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92100000047

第47章 仁义大哥(7)

三、术。每个人手下都会有些让自己头疼的人,能不能容得下,反映了领导者的心胸宽狭。心胸越是宽广,就越能得人心,成就的事业也就越大。反之,心胸狭窄,即使自己有天大的本领,也要大打折扣。刘备是历代少有的大度之主,他对廖立的态度,充分显示了一代英杰的博大胸怀。廖立是令刘备非常头疼的人物。他多次上书指出刘备集团的问题,很多时候甚至直接评论刘备的得失。刘备并没有惩罚过他,还给他说话的权利。刘备这种大度的作风对于廖立性格改变没有作用,但在后来夺取益州、笼络当地士民方面获益匪浅。因为刘备明白,杀廖立不可能封住所有人的口,相反还会伤害更多贤才的心。蜀汉政权建立是艰难的,刘备深知稳定它也是不容易的,为此他多方采纳别人的意见,不论他们的意见是温和的还是尖锐的,刘备都虚心接纳,其中有些人将批评意见的矛头就直接指向了刘备本人,尤其是廖立更不会顾及刘备丝毫的颜面,这让刘备十分尴尬。但刘备并没有杀他,这主要是从利权的角度考虑,因为杀了这么一个廖立,就会失去众多像廖立这样有才干的人,何况廖立除了喜欢讥讽刘备外,也确实有治国才能,所以刘备不愿意冒着人才流失而动摇国之根本的风险去杀廖立,这样太不合算了。廖立与诸葛亮年龄相仿。刘备入蜀,诸葛亮留镇荆州。当时孙权派使臣与诸葛亮交好,问起荆州有哪些治世的人才。诸葛亮说:“庞统、廖立,楚之良才,应当是兴旺事业的俊杰啊。”当时荆州士人都以诸葛亮与庞统二人齐名并称,人称卧龙、凤雏。卧龙指诸葛亮,凤雏指庞统。这里诸葛亮把廖立与庞统并称,可见推崇之高。可惜,廖立机遇不好,未能发挥他的经世之才。刘备入蜀,委廖立为长沙太守。公元215年,孙权派吕蒙袭取荆州江南三郡,即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吕蒙是一员有勇有谋的骁将,关羽尚且惧他三分,廖立哪敢抵敌,便弃城逃走了。幸好,刘备尚能识才,没有责备他,又把他委为巴郡太守。廖立在巴郡太守任上,也没有什么作为。他恃才傲物,不理郡事,政务钱粮都是一笔糊涂账。公元219年,刘备称汉中王,廖征为侍中,时常发些牢骚,不过刘备都宽恕了他。世上所谓人才,有经纬之才,有吏能之才。廖立属于前者,有经邦治国之才,而刘备、诸葛亮却只把他作为吏能之才来任用。因廖立不尽心理事,还常发牢骚,这就难免仕途坎坷了。当时的士人,如果被大材小用,便经常用消极的态度来表示反抗。例如庞统,刚刚归附刘备,被任命为耒阳县令,不理政事。后来孙吴的鲁肃向刘备建言,庞统这才得到重用。又如蒋琬,刘备最初把他用为广都长,蒋琬很不高兴,整天喝酒不理事。刘备去视察,他也漫不经心。刘备大怒,要杀蒋琬,诸葛亮保释了他,说:“蒋琬,是能够管理社稷的人才,而不是百里之才。”蒋琬后来果然成了蜀国的谋士。庞统有鲁肃推荐,蒋琬有诸葛亮推荐,而廖立无人推荐,真有点机运不好!廖立为人直爽,他看到不对的事情,就会大胆批评,时常指责刘备决策的失误,让刘备下不了台。但是这样的人又绝对不能杀,刘备只好听之任之,把处置廖立的事情留给了诸葛亮。廖立对时政的批评,总起来有两个方面。一是指出刘备用人不当;二是批评军事战略上的谋划不周。他直言不讳地指出:“刘备不夺取汉中,跑过去与吴人争夺南三郡,最后还是把三郡给了吴人,白白地劳役吏士,没有得到什么好处就回来了。曹操夺取汉中后,派夏侯渊、张深入到巴郡,使刘备几乎丧失益州。关羽父子战败而死,是因为关羽肆意倚仗自己勇猛的威名,指挥军队不得法,随心所欲造成的。”应该承认,廖立的这些批评,不仅是相当大胆的,而且是尖锐中肯的。

刘备死后,廖立守灵,他竟然带刀在灵前杀人,诸葛亮虽没有追究,可也不理会他。廖立终于沉不住气,径直向诸葛亮发牢骚,认为自己不宜与诸将地位相等,应当为上卿。诸葛亮说:“李严尚且不是上卿,还轮不到你发言呢!”李严在刘备死后,地位仅仅在诸葛亮之下,是刘备临终托孤的顾命大臣之一,所以诸葛亮用李严比廖立。廖立更加不服,他自认为才名“宜为诸葛亮之贰”,根本看不起李严。没想到诸葛亮把他放在李严之下,因此十分郁闷,与诸葛亮的矛盾日益加深。诸葛亮为了缓和矛盾,上表后主,把他外放为长水校尉,廖立的种种表现,损害了自己的声名。刘备没有处置廖立,这是明智之举,因为这对于稳定蜀汉的人才有利,刘备对待廖立的态度实际上就是一张安民告示、一张求贤通告,刘备就是希望天下有志于建功立业的人纷纷归附到自己手下,虽然后来没有达到这种目的,但是这样的策略是正确的。在攻心的方式上,曹操与刘备具有不同特点。曹操攻心多威逼利诱,软硬兼施;而刘备攻心多仁以怀之,德以报之,信以用之。在曹操处,人们一般是迫于其权势;而在刘备处,人们一般是心悦诚服地愿随之驱使。他“携民渡江”时“要投江”,荆襄军民感其德愿誓死相随;“摔阿斗”、“遣众将”以结将心,使众将死心塌地为之效力;“三顾茅庐”表现其求贤若渴;以“鱼水关系”待诸葛亮,使其感其心诚,愿随驱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即使夺人之国,他首先考虑的还是“人心”,他不纳庞统之策,反对“杀其主夺其国”,而是趁拒张鲁之机,“厚树恩德,以收众心”,待民心安稳才起兵夺蜀,沿途不扰民,优待俘虏,极得人心。“得人心者得天下”,如何赢得人心以获取民众的支持和信任,这是取得事业成功的关键。这里的人心有民心、军心和将相之心,所以“攻心”是统御术的核心。通过攻心,才能顺民心、抚军心和结将相之心,三心皆备不怕霸业不成。刘备攻心多以儒家思想,仁以怀之,德以报之,信以用之,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公元194年,刘备因援救徐州牧陶谦,被陶谦表为徐州刺史。陶谦临死时,拟令刘备代领徐州,他对部属说:“非刘备不能安此州也。”陶谦死后,州中官吏迎接刘备赴任,刘备谦让不敢当。孔融对刘备说:“今日之事,百姓与君,天与不取,悔不可追。”事后,袁绍也说:“刘备弘雅有信义,今徐州乐戴之。诚副所望也。”就连曹操部下的谋臣程昱说:“刘备有雄才,而甚得众心。”因此陶谦死后,刘备受徐州官吏拥护,一跃而为徐州牧,并被曹操任命为镇东将军,封宜城亭侯。当阳长坂之战,赵云拼死杀入曹军之中,七进七出,皆因为要救出阿斗。待其追上刘备后,刘备接过阿斗,把阿斗扔到地上说:“为了我这个儿子,几乎损失我一员大将!”刘备为什么要这样做?当然是显示自己爱惜将领的心意。爱惜将领超过爱惜自己的孩子,从而使赵云更加忠心耿耿,以后无论发生什么样的事情他都不会背叛自己,可见刘备的攻心之术是多么的厉害。总之,刘备控制部下不靠强制性的手段,而是依靠一些隐形的东西,诸如仁义、道义等等。这样的制权手段表面上是看不见的,却如同一条条无形的锁链,一直拴到人的心里,使部下既不敢反,也不愿反,这种置人于无形的智慧,才称得上是上乘的智慧。

大哥的手段

刘备在长期的颠沛流离中,给人的印象是毫无权威可言。其实,刘备领导欲望十分强烈,他习惯于利用一切事情树立自己的权威,以此来驾驭部下。只不过在长期的奔波中,刘备形成了一种与众不同的立威思维,运用权威的方式也别具一格。

在刘备当安喜县尉期间,发生了一件事情,充分反映了刘备不同常人的领导思维。刘备当上安喜县尉不久,朝廷就颁发了诏书。要各级官员检查那些因军功而为官吏的人,如果不称职,就要淘汰。郡中的太守派督邮巡视下属各县,督察县中的官吏。督邮来到安喜,准备遣散刘备。刘备探知自己将被遣散的消息,非常焦急,就到督邮所住的馆舍求见,但督邮推说身体不适,不肯接见。刘备愤怒至极,就回到自己的官署,带领一批衙役,冲到督邮住处,并大声说:“我接到太守的密令来收捕督邮!”说完,命令衙役把督邮捆绑在树上,用马鞭狠狠地抽打了他一顿,还要杀死他。督邮苦苦哀求,刘备才免他一死。为了此事,刘备也只能弃官逃跑了。后来这件事情却被罗贯中安放到了性格暴躁的张飞身上,其实对于刘备能够干出这样的事情,也说明他不愿意接受他人的领导,而有意做出的莽撞举动,从这件事情可以看出,刘备十分注重自身领导权威的树立。公元207年,刘备三顾茅庐,在隆中请出了诸葛亮。刘备对诸葛亮格外礼遇,是因为这时他手下几乎没有文臣,他不会放走任何一个可以网罗的人才。在他的心目中,一个27岁的年轻人,能够畅谈天下形势,而且言之成理,已经很不错了;再锻炼十几年,说不定会派上大用场。至于谁该当今后的丞相,刘备这时想都没有想过。诸葛亮年轻的时候很自负,自比于管仲、乐毅,又好为“梁父吟”,一副风流倜傥的样子。公元208年,他作为大使被派遣到东吴,连吴抗曹。赤壁之战后,刘备与关羽、张飞、赵云忙着带兵平定荆州,诸葛亮却派不上用场。直到刘备打下南四郡后,才任命诸葛亮为军师中郎将,派他总管零陵、桂阳、长沙三郡,收收赋税和粮食,以便保障前线作战需要。事实证明,刘备这个时候对诸葛亮的冷落与磨炼,日后对诸葛亮是大有好处的。公元209年至公元213年,这五年中刘备一直忙于抢占别人的地盘,诸葛亮则总是留在后方。这时,刘备的谋士队伍,又多了庞统和法正,这对诸葛亮应是个威胁。公元214年,刘备转攻刘璋,命令诸葛亮、张飞、赵云溯江入益州,合围成都。赵云走的是长江这条路,攻占江阳等地;张飞走的是嘉陵江这条路,攻占江州、巴西;诸葛亮第一次单独带兵,走的是洛江这条路,攻占德阳,应是很不容易的事。几路人马包围成都之后,戏剧性的场面又出现了,刘备派遣入城劝降的是简雍而不是诸葛亮。刘备这样做,完全是因为简雍与刘璋私交甚好,但客观上对诸葛亮又是一次冷落。刘备这样做是一种策略,他知道如何在属下中树立一种领导的威信,诸葛亮确实很有才能,然而很快就赋予诸葛亮大权,不但不能够说服诸如张飞、关羽等长期跟随自己出生入死的将领,而且对于日后驾驭诸葛亮也是不利的。因此,尽管刘备对诸葛亮三顾茅庐,招纳他的时候十分谦恭,可一旦成了自己的部下,首先就得守规矩,一定得先学会如何听从主人的话。这样看来,诸葛亮确实在刘备的引导下,改变了以前在隆中时清高孤傲的毛病,逐步向刘备所要求的标准看齐。刘备入成都,任命诸葛亮为军师将军,负责左将军府事务,同时又任命帮助刘备取益州立下大功的法正为扬武将军、蜀郡太守。两相比较,法正的地位高于诸葛亮。说到人际关系,法正可以在刘备面前随便说话,甚至敢于管刘备的家事,诸葛亮却不能够。接下去,诸葛亮就留在成都,任务是确保作战所需要的兵源以及保证军队有充足的粮食,而法正却可以跟随刘备出征,积极进言。夺取汉中后,刘备又任命法正为尚书令、护军将军。法正多诡计,这传到曹操耳朵里,他惋惜地说:“我把天下的奸雄都收罗尽了,为什么漏掉了法正!”刘备的这些举措对于威震群臣很有帮助,他知道给予一个人的权力过多,就会滋生反叛的心理,很容易出现功高盖主的状况,历史上屡屡出现手握重权的大臣弑主的事情发生,刘备再仁德,仍不得不提防可能出现的威胁。为此,他一方面,在诸葛亮面前多次赞赏他的才能,口头表示一定对他的计谋言听计从;另一方面,则让诸葛亮做些琐碎的小事情,而提拔许多以前地位很低的手下,目的就是想试试诸葛亮对自己这样做的态度,如果诸葛亮表示出明显的不满,他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收拾他;如果诸葛亮没有太多的怨言,则可以将自己身死之后的事情托付给他。诸葛亮十分聪明,从以往的史料中,没有任何关于诸葛亮向他人抱怨刘备曾经怠慢过自己的言行。相反,诸葛亮反复强调的就是刘备三顾茅庐的事情,可见刘备已经在诸葛亮面前树立了威信,无论这其间是否是诸葛亮的真心流露,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刘备采取恩威并立的手段管束部属是奏效的。

同类推荐
  • 张爱玲·她从海上来

    张爱玲·她从海上来

    难以忘怀的旧上海,还有那让人沉醉的男女情爱是张爱玲带给我们的印象。本书将把张爱玲的人生细细解读,佳人不再,岁月依旧。
  • 百年诞辰忆萧红

    百年诞辰忆萧红

    《百年诞辰忆萧红》的编选,吸收了《怀念萧红》与《萧萧落红》两书的重要文章,在篇目的排序上分“身世”、“婚变”、“纪念”三辑,同时,还首次将怀念,悼念萧红的诗词选人回忆录中。在涉及萧红、萧军、端木婚变回忆录的选择上,保留各种不同说法,立此存照。
  • 和尚皇帝:朱元璋

    和尚皇帝:朱元璋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和尚皇帝:朱元璋》为丛书之一,介绍了早年生活、投军从戎、建立明朝、身葬孝陵、历史评价。《和尚皇帝:朱元璋》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卑鄙的圣人:曹操5

    卑鄙的圣人:曹操5

    历史上的大奸大忠都差不多,只有曹操大不同!曹操的计谋,奸诈程度往往将对手整得头昏脑涨、找不着北,卑鄙程度也屡屡突破道德底线,但他却是一个心怀天下、体恤众生的圣人;而且他还是一个柔情万丈、天才横溢的诗人;最后他还是一个敏感、自卑、内心孤独的普通男人。
  • 王永庆全传

    王永庆全传

    从米店老板到台湾经营之神(1916-2008)读透王永庆这个人,学做人做事做生意。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他从一家米店起家,创办了世界化工50强的台塑企业集团,他的投资遍布世界各地,涉及各行各业,半个多世纪以来,他的名字已经成为世人眼中成功者的代名词,被誉为“经营之神”。任何人只要从王永庆成功因素之中学到王永庆做事的理念、方法与毅力,也必定会有一番成就。
热门推荐
  • 一生三好全集

    一生三好全集

    良好的心态、习惯、性格是成功人生的三大法宝。一个人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立足,求得发展,与自身的性格、心态和习惯有着至关重要的联系。好心态让你拥有快乐幸福的人生,好习惯养成好性格,好性格带来好命运。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做事三刀:软刀.硬刀.险刀

    做事三刀:软刀.硬刀.险刀

    做事难,难在方法,人们都想成功地做一番大事业,但却苦于找不到做事的方法。其实,做事的方法虽然五花八门、形式不一,但归纳起来,不外乎三点,形象点说就是三“刀”:软刀、硬刀、险刀。“做事用软刀”就是说把脸皮放厚,能忍会磨,能退善让,不要太过于精明好胜,也不要把面子看得太重,一切以做成事为最终目的。“做事用硬刀”则是说以硬碰硬,以强攻强,拿出自己的勇气和实力,坚决地去做事,不要被任何艰难困苦所吓倒。“做事用险刀”就是不要按常理出牌,而要别出心裁,另辟蹊径。要敢于冒险,懂得创新,能出奇制胜。做事若能将此三“刀”灵活运用,必能无坚不摧,无往不胜。
  • 怎样保养你的肺

    怎样保养你的肺

    《怎样保养你的肺(完整版)》旨在身边没有医生时,家庭成员也能懂得如何观察肺病患者和正确进行一般性的处理。患者在病情稳定或尚未痊愈时,可用书中介绍的方法作为辅助治疗和康复的重要手段;若病情严重或不稳定,则须在医生直接指导下进行综合治疗。另外,书中还介绍了许多保健、预防措施,可参照应用,以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增进身体健康,帮助您未病先防。
  • 日光微暖、夏微凉

    日光微暖、夏微凉

    四个女生,不同的身世,不同的家底,不同的背景,不同的爱情。却意外地生活在一起。感情深厚的他们在面对亲情,友情,爱情的打击之后,又该何去何从。女主的身世、伤疤一次次被揭开。五年前。黎新叫夏微凉去死。五年后。夏微凉叫黎新去死。而真正死去的那个人到底是谁?
  • 邪魅总裁请滚开

    邪魅总裁请滚开

    一场契约的婚姻,两代人的恩怨情仇。本是黑社会老大的千金小姐,却因父亲的沦陷,遭尽白眼奚落。“待宰的羔羊?我才不要!逼婚?对不起了,请您先把那些花花草草除干净再说!”征服邪魅总裁,仅仅只是一个开始。她誓要纵横商界,做一个娇媚与霸气并存的女纸!
  • 极道修真

    极道修真

    相传,天地初开之时与创世之灵相伴而生的七色神光现世!
  • 天下男妖皆炉鼎

    天下男妖皆炉鼎

    缠绵病榻的光棍老初女一朝穿越成缠绵床榻的异世豪放女。许观音想死的心都有了……男妖满屋,个个绝色,全是炉鼎。妖性难驯,狡诈奸猾,许观音冷冷一笑:想逆袭翻身?想得美。
  • 每天懂点职场掌控术

    每天懂点职场掌控术

    本书是你职场、情场、商场修行的最好手册,这里三场所需的规则面面俱到,阅读此书,您将在领悟三种场合的三种智慧,在清楚这些游戏规则的同时,享受到智慧激荡带来的快感,更找到玩转成功人生的借鉴方法。如果你也能从本书中学到并根据这些规则来安排你的生活和事业,那么你的世界将会有新的变化,并帮助你成为一个占据主导地位的成功人士。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