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86700000029

第29章 译介(2)

林庚白翻译法国诗人缪塞作品,总觉不甚合拍,后采用《浣溪纱》词调,始觉大妙。

英国诗人艾克顿到北平,就张师谷翻译哈代作品《还乡》,表示愿意帮助解答疑难。张提出30个难题,艾只能解释其中之二三。后来张在翻译《还乡》时,自己解决了十多个难题。

林汉达译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开始用白话文,后为研究语文改革,又以北京的大众口语改了一遍。

苏曼殊译拜伦诗,喜用僻字,其所译诗,大半为章太炎所修改。

苏曼殊译《惨世界》,名为雨果原著,实则改写大半,并以揭露清朝腐朽,鼓吹革命为目的。《惨世界》虽系苏曼殊译,却为陈独秀润色;译作中生僻的字,还是章太炎填上去的。

1932年,贺绿汀翻译英国人普劳特的巨著《和声学理论与实用》,由萧友梅推荐与商务印书馆接洽出版事宜。但最初,出版社以该作“内容陈旧”为由拒绝出书。这时贺创作的《牧童短笛》曲荣获首奖,轰动上海报界。商务印书馆立即致信告贺:译作“经过审阅,予以出版”。不久,该书以精装本问世。

丰子恺译《源氏物语》,因原著中常见白居易诗,又有日本女子读中国《史记》、《汉书》和五经,自感仿佛是在泽中国自己的古书。

冯自由为广智书局翻译日本帝国大学教授、德国那特硁博士的《政治家》一书,全书40万宇。章太炎为之润饰。

贺麟于哲学译名尤下苦功,力求准确表达原意。如Criticism通常译为“批判”,但批判偏于贬义,原文却有建树的意思;贺则取《庄子·养生主》“批大郤,导大窾”含义,译为“批导”。又如Dialectical Method通常译为“辩证法”;贺则据《韩非子·唯一》“以子之矛取子之盾”,译为“矛盾法”或“矛盾辩证法”。

朱湘翻译从不打草稿。他先把原书熟读,解释通了,然后完成译稿,译稿很少有涂抹处。

张星煨原来在欧洲学化学,后对《马可·波罗游记》译本大有兴趣,即着手从事翻译,从此转向研究史学。

陆丹林介绍王维克自法文转译散文诗《云使》(印度迦梨陀娑著),说情致缠绵,别有风格;而苏曼殊想译也没有译出。

由三联书店出版的鲁多夫·洛克尔著的《六人》,其封面上印着“巴金试译”四字。巴金在《后记》中写道:“没有能够传达原文的音乐美”,虽花了3年时间译完了《六人》,却没有“在发印前仔细地校阅我的译文”,于是觉得“对读者,我除了告罪外,别无他话可说”。

巴金在译童话《快乐的王子集》时说,“王尔德所爱的东西只有两样:美与人类。”

夏丏尊因翻译《爱的教育》,得了一笔不小的版税。鲁迅戏说他成了“财神老爷”了。

徐仲年仅以一个半月时间,译30余万字的几内亚总统杜尔的《政论集》(法文);后又以11天时间,译法国汉学家戴密微的《敦煌曲》一书,并写了一篇《归汉论》,由任中敏作跋,对书中错误详加纠正。

王维克译《沙恭达罗》,先由两种法文译本转译;后为了体现原作风格,向懂得梵文的和尚请教,然后定稿。

陶晶孙以几天时间,翻译日文版的德国雷马克之《西线无战事》;并据剧情谱写了《摇篮曲》,供剧团排演。

谢六逸介绍日本文学的译作有五种,其中叙述日本文学的有四种。这四部书的书名近同,都含“日本文学”四字。其中有两部,北新书局叫《日本文学史》,商务印书馆叫《日本之文学》。但两书体例不同,前者按时代编写,后者以文学门类编写。

林语堂第一个把司马迁的《孔子世家》,原原本本介绍给欧美。由他编译的英文版《大智孔子》1938年在美国问世,被列为《世界哲学丛书》之一。后来,这部书又被译回为中文本《孔子的智慧》。

林语堂将《老残游记》译为英文。他说:对这部书“越译越爱,所以虽然寥寥六回,却留下很深的印象,而最动人处是在第五、第六回”。

林语堂将《浮生六记》译为英文,内称沈三白曾向洋人借高利贷。此“洋人”,原作中为“西人”,即山西人,开票号(古代的银行)的老板。

林语堂与廖翠凤结婚50周年。林将一枚铸有“金玉缘”的金质胸针献与她,上面刻有林译的瑞莱诗:“同心相牵挂,一缕情依依。岁月如梭巡,银丝鬓已稀。幽明倘异路,仙府应凄凄。若欲开口笑,除非相见时。”

林语堂很珍视郁达夫的文才。当他以英文写出《京华烟云》后,曾认为唯有郁达夫是将这本书译为中文的“最理想的人”。但郁达夫没有翻译,后来是由黄嘉音、黄嘉德合译。

郁达夫因精通德、日、英语,故译文也负有盛名。1940年,林语堂曾约请郁替他翻译其英文本《瞬息京华》(即其所著之长篇小说《京华烟云》)。郁盛情难却,可翻译不多时,便告停顿,一直未再译。已译部分仅在1941年的《华侨周报》连载几期。

林语堂对1941年出版的《瞬息京华》郑陀、应元杰译本,很有意见,说译者望文生义,缺乏应有的文字知识。如将“热诚接待”译为“鞠躬尽瘁”,将“混水摸鱼”译为“混水捉鱼”,把蔡元培为人“温和”译为“温柔”,将“讲聪明,狗不如人;讲忠心,人不如狗”,译为“讲智慧,人比狗高;讲忠实,那是狗比人高了”。

梁实秋以中文编写《英国文学史》;还计划以英文编写《中国文学史》。他说:“人生最愉快的事,莫过于读书;人生最大的乐趣,是完成一件有意义的工作!”

梁实秋和徐志摩、闻一多、叶公超等应胡适聘请合译《莎士比亚全集》。其后多人未有动笔,仅梁实秋自订一翻译计划,每年译2部,果然以35年时间译完全书出版。

梁实秋译罗马皇帝、哲学家Marcus Aurelius的《沉思录》,将作者简译为玛克斯,被人检举,说他在台湾宣传马克思主义。

胡愈之在商务印书馆理化部当练习生时,开始试着翻译一些小文章。被采用的第一篇译文是关于英法开凿英吉利海峡海底隧道的报道;出版的第一本小册子是《利息表》。

胡愈之精通印尼语,曾编《汉译印度尼西亚语辞典》和《口度尼西亚语语法研究》。胡说,在苏门答腊避难时,“我只有找我遇到的印尼人做老师,马来村庄的彭古鲁(村长),溪边冲凉的马来娃娃,砍伐森林的苦力工、船夫、车夫、路旁的小贩、洗衣服的马来婆子,都是我学印尼语的义务老师。”

1937年由生活书店出版的《书的故事》,是1936年4月间胡愈之在经法国坐船回香港途中,由苏联伊林所著的少年读物《书的故事》法文版译出。

斯诺的《西行漫记》全书12章30万字,胡愈之只花了20多天就翻译、出版了此书。为减少被国民党查禁的危险,胡愈之又将此书原名《红星照耀中国》改为《西行漫记》。

1937年,“七君子”之一的王造时在苏州狱中,用8个月时间译完了拉斯基的《国家的理论与实际》。

1940年,老舍的《小坡的生日》被译成日文。译者波多野真矢在前言中评价:“我们看到作者把小孩儿的世界掌握得准确,刻画得巧妙,覆盖全篇的施放着香气的幻想的气氛,使人想到我国的坪田让次和红莲尚,也就为意外地发现邻邦中国有这么特殊的作家而感到吃惊。”

瞿秋白译《国际歌》,当翻译到“国际”一词时,总自感不满,因为这个词的外文是长长的一串音节,用意译怎么也配不上原谱。最后,他考虑到这个词在西欧各国语言都是同音,便采取了音译的办法,译为“英特耐雄纳尔”。

冯雪峰推崇瞿秋白译的《茨冈》(普希金诗),说这篇译文的好处一是平易,二是精炼;但平易决非平淡,精炼不等于典雅。

朱生豪在抗战时期翻译《莎士比亚全集》,仅用两部字典《牛津辞典》和《英汉四用辞典》。因为缺乏稿纸,书局嘱他,500字方格纸在反面写,可写上750字,白色薄纸每页可写1000字。

戈宝权译俄文,原著提到赫尔岑是那许多“出去很早”的人中的一个,出典何在当时无法解答,问了很多苏联朋友也无人能讲。后来他译《普希金全集》时,才知道出自普的诗句:“我是荒原中的一个自由的指针者,我出去得很早,在黎明的晨星之前。”

曹靖华在重庆翻译克雷莫夫的《油船德宾特号》时,为了要给书中写到的操纵左右方向的圆盘找一个适宜的译名,从观音岩一直跑到两路口,询问了沿途所有的汽车修理厂,最后才确定那个圆盘叫作方向盘或方向轮。

吕碧城用英文翻译佛经。他1943年在香港病死前,强打精神,写有绝笔七绝:“护首探花亦可哀,平生功迹忍生埋;匆匆说法谈经后,我到人间只此回。”

40年代焦菊隐在重庆失业。这时他每天清晨带着纸笔去茶馆,晚上关门才离开,饿了买担担面和烧讲充饥,就这样译出了《契河夫戏剧集》、左拉的小说《娜拉》,并创作了小说《重庆小夜曲》。

耿式之最初将契珂夫名著《万尼亚舅舅》译为《文尼亚叔父》,因“舅舅”与“叔父”在俄文中是同义词。

陈伯吹曾译童话《百万只猫》。他说:“100万只猫,其实还是一只猫;因为一个人只需要一只猫。”

一次,邹韬奋将编译完成的《职业智能测验法》送黄炎培审阅。黄炎培看后给予严厉批评,告诫他:“译书时不能忘了我们的对象是中国读者,要处处照顾他们的理解力、心理和需要。”

张东荪以治哲学著名。1946年他曾撰文说,有些现代的新学说、新人物都是我第-个介绍到中国来的,有些姓名也是我第一个翻译的,后来都依行了,像罗曼·罗兰、罗丹、罗纳、巴比塞、伊本纳兹和罗素。他说:“这是我对于国家的一种贡献,我深自引以为光荣。”

植物学家秦仁昌75岁时,仅用半年多时间,翻译了80万字的英文版《植物学拉丁文》一书。

吕叔湘的译稿《文明与野蛮》(路威著),在几家出版社“旅行”一年,又回到自己处,后才由一家背时的书店准备付印。年后写信去问,说是排好,两个月可以出版;再去问,说市面不景气,暂缓付印;再过两个月去问,连回信也没有了。托人面商,说可以退稿,但要译者付排版费250元后来还是请律师打了官司,花了钱才把它要回的。到这部名著在生活书店出版,已经是3年以后的事了。

程小青12岁读中译本《福尔摩斯探案》,浸淫其中,只知内容紧张;22岁复读英文原著,始认为有科学分析,又富推论判断,遂自译多种。

王元化和父亲王维周翻译英国人呤唎的《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每天工作10小时以上。原著里中国的典章和人名、地名,尤其是有关太平天国文书、典章特定的文体和避讳等回译尤难。他们虽无太平天国档案文书可参考,但仅用一年时间,便翻译并出版了这部50万字的著作。

1948年查良铮(穆旦)在美国专攻英美文学。但他为译普希金诗,除去白天听课、傍晚卖报,夜里还要自学俄语,后终于译了普希金所有的诗。

1952年,哈佛大学出版了洪业的《中国最伟大的诗人杜甫》一书。作者在书中英译杜甫诗达374首,超过所有的杜诗英译本。有人认为这部书之所以写得成功,是因为作者在心理上把杜甫当作自己早逝的父亲洪曦。

赵俪生1944年翻译完德国作家沃尔夫的剧本《奥京喋血》,直至1960年才在北京出版。

1921年丰子恺初读《源氏物语》,觉得像《红楼梦》,由此学习日本古文,直至1961年才开始翻译。他自称:“白头今又译‘红楼’,时人将谓老风流。”

1963年,杨宪益与夫人戴乃迭(英籍)合作,着手英译《红楼梦》,全书共分3卷,每卷40回,1978年出版了第1卷。

同类推荐
  • 欲壑难填

    欲壑难填

    《欲壑难填》是著名法制作家丁一鹤的又一力作,是中国第一部年鉴式大案纪实文本,是“解密中国大案”系列图书的第三部,通过对一系列大案要案幕后真相的解密,给社会以警示。《欲壑难填》由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发言人倪寿明、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王明、茅盾文学奖得主、《历史的天空》作者徐贵祥、解放军文艺奖得主、《激情燃烧的岁月》作者石钟山联合鼎力推荐。
  • 我和端端

    我和端端

    冰心图书奖、金麻雀图书奖得主,儿童文学作家于德北讲述了一个真实动人的父爱故事。这是一本叫人动情的书。一个年轻父亲与儿子一同成长的真实记录。与众多的亲子书完全不同的是,它没有一点点说教,通篇都溢满了一个字——爱:初为人父的亲情与柔情、责任与担忧、养家糊口柴米油盐之上的爱情与拳拳真情,普通而又热烈,开卷就扑面而来。
  • 朱自清作品集:匆匆

    朱自清作品集:匆匆

    朱自清的一生著作27种,近200万字,除了散文,他的诗歌、文艺批评和学术论著等均有传世名篇。书中精选了他的散文、诗歌、教育杂文、文学批评等各类型的经典篇章,从朱自清风格迥异又至情至性的文字中,体会他的匆匆流年,清浅人生。
  • 我们的故事2

    我们的故事2

    以他们为那个时代的“标本”,已是茫茫40载春秋。当年的知青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但他们以青春和生命为代价所耕耘的土地上却永远留下了印记。作者用纪实文学的方式描绘出属于一代人的图景:他们和共和国一起经历苦难,从1968年底“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指示发表至今,一同迎来崭新的时代
  • 真水无香

    真水无香

    星星与月亮终于守不住阵地败退了,楼道里的那盏长明灯也在眨着渴睡的眼。我依旧伏在桌上捧读着那本《庄子》,一缕晨曦悄悄地拾起一片飘落于地的稿笺:“命运,只能支配你的昨天,而明天的命运却在你自己的掌握中……”
热门推荐
  • 逍遥魔妃

    逍遥魔妃

    “你…我…”又是异口同声的解释。他,我不是有意的,却在遇见她时,我只是觉得你身上的药香很好闻,爱上了魔女。“你什么意思?难不成…”兰雨馨眯起小眼睛,话一出口两人都愣了。”“你先说吧。“我不认识路。动心、动情、懂恋。”又是异口同声。你从丛林外来,绝色倾城,会知道出去的路。两人都沉默了。被兰雨馨的质问从沉寂中惊醒的白雾宇在看到兰雨馨脸上的愤怒的时候,他是可以依靠一生的爱人,尴尬的笑笑:“对不起,只因她而存在。最后沉默了一会还是兰雨馨先开口:“我以为,状似被欺负了似的。跨越时空的爱恋,我不是故意的…”无心、无情、无恋。片段一:“不,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不是,“你不认识路?”两人同时问了出来,打断了他,唯美无双;素手银针,故意曲解了他的话。动了情,我,冷漠温情,我不是那个意思!”白雾宇更加的慌了,遇见了此生的良人。“额,医行天下。一次异世旅行之路,那时我是被人追杀至此,兰雨馨,如果不是误闯进丛林,医毒双绝,并且被你救了,却是自“你想干什么?”在白雾宇的投靠过来之前,灵动风华,兰雨馨厉声质问。”又是异口同声。小无父,估计我现在只是一具尸体了,白雾宇,那时的我,惊才艳艳,怎么可能会注意路是怎么走的!可是,失了心,你怎么不知道出去的路?不知道的话,你怎么进来的?”白雾宇解释,她是一个迷一样的女子,有问向兰雨馨。她,说话都有些混乱了。片段二:对于他来说,所以想要靠近你闻一下,让他沉迷。对于她来说,我真的只是想闻闻…”白雾宇激动的想要向兰雨馨解释,是无意间的相逢,但是似乎越解释越乱。“不是这个意思,身世成谜,那是哪个意思?难道是你真的想…”兰雨馨故作是被白雾宇的话激怒了,夜阑王朝的三皇子,根本不听白雾宇的解释,一切都伴随着两人的相遇、相逢、相知、相恋,而且一直在曲解他的意思!而且话语中还带有一丝委屈似的哭腔。“不是故意的,还是命中注定,那就是有意的喽!”兰雨馨在白雾宇想解释的时候,而清明!“不,兰氏家族的少主,不是,冰锁心门
  • 不可不知的文史知识(中国篇)

    不可不知的文史知识(中国篇)

    丛书以探求万事万物的知识为切入点,浓缩了读者应该知道的中外文史知识精华;以丰富的文化知识和历史资料,对人类最宝贵的精神财富逐一展开,娓娓道来;集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于一体。内容包括古今中外著名作家、作品、文学人物、文体知识、神话传说、语言文字、俗语谚语、教育常识、新闻出版、称谓官衔、艺术、节日民俗、饮食、天文历法、山川地理、经济科技、邮政交通、竞技体育、历史知识等方方面面的文史知识。
  • 予你天下

    予你天下

    这是一个予来予去的天下。他予她天下,她又予他天下。岂知这样一个天下竟也随他们这般予来予去。
  • 30几岁男人的活法

    30几岁男人的活法

    30几岁的时候,你必须哪些问题?30几岁的时候,你该为自己的人生做好怎样的准备?30几岁的时候,你应该选择怎样的人生方向?30几岁的时候,你应该对自己的工作,生活,人生做出怎样的规划?30几岁的时候,你渴望过上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 遇见我的前世今生

    遇见我的前世今生

    本书是潜意识大师高原在面临人生困境之时的一次心灵和身体的双重之旅——公司的破产、妻子的离弃,身体的疾病……在遇到事业的巨大挫折和人生的重大变故时,“我”曾一度迷失了方向。为了使自己的心灵得以解脱,“我”选择了旅行,从洛杉矶到印度;从东京到南美;从阿根廷再到中国西藏。在路上,作者遇到了各色各样的人,包括企业家、律师、小老板、修女、僧人、不得志的员工等。特别的际遇给了他特别的启示,最终作者站在生命的十字路口,苏醒、觉悟,豁然开朗,这种的感觉,或许,一生只有一次。整本书中,作者通过知名人物的禅修案例,以及大量丰富的亲身经历、向我们展现了多种自我疗愈的神奇方法以及自我苏醒、自我觉悟的心灵过程。
  • 宠妻之婚色可餐

    宠妻之婚色可餐

    然而,仿若一道狂肆的闪电,猛然戳破了她的人生,最先回答她的,却不知是福是祸。是孽,如果没有亲身经历,并不……,使她的人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抑或是缘。“爸,天黑了吗?为什么不开灯呀?我这是在哪儿?”而且,看到四周黑漆漆的一片的第一反应这样的变化,还是如此突如其来。这是苏沛柔醒来之后,苏沛柔从来都没有想过,如此狗血的事情居然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 改变心路,就能改变出路

    改变心路,就能改变出路

    当我们在生活中遭遇种种不快时,千万不要一味地哀叹命运的不公,也不要悲观失望地顾影自怜,而应从改变自己的心态入手。因为,改变心态就可以改变命运,改变心态就可以改变人生。本书立意深远、说理透彻,阐述了一个人获得幸福、快乐所需要克服的不良心态。同时,本书也指出了当我们在人生的旅途中陷入困境时,应该学会如何转变观念,帮助自己告别坏运气,走上好运道。
  • 现代神人

    现代神人

    ,在突破了异界神界的结界来到仙界。使他在仙界成了无人敢管的逍遥仙,突破禁地获得了混沌神的传承,在异界经过努力建立了自己的帝国,成了异界的神,来到在神界受到众神的排挤回到了自己的家乡成了一个小小的星球守护神,用自己在异界获得的不同的仙元力大战群仙,一次意外使他有了强壮的身体一次事故使他来到异界,过上了逍遥的生活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孩子一定要去的50个地方(中国篇)

    孩子一定要去的50个地方(中国篇)

    本书为中国篇,编者在中国精心遴选了50个地方,既有祖国的名山大川,也有祖国的人文奇景。在这里,我们把它们串联了起来,组成了一幅完美的旅行大画卷。本书是父母朋友与孩子外出必备的旅游指南书,也适合孩子单独阅读,以增长他的人文知识,丰富他的人生阅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