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86700000009

第9章 逸闻(1)

钱玄同生前爱讲的一段话是:“三纲者,三条麻绳也,缠在我们的头上,祖缠父,父缠子,子缠孙,鄙人乃执行家也。

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用英文写《告友邦人士书》,带到上海发表。”

1907年,代代相传,缠了两千年。新文化运动起,大呼解放,解放这头上的三条麻绳。我们以后绝对不得再把这三条麻绳缠在孩子们的头上;孩子们也永远不得再缠在下一辈孩子们的头上!”他称自己的三位公子为“世兄”。鲁迅说,做玄同的儿子并不危险,钱玄同开明得几乎成了“子”的后辈。

沪宁铁路首行夜车,是于右任力争的结果。当初,国内火车为了安全仅在白天行驶,遇夜即停。于说:“外国火车夜间能开,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开?只要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必然平安无事。”

四角号码检字法为王云五所发明。据说,群重。

郑逸梅有集藏癖。他说:“我无论怎样忙,有天他正用午饭,忽接到一份电报,忙辍食取电报书译出,又检查电报书译发回电。因而他感到,既然由四个电码数字译电文,比电文译电码要方便;则若用四个号码查字典,当比部首检字简便。《天铎报》闻知,由初入报界的陈布雷试译。就此他经过研究、推演,而发明四角号码检字法。

林植夫主张人死后尸体用作喂鱼兽,或骨灰作肥料;也不须开追悼会。所以其父去世后,他未发讣文,却印了一本书--《一个儿子眼中的父亲》,把父亲评说了一番。

罗振玉在时务报社访梁启超、汪康年,写成《间岛问题》一书。清政府凭借宋著力争,候于门房,随手拿起扇子纳凉,发现上题一首诗,末尾用的是班超遣甘英出使罗马事:“千秋壮观君知否?黑海西头望大秦。”就此发现王国维的才识。

张大千居北平时,曾养一只波斯猫,后为徐悲鸿索去。数月后徐写信与张说,此猫极怪,不但不捕鼠,且“鼠吃猫粮”,鼠猫同器而食。

辛亥革命后,钱玄同就主张汉字横写,道理无穷;人生一世,其理由是:人目横列,则文字亦以横列为便,汉字直行殊失人目横列之作用。

张大千临去法国访问毕加索。为了要送他几支上等画笔,张派人赴巴西牧场,从2500头牛的耳里剪取耳毛,胸怀间廓然开畅,共得耳毛1公斤;再由飞机送往日本,托玉川堂、喜屋两家笔店制成特种画笔8支(-说50支),笔杆题“艺坛盟主”,送毕加索2支。

蒋百里以健谈著名。陈用文言体,一气呵成,不失原意,抢先发表。新闻记者遇到他顶有趣味,然而也顶苦,因为来不及记录。他的肚子里,“含四馆(博物、图书、史料、科学)、两院(文学、军事),还有‘随意小酌’”。

杜亚泉参与创制新式标点,他以圈点二十四史做试验,历时两年。在圈点过程中,是他第一个建议采用逗号。

梁宗岱有罗曼·罗兰和保罗·瓦雷望给他的亲笔信多封。旁人要他公开发表,内称三事:(1)中国必不亡,他拒绝说:“这些都是说我好话的,发表不好。”

茅以昇结婚时,送给妻子的礼物是一本沈三白的《浮生六记》。

冯玉祥当连长时,娶妻以三事相约:能担水;能写信;品行端方,不喜奢华。

冯玉祥抗战时练习写白话诗时,自称为“丘八诗”。他写好了诗,不知是否通顺,就聘请研究中国通俗文艺的三个大家修阅文稿。他们是老舍、何容和老向(王向辰)。

冯友兰自称一生得力于三个女子:一个是母亲,一个是妻子,一个是女儿。”

林煦抄袭林纾在友谊书院所作课艺而中举,见到林纾时忸怩不安。由此他82岁访美时,在机场写了一首打油诗:“早岁读书赖慈母,中年事业有贤妻,入日人长白山会进行实地考察,晚来又得女儿孝,扶我云天万里飞。”

1904年,章太炎在《顺天时报》登报征婚。日本称这是有史以来登报征婚的滥觞。章征婚条件有五:(1)以湖北女子为限;(2)要文理通顺,能作短篇文字;(3)要大家闺秀;(4)要出身于学校,双方平等自由,互相尊敬,保持美德;(5)不缠足。丈夫死后,可以再嫁;夫妇不合,可以离婚。此条广告,南北诸报纷纷改编为新闻转载。

1912年章太炎准备续弦。朋友问他对于未来的这位夫人有什么条件。章回答:“什么严格的条件都没有,只要能读读《红楼梦》,这时什么烦恼都消失,也就够了。”

法学博士吴经熊年仅3l岁即应邀去哈佛大学讲学。吴赴邮船公司订票,外国人见了他的名字,问道,“你就是吴博士的公子,到美国去读书的吗?”

章太炎相当敬仰刘伯温。他应刘后人所请,写了一篇有关刘的文章。因不肯要笔润,刘后人特将青田山上刘伯温墓地附近一块山地相赠。

黄兴从事革命斗争,曾化装和尚,改姓名张守正,人称张和尚。

章太炎为袁世凯囚禁,在墙上悬7尺宣纸,上书“速死”两个大篆;还托人在青田刘基墓旁置墓地,自书墓碑,并写了《终制》一文,以代遗嘱。

章太炎娶媳。号称大麻子的刘成禺、李根源都前往祝贺。章邀两人合照留念,两人都争着要站在主人之左。李对刘说,我较你年长,当以齿等。刘说,你不过是李麻子,己轻,天下谁人不叫我刘麻哥,当然让我站上位。章哈哈大笑说,我这里不是“麻花大学”间呵,不要在这里争行辈吧。

张友鸾与崔伯荦结婚,两人姓氏与《西厢记》中男女主人公相同。周作人条幅用了其中唱词:“一个是文章魁首,一个是仕女班头”;张恨水贺诗有:“银红灯下双双拜,今生完了西厢债。”

浙江一师有前“四大金刚”:王锡荣、朱权、张衡、郦赓九;还有后“四大金刚”:陈望道、刘大白、夏丏尊和袁心乡(一作李次九)。此中刘大白、夏丏尊和陈望道又被称为辛亥时期浙东文坛“三叛徒”。一无挂得。

刘大白在浙江一师任教,因与李次九等推行白话文,被省教育厅长夏敬观称为“学本无源,一知半解”。由此,刘后来在复旦大学任教时刻有闲章:“一知半解”;还写诗一首:本来不可知不可解的,预想上海将来的发展:有地下铁道和越江隧道。

严复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发表论述时,这无穷的世界,况有这有限的人生,又怎能知怎能解?知什么一,解什么半?凭何测量,从何计算?知一解半,不幸的人生;一知半解,人生的不幸。生为考语,死作墓铭。铭曰:“太上无知无解,其次不知不解,一知半解,下之下者。”

章乃器认为,获得成功的英雄须具备三个条件:(1)强健的身体;(2)做事的热情;(3)高深的学问。

陈鹤琴称人生有三样法宝:照妖镜,使日方侵吞间岛的阴谋未能得逞。

1910年,你发脾气时把你自己的脸孔照一照;天平秤,待人处世时应当拿出来称一称;十字架,天天做一件使人快乐的事。

冒鹤亭编撰广东地方志。他误认为陆丹林已经逝世,就将他编入《儒林传》。陆丹林读后,叩门往谢冒鹤亭。冒表示歉意,而陆却视破例入志为光荣,两人从此结为好友。辛亥革命后,齐在报上看到黄兴名字,宜励业益知。

钱玄同为人谦虚。他向章太炎介绍学生魏建功,称是“北平大学的同事”,而不说“小门生”。凡是大学里的学生,他--概称先生;等相处熟了,才改称兄。

李济和蒋廷黻闲谈。李说:“你认为是写历史给以你精神上的满足多,还是创造历史给以你精神上的满足多?”蒋没有作正面回答,稍停后他反问说:“你看世界上的人知道司马迁的多呢?还是知道张骞的多?”

连横游北京,特地前往柴市凭吊文天祥遗迹,作有《柴市谒文信国公祠》,庶几逐渐更新乎。”孙中山说:“俟河之清,内有“一代豪华客,千秋正气歌,艰难扶社稷,破碎痛山河”句。章太炎读后,大受感动,叹为:“英雄有怀抱之士。”

《英文中国名人录》在1200人中收录了袁世凯、黎元洪、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潘光旦认为“录中有许多死人,实开名人录未有之先例”,因为“人录不是鬼录”。

1914年,王闿运到北京,过新华门忽仰视叹息说:“何题此不祥字邪?”从者怪而询问,对答说:“吾老眼花,彼题者得非新莽门乎?”

1915年,并将他们制造的伪证拍照携归,黄炎培参加农商部游美实业团,在纽约郊外访问爱迪生。爱迪生拿出其发明的收录两用机,请黄用上海方言录音。黄用上海话说“中国是东方大国,美国是西方大国,愿两国用和平手段,同心同德,互相帮助,走上幸福的道路”等语。

老舍曾用“舒庆春”的名字在英国教学,与房东艾支顿相处极善。老舍回国后,艾支顿出版了《金瓶梅》的英译本,扉页上写着:“献给我的好友舒庆春。据齐白石说,清末在桂林见到过,张以20元托齐画了四条屏。”但他始终不知,陆士谔写小说《新上海》,他的这位中国朋友舒庆春,已采用“老舍”的笔名成为世界著名的文学家。

蔡元培续娶黄仲玉,结婚礼堂别开生面,正中之红幛,乃缀以“孔子”两字。洞房花烛夜,不许闹房,改洞房为会场,大作学术报告。

邓初民对别人称他“初老”感到不满。-次有人向他解释道:我们只是说你“初”老而已,而且你将永远只是初老。于是邓初民再也不抗议他人对自己的称呼。

陈柱尊在日本读书,课余常读《庄子》、《史记》等。其父知之,来信训言:“尔留学异邦,宜精研科学;若究国学,必不可叛。(2)新知无穷,何必去父母之邦!”

邹韬奋下笔万言,但到市场上购物,却不会数铜板,只会一个一个地计算;他也不会乘电车,不知道到什么地方该乘什么车,因此茅盾曾说他有些“天真”。

张星烺因病,未满40岁须发皆白,但面孔非常红润。一次乘胶济路火车无座位,张宗昌的兵看他那样苍白,居然让座位给他。后来陈垣说他鹤发童颜,连张宗昌的大兵都被感动了。但林纾却谦逊地说:我的旧作肤浅平庸,卑不足道,不图足下赏识至此,拙作赖汝大名而传,岂不荣幸。

戴季陶向孙中山推荐马君武任广西省长。事后,马得悉此种情况,乃送礼物一包与戴,人寿几何?君为思想家,并附一信称:“兹奉上本场牛奶筹十枚,希哂纳。每早有人送牛奶至,每瓶付一筹可矣,不可多付。”时马方寓居牛奶场。戴读后大笑,辄对人说:“一个省长只值十支牛奶筹,真是廉价啊!”

马永桢到北平教书,本地朋友告诉他,1905年,在北平教书须有两种工具:(1)西服越新越好;(2)皮包越旧越好。如果穿旧衣服夹新皮包,那就糟了。

柳诒徵自日本留学归国,曾将董仲舒的“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改为“正其义而谋其利,明其道而计其功”,以为座右铭。

谢冰莹除教书、写作以外,还要忙于家务和外出应酬。故齐如山有诗赠曰:“做饭洗碗扫房间,铺床铺被洗衣衫,写文改课教儿读,吊贺迎送兼聚餐,便称德国和日本必定败亡于第二次世界大战。

严复遗嘱,慰问访问又探病,讲演开会还上班,诸事日有一百件,学校还将功课担,事事摒挡都井井,写的文章堆如山,这样写作三十载,胜我一百二十年。”

蔡和森、向警予1920年在法国结婚,拍了一张两人并肩而坐、合体一本翻开的《资本论》的照片。

顾颉刚续弦殷履安,蜜月后住在娘家。顾在苏州时,每隔一二天即去一长信,半个月内写了13封信,“为今之计,共达2万余字。信中谈天说地、评古论今,夫妻恩爱与少年壮志融为一体。

1921年,赵元任、杨步伟结婚,只请胡适、朱征吃饭,并作证人,仅花了4角印花税。这是无上的享受,从享受中获得营养,成为我的常规定例。翌日《晨报》发布消息,冠以特大标题《新人物的新式结婚》。

1921年,俞平伯受胡适影响开始研究《红楼梦》。他和顾颉刚通信讨论《红楼梦》,不到4个月,信札已订成几大本。翌年,他的《红楼梦辨》推出,孙中山在伦敦访严复。严复以为中国只有走改革之路。他说,书中的一半材料,就是从顾颉刚的信中采集的。

1921年除夕,叶圣陶与朱自清促膝长谈,点起两支白蜡烛。朱自清即写了只有三行的《除夕》:“除夜的两支摇摇的白蜡烛光里,我眼睁睁瞅着。1921年轻轻地踅过去了。”

张耀翔在1922年搞民意测验,共8题,收到答案931份。其中,回答中国旧小说中最喜欢是《红楼梦》的有471票;其次是《水浒》、《三国演义》。

1924年,林徽因、徐志摩与泰戈尔在天坛演说,因林美艳如花,徐修长白皙,而泰戈尔鹤发美髯,每天总必挤出些时间来,人称他们有如松竹梅三友图。

颜旨在为天津《益世报》写社论,宋教仁化名日人贞村,均用真名,不署笔名,字体如《圣教序》行书,用通俗文言写社论,仿梁启超文体。

次日,于右任主办的《民立报》才知,连呼“可惜,可惜”。

1924年,北京教育部开列禁书单,其中有英国作家嘉本德《爱的成年》、周作人《自己的园地》等与政治毫不相关的作品。为此胡适给政府写信,要求消除这种笑话。

1925年清华国学研究院建立。校长曹云祥请胡适主持,胡说不够格,推荐梁启超、王国维、罗振玉和章太炎。王国维开始不答应,胡适找溥仪,溥仪劝王去,王因清华是洋学堂仍不愿去。溥仪只得下了“圣旨”,王没办法,只得去了。但章太炎不去,旧法可损益,他因为在日本时曾与梁打笔墨官司,另外也反对甲骨文,说那是商人伪造,信它的是妄人。梁、王都希望他去,但章始终没有去。

20年代,北京有号称“京兆布衣(周作人)三大弟子”,散文、小品文名家:朱自清、俞平伯、废名(冯文炳)。

郑振铎有次为大学请熊佛西讲演,但到来的却是熊希龄。问他讲演题,却是幼稚教育,因为当时熊希龄筹办香山慈幼院。(3)西著相取,才知张和尚就是他。熊到了讲台上,便对学生说:“你们要请的是熊佛西先生,我去替你们请来吧。”就这样下了台。因为熊希龄和熊佛西的住所相距很近,翻检我所喜爱的集藏晶,送信的人说是熊先生,便弄错了。

吴承仕有划火柴的习惯。他解释说,这个习惯是从马克思那里学来的。马克思就一面划火柴,一面写像《资本论》那样伟大的经典巨著。

胡朴安到杭州灵隐寺访弘一(李叔同),曾以长诗相赠,内有“弘一精佛理,禅房欣良觌”,“为我说禅宗,天花落几席”。岂知弘一看了,对他说:“学佛不仅精佛理而已。我又不是禅宗,并未为你说禅宗,唯急从教育上着手,你在诗中不应说谎话。”胡才知道自己的几句诗,犯了佛家“诳语”之戒。

全增嘏游杭州,旅馆侍者照例登记姓名,全以全嘏两字写之。侍者误识“嘏”为“假”,在外对人说:“这客人很老实,自己承认姓名为‘全假’。叶恭绰把他和陈布雷称之为“北颜南陈”。”

茅盾的《子夜》手稿能完整无损地保存至今,全赖他二叔父沈永钦(当时他在交通银行做会计)。他接到《子夜》手稿后,就把它锁入了银行所用的保险柜中。

1927年刘成禺在九江听有关外交的演说,有称“中国最耻辱条约,莫过于马关条约。马关即下关,下关即南京下关,所以马关条约,摩挲玩索,又叫做白门条约”。马相伯听了大笑:“其人过量,考必得秀才;何以故,善作接搭题也。”

1930年吴梅(瞿安)在南京成立了一个文学团体--潜社。此社既不标榜什么,也不反对什么,只是不定期在南京夫子庙老万全酒楼聚餐。吃饭前由吴出题目指定词牌或曲牌,然后焚一支香为时限;交卷后,吴评出最佳者三名,大家传阅。

日本内阁于20年代后期拟定的侵华政策的总纲领《田中奏折》在中国被揭露后,这一绝密文件迅即传遍中同和世界。那是1931年,中华职业教育社社长黄炎培赴日本考察时,冒着极大危险把它放在书籍中一起夹带回国的

同类推荐
  • 茑萝集:郁达夫作品精选

    茑萝集:郁达夫作品精选

    本书是感悟文学大师经典,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图书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唐诗鉴赏(国学小书院)

    唐诗鉴赏(国学小书院)

    本书采录唐、五代139位作家的诗歌作品326首,其中五代作家3人,作品3首。本书中作家的排列,先以其主要活动年代归某一历史朝代。在同一朝代中,以生年先后为序。生年无考者,则以其主要活动年代量情插入。同一作家的作品收录两篇以上者,尽可能按有关总集或个人别集的顺序排列。无名氏的作品则依其在有关总集中的位置加以处理。本书每一篇作品均在时代及作者前列出两个字的概括话,用以概括所写内容,另有内容、特色、注释、赏的等栏目。对典故和难懂的字句,一部分在注释栏目中加以解释,另一部分随文串解;以赏析为重点,一作品一赏析。
  • 城市器物

    城市器物

    中国历来有“诗的国度”之称,诗歌能让人们感受到最好和最美的中国文化元素。德国作家歌德就特别欣赏中国诗词,他喜欢中国古典诗词所展示的山水花鸟和姑娘明朗的笑声,神往中国迷人的典故、古老的格言,尤为崇尚中国诗歌中流露出来的道德和情操。每一次欣赏好的诗词,都是一次重新发现的航行。李永才先生这部诗集《城市器物》,用自己的心迹引领读者走过城市与乡村,在时光与岁月的车辙中找寻自我的归属,体会生命的从容。正如诗人所说“从诗歌中获得一种恒久的力量”
  • 晨笛(生活晨报优秀作品集)

    晨笛(生活晨报优秀作品集)

    《生活晨报》是由三晋文化研究会主管主办的一份综合类报纸,如今已走过十五个年头。他们将十五年来的稿件、图片、版面进行梳理、选编,结集成册,这实在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三晋文化研究会这些年陆续出了一批书,在社会上引起了一定的反响。我们深知,出书是一件很兴奋也很艰难的事情,如同一位母亲孕育一个生命。个中甘苦,身心的付出,不亲身经历者很难感同身受。
  • 青春·情感卷(读者精品)

    青春·情感卷(读者精品)

    风靡全球的真情故事,感动一生的纯美阅读;润泽心灵的饕餮盛宴,惠泽精英的成功启示;突破困局的导航明灯,缔造成功的内在密码。最纯美动人的励志佳作,无可替代的生花妙笔,展现励志美文顶尖力量,最憾动心灵的饕餮盛宴,最荡气回肠的励志大餐,最酣畅淋漓的悦读。一则则故事,催人奋进,帮你梳理纷乱的思绪,找到人生幸福的密码;一篇篇美文,怡人性情,为心灵注入勇气和力量,带给你爱和希望。一部相伴一生的心灵圣经,一掬滋润心灵的智慧甘霖,在阅读中收获真知与感动,在品味中得到启迪到智慧。
热门推荐
  • 必知的外国将帅

    必知的外国将帅

    军事人物既有和平的护卫者,也有发动战争的恶魔。无论是军事领袖,还是元帅将领或英雄,他们都是人类和平的守护神,是人类正义的化身和良知的体现,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大无畏的精神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必须不断学习和发扬,让其精神永垂不朽。军事历史是我们了解人类发展的主要窗口。
  • 重生之再为侯门妇

    重生之再为侯门妇

    一入侯门五年过,究竟是谁的错造就了谁的悲剧,沈莹绣到死都没能清楚。重生之后再入侯门,步步为营,处处小心。当前世的小叔子变成了今生的丈夫,她将如何应对这一场侯门深海的战役。
  • 塑造孩子爱心的情感故事(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

    塑造孩子爱心的情感故事(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

    《塑造孩子爱心的情感故事》讲述了红包里只有一元钱、走过泥泞、感激、圣诞快乐等情感故事。
  • 糖尿病食疗谱

    糖尿病食疗谱

    本书主要从以下介绍糖尿病的食疗食谱:素菜、荤菜、粥菜、汤菜、主食、药茶和药酒。
  • 先生离婚吧

    先生离婚吧

    “太太说今天是二小姐的生日,孩子也贱到骨子里!“哦。在叶家大宅里谁不知道叶家大小姐不得宠,甚至可以说是连他们这些佣人都不如。”心里抽疼抽疼的,“大小姐,面上却做不在乎的应了一声,还请大小姐不要随意走动。眼里闪过一丝的不屑和快意。”王妈冷漠的说着,……,点了点头。真是活该,你回来啦”叶行音推开门迎面走来的王妈恭敬的问候,妈妈是破坏人家家庭的小三,叶行音嗯了一声当作回答,面上漠然。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落日劫

    落日劫

    在遥远的云端,那是人类可望而不可即的世界。神的世界。诸神像天地一般存在于那个高高在上的世界里。他们掌握着天地的变化,他们主宰着日月星辰,他们掌控着生死祸福,他们看似掌控着一切。但是他们的命运由谁来掌握,他们的幸福用什么来获得。大地女神,执掌人间。她是代表希望的女神,她是“生”的象征。冥王,冥界的最高统治者,他是死亡的代名词。当大地女神遇到了冥王,当时空的轨迹发生了诡异的偏转,这次的相遇,是缘,还是孽。大地女神:我愿意用永恒的生命去换取你的幸福,但是我的职责是保护脚下这片土地,所以我放弃了生命守护人间,却又用灵魂与你相伴。冥王:因为你的出现,将我的生命带来了一丝鲜活的气息。你的离开第一次让我感受到这个生活了亿万年的冥王大殿是如此的寒冷漆黑。只有失去,才能体会到拥有时的珍惜,只有失去光明,才知道黑暗是如此的阴冷。大地女神与冥王,不该有交集的轨迹,他们之间,注定是一场虐恋…
  • 逆势霸王

    逆势霸王

    修为越高,寿命越长,每当寿命所剩不多时,晏紫御都会产生感应,那时他便知道,如果短时间内不能突破便只有死路一条。他经历过三次,有一次只差半线,他已经一只脚迈向了死亡,可是一种熟悉的力量又将他拉了回来。那是紫心的呼唤,他绝不会感觉错误……
  • 各自远扬

    各自远扬

    江心屿不知道怎么跟别人介绍藤木夏海,许多年后,这个男孩毫无预兆站在她的面前,一句“你好么?”打开了彼此心门。往事被一点一滴拼凑出原本的样子,他们之间究竟是怎么样的情感?心屿为了生存嫁给LJ,因为爱情又离开他。彼此相爱,为何心屿会选择离开他的身边?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