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02600000014

第14章 里仁第四(1)

【题解】

此篇共二十六章,总论修德修身,以仁为主。邢《疏》云:“此篇明仁。仁者,善行之大名也。君子体仁,必能行礼乐,故以次前也。” 君子体仁必能行礼乐,以义言仁当在前。今在后,则非编者之取义。此篇当承《为政》而来,以为政须礼乐,为政者更须有仁德,故为次。篇名取首章“子曰”下前二字,“里”实借为“邻”。

4·1子曰:“里仁为美。宅不处仁,焉得智?”

【校】

宅不处仁,“宅”字旧作“择”,以音误,从翟灏说据《文选注》、《后汉书》注等所引改。

焉得智,“智”旧作“知”,从皇本、正平本、敦煌唐写本改今字。

【释】

里仁为美:“里”,动词,借为“邻”。《释文》云:“里,犹邻也。”旧如字释,误。“仁”,指仁者,有爱心之人。旧或释仁德,非。邻仁,做仁者邻居。

宅不处仁:“宅”,宅第、住宅。“处”,居、安置。“仁”,指有仁者居住之地。

【训译】

先生说:“做仁者的邻居是美事。住宅不安置在有仁者居住的地方,怎么算得上聪明?”

【章旨】

此章论宅当处仁。仁者爱人,邻仁必能和睦相处,且得其关爱,故美。

4·2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智者利仁。”

【校】

智者利仁,“智”字旧作“知”,古字,从皇本、正平本、敦煌唐写本改今字。

【释】

不仁者:无爱心之人。

不可以:不可能,不能够。

久处约: “久”,长久、永远。“处”,指安处、安居于。“约”,穷困。

长处乐:“长”,长久、长期。“乐”,安乐、享乐。

仁者安仁:“安仁”,安于仁,以仁为安。后“仁”为动词,谓行仁,献爱心。

智者利仁:“仁”亦动词。“利仁”,以行仁为利。或释为利用仁,非。

【训译】

先生说:“没有仁德的人不可以长期处在穷困之中,也不可以长期处在安乐之中。有仁德的人以做仁事为安,有智慧的人以做仁事为利。”

【章旨】

此章论仁者与不仁者之别。不仁者无爱心,久处约必思害人以利己,长处乐必骄横欺人,故皆不能。仁者恒思爱人,故安于行仁。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行仁必得人报,故智者以行仁为利。

4·3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释】

好人:“好”读去声,动词,喜欢,这里指真正地喜欢。或如字读,则与“恶”不对,非是。

恶人:“恶”,亦动词,好恶之恶,厌恶、憎恶,这里也指真正地恶。

【训译】

先生说:“只有有仁德的人能(真正)喜欢人,能(真正)憎恶人。”

【章旨】

此章讲仁者爱憎分明。仁者爱人,好其人必行仁于人,是有其实;仁者亦有所恶,恶其人,必不为之行仁,亦有其实,故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雷锋,即可谓仁者。

4·4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释】

苟志于仁矣:“苟”,假设之词,如果。“志”,立志。“仁”,亦谓行仁。

无恶:“恶”,指恶行,作恶。

【训译】

先生说:“(一个人)如果已经立志做仁事,(他)就不会(再)作恶了。”

【章旨】

此章讲仁者无恶行。作恶之人,必无仁德。若志于仁,则可改恶为善,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也。

4·5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校】

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得”字疑本作“脱”或“免”,涉前误。旧或疑前“不”字衍,非。人无愿得贫贱者,更不得有其道。或云“得之”当为“去之”,亦非。前句言“得”言“处”,得而处之也;此句如前后皆作“去”,则句法参差,且后“去”本为离去之义。又有疑此“得”当为“失”者,尤非,贫贱不可能自动失掉。

【释】

富与贵:“富”,富裕、物质财富多,与贫相对。“贵”,高贵,社会地位高,与“贱”相对。

不以其道得之:“其道”,正确的方法、正当的途径。“得”,得到。

不处也:“处”,居、享。

不去也:“去”,离去、离开。下“去”同。

恶乎成名:“恶乎”,于何,在哪里。

无终食之间违仁:“终食之间”,吃完一顿饭的时间。“违”,背离、离开。

造次必于是:“造次”,仓促急剧、奔忙,与颠沛相对。“是”,此也,指仁。下同。“必于是”,谓心必在仁,即心里一定想着仁。

颠沛必于是:“颠沛”,倾覆、跌倒。旧或释颠沛流离,不确。

【训译】

先生说:“富和贵,是人人都想要的;不通过正当的途径得到它,不能安享。贫和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不通过正当的途径脱离它,不能离开,(这才是仁。)君子离开仁,在哪里成名呢?君子吃一顿饭的时间(都)不离开仁,奔忙的时候一定想着仁,跌倒了(也)一定想着仁。”

【章旨】

此章论君子不去仁。不以其道得富贵,是夺他人之富贵。夺他人之富贵是不仁,故君子不处。不以其道去贫贱,势必陷他人于贫贱,亦不仁,故君子不去。不处、不去,皆是仁。

4·6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也,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者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校】

其为仁也,“也”旧作“矣”,今从《四书考异》据《三国志·顾雍传》注所引改。又:既为仁,不得又曰 “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仁”当是“人”字之误。

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者乎,“者”旧作“矣”,涉下“矣”字误,从《文苑英华》卢照邻《乞药直书》所引改。皇本“者”字“矣”字并有,非。

【释】

好仁者、恶不仁者:指真正好仁与真正恶不仁之人。

无以尚之:“尚”,上也。无以上之,无法超越也。

其为仁(人)也:为人,即做人。“也”,表时。

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者乎:“一日”,一整天。“仁”,动词,指行仁,献爱心。

盖有之矣:“盖”,表示推测,大概。

【训译】

先生说:“我还没见过(真正)喜欢仁的人和(真正)憎恶不仁的人。(真正)喜欢仁的人,是无法超越他的。(真正)憎恶不仁的人,他做人的时候,不让(任何)不仁的事在他身上出现。有能够一整天都把他的气力都用在做仁事上的吗?我还没见过力量不够的,大概有这种人吧,(只是)我还没有见过。”

【章旨】

此章劝人行仁。真正喜欢仁的人,全身心行仁,故无以尚之;真正憎恶不仁的人,不容任何不仁,故其为人之时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人鲜有一日行仁,非其力不足,乃不好仁也。

4·7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人矣。”

【校】

斯知人矣,“人”旧作“仁”,从翟氏《考异》引陆采说,据《后汉书·吴祐传》所引改。

【释】

人之过也:“过”,过错。

各于其党:“党”,类也。“各于其党”,言不出其同类范围。

斯知人矣:“斯”,则、就。“知”,知道。“人”,指其人的类型。

【训译】

先生说:“人的过错嘛,各自都在其同类(范围之内)。观察(一个人的)过错,就可以知道(他属于哪一类)人了。”

【章旨】

此章论以过可以观人。人各有过,但各类人之过皆有其普遍性,故观过可以知人。此章编于此篇而与以上各章相次,说明《论语》编辑之时“人”已误“仁”。

4·8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释】

道:指正确的思想主张、路线。

【训译】

先生说:“早晨听到正确的思想主张,(即使)晚上去死也可以了!”

【章旨】

此章劝人闻道。道为人生信仰,闻道则信仰真,故死而无憾。所谓“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就是这个道理。不闻道,则浑浑噩噩,枉活一世。

4·9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释】

士志于道:“士”,任事之人,四民之一。《说文》:“士,事也。”《后汉书·仲长统传》:“以才智用者谓之士。”“志”,谓有志、立志。“道”,指正确的思想主张。

恶衣恶食:即粗衣粗食。

未足与议:“未足”,不值得。“与”,与之、在一起。“议”,议论、讨论,这里指议道。

【训译】

先生说:“干事的人有志于正确的思想主张,却以穿粗衣吃粗食为耻辱的,(就)不值得跟他一起讨论了。”

【章旨】

此章诫年轻人不当讲究吃穿。“道”为天下之事,志于“道”,是其理想高远,志于“道”而讲求吃穿,是其所重不在“道”,故不足与议。

4·10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敌也,无慕也,义之与比。”

【校】

无敌也,“敌”旧作“适”,借字,今据《释文》改从郑本,用本字。《逸周书·柔武解》:“靡适无下。”“适”亦借为“敌”。

无慕也,“慕”旧作“莫”,亦借字,今从郑玄读改本字,以免徒生误解。

【释】

君子之于天下:“君子”,指有道德、有修养之人。“于”,对于。“天下”,指天下之国、之人。

无敌也: “敌”,仇敌、敌对。旧作“适”,或如字释无所适从之适,与下文“比”义重,非。或释“肯”,亦非,适无肯义。

无慕也:“慕”,爱慕、向慕,与“敌”相对。旧作“莫”或释不肯、反对,与“敌”、“比”不谐,不知通假故也。

义之与比:“义”,宜也,谓行事合理、合宜之人。“比”,相并、合作、在一起。

【训译】

先生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人),没有敌对,也没有爱慕,(只)跟正义(者)在一起。”

同类推荐
  • 易经 尚书

    易经 尚书

    易经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伦理实践的根源,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姬昌编著的《易经尚书》用现代白话对其进行了详尽而又明白的解说。《尚书》是古代的重要文献,西汉武帝时被列为儒家五经之一,是士子科举进身的必读之书。本书给供相关学者参考阅读。
  • 大唐西域记

    大唐西域记

    《大唐西域记》,为唐代著名高僧唐玄奘口述,门人辩机奉唐太宗之敕令笔受编集而成。这是玄奘游历印度、西域旅途19年间之游历见闻录。全书内容丰富、文字流畅、叙事翔实。
  • 类书之最:古今图书集成

    类书之最:古今图书集成

    类书之最——古今图书集成》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 历代赋评注(唐五代卷)

    历代赋评注(唐五代卷)

    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第一卷开篇除以“总序”对赋的特质及其同汉语与中华文化的血肉关系、赋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作了概括论述之外,还在评注前撰文《赋体溯源与先秦赋概述》,以下各卷在评注前也都有“概述”,对该时期赋的主要作家、重要作品、创作成就和主要特色等有简略而精当的论述,以与书中的作者简介、各篇题解及品评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关系,从而便于读者在阅读作品及评注过程中形成对该时期赋吏的整体认识。
  • 论语今读新解

    论语今读新解

    本书的译注始于2006年,历经六个寒暑。原文以中华书局1980年版杨伯峻《论语译注》的原文作为底本,参照朱熹《论语集注》的经文及注解《论语》的有关著作,对个别章节和标点做了适当调整。
热门推荐
  • 幸福的完美

    幸福的完美

    那个年代简单透明,似乎阳光里活动的尘埃都那么令人着迷,正在经历的并不觉得美好,只有过去的,成为了一种记忆,于是一切都美好鲜活起来。
  • 会有天使替我爱你

    会有天使替我爱你

    小米因为死去男友的心脏移植给了另外一个男孩而转学来到了他所在的学校,这个男孩——尹堂曜同明晓溪所有小说中的男主角一样,高大英俊,家境优越,帅且酷……小米用尽一切办法去接近尹堂曜,替他写作业、跑1500米……终于,尹堂曜接受了小米并开始同她交往,但有一天,小米突然发现,他死去男友的心脏其实并没有移植到尹堂曜的身上……而尹堂曜也发现了小米接近他的真实目的……
  • 监牢宠妃翻身记

    监牢宠妃翻身记

    ◇◆大家只要点击一下【收藏此书】就行了~亲们动一动指尖吧!!◇◆◇◆一朝穿越,她成为丞相之女。身处牢狱,她暗自苦恼,却卷入阴谋的漩涡。一跃成为皇妃,却只是因为他的好奇和利用。后宫的尔虞我诈,她照例未能幸免。◇◆◇◆几度陷害,她最终成为了牺牲品。还有她还没有出生的孩子,化作了一滩血水。她笑的凄凉,“既然你不想要孩子,那我就依你,我打了孩子还不成吗?”离开皇宫,却始终无法摆脱阴谋的束缚。情止断崖,她看着他,泪流满面却笑魇如花,“你想要一辈子困住我,我偏不如你所愿!罕井凌文,你且等着,如果我今日有命活着,定是要你付出代价!”◇◆◇◆两年后,她成为一门之主,执掌生杀大权。决定重归报仇,却意外发现自己竟然是栎丹国公主。无奈终于看开,决定放下仇恨与凌玥离开,却是命运弄人。天朝出兵相逼,要求迎娶她入宫,形势危急,她不得不嫁。那日她笑的凌落,“我可以说不吗?”◇◆◇◆重回故地,竟发现当年一切都是误会。终是解开误会,本以为能够相守,却在一切都还未来得及开始的时候,他再次利用了她。◇◆◇◆她一生三嫁,第一次她成为了辰妃;第二次她成为了葟贵妃;第三次她终于当上了皇后,却不是他的新娘。她说:“我只要一方天地,无忧无虑。”◇◆◇◆等到一切繁华落尽,回首当年的一句‘愿得一心人,白头莫相离’,竟然是这般的奢望!*****绯雪开了新的文,习惯果然很可怕!不写文就觉得很难受,所以还是开了坑,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回首碧云深》连接:http://m.pgsk.com/a/353215/亲们一定要捧场啊!
  • 异校园秘典危机

    异校园秘典危机

    似真似幻的超能力,疑团重重的阴谋,神奇浩瀚的谜藏典籍,超越《哈利·波特》,中国首座魔法学校,燃起无敌的青春传说。以战为生,以血证力,在刀尖滑过上的生活,不留一丝痕迹。她是谁,她是看到了他的刀,还是看见了他的心?化解不开的心结,可以从任何一句话爆发。他没有想到,有个更大的阴谋还在等着他……
  • 18岁前应该体验的18种经历

    18岁前应该体验的18种经历

    人生的历程就像攀登一座高山,所有的人生经历仿佛在铺就一条通向山巅的道路,其中的每一种经历都好比是人生的一道台阶,如果我们没有经历过什么,就只能永远在山脚下徘徊。体验我们应该体验的经历,会让我们的人生变得厚重、深刻,也会启发我们更理性地思考人生。只有经历过,我们才能睿智,才能练达,才能有所发现。只有睿智、练达的人才会拥有卓越的人生,生命才会因此而不同凡响。
  • 掌掴至尊神

    掌掴至尊神

    浩大世界,三千六界,群英荟萃。人族羸弱,为百族之末,当自强不息,少年强则人族强,人族强则百姓兴。人族一心,上诛仙,下除魔,平灭神,血战六界。战歌吹响,人雄辈出!少年出北麓,闯天人,入圣地,平乱世,荡六界,掌掴天下,谁与争雄?当为至尊神
  • 黑白盐

    黑白盐

    《黑白盐》是建国以来全国第一部涉及私盐犯罪的小说作品。故事情节曲折离奇,语言风格朴实,对文字难以驾驭的犯案破案,却能娓娓道来。文笔沉着稳练,生活功底深厚,整个小说波澜起伏的结构与布局被作家运筹于帷幄之中。
  • 和竹马穿越那些年

    和竹马穿越那些年

    沈洛洛!这个A市的极品化妆女竟然穿越了!!!一时间这样的新闻几乎在全世界铺天盖地,版版都是头条!姓名:沈洛洛。职业:死人化妆师兼女主。年龄:21岁。特征:不知道她身边的那只帅死人的男鬼算不算?穿越方法:三月三在回阴路迷路而穿……“想看美男吗?不好意思,他是我家的!过目需收费……”沈洛洛站在仙界凌霄宝殿上,霸气一呼。“谁都不许动!他是老娘的男人!”………
  • 最受你喜爱的成长故事(智慧背囊)

    最受你喜爱的成长故事(智慧背囊)

    成长,是首特别的歌,从懵懂无知到情窦初开,从青涩少年到学有所成,一路走来,成长,带给我们多少感动与回忆,激情与梦想,灿烂与辉煌……当岁月流沙般泻过,当昨天已成为过去,多少如歌的感动在我们的心底徘徊,让我们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本书汇集了几百个最受你喜爱的成长故事,以成长感悟来进行引导,使广大读者在读过故事后有所回味,有所感动…… 愿精彩的故事、优美的语言、新颖的版式、漂亮的配图带给你与众不向的感受,带给你对成长的最美好的回忆!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