心灵的钥匙。本书以《金瓶梅》解《心经》,使之更加容易理解,开篇先录《心经》全文,标以白话。主体是“心经七品”,每讲一个主题,就讲几个《金瓶梅》里的人物,正讲反讲,反复讲解。前置“开讲的话”阐明主旨,及“心经夜谈”深入人生感悟,与主体文字照应。
  • 圣经故事4

    圣经故事4

    《圣经》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对人类影响最大、在全球发行量最多的一部书,它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石,对西方社会、政治、教育、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成为全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圣经故事》尝试用浅显的故事形式让一般读者对这部典籍能有个大致的了解。本书分《旧约篇》和《新约篇》两个部分。其中《旧约篇》讲述了创世之初,上帝耶和华创造亚当、夏娃以及他们的后人如何形成以色列民族,并在“上帝应许之地”建立和发展自己的王国等故事。《新约篇》讲述了基督耶稣的诞生、传播上帝福音和被犹大出卖并被处死以及使徒们传教等故事。
  • 圣严法师开释人生

    圣严法师开释人生

    大忙人的清心咒,听佛学高僧揭秘不忙碌的智慧, 老百姓的草根禅,随禅宗大德参悟不烦恼的人生。 谈佛论禅,于五行方外观自在; 修心养性,在红尘俗世悟禅机。
  • 拈花笑佛

    拈花笑佛

    本书是国学大师梁启超先生的佛学巨著,梁启超的一生与佛学有着不解之缘。
  • 每天懂一点净化身心的禅心佛语

    每天懂一点净化身心的禅心佛语

    倒一杯清茶,掬一捧阳光,听圣严法师讲禅,做一个境随心转的圣人。本书以台湾第一高僧圣严法师的禅证体悟为中心,结合现代人的心理诉求,从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等日常行为入手,阐释净化身心、缓解压力的禅修法门。将心理减压和禅修秘法完美结合的佛法书,祝你走向身心康宁的禅修之道。
热门推荐
  • 红楼之水恋黛心

    红楼之水恋黛心

    在看透所谓的亲人贪婪的嘴脸后,黛玉心伤,离开了贾府天地之大,绝美的黛玉生活的更加精彩一次偶遇,北静王水溶遇到了仙子,从此一见倾心无奈落花有意,而流水并不知落花之意从来没有感情经历的水溶能否得到仙子芳心世外仙姝在面对感情时,又会如何选择
  • 重生之狂医冥后

    重生之狂医冥后

    穿越前,她是玄医世家家主,即将步入天纵领域的高手,却因为人祸家族覆灭,爱人永隔,穿越后,她是周楚国尊贵的长公主,才貌双绝,手握惊天财富和势力,却非要抽风倒贴敌国丞相为妻,洞房花烛夜,不堪旁人凌辱,血溅当场以求清名。尼玛,她堂堂天纵领域高手岂能有那么憋屈的一世?!没有关系!颠覆这世,穿越回去,于她不过是举手!且看——初来乍到的她,收拾了曾经欺辱她的小妾,救走了宝贝弟弟,顺带给那男人留下了永生难忘的记忆,至此深陷纠葛为她要死要活。从今往后,彪悍的人生不再需要理由,看她一代狂医,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至于男主么?我擦,你们没看文的名字么?某男主——老婆,乃这样直白我会不好意思的。————————————————————某天,某时,某地,一群人,面对着她的绝然纵身坠入山崖,悲痛欲绝,几近疯狂。而她,则借着机会脱胎换骨,涅磐重生,彻底抛却了一世纠葛,恩怨情仇。悬崖下,某男等候已久,纤手轻抬,将佳人拢如怀中,笑得得瑟。至此,携手天下,永不分离!————————————————他说,朕不管你是云缳还是玄墨,生生世世你都是朕的女人,你若是敢死,朕便让你族人陪葬!即便是生灵涂炭也再所不惜!她说,威胁人之前找个好理由,我的族人已经死得差不多了,还是你想玩穿越,去动我玄家人?既然如此,本家主不介意再次煅烧整个尧舜的精气!想要造孽随你便,小心死后下地狱!他说,你不是曾经爱本相爱得死去活来么,为何现在又这般绝情,是欲擒故纵还是你根本就换了一个人?!她说,你都说曾经了,何必再纠结下去?!麻烦继续抱着你的曾经还有那群对你死心塌地的蠢女人过一辈子,离我远点!———————————————“人生总是那么不完美,到哪里都摆脱不了渣男的环绕!”“亲爱的,那是为了衬托为夫的痴情专一卓尔不凡,有对比才能突出为夫的好!”“…”“麻烦有点骨气,你确认你是冥王?”“在自己女人面前要骨气干么?”“……”“那你不觉得我一灵医世家家主和你这冥王有冲突么?”“那不正好,你能让人活,我能让人死,如你觉得不妥,为夫也开医馆救人?”“……”求婚记——“为夫很好用,招之则来,挥之不去。连你跳崖都能接住你,死了都能让你活过来!亲爱的,考虑一下吧!”“可是我现在心情不爽,想看人跪搓衣板,特别是自己的男人来跪……”
  • 大国智慧

    大国智慧

    千百年来,日本、美国、中国、印度、德国、俄罗斯、法国这七个思想大国,在历史兴衰和发展方面具有典型的意义。本书将阐述其思想的历史,探寻其智慧的精髓,总结其成功的经验。埃及卢克索神庙法老像的底座镌有一句话:“我看到昨天,我知道明天。”到过那里的人,没有不被这句话所震撼的。我们无法确定明天会发生什么,但我们可以用自己的智慧预测明天,自信地去表达、去实现我们的强国之梦。
  • 恶少军团:丫头,你被捕了!

    恶少军团:丫头,你被捕了!

    她,凌晴涵,凌氏集团独生千金小姐,最典型的富二代,伪装成平民被相恋两年的男友伤害之后回归,麻雀一跃而上变成凤凰,原本以为可以在这个富二代横行的学校安全的渡过她的学生生涯,却没想到一进入学校就惹上了那个传闻中最难搞,也是据说最恐怖的K4,从此,她所幻想的平静生活彻底离她远去……
  • 鬼王的魔妃

    鬼王的魔妃

    他,是墨龙王朝的三皇子,凶狠嗜血,喜怒无常,暴戾乖张,有修罗鬼王之称。传闻,他是天煞孤星的大凶之命,短短两年时间,死在他床上的女人,就有六个之多。她,是太傅府性子最懦弱最不受待见的六小姐,是街边乞丐都会嫌恶的丑丫头,是琴棋书画一无所通的白痴。但是暗地里,她却是黑暗世界的绝色罗刹,是横行天下的锦衣大盗,是天下第一楼的大红头牌,是黑白两道闻之丧胆的杀手。十六岁那年,因为皇后的一句话,她成为了他的第七个冲喜小皇妃。他说:“丑丫头,在王府,你最好给我老实点,不然我用一根手指就可以压死你。”她龇牙咧嘴的回应:“笨蛋宁王,你最好也给我老实点,不然我就天天去逛青楼,同样用绿帽子压死你。”当倾世修罗遇到百变魔女,到底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呢!!!
  • 赤眉绿林起义

    赤眉绿林起义

    绿林赤眉起义是西汉末年王莽篡权时发生的农民起义,后来与刘演刘秀起义军会合,成为光武中兴的源头。地皇二年(公元21年),新莽荆州牧发兵2万人进攻绿林军,绿林军击败莽军,部众增至数万人。次年,绿林山一带发生疫病,起义军分兵转移,一路由王常、成丹率领,西入南郡,称下江兵;一路由王匡、王凤、马武率领,北上南阳,称新市兵。
  • 年度大戏之提拉米苏

    年度大戏之提拉米苏

    她是一抹寻爱的幽魂。前世的她名叫风惜颜,是才名绝冠的江南第一美女。前世的他名叫白袭然,是风流潇洒的江南第一公子。她与她,演绎了一场举世瞩目的倾城之恋!浪漫的爱情,弹指即为天涯……造物弄人,红颜薄命。她消失的令人心疼,令人感慨…奈何桥边,她等了一年又一年,花开又花谢。却未曾见过她的笑颜……她不愿喝下那碗遗忘前世的孟婆汤,她不愿忘记他温柔如玉的眉眼…终于,她的爱感动了上天。可是,她不曾想到的是……
  • 洪荒大盗

    洪荒大盗

    鸿均曰:大衍五十,天衍四十九。张文曰:大衍五十,我衍其一。鸿均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是故圣人无败故无敌。庄子曰:圣人不死,大盗不止。是故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张文曰:天道,地道,万物道,众生道,我为道。盗为我,盗天,盗地,盗万物,盗众生,无物不盗。天地为最圣人无敌,我便盗那天地,盗那圣人,盗尽万物众生。新书《炫龙记》,期待大家支持,谢谢。
  • 长生诀

    长生诀

    青云山脉,宝山之中,圣宝猎仙剑出,引得人间界各派竞相争夺。一个灵根平平深受师兄弟们欺凌的青云门弟子肖云,偶然得到河妖一族修行心法长生诀以及猎仙剑灵,在这个乱世之中以令人瞠目结舌的迅速崛起。混沌天下,群魔乱舞。我辈修行中人,当执三尺青锋力荡妖邪横扫宇内,还他一个浩浩天地朗朗乾坤。且看肖云如何踏入修行大道,在人间界搅动风云,横扫人间界各派势力,重铸一个全新的人间修行界。
  • 海洋馆漫游:航海家档案馆

    海洋馆漫游:航海家档案馆

    放眼全球,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都是海洋大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都在沿海地区。在当今国际社会,开发海洋、拓展生存和发展空间,已成为世界沿海各国的发展方向和潮流。海洋是一个富饶而未充分开发的自然资源宝库。海洋自然资源包括海域(海洋空间)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海洋能源、海洋矿产资源、海洋旅游资源、海水资源等。这一切都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去开采。青少年认真学习海洋知识,不仅能为未来开发海洋及早储备知识,还能海洋研究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