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研所的每间办公室配有矿泉水壶,有冷水热水。下班不设值夜班的,为了安全,办公室主任拉掉电闸,夜晚喝热水不成了。井晓光晚上来所里看书,靠他自备的一盏节能灯,但没热水喝,门卫的姜师傅烧壶水送给他。就是说,今夜药研所照常没电。
三人先来到井晓光的办公室,节能灯很亮。
“我拿钥匙。”井晓光从抽屉里取出小化验室备用钥匙,“我去开开门,然后叫你们。”
走廊漆黑一片,好在书记熟悉这里的一切,闭眼睛走也不至于磕碰哪里。两个实验室有电,它们昼夜需要电,因此单走一条线路,夜晚断了办公用电,但没断实验室的电。
确定绝对安全,井晓光摸索着将钥匙插入锁孔,旋转了几周打开门,迎面扑来浓重的药水气味,书记不总接触这些东西,因此敏感,鼻子发痒,他控制住喷嚏。
小实验室撂着窗帘,不管黑天白天于超很少拉起窗帘,出差他撂下窗帘。井晓光扭开一盏台灯,室内许多闪亮的东西呈现在面前,来药研所工作多年,进到小实验室次数极少,进来也是说几句话,屁股未沾椅子边儿便离开。给他印象最深的,满屋玻璃器皿,反射灯光而明亮。他来到窗前,掀开窗帘一角,见到对面的住宅楼,大部分窗口亮着灯,距离较远,看不清里边的东西。他放好窗帘,回到书记室,对警察说:
“你们过去吧,我看着人。”
郎多和省厅专家去了小实验室。
井晓光将自己办公室门敞开,灯光照亮了走廊,谁从最明亮的地方走过,他马上发现。记忆中,有人突然出现过。
井晓光读小说《呼啸山庄》,那个夏天的夜晚,他在苍凉日落中行走,步履在杂草丛生的崎岖荒路……沉浸在小说的情景之中,窗外落着雨,隐隐的雷声传来。
有那么时刻他抬起头,见到神色诡秘的一张脸,立在灯光中的身影像小说中的一个人物,他吓得一哆嗦。
“晓光!”
井晓光慢慢走出那座山庄,西风还吹拂他的头发,下意识地捋了一把,看清来人,说:
“于所长。”
“看书呢?”
“《呼啸山庄》。”
“艾米莉勃朗特,她们姐妹的书让人看到苍凉。”于超感慨道,他看过这本书,“上大学时,我看了两遍。”
井晓光在部队的读书室看过,这一遍是细读了。他想跟读过这本书的人交谈,于超说:
“我去实验室。”
井晓光放下书,送到门口。
“明天叫吕主任下班别拉电闸,给你留灯。”于超说,“节能灯光刺眼,看书不方便。”
“不用,我不经常来。”
于超走出明亮走入黑暗,从书记室到他的小实验室,还有长长的走廊。
今天,警察也是在药研所书记的注视下走到走廊尽头,他们进入小实验室进行勘查。
井晓光坐在办公桌前,面前放一部书,装看而不看,眼盯着灯光照亮的地方,担心有人来,谁保准哪位工作人员有什么事来办公室,有人来他好应付,偷偷进入小实验室的人需要掩护。他没平素读书那般心境,有些紧张和惶然。当然不用担心于超突然出现,他去了省城,走时对书记说:
“会期三天,开完我滞留两天,同学的孩子结婚。”于超说,“所里工作你多费心啦。”
一把所长不在,书记井晓光主持工作。五天,有充足的时间做完答应警察的事情。对进入小实验室寻找那种治疗忧郁症的新药……警察例行公事,他们说本市所有与化工、制药有关的科研试验单位都要调查,药研所的情况特殊,不得不采取这种手段来查。
井晓光不信在于超的小实验室里查出治疗忧郁症的新药研发痕迹,要查出其他别的还差不多。什么其他别的药,井晓光早有怀疑,于超禁止进入他的小实验室,自己大部分时间呆在里边干什么?搞研发新药,如此神秘地研究是什么药?井晓光对于超的做法有看法,疑心很久了,这也是他积极配合郎多进入于超小实验室的原因。
警察进入小实验室,并没查到什么,取走部分样品,不明液体、粉状物什么的,取时小心翼翼,取最小的量,不至于被发现。
“好啦。”省厅专家说。
“我们走。”
他们走出来,回到书记室。
“完事了?”井晓光问。
“嗯,你去处理一下。”郎多说。
井晓光觉得小实验室还是原封原样,关掉灯,锁上门。三人走出大楼,分手前,郎多握着井晓光的手,说:
“谢谢你。”
“应该做的。”井晓光说。
“再见!
“再见!”
郎多开车回公安局,明天罡在局长室等着他们。
“辛苦啦!”公安局长对省厅专家说。
省厅专家说勘查结果,现场没发现可疑东西。他举举手中的塑料袋,里边装着从实验室带回来粉末状的东西和一小瓶液体,说:“需要带回省厅检测,确定是什么东西。”
表面看不出什么,在预料之中,于超狡猾,任何痕迹都将清除,轻易不会给人看出来。
“小实验室的情况清楚了。”郎多说。
进入于超小实验室的意义,揭开神秘的面纱,这样的实验室研制毒品设备足够用。省厅专家说:
“应该说很齐全了,研制出K2,K3没问题。”
四
省厅专家连夜赶回去,三江警方等候消息。
“郎多,有新情况。”公安局长说。
“噢?”
“省厅获得情报……”明天罡讲了毒枭到了三江,以拍摄电视剧为名,“堂而皇之地到我们这里来,蒙蔽了很多人。”
“《卧底》剧组是贩毒团伙了。”郎多说。
“剧组还是剧组,他们拍戏,贩毒人员隐藏其中,像张俊池,他公开职务是制片人、投资人,还有副导演、剧务、美术什么的职务说不定,混在剧组中。”公安局长分析道。
“我们首先确定,他们跟林黛玉他们是不是一伙的。”
“同伙无疑。”公安局长说。
郎多查到林黛玉多次出境到缅甸,也在红豆影视公司所在的市停留过,她可能到那里跟毒枭接头后,再出境和境外毒枭谈生意。张俊池可能是林黛玉的上线,是境外贩毒集团在内地重要人物,公安部禁毒局监控他几年,始终未动他,发现他跟东北贩毒网联系密切,顺着他的线索,确定毒网在三江,于是才有三年前的“捕蛛行动”的部署。
“张俊池奔林黛玉来的。”
“林黛玉研制出新型毒品K2,将配方卖给境外贩毒集团,制成毒品后返销回国内,三江出现的毒品K2也是他们制的。”公安局长说,“张俊池到林黛玉,再从林黛玉处分销各地,主要是东北地区。”
林黛玉的嫌疑陡然升高,她的条件特殊,丈夫是药研所的专家,具备研毒技术和能力;她本人拥有生产化工产品的工厂,可以生产毒品,有境外贩毒集团雄厚资金支持,生产毒品没问题。
“我没想明白,境外贩毒集团为什么到三江来生产毒品,”郎多说,“是个谜。”
缅甸在南,三江在北,完全可以在南方某地生产,跑到遥远北方来,理由是什么?
考虑贩毒渠道。公安局长的见解。确定东北贩毒网在三江,称得上网,就不是三个两个人,坚固毒品销售的一张网,其网很大,罩着全东北及全国,沿海的毒品K2也可能由东北贩运过去。
“林黛玉能力令人质疑。”郎多觉得她操持不了这么大的毒网,“她一个年轻女子……”
“你说她哪方面不行?”
“韬略、胆量……”
林黛玉是不具备这些,没翅膀想飞,可以借助,她能够统帅有韬略、胆量的人。警方正调查这些人,三年前就开始,才有了对林黛玉、徐迪、刘宛泽嫌疑人的确定。
“把制毒人马拉到三江来,选择一个生产地点,是小树叶洗涤剂公司吗?”郎多说。
“未必是这样。”公安局长另有看法。
制毒需要个地方生产,合成毒品并不需要什么尖端设备,小树叶洗涤剂公司完全有这个能力。毒贩在南方找到和小树叶洗涤剂公司生产条件相同的工厂轻而易举,用不着跑到东北来。在贩毒集团中林黛玉位置那样重要,怎么会在她的工厂生产呢?
“如果不是在小树叶洗涤剂公司生产,会在什么地方?”郎多提出疑问。
“有个地方。”
郎多不解的目光望着局长,寻找答案。
“白狼山,三宝影视城里。”明天罡猜测道,三宝影视城在白狼山里,占地面积很大,高高的围墙围着,处于封闭状态,与外界隔绝,做什么都难被外人发现,“他们说要和市电视台共建影视城,100集电视剧计划拍几年。”
几年意味什么?充足的时间,宽裕的时间可以做很多的事情。郎多琢磨局长的话,
“您说把工厂建在影视城里?”
“拍电视剧要搭实景,要是建生产毒品车间呢?”公安局长启发式地说。
谁听了都会产生联想,逻辑的魅力在这里。郎多沿此思路想下去,出现山出现水,有树有花!实景拍摄,再现制毒……美其名曰真实再现,以假掩真。如果推理成立,毒枭狡猾程度。
“毒枭的胆子倭瓜大呀!”郎多慨叹,是一个市禁毒支队长的感慨,如今毒贩疯狂到了极点。
“我们打击不力,也是毒贩胆大妄为的原因之一。”公安局长自查原因,“我已经立下军令状,‘捕蛛行动’失败,立马辞职。”
郎多听到一种坚定的声音,公安局长如此决心,对部下士气的巨大的鼓舞。
“郎多,你的任务又重了。”明天罡说,本来郎多的肩头担子已超重,他不愿意给他加码,《卧底》剧组必须派人进入,难题在进入拍电视剧组不同于其他组织或机构,派人去卧底,需要沾电视剧拍摄的边儿,或是剧组招演员什么的,郎多是剧组聘请的顾问,他去最最合适,“我想寻到一个合适的人,替换下你来。”
“任务还是给我。”郎多宁愿多挑担子说,“跟张俊池接触,他对我像是无疑心。”
“往下形势要有变化。”明天罡说制片人积极活动,请刘宛泽去饰演禁毒队长,他要是去了,对你不利,“他比张俊池了解我们,说不定有目的将刘宛泽调到身边,专门用来对付我们。”
表面上看,张俊池不认得刘宛泽,或者说他认识刘宛泽,刘宛泽不认得他,这话怎么说,贩毒集团有严格的规矩,单线联系,越高一级认识他的人越少。由此推测,刘宛泽应是林黛玉的下家,她跟张俊池直接联系,张俊池就未必认识刘宛泽。当然,林黛玉可以对张俊池说出刘宛泽的情况。究竟是怎么回事,没有得到证实,一切都只能说推测。
“现在刘宛泽还没答应,张俊池仍然撺掇此事。”明天罡说。
“演戏给我们看。”郎多说。
“也许刘宛泽真的不知道,不管最后刘宛泽进不进剧组,我们必须正视他们是同伙。”公安局长从不轻敌,三宝影视城是新战场,郎多到前线去,“从现在起,你的注意力放在《卧底》剧组,调查林黛玉和于超的任务我再选派一个人。”他没说具体派谁,初步打算交给罗红泥。
“开机在即,我抓紧看完剧本。”郎多说。
“你要当个让制片人满意的顾问。”公安局长一语双关道,紧接着说,“三江是毒枭的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