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85300000041

第41章 帝国的绯闻--一代女皇武则天和她的面首们(4)

狄仁杰见说服不了武则天,但他自有办法。他虽是武周的宰相,而志向则是恢复唐室。他便利用女皇对这两个男宠的信任,让他们做武则天的工作。他派心腹、也是二张兄弟的友人吉顼,劝说二人:“天下士庶怀想大唐,怀想庐陵王久矣。今主上春秋已高,大业须有托付;武氏诸王都非她所属意。你们何不从容劝说主上归位庐陵王,以系苍生之望!如此,你们不仅可以免祸,还可以长保富贵。”

张易之、张昌宗兄弟见女皇已老,也在思虑着自己的前途。听吉顼分析后,认为有理,便在武则天耳边日夜聒噪,言说庐陵王李显和豫王李旦是如何仁慈、贤良、有民望。

当时,武则天正为继承人问题而烦恼。

一方面,武则天篡唐后,视李氏家族的人为仇雠,甚至自己的儿子也被她视为政敌,不是杀死就是贬谪,留在身边的豫王李旦也不让他参加国家大典。另一方面,她对武氏兄弟武承嗣、武三思也不放心。因为他们的父亲武元爽与武元庆,是武则天的异母兄长,在武则天幼年时,曾把武则天母女赶出家门。因此,当武则天当权后,便流放了他们,二人不是忧虑而死就是惊吓而死。作为有这样恩怨的人的后代,武则天对他们能不心存忌讳吗?

再说了,她所创立的武氏王朝,得之于唐王朝。她是唐高宗的皇后,唐朝的宗庙里放有她的神主位,而在她的武氏神庙里,也不得不供奉着唐高宗。古人重宗祠,重延祀。百年之后,过来祭祀她的,一定是她的子孙,所以,在这一关键问题上,她的内心充满了矛盾。

狄仁杰就是利用这一点,说服了武则天。据《资治通鉴》记载:“太后意未决。狄仁杰每从容言于太后曰:‘文皇帝栉风沐雨,亲冒锋镝,以定天下,传之子孙。太帝以二子托陛下。陛下今乃欲移之他族,无乃非天意乎!且姑侄之与母子孰亲?陛下立子,则千秋万岁后,配食太庙,承继无穷;立侄,则未闻侄为天子而祔姑于庙者也。’太后曰:‘此朕家事,卿勿预知。’仁杰曰:‘王者为四海为家,四海之内,孰非臣妾,何者不为陛下家事!君为元首,臣为股肱,义同一体,况臣备位宰相,岂得不预知乎!’又劝太后召还庐陵王。王方庆、王及善亦劝之。太后意稍寤。他日,又谓仁杰曰:‘朕梦大鹦鹉两翅皆折,何也?’对曰:‘武者,陛下之姓,两翼,二子也。陛下起二子,则两翼振矣。’太后由是无立承嗣、三思之意。”

当夜,武则天又做了一个梦,她梦见一个两翅折断的大鹦鹉,不知何意?就请教狄仁杰,狄仁杰为她解梦说:“鹦鹉的鹉,即象征陛下的武姓。两翅则指陛下之两子。陛下若起用两子,两翅也就自然能奋飞了。”狄仁杰建议她起用庐陵王。

与此同时,一支在外征战的部队也要求武则天:“何不归我庐陵王?”

武则天权衡利弊后,便彻底打消了立武氏兄弟为太子的想法,将庐陵王迎回洛阳。武承嗣见大势已去,遂郁闷而死。当时的皇嗣李旦也主动让位于皇兄,武则天乃立庐陵王为皇太子,改封李旦为相王。不久,武则天病重,张柬之于是发动政变,杀掉二张兄弟,逼迫武则天去周国号,恢复唐朝,逊位于中宗。

武则天究竟好不好色

如何评价武则天,历来是聚讼纷纭,莫衷一是。她执政权柄达四十年之久,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人们对她的政治才能、治国能力基本上都给以肯定。对她的非议,主要集中在男宠问题上,可以说是攻其一点不及其余了,这也就多少影响到了对她政治成就的评价。按说,她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执政时间之长,几乎等同于贞观、开元这两个盛世之和。如果说前后两个时代是大唐的黄金时代,那么,武则天时代就应该被视为大唐的钻石时代。但后世的道学家看武则天,却只看到一个“淫”字。

那么,如何看待武则天的男宠问题?武则天究竟好不好色?

时代已经远去,作为男尊女卑评价的社会基础也已经不复存在。对于武则天宠幸男宠问题,也应该做出一个与时俱进的冷静分析了。首先,武则天作为一个女人,一个脱下皇冠与人间女人毫无二致的女人,自然有平常女人的心理需求和生理需要。一位女性作家说,水性扬花是每个女子心底里都有的隐秘幻想,这是人的天性。不光是女人,也是所有人的通病,与男人女人的性别无关!“如若可以给你一个撒野放肆的机会,可以在毫无损失的情况下脱离正常的轨道,大多数人肯定是愿意接受这种刺激的,也许根本就没什么冰清玉洁和正人君子。”由此人类的天性来衡量武则天,你还能对她有所厚非吗?其次,她是一个亘古少有的女政治家,一个君临天下的女皇。而历代的男性皇帝,无论老幼美丑,都有三宫六院,妃子少则几十、上百,多则几千、甚至几万。只要他们看上的女子,就可以堂而皇之地招纳入宫,甚至禁绝民间婚娶,广选天下美色,为的就是满足一己之私欲。而武则天为了显示女皇的威权,也未必不想仿效,她要享受同男性帝王一样的利益。但封建礼教的禁锢以及女性固有的矜持,注定了她不会像男人那样大张旗鼓,甚至可以说是堂而皇之地招妻纳妾。而只能通过秘密地或是半隐蔽的方式招纳男宠,以解决长期压制的生理需求。在这方面,武则天有着追求男女平等、争取女子性权利的意味。第三,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历代掌权的太后,一般都招有男宠,像秦昭王的母亲宣太后宠幸义渠王,始皇之母赵太后把嫪毐当面首,吕后的情人是审食其,西晋贾南风除“与太医令程据等乱彰内外”,还派人四处搜罗“端丽美容止”的地方小吏(《晋书》);北魏冯太后先是“内宠李弈”,又见“王睿出入卧内”,后与“李冲……亦由见宠帷幄”(《魏书》);北齐胡太后“与沙门昙献通”(《北齐书》),等等。有这样的历史标杆在前面竖着,武则天也便没有多少心理的顾忌了。

虽然后来的史书对武则天的私生活颇多微词,但从以上的史实来看,武则天在高宗病逝之前,纵高宗后期多病,身体很差,但武则天也没有过分的追求性欲。这一时期的武则天可以说,追逐权力,甚于一切,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冲淡了武则天的生理欲望。但武则天“南面称孤”以后就不一样了,她对男宠的选择,固有生理的需求,更多的是权力的刺激。她成功地驾驭着一个属于异姓的国家,她摆脱了受男人统辖的命运而反过来统辖男人的命运,至高无上的皇权为她提供了各方面的保证,她有足够的理由享受奢华,放纵人性。于是,她也像男皇帝一样,广置妾室,只不过她是女性,所纳唯男妾了。追求和男性皇帝平等的私生活,这是武则天作为皇帝最起码的权力。

由这一点可以看出,武则天并不十分好色,甚至可以说是淫而不乱。

她十四岁入宫,是唐太宗的才人,她渴望得到皇帝的宠爱,虽然她千娇百媚,可太宗并不欣赏她。她知道历代后妃的命运,就把目光从太宗身上移开。她知道,作为一个女人,要想改变自己的命运,实现自己的理想,只能通过婚姻的捷径。也是命运垂青于她,好色多情、体弱多病、优柔寡断的李治,对于成熟而又充满智慧的武则天可以说是一往深情、深情依赖。她就这样假借高宗李治之手,一步步登上权利的顶峰。她与高宗伉俪三十余年,对婚姻很是忠贞,并没有丝毫淫乱的丑闻发生。

她所有的所谓丑闻是在高宗去世以后。

从这一点说,武则天作为一个寡妇,她完全有权利选择自己的性伴侣。这点无可厚非,现在的平常女性,在爱情与性欲方面,其自由自主的权力,完全超过了武则天。

她宠幸的第一个男人是薛怀义,她给他权力和富贵,只是因为他恃宠而骄,桀骜不驯,不听宣召,甚至做出对武则天不利的事情,武则天才移情别恋,而宠幸沈南蓼的。可惜沈南蓼福薄禄薄,中年早逝。武则天对此异常悲痛,不但大哭,还亲题悼诗一首,可见武则天是一个用情至深的人。

至于二张兄弟,她更是授以高官,委以国政,她晚年的政策,几乎都是通过二张兄弟来贯彻落实的,二张兄弟成了她晚年最信任最倚重的人了。

武则天虽然宠信这些男宠,但她并不因此偏私。垂拱二年某月某日,薛怀义违制走上了宰相专用的道上,恰好与左相苏良嗣相遇,傲慢不肯行礼。苏良嗣勃然大怒,扇了他几十个耳光。薛怀义便跑到武则天那里告状,并挑拨是非。武则天公私分得很清,男宠就是男宠,而宰相却是国家的梁柱,两者不可同日而语,不能因私损公。因而她告诫薛怀义那是宰相才能走的通道,并没有怪罪苏良嗣。又如她的男宠张易之,对多次弹劾他的耿直之官宋某,怀恨在心,收买一些朝中的趋炎附势之徒,捏造一些不实之词,多次群起攻击、陷害宋某。武则天心里明镜似的,并没有采纳张易之一伙的意见,不但赦免了宋某,还擢升了他的官职。

与历代君王后宫佳丽三千,甚至上万相比(稍候武则天的孙子玄宗李隆基,就有嫔妃四万,但他犹嫌不足,竟把儿子寿王妃即杨玉环立为贵妃,人们并不把这种颠倒人伦之事斥为荒淫,反而津津乐道,写成戏剧、诗文歌颂他们所谓不朽的爱情。何也?盖因他们是男性,这荒淫也便有了自古英雄爱美人的托辞),武则天除了上述四个男宠外,并没有其他秽乱后宫的面首。而她畜养这些男宠也是为了显示女皇的威权而已。但男性帝王们的博爱却得到宽容甚至放大了最美好的一面予以歌颂,唯有武则天,只因违背了男人规定的礼教传统,走了历代女性执政者都走的蓄养面首的路子,从而把这种丑陋无限放大。这真是男性的霸权,武则天作为一代英主,也无可奈何。她死后,只能给自己立一个无字碑,一任四季流走,任由后人评说了。

说武则天不好色,也可以从另一些史料得到印证。

自武则天把薛怀义收为男宠之后,成为当时的一大爆炸新闻,朝野哗然。虽然有儒臣谏诤,但武则天以私事搪塞之。人们见武则天好这口,就有一些溜须拍马的无耻之徒,自荐于朝。据《旧唐书》记载:1、“上舍奉御柳模自言子良宾洁白美须眉,……专欲自进堪奉宸内供奉”。这是父亲举荐儿子。2、“左监门卫长史侯祥云阳道壮伟,过于薛怀义,专欲自进堪奉宸内供奉”。这是自我标榜的自荐。但武则天均拒绝把他们收为帷幕之宾。

还有一个很着名的例子,是唐代大诗人宋之问,仗着自己的才学(武则天很爱才)也向女皇写了一首表明心迹的自荐诗,想成为武则天的面首,却被武则天不留情面地予以拒绝。据《新唐书》记载:宋之问不但才华横溢,且“伟仪貌,雄于辩”。如此相貌气度,搁在现在,也是一个美男子。但武则天“见其诗,谓崔融曰:‘吾非不知之问有才调,但以其有口过。’盖以之问患齿疾,口常臭故也。之问终身惭愤”。

武则天之所以进入古稀之年之后,令二张入侍(这也是后人骂她荒淫的原因),除满足身心欲望外,主要是她的精力渐靡,“春秋高,政事多委易之兄弟”(《旧唐书》),她需要政治助手,而男宠是她认为最可信任的最可靠的人了。而她这些男宠的确给她政治上帮助不少。如最初的薛怀义,与白马寺僧人一起,“造《大云经》,陈符命,言则天是弥勒下生,作阎浮提主,唐氏合微”(《旧唐书》),为武则天登基称帝、代唐建周在舆论上做了充分的准备。她晚年创设控鹤府,以张易之为控鹤府监,以张昌宗为修书使。实际上鹤府与麟台(大内图书馆)是对称的,也是一个文化单位,并非如野史所述是皇帝的“供奉”。他们的主要任务是“撰《三教珠英》于内。乃引文学之士李峤、阎朝隐……等二十六人,分门撰集”,按现在的时髦说法,是皇帝的智库,也就是她要栽培的亲信团队。

武则天的治国才能亘古未有,就是与历史上所谓的英明皇帝相比也是出类拔萃的,她在治国理政方面,任人唯贤唯能方面,纳谏纠偏方面,拓边方面、发展经济方面等,都有着非凡的胆识和措施。在她手里,科举制度得以完善,如首创“殿试”制度,在科举考试中又设立“武举选拔”等。不能因她的男宠一事,就抹杀和否定武则天在历史上做出的巨大功绩。

总之,武则天前后执政长达半个世纪之久,显示出惊人的政治谋略和手段。虽然在她统治时期,任用酷吏,冤狱丛生,天下森森,但她打击的是自己的政治对手,因此整个社会相对稳定。她能知人善任,有容人纳谏之量。始终有一批“文似仁杰”,“武类休武”的能臣干将为其效命,充分显示了她在用人、处事、治国等各个方面杰出的政治才能和政治家的气魄。因此才保持了贞观以来的辉煌,并奠定了开元盛世的基础。武则天统治中国50年,是承上启下的50年,他连接“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两个黄金时代,把大唐帝国的综合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史称“贞观遗风”。

神龙元年(705)正月,武则天病重,宰相张柬之乘机发动政变,拥立中宗复辟。同年冬,武则天去世,享年82岁,遗诏“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武则天至此走完了自己一生似传奇而非传奇的辉煌之路,她也因此成为中国历史政治星空上的一颗最耀眼的星座。

同类推荐
  • 压不垮的左宗棠

    压不垮的左宗棠

    为什么梁启超说左宗棠是“五百年来第一伟人”?为什么曾国藩说左宗棠才是“当今天下第一人”?为什么美国《时代》周刊将左宗棠与毛泽东、成吉思汗并列,称为全球最智慧的三位中国名人?左宗棠的旷世伟大到底是怎么炼成的?本书以当代鲜活的视角,入木三分地剖析左宗棠独具个性的政治韬略智慧,细致晒出“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晚清官场剧烈权斗的台前幕后和为官升迁之道。全景式展现左宗棠的传奇人生,更客观、更生动、更深刻。
  • 雷锋1940—1962

    雷锋1940—1962

    从新中国激情燃烧的岁月里走出来的雷锋,恰像是一个“共和国长子” 式的角色。他代表了热情建设社会主义、努力朝着共产主义前进的“无私奉献”的红色一代,发生在他身上的一切对于中国当代年轻人来讲,显得神秘而遥远。 这个让人如雷贯耳的雷锋,当年并不是一个落伍的人。其实雷锋一直都是共和国五六十年代的潮流先锋,他戴红领巾、主动回乡当农民、当政府公务员、学开拖拉机、喜爱拍照片、发表文章、成为炼钢工人、穿皮夹克戴手表、参加解放军、学习《毛泽东选集》……毫无疑问,雷锋的生活正是那个时代的主流生活;而革命,也是那个年代的时尚生活的重要内容。
  • 戏剧大师:莎士比亚(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戏剧大师:莎士比亚(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乱世文宗洪迈

    乱世文宗洪迈

    本书应该说是一部洪迈传论。其前七章是以洪迈的生平为纲,阐述洪迈生命的各个重要时期最为重大的事迹,涉及时代、文学审美观、治世观念、历史观,可说是一部内容丰富而清晰的洪迈评传;其后二章《容斋随笔》、《夷坚志》则是对洪迈在文化史上承前启后的历史地位的综合评价了。如果有人想对洪迈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读一读此书必定会得到很大的满足。
  • 曾国藩:唐浩明修订版(全集)

    曾国藩:唐浩明修订版(全集)

    修订老版讹误106处!一字未删,原貌呈现手稿!唐浩明独家作序认可版本!阅读收藏最佳版本!政商必读!最受中央国家机关干部欢迎的10本书之一,中纪委“读书推荐”栏目推荐学习。柳传志、宗庆后、白岩松鼎力推荐!历史小说巅峰之作,关于曾国藩最权威、最好看、最畅销的读本。了解千古名臣曾国藩的唯一经典,读懂国人处世智慧的殿堂之作。依据人民文学出版社三卷本《曾国藩》编校而成,全新修订原貌呈现。
热门推荐
  • 如烟柳絮淡淡风

    如烟柳絮淡淡风

    她,只是一个亡国公主,在国破家亡后,辗转于尘世之中,遇见的男子,谁才是她最后的归属?她到底是在有硝烟的战场身亡,还是在没有硝烟的战场没落?只是,这些她都无从选择,或者消亡对她而言也许是一种解脱,她只是想淡然地生活,却是那么遥不可及,到底性情温淡的她又该何去何从......一个说爱她的人,却是亡了她的家国的男人......一个总是霸道地呵护她的男人,却主宰不了她的幸福.........一个温柔体贴,给了她新生的男人,却又将她推入炼狱,她却拒绝不得.......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医道还元注疏

    医道还元注疏

    作《医道还元》“注疏”,在“注疏”的规范性上难以把握。因为就《医道还元》正文的九卷,都分为“总论”和“洋解”两个部分,“详解”对“总论”进行逐句解释。如果把“详解”当作“注”,那所做的只能叫“疏”;如果把“详解”当作“总论”的“分论”,那所做的则叫“注”。从这个角度,《医道还元》原文本应该叫《医道还元注》才合适。就文本的实质而言,“详解”与“注”无异。既然原文本已经含“注”,那后来在此基础上做的工作,只能叫“疏”了。鉴于原文难以界定,所以本书名为《医道还元注疏》,此“注疏”的意思可以多熏理解:既可以理解为在“注”上作“疏”,又可以理解为有“注”有“疏”。
  • 卡门(梅里美中短篇小说选)

    卡门(梅里美中短篇小说选)

    梅里美是文学史上划过天空的一颗流星,短暂但是美丽,正如他的作品,虽然少,却是篇篇珠玑。《卡门(梅里美中短篇小说选)》选取了他的成名作《马铁奥·法尔科内》、他的巅峰之作《卡门》,以及《古瓶恨》、《古瓶恨》、《蓝色房间》等,相信肯定不会让读者失望。
  • 零售企业管理

    零售企业管理

    无论是淘宝小店,还是电商大户,都逃不过零售的狙击。只有打通零售这道坎,才能实现零售的威武,脱离零售=“0售”的命运。本书从战略、市场调研和预测、商品展示与配置和促销管理等方面全面阐释零售业最新理念,并深入探讨切实可行的最新方法和技巧,全面提升零售商的管理水平。
  • 绝世青城

    绝世青城

    九州大地,五派为尊;仙魔大战,四宇震颤。 一个扫地的少年阿呆,一个狼性少年,得道于无字仙书,诛仙灭魔,成就一代绝世青城。
  • 九世鬼缘

    九世鬼缘

    孙昭:原是天界第一武神龙奇第十世的转世之人。当年龙奇因犯错被天帝责罚,不得再位入仙班。前九世的结局皆为妖魔在其二十岁时所害,第十世是否可以力挽狂澜呢?吴朋:孙昭的好朋友,与孙昭共同打击妖魔。其实吴朋也并非普通人,他的前世也不是池中之物。周毅:茅山法术传人,收了吴朋当徒弟,是第一个救助孙昭的人。也是第一个说出孙昭是龙奇转世的人。龙米:龙奇的妹妹,当初与龙奇一同受罚。在遇到孙昭之后,便与孙昭一起对抗妖魔。赵陆:钟馗的凡间名字,先是在冥界帮助孙昭,然后受地藏王菩萨之命陪同孙昭一起降妖伏魔。怪皇:孙昭等人费尽艰辛要消灭的妖怪,也是一系列发生在孙昭身上的幕后人。
  • 绝世邪妃

    绝世邪妃

    她,21世纪古武世家家主,手段狠辣,冷酷无情。她,盛元王朝将军府大小姐,花痴愚昧,受世人朝笑。胆小懦弱,人人可欺。一场阴谋灵魂互换,当她成了她,一次华丽的蜕变,该是何等的风华绝代,惊艳四方.他,倾城之貌,惊世之姿,有战神之名,受世人景仰,也是人人避之不及的嗜血狂魔。却一脸柔情的说:“女人,你是这世上唯一能温暖我心,也是我黑暗人生里的光明。不要离开我,不然我会毁掉整个世界,拉你一起下地狱.”当同样强悍,不可一世的两个人在这异世初遇擦出怎样的火花.当两人一起携手与共时,将在这幻天大陆谱写一段怎样的传奇.片段一:新郎满面红光的走进洞房,看见床上的人儿很是激动。倒满两杯交杯酒,拿起玉如意指尖颤抖,紧张的屏住呼吸慢慢挑开。看着红盖头下的人儿,面容顿时铁青,骨节分明的十指紧握成拳,咬牙切齿的怒吼:“该死的,南宫彤玥你死定了。”藏在屋顶的某女打了个寒颤,忍住心虚,挥了挥粉拳在心底说道:谁怕谁。一个用力屋顶塌陷“嘭”……**********片段二:烛火昏暗,满室暧昧。某男化身为狼,惊喜若狂,终于如愿以偿了。大手一挥,两人身上的衣衫散落一地,含情脉脉的诉说情话,情动之时……“玥儿。”某男面黑如墨,青筋隐动,委屈的叫着。“嗯。”某女脸色娇羞,一脸媚态,水眸疑惑的盯着某男。“为夫前世今生欠你太多,现在遭报应了。”紧紧的抱住某女,哀怨的说道。“魔障了?”“看吧!”修长的食指指着某女腰间,苦大仇深的盯着,像是要撕了般。“……”某女看去,也有些傻眼,这是——
  • 世界史纲

    世界史纲

    这本《史纲》不过是对过去百年内地质学者、古生物学者、胚胎学者和任何一类博物学者、心理学者、民族学者、考古学者、语言学者和历史研究者的大量活动所揭示的现实的初始图景加以通俗的叙述。如果认为它在任何意义上超过了这一点,那就是荒唐的。
  • 灵蛇剑传奇三

    灵蛇剑传奇三

    有的说叶随风是个江湖人行侠丈义的浪子,后来再也不想在江湖人游荡了。在一次从强盗手里夺得了一笔财富后便带着来到这里。有的说叶随风是一个在东北长白山一带贩卖药财的药商,在发财后觉得关外太苦了,便带着自己的资产来到巴东。然后开了这个赌坊,这个专供富人玩乐的赌坊来安息自己。关于叶随风的身份还有很多传言,市井流氓,富家公子。可是他到底是什么人,是什么身份知道的却很少。