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指出:“人类发展的目的在于使人日臻完善;使他的人格丰富多彩,表达方式复杂多样;使他作为一个人,作为一个家庭和社会的成员,作为国家一个公民和生产者、技术发明者和有创造性的理想家,来承担各种不同的责任。”教育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教育,是培养博识人才的教育。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定位博识教育的理念,以拓展学生视野、提升学生的卓越人格和崇高修养,是时代教育的必然诉求。倡导博识教育就是要让教育扎根在丰富的文化沃土里,从更多的维度和视角培养儿童对自然、对社会和对自我的健康、积极的认知,以促进其全面和谐发展。
二、科学素养教育
对自然科学的认知,一直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儿童是人生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囿于儿童的认知水平与活动领域,在进入社会之前儿童所接触到的事物都相对单一,知识面较为狭窄,但儿童本身又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好奇心,并好玩、好动,喜欢在陌生的世界里探奇揽胜,学校必修的学习课程在一定程度上并不能满足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博识教育旁征博引,广采杂收,涉及各个知识领域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学校教育的不足,有利于提高学生探寻知识的兴趣。因此,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尽管很多自然科学未列入教学计划之中,但是,若不让学生接受这些科学的基础知识,就不可能施行真正的智育。”
然而,在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开展进行的今天,我们的各种自然科学学科的教育和学习,仍旧小心翼翼地局限在“教材”内容的范围之中。因为在多数人看来,超出教材范围的教学,与成绩、升学率的提高无益,学了也是多余,而且还会增加师生负担,不如以“纲”为本,教育“成效”反更明显。也有一些家长和老师虽然认识到博学、博识的重要性,但他们想方设法地开阔孩子的眼界,苦心孤诣地给孩子近乎强制地灌输自然科学知识,时间一长,本来充满趣味的学习反而变成了一件枯燥乏味的事情。许多孩子可以见多识广,可以多才多艺,可以考很高的分数,但是却缺乏主动学习的热情和欲望,不太容易被感动,如何在童年期就为这种科学知识的追求和崇高人性的培养涂抹上一层亮丽的底色,是每个教育者心系所在。
杨红樱是从创作科学童话起步的,科学童话尺幅千里,纵横驰骋,摄取着科学大海上壮丽的浪花,小中见大,引人入胜,“尤其在引导年龄层次较低的孩子进入科学世界时有不同寻常的意义。”杨红樱巧妙地借助科学童话这种特殊的文体,融文学性与科学性于一炉,契合孩子身心发展的特点,将快乐的求知和感性的欣赏融为一体,既满足了孩子的精神需求,又促进了孩子人格的成长。杨红樱说:“儿童文学需要蕴涵知识、表现知识,认识客观世界是孩子成长的基本精神需求。而用文学的途径来认识,便更容易进入,更有效果。”童话中“有故事,有知识点,有优美的语言和意境,还有爱的教育蕴藏其中,恰好暗合了儿童的阅读心理和阅读需求,满足了他们的求知欲、想象力,还有心灵成长的需要”。杨红樱正是以其文学创作导行,实践着博识教育的先进理念,赢得了众多读者的口碑。
如今生活在数字化信息化时代的孩子,依然保持有与大自然的亲近,保持有与动植物伙伴的亲密友好和不设防的期待,与以前的孩子相比,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在日新月异的时代发展中表现得更为强烈,他们的眼光和思考也更为高远。他们开始关注环境和能源,关注生态和地球,他们渴望感知世界万物的色彩和蓬勃生命的律动,渴望与自然建立和谐沟通的桥梁。应和这种关注与渴望,杨红樱借用想象之翼,载着儿童飞过森林、飞过沙漠、飞过海洋,在充满纯真、惊险和欢愉的童话王国,让他们认识了一个丰富多彩的科学世界,学到了许多生态、自然、地理方面的知识:杜鹃孵育寄生的特殊育儿方式;犀牛和犀牛鸟的共生关系;绿色植物在保护环境中的重要性及净化空气的原理;牙签鸟和鳄鱼、虎雀和猛虎的共栖现象;在海底能够释放自卫烟幕的比目鱼和乌贼;用吸盘吸附的本领躲避敌害和迁徙远方的鮣鱼;海洋中的哺乳动物鲸鱼的庞大家族及生活习性;古代航海者传说中的美人鱼儒艮和海牛;苍茫大漠中的海市蜃楼、风蚀城堡……儿童与自然有着与生俱来的亲近感,自然的自由度和儿童的最初心灵有着异乎寻常的一致性,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总是充满对自然的热盼和关注,奇妙的自然界为儿童的智力成长提供了一个丰富多彩的天地,大自然的内在意蕴、动植物生存状态的种种图景,也必然成为一种观照儿童心灵的共鸣和启蒙。阅读杨红樱的科学童话,一幅幅生动、绚丽的自然画卷在小读者好奇心的驱动下徐徐铺展开来。这是童心与自然的对话,这种对话从科学认知的角度培养着儿童最初的生命意识,儿童的生命心理从中得到张扩,生命精神得到锻铸,从而更加珍爱生物、珍惜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
然而,在近乎残忍的功利主义的驱使之下,人类当下赖以生存的地球空间正受到来自人类自身的破坏,从对自然的亲近崇拜到野蛮掠取、粗暴破坏,我们不无痛心地发现:人类越来越多地失去了某种自然之子的神性和魅性。被破坏的自然反过来又影响着人类的生存,人们在开发自然、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在慢慢走向自我毁灭。杨红樱在科学童话中向我们描绘了这样一幕幕触目惊心的环境现实:蜥蜴是沙枣林的卫士,它们专门吃危害沙枣树的虫子,由于灰伯劳对蜥蜴的残忍虐杀,导致虫灾泛滥,茂盛的沙枣林成片成片地死去,而一旦失去沙枣树的遮挡,葱茏的绿洲最终被淹没在厚厚的黄沙之中,人和牲畜都失去了自己的家园;翡翠森林金钱豹数量猛增,殃及附近村庄的猪、牛、羊,经过特种部队的大搜捕后,金钱豹的数量急剧下降,狒狒得以大量繁殖,数量急剧上升,村庄里的牲畜安然无恙,可大片大片的玉米又成了成群结队的狒狒的晚餐,放回一定数量的金钱豹后,人、豹、狒狒、牲畜和农作物之间又恢复了可以共存的生态平衡;在海边,一只黑猫跳进了大海。黄狗说猫是自杀,咪丽太太却说黄狗是杀猫的凶手,神犬探长和青蛙博士展开了追踪调查,发现罪魁祸首是一家氮肥厂,厂里把大量含有甲基汞的废水、废渣排到水里后,致使水域遭到严重污染,人或猫吃了河里被污染的鱼,甲基汞侵害大脑皮层,也侵害小脑,让人或猫发狂……杨红樱站在生态整体主义的角度,让我们看到了水循环污染带来的动植物、人类生存的惨象,生态平衡被打破后的毁灭性的灾难。人类大规模地消耗能源和污染资源,将是包括人在内的自然世界的灾难,这种行为会导致整个生态系统的紊乱进而向整个系统的彻底崩溃逼近。当今社会环境与资源问题日趋严重,也许儿童的教育背景和学识积累还无法真正理解这一世界性课题,但杨红樱文学性的讲述至少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去感受的平台。运用孩子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孩子们从小就了解生态与我们人类的密切关系,培育生态道德,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铸造优美的灵魂,这对孩子们来说,无疑是一件幸事。
当今学生大多只注重实用性知识的学习,而较少涉及价值判断或道德判断等内容,为了考试而学习的知识,又大多都与鲜活的生活无关。这种怀揣功利目的的学习是很难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愉悦,更不会浸润到学生身心以达至教育的目的,自然也就更无从说起对学生道德情感、人格操守的影响。博识教育打破了实用性知识教学的局限,将更广阔的科学视野呈现在了受教育者面前,并以科学自身的魅力激发着他们的求知行为。众所周知,就知识与科学的基本特性而言,学习应该是一种为了满足好奇心和求知欲而远离功利目的的获得,就像古希腊数学是有闲富人的消遣一样,探索自然奥秘、探求科学真理也应是一种自娱自乐的活动,是一种高级的心理追求和精神享受。人的认识是通过人的行为与外部世界发生作用而实现的,没有人的能动性行为,原有的认识结构就不能同化认识对象。杨红樱深谙其道,用无功利目的指向的游戏精神激励儿童的主动求知,在为孩子烹制科学知识大餐的时候,精心加入了曲折的故事、生动的形象、丰富的感知等美味作料,让每个孩子既吃得饱,又吃得好,使每个孩子在阅读故事的同时也萌发着对自然、科学等知识的热爱和强烈的求知欲,让知识的获得成为一种最快乐的游戏和最甜美的满足,从而自觉自愿地、积极主动地去追求广博知识的学习,丰富、完善自身的情操和修养,这就是杨红樱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