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计,走为上。”这七个字概括出一个永恒的真理。任何一个投资领域,都是进与退的矛盾组合,很多时候,“进”虽然重要,但是“退”也不可缺少。有时候,如果退的巧妙,退的智慧,不但能保全实力,还能为“进”打下基础,留下埋伏。
当年为了提高产量,日立公司决定扩大规模,于是投入了巨额资金,购进了大批建筑材料,还新添置了许多设备。没承想正赶上60年代初整个日本经济萧条,大量成品卖不出去,如果继续扩大生产就会雪上加霜。
面对日益低落的市场,日立公司只有两个选择:一是“进”,即继续投资;二是“退”,即马上停止投资建设。通过董事会认真分析、研究,最后日立公司断然做出“退”的决定,立刻全面停止扩大规模的行动,把资金转移到其他领域,保存实力,等待机会。
结果证明,日立公司的选择是明智的。从1962年开始,日本其它著名的电器公司销售成绩都显著下滑,唯独日立公司的业绩一直稳步攀升。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日立公司的以退为进的理念值得投资者借鉴。由于市场经济下竞争加强,总有些厂家企业争来斗去,无形的战火常常会让争斗者两败俱伤,反而给第三方留了获胜机会。其实在某些时候,适当的退一步,不与人明争,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某洗发水公司的产品在市场上销售情况非常好,忽然有一天,公司得知另一家公司很快就要在市场推出一款性能更优的产品。公司产品的市场前景变得不明朗起来。
公司公关部经过认真研究,向公司提出建议,在另一家公司的产品上市之前,把自己的产品从各大商场超市全部撤出。这就使得用惯了该公司品牌的洗发水的用户突然感到少了一个好帮手。因此,他们就感到这个品牌的洗发水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
在竞争对手的洗发水上市的同时,公司让自己的产品在市场上重新铺货。使得用户们突然发现,自己又能买到多日不见的洗发水了。在用户们倍感亲切欣喜的时候,竞争对手所做的一切促销活动都显得黯然失色。
三十六计中:“全师避敌,左次无咎,未失常也。”就是讲:为了保全军事实力,退却避强。虽退居次位,但免遭到灾祸,这不仅是一种明智的用兵之法,也是一种明智的投资理财手段。
所以说不论在哪个领域做投资,投资者首先都要问自己:能预见风险吗?不能,不能就离开此地!不能预见风险、就不能规避风险,不能规避风险,谈不上盈利,连本钱也将输得精光!因此,以退为进、保存实力是投资要掌握的首要问题!
在股票投资中,谁也没有一直垂青索罗斯。在1987年索罗斯遭遇了他的“滑铁卢”。但是索罗斯采取以退为进方针,及时从市场中退出,为自己保存了东山再起的机会。
根据索罗斯金融市场的“盛--衰”理论,繁荣期过后必存在一个衰退期。他通过有关渠道得知,在日本证券市场上,许多日本公司,尤其是银行和保险公司,大量购买其他日本公司的股票。有些公司为了入市炒作股票,一甚至通过发行债券的方式进行融资。
日本股票在出售时市盈率已高达48.5倍,而投资者的狂热还在不断地升温。因此,索罗斯认为日本证券市场即将走向崩溃。但索罗斯却比较看好美国证券市场,因为美国证券市场上的股票在出售时的市盈率仅为19.7倍,与日本相比低得多,美国证券市场上的股票价格还处于合理的范围内,即使日本证券市场崩溃,美国证券市场也不会被过多波及。于是,1987年9月,索罗斯把几十亿美元的投资从东京转移到了华尔街。
然而,首先出现大崩溃的不是日本证券市场,而恰恰是美国的华尔街。1987年10月19日,美国纽约道·琼斯平均指数狂跌,创历史纪录。在接下来的星期里,纽约股市一路下滑。而日本股市却相对坚挺。索罗斯决定抛售手中所持有的几个大的长期股票份额。其他的交易商捕捉到有关信息后,借机猛砸被抛售的股票,使期货的现金折扣降了20%。
5000个合同的折扣就达2.5亿美元。索罗斯因此而在一天之内损失了2亿多美元。索罗斯在这场华尔街大崩溃中,损失了大约6.5亿到8亿美元。这场大崩溃使量子基金净资产跌落26.2%,远大于17%的美国股市的跌幅,索罗斯成了这场灾难的最大失败者。
索罗斯虽然痛恨赔钱,但他却能够忍受痛苦。对于其他人而言,犯错是耻辱的来源;而对于他来说,认识到错误则是一件可以引以为自豪的事情。因为在他看来,对于事物的认识缺陷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伴侣,他不会因为错误百出而备感伤心丢脸,他随时准备去纠正自己的错误,以免在曾经跌倒过的地方再度绊倒。
他在金融市场上从不感情用事,因为他明白理智的投资者应该是心平气和的,不能求全责备。正如他经常所说的:“如果你的表现不尽人意,首先要采取的行动是以退为进,而不要铤而走险。而且当你重新开始时,不妨从小处做起。”
当投资者决策失误,造成巨大损失时,自责是毫无意义的,重要的是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及时从市场中撤出,尽可能减少损失。只有保存了竞争的实力,你才能够卷土重来。索罗斯具有比别人能更敏锐地意识到错误的才能。当他发现他的预期设想与事件的实际运作有出入时,他不会待在原地坐以待毙,也不会对于那些该死的出入视而不见,他会进行一次彻底的盘查以期发现错误所在。一旦他发现错误,他会修正自己的看法以图东山再起。正是因为索罗斯的这一宝贵品质,他才始终能够在动荡的市场中保存实力。
一个投资者之所以被称为“伟大的投资者”,关键不在于他是否永远是市场中的大赢家,而在于他是否有承认失败的勇气,能否从每一次的失败中站起来,并且变得更加强大。索罗斯恰恰具备了作为一个“伟大投资者”的素质。这也就是索罗斯在经历了1987年10月份的惨败之后,却仍能使量子基金1987年的增长率达到14.1%,总额达到18亿美元的原因之一。
当趋势明显,不论是下跌、还是上涨,你在那里无法决断,除了不能盈利外,很可能无法保证自己的本金。刚上涨时不敢买进,刚下跌时不敢卖出,等到行情后期,要么抬轿、要么低位割肉出局…凡此种种,均是失去东山再起机会的首要原因!
很多巨富曾经一贫如洗,但是,他们有一股破釜沉舟的精神,有准备地抓住了难得的投资机遇,因此摆脱了贫穷,赚到了大钱。
三年前李先生的父亲患上重病,虽然一家为此花掉了大半积蓄,但他还是去世了,而李先生又恰好此时事业上遇到了严重困难。一家人的生活来源全靠妻子和母亲两个人每月共千元的收入支撑,生活的艰难可想而知。正在他为工作的事情发愁时,一位朋友提醒他房子可以解困。于是李先生费尽口舌,说服母亲和妻子将这套位于一类地段的大房子最终以65万元的价格卖出去了。转而在城东花42万买了套70平米的二手房。一倒手,赚了20万。
尝到甜头的李先生并未就此罢休,在大房换小房上面又打起主意。他在城东住了一年多后,等房价又涨了近百分之二十后,又以50万元的价格将房子售出。然后花40万在郊区买了套70平米的两居室,不过这次楼层由三楼升到了七楼。
虽然房子住得不舒服,但李先生总算有了些钱,而且通过这两次买房卖房,李先生积累了一些看房选房的经验,他竟开起了房屋中介。一年后,李先生的生意蒸蒸日上,当起了小老板。
在现实投资中,很少有人愿意把买车的钱用来投资;很少有人愿意用买房的钱来租办公室;穷人与富人的区别就在于,富人能够在必要的时候倾尽所有,全力以赴,而穷人则总舍不得拿出存款来投资。
刘程也是一名成功的创业者,如今他对“破釜沉舟”有了更透彻的理解。当年刘程凭着年轻人特有的创业冲动和激情,与合伙人共同出资6万元钱,在一个破旧的出租屋里成立了自己的家装公司,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旅。那年刚满26岁的他原本是一名令人羡慕的国企职工。可他硬是凭着一股冲劲,一股激情辞掉了工作,开创起新生活。
由于资金不多,名气不大,事业起步初期真是举步维艰,可是刘程已经没有后路可退,一旦失败将会落入悬崖。可是市场从来不相信眼泪,辛苦一年之后,等待刘程的依然是不幸亏损,到了第二年,公司资金已经只剩5000元。
在旁人嘲笑的目光中,刘程反思自己,他明白了要想创业光有勇气还远远不够,于是他开始认真思索自己的营销策略。
这年9月,他们的公司重新开业。刘程果断决定为公司打广告,但仅这一项,就花去4800元,这时公司已经是没有任何资金了,如果广告策略失败,刘程就只能锁门走人了。但广告还是起了作用,就在重新开业的第一个星期,就来了一个装修大客户。
这名客户刚刚购买了一栋别墅,准备用四十万左右的资金进行装修,当他知道刘程从来没搞过这样的项目后有了些许犹豫,但在充分沟通之后,他觉得凭着刘程的专业和责任心,把这个工程交给刘程应该可以放心。
一穷二白的刘程雇不起设计师,只能凡事自己操刀,自己画图纸,自己选材料,自己到施工现场指挥施工。三个月后,这个工程圆满结束,客户非常认可。当然,这次成功对于刘程而言,他不只收获到工程款,还收到了客户的信任和自己的信心。
接下来的几年正赶上房地产业迅速发展,家装业蓬勃兴起,刘程的心路又开始了新一轮的飞扬,他决定让公司多元化发展。可这就是要将巨大的资金投入一个全新领域,如果出现任何偏差都会导致资金链的断裂,可是刘程又一次把自己推到悬崖边缘。仿佛他对于冒险有着一种偏爱。
事实上,如果你片面理解刘程的破釜沉舟就是砸锅卖铁,孤注一掷,那就大错特错了。投资者光有匹夫之勇解决不了问题。现在做事情要充分的市场调研,科学的预测,在此基础上还要加上投资者的勇气,不懈努力才能达到自己的目标。破釜沉舟是一种自信,也是一种对投资领域的把握。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贫穷带来的不自信,可怕的是贫穷磨灭了投资者拼搏的勇气。
张志林原本是一名落魄的下岗工人,现在却已然成为身价百万的企业家,她挖“金”靠的是那股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毅力和破釜沉舟的精神。
几年前工作多年的她下岗了。初闻此讯的张志林仿佛觉得天塌地陷。一家三口人只有丈夫800元工资,老人要赡养,孩子要读书,往后日子可怎么过?想到这些她不禁悲痛欲绝、号啕大哭。可是眼泪并不能解决问题,平静下来以后,她便开始盘算着怎么挣钱。想到自己家没有做生意的本钱,只好沿街串巷做起了卖菜的营生,虽说收入不高,但总算可以活下去了。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发现机械配件市场缺口非常大。于是她想,要想致富就必须抛开太多顾虑。经过一段时间调查之后,她果断决定开个配件商店。但是没有资金的瓶颈怎么克服,开这样一个商店,至少也得几万元钱。这着实让他伤透脑筋。无奈之下,从不轻易求人的他,不得不红着脸挨个敲亲朋好友的门。亲朋好友中但凡了解她性格的,都非常支持,纷纷对她伸出了援手。可是穷亲戚只能帮忙凑些小钱,大头还得再想办法。在争得爱人同意后,她做出了个破釜沉舟的决定:把房子卖掉。在租用的门脸中搭铺立灶,终于本钱有了,但是家却没有了。
就这样,计划中的配件商店开张营业了。开张了并不代表就开始挣钱了,最初一段时间,根本没有几个客户,可谓门可罗雀。看到这样的形势,她满嘴是泡,丈夫也没了信心,俩人饭吃不香,觉睡不着。经反复分析,她发现主要原因是位置太偏远,又不具备规模优势。于是她想,既然客户不来,那就应该主动送货上门,只有亲自到用件单位推销自己的商品,才能有出路。
连续跑了十几家,没有一家成功的。这时张志林真的是失望之极,可是转念一想,自己连卖菜的苦都能吃,这么一点小小的挫折算得了什么?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要毫不犹豫的排除万难向前走。于是她又使出了走街串巷的招数,挨家挨户地跑,挨家挨户的问,每到一处她都彬彬有礼,面带微笑,耐心介绍自家经销的商品种类,力争取得煤矿主的信任和认可。
工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有人被她的毅力和真诚所打动,她的小店与一些小企业开始建立了供需关系。最令她高兴的是一家企业的厂长,竟然一次定了一个大单。可是这个厂长有意想考验她一下,所以故意把一个标准件的型号写错,然后让她给备货。
张志林接过单子后,心里非常激动,根本没有仔细看商品型号,就爽快地答应下来。就在其它货物都备齐以后,这500套错误标准件怎么也找不到货。执著的张志林,绝不肯让客户对自己的小店失望。于是,她连饭都顾不上吃,不停地跑了几十家配件厂去联系供货,可还是没有结果。无奈之下,她再次与那位厂长联系,询问是不是写错了型号,可是厂长坚持说没错。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她,又跑遍了所有能找到的配件商店,可是依然没有这个型号。
张志林第二天一大早又出去寻找这个型号的配件,可还是没有买到。她实在无计可施,只好找来型号相近的产品,在下班前准时送货,然后解释了情况。这位厂长看张志林跑得满头大汗突然哈哈大笑起来。原来他是故意考验她的诚信度。自那以后,这位厂长只从张志林店里进货,并且还签订了长期供货合同。有时订货量大,商店资金周转不开,那位厂长甚至先把货款支付过来,就这样张志林的配件生意成功了。
现在她的门店已经重新装修扩大,还陆续安排了十几名下岗工再就业,她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赚到了“黄金”。
往往破釜沉舟不是人人都可以做到,它需要异于常人的勇气和智慧,因为一旦不成功,便一败涂地可能永远都没有翻身的机会了。企业家也并不是人人都需要破釜沉舟,但是总不免会遇见一些情况,当需要破釜沉舟的时候,就一定要拿出这种勇气来,否则就可能与机会失之交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