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02600000031

第31章 子路第十三(1)

【题解】

此篇论从政理民之法及士人之行、君子之德,凡三十章。与前篇相类,故相次。邢昺曰:“回也入室,由也升堂,故以为次也。”近是。

13·1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

请益,曰:“无倦。”

【释】

先之劳之:“先”,在其前。前“之”指民,后“之”为助词,言先民而劳。“劳”,辛劳。旧读“先之”、“劳之”为二,非。

无倦:不知疲倦。

【训译】

子路问(怎样)搞行政,先生说:“先民而劳。”

(子路)请求再补充一点,(先生)说:“不知疲倦。”

【章旨】

此章讲为政者当先于百姓受辛劳。

13·2仲弓为季氏宰,问政。

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

曰:“焉知贤才而举之?”

曰:“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

【释】

仲弓为季氏宰:“先”,在前面。“仲弓”,即冉雍。“宰”,指家宰,管家。

问政:“政”,指执政。

先有司:“有司”,具体办事人员。

人其舍诸:“其”,同“岂”,难道。“舍”,舍弃、放掉。“诸”,“之乎”合音。

【训译】

仲弓做季氏家宰,问(怎样)执政。

先生说:“(自己)走在办事人员前面,赦免(办事人员的)小过失,举用有才能的人。”

(仲弓又)问:“怎么知道(他们)有才能而举用他们呢?”

(先生)说:“举用你知道的;你不知道的,别人难道会放掉他吗?”

【章旨】

此章论为官执政及举贤之法。

13·3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

子曰:“必也,正名乎!”

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名?”

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校】

奚其正名,“名”字旧脱,从定州简本及《七经考文补遗》所引古本补。

则民无所措手足,“措”旧作“错”,改从皇本、朱熹本。

【释】

卫君待子而为政:此假设言之。“卫君”,指卫出公,鲁哀公九年即位,其时孔子在卫。“为政”,处理政事、执政。

奚其:为何。

必也,正名乎:“必”,承上指必为政;“也”表假设。旧连“正名乎”为句,非。“正”,正定。“名”,事物的名称、名分。

迂:《说文》:“避也。”引申谓远离、不切实际。旧释迂腐,非。

盖阙如:空缺之貌。

野:鄙野、粗俗,粗浅。

言不顺:“不顺”,相逆违。名不副实,故言不顺。

礼乐不兴:“兴”,起也。不起,即不产生作用。

刑罚不中:“中”,适中、恰当。

名之必可言也:“名之”,称其名。“可言”,谓口顺。

无所苟:“苟”,苟且、随便。

【训译】

子贡问:“(如果)卫君等您去执政,您将先做什么?”

先生说:“如果一定(让我做),(那就是)正名吧。”

子贡说:“有这种事吗?您讲得太不切实际了。为什么要正名?”

先生说:“仲由,你太粗浅了!君子对他所不知道的,就缺着(不乱说)。(事物的)名称(如果)不正确,叫起来就不顺口;叫起来不顺口,事情就办不成;事情办不成,礼乐就不能发挥作用;礼乐不发挥作用,刑罚就不适中;刑罚不适中,老百姓就不知所措。所以,君子叫事物的名称一定要顺口,讲出来的话一定要可行。君子对他所讲的话,要没有(一句)随便乱说的才行。”

【章旨】

此章论正名,又批评不知而乱讲。

13·4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

请学为圃,子曰:“吾不如老圃。”

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校】

子曰吾不如老圃,“子”字旧脱,从皇本等补。

【释】

稼:种庄稼。

不如老农:言不会种庄稼。

圃:种蔬菜。

不如老圃:言不会种菜。

小人:劳动者,农民。

襁负:“襁”,婴儿的被子。“负”,背也。

【训译】

樊迟要学种庄稼,先生说:“我不如老农民。”

(又)要学种菜,先生说;“我不如老菜农。”

樊迟出去后,先生说:“樊须真是个农民!上边的人喜欢礼,老百姓就没有敢不尊敬的;上边的人喜欢义,老百姓就没有敢不服从的;上边的人讲诚信,老百姓就没有敢不用真情的。如果这样,四方的百姓就都抱着、背着他们的孩子赶来了,哪里用得着(自己)种庄稼?”

【章旨】

此章言社会有分工。孟子“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思想出此。

13·5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释】

诵诗三百:“诵”,背诵。“三百”,三百篇。“诗三百”,指整部《诗经》。

授之以政,不达:“政”,政事。“达”,通也,至也。不达,谓不能处理。

使于四方:出使外国。

不能专对:“专”,独立。“对”,应对。

奚以为:“奚”,何也。“为”,用也。

【训译】

先生说:“能背诵《诗经》三百篇,交给他政事,不能处理;派(他)到国外出使,不能独立应对:虽然(背得)多,又有什么用?”

【章旨】

此章讲读书贵在致用。

13·6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释】

其身正:“其”,指为政者言。“正”,指行为端正。

不令而行:“行”,行动、执行。

从:随,服从。

【训译】

先生说:“他自身行为端正,不下令(百姓)就执行;他自身行为不端正,即使下令也不服从。”

【章旨】

此章言为政当先正身。《颜渊》篇“子帅以正,孰敢不正”,与此义同。

13·7子曰:“鲁卫之政,兄弟也。”

【释】

政:指当时的国政情况。

【训译】

先生说:“鲁国与卫国的国政,是亲兄弟。”

【章旨】

此章叹鲁国政相衰。

13·8子谓卫公子荆,“善居室。始有,曰:‘苟合矣。’少有,曰:‘苟完矣。’富有,曰:‘苟美矣。’”

【释】

公子荆:卫献公子,字南楚。

居室:“居”,处也。“室”,家也。

苟合矣:“苟”,苟且、将就。“合”,足、够也。

完:完备。

美:完美。

【训译】

先生评价卫公子荆说:“(他)善于持家。刚有一点点,(就)说:‘将就够了。’稍微多一点,(就)说:‘将就完备了。’富有了,(就)说:‘将就完美了。’”

【章旨】

此章论卫公子荆善居家,赞其知足。

13·9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

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

曰:“富之。”

曰:“既富矣,又何加焉?”

曰:“教之。”

【释】

子适卫:“适”,往、去也。此鲁定公十三年事。

冉有仆:“仆”,犹御,驾车。

庶:众多,指人口。

【训译】

先生去卫国,冉有给他驾车。先生(看到卫国人口稠密,对冉有)说:“人口真多呀!”冉有问:“人口已经多了,给他们再加点什么呢?”

(先生)说:“使他们富裕。”

(冉有又问:)“已经富裕了,给他们再加点什么呢?”

(先生)说:“教育他们。”

【章旨】

此章言治民之法。先富而后教者,衣食足则知礼节也。

13·10子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

【释】

期月而已:“期”,同“朞”,音基,周匝。“期月”,一整月,释一周年非。“已”,止也。

三年有成:言可使三年有成。“成”,收获。旧或释用三年乃有成,非。

【训译】

先生说:“如果有任用我的,(用)一个月停止就行,可以使(他)三年有收获。”

【章旨】

此章记孔子自信其为政有方。期月而制定、颁布政令,故可使三年有成。

十一

13·11子曰:“‘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诚哉是言也!”

【释】

善人为邦百年:“善人”,心地良善之人。“为邦”,治国。言善人相继百年,非一人百年。

亦可以胜残去杀:“胜”,战胜、克服。“残”,残暴。“去”,去掉、去除。“杀”,刑杀。

诚哉是言:“诚”,真、确实。“是”,此也。

【训译】

先生说:“‘善人治国一百年,也可以克服残暴,去除刑杀了。’这话是真的呀!”

【章旨】

此章言胜残去杀之不易。百年积淀,民风渐淳,残、贼不起,故可以胜残去杀矣。

十二

13·12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

【释】

王者:“王”去声,统一天下。

必世而后仁:“世”,谓经一世。旧或释三十年为一世,非。“仁”,谓行仁政。

【训译】

先生说:“如果有统一天下的,一定是在一代以后才行仁政。”

【章旨】

此章言立国需用杀伐。王者需杀伐乃能立国,故需世而后仁。

十三

13·13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释】

何有:有何,无何也。

【训译】

先生说:“如果端正了自身,对于从政有什么(说的)?不能端正自身,怎样去端正别人?”

【章旨】

此章言从政当先正身。“其身正,不令而行”,故曰于从政乎何有,与《颜渊》篇“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同。

十四

13·14冉有退朝,子曰:“何晏也?”

对曰:“有政。”

子曰:“其事也。如有政,虽不吾以,吾其与闻之。”

【校】

冉有,旧作“冉子”。按下言“子曰”,不应又称冉子,当是后人所改,今从《韩李笔解》及朱熹《集注》本。

【释】

退朝:散朝退归。

晏:晚。

政:政务,国家大政之事。

事:事务。

虽不吾以,吾其与闻之:“以”,用也。“与”,参与。

【训译】

冉有退朝(回来),先生问:“怎么这么晚?”

(冉有)回答说:“有政务。”

先生说:“那是事务。如果有政务,虽然不用我,我也会知道它。”

【章旨】

此章言政、事有别,亦见孔子关心国家大事。

十五

13·15定公问:“一言而兴邦,有诸?”

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为君难,为臣不易。’如知为君难也,不几乎一言而兴邦乎?”

曰:“一言而丧邦,有诸?”

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予无乐乎为君,唯其言而莫予违也。’如其善而莫之违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之违也,不几乎一言而丧邦乎?”

【校】

一言而兴邦,旧作“一言而可以兴邦”,从定州简本删“可以”二字。

如知为君难也,“难”前旧有“之”字,从皇本、敦煌一本删(简本缺)。

【训】

定公:鲁定公,参3·19注。

一言而兴邦:“一言”,一句话。“兴”,使之兴盛。

言不可以若是:“若是”,如此,如所云。旧连“其几也”为句,非。

其几也:“几”,近也。

一言而丧邦:“丧”,使之灭亡。

【训译】

鲁定公问:“一句话就使国家兴盛,有这事吗?”

孔子回答说:“语言不可能这样,(但)它很接近。(比如)有人说:‘为君难,为臣不易。’如果(为君的人)真的知道为君难(而多加努力),不就接近一句话就使国家兴盛了吗?”

(定公又)问:“一句话就使国家灭亡,有这事吗?”

同类推荐
  • 历代赋评注(魏晋卷)

    历代赋评注(魏晋卷)

    《历代赋评注》全书七卷,选录从先秦至近代三百多位作家的赋近六百篇加以注释和品评。其中大部分作品以前没有人注过。主编赵逵夫教授为著名辞赋研究专家,中国辞赋学会顾问。各卷主编和撰稿人也都是在古代文学研究方面有较高修养的学者,基本上都是高职和博士。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
  • 伤寒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是一部论述传染病与内科杂病为主要内容的典籍,东汉张仲景约撰成于公元2世纪末3世纪初,被誉为“中医临床医学之祖”。
  • 周易参同契

    周易参同契

    在汉代出现了一部对后世影响极大的奇书,这部书虽然在当时默默流传,世人很难理解它的奥秘;但唐代后名声大振,宋代时被称为“万古丹经王”、“丹经之祖”、“丹中王”,可谓古今炼丹第一书。
  • 吴子兵法

    吴子兵法

    《吴子》主要论述了战争观问题。该篇既反对持众好战,也反对重修德,而废弛武备。它认为只有内修文德,外治武备才能使国家强盛。
  • 史记(最爱读国学书系)

    史记(最爱读国学书系)

    《最爱读国学书系:史记》是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共一百三十卷,有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约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记载了上至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约公元前3000年)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包罗万象,而又融会贯通,脉络清晰,“王迹所兴,原始察终,见盛观衰,论考之行”(《太史公自序》),所谓“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详实地记录了上古时期举凡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状况。
热门推荐
  • 二品嫡女

    二品嫡女

    她是堂堂国舅的一品妻,奈何--成婚三年,一无所出。婆婆慈和,相公恩爱,三年坚守当日求娶之诺,今生绝不纳妾。然,这妾终究还是要纳,还得她亲自帮他纳。但是--谁能料想,一个妾,竟能挑起那么多的是是非非,恩恩怨怨!当她以退为进,隐忍布局,终使真相大白时,良人不再是良人,所谓的夫妻之亲,结发之情只不过是他人的苦心筹谋。她到底还是输了,输在这以夫为纳,以男为尊的时代。面对亲人的泪,仇者的快,她浅笑安然。谁能知道,她本不是她!一场和离,只不过成全了她最初的梦……可是,为什么会突然蹦出个王孙,还说对她一见钟情,非她不娶?果断决定,逃!能逃多远,就逃多远!只是姑娘我嫁不嫁,嫁给谁,这是我的事,与你们这些闲人何干?竟然编排她是二品的嫡女?靠!姑娘我若是二品,这世间谁敢说是一品要抢要斗是吧?行!姑娘我就--不择手段、丧尽天量、神怒鬼怨的嫁给你们看!*****推荐自己的新文******《重生之高门奴妻》她嫁他三载却在一朝分娩时,胎死腹中,她亦被谋而死。重生回到当初,她将步步为营,借那倾世男子之势,为自己为他谋一个锦绣未来。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黑椹的别样人生

    黑椹的别样人生

    八月天,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发表小说《遥远的麦子》《黑神的别样人生》《低腰裤》《父亲的王国》等。现任某报社记者。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神级大镖客

    神级大镖客

    特卫局高手焦翼强势回归都市,救下美女总裁,成为美女总裁的贴身保镖,卷入各方纷争,凭《神农修仙诀》开启人体八大隐脉,大杀四方,狂虐国内外敌对势力,踏上人生巅峰之路,拥得美人归。  群号:205213389
  • 逃不开的桃花

    逃不开的桃花

    前世,她被当成报复爷爷的棋子,一命呜呼,醒来却发现自己奇迹般的成了刚刚离开娘胎的婴儿,呃,错了,是离开爹胎的婴儿,女尊,这么恶俗的穿越就这么没打一声招呼的找上了她,好,没关系,重生代表年轻了几十岁,是她赚到了,身份显赫,她接受,这个以后就没人欺负了,娘亲奸诈,她无视,她不相信自己一个高智商的现代灵魂斗不过一只狐狸,女皇阴险,她无语,人家是最大的头目,自己要谦让,让她救人,她同意,积善以后就可以上天堂,摆平危机,她义无反顾,朋友就是有难之时可以伸出援手,但是,可是,为什么每次都会冒出一个娇滴滴的男子一脸痴情的看着她,她应该,好像,大概什么也没做吧,她深知做人要低调,她也把这种低调风格贯彻到底,坚持低调就是幸福,再一次,老天显然还是没有玩够,低调的结果就是每每让她高调到不行,她头痛,她怒吼,可是没用,桃花不断,而且都是一些不简单的桃花,压的她比古代的童养媳还要委屈,水灵灵的大眼微眨,小嘴可怜兮兮的撇下,呜呜,她要低调,她不要这些桃花啦~~~~~女主凤雪灵,慧王之女,时而天真,时而狡诈,时而聪慧,总之就是花见花开,人见人爱啊,无意中收服众多男主,可是这样的艳福可叫女主大呼头痛;风野浩,间接害死女主的人,可是发现错误后,以死来求得女主原谅;凤雪歌,双生子哥哥,一双魅惑人的紫眸,妖艳而蛊惑;凤雪颜,双生子弟弟,一双寒潭般的绿眸,清冷孤傲,两人均为她痴狂;凤雪情,娇小柔弱,女皇最疼爱的十三皇子,意外落水为她所救,从此一颗心就这样掉在她的身上,为她几乎送命;水若尘,从小就不被女皇注意的皇子,在他即将被侍卫凌辱时,是她救了她,给了他救赎,就只是醒来的第一眼,已注定了一生的纠缠;影,女主的暗卫,从小就只是默默的守在女主身边,替女主挡去一切磨难,不求回报的付出最终获得女主的青睐;风,本是女皇身边最出色的暗卫,奉命保护女主,可最后却被女主的善良温柔迷惑,至死不弃;浅隐,凤亲国三皇子,出使凤颜的万寿节,在见到女主的第一眼,就注定为她魂牵梦萦;临梦寒,凤临国左相,从小男扮女装入朝为官,只是想证明自己不必女子差,可是在凤颜的万寿节上,那个精灵般的小人的出众才华让自己甘拜下风,继而为她着迷;
  • 心缺

    心缺

    心上有个缺,是无可救赎的旧伤,战争……腥风血雨……,怎么办?怎么办?,故事脱胎于慕容冲,却又不同于慕容冲,一个曾失去一切尊严沦丧的男人,最后仍活得顶天立地,有爱有恨,当得起男儿这两个字的悲壮故事
  • 全职高手

    全职高手

    网游荣耀中被誉为教科书级别的顶尖高手,因为种种原因遭到俱乐部的驱逐,离开职业圈的他寄身于一家网吧成了一个小小的网管,但是,拥有十年游戏经验的他,在荣耀新开的第十区重新投入了游戏,带着对往昔的回忆,和一把未完成的自制武器,开始了重返巅峰之路。===================================
  • 红泥炉(全集)

    红泥炉(全集)

    本书分上下两册。上册以游记、随笔为主,以轻松明快的文笔,描写了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及对生活的热爱和人生感悟。带给人以愉快的阅读享受。下册以严肃的文笔,对山西的人文历史、未来发展做了细致的分析、论述,以睿智的、深刻的思考带给读者以深思及人生的启迪。
  • 高手神话

    高手神话

    网游里的江湖不再只是只是网游。葵花宝典,辟邪剑谱,降龙十八掌,易筋经……只要你有实力,什么不可一世的人物都可以被你踩在脚……不论你是什么控,只要你有实力,在这里,一并都可以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