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92100000026

第26章 兔死狗烹(4)

下面说英布。英布是刘邦三大将之一,他为刘邦立下了大功,所以被刘邦封为淮南王,占有九江、庐江、衡山、豫章等地。他对刘邦很忠心,年年进贡,岁岁来朝。《史记·黥布列传》说:(英布)七年,朝陈;八年,朝洛阳;九年,朝长安。但是,淮阴侯被杀,英布心中恐惧,彭越的尸体被煮成肉酱,遍赐诸侯;使者到了淮南,英布正在打猎,看到彭越肉酱非常恐惧,私下布置兵力,把守边界关隘,以防万一。只因一件家庭小事,英布又重蹈了韩信、彭越的老路。韩信是家仆上告,彭越是太仆出首,而英布是大夫告密。英布有一个宠姬生病就医,医家的对门,正好住着中大夫贲赫。宠姬常到医家看病,贲赫想乘机巴结英布,“乃厚馈遗,从姬饮医家”。贲赫此意,纯粹是为了拍英布的马屁,从而得到封官委职的好处,可是哪知拍到马蹄上面,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宠姬吃人嘴软,拿人手短,自然明白贲赫的苦心,到她与英布温存之时,顺便称赞贲赫是一个长者。从古至今,男女之事是一个十分敏感的问题,英布因此醋意大发,怒从心起,责问宠姬是怎么知道的。宠姬只好详详细细地说出了事情的原委。真是不说还好,宠姬越是说明,英布越是怀疑贲赫与宠姬有问题。贲赫知道事情有变,惊恐不已,只得装病。英布更是宁信其有,不信其无,更加愤怒,准备逮捕贲赫问罪。贲赫至此,横下一条心,到长安去告英布谋反。英布听说贲赫已经逃走,立即着人追赶,但是贲赫已经走远,追之不及。贲赫逃到长安,首告英布谋反,建议刘邦乘英布还未动手之时先发制人。刘邦读了贲赫状纸,召来萧何商议。萧何说:“依我看来英布还不至于谋反,恐怕是仇家诬告。皇上先把贲赫关起来,再暗中派人去秘密考察是否确实。”刘邦心中很不希望英布叛逆,忙派人去核实。英布得知贲赫告他谋反,被刘邦关押,而汉使来自己这里,倒像侦探,更增加了疑心。真是越想越不对劲,坐立不安,寝食俱废,总觉得自己眼下只有一条造反的路可走了!英布迫不得已,决定反汉,将贲赫一家灭族。他召集诸将,鼓动说:“我跟着刘邦守成皋,定淮南,会战垓下,有大功于汉家天下,可是刘邦近日斩韩信、烹彭越,全不念及开国功臣。如今又听信贲赫谗言,准备杀我。反正不过一死,我决定起兵反汉。刘邦已老,不敢领兵打仗,一定不会带兵前来。汉家诸将,我所惧者,韩信、彭越二人而已;如今二人已死,我谁也不怕。”众大将跟随英布多年,纷纷支持反汉自立,大概也想弄个开国元勋当当。刘邦听说英布起兵反叛,下令赦免贲赫,封为将军,立即召集诸将,举行军事会议商量对策。刘邦说:“英布起兵叛逆,当下之急,该如何处置?”众将都说:“皇上立即发兵征讨他。”汝阳侯夏侯婴说:“楚国故令尹薛公十分了解英布,可请他来商量一下。”刘邦下旨,立即请来了薛公。夏侯婴问:“听说英布叛逆,这件事是真的假的?”薛公说:“英布谋反,我确信是真的。”夏侯婴又问:“皇上封他为王,他有什么好反的?”薛公说:“韩信、彭越、英布,三位一体,如今韩信、彭越皆被杀戮,英布唯恐祸及自

身,所以谋反!”刘邦问:“英布谋反,朕当如何?”薛公说:“英布谋反,不足为虑。如果他采用上计,山东之地非皇上所有;他用中计,胜败难以预料;如果他用下计,皇上高枕无忧,英布必败无疑!”刘邦问:“什么叫上计?”薛公答:“英布东取吴地,西取楚地,占领齐鲁,联合燕、赵,拥兵固守,山东非皇上所有。”刘邦问:“什么叫中计呢?”薛公答:“英布东取吴,西取楚,夺取韩、魏,据敖仓之粮草,塞成皋之险阻,胜负实难料定。”刘邦问:“何为下计呢?”薛公答:“英布东取吴,西取蔡,集中兵力在越,自己进居长沙。这样,英布必败无疑。皇上高枕而卧,汉家天下坚如磐石。”刘邦心中暗暗佩服薛公之论,又问:“你估计英布将采用哪一种计策?”薛公答:“必取下策!”刘邦问:“他何以弃上计而取下计?”薛公说:“英布不过是一个骊山刑徒而已,乱世出英雄,因而当上了淮南王。一切谋划都从自身考虑,全然不顾百姓的意愿,一点儿也不会做长远打算,所以说他必出下策。”刘邦大喜,封薛公为千户,关内侯,立赵姬之子刘长为淮南王。刘邦正在生病,本不想亲征,要让太子代己而行。但是吕后出于保护太子的目的,死缠活搅,刘邦只得御驾亲征。虽然薛公打了包票,但是刘邦仍觉得没有把握,群臣武将也难免担心。像张良这样一心自保之人也亲自出来送行,叮嘱又叮嘱,可见形势的确严峻得很。英布叛军,果如薛公所料,东击荆地,在高陵杀死了荆王刘贾,尽收其兵,渡过淮河,进攻楚地。楚王刘交率兵迎敌,被英布打得大败,只得弃城逃往薛地(今山东省滕县东南)。英布不攻齐鲁,带兵溯江西进,一切尽在薛公预料当中。汉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十月,英布大军与刘邦大军在蕲县(今安徽宿县南)相遇。英布看到刘邦亲征,不免吃惊,但是事已如此,不容他犹豫,立即摆好阵势,准备决一雌雄。刘邦扎营,登高窥敌,见英布部队都是精锐,摆阵列队,与项羽十分相似,刘邦心中厌恶不已,立即率军出阵对敌。刘邦喝问:“你何苦要造反?”英布心想反正也已经被逼造反,倒不如也去弄个皇帝当当,信口说:“我想当皇帝!”刘邦一听,心中暗叫:“好你个小子,果然是要造反!”随即,两军开战,空前激烈。《史记·黥布列传》载:“遂大战,布军败走,渡淮,数止战,不利,与百人走江南。布故与番君婚,以故长沙哀王使人绐布,伪与亡,诱走越,故信而随之番阳。番阳人杀布兹乡民田舍,遂灭黥布。”

英布的造反,就这样以失败告终。而后,刘邦下令皇子刘长为淮南王,由于荆王刘贾在英布造反中战死,无子嗣位,刘邦就将荆国改为吴国,立他二哥刘仲之子刘濞为吴王。最后说说卢绾。平定英布之后,楚王韩信、韩王信、淮南王英布、梁王彭越,赵王张敖、燕王臧荼,这些刘邦因各种原因而加封的异姓王,都被刘邦横扫干净,全部换上刘家人。除了地方狭小、忠心不贰的衡山王吴芮,建国以后分封的异姓王就只剩下卢绾一人。卢绾与刘邦关系特殊,同乡同年同月同日生,从小朋友到老朋友,卢绾一直跟着刘邦,可谓情同手足,《史记·卢绾列传》说:“虽萧、曹等,特以事见礼,至其亲幸,莫及卢绾。”所以,刘邦病中听说燕王卢绾谋反,气得箭伤迸裂。陈造反的时候,卢绾也派兵攻击陈。当时,陈战败,派使者王黄到匈奴求救。卢绾也派使者张胜到匈奴联合攻打陈。张胜到了匈奴,以前的燕王臧衍正巧在匈奴,就专门去游说张胜,劝他自保。臧衍说:“你之所以得到燕王的重用,是因为你和匈奴关系不错。燕王之所以至今还没有被刘邦消灭,是因为异姓诸侯不断造反,还没腾出手来。现在你为了燕国,准备尽快消灭陈。陈被灭,马上就轮到燕国了,你们都要当刘邦的俘虏。你为何不劝燕王不要进攻陈,而与匈奴联合呢?这样,燕国才能长存,即使刘邦来攻,燕国也有个依靠。”张胜私下与匈奴达成协议,劝匈奴协助陈攻打燕国。卢绾怀疑张胜联合匈奴造反,上书刘邦说:“张胜反叛朝廷,请求诛张胜三族。”张胜从匈奴回来,急向卢绾说明情况。卢绾为了保住自己的燕王,于是又上书刘邦,说反叛之人不是张胜,把张胜家族还给张胜,派到匈奴去做间谍,并派范齐为使去联络陈,企图让陈与刘邦久战。可是不久,陈被刘邦彻底击败,卢绾的这一招险棋出了麻烦。范齐等人私通陈的事情就暴露出来。刘邦还是很相信卢绾的,派人去叫卢绾进京,可是卢绾心中有鬼,只好装病,刘邦又叫审食其和赵尧去接卢绾,并且询问一下卢绾实情。卢绾更加恐惧,闭门不出,更不用说接待使臣了。卢绾对左右说:“异姓王只有我和长沙王吴芮了,韩信、彭越都被吕后诬陷灭族。皇上有病,大权都归吕后,专门杀异姓王……”卢绾只好继续装病。左右之人看见卢绾将倒,树倒猢狲散,纷纷逃亡,卢绾的所作所为渐渐被泄露出来。匈奴有些人逃亡投汉,声称张胜在匈奴为燕王做间谍……审食其将这些情况上报刘邦,刘邦只得派樊哙率兵攻伐。卢绾自知不是刘邦对手,带着家属和数千人马逃到长城下,等候刘邦病愈后再去谢罪!可是不久刘邦死了,卢绾没有了归宿,只得投奔匈奴而去,被匈奴封为东胡卢王。如果说其他的异姓王是因为刘邦猜疑而被冤杀,那么卢绾纯粹是咎由自取。封其他人为王,刘邦往往是迫不得已,而封卢绾为燕王,刘邦是真心实意,出于友情,当然刘邦也知道,卢绾这样的人大概对汉朝江山无甚威胁。卢绾后来客死他乡,成为异域孤鬼,实为作自受!刘邦剿灭异姓王,诛杀功臣,口碑不佳,但是对于汉朝统一,有益无害。但刘邦在消灭异姓王的同时,又企图用分封同姓王的办法来维持统一,事实证明,这样做有害无益,汉代文、景、武帝一直为同姓王的问题所困扰。刘邦分封同姓王,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传统观念,不封王难以平衡一家人的心理;二是秦亡教训,秦国的灭亡,汉初时期被认为是由于不分封诸侯所致。关于秦亡的教训,这种说法可能经不起推敲,但是当时的人们大都持有这种认识。

刘邦在临死前一年,还专门为秦始皇、楚隐王、陈涉、魏安王、齐王、赵悼王等人派户守墓,秦始皇20户,其余10户。魏公子无忌5户。刘邦这是“兴灭国、继绝世”之举。一句话,刘邦所干的一切都是为刘家天下的安宁!我们再看看刘邦处理季布和丁公的故事。楚人季布本为项羽手下的将领,曾数次逼得刘邦逃忘。项羽自杀之后,刘邦对季布怨气难消,曾悬赏千金捉拿季布,并扬言谁敢窝藏,罪灭三族。季布无处藏身,于是剪掉头发,自卖于鲁国之朱家府上,成为奴仆。朱家素讲义气,为邻里所尊重,而且胆识大,常解人危难,有侠名。朱家知道此人就是季布,替他置田买宅,还亲自到洛阳去找素有侠义之心的滕公夏侯婴。朱家游说夏侯婴:“季布有什么罪过!为臣各为其主,这是为人的本分;项羽的人难道能够斩尽杀绝吗?如今皇上初得天下,为了报私仇悬赏千金捉拿一人,怎么能显示出广施仁义呢?况且,季布这样的贤人,如果汉皇追索太急,不是北投胡夷,就是南奔黎粤,这不是把贤人赶到敌国去吗?这是在重蹈楚王逼迫伍子胥后来鞭楚平王之尸的覆辙。公是汉帝心腹之人,何不往说皇上,赦免季布呢?”夏侯婴认为朱家言之有理,按照朱家的说法去劝谏刘邦。刘邦赦免了季布,召来洛阳,拜为郎中之职,而朱家却从此未见季布,真是一个侠义之士。第二件事说说丁公。丁公与季布命运截然相反。他是楚旧将,是季布的同母异父兄弟,是项羽手下的一员勇将。刘邦彭城大败,逃跑途中,被丁公率兵追上。两军短兵相接,刘邦眼看就要束手就擒,急忙游说丁公:“你我都是贤人,何必苦苦相逼,如果放我一条生路,将来必有重报!”丁公因此放了刘邦,好像后来的《三国演义》中关羽在华容道放了曹操一样。后来楚军垓下全军覆没,丁公逃了出来,本想去见刘邦,求个一官半职,但是刘邦向来反复无常,他只得暂且躲藏民间,静观其变。丁公听到季布遇赦授官,心中高兴异常,以为当初放走刘邦一事,实在做得高明,急忙到洛阳,求见刘邦。刘邦听说丁公求见,下令传入。丁公趋前而进,伏地叩头,口称下臣。刘邦勃然变色,喝令卫士捉拿丁公。丁公大吃一惊,哭诉分辩说:“大王难道不记得彭城战中之事吗?”刘邦说:“记得,正因为记得,今天才擒拿你。如果记不得你,季布尚且可以为官,岂不能容你?那时你为楚将,战场放走要敌,这就是对主不忠。在楚你不忠于主上,在汉你难道会忠于朕?不忠之人,留下何用?”丁公无言以对,只得含泪受死。刘邦下令卫士把丁公押出宫门,示众军中,告谕上下:“丁公为项王臣下,私纵要敌,不忠不义,项王之所以失去天下,就是重用了这样的歹人。后人不得仿效丁公。”刘邦用丁公的一颗人头,昭示他要臣下忠于皇上的意图。刘邦自起兵以来,网罗天下豪杰,招纳叛将,不可胜数。他手下之人,齐王韩信,淮南王英布,重要谋臣陈平,哪一个不是项羽部下?特别是那个项伯,身为项羽叔父,鸿门宴之前泄漏重大军事机密,使得刘邦屈服项羽,免遭杀身之祸。鸿门宴上,项伯挺身而出,挡住舞剑欲杀刘邦的项庄……项羽战败,项伯来降,刘邦封赏侯爵,赐给刘姓。而丁公却以不忠之名杀之,以怨报德,为什么呢?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针对这件事,对刘邦却颇为嘉许:“汉高祖自起义以来,网罗各地豪杰,招纳亡命徒众,其中背德弃法者不知有多少。在即帝位后,却只有丁公为不忠之罪,遭受诛杀,这到底是什么道理呢?因为进取天下和保持太平,其间有很大的差异。当群雄角逐天下之际,每个人都没有固定主人,只要来投奔的便接纳之,有容乃大,自己的势力才能扩充。但如今贵为天子,四海之内,皆是他的臣民,如果不要求臣民遵守礼义,则人人心存二心,投机侥幸,国家便很难保持永久的和平了。所以,必断然以大义示之,使天下臣民皆知道作臣属的道理,不忠于职责的天地不容,怀私结恩的,即使对自己有利,仍是违反公义。杀一人而千万人为之惊惧,这样的决策必经过审慎思虑,眼光何其远大,子孙能享有四百多年的天禄,也是有其道理的。”

夺取天下与镇守天下,形势已经完全不同了。夺取天下之时,群雄逐鹿,民无定主,只要有一技之长,有一时之用,来者不拒,自然理所当然。镇守天下之时,四海之内,尽为臣下,刘邦怎么能够容忍那些怀贰心、谋私利之人呢?如果奖励那些唯利是图的奸臣贼子,天下怎么能长治久安呢?要得天下安宁,礼义是治国之本。杀死丁公一人,让天下臣民知晓,什么才是忠臣,能受到奖励;什么是奸臣,要受到严罚。奖一人天下争相效仿,杀一人天下无不畏惧。上行下效,古今皆然。

同类推荐
  • 何澄(下)

    何澄(下)

    《何澄(下)》历述何澄留日学生活、辛亥革命、军阀混战、抗日战争几个时期中何澄的作为。何澄坚持共和,主张统一,反对日寇,抨击汪伪,这是他一生的大节。作者苏华、张济用自然流畅、真实深沉的笔调记录了何澄的一生。本书是一本关于民国史的人物传记。作者苏华、张济用自然流畅、真实深沉的笔调记录了山西省灵石两渡村何家的代表人物何澄的一生 。《何澄(下)》中几乎涵盖了晚清和民国众多名人,可以说每一章都是一 个专门的学科,是一部超具史料价值的图书。
  • 华盛顿传

    华盛顿传

    乔治·华盛顿的重要地位在美国历史上是任何人都无法超越的。他是第一位由选举产生的总统,在连任两届之后,他自行引退,并两次谢绝连任,开创了总统任期不超过两届的典范,弥补了美国宪法的严重缺陷,为人类结束终身制、消除个人独裁的隐患提供了一个弥足珍贵的惯例,以及表现出的伟大政治家的典范性品格;美国今日的强大和富庶,端赖于此。在美国独立战争中,他被委任为大陆军总司令。为美国独立和统一立下了赫赫战功,是美国的开国元勋。回顾两百多年的美国总统史,我们也会发现,没有一位总统在位期间拥有的个人威望能够超过华盛顿。
  • 民国有个绍兴帮

    民国有个绍兴帮

    民国时期的浙江绍兴,思想激越,人才辈出。蔡元培、许寿裳、周氏兄弟、孙氏兄弟、经亨颐、夏丏尊,这就是出自绍兴的思想家、文学家和教育家。秋瑾、徐锡麟、陶成章、王金发,这些又都是辛亥英烈。俞秀松、宣中华、叶天底、梁柏台,又都是献身革命的红色战士。再加上沈定一、刘大白、邵力子等在各个政治舞台上的活跃分子。这些先进的知识分子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民国画卷,更具体地说,就是民国有个绍兴帮。
  • 进化论创始人:达尔文(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进化论创始人:达尔文(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感动中国的100位道德榜样人物

    感动中国的100位道德榜样人物

    他们是我们生命之路上的道德榜样,更是我们身边的平凡人。他们以一己之力,为这个社会带来融化在手心里的温暖,流淌在身边的感动!他们像前进路上的明灯,引领整个社会在道德之路上前行。
热门推荐
  • 透过细节一眼看穿男人(全集)

    透过细节一眼看穿男人(全集)

    本书以人的相貌、言行、衣着、习惯、血型与星座、职场等为主线,结构严谨,从而对你的成功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也不是妖邪之术。由表及里解读人的性格特点、气质修养与为人处世等方方面面,本书内容翔实,使你在把握现实基础上,既不是封建迷信,对未来有一种“先知先觉”,而是具有科学依据的观人、识人宝典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祸水萌妻:错拐腹黑良人

    祸水萌妻:错拐腹黑良人

    说到倒霉,没人比她洛思寒更倒霉,好端端的被个迷糊死神拘错了魂,错过还阳时机肉身被毁,只能听从他的建议借尸还魂。回到古代她认了,不受宠她认了,逼婚她也认了,可是总得让她吃饱吧!一个礼拜的稀饭加咸菜终于让洛思寒决定丰衣足食,谁想现代的堂堂钓鱼高手来到这异世却成了废材,肚兜、绣花鞋钓了一堆。听说未来相公上门,她更是使出浑身解数让他退婚,谁想他眼都不眨说亲就亲。妈呀……有着香肠嘴不说,她可还吃了有足足半斤大蒜啊!
  • 生活·文学与思考

    生活·文学与思考

    这些文章写作发表的时间几乎伴随着我全部的文学评论研究历史。不免汗颜。,所取得的成果显得十分单薄。同这个已不算短的时间相比,有关小说、散文创作的思考,从事文学批评写作,有关报告文学创作研究的文章。每想到此。选入这本书中的论文共有三个部分,李炳银参与文学活动,它们是有关作家作品的论评,已有近20年的历史了
  • 校草给姐站住

    校草给姐站住

    这场雨邂逅一场浪漫,让一个性格刁蛮、任性的大小姐璃茉对风度翩翩的沐之瑾一见钟情,新生欢迎晚会上,璃茉勇敢的对沐之瑾告白,只是却以拒绝结尾。一时受不了打击的璃茉发烧严重被送到医院,认识了一个小男孩,在那个小男孩的鼓励下,璃茉决定重新追求自己的幸福,一次又一次被沐之瑾拒绝下,璃茉是否还能勇敢得追求幸福。
  • 靠自己成功

    靠自己成功

    《靠自己成功》是文学大师林语堂先生亲自选编并翻译的马登代表作的选集。他对中西方文化的了解以及其对中英两种语言炉火纯青的掌握。为他在翻译方面的造诣奠定了重要的基础,由此也成就了这本中文版的励志精品。美国的马尔滕博士,著书极多,内容都是激励和兴奋青年人的文字,为文鞭辟入理,剀切详明,令人百读不厌。20世纪30年代,文学大师林语堂博士亲自选编翻译了这两本著作,并结集在国内出版,书名定为《成功之路》,给当时的青年以巨大的影响和激励,一扫当时消极、悲观、烦闷、颓唐的气氛。本书努力于有系统地介绍充满生机的新生活,即使不是绝无,至少可称仅有。这是译者不揣浅薄,翻译这本书的最大的理由。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御剑为神

    御剑为神

    奇遇连连,对,是奇遇,毕竟一般人可遇不到这么有创意的事儿;来到了一个奇怪的地方,这是哪儿没人知道,至于如何到那儿去也没有人知道;至于最终会混成什么样子,这一切需要各位大大充分发挥自己的联想与想象了;如果这也能搞出共鸣来的话,那就嘿,嘿,嘿……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